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名词解释内科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应激:是个体对需求做出反应的过程,使个体产生生理、心理的反应,且此过程持续贯穿于人的一生,完全解脱应激就总味道着死亡。
适应:是指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生变化,使个体行为发生改变,以维持机体平衡。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每分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入或排气呼吸器官的总气量,为潮气容积(Vt)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
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通过气血屏障。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的血管、毛细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高导致的出血经咳嗽动作作口腔排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喉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2天,最短仅数小时,最长3天,起病急骤,以全身症状为主,呼吸症状轻微是是其临床特点。
急性器官_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器官-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呼吸系统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1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肺气肿: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壁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颗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在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出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部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或肺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内科护理学肝硬化病人的护理课件
及时准确
在评估过程中要及时准确 地进行记录和报告,避免 漏报和误报。
科学合理
在评估过程中要科学合理 地进行评估,避免主观臆 断和偏见。
04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
休息与活动
心理护理
合理安排病人的休息和活动时间,避 免过度劳累,以减轻肝脏负担。
06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研究进 展
护理研究现状
护理实践指南
目前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实践指南,为医护人 员提供了具体的护理指导。
护理研究热点
当前肝硬化病人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如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以及优化护理流程等。
护理研究方法
在肝硬化病人护理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随机对照试 验和系统评价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护理实践的效果。
护理研究展望
1 2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的肝硬化病人护理研究应更加关注个体化护 理、延续护理以及跨学科合作等方面,以提高护 理效果和病人满意度。
创新性研究
鼓励开展创新性研究,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等技术手段改进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实践。
3
临床实践与研究的结合
加强临床实践与研究的结合,推动肝硬化病人护 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和预后。
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01
定期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硬食物和刺激食物。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0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消毒,加强口腔和呼吸道护理,预防
感染。
黄疸的护理
03
定期监测黄疸指标,观察病人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及时处理。
05 肝硬化病人的健康教育与 康复指导
内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内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1.肺性脑病:呼吸衰竭时,由于机体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形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
轻度二氧化碳潴留表现为兴奋症状,如多汗、烦躁、白天嗜睡、夜间失眠,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昏睡、昏迷等二氧化碳麻醉现象,成为肺性脑病。
2.呼吸衰竭:病人主观感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以及发绀、辅助呼吸机参与呼吸运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3.肾盂肾炎:是由细菌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为尿路感染中重要临床类型。
4.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
5.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端空肠及胰、胆病变引起的出血。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智利是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30分钟,不超过30分钟即可完全恢复。
7.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频繁发作,间歇意识始终不清。
常伴有高热、脱水、酸中毒,不及时中止发作,可因呼吸、循环、脑功能衰竭而死亡。
8.ITP:ITP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亦称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特征为自发性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
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最常见的一种。
9.蝶形红斑:80%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有皮肤损害,长于皮肤暴露部位出现对称性皮疹。
典型者从鼻梁向两侧面颊部展开呈蝶形红斑,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呈不规则水肿性红斑。
10.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以动脉血压增高为特征,后期可伴有血管、心脏、脑和肾脏等脏器损害的全身性疾病。
内科护理学-肝硬化
肝硬化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细胞坏死、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晚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我国---病毒性肝炎最常见,国外---酒精中毒居多。
1.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最多见。
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3.工业毒物或药物4.胆汁淤积5.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6.遗传和代谢障碍7.营养障碍8.血吸虫病9.免疫紊乱10.其他:营养障碍、血吸虫病等。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一)代偿期早期以乏力、食欲减退较为突出,可伴有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腹泻、厌油腻等,症状经休息或治疗可缓解。
肝脏轻度肿大,质偏硬,可有轻度压痛,脾脏轻、中度肿大。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二)失代偿期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表现。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消瘦、乏力,面色灰暗无光泽,皮肤干而粗糙,常有不规则低热及水肿。
(2)消化道症状: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食,进食后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
稍进油腻食物即可引起腹泻。
少数可有中或重度黄疸,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或广泛坏死。
(3)出血倾向和贫血:可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等。
原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脾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4)内分泌失调:⑤肝功能减退时---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灭活作用减弱---钠水潴留、水肿,促进和加重腹水的形成。
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为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皮肤色素沉着。
2.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门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是脾大、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腹水。
(1)脾大、脾功能亢进:晚期脾大常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2)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常因恶心、呕吐、剧烈咳嗽等使腹腔压力增高,或因粗糙坚硬食物机械损伤,或因胃酸反流腐蚀损伤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呕血和黑便,严重者可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内科护理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该病病程迁延,多数患者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有内脏〔肾、中枢神经〕损害者预后差。
