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培训_刮痧拔罐_(1)全解共51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也有沿着脊椎两侧,由上向 下刮。
4.在胸前刮痧,也可沿着肋骨 向外刮成弧形。
5.若病儿情绪不佳,可刮臂弯 内侧和腿弯内侧。
方法:
在身体一定的部位上反覆地刮,直至 被刮痧的皮肤出现深红的红斑为止。 整体刮拭的顺序是自上而下,先头部、 颈、背、腰部或腹部,后四肢、背腰 部及胸腹部可根据病情决定刮拭的先 后顺序。每个部位一般先刮阳经,再 刮阴经,先刮拭身体左侧,再刮拭身 体右侧。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 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 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 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 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 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 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 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 用。
适应症:
一、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微热形寒, 头昏、恶心、呕吐,胸腹或胀或痛,甚 则上吐下泻,多起病突然):取背部脊 柱两侧自上而下刮治,如见神昏可加用 眉心、太阳穴。
二、中暑: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 刮,逐渐加重。
三、伤暑表证: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 双侧)刮治。
四、伤暑里证: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 部、颈部等处刮治。
八、风热喉痛:取第七颈椎至第七胸椎 两旁(蘸盐水)刮治,并配用拧提颈部 前两侧肌肉(胸锁乳突肌)约50次。 九、呕吐: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至腰部 顺刮。
十、腹痛:取背部脊柱旁两侧刮治。也 可同时刮治胸腹部。 十一、疳积:取长强穴至大椎穴处刮治。
十二、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取脊 椎两侧顺刮。如胸闷、腹胀剧痛, 可在胸腹部刮治。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忌症」
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 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 中风等,应即送医院治疗, 禁用本疗法。
2、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 损伤、炎症均不能用本疗法, 如初愈也不宜采用。
3、饱食后或饥饿时,以及对 刮痧有恐惧者忌用本疗法。
4.神经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神经痛、神经性皮炎、皮肤硬 化症、湿疹、疥疮、肌炎、骨 髓炎等。
5.脘腹胀痛、虚寒泄泻、胃肠 神经官能症、胃炎、胆囊炎、 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等症。
三、适用范围 闭合性软组织的急性扭挫伤或慢
性劳损。 局部急、慢性炎症 ( 如风湿性或类风 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丹毒等)。 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红斑,皮肤搔痒 症等。 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凡急性传染病、癌症及有出血倾向或 孕妇,均不宜使用。
四、注意事项 患者宜采取躺卧姿势,切不可乱动以
五、禁忌 疾病 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请勿尝试拔罐,
否则可能引起问题: 心脏病 血友症 全身浮肿 全身皮肤病或局部皮损(如皮肤过敏
或溃疡破裂处) 极度衰弱、消瘦、皮肤失去弹力者 高热不退、抽搐、痉孪
六、总结 拔罐对于疏缓肌肉的强硬疼痛,效
果快速良好。也常用于疲劳所致的膏肓 紧崩疼痛。而配合刺血拔罐,更是民俗 疗法常见的手法。但对于虚弱所致的疲 劳酸痛,当以调理气血为主,不宜频繁 反复使用。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一)拔罐
一、概念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 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 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 用的疗法。 二、常用工具
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
拔罐的应用
闪罐:火罐吸拔后马上拔下,反复数次,至 局部潮红为止。用于局部肌肤麻痹的患者。 走罐(滑罐):即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 拉,其法选用较大的罐子,罐囗须平整光滑, 并涂油少许,先将罐子拔上,然后用力将罐 子上、下、左、右来回拉移三至五次。适用 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胸、背部。 留罐:吸拔后留置一段时间,约5至20分钟, 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能力以及病情的不同 而决定。
刮痧板
1.牛角类
2.砭石类
3.玉石类
4.其他类许多日常用具均可以作 为刮痧工具使用:如铜钱、银 元、瓷汤勺、嫩竹板、棉纱线、 蚌壳等,现在还有了树脂、硅胶 等现代材料所制成的刮痧工具。
三、刮痧的部位
1.通常在颈部及背部的脊椎两 旁,沿着肋骨向外刮,刮成弧 形。
