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馈能悬架技术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汽车悬架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汽车悬架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Keywords: Automotive suspension;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spection equipment; Active suspension; Development trend
0 引言
悬架系统 是 汽 车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主 要 作 用 是 承 载、 减 振,决定了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并保证行驶安全性。汽车 新产品开发中悬架的设计验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营运 车辆悬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使用性能。因此汽车悬 架的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发展,对汽车工业技术进步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对汽车悬架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归纳整理, 全面介绍了汽车悬架检测技术。
1. 1. 4 主动、半主动悬架零部件检测技术探讨 1. 1. 4. 1 传感器检测技术
主动或半主动悬架中有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车身高 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应满足精度、响应性、耐久性、结构紧 凑性、适应性、输出电平、再现性等指标要求; 汽车工作环境 温度是 - 40 ~ 80 ℃ ,在各种气候和道路条件下运行,因此要求 传感器能适应温度、湿度、冲击、振动、腐蚀及油液污染等恶 劣环境。因此对传感器的检测以环境试验为主,相关设备有高 低温及湿 热 试 验 箱、 热 冲 击 试 验 箱、 沙 尘 试 验 箱、 淋 雨 试 验 箱、电磁振动试验台、盐雾腐蚀试验箱等,冲击性能检测则采 用跌落试验; 通常在进行环境试验的同时或之前之后要进行传 感器本身的精度指标、响应时间以及输出电平测试,以评价传 感器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电液伺服系统由机械 - 动力系统、传感器系统和采集 - 控 制系统组成。机械 - 动力系统由龙门架、平台、液压源、作动 器等组成; 传感器系统由位移传感器、载荷传感器和伺服阀组 成; 采集 - 控制系统由控制器、电源、计算机等及软件系统 组成。

《电磁馈能式主动悬架概述及研究开发》--重点参考

《电磁馈能式主动悬架概述及研究开发》--重点参考

「分析」电磁馈能式主动悬架概述及研究开发2019-02-111. 研究背景轮边或轮毂电机驱动的分布式驱动方案具有传动效率高、控制灵活、结构紧凑等突出优点,在汽车“电动化”进程中广受关注。

但较大的非簧载质量恶化了悬架性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方案的运用。

目前,国内外企业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抑制非簧载质量对悬架性能的不良影响展开了研究,主要技术手段包括:1 )轻量化设计:主要包括新型轻量化材料和高功率密度电机两个方面;2 )驱动系统和悬架系统一体化结构创新设计;3 )动力吸振器转移和消耗振动能量;4)主动/半主动悬架控制。

2. 现状概述2.1 市场与政策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 》对研发一体化纯电动平台的进一步说明中,具体地提到了开发主动悬架系统。

采用电磁式作动器的主动悬架相比其他形式的主动悬架具有响应快、效率高、具有馈能潜力等优势,而且在汽车电动化进程中,电磁主动悬架需要的高压电源变得更容易获得。

因此,电磁主动悬架逐渐成为企业和高校的研究热点。

目前已实现量产的主动悬架类型,根据作动器的不同可主要分为油气式主动悬架、液压式主动悬架和空气弹簧主动悬架,但系统高能耗与节能环保的时代主题相悖。

考虑到车辆振动是一种能量来源,而传统被动、半主动悬架阻尼器通过发热耗散这部分振动能量未免可惜。

兼具响应快和高效特点的电磁式作动器,可灵活工作于主动和馈能模式,既弥补了现有主动悬架系统响应慢的缺点,又不与能耗要求相冲突,因而采用电磁式作动器的主动悬架,或可在悬架高性能和低能耗间取得平衡。

2.2 典型企业及产品米其林公司于1998 年研发了集成轮内驱动系统和电磁式主动悬架的总成,并申请了相关专利,如图 1 所示。

1 米其林主动轮Bose 主动悬架采用Linear Electromagnetic Motor (直线电磁电机)作为作动器,其整车布置如图2(a) 所示,系统能回收部分振动能量,总能耗 (充电和发电能量总和)约为汽车空调1/3 ,而有无主动悬架系统的车身姿态对比,如图2(b) 所示。

馈能悬架可行性分析

馈能悬架可行性分析

馈能悬架可行性分析引言馈能悬架(Energy harvesting suspension)是一种利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能量来发电的技术,可以为汽车提供更稳定的悬挂系统同时减少碳排放。

本文将对馈能悬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

馈能悬架的原理馈能悬架主要包括悬架系统和发电装置两部分。

悬架系统通过弹簧和减震器来吸收和控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

发电装置利用这些振动能量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或压电效应原理将其转化为电能。

馈能悬架的发电装置通常由电磁感应发电机或压电发电机构成。

电磁感应发电机通过由磁场和导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电磁感应来产生电能。

压电发电机则利用在压力作用下产生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电能。

馈能悬架的优势节能减排馈能悬架可以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从而降低对传统动力系统的依赖。

这将有助于改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积极的贡献。

提高行驶舒适性馈能悬架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的悬挂系统,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平顺。

这将提高乘车舒适性,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疲劳感,有利于长时间驾驶的安全性。

降低零件磨损和维修成本馈能悬架能够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从而减少悬挂系统和其他相关部件的磨损。

