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招生简章

合集下载

眼科进修生招生简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眼科进修生招生简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1892年美国人甘来德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眼科专科医院--存仁医院,经过100多年的风云变化,现已发展壮大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目前已是西部规模最大,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眼科中心,也是国家卫计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和四川省重点学科,在国内眼科临床、教学与科研领域处于先进水平,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华西眼科目前具有100余张床位,20多个诊断室。

拥有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病、眼眶病、斜视与小儿眼科、眼部整形、泪道疾病等亚专业,建立了屈光手术中心和视光学中心,具有深厚的学科建设历史和经验积累,医疗技术先进,可以施行当今国际上通行的各种眼科手术,包括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角膜屈光性手术、角膜移植、青光眼、斜视与眼球震颤、眼部矫形、眼眶及视神经手术,并与国际同步,手术效果良好。

华西眼科拥有各种高级进口设备,现有最新型全飞秒激光、多波长激光、准分子激光、染料激光、玻璃体切割仪、白内障超声乳化仪、蔡司手术显微镜、OCTOPUS视野计、16导联电生理仪、罗兰多焦电生理仪、HRT,HRF,HRA眼底摄影仪、A/B超声波、UBM、 OCT、PDT、角膜地形图和角膜内皮镜等国际上新型的医疗设备。

科研方面,华西眼科获得了多项科研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国家级、省级科学基金的资助,拥有眼病研究室,在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分析、细胞体外培养、基因克隆和转基因、基因突变分析以及眼科药物研究方面具备成熟技术。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的光损伤、青光眼基因研究与治疗、弱视的发病机理、人工角膜生物材料研究以及眼病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

华西眼科现有教授、副教授共23名,讲师25名。

拥有国家教委流动站和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点。

已培养博士生、硕士两百多名人。

在眼底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特色,曾多次主办全国性眼底病学习班,为眼底病的临床和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麻醉科进修招生简章

麻醉科进修招生简章

麻醉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麻醉科之一。

2007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连续8年名列全国第一。

华西医院麻醉科现有99个手术室,35个手术室外麻醉点,70张麻醉复苏床位,常规开设麻醉门诊。

每年完成麻醉例数200,000余例(包括手术室外麻醉80,000例)。

下设小儿外科麻醉骨外科麻醉普通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心胸外科麻醉、手术室外麻醉、眼耳鼻喉科麻醉、泌尿外科麻醉等11个临床亚专业同时科室还开展了食道超声、超声引导穿刺定位、纤支镜、各种可视喉镜等可视化技术。

二、进修专业简介针对进修医师的不同需求,麻醉科常年招收临床麻醉、体外循环、临床科研、麻醉护理等专业的进修医护人员。

近几年来,华西医院麻醉科每年分批次招收各亚专业进修医师约60-70人,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原则上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专业方向进行申请。

我科每年录取进修生二次,进修期限为六个月至一年。

录取时间一般定在入学的前两月,春季(3月初)入学者,1月份录取;秋季(9月初)入学者,7月份录取。

三、培养方案华西医院麻醉科很早就将进修医师的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进修医师开放所有的的教学资源,包括每日的晨课、每周的病案讨论、科研讨论会、住院医师大课、超声基础课程以及模拟教学培训等等,以期使进修医师在华西医院麻醉科进修期间在临床技能和理论水平上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另外,华西医院麻醉科针对进修医师在科研方面的需求,专门开设临床科研进修,让他们在本科室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科研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进修医师的临床科研水平和能力。

四、进修学员资质要求临床麻醉: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年以上,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范围为麻醉学或外科学(麻醉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正在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已取得执照)。

体外循环:医、技、护均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科室学科建设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经过余年的发展,目前包含了头颈乳腺、胸部、腹部肿瘤科三个临床病房和放射物理中心四个科室。

在中心主任魏于全院士带领下,肿瘤中心拥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多名学科带头人,多名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了肿瘤学相关学会的国家级常委及省级主委、副主委;肿瘤中心目前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心拥有床位余张,放疗加速器台、深部热疗机台,可以开展各种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及介入治疗。

2、科室现有专业组、师资情况目前中心有头颈乳腺、胸部及腹部肿瘤三个临床科室,每个科室均配有相应亚专业的放射治疗组、化疗组及介入治疗组;目前中心拥有博士导师名,硕士导师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余名。