2、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以慢性、进展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可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功能下降。
3、枯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枯燥性角、结膜炎,口腔枯燥症,还可累及其他重要内脏器官如肺、肝、胰腺、肾脏及神经系统等。
4、晨僵:早晨起床后病变关节感觉僵硬,称为"晨僵〞〔日间长时间静止不动后也可以出现〕,如胶粘着样的感觉。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展性开展。
2、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响性(AHR),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病症,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3、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非典型病原体。
4、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肺炎。
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等〕,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等。
5、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构造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高等自学考试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不但是认识、防治疾病,而且是对内科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实施整体护理的学科。
护理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和实践范畴。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
(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评估: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收集健康资料的过程。
(症状和身体评估、辅助检查、健康史、心理社会状况)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是需要护士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其发生和情况变化的一些生理并发症,是护士运用医嘱和护理措施共同处理,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问题。
实施:是指按制定的计划执行的过程。
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一步,是对病人所经历的某些变化是否达到所期望的行为反应的评价。
(分为评价目标是否实现、重审护理计划)呼吸系统疾病:是指气管、支气管、肺和胸膜等组织因各种原因所致的病变。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阻塞性肺气肿:是指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过度膨胀,伴有肺泡壁的破坏,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肺气肿类型。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使肺脏呼吸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PaO2<7.98kPa 60mmHg PaCO2>6.65kPa 50mmHg)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嗜酸粒细胞浸润、肥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
肺炎:系肺实质的急性炎症。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肺炎常发展成一个肺叶或段的实变,因之有大叶性肺炎的名称。
小叶性肺炎:是指炎症累及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其远端的肺泡,常为两侧小片分布,有融合的倾向,又称支气管肺炎。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健康:根据WHO的定义,健康是身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亚健康:指人们虽经身体检查没有患有疾病的客观依据,但具有发生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或倾向,常有虚弱感觉、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的体验;疾病:指人的身心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例如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患病:指人对疾病的反应,这种反应个体差异很大,既反映了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又反映了病人的心理状态、角色功能、人际关系、价值观的影响及病人的文化背景和信仰等,它既取决于病人本人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也反映了周围的人对他所患疾病的认知和态度;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COPD;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导致支气管组织结构较严重的病理破坏而引起支气管腔的扩张和变形;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和肿大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合称为原发综合征或原发性结核;结核球:干酪样坏死灶部分消散后,周围形成纤维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干酪物质不能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称“结核球”;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病人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即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不同刺激的平滑肌收缩反应增高,是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肺炎球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或称肺炎球菌肺炎,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引起,约占医院外获得性肺炎的半数以上;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肺实质坏死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绕形成脓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两者为同一疾病过程的两个阶段;急性肺损伤和或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用力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用力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变态反应: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为第IV型迟发型变态反应;Koch 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现象通气/血流比例: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总血流量之比Va/Q,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4L/5L=机械通气: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由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病人呼吸时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心源性哮喘:又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发生在夜间,于睡眠中突然间憋气而惊醒,并被迫坐起,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鸣音;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体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但不一定同时出现;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律、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病窦综合征:由于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 肥厚性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阴、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从心房传入心室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可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房室束、双束等部位;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中断,10s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心脏电复律: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施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际致心肌坏死;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病程中,血压显着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出现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高血压脑病:表现为血压极度升高的同时伴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轻者可仅有烦躁、意识模糊,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电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PTCA:是用以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解除其狭窄,使相应心肌供血增加,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基本手段;窦性心律: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律;期前收缩: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发出冲动控制心脏收缩;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hc ulcer,GU 和十二指肠溃疡dudernal