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念辨析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概念辨析与关系模型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概念辨析与关系模型引言旅游业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重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和品牌化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品牌化的概念辨析,并建立相应的关系模型,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辨析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旅游者对于某个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印象,它是由旅游者的感知、知觉和体验来构建的。
旅游目的地形象涵盖了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景点、设施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而且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不容易轻易改变。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是通过旅游者的前期期望和实际体验来建立的。
旅游者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有关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例如网上搜索、媒体报道、旅行社推荐等,这些信息对于旅游者构建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旅游目的地定位的概念辨析旅游目的地定位是指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市场中的定位策略。
它包括了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定位的确定以及旅游产品的定位等方面。
旅游目的地的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旅游目的地的竞争环境密切相关。
旅游目的地定位的核心是要确定旅游目的地独特的卖点和目标市场的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通过准确地把握目标市场的需求,旅游目的地可以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独特的地位和形象。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概念辨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指旅游目的地通过品牌策略的运营和推广,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市场需求以及营销手段等方面。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核心是要打造一个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知名度的品牌形象。
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旅游目的地可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实现经济效益。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品牌化之间的关系模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品牌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旅游文化概念辨析
旅游文化概念辨析究竟什么是旅游文化?一般的论述都是先分别解释“旅游”和“文化”,再合起来界定“旅游文化”。
那样绕得太远,并且绕到现在,也没绕出个大致公认的说法。
我们且来看看学术界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1、交集说这一说法可以概述为旅游文化就是与旅游相关的文化,就是旅游与文化的交集,故名之为“交集说”。
这种观点在国内学术界发生较早并且发展也较为持久。
1990年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就有学者提出:“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或说,旅游文化是指与人类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一般包括旅游、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1王德刚(1999)从强调旅游过程、旅游活动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阐发:“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
因此,我们可以给旅游文化下这样的定义: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
”2 2、交流说交流说的核心在于强调旅游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交流。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该书对旅游文化作了如下解释:“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
游客不仅吸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了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日益缩小。
”3这是目前所见国内学术界对旅游文化最早的定义,但它却比后起的定义更接近西方学界对于旅游文化的认知,它把重心落在了旅游者旅游行为所导致的文化空间的跨越和文化系统的交融上,反而要比后来90年代的学术界1冯乃康. 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 旅游学刊,1991(1).2王德刚. 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大多把重心落在文化资源的梳理和文化知识的简介上要深刻得多。
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辨析
低碳旅游都要求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要有极强的环境保 护意识 ,在环保 理念的指导下作 出环境保护的行动 。 第三 , 本 质和 目 标相同 。绿色旅游 、生态旅游和低 碳旅游都是环境 保护的旅游 , 都是 以实现旅游业 的可持续发展为 目标的。 ( 2 )绿色旅游 、 生 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三者概念 的不 同之处主要 有以
绿 色 旅 游 、生态 旅 游 和低 碳 旅 游 的概 念 辨析
赵 肖肖
摘 要 :日 益加剧的能源危 机和环境恶化导致了 绿色 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相继出现,三者彼此相异又交互重合 , 概括三者的起源背景 , 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三者之间的概念、 特征进行剖析。有助于 辨明三者之间关系。充实并完善可 持续发展理论,实 现旅游、 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辰。 关键词 :绿色旅 游;生态旅游 ;低碳旅 游
1 . 绿 色 旅 游
2 0世纪六七 十年代 ,工业 革命 进入 了一个深 人化 的发展 阶段 ,伴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 人类对 自 然资源的掠夺 日益严重 。这样 给 自然资 源造成 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此时人们开始认识 到破坏 自 然 的危害性 以 及和 自 然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因此 “ 绿 色革命 ”I的提法 随之 出现 了, 所谓 的绿色革命就是希望 能够建立一种社会经济与 自 然 环境 和平共处 的 “ 绿色文明”2 。 。而 “ 绿色旅游” 的概念也 由此 提出 。绿色旅游是一种 提倡绿色消费理念 、倡导绿色消费行为 、坚持旅游实现 可持 续发展模式
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辨析
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辨析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刘嘉龙高级经济师关于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问题,在理论界一直存在模糊认识,许多人误把旅游休闲等同于休闲旅游,或者把休闲旅游等同于旅游休闲。
笔者认为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尽管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但并不是文字的前后组合不同,而是在词义、表现、特征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本文试从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词义入手,对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的表现、特征进行辨析,以期厘清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之间的关系。