这将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维修和更换零件的成本。

馈能悬架的挑战技术难题馈能悬架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包括机械、电子和材料等。

各个部分之间的协同工作和融合提出了挑战。

确保发电装置的高效转化和稳定性,以及对车辆悬挂系统的影响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复杂的设计和控制馈能悬架系统需要更加复杂和精细的设计和控制。

需要考虑到悬架系统的弹性特性、能量转化效率、电能的储存以及与车辆动力系统的协同等方面。

这将增加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

成本和实用性问题馈能悬架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对于现有的车辆来说改装也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馈能悬架技术的实际应用在现实世界中还需要解决一些实用性问题,例如如何应对不同路况的振动和车辆的动态响应等。

馈能悬架技术研究综述

馈能悬架技术研究综述

馈能悬架技术研究综述戴建国;王程;刘正凡;朱建辉;胡晓明【摘要】车辆技术正在朝着电动化、智能化以及网联化方向发展,而作为汽车关键部件的悬架系统也正在发生着技术革新.传统悬架只能被动减振,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车辆的高性能和高能效需求,主动悬架、馈能悬架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系统阐述了馈能悬架的发展历程,简要分析了当前研究现状,并从能量回收方式的不同列举了当前馈能悬架的主要分类,尤其对电磁式馈能悬架的不同类别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之上,探究了馈能悬架发展存在的技术难点,并指出后续馈能悬架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所得结论对馈能悬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8(018)030【总页数】9页(P131-139)【关键词】馈能悬架;能量存储;电磁;控制;效率【作者】戴建国;王程;刘正凡;朱建辉;胡晓明【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淮安223003;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淮安223003;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淮安223003;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淮安223003;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淮安22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32随着传统能源的日渐消耗以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国民支柱产业,车辆行业对能源与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车辆技术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以及网联化方向发展,节能环保已成为车辆技术发展的重要主题[1]。

悬架系统是车辆的关键部件,是保证车辆行驶平顺、操纵稳定的重要装置,但传统的悬架只能被动减振,越来越无法满足车辆技术快速发展的高性能和高能效需求,因此,主动悬架、馈能悬架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主动悬架是指悬架系统的刚度和阻尼能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车辆的运动状态和路面状况等)进行动态自适应调节,使悬架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减振状态。

主动悬架具有可控制车身高度、提高通过性,兼顾汽车平顺性与操稳性等优点[2]。

汽车馈能式悬架结构研究现状及其悬架动力学模型设计

汽车馈能式悬架结构研究现状及其悬架动力学模型设计
关键词汽车悬架结构动力学模型设计
'汽车悬架结构研究现状 汽车悬架系统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为了缓和路面不平汽 车加速和刹车等导致的车身的垂直震动 传统汽车多使用油 液减震器来缓和车身震动振动能量最终使液压油的温度升高 并通过筒壁与空气热交换将热量耗散掉 武汉理工大学的过 学迅张晗等实车验证了车辆在空载V级路面的行驶情况下 车速达到 1%.=M2$ 时回收峰值可达 )03&'D 其中提到了重型 商用车能量回收潜力更大 因此重型商用车筒式减震器的能 量回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喻凡等将永磁直流无刷电机与 滚珠丝杠等机械机构组成新型的主动悬架滚珠丝杠等机械机 构将车身的上下震动转变为电机的旋转震动实现能量回收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将发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产生的驱动信号 和悬架动挠度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收集到微处理器经无刷电 机换相逻辑电磁蓄能控制算法和主动悬架控制律处理后通 过驱动及蓄能电路和车载电源电路实时控制电机作动器的正 反转反接制动或再生制动状态以主动地缓冲或衰减由路面 不平激励引起的由车轮传导至车身的冲击和振动同时还将 再生制动电能回收再利用 同时试制了电动悬架的样机并通 过整车台架试验检验了电动悬架在随动态下的悬架动力学特 征和自馈能特性 现有的电液式馈能悬架主要有机电类型和 电磁类型 机电类型悬架是将悬架的上下运动转换成发动机 的旋转运动进而实现对电能的存贮 电磁类型悬架是利用永 磁铁和线圈组成的能量回收装置来代替传动液压传动进而实 现对电能的控制 "电液式馈能悬架工作原理 参考各类型馈能悬架的优缺点可以得出电液式馈能悬架 是最优的馈能悬架方案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后设计了一 种改进型电液式馈能悬架分析得出安装 34[电机的馈能悬架 输出功率会提高并利用了 ) 个单向阀组成的液压式整流桥可 以取代原有的 3 个单向阀式的整流桥并将液压蓄能器布置在 液压马达的出口端以减小减震油液对液压元件的冲击 改进 的电液式馈能悬架如图 $ 所示馈能悬架主要包括液压执行原 件单向阀蓄 能 器 液 压 马 达 发 电 机 蓄 电 池 及 馈 能 电 路 组 成 当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时活塞杆在车体的作用下会推动 活塞上下移动进而推动油液沿管道流动在单向阀组成的液 压整流桥作用下可以保持液压马达管路中的油液单向流动 进而马达带动发电机单向转动可以提高发电效率以及延长发 电机的使用寿命

