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以下为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的知识点:
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够产生新的物质,例如氧化、减少、酸碱中和等。

2. 元素与化合物:
-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等。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经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如水、氧化铁等。

3. 反应物与生成物:
- 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

- 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新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4. 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式:
- 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变化。

- 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写在箭头的右边。

5. 摩尔质量和摩尔:
-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原子质量。

- 摩尔是指在标准状态下,一摩尔物质的质量。

6. 典型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酸性反应。

-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7.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得到电子。

- 氧化剂是能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8. 气体:
- 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可扩散性和可变形性。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为气压,V为体积,n为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以上是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初中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初三化学全册的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物质,如金属铜、氧气等。

2.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盐水等。

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新的物质变化,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2. 物理变化:物质只是在形态、状态上发生改变,如固体溶解于水中、水的沸腾等。

三、原子与分子1. 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具有质量且带有电荷。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金属铁等。

3.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粒子,若原子间是不同的则称为化合物,如水分子(H2O)等。

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以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反应物、产物以及它们的配比关系。

五、常见化学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有氧化剂和还原剂参与的反应,如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火焰燃烧等。

2. 酸碱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等。

3. 酸和金属反应:酸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和盐,如盐酸与锌反应等。

六、离子理论1. 正离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的离子,如氢离子(H+)。

2. 负离子:获得电子后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Cl-)。

3. 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

七、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如盐水。

2.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数量已达最大值的溶液。

3.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八、常见化合物1. 重要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钠、氧化铜等。

2. 重要有机化合物:如甲烷、乙醇等。

九、化学实验常见仪器1. 锥形瓶:用于反应时的混合溶液的容器。

2. 密封瓶:贮存气体或固体试剂的容器。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

下面是WTT为您推荐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水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比 2 :1质量比 1 :8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2O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 2H2O=== 2H2↑+O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 (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3、水的污染:(1)水资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B.海洋是地球上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还可能由原子构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 ; 氧气和臭氧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二、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 ,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2/3 。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 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化学】部编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总复习

【化学】部编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总复习

【化学】部编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
知识总复习
本文档旨在为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做知识总复。

以下是各个章节的要点回顾: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质的分类
- 元素和化合物
-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第二章:空气与燃烧
- 空气的组成
- 灭火与安全用火
-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章:酸、碱和盐
- 酸性、中性和碱性物质的区别
-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 盐的种类和主要应用
第四章: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的性质和种类
- 金属与非金属的比较
- 金属的提取和应用
第五章:溶液和溶解
-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 溶解的条件和速度
- 浓度和稀释的计算
第六章:常见气体和空气- 气体的性质和种类
-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应用
- 空气的组成和净化
第七章:常见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 酸碱中和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第八章:离子和离子反应
- 离子的特征与组成
- 离子反应的条件和类型
- 常见离子反应的实例
第九章:化学电池
- 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 干电池和蓄电池的区别
- 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与计算
以上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各章的要点回顾,希望能对你的期末复有所帮助。

祝考试顺利!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

初三化学上册化学复习精讲

初三化学上册化学复习精讲

上册常考点总复习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5、纯净物6、混合物7、元素8、原子9、分子10、单质11、化合物12、氧化物13、化学式14、相对原子质量16、离子18、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A + B = AB ②分解反应:AB = A + B ③置换反应:A + BC = AC + B19、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20、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常见题目: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B.食物腐烂C.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D.钢铁生锈3、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B、食盐溶解在水中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4、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A.银、氯化钾B.白磷、冰水混合物C.水银、洁净的空气D.铁粉、二氧化碳6、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人体最易吸收的糖类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水分子C.葡萄糖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只有CO2和H2OD.葡萄糖是一种混合物7、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这里的“铜”是指()A.铜元素B.铜单质C.氧化铜D.铜原子8、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蒸发液态空气生成氮气和氧气B.少许二氧化锰投入双氧水中制得氧气C.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D.蔗糖溶于水形成糖水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在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C.某单质与氧气完全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一定含有氧化物D.原子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0、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C + O2CO2 B.CH4 + 2O2CO2+ 2H2OC. CaO + H2O == Ca(OH)2D.CuO + H2Cu + H2O1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原因是()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D.将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12、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

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的化学知识点主要包括: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 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确定方法
- 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元素符号的含义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2. 元素的化学性质
- 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点
- 元素的化学反应性和化学稳定性
- 单质和化合物的特点
- 原子的化学键和分子的化学键
3.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式
- 化学反应种类的分类: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
- 化学反应的法则:质量守恒法则、能量守恒法则
4. 酸、碱和盐
- 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
-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 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的pH值
- 盐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常见的盐的命名和应用
5. 重要元素和化合物
-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制备和性质
- 氮气的性质和应用
- 铁和铝的性质以及它们的重要化合物的应用
- 合成氨和制造硝酸的工业过程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帮助!。