ulcer,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多数消化性溃疡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痛的特点;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感染途径有:经中感染和血行传播;其症状为腹痛、腹泻、便秘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re coliti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大肠的粘膜与粘膜下层,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脓血便和腹痛,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致使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致使肝内血受累,晚期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性脑病heptic encephalopathy,HE过去称肝昏迷hepatic 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主要继发于体内其它部位的结核病;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age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和尿淀粉酶增高,重症伴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急性胃炎acute gastrius: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的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有明显糜烂和出血时又称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acuteerosive and hemorrhagenicgastritis;腹胀:是一种腹部胀满,膨隆的不适感,可由胃肠道积气、积食或积粪、腹水、气腹、腹腔内肿物、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引起,亦可由低钾血钾症所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的肾脏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缓慢,最终可至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是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d以上、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实质进行性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基本功能而出现的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尿路感染: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弥散:在布朗运动作用下,溶质从半透膜高的一侧向半透膜低的一侧移动;最后达到膜两侧浓度的平衡;渗透:水分依赖半透膜两侧的渗透压梯度从低渗透浓度向高渗透浓度侧移动,称渗透;超滤:水依赖膜两侧的压力梯度从高压侧向低压侧滤出的过程称为超滤; 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简称肾性骨病,可出现纤维素性骨炎、尿毒症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骨硬化症,但有症状者少见,早期诊断主要靠骨活组织检查;失衡综合症:是指在透析开始1小时或数小时后出的以神经、精神系统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常持续数小时到24小时后逐渐消失;肾小球疾病:是指一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表现不尽相同,但病变主要侵犯双肾肾小球的疾病;真性菌尿:是指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落≥105/ml,如能排除假阳性则为真性菌尿;尿毒症面容:是指面部肤色常较深且萎黄,有轻度浮肿感;Anemia: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增速,超过造血补偿能力范围时所发生的一种贫血;溶血性疾病: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仍能代偿时,可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血管内溶血:红细胞的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在循环血流中即被破坏,称为血管内溶血;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输注低渗溶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临床症状多较严重;血管外溶血:轻微异常的红细胞可被脾阻留而清除,显着异常的红细胞除由脾清除外也可被其他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清除,称为血管外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少和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又称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总铁结合力:血浆中能够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称为总铁结合力;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或粘膜出血、关节痛、腹痛及肾脏损害;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于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IDC:是严重的出血性综合征,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在某些致病因素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发继发性纤溶亢进;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及溶血等;白血病“裂孔”现象:多数白血病病人的骨髓象呈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有关系列的原始细胞和或幼稚细胞为主,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的成熟细胞,形成所谓的“裂孔”现象;完全缓解:即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象的白细胞分类中无幼稚细胞;骨髓象中相关系列的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之和<5%;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慢粒白血病: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点为病程发展缓慢,外周血粒细胞显着增多且不成熟,脾明显肿大;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凋亡受阻、存活时间延长而大量积聚在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低度恶性疾病;淋巴瘤lymphoma: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 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正常的止血机制发生障碍,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病;任何原因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其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均可能导致出血;血液系统疾病:系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简称血液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得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旧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统称为糖尿病病足;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本病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表现,不包括甲状腺炎或肿瘤,常由于某种原因阻碍甲状腺激素合成而导致代偿甲状腺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可呈地方性分布,常为缺碘所致,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散发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也可呈散发性分布,同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或致甲状腺肿物质所致;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除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群外,尚有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以为指端粗厚等;淡漠型甲亢: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眼征、甲状腺肿及高代谢症群均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神志淡漠、乏力、嗜睡、反应迟钝、明显消瘦,有时仅有腹泻、厌食等消化系症状,有时仅表现为原因不明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纤颤,年老者可合并心绞痛、心肌梗塞,则更易与冠心病相混淆;由于长期甲亢未能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而易发生危象;葡萄糖耐量异常:是指某些人空腹血糖虽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所需浓度,但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在—L140—200mg/dl之间,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这些病人以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一般人群为高;雷诺现象:指在原发病基础上,手足皮肤出现的苍白、紫绀、潮红的三相顺序颜色变化;晨僵:指病人晨起以前,或病人没有活动的一段静止时间内,当开始活动时出现的一种关节局部不适、不灵便感;风湿性疾病: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等以内科治疗为主的一组疾病;风湿: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有全身多系统、多种器官损害的症状;SLE病人血清具有以抗核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类风湿关节炎:是对关节功能破坏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一种主要侵及关节,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磁的畸形和功能障碍;传染病:传染病是一组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感