《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研究》

《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研究》

《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动态性能与舒适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悬架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份,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车身姿态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近年来,液电馈能悬架技术因其独特的能量回收与车身姿态控制能力,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将就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进行研究,探讨其技术原理、设计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

二、液电馈能悬架技术原理液电馈能悬架是一种新型的汽车悬架系统,其核心技术在于通过液力减震器和电机实现能量的回收与利用。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液电馈能悬架能够实时感知路面状况和车身姿态,通过电机驱动液压泵进行能量转换,实现能量的回收与利用,同时通过调整液压减震器的阻尼力,达到优化车身姿态的目的。

三、车身姿态控制设计方法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传感器技术: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实时感知路面状况和车身姿态,为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输入信号。

2. 控制策略:根据传感器提供的信号,结合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实现车身姿态的稳定控制。

3. 执行机构:通过电机驱动液压泵,实现能量的转换与回收,同时通过调整液压减震器的阻尼力,达到优化车身姿态的目的。

4. 能量管理:对回收的能量进行管理,确保能量的有效利用,同时避免对车辆其他系统的影响。

四、实际应用效果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乘坐舒适性:通过优化车身姿态,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提高乘坐舒适性。

2. 提升车辆稳定性:在高速行驶和复杂路况下,能够保持车身姿态的稳定,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3. 能量回收:通过液电馈能技术,实现能量的回收与利用,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

4. 智能化控制:结合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策略,实现车辆的智能化控制,提高车辆的驾驶性能。

五、研究展望虽然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馈能悬架阻尼特性与车身姿态控制研究》范文

《馈能悬架阻尼特性与车身姿态控制研究》范文

《馈能悬架阻尼特性与车身姿态控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馈能悬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悬架系统,具有较高的阻尼特性和优秀的车身姿态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本文旨在研究馈能悬架的阻尼特性及其在车身姿态控制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汽车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馈能悬架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馈能悬架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液压原理进行能量回馈的悬架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检测路面状况和车身姿态,然后通过控制器对悬架系统进行实时调节,使车身保持稳定。

馈能悬架具有以下特点:1. 阻尼特性好:馈能悬架能够根据路面状况和车身姿态实时调节阻尼力,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

2. 能量回馈:馈能悬架能够将部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或液压能进行回馈,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3. 适应性强:馈能悬架能够适应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驾驶体验。

三、馈能悬架阻尼特性的研究馈能悬架的阻尼特性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对馈能悬架的阻尼力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其阻尼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1. 影响因素:馈能悬架的阻尼力受路面状况、车速、车身姿态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路面状况是影响阻尼力的主要因素,不同路况下,悬架系统需要不同的阻尼力来保持车身稳定。

2. 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路况下的馈能悬架进行实验,发现其阻尼力随车速和路面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在不平坦的路面上,悬架系统需要更大的阻尼力来抵抗振动,保持车身稳定。

四、馈能悬架在车身姿态控制方面的应用馈能悬架在车身姿态控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通过实时调节悬架系统的阻尼力和刚度,馈能悬架能够使车身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1. 动态调节:馈能悬架能够根据路面状况和车速实时调节阻尼力和刚度,使车身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衡。

2. 稳定性增强:通过优化馈能悬架的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减少侧倾和俯仰等不良姿态。

汽车悬架系统文献综述

汽车悬架系统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十九座客车悬架系统设计专业车辆工程(汽车工程)班级08级2班学生指导教师2012 年汽车悬架系统文献综述1.前言悬架是安装在车桥和车轮之间用来吸收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所产生的颠簸力的装置。

因此,汽车悬架系统对汽车的操作稳定性、乘坐舒适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悬架系统的结构在不断改进,其性能及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提高。

尽管一百多年来汽车悬架从结构形式到作用原理一直在不断地演进,但从结构功能而言,它都是由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在有些情况下,某一零部件兼起两种或三种作用,比如钢板弹簧兼起弹性元件和导向机构的作用,麦克弗逊悬架中的减振器柱兼起减振器及部分导向机构的作用,有些主动悬架中的作动器则具有弹性元件、减振器和部分导向机构的功能。

其作用是传递路面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上的支承力、牵引力、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力所产生的力矩,并且缓冲和吸收由不平路面通过车轮传给车架或车身的振动与冲击,抑制车轮的不规则振动,提高车辆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减少动载荷引起的零部件和货物损坏[1]。

2.汽车悬架系统的发展状况非独立悬架早期广泛应用于轿车及轿车以外的其它车型中,由于其可靠性和简单的特性,现在还被广泛的用于轿车的后桥,轻型货车和越野汽车的后桥,重型货车的前后桥都采用非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早期只单纯用于轿车上,目前大部分轻型货车和越野汽车为了提高舒适性也开始采用独立悬架,同时一些中型卡车及客车为了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也开始采用独立悬架,在国外甚至一些轮式工程机械如吊车和重型卡车也开始采用独立悬架。

因此对于独立悬架的设计技术,国内外都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立悬架设计方法,独立悬架参数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独立悬架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国内的研究主要表现为:独立悬架和转向系的匹配;独立悬架与转向横拉杆长度和断开点的确定;悬架弹性元件的设计分析;导向机构的运动分析;独立悬架对前轮定位参数的影响;独立悬架的优化设计等。