一、旅游休闲的含义和特征。
旅游:“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特定目的所作的旅行。
把“旅”和“游”合起来就是“旅游”。
但是,我们所说的“旅行”和“旅游”在词义上还是有差别的,“旅行”是指从一地到某地,去旅行的叫“旅客”;“旅游”特指一地到某地游览,有明确的游玩目的,去旅游的叫“游客”。
可见“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在于是否以“游玩”为目的,如果“旅行”的目的是办事(我们讲“出差”),那就不能叫“旅游”。
如果旅行的目的就是旅游,那么旅行和旅游的概念是一致的。
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偏重于游,不但有“行”,而且有游乐、观光等含义。
我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概论》一书给旅游下的定义是:“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休闲:是指从工作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去休息、消遣,培养与谋生无关的、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和自由活动的总称。
其本质就是从事职业活动以外恢复身心、发展自我、充实精神的生活体验。
“休”在《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
“人依木而休”,《诗·商颂·长发》中释“休”为吉庆、美善、福禄。
“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
把“休”和“闲”组合成“休闲”,其含义最早源自于土地的“休耕闲作”,现代汉语则多指从环境或精神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休息、消遣或自发地、自由的参加各种活动。
旅游与休闲的联系和区别
旅游管理研究2013年09月下半月刊一、旅游与休闲的概念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求知等为主要目的,利用余暇到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游览和逗留等各种身心自由的体验[1]。
它是人们的一种短期(一般认为时间应在一天以上、一年以内)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和跨文化交流以及高层次消费活动。
简单地说,旅游是人们利用余暇到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之外的地方的各种身心自由的体验。
如果用最简略最通俗但难免欠严谨的语言表述,旅游是“休闲型旅行”或“异地休闲性活动”。
休闲是指人在闲暇时间以各种“消遣”或“娱乐”的方式求得身心的放松,培养与谋生无关的兴趣、自发地参加到社会活动的总称。
马克思则把休闲称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他在《剩余价值理论》的草稿中指出:对于人类发展来说,“休闲”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一是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瑕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
休闲之事古已有之,现代一般意义上的休闲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解除身心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成为心灵的驿站。
它是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后的自由活动,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
休闲与旅游追求愉悦体验、放松身心的目的是一致的,二者在行为(活动)上高度重叠。
但旅游活动更着重于活动的参与,倾向于远距离的户外活动,而休闲则更着重于自娱自乐,倾向于近距离的静态活动。
休闲的外延大于旅游。
旅游作为休闲方式的一种即旅游是休闲的子集是没有什么争议的,目前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是将旅游看作休闲活动广谱上的一个区域。
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体验经济时代,休闲与旅游这一组关联紧密的概念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相互渗透之势日趋明显。
二、旅游与休闲本质同一旅游与休闲的联系,除了休闲(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旅游的前提和目的之一外,更多的是本质的相同。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消遣”或“娱乐”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等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
旅游孤岛相关概念辨析及其
旅游孤岛形成机制
旅游孤岛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二是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
1. 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
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外界与这些地区的联系较为薄弱。这 些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但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不 高的问题。
2. 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
旅游孤岛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
01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孤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 为旅游孤岛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02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旅游孤岛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 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
03 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和营销
旅游孤岛应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 务的品质和水平,同时加强营销创新,提高品牌 知名度和影响力。
竞争关系
在同一区域内,旅游孤岛和旅游目的地之间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如果两个地 方拥有相似的旅游资源,那么它们之间就会存在竞争关系,争夺同一批游客。
旅游孤岛未来发展趋势及其
04
挑战
旅游孤岛未来发展趋势
01 旅游目的地多元化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 旅游孤岛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为游客提供 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旅游体验。
该海岛虽然拥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资源 ,但缺乏深入挖掘和整合,文化内涵 相对薄弱。
基于旅游孤岛理论的某海岛旅游目的地发展策略探讨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针对旅游产品单一的问题,可以开发 更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文化旅游、 生态旅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加强环境保护
针对环境破坏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 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如加强垃圾处
02 旅游产品创新升级
旅游概念的哲学辨析
编的《旅游学概论》中将旅游定义为“旅游是旅游者 自由活动(谢彦君等的观点)。因此,世界旅游组织
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 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关于旅游的定义和现在流行的
总和”。
商务旅游、会 议 旅 游、修 学 旅 游、会 展 旅 游 等 均 存 在
(%)所谓的权威性定义(官方或半官方的定义)。 问题,给旅游研究和旅游学者的沟通以及学科构建 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将旅游定义为 带来困难。
第!!卷 第%期 !""#年8月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9+A1H+;FG:/$I;B/9*+2,/;E.,:;.:
D/-4!! J/4% K3-H!""#
旅游概念的哲学辨析
曹 诗 图,郑 宇 飞,黄 蓉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宜昌 %%5""!)