染: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此过程和病原体的作用及人体的免疫应答作用有关;病原体被消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将病原体消灭或排除,不产生病理变化,也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隐性感染: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变化轻微,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使机体发生组织损伤,导致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特有的症状,体征;病原携带状态: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的整个时期;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个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限而不引起机体发病但又不能将病原体完全清除,病原体潜伏于机体内,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导致机体发病,见于结核病,疟疾等;传染性:病原体由宿主体内排出,经一定途径传染给另一个宿主,这种特性称为传染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易感者:在传染病学中,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潜伏期:在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前驱期:从起病到该病明显症状开始为止的一段时间为前驱期;恢复期:人体免疫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病人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复发:有些传染病病人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体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再度出现初发病的症状,称为复发;再燃:当病情进入恢复期时,体温尚未稳定恢复至正常,又再发热,称为再燃;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传染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染者所经过的途径;隔离:将传染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在指定的地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便于集中治疗和护理,防止传染和扩散;严密隔离:用于高度传染性及致死性的传染病,防止空气和接触传播;弛张热: 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见于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等;间歇热: 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和正常体温之间,见于疟疾,败血症;回归热: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间歇体温正常数日,高热重复出现,见于回归热等;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预防性消毒:指未发现传染源,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人体所进行的消毒措施,其目的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疫源地消毒:指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地区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终末消毒:当病人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地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随时消毒:指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胆-酶分离现象:重型肝炎时因大量肝细胞坏死ALT随黄疸迅速加深反而下降,称为胆-酶分离现象;母婴传播:由母亲传给婴儿,主要经胎盘,产道,分娩,哺乳和喂养等方式传播;。
内科护理学 肝硬化讲稿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讲稿第六节肝硬化患者的护理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后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
临床上,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肝硬化是常见病,世界范围内的年发病率为(25~400)/100000,发病高峰年龄在35~50岁,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3.6~8)∶1,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1)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病因,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占60%~80%,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成肝硬化。
(2)慢性酒精中毒欧美国家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在我国占15%,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长期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可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为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着世界范围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F)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
(4)胆汁淤积持续肝内淤胆或肝外胆管阻塞时,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可损伤肝细胞,引起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5)其他病因①肝静脉回流受阻:慢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等,引起肝脏长期淤血缺氧而导致肝硬化。
②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酶缺陷,致使某些物质不能被正常代谢而沉积在肝脏而发展成肝硬化,如肝豆状核变性(铜沉积)、血色病(铁沉积)、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③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或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或服用异烟肼、甲氨蝶呤等,可引起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而演变为肝硬化。
④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知识归纳: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细胞坏死、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晚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一、病因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乙型)最为常见,国外则以酒精中毒居多。
二、临床表现1.代偿期常以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为主要表现,可伴腹胀、恶心、轻微腹泻等。
上述症状呈间歇性,劳累或发生其他疾病时症状表现明显,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体征:肝轻度肿大,质变硬,无或轻度压痛,脾轻度肿大。
2.失代偿期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
(1)肝功能减退的表现1)全身症状:营养状况较差,可有不规则低热,消瘦乏力。
2)消化道症状。
3)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皮肤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胃肠出血等倾向,病人常有程度不同的贫血。
主要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肠道吸收障碍、营养不良、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因素有关。
4)内分泌紊乱:由于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灭活能力减退,男性病人可有性欲减退、乳房发育;女性病人可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症状。
可见蜘蛛痣和肝掌。
可有继发性醛固酮和精氨酸加压素增多,使水钠潴留,对腹水形成起重要作用。
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损害,病人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2)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其中腹水是晚期最突出的表现。
(3)肝触诊:早期表面尚光滑,肝脏质地坚硬,边缘较薄,晚期可触及结节。
3.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
(2)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
(3)感染:自发性腹膜炎体征可有全腹压痛、腹膜刺激征。
(4)肝肾综合征。
(5)肝肺综合征。
(6)其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近年来发现门静脉血栓形成并不少见。
三、辅助检查1.血常规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黄疸时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增加。
3.肝功能检查失代偿期:转氨酶增高。
内科护理学课肝硬化课件
特征: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 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无重要器质性改变, 称为功能性肾衰竭。
内科护理学课肝硬化
(6)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低钠血症: 摄入不足, 长期利尿,大量
放腹水 ,抗利尿激素增高。 2)低钾低氯血症与碱中毒: -摄入不足 -呕吐、腹泻 -长期利尿、高渗葡萄糖 -醛固醇继发增多
内科护理学课肝硬化
2、血吸虫病
反复或长期感染血吸虫的病人,由于虫卵及其毒性 产物在肝脏汇管区的刺激,引起汇管区结缔组织 增生所致,故临床称为血吸虫性肝硬化。
3、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 上)乙醇及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直接损害干细 胞,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
内科护理学课肝硬化
门-体侧支循环建立.