汽车馈能式悬架技术研究

汽车馈能式悬架技术研究
上 个 世纪 九 十年 代 , 国外许 多 学 者就 开 始 了对
馈 能 式 悬 架 的研 究 。馈 能 式悬 架 的结 构形 式 有 很 多, 比如 在 传 统 液 力 主 动 悬 架 上 进 行 改 造 , 簧 载 将
对 于混合 动力 汽车来 说 回收这 部分 能量 很 有意 义。 因为其 总功率 消耗相 对 较低 , 而且 对 于效率 的要
方 面取得 了很多 成果 。 他们 通过 仿真 和实验 证 明了 , 主动 悬架 的控制力 所 需 的能量 完全 可 以 由悬 架能 量 系统 提供 ,这样 主动 悬架 系统 将不再 需 要外部 能 量
图 2 路 面 输 入
目前 ,大 部分 车 辆采 用 的 是被 动 悬架 系统 , 被 动悬架系统不能根据外部信 号的变化 而改变 自身 性能 ,为 了能 够在 各 种 不 同 的行驶 工 况下 工 作 , 对 被 动悬 架 的 刚 度 和 阻尼 参 数 的选 取 只能 采 用 折 衷 的办法 。由于不 能主动 适应 车辆 行驶 工况 和外 界激 励 的变化 , 动悬 架 系统 较 大地 制 约 了车 辆性 能 的 被 进一 步提 高 。馈 能式悬 架 的阻尼 系数 可 以根据 实 际 需要 实 时控 制 , 且 , 能元 件 还 可 以 当作 作 动 器 而 馈 使用 , 这样 就可 以实 现悬 架 系统 的主动 控制 。 近年 来 随着 电子技 术 的迅 速 发 展 , 辆 的 电气 车 化 程度 越来 越高 。馈能 式悬 架技术 的发展不 但 能为
底 盘 一体 化 提供 许 多新 思 路 , 同时该 技 术 还 能为 未
1 研 究意 义
全 球能 源 l趋紧缺 ,发展节 能技 术 已成 为汽 车 e t 工业 的重要趋 势 之一 。车辆 上普 遍存 在着 能量 的浪

《馈能悬架阻尼特性与车身姿态控制研究》范文

《馈能悬架阻尼特性与车身姿态控制研究》范文

《馈能悬架阻尼特性与车身姿态控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悬挂系统在保证驾驶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馈能悬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悬挂系统,不仅具有优异的阻尼特性,而且能有效地控制车身姿态。

本文将重点研究馈能悬架的阻尼特性及其对车身姿态的控制,以期为汽车悬挂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二、馈能悬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馈能悬架是一种新型的悬挂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液压等能量转换技术,将悬挂系统的振动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能或热能。

馈能悬架主要由弹簧、减震器、导向机构等部分组成,其中减震器是关键部件,其阻尼特性直接影响着悬挂系统的性能。

三、馈能悬架阻尼特性的研究阻尼特性是衡量悬挂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馈能悬架的阻尼特性主要表现为对振动的吸收和能量的转化。

研究表明,馈能悬架的阻尼特性可以通过调整减震器的结构参数和材料性能来实现优化。

此外,馈能悬架的阻尼特性还受到车辆行驶速度、路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四、馈能悬架对车身姿态的控制研究车身姿态的稳定性对于保证驾驶安全和提高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馈能悬架通过调整阻尼特性,可以有效地控制车身姿态。

当车辆行驶在不平坦的路面上时,馈能悬架能够迅速响应,调整减震器的阻尼力,使车身保持平稳。

此外,馈能悬架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如电子稳定系统(ESP),进一步提高车身姿态的稳定性。

五、实验分析与结果讨论为了验证馈能悬架的阻尼特性和对车身姿态的控制效果,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馈能悬架具有优异的阻尼特性,能够有效地吸收振动和转化能量。

同时,馈能悬架能够迅速响应路面状况,调整阻尼力,使车身保持平稳。

此外,通过与其他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馈能悬架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姿态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对馈能悬架阻尼特性和对车身姿态控制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馈能悬架具有优异的阻尼特性,能够有效地吸收振动和转化能量;通过调整减震器的结构参数和材料性能,可以进一步优化其阻尼特性;馈能悬架能够迅速响应路面状况,调整阻尼力,使车身保持平稳;通过与其他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馈能悬架能够提高车身姿态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汽车馈能悬架技术研究综述

汽车馈能悬架技术研究综述

10.16638/ki.1671-7988.2019.16.023汽车馈能悬架技术研究综述刘慧军,陈双,薛少科,金旭(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121001)摘要:传统悬架只能被动减振,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车辆的高性能和高能效需求,主动悬架、馈能悬架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首先介绍馈能型悬架系统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各类型馈能型悬架的优劣,最后探究了馈能悬架发展存在的技术难点,并指出后续馈能悬架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