二、进修简介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人事司卫生人才培养项目的要求,切实加强市级、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恶性肿瘤治疗人才队伍建设和肿瘤学专科的建设,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生培养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中心实际和基层医院实际需求,特制定如下培养肿瘤学进修医生培养计划。

、项目培养目标该培训项目将为以西部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市级、县级医院培养一批中青年肿瘤学专业临床技术骨干,提高市级、县级医院肿瘤科在肿瘤放射治疗、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领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肿瘤中心采用进修生培训小组负责制,针对培训学员的自身情况和学员派出单位的业务发展需要,制订具体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为学员提供充分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项目采取肿瘤学亚专业轮转、理论培训、集中培训、专项技术学习、专家指导等方式,关键技术手把手地培训和实践,注重采取多种培养形式,使他们真正掌握肿瘤学内科综合治疗领域的专科知识,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培训计划医院医教部进修办公室负责落实安排学员的岗前培训、集中培训和统一学习。

肿瘤中心分管教案主任对进修生培训总负责,医疗组长具体实施对进修医生的亚专业专科培训,各科室教案秘书协助进修生的招生、考勤、课程安排、文件管理等事宜。

四川省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省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是在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施的行业质量控制国际标准体系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组建,经过三次组织架构改革,现有临床生化实验室、临床检验与血液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临床免疫实验室、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输血与血库实验室六个亚专业实验室和一个前处理组。

实验医学科是目前国内开展临床检测项目最多、标本检测量最大、运用检测技术最先进的实验医学中心,现已开展近600项实验检测项目,平均每天检测标本达1.3万份(高峰超过1.5万份)。

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以国际上通用的临床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组织ISO 15189和美国病理家协会(CAP)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指导基础,结合我国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实施,经过十年的创新与努力,实验医学科建立了全面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于2006年6月以优异成绩全科整体通过美国CAP医学实验室认可并获得证书,成为国内首家整体通过美国CAP认可的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并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连续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美国CAP医学实验室认可复审。

科室各亚专业每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CAP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从2007-2014年,每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平均为95.88 %,参加CAP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为95.85%。

目前我们以最优化的工作流程,先进的工作模式,采用多台同类型自动化分析仪连接组合替代单机分析,在保证样本快速检测的同时,提高了检验质量;通过智能化LIS系统与检测仪器连接,改善数据传输模式,提升了科学化质量管理;通过LIS系统与HIS系统网络连接,实现了标本信息的条码管理和检验申请与检验报告无纸化服务;通过自动化前处理系统与自动化分析流水线结合应用,进行分析前、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使华西医院的临床检验分析进入了全程质量控制新时代。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生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生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1、科室学科建设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是国家卫计委全国临床重点专科、四川省卫生厅重点学科及华西医院重点学科,教育部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风湿免疫病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是我国西部地区风湿免疫病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训基地,目前拥有开放床位88张,年门诊量超过10万人次。

在2013年度复旦大学全国风湿免疫专科声誉排名中位列第7位。

2、科室现有专业组、师资情况伴随学科19年的文化沉淀和学术积累,适应西部地区风湿病发病的特点和规律,科室逐渐形成了4个主要临床亚专业方向,包括:脊柱与关节疾病,炎性肌病,重症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慢病管理及患者教育。

主要科研方向有: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系统受累的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症的形成和转归机制;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等。

科室现有医师23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讲师)7名,其中博士学位14人,硕士6人,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4人。

具备博士学位者达到60%以上。

我科目前实际开放床位88张,总面积近2000平米,拥有1个生物治疗室,1个关节穿刺室,1个肌骨超声室和1个生物标本处理室。

年门诊量约10.03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3500余人次,其中疑难危重病人占50%以上。

病人满意度长期在97%以上。

二、进修简介:1、进修方向(亚专业及项目介绍)1.1.脊柱与关节疾病亚专业方向学科带头人刘毅教授带领的脊柱与关节疾病专业组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

刘毅教授自1990年代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率先在国内开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其开展的HLA-B27转基因鼠模型极其肠道粘膜通透性研究、肠道细菌抗原呈递机理的研究获得199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HLA-B2 7转基因鼠模型是当时国内首个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麻醉科进修招生简章