2.在结喉的两侧和胸部进行。
免罐子由身上坠落。 罐子宜拔于皮肤平滑之部位,应避免
有皱襞,突起,尤其是有骨头的部位, 最适于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层厚、 血管较少之处。男子之前胸部、女子 锁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 部皆适于拔火罐。肥胖者、脂肪过多 者拔于肩胛骨、侧胸部皆可,需要时 可拔于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 保护患者,勿使着凉,避免吹风。 向下取罐子时,为避免疼痛宜用一只 手使罐子倾斜,用另一只手压迫罐子 对侧之皮肤,使之形成一个空隙,空 气由此得以入于罐中,此时罐子之吸 引力立即消失而坠落,如今患者自行 皮肤收缩亦很易使罐子坠落 若于同一部位重复拔火罐时,必须选 择未拔过的空隙地方施行。
二、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 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 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 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 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 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 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 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 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 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 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五、湿温初起(见感冒、厌食、倦怠、 低热等证):取背部自上而下顺刮,并 配用苎麻蘸油在腘窝、后颈、肘窝部擦 刮。
六、感冒:取生姜、葱白各10克,切 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 穴,然后刮背部脊拄两侧,也可配刮肘 窝、腘窝。如有呕恶者加刮胸部。
七、发热咳嗽: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 处顺刮,同时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 嗽明显,再刮治胸部。
十三、头昏脑胀:取颈背部顺刮。 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阳穴等。
十四、小腿痉挛疼痛:取脊椎两 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 同时配用刮治腘窝。
十五、汗出不畅:取背部、胸部 顺刮。如手脚出汗不畅者,可在 肘部、腘窝处刮治。 十六、风湿痹痛:取露蜂房100 克,用酒浸3日后,蘸酒顺刮颈、 脊柱两旁,同时取腘窝、肘部或 痛处刮治,每日2次。
4.在胸前刮痧,也可沿着肋骨 向外刮成弧形。
5.若病儿情绪不佳,可刮臂弯 内侧和腿弯内侧。
方法:
在身体一定的部位上反覆地刮,直至 被刮痧的皮肤出现深红的红斑为止。 整体刮拭的顺序是自上而下,先头部、 颈、背、腰部或腹部,后四肢、背腰 部及胸腹部可根据病情决定刮拭的先 后顺序。每个部位一般先刮阳经,再 刮阴经,先刮拭身体左侧,再刮拭身 体右侧。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 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 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 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 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 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 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 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 用。
适应症:
一、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微热形寒, 头昏、恶心、呕吐,胸腹或胀或痛,甚 则上吐下泻,多起病突然):取背部脊 柱两侧自上而下刮治,如见神昏可加用 眉心、太阳穴。
二、中暑: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 刮,逐渐加重。
三、伤暑表证: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 双侧)刮治。
四、伤暑里证: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 部、颈部等处刮治。
八、风热喉痛:取第七颈椎至第七胸椎 两旁(蘸盐水)刮治,并配用拧提颈部 前两侧肌肉(胸锁乳突肌)约50次。 九、呕吐: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至腰部 顺刮。
十、腹痛:取背部脊柱旁两侧刮治。也 可同时刮治胸腹部。 十一、疳积:取长强穴至大椎穴处刮治。
十二、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取脊 椎两侧顺刮。如胸闷、腹胀剧痛, 可在胸腹部刮治。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忌症」
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 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 中风等,应即送医院治疗, 禁用本疗法。
2、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 损伤、炎症均不能用本疗法, 如初愈也不宜采用。
3、饱食后或饥饿时,以及对 刮痧有恐惧者忌用本疗法。