关键词:馈能悬架;能量存储;控制中图分类号:U4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16-60-03Review of automobile energy regenerative Suspension TechnologyLiu Huijun, Chen Shuang, Xue Shaoke, Jin Xu(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aoning Jinzhou 121001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uspension can only be passive, and 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unable to meet the high performance and high efficiency requirements of the vehicle. The active suspension and the energy regenerative suspension technology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research hotspot.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is briefly analyzed, and listed the main classification of the current energy regenerative suspension from the different energy recovery methods. On this basis, it explores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regenerative suspension, and points out the key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bsequent energy regenerative suspension technology.Keywords: energy regenerative suspension; energy storage; controlCLC NO.: U463.8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9)16-60-03前言全球能源日趋紧缺,自然环境也不断恶化,使用新能源和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

汽车悬架系统研究现状综述

汽车悬架系统研究现状综述

汽车悬架系统研究现状综述【摘要】悬架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对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的对比分析,可知采用半主动悬架是改善汽车悬架性能的一条新途径。

文中对汽车悬架的发展现状及不同学者关于悬架系统运用的控制策略作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悬架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关键词】悬架系统平顺性控制策略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它将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驱动力与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吸收和缓和因不平路面而产生的对车体的冲击载荷[1],并能衰减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使汽车在行驶中保持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的稳定性。

现代汽车的悬架系统尽管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但一般都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纵、横向推力杆)等三部分组成,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导向的作用,另外还铺设有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

如图1所示。

1 悬架类型按控制力或者所需外部提供能量的多少,可将悬架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三种类型,其简化模型分别如图2所示。

被动悬架简化模型如图2(a)所示,主要由弹性支承(弹簧装置)和阻尼器(车辆减震器)组成,无外部能量输入,其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系数是不可调节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无法随外部路面状况而改变,只能保证在一种特定路面和速度下达到性能最优折中,该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现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但由于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对悬架参数的要求不一样,这种传统的被动悬架已经不能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

半主动悬架简化模型如图2(b)所示,由可变特性弹簧和减振器组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基于阻尼可调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

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簧上质量相对车轮的速度响应和加速度响应等反馈信号,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调节可调减振器的阻尼力。

半主动悬架突破了被动悬架系统只能在某种工况下达到最优的局限,并可以根据路面的激励和车身的响应对悬架的阻尼系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以改善悬架的振动特性,从而使车身的振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馈能型主动悬架LQG控制研究

馈能型主动悬架LQG控制研究
机械设计与制造
第6期
90
酝葬糟澡蚤灶藻则赠 阅藻泽蚤早灶 驭 酝葬灶怎枣葬糟贼怎则藻
圆园18 年 6 月
பைடு நூலகம்
馈能型主动悬架 LQG 控制研究
黎晓伟,柳 江,滕杨磊,张 业
(青岛理工大学 汽车与交通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摘 要:在 MATLAB/simulink 环境中建立 2 自由度 1/4 电磁馈能式主动悬架的车辆模型,通过调节 PI 控制器电路的电 流,来控制实际输出的主动控制力,然后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对 LQG 控制器进行设计,并以高斯白噪声为路面输入,研究 了 B、C、D 级路面下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并分别计算了其馈能效率。由仿真结果可知,采用 PI 控制器后,电路输出的实际 控制力和理想控制力分别为 34.57N 和 34.62N,其差值为 0.14%。采用 LQG 控制的馈能型主动悬架与传统的被动悬架相 比,车身加速度、轮胎动位移和悬架动行程 3 项车辆的动力学指标分别下降超过了 41%,22%和 7.5%,由此可知,其可以 有效改善车辆的形式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由不同路面下的馈能效率均为 22.14%,说明馈能效率与路面等级无关。 关键词:馈能悬架;LQG 控制;PI 控制;馈能效率 中图分类号:TH16;U4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员园园员-3997(圆园18)06-0090-04
粤遭泽贼则葬糟贼:The 2 DOF of the quarter vehicle energy-regenerative electromagnetic active suspension model is built in the Matlab/ Simulink software. The PI controller is put forward for the circuit to adjust the active control force. Then,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LQG controller.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is studied under the filter Gaussian white noise and the energyregenerative efficiency is calculated in the B C and D class road. The PI controller can ensure the actual and desired control forces are respectively 34.57N and 34.62N thoug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difference is not more than 0.14%. The active energy-regenerative suspension using LQG contro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vehicle dynamics compared with the passive suspension,such as the root mean square value of the body acceleration,the tire dynamic displacement and the suspension working space,which are respectively reduced more than 41%,22% and 7.5%.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energy-regenerative efficiency are all most 22.14% under the different road inputs,so they are irrelevant with the road level. Key Words:Energy-Regenerative Suspension;LQG Control;PI Control;Energy-Regenerative Efficiency

馈能悬架

馈能悬架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技术班级:运输1101姓名:***学号:**********日期:2014.12.12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技术(杨阳阳)(运输1101,3110405012)摘要: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路面不平激励会引起汽车的振动。

汽车振动主要靠悬架系统中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进行缓冲和衰减,以保持乘员的舒适性。