1.门V—胃冠状V —胃底、食 管下段V —奇V —上腔V
常因食管粘膜炎症,进食粗糙, 刺激性食物,或腹内压突然增高而破 裂出血,发生呕血,黑便,甚至休克 等症状。
2 .门V —附脐V —脐周V 丛—
胸腹壁V胸廓V—上腔V
腹壁浅V腹壁下V—下腔V
3 .门V —肠系膜下V —
低,球蛋白增高,清蛋白/球蛋白比率降低或倒置。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内科护理学课肝硬化
(4)影像学检查 1)食道钡透 食道静脉曲张一一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 胃底静脉曲张一一菊花样充盈缺损 2)CT或MRI 早期肝大; 晚期左、右叶比例失调,右叶萎 缩,左叶增大,肝表面不规则,脾大,腹水 3)超声:门V>13mm 脾V>8mm
尿),联合应用以加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 导泻:口服甘露醇导泻; • 腹腔穿刺放腹水:腹水压迫症状明显时,可穿刺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转内科护理学名词解说内科护理学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借以除去呼吸道分泌物和预防异物吸入。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惹起的病人的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劲客观表现为呼吸使劲呼吸频次深度节律异样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上呼吸道狭小表现为吸气费劲吸气时间延伸严重者吸气可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空隙显然凹陷称为三凹征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支气管哮喘以致的吝啬管痉挛狭小表现为呼气费劲呼气时间延伸。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或肺部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喉部急性限制性炎症的总称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是有感染物理化学过敏等要素所惹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炎症慢性堵塞性肺气肿: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样长久的扩充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损坏而无显然的肺纤维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芥蒂是由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惹起的肺组织构造和功能异样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加的气道慢性炎症支气管扩充症:是指直径小于两厘米支气管因为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惹起的慢性扩充肺炎:是指包含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在内的肺本质炎症社区获取性肺炎 (CAP):是指在医院外以患的感染性炎症包含拥有明确潜藏期的病原性感染而在住院后均匀潜藏期内发生的肺炎医院获取性肺炎:是指病人在住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期而处于住院后48小时会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
休克型肺炎:是指以循环严重功能阻碍为主要表现的重症肺炎又称迸发性或中毒性肺炎肺脓肿:是指有多种病原体惹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初期为肺组织感染性炎症既而肺本质坏死液化外周被肉芽和纤维组织包绕形成脓肿肺结核:是有结核杆菌惹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球:有的干酪性坏死灶四周有纤维包裹形成球状病灶称为~干酪样肺炎:当浸润型肺结核伴大片干酪样坏死病情呈急性进展出现高热乎吸困难等显然毒血症症状。
霍纳综合症:基于肺尖部的肿瘤。
因颈部交感神经遇到入侵,惹起并侧眼睑下垂、瞳孔减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肝硬化2肝性脑病3肝肾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肝硬化2肝性脑病3肝肾《内科护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肝硬化:2、肝性脑病3、肝肾综合征:4、Curling溃疡5、支气管哮喘:6、大量咯血:7、呼吸衰竭8、原发综合征9、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0、冠心病11、蛋白尿12、Horner综合征13、贫血二、问答题1、简述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2简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3、简述肺心病心衰的治疗原则4、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及治疗5、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上腹痛减轻的因素有哪些?6、临床常用的口服降压药物有哪几类?7、简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8、洋地黄中毒的处理措施?9、传染病流行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10、癫痫服药原则与注意事项?三、单选题1.是诱发心力衰竭的最常见、最重要诱因。
A.治疗不当B.呼吸道感染C.血容量增加D.情绪激动2.高血压急症时必须迅速使血压降低,首选最为适宜,静脉给药可随时根据血压调整药物剂量。