4.神经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神经痛、神经性皮炎、皮肤硬 化症、湿疹、疥疮、肌炎、骨 髓炎等。
5.脘腹胀痛、虚寒泄泻、胃肠 神经官能症、胃炎、胆囊炎、 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等症。
三、适用范围 闭合性软组织的急性扭挫伤或慢
性劳损。 局部急、慢性炎症 ( 如风湿性或类风 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丹毒等)。 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红斑,皮肤搔痒 症等。 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凡急性传染病、癌症及有出血倾向或 孕妇,均不宜使用。
四、注意事项 患者宜采取躺卧姿势,切不可乱动以
五、禁忌 疾病 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请勿尝试拔罐,
否则可能引起问题: 心脏病 血友症 全身浮肿 全身皮肤病或局部皮损(如皮肤过敏
或溃疡破裂处) 极度衰弱、消瘦、皮肤失去弹力者 高热不退、抽搐、痉孪
六、总结 拔罐对于疏缓肌肉的强硬疼痛,效
果快速良好。也常用于疲劳所致的膏肓 紧崩疼痛。而配合刺血拔罐,更是民俗 疗法常见的手法。但对于虚弱所致的疲 劳酸痛,当以调理气血为主,不宜频繁 反复使用。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一)拔罐
一、概念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 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 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 用的疗法。 二、常用工具
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
拔罐的应用
闪罐:火罐吸拔后马上拔下,反复数次,至 局部潮红为止。用于局部肌肤麻痹的患者。 走罐(滑罐):即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 拉,其法选用较大的罐子,罐囗须平整光滑, 并涂油少许,先将罐子拔上,然后用力将罐 子上、下、左、右来回拉移三至五次。适用 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胸、背部。 留罐:吸拔后留置一段时间,约5至20分钟, 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能力以及病情的不同 而决定。
刮痧板
1.牛角类
2.砭石类
3.玉石类
4.其他类许多日常用具均可以作 为刮痧工具使用:如铜钱、银 元、瓷汤勺、嫩竹板、棉纱线、 蚌壳等,现在还有了树脂、硅胶 等现代材料所制成的刮痧工具。
三、刮痧的部位
1.通常在颈部及背部的脊椎两 旁,沿着肋骨向外刮,刮成弧 形。
2.在结喉的两侧和胸部进行。
免罐子由身上坠落。 罐子宜拔于皮肤平滑之部位,应避免
有皱襞,突起,尤其是有骨头的部位, 最适于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层厚、 血管较少之处。男子之前胸部、女子 锁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 部皆适于拔火罐。肥胖者、脂肪过多 者拔于肩胛骨、侧胸部皆可,需要时 可拔于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 保护患者,勿使着凉,避免吹风。 向下取罐子时,为避免疼痛宜用一只 手使罐子倾斜,用另一只手压迫罐子 对侧之皮肤,使之形成一个空隙,空 气由此得以入于罐中,此时罐子之吸 引力立即消失而坠落,如今患者自行 皮肤收缩亦很易使罐子坠落 若于同一部位重复拔火罐时,必须选 择未拔过的空隙地方施行。
二、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 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 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 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 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 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 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 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 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 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 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五、湿温初起(见感冒、厌食、倦怠、 低热等证):取背部自上而下顺刮,并 配用苎麻蘸油在腘窝、后颈、肘窝部擦 刮。
六、感冒:取生姜、葱白各10克,切 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 穴,然后刮背部脊拄两侧,也可配刮肘 窝、腘窝。如有呕恶者加刮胸部。
七、发热咳嗽: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 处顺刮,同时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 嗽明显,再刮治胸部。
十三、头昏脑胀:取颈背部顺刮。 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阳穴等。
十四、小腿痉挛疼痛:取脊椎两 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 同时配用刮治腘窝。
十五、汗出不畅:取背部、胸部 顺刮。如手脚出汗不畅者,可在 肘部、腘窝处刮治。 十六、风湿痹痛:取露蜂房100 克,用酒浸3日后,蘸酒顺刮颈、 脊柱两旁,同时取腘窝、肘部或 痛处刮治,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