通常情况下这部分振动机械能由汽车悬架减振器以摩擦的形式转化为热能,最终耗散在空气中。

本文针对馈能悬架的研究现状做了简单总结,并提出了目前馈能悬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推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馈能;平顺性;悬架系统The Technology of Energy-Regenerative Type Vehicle Suspension(Yang Yang yang)(1101,3110405012)Abstract: Absorber and elastic element 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suspension system will take in the vibration energy caused by the road irregularities incentive to keep the proper ride comfort. Commonly the vibration energy is converted to heat energy by the absorber through the friction, then dissipated in the air. This article makes a brief summary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ergy-regenerative type Suspension, combined with some problems currently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regenerative type suspension,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reference, aimed at promoting the healthy d 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in China.Keywords: energy regenerations; ride comfort; suspension1.引言汽车悬架是一个含有弹性和阻尼元件的振动非线性系统,该系统在路面不平度和发动机等振源激励下会产生随机振动[1]。

汽车振动能量回收发电悬架研究概述

汽车振动能量回收发电悬架研究概述

汽车振动能量回收发电悬架研究概述摘要:在汽车节能化发展的趋势下,研究如何回收利用振动能量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利用汽车振动能量发电是1种有效可行的节能方案,文章介绍了汽车振动能量回收发电悬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关键词:振动能量;发电悬架;研究受石油危机的影响,汽车节能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把节能作为一项国策,纷纷采取手段,出台政策。

吉林大学于长淼采用CARSIM仿真软件对汽车减振器能量耗散情况做过仿真试验,从仿真试验结果可看出,减振器消耗能量占发动机输出能量的比重较大,且路面越不平整、汽车车速越高,减振器消耗能量占发动机输出能量的比重就越大,且路面不平度系数对减振器能耗百分比的影响更直接。

可见汽车振动能量较大,具有一定回收的价值。

可见减振器能耗是汽车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这部分振动能量一直未被利用。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是当前汽车设计中的首要问题之一。

回收汽车振动能量,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

因此,既节能,性能又好的悬架系统,必将成为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方向。

1国内外研究现状自20世纪70年代末,学者们开始从理论上分析研究车辆悬架的振动能量和回收的可行性。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Karnopp在车辆悬架系统能耗和主动悬架的研究中,理论分析了车辆被动悬架阻尼器的能量损失机理,揭示了悬架系统的能量耗散过程,指出振动能量回收悬架系统可减低整车驱动功率,对电动车辆尤为有利。

Velinsky基于四自由度后轴悬架模型,通过测量悬架阻尼器和轮胎之间的相对速度,分析了悬架系统的能量耗散。

Segel分析了悬架系统能量耗散对抑制不平路面振动的影响,计算得到某乘用车在颠簸路面上以13.4 m/s的速度行驶时,4个被动阻尼器的能量耗散功率约为200 W。

Hsu以GM Impact为例,估算了某车辆在高速道路上以16 m/s的车速行驶时,平均每个车轮可回收能量功率为100 W,相当于车辆驱动功率的5%。

新能源汽车悬架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悬架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悬架研究报告
根据我的了解,新能源汽车悬架研究报告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 新能源汽车悬架的基本原理和分类:这部分会介绍悬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类型的悬架系统,包括传统悬挂、空气悬挂和电子悬挂等。

2. 新能源汽车悬架的优势和挑战:这部分会分析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相比传统汽车悬架系统的优势和挑战,例如轻量化设计、提高悬挂行驶稳定性、降低车身高度以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等。

3. 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的关键技术:这部分会介绍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例如电动调节悬挂、主动悬挂控制、电子阻尼控制等,并分析其对悬架性能和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4. 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这部分会介绍当前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包括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具体车型的悬架系统设计。

5. 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这部分会对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材料技术、智能化控制、电池组冲击吸收等方面的创新和改进。

这些都是悬挂研究报告中常见的内容,当然具体报告的内容可能根据研究课题的不同会有所差异。

车辆悬挂馈能潜力及馈能结构方案研究综述

车辆悬挂馈能潜力及馈能结构方案研究综述

doi:10.11832/j.issn.1000-4858.2018. 07.002车辆悬挂馈能潜力及馈能结构方案研究综述张进秋\彭虎刘义乐\张建\彭志召\孙宜权1(1.陆军装甲兵学院车辆工程系,北京100072; 2.陆军装甲兵学院技术保障工程系,北京100072)摘要:馈能悬挂可将悬挂振动能量加以回收,提高悬挂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围绕车辆悬挂馈能技术,从悬挂馈能潜力及其影响因素、馈能装置结构方案、复合式馈能悬挂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5个方面展开分析。

悬挂馈能技术研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指出减小馈能装置体积、提高馈能效率、减振及馈能一体化设计及传感器嵌入式设计将是未来馈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车辆悬挂馈能技术的研究、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车辆悬挂;馈能技术;电机;馈能潜力;馈能结构方案中图分类号:TH137;U436. 33 ;0328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4858 (2018)07-0008-11 Review on Research of Energy-regenerative Potential and Energy-regenerativeStructure Scheme for Vehicle SuspensionZH AN G Jin-qiu1,PE N G H u2,L IU Y i-le1,ZH AN G Jian1,PENG Zhi-zhao1,SUN Y i-quan1(1. Department of Vehicle Engineering,Army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Beijing 100072;2. Department of Technical Support Engineering,Army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Beijing 100072)A bstract:An energy-regenerative suspension can recover vilDration energy of vehicle suspension,and improve p formance of suspension and decrease energy consumption,which is of important actual significance.Around thesuspension energy-regenerative technology,suspension energy-regenerative potentia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ener-gy-regenerative equipment structure scheme,composite energy-regenerative suspension structure,existing problemsand development trend are analyzed in five aspects.We review the re s earch actuality of suspen s ion tive tec h n o lo g,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oint out tliat minisliing volume of energy-regenerative de­vice,improving energy-regenerative efficiency,integrated design of vibration control and energy-regenerative,andembedded design of sensors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ergy-regenerative technology in t aford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vehicle suspension energy-regenerative technology.K ey w o rd s:vehicle suspension,energy-regenerative technology,motor,energy-regenerative potential,energy-re-generative structure scheme引言车辆发动机输出能量除了用于驱动车辆行驶外,其余均以热能形式耗散掉。