麻醉科进修招生简章

麻醉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麻醉科之一。

2007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连续8年名列全国第一。

华西医院麻醉科现有99个手术室,35个手术室外麻醉点,70张麻醉复苏床位,常规开设麻醉门诊。

每年完成麻醉例数200,000余例(包括手术室外麻醉80,000例)。

下设小儿外科麻醉骨外科麻醉普通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心胸外科麻醉、手术室外麻醉、眼耳鼻喉科麻醉、泌尿外科麻醉等11个临床亚专业同时科室还开展了食道超声、超声引导穿刺定位、纤支镜、各种可视喉镜等可视化技术。

二、进修专业简介针对进修医师的不同需求,麻醉科常年招收临床麻醉、体外循环、临床科研、麻醉护理等专业的进修医护人员。

近几年来,华西医院麻醉科每年分批次招收各亚专业进修医师约60-70人,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原则上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专业方向进行申请。

我科每年录取进修生二次,进修期限为六个月至一年。

录取时间一般定在入学的前两月,春季(3月初)入学者,1月份录取;秋季(9月初)入学者,7月份录取。

三、培养方案华西医院麻醉科很早就将进修医师的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进修医师开放所有的的教学资源,包括每日的晨课、每周的病案讨论、科研讨论会、住院医师大课、超声基础课程以及模拟教学培训等等,以期使进修医师在华西医院麻醉科进修期间在临床技能和理论水平上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另外,华西医院麻醉科针对进修医师在科研方面的需求,专门开设临床科研进修,让他们在本科室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科研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进修医师的临床科研水平和能力。

四、进修学员资质要求临床麻醉: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年以上,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范围为麻醉学或外科学(麻醉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正在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已取得执照)。

体外循环:医、技、护均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1、科室学科建设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专业组筹建于1980年,成立于1983年,1986年正式建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支以老一辈专家为指导,以中华肾脏病学会全国前任常委黄颂敏教授、现任常委付平教授为学术带头人,陶冶主任、苏白海党支部书记兼教学副主任、刘芳科研副主任、胡章学医疗副主任为领导班子,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力,团结协作、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和医疗技术团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目前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四川省教育厅、卫生厅双重点肾脏专科(四川省重点学科/教育厅,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卫生厅),国家卫生部肾病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县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培训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卫生部西部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基地(血液净化技术)、四川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教育部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肾脏病疑难危急重症诊疗中心和肾脏病医疗人才科研、教学培训基地。

现有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全国常委1人,全国青年委员2人,20人次为肾脏病专杂志编委和特约审稿人,3人任全国肾脏病相关学会常委,2人任省、市肾脏病专委会主任委员,6人次任省市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和委员,1人任成都市护理学会内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华西肾脏内科近5年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6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项,科技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作为骨干单位参加“十二五”支撑计划3项,“973”课题1项,“863”课题1项,卫生部公益项目2项,纵向课题总研究经费累计达1800余万元。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三完成单位),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单位)。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8项。

横向课题56项,累计经费1000万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进修招生简章【模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进修招生简章【模板】

**大学华西医院ICU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2年5月12日,是全院综合性重症救治科室。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拥有七个重症救治病区,一个呼吸支持治疗中心,20余个亚专业医疗组,共计215张床位的超大型临床科室,担负着全院、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年收治各类重症患者万余人,治愈成功率95%以上,承担学校本科、研究生及8年制学生教学,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亚专业最齐全的重症医学临床和教学基地,为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危重病医学培训中心及四川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我科现拥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呼吸机150余台,无创呼吸机30余台,转运呼吸机9台,纤维支气管镜8台,数量充足的多功能监护仪、输液泵及输液工作站,配备有血管内降温机、便携彩超、床旁X光机、、床旁CT、PiCCO监测仪、ECMO、球囊反搏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SDF微循环监测仪等一大批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

在危重病人器官功能支持、重症感染治疗、临床营养、内环境紊乱纠治及危重病人远程转运等方面有雄厚的实力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移植、多器官功能不全救治等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卫生部指定的全国危重医学培训四大基地之一,该科担负着对西南、西北地区危重医学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工作。

每年招收危重医学培训班进修人员六十余人,完成学业并考核合格者,可取得卫生部危重病医学培训中心专业培训合格证,现已招收至第三十四届。

我科还承担多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机械通气高级研讨班》、《重症患者镇静镇痛高级研讨班》、《重症患者临床营养高级培训班》及《全国危重医学护理进展培训班》、《全国ICU专科护士培训班》、《全国伤口护理研讨班》、《全国重症监测与技能培训班》。