化学复习资料九年级上册

化学复习资料九年级上册

化学复习资料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包括:
1. 元素周期表:包括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原子质量等信息;
2. 元素的性质:包括金属性、非金属性、半金属性等;
3. 元素的价态:包括氢、氧、碳、氮、氯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4. 元素的原子结构:包括电子排布、外层电子数等信息;
5. 化学反应方程:包括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
6. 离子和离子化合物:包括阳离子、阴离子、离子之间的配位关系等;
7. 酸和碱:包括酸碱的定义、酸碱指示剂、酸碱反应等;
8.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9. 溶液浓度计算:包括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计算;
10. 天然气和石油的利用:包括煤气、液化气、汽油、柴油等的制备和利用;
11. 化学能的转化:包括化学能、热能、电能等的转化;
12. 金属和非金属: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性质对比等。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的一些复习资料,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1常见的化学变化知识点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O2CO2P2O5等。

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2化学常见物质颜色汇总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初三上册化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汇总

初三上册化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汇总

初三上册化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汇总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三上册化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汇总,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初三上册化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汇总1【性质活泼的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参加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与氧气反应的现象生成物的名称和化学式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硫S+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铝箔4Al+3O2==2Al2O3碳C+O2==CO2铁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磷4P+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奇妙的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CO2+H2O=H2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③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空气】一、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4/5和1/5。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九年级上册化学考前必背考点30条

九年级上册化学考前必背考点30条

九年级上册化学考前必背考点30条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4.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二、元素和化合物5. 元素的定义和性质6. 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7. 化合物的定义和性质8. 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三、离子和化合价9. 离子的概念和分类10.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定义11. 化合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12. 化合价的性质四、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1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4.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性15.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16. 化学反应的实验条件五、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17.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单位18.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19.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0. 相对分子质量在化学式中的应用六、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21.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2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及实例分析七、化学键23. 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24.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25. 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过程八、酸、碱和盐26. 酸的性质和分类27. 碱的性质和分类28. 酸碱中和反应的条件和结果29. 盐的性质和应用30. 酸碱盐的应用和相关实验以上30条化学考点,是九年级上册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和背诵,能够在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准备化学考试,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上面所提到的30个化学考点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拓展。

希望本文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化学,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和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过程。

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状态等,而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还原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复习大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复习大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复习大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汇集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汇集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汇集下面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知识点复习资料汇集: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2. 元素的周期性和性质:
- 同一周期内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
- 同一族元素的共同性质
3. 化合物和分子:
- 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规则
- 分子的组成和化学式
4. 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
5. 元素的化学性质:
-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6.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7. 酸碱与盐:
-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 盐的定义和性质
8. 酸碱中的离子反应:
- 酸碱中的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酸碱中的离子反应的应用
9. 能量和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
10. 化学实验与大气的污染:
-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 大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知识点复习资料汇集,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化学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没有改变物质的变化(必考)易错易混点(1)物质的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但不能仅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例如,锅炉的爆炸、车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

(3)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沥青、汽油、柴油等,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必考)续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特别提醒在描述性质时往往有“能”“会”“有”“具有”“可以”等字眼,而在描述变化时没有这些字眼。