《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研究》范文

《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研究》范文

《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车身姿态控制技术作为提高汽车性能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液电馈能悬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悬架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回收等优点,对于提高汽车的车身姿态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技术,为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理论支持。

二、液电馈能悬架技术概述液电馈能悬架是一种新型的悬架系统,其核心技术在于利用液体传动和电控技术,实现悬架系统的主动控制和能量回收。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身姿态和路面状况,通过控制器对液压系统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实现车身姿态的主动调整。

此外,液电馈能悬架还可以将部分能量回收并储存,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

三、车身姿态控制技术研究车身姿态控制技术是提高汽车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对悬架系统的精确控制,实现车身姿态的主动调整。

具体而言,该技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在高精度传感器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身姿态和路面状况,为控制器提供准确的输入信号。

2. 控制器设计:根据传感器提供的输入信号,控制器对液压系统进行精确控制,实现车身姿态的主动调整。

控制器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控制算法、控制器参数等。

3. 执行器技术:执行器是液电馈能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身姿态控制的效果。

执行器需要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控制等特点。

四、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策略研究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策略是该技术的核心。

该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驾驶场景和路面状况,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实现最优的车身姿态控制效果。

具体而言,该策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驾驶场景识别:通过传感器实时识别驾驶场景和路面状况,为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2. 控制策略制定:根据驾驶场景和路面状况,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研究》范文

《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研究》范文

《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车身姿态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液电馈能悬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悬架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回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的悬架系统中。

本文将针对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二、液电馈能悬架系统概述液电馈能悬架系统是一种将液压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悬架系统。

它通过液压缸和电磁阀等元件,实现对车身姿态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

同时,该系统还具有能量回馈功能,能够将部分能量回收并储存,从而提高汽车的能效。

三、车身姿态控制策略研究针对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车身姿态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策略。

该策略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车身姿态信息,并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通过模糊控制器对液电馈能悬架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该策略包括以下步骤:1. 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安装在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实时获取车身姿态信息,包括车身高度、侧倾角度、俯仰角度等。

2. 状态判断: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如直线行驶、转弯、制动等。

3. 模糊控制器设计: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传感器数据,设计模糊控制器,确定液电馈能悬架的控制策略。

4. 执行控制:模糊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电磁阀等元件实现对液电馈能悬架的控制,从而调整车身姿态。

四、实验验证与分析为了验证基于模糊控制的液电馈能悬架车身姿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中,我们将该策略应用于一款基于液电馈能悬架的汽车上,并进行了不同路况下的行驶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模糊控制的液电馈能悬架车身姿态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在直线行驶、转弯、制动等不同路况下,该策略均能够快速响应并精确控制车身姿态,使车身保持稳定状态。

同时,该策略还能够根据路况和车辆状态自动调整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能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馈能悬架技术研究综述
刘慧军; 陈双; 薛少科; 金旭
【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
【年(卷),期】2019(000)016
【总页数】3页(P60-61,82)
【关键词】馈能悬架; 能量存储; 控制
【作者】刘慧军; 陈双; 薛少科; 金旭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 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8
前言
全球能源日趋紧缺,自然环境也不断恶化,使用新能源和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

馈能悬架技术是指悬架具有将车轮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量进行一定量回收、存储并加以利用的能力[1]。

馈能悬架将汽车振动能量回收、储存并利用,可大幅度提升汽车的能效,馈能悬架不仅能实现主动控制的能力,还可以将能量回收再利用,减轻能源负担,提升汽车的综合性能。

1 馈能悬架的研究现状
最早进行馈能悬架研究的是Karnopp[2],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他对主动悬架能量耗散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了减振器能量损失机理。

Velinsky[3]
也研究了能量耗散情况,他是首先建立四自由度后悬架模型,然后对轮胎的相对速度和悬架减振器进行分析研究。

Bose 公司开发了一种电磁感应式馈能悬架,用于回收路面振动能量,但没有实现能量的储存,与一般的主动悬架相比,Bose 公司开发的这种馈能悬架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能量消耗。

2 馈能型悬架的分类
机械式馈能悬架系统的馈能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加机械传动机构将车辆振动能量传递给气压或液压储能装置进行能量存储;电磁式馈能悬架系统的馈能方式主要是用电磁作动器代替传统减振器,将车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

2.1 齿轮齿条式馈能悬架
当车辆行驶在不平路面发生振动时,齿轮齿条机构将悬架上下往复的线性运动转化为电机转子的旋转运动,从来带动电机发电,最后将这部分电能进行储存并再次利用。