我科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秘书长及常务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副会长单位及中国病理生理暨危重病医学会常务委员单位;四川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单位及四川省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

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1、科室学科建设情况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少有的建制、包括门诊、病房和教研室的全科医学科,承担全科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任务。

科室拥有实施全科医疗的门诊、住院部及健康/慢病管理部;2021年成为首批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1年华西医院又以全科医学科为核心建立了“华西全科医学中心",2021年开始“全科医学硕士学位培训”,2021年开始“全科医学临床师资培训",2021年成为“省全科医生国际合作培训”,全面开展全科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与培训工作.科室现有职工1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人,含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8人。

学科带头人李双庆教授任医学会全科分会委员,省全科医学会、全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市健康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科室有门诊诊断室10间,住院部床位达到100张。

年门诊量达到30000人次,年出院病人3000余人,收治疾病种类约650种.近年来,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通过运用全科医学理念,借鉴世界发达XXXX种健**健组织、社区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等全科医疗的成功经验,以华西医院的临床专科为支撑,开展了全新的多园化全科医疗临床服务:“全科/专科分级门诊"及“专科主导、全科支撑住院综合医疗"服务、急诊/服务、城镇社区人群健康管理及慢病综合防治等。

同时,开展了远程血压、心电和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治疗和动态血糖监测、床旁肺功能等多项。

教学方面,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开展了全科医学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此外,我院有全科医学教学实验室,自2021年开始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在训近100名,就业形势良好。

同时承担招生、社区全科医生骨干、社区继续教育培训班,全科师资近千人的培训工作.多次我科重视国际交流学习,与加拿**属哥伦比亚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1、科室学科建设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我国胃肠外科疑难疾病诊治中心、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普通外科培训基地。

中心主任周总光教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外科学》主编、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心现有床位156张,年手术量三千二百余台。

中心副主任胡建昆教授、陈志新教授、王自强教授。

我科长期致力于胃肠外科创新手术的探索与实践,旨在用最小的创伤、最好的手术效果为胃肠外科患者服务。

近十年来,在国内外首创了腹腔镜直肠癌TME超低位保肛术、开放式小切口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等新技术,使手术疗效提高、创伤减小,手术输血量从十年前每台手术300ml-900ml不等,到目前80%患者都无需输血。

低位直肠癌手术从过去75%需切除肛门改道,到目前75%患者都能保肛,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这些创新手术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及病员的认同,自2002年起,中心周总光教授已在全国三十多家医学院校、四十多个医疗中心做现场低位直肠癌微创化保肛手术演示八十多台次,在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区作大会主题报告、特邀演讲20多次,对我国乃至国际胃肠外科的发展及微创手术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Craig Mello教授、美国纽约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Doglus Wang(07-08美国ACS主席)、美国Bill Heald教授多次访问我科,进行学术交流。

近年,中心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项、863计划1项、国家卫计委公益行业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10余项、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0余项,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资助各1项、国家教育部基金2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进修招生简章

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1、科室学科建设情况: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成立于1946年,如今已成为西部最大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临床营养治疗中心。

2021年在CMB资助下借鉴健康相关职业(Allied Health Professions)教育体系,开办医学营养专业。

2021年赴中文大学、Whalers医院进修,将先进的营养师培养体系融入我校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培养。

202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住院营养师规范化培训,建立起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以医学营养在校教育为起点,毕业后教育为重点的“42”模式临床营养师规范化培养体系。

目前我科已成为“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分会"、“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X X”,“省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的协作合作单位。

在全国开展多项学科联合技术培训,分别于2021年及2021年建立了“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临床营养师培训”与“慢性肾脏病临床营养示范培训中心”,并在全国XX地陆续推进“社区营养师培训"建设。

近三年在全国主办学会学科专业培训及会议10余次,取得的学科成绩得到了国内临床营养学界的认可与肯定.目前科室已逐步建立教学实验室并开展科研项目,现负责的在研项目包括:XX自然科学基金1项,XX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科研项目2项。