A.吲哒帕胺B.依钠普利C.硝苯地平D.硝普钠3.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不见于A.特发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 过敏性紫癜C. 血友病D.白血病4.慢性肾功能衰竭不会发生下列那种电解质异常A.高钾血症B.低钙血症C.低磷血症D.低钠血症5.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下列和种细菌感染后A.大肠杆菌B.葡萄球菌C.链球菌D.肺炎双球菌6.少尿、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分别低于A.1500ml,400mlB.1000ml,300mlC.600ml,200mlD.400ml,100ml7.甲亢中最为常见的是A. GDB.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C.甲状腺自主高功能瘤D.甲亢危象8.Cushing综合症最为多见的是A.异位ACTH综合症B.肾上腺腺瘤C.不依赖ACTH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D.垂体ATCH微腺瘤9.甲状腺机能亢进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A.房性早搏B.I°AVBC.室性早搏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以下哪项正确___A. 咳、痰或喘,每年持续两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B. 咳、痰或喘,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C. 咳、痰或喘,每年持续两个月、连续3年或以上D.咳、痰或喘,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3年或以上11、肺炎球菌肺炎的特征性表现是()A.寒战高热B.铁锈色痰C.呼吸困难D.咳嗽E.胸痛12.、控制哮喘慢性炎症最有效的药物是()A.糖皮质激素B.茶碱C.白三烯调节剂D.胆碱能受体拮抗剂E.β受体激动剂213、大咯血病人最重要的护理是()A.吸氧B.心理安慰C.禁食D.维持呼吸道通畅E.卧床休息14、哮喘病人禁忌用的药物是()A.地高辛B.苯海拉明C.普萘洛尔D.氨茶碱E.维生素C15、休克型肺炎的首选治疗是()A.补充血容量B.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C.糖皮质激素应用D.防治并发症E.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16、休克型肺炎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重点观察()A.CVPB.脉搏C.血压D.心率E.尿量17.、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传播B.尘埃传播C.空气传播D.体液传播E.飞沫传播18、诊断成人肺结核最可靠的依据是()A.血沉增快B.胸片有渗出性阴影C.结核菌素试验阳性D.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E.低热、乏力、咳嗽、盗汗19.、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A.发热B.阵发性刺激性干咳C.乏力D.反复肺部感染E.胸痛20、COPD输氧宜选择()A.低流量高浓度B.低流量低浓度C.高流量低浓度D.高流量高浓度E.中流量高浓度21、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压力负荷)过重的是( )A.二尖瓣狭窄B.二尖瓣关闭不全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甲亢2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A.身体下垂部位首先出现B.颜面部首先出现C.一定伴有胸水、腹水D.为非凹陷性水肿E.为渗出性水肿23、洋地黄中毒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恶心、呕吐B.视力模糊C.心律失常D.黄视绿视E.头晕头痛24、心绞痛的最主要原因是()A.主动脉瓣狭窄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心动过缓D.心动过速E.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25、脉搏短绌常见于()A.窦性心动过缓B.心房颤动C.心室颤动D.房室传导阻滞E.阵发性心动过速26、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A.主动脉瓣B.二尖瓣C.肺动脉瓣D.三尖瓣E.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27、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禁止使用()A.吗啡B.利多卡因C.硝酸甘油D.阿司匹林E.地高辛28、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A.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B.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C.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D.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E.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29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损害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胃酸B.胃蛋白酶C.非甾体类抗炎药D.粗糙饮食E.幽门螺杆菌感染30、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是()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B.柳氮磺胺吡啶C.前列腺素D.甲硝唑E.阿莫西林31、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上消化道出血B.肝昏迷C.肝肾综合征D.感染E.肝癌32、肝性脑病病人灌肠禁用()A.肥皂水B.生理盐水C.蒸馏水D.弱酸性溶液E.硫酸镁33、肝性脑病病人禁止摄入()A.维生素CB.维生素AC.蛋白质D.碳水化合物E.脂肪34、在我国引起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为()A.酒精中毒B.暴饮暴食C.胰管结石D.胆道疾病E.流行性腮腺炎.35消化性溃疡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至少为()A.10mlB.>60mlC.3~4mlD.>5mlE.2~3ml36、关于尿量的描述,错误的是()A.尿量>2500ml/d为多尿B.尿量<300ml/d为少尿C.尿量<100ml/d为无尿D.夜尿持续>750ml/d为夜尿增多E.正常尿量为1000~2000 ml/d37、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为()A.休息、饮食治疗B.利尿、降压治疗C.降压、激素治疗D.防止和延缓肾功能减退E.消除蛋白尿与血尿38、慢性肾衰竭病人,近日恶心、呕吐,进食少,并有尿少、脉缓,血清钾增高达10.2mol/L。