如“木炭燃烧”是木炭的化学变化;“木炭能燃烧”是木炭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1.(2021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燃放鞭炮B.干冰升华C.大米酿酒D.食物腐败2.(2020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A.瓷碗破碎B.纸张燃烧C.芒果切片D.冰雪融化3.(2019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鞭炮燃放B.木材制成桌椅C.钢铁生锈D.葡萄酿酒4.(2018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动物呼吸D.玻璃破碎5.(2016百色第1题)在人体上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皮肤破损B.骨折C.消化食物D.切除肿瘤物质的性质与用途6.(2018百色第14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CA.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用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有划痕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7.(2017百色第13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硬度大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氧化性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化学性质稳定D.氮气用作保护气——没有颜色8.(2021百色第21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上册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上册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上册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1.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 物质的性质与结构有关第二章化学式及摩尔质量2.1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化合价法和电子结构法计算化合物化学式2.2 摩尔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及应用第三章化学量的计算3.1 化学计量单位•物质的量(摩尔)、物质的质量(克)和分子数的概念•相关计算公式及应用3.2 化学反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含量计算•限量、化学计量比和剩余量的概念及应用第四章气体的基本性质和气体定律4.1 气体的基本性质•压强、温度和体积的概念及关系•绝对零度和标准状态的概念4.2 气体定律•博伊尔-马利亚定律、查理定律、盖伊-吕萨克定律的公式及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公式及应用第五章原子结构5.1 原子结构的实验基础•光谱实验的原理及应用•汤姆逊和卢瑟福实验的原理和结果5.2 原子结构的组成•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及性质•原子结构的本质及相关模型第六章元素周期律6.1 元素周期律的实验基础•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的联系•田纳西州实验的原理及结果6.2 元素周期律的组织与特征•周期表各行和各列元素的特点及规律•周期律和族律的关系第七章离子反应和化合价7.1 离子反应的概念•阳、阴离子的概念及性质•离子反应的类型及适用范围7.2 化合价的计算•化合价的概念和相关规则•应用化合价计算化学式和离子式第八章共价键和分子结构8.1 共价键的概念•共价键的性质及成因•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8.2 分子结构的形成和性质•共价分子物种类和性质•分子结构的构成方式及相关模型第九章离子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9.1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测定•离子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应用9.2 水溶液中的电离类型和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的概念及区别•溶液中离子活度的概念及相关计算第十章一元几价酸是及其盐类10.1 一元几价酸及其盐类•酸碱理论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一元几价酸和其盐类的性质及应用10.2 酸碱滴定分析•酸、碱的体积比和计算方法•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滴定方法及应用结束语初三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提纲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绪论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走进化学世界第一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产生橘色火焰,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的含量高。

2B.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C.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考点一:常见仪器名称考点二、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准”原则: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考点三、固体药品的取用工具:块状的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

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竖)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

(一横二送三直立)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16/ 1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

考点四、液体药品的取用:“多倒少滴。

(一倒二向三挨四靠)、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1 步骤:①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靠两下。

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垂直悬空滴加(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①先排空再吸液2、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注意: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滴瓶上的滴管用后应立即)用过后应立即洗净,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插入原瓶不必用水冲冼。

、取用定量液体时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 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倒:①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②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③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加热: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热源,用外焰加热。

先预热,后对准液体和固体部位集中加热;考点五、、试管夹从管底套上和C B、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⒈加热液体:A、用干抹布擦拭试管的外壁,、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取下,D ⒉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A: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B: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焰心,以免容器破裂。

C: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用手紧握试管加热;、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CA、连接装置;B考点七、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D、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考点八、清洗干净的标准是: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气 1 空课题)P27考点一)1、装置图(见书一、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2、实验现象:A 1/5B。

(过一会儿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点燃五氧化二磷(P O))+ 氧气(O)P4、原理:表达式:磷(522点燃化学方程式:4P + 5O 2PO 522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二、空气的主要成分(考点二)(按体积分数):氮气(N)78%,氧气(O)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2216/ 2。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碳(CO)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三、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考点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1 、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2氧气课题2、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的物理性质:1考点一(可用向上排空法)1.429g/L,略大于空气。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3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考点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实验现象:在氧气水变浑浊。

点燃点燃+ O CO CO C + OC化学方程式氧气(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碳()))2222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2 、硫粉(淡黄色)燃烧: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点燃SO S + O O S + SO )化学方程式硫(氧气())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2222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点燃点燃2PO 4P + 5O OOP+ P)化学方程式:)氧气(文字表达式:磷()五氧化二磷(522522注意:五氧化二磷(PO)是固体,不是气体52(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Mg + O Mg+ O 2MgO MgO)化学方程式)氧化镁()氧气(文字表达式:点燃点燃镁(22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点燃FeO3Fe + 2O Fe Fe + OO )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铁())四氧化三铁(氧气(点燃3424 23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考点四、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A+B+……→ E (简称“多变一”)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16/ 3)一变多”可表示为:AB→A+B+……。

(简称:“实验室制取氧气课题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考点二、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1 MnO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HO MnO)注:药品:过氧化氢(2222 MnO2MnO2 :↑HO2H2HO HO+ OO+ O )化学方程式)氧气(表达式:过氧化氢()水(2 22222 22: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2.加热高锰酸钾:△))+ )氧气(O锰酸钾(KMnO)+ 二氧化锰(MnO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22244△+ O↑KMnO + MnO 方程式:2KMnO 22244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步骤:①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证明装置不漏气。

入药品②装: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定装置③固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④加、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a收集气体:⑤(防止气体逸出)密度比空气大)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用向上排空法。

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使收集的气体更纯)用排水法收b 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止加热(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出水面⑦再停⑥先将导管移使试管底部破裂。

,易错事项: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b).堵住导管或污染水槽中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c).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