目前已建立特殊膳食研发中心、营养评价实验室、肠内营养配制中心.现阶段正重点开展“益生菌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开发与临床运用评价”、“循证临床营养"、“家庭营养管理"、“老年营养管理”及“临床M DT协作”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2、科室现有专业组、师资情况(1)全科医学组:组长—胡雯;负责老年呼吸专科、老年心脑血管专科、老年内分泌专科、老年消化专科、老年综合征专科、全科医学中心;(2)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组:组长—饶志勇;负责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内科、血液内科;(3)泌尿系统疾病组:组长—柳园;负责肾脏内科、泌尿外科、CKD管理中心; (4)内分泌代谢疾病组:组长-程改平;负责内分泌代谢科、中西医结合科、皮肤性病科、烧伤美容整形科、小儿外科;(5)消化系统疾病组:组长—石磊;负责CCU、SICU、消化内科、胃肠外科中心、耳鼻喉科、结核科、传染科、感染科;(6)老年病组:组长—景小凡;负责老年呼吸专科、老年心脑血管专科、老年内分泌专科、老年消化专科、老年综合征专科;(7)肿瘤组:组长-戴婷婷;负责肿瘤科、胆道外科、甲状腺腺外科、康复科、肝胆胰外科、肝脏移植中心;(8)神经系统疾病组:组长—于凤梅;负责EICU、CU、神经XX、骨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9)精神疾病组:组长—程懿;负责神经内科、儿童老年科、精神障碍科、心理XX、PICU、科、风湿免疫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1、基本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西部疑难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

复旦版2013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84年。

前身分别为创建于1892年的成都仁济医院内科及创立于1937年的成都肺病疗养院,1953年合并入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1975年设立内科呼吸组,1984年更名为呼吸内科,2012年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首批全国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201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排名全国第三,在2013年复旦版最佳专科声誉评比中排名全国第四,是我国第一批被批准的硕士点,第三批被批准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设有1病房、18病房、结核病房、呼吸ICU,上锦院区、温江院区共6个病房,合计床位311张,下设有肺功能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室、呼吸病学研究室等。

2、人才队伍我科现有医、教、研等各类人才近200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9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1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3人。

90%的医生拥有硕士以上学位,70%的护士具有大学本科或大专学历。

拥有百年优良传统的华西医院呼吸内科高素质、高学历的医护队伍,使我科的医疗、护理质量长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我科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多家大型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

绝大多数医师均有出国学习或培训经历。

与国外同行的广泛交流,使我科医疗技术与科研水平同步发展。

3、临床诊疗情况目前我科每年平均诊治门诊病人十万余人次,住院病人万余人次。

主要诊断和治疗内科和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如:呼吸衰竭、慢阻肺、肺心病、哮喘、肺炎、肺癌、气胸、胸腔积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血管病等。

对疑难病如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囊性纤维化等的诊治水平居中国西部前茅。

胃肠外科进修招生简章

胃肠外科进修招生简章

胃肠外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1、科室学科建设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我国胃肠外科疑难疾病诊治中心、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普通外科培训基地。

中心主任周总光教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外科学》主编、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心现有床位156张,年手术量三千二百余台。

中心副主任胡建昆教授、陈志新教授、王自强教授。

我科长期致力于胃肠外科创新手术的探索与实践,旨在用最小的创伤、最好的手术效果为胃肠外科患者服务。

近十年来,在国内外首创了腹腔镜直肠癌TME超低位保肛术、开放式小切口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等新技术,使手术疗效提高、创伤减小,手术输血量从十年前每台手术300ml-900ml不等,到目前80%患者都无需输血。

低位直肠癌手术从过去75%需切除肛门改道,到目前75%患者都能保肛,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这些创新手术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及病员的认同,自2002年起,中心周总光教授已在全国三十多家医学院校、四十多个医疗中心做现场低位直肠癌微创化保肛手术演示八十多台次,在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区作大会主题报告、特邀演讲20多次,对我国乃至国际胃肠外科的发展及微创手术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Craig Mello教授、美国纽约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Doglus Wang(07-08美国ACS主席)、美国Bill Heald教授多次访问我科,进行学术交流。

近年,中心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项、863计划1项、国家卫计委公益行业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10余项、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0余项,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资助各1项、国家教育部基金2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1、科室学科建设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始创于1929年,其前身——成都存仁医院为我国和东南亚最大的一所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也是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国内著名的耳鼻咽喉科专家姜泗长、郑中立、卜国铉等曾在该科工作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别于1978年、1986年被批准为我国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 1992年成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并于2007年被正式指定为国家临床药物试验耳鼻咽喉专业。