肝硬化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
肝硬化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推荐文章公务员的名词解释热度:加密技术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热度:现象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热度:边界的名词解释以及如何造句热度:工程招标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意思热度: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你们清楚肝硬化是怎么解释的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肝硬化的解释的内容,供大家阅览!肝硬化的意思肝硬化(cirrhosisof liver)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广泛性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肝脏弥漫性纤维化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 为多种慢性肝病晚期阶段的共同结局。
肝硬化发展到肝功能失代偿期, 临床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功能障碍和门脉高压症, 可并发消化道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原发性肝癌等。
肝硬化的病因很多, 如慢性病毒性肝炎、血吸虫感染、酒精中毒、药物与毒物损伤、胆道疾患、遗传代谢缺陷、自身免疫性损伤等。
我国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居于首位, 近年来酒精性肝硬化明显增多。
另外, 临床上有少部分病因尚不清楚, 称为隐原性( cryptogenic) 肝硬化。
肝硬化的病因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1.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
3.营养障碍多数学者承认营养不良可降低肝细胞对有毒和传染因素的抵抗力,而成为肝硬化的间接病因。
4.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含砷杀虫剂、四氯化碳、黄磷、氯仿等,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异烟肼、辛可芬、四环素、氨甲蝶呤、甲基多巴,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
黄曲霉素也可使肝细胞发生中毒损害,引起肝硬化。
肝硬化
感染:
原因: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下降,常并发 细菌感染; 常见部位:肺部、胆道、败血症、自发 性腹膜炎等 自发性腹膜炎----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 杆菌, 表现为腹痛、腹水迅速增长、腹膜刺激 征等。
肝性脑病
严重肝病 (肝硬化、 重症肝炎) 代谢紊乱(毒 性代谢产物直 接进入体循环) 氨中毒、氨 基酸代谢失 衡
熟悉
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肝肿大鉴别诊断 慢性肝炎、肝包虫病、华氏睾吸虫 病、淀粉样变性、肝癌、血吸虫病、血 液病。 腹水鉴别诊断 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 Budd-Chiari Syndrome、慢性肾炎、腹 腔肿瘤、巨大卵巢囊肿。
肝硬化的治疗
(无特效治疗)
1. 2. 3. 4. 5. 6. 一般治疗 抗纤维化治疗 腹水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门脉高压症的治疗 肝移植手术
肝硬化B超
肝硬化B超所见
肝脏缩小,包膜粗糙 不平,回声增强; 肝静脉扭曲、变细; 脾脏增大,厚度>40mm; 脾门静脉内径>0.8cm; 门静脉主干内径 >1.3cm; 腹水(失代偿期); 胆囊壁水肿增厚,呈 双层状。
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胃底静脉曲张
硬化术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禁食 2、静卧 3、加强监护:血压,脉搏,意识,末稍循环 4、补液、输血、纠正失血性休克 5、有效止血: 药物:抑酸,止血药,生长抑素
三腔两囊管压迫
内窥镜:套扎,硬化,喷洒或注
射药物止血
6、预防肝性脑病 7、手术治疗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预防再次出血 内镜治疗:套扎 硬化 药物预防:普萘洛尔 10mg/d 开始, 至基础心率75%,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 醇酯效果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名词解释内科护理学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肝病,它是由于长期的肝脏损伤和炎症导致肝脏逐渐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形成的。
在肝硬化过程中,肝脏的正常组织被疤痕组织所代替,这会导致肝脏功能的严重损害。
肝硬化的症状可以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并不明显,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胀、腹痛、肝区疼痛、黄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和疲劳等。
内科护理学中的护理重点是减轻肝硬化患者的症状和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监测患者的病情,包括肝功能和代谢指标的监测。
此外,护士还需要评估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状况,并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管理肝硬化,控制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护士还应该注意到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腹水、肝癌等,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