齿轮齿条机构是关键部件,将振动机械能传递给电机进行能量回收。

但这种馈能悬架很容易失效,因为路面激励冲击过大时,齿轮齿条很容易断裂。

2.2 滚珠丝杠式馈能悬架
滚珠丝杆式馈能悬架的滚珠丝杠与电机安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结构尺寸与传统减振器略有不同,所需的安装空间小,安装方便。

滚珠丝杠式馈能悬架的传动装置是无间隙配合,传动效率较高,馈能效率较高。

滚珠丝杠和馈能电机是滚珠丝杠式馈能悬架的关键部件,价格昂贵,制造成本高。

2.3 直线电机式馈能悬架
当车辆行驶在不同路面发生振动时,直线电机能将车身的垂直振动能量转化成电能,同时也能将电能转换成线性运动,并为悬架提供阻尼力。

与旋转型电机相比,直线电机有两大劣势,一是直线电机功率低、漏磁通大、阻尼力小、功率低;二是直线电机价格昂贵,制造成本高。

2.4 曲柄连杆式馈能悬架
曲柄连杆式馈能悬架在传统悬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将悬架上下往复的线性运动转化为电机转子的旋转运动,从而带动电机发电,进而将这部分电能储存并再次利用。

曲柄连杆式馈能悬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馈能效率低,曲柄连杆式馈能悬架仍然使用传统的减振器,大部分振动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掉,能量回收的效果不好;二是安装性差,曲柄连杆式机构占用空间大,不易安装。

3 技术难点与发展方向
3.1 馈能悬架存在的技术难点
馈能悬架是一种涉及机械、电气、控制等多学科的新型减振系统,通过对馈能悬架文献的研究发现,馈能悬架至今难以产品化,存在的技术难题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3.1.1 电机的零供电现象
当馈能悬架中电动机驱动发电机的转速小于发电机的最小转速时,发电机会出现短暂零供电现象。

若是直线电机式馈能悬架,当悬架的运动速度过低时,电机的反电动势低于电池电压,此时不会产生电流,减振器输出的阻尼为零。

3.1.2 能量回收与主动控制之间的矛盾[4]
馈能悬架既具有能量回收的特点,又具有主动悬架的功能。

馈能技术是指将车辆上下往复运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并再次利用,而主动悬架的主动控制功能是抑制车辆的上下振动,让车辆具有更好的平顺性。

因此能量回收与主动控制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

3.1.3 电压的存储问题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大多数的路面是较平坦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悬架的振动幅度不大,馈能悬架产生的电压也比较小。

馈能悬架能量回收的过程中,只有超过馈能装置的电压阈值才能进行充电馈能。

在大多数路面上馈能悬架的振动幅度不大,
电压很小,能量回收和存储效果不好。

如果能有效的降低储能装置的电压阈值或者是提高馈能电压,那就能更好的实现能量回收和存储。

3.1.4 馈能悬架的整体控制技术不成熟
馈能悬架技术目前大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多数学者已经研究分析过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可行性分析、馈能效率等方面,但完成试验测试工作的很少。

一方面是因为馈能装置较为复杂、质量大、安装空间大、安装性差、不稳定等,这样就不利于实车的试验测试,馈能悬架的集成化和轻量化是制约馈能悬架产品化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馈能悬架的整体控制技术仍处于摸索中,还不成熟。

虽然很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整体控制策略,但存在很多不成熟的方面,收到的实际效果也不好,这一方面也是影响馈能悬架发展的技术难点。

3.2 馈能悬架技术的发展方向
馈能悬架的零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技术方面涉及的学科较多,实现产品化较为困难,但随着传感器、功率器件、电控单元、储能装置等新技术的出现,为馈能悬架实现产品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馈能悬架必须具有可观的能量回收效果,才能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产品化。

如今馈能悬架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有效降低储能装置的电压阈值或者提高馈能装置的电压,这样能使馈能悬架能量回收的灵敏度提高,进而使馈能效率提高。

其次是整体控制策略有待于提高完善,为试验测试乃至实车试验提供良好的基础。

最后是馈能悬架的集成化和轻量化,要想在实际的试验测试和应用状况方面取得进步,集成化和轻量化是关键的一环。

4 结论
在车辆技术趋向于电动化、智能化的环境下,悬架技术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其中馈能技术是悬架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馈能悬架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率,还可以有效解决主动悬架能耗问题,从而提升车辆的综合性能。

在馈能悬
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电机零供电现象、能量回收与主动控制的矛盾、电压的存储问题、集成化与轻量化等技术难点限制了馈能悬架进一步发展,国内外专家们也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馈能悬架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在一些攻坚技术难题得以解决的情况下,馈能悬架技术将会以优异的性能成为车辆实用技术中一大必备技术,为车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贡献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喻凡,张勇超.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技术.农业机械学报[J],2010,41(1):1-6.
[2] Karnopp D.Power requirements f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J].Vehicle System Dynamics,1992,21(1): 65-71.
[3] Velinsky S,White R.Vehicle energy dissipation due to road rough-ness[J].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1980, 9(6): 359-384.
[4] 张进秋,岳杰,彭志召,等.车辆电磁悬挂系统技术综述[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4, 41(3):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