我科是享誉国内外的耳鼻喉专科之一,2008为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11年被评为卫生部重点专科,科室包括住院部正式编制床位84张,实际床位92张,门诊诊断室12间,内镜检查治疗室3间,听力中心,业务占地面积共2040m2 。

另外还有听力中心实验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呼吸道实验室、及两个慢病部二病区。

其中住院部病区1702平方米,病房区域808平方米,平均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为24平方米。

科室拥有专用手术间5间,其中门诊日间手术间1间,住院部手术间4间。

医疗设备先进,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项目需要。

2、科室现有亚专业组、师资情况我科不仅是西部地区疑难、危重病人的诊疗中心,而且还是国家高级医学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研究型的医院。

为了与医院的战略目标和定位相适应,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本科教学、七年制、八年制、留学生及毕业后教学上作了大量的改革和投入。

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估制度。

编写和完善了中、英文耳鼻咽喉科学多媒体课件,能顺利地进行双语或全英语的留学生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

参编或主编了5年制、7年制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范化教材,耳鼻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范教材。

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住院医师5年规范化培训。

近3年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50 余名,为全国医疗界输送了大量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科室成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项,,教学部博士点基金2项及四川省科技基金多项。

心脏内科进修招生简章

心脏内科进修招生简章

心脏内科进修招生简章一、科室简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创建于1954年,1960年在西南地区率先建立心导管室,2008年进入“四川省重点学科”。

现为“卫生部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点,卫生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及心血管临床新药实验基地(GCP)。

心内科目前有开放床位209张(其中监护室床位17张),固定介入手术室9间,心脏彩超室11间,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室各2间,动态血压室及心血管功能检查室1间,新药及临床研究室2间。

亚专业组设置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器械治疗、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及心脏无创检查等。

科室有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

在职教授(主任医师)1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6人,主治医师25人,专科住院医师8人。

二、进修简介1、进修方向(亚专业及项目介绍)* 冠心病1989年我院心内科开展首例冠脉球囊扩张术,90年代中期开展冠脉支架植入技术。

90年代后期开始治疗复杂病变,同期开展急诊冠脉介入治疗,2009年开始开展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形成了四川地区以华西医院心内科为中心的危重症冠心病的抢救、治疗中心。

我中心2009年被卫生部评定为首批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目前在四川省具有准入资格开展冠脉介入治疗的32家医院中,有26家是在我院心内科的帮扶带教下开展该项技术的。

(心脏介入治疗的进修需电话咨询85422353)*高血压2010年开设高血压专病门诊,门诊及病房近3年共诊治高血压病人超5万人次,除完成对高血压患者的常规诊疗工作外,还联合遗传研究室、内分泌科、肾脏外科对部分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开展基因诊断、家系调查及基因分型,对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CT引导下肾上腺醛固酮腺瘤介入治疗。

同时,对西部地区基层医生进行心血管疾病诊疗技能培训,推广高血压防治指南,范围覆盖西部多个省市,对提高西部地区医护人员高血压诊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进修招生简章
一、科室及进修方向简介
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立于1956年。

历经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临床规模、医疗特色、技术力量、科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及工作条件等方面已居国内同类学科前茅。

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国家药品(中药)临床研究基地和四川省“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中心”。

获评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外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肺病科)。

在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排名中名列全国第四。

中西医结合学科现有各级医师35人,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9人,博士学位比例40%。

现有各级护士91人。

三位国内外顶级专家,包括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Sutton Robert教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Peter Gibson教授担任客座教授。

中西医结合科设病房、门诊、国家中药药品临床研究机构、中药药理研究室等部门。

病房现有编制床位218张,其中主院区113张,上锦分院105张。

设中西医结合外科、肺病、针灸、肛肠、肿瘤5个临床亚专业。

门诊设中西医结合消化、呼吸、针灸、痔瘘、肿瘤、心血管等7个专病门诊。

中西医结合学科拥有四个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肠梗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循证中医药及其在GCP中的应用;生物方剂分析药理学与毒理学。

2010-2012年期间获得纵向科研项目3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27项,研究经费1369.61万元;发表论文168篇,其中SCI 收录63篇,Medline 收录21篇;授权专利6项;获得科技成果奖5项。

学科近三年横向研究经费近千万元。

在长达30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实践中,在《内经》热病理论指导下,以卫气营血和脏腑辨证为基础,独树一帜地提出运用热病气分、血分、脏衰、恢复分期概括本病的证候特点和病机传变规律的热病理论,建立了综合运用益气救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里攻下四大主要治法治疗该病的辨证论治体系。

采用针药结合、中药内服与外敷共用、口服与灌肠同施的多种中医药特色治疗手段,近8年(2003年-2010年)治疗SAP患者3390例,死亡率降低至4%、手术率降低至8.2%,居国内外大宗病案报道的领先水平。

同时病员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大幅降低。

近5年(2008年-2012年)每年收治胰
腺炎患者均超千例且逐年增加,成为国内最大的急性胰腺炎单病种治疗中心。

2011年以该方向为依托的中医外科获评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并成为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全国协作组牵头单位。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不同病机,提出了急性期“清热化痰降气”、稳定期“益气活血补肾”的综合治疗理论;针对哮喘病机,创新性地提出“六淫-哮喘急性发作前窗口期”和“中医证候哮喘表型”的概念及假说,建立了综合防治哮喘的中医药新思路。

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以本方向为依托的中医肺病科201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使肺心病、肺性脑病的病死率大幅下降。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肺心病,弥补了西医治疗手段单一的不足,为治疗个体化、综合治疗开拓了新方法。

由于中西医结合疗效优势突出,每年收治的COPD及哮喘患者数稳步增加。

针灸在我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开设有包括瘫症、中医骨伤、减肥等3个针灸专科门诊。

每年参与住院患者的针灸诊治9万余人次,门诊针灸诊疗1万余人次。

在脑血管病与外科围手术期并发症诊治方面优势明显。

通过与神经内外科合作,目前建立有从疾病急性期、恢复期与后遗症期一整套相对规范完整的针灸治疗方案,及患者随访数据库,对脑血管病的吞咽困难、二便障碍、肩手综合征、足内翻等棘手的致残主症有较好疗效。

通过与外科ICU合作,提出并建立了外科术后患者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医疗。

现专业以中西医结合学科为平台,以针灸急症治疗研究方向为依托,深度开展中西医多学科交流,学术水平与影响力正稳步发展与提高。

中西医结合肛肠是以诊治盆底肛门病为特色的临床亚专业。

以“微创、无痛、优效”为理念,独创“分段整形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和“切除挂线、断端肌肉固定缝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等国内领先的治疗痔瘘的手术方式。

以中药口服,灌肠、穴位注射、结肠灌洗、心理疏导、生物反馈等为手段治疗结直肠慢性炎症、便秘、肛门神经官能症、肛门坠胀等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

本专业获批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痔瘘中心”、“四川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和“四川省痔瘘远程会诊中心”。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发展和传承出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要纲领,根据肿瘤的中医病机“毒、痰、瘀、虚”,提出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健脾扶正”、“益气温阳”、“扶正固本”等治疗法则,拟定了支气管肺癌、肝癌、胃肠癌等中医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针对联合
放化疗阶段,提出“护脾胃扭转枢机,补肾精调阴阳平衡”的诊治思路,针对肿瘤晚期无法进行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提出“人瘤共存”思想。

采用中药内服、穴位贴敷、中药熏蒸、针刺等中医特色方法,减少患者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根据临床经验研制出中药复方“扶正益胃颗粒”、“生髓方”,并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二、进修招生
1、科室招收计划:无限额。

2、招收时间及进修期限:每年录取进修生两次,即春、秋季招生,进修期限为一年或半年。

招生时间定在入学的前两月,即春季(3月初)入学者,1月份录取;秋季(9月初)入学者,6月底录取。

3、培养方式:病房轮转学习、每周疑难病案讨论、专题讲座、专业交叉学习、临床科研等。

三、进修学员资质要求
具备医师资格证且已在学员单位注册的执业医师。

四、申报程序
请登录网址“,点击“医院概况”→“组织构架”→“医教部”→“进修教育专栏”→下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申请表”,填写好后由本单位领导签字盖章。

再将申请表寄到: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教部进修办公室。

邮编:610041;电话:028-。

正式录取后,由我院寄发入学通知书,进修人员按规定时间报到入学。

由于邮寄原因未收到通知书者,可注意华西医院官网录取进修生名单公示,按时间来报到后补发入学通知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2014年11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