摘要:现有的旅游概念存在严重泛化现象,主要问题是没有抓住旅游的本质———异地消遣与审美的愉悦体验,经不 住逻辑推敲。利用哲学思维对旅游进行科学辨析,将旅游定义为:“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等精神愉悦为主要目 的,到日常生活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和逗留的各种身心体验,它是人们的一种短期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和跨文化交 流活动”。消遣与审美等愉悦体验是旅游的灵魂和本质,对旅游的认识与定义应抓住本质,否则任何分析与描述都 将缺乏解释力,甚至是错误的。 关键词:旅游;概念;审美与消遣;愉悦体验;哲学辨析 中图分类号:6’(" 文献标识码:7 文章编号:!$"’"%(!""#)"%$""8&$"%
同,如李天元编著的《旅游学概论》中将旅游定义为 摆脱了职业性或职责性束缚的带有愉悦性质的异地
全域旅游概念的辨析
全域旅游概念的辨析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全域旅游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全域旅游呢?它与传统的旅游的区别在哪里?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
入探讨,希望对您的了解有所帮助。
首先,全域旅游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围绕着旅游体验,以当地域之内和环境为核心,经济、文化、环境、社会资源为依托,具备完整的产业链、覆盖全域、全程呈现、全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
总的来说,它并不是仅指某一个地方的旅游景点,而是整个区域的资源综合体。
其次,与传统旅游相比,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将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考虑。
这种旅游模式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短暂的欢乐,而是更为深远的目的,将旅游活动与当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确保长期的发展和成功。
此外,全域旅游也相对于传统旅游具有更为灵活的发展策略。
在全域旅游中,旅游总体规划既注重整个区域的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又注重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注重旅游的多元化、个性化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游客来制定不同的旅游服务。
总体而言,全域旅游概念的出现,标志着旅游发展理念的创新与超越。
它提出了全新的观念,将旅游从单一的消费活动转化为一种多方面的、立体化的、“全域”
的文化体验。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对全域旅游的理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积极贯彻全域旅游模式,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各地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旅游景区概念综述
旅游景区概念综述克瑞斯•库珀在《旅游业原理与实践》一书中指出,旅游景区是自然馈赠(包括景观、气象、植物、动物)和人工建造(历史、文化、人造设施等)两部分组成。
例如柴乐斯•戈尔德就认为景区在激励人们旅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景区是旅游者出游的主要理由。
可见,此种角度主要是基于旅游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美国学者C.A.Gunn就认为旅游景区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形成原因既可以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也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本人认为该学者的定义很宽泛,且特色的衡量标准不确定,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在现实中很难说哪里是旅游景区,哪里又不是旅游景区。
不少学者就认为旅游景区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一个专门的场所,一个能够界定、能够经营的实体(JohnSwarbrooke)、为吸引游客进行相应的管理(WhlshHeron)的场所。
国内学者在翻译国外的“tourismattraction”一词时,有的翻译成旅游景点,有的翻译为旅游景区,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有的学者将旅游景区与旅游景点视为同一事物;另一种则是没有把握全文的观点而误译。
部分学者在翻译标题、摘要时,又将“旅游景区”翻译成其他的词汇,例如,有学者将“旅游景区”翻译为“tourismscenicarea”(将其译为旅游风景名胜区更合适),例如旅游景区开发中的文化营销管理探讨:以巴马长寿产业为例(岑长庆,2010)翻译为CulturalMarketingManagementinTourismScenicAreaDevelopment:ACaseStudyofLongevityIndustryinBama。
实际上,不论是英语论文译为中文为学习交流参考之用,还是中文翻译为英语为对外交流之需,科学严谨的翻译对于学科的发展、学术交流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者们在对旅游景区进行定义时,概念范围略显宽泛,不只是强调旅游景区的某一特征,但从定义的主要倾向上,仍然能够总结出概念界定的主要视角,概括起来,主要有:1、从旅游者需求或旅游产品的供给角度在《风景名胜区规划条例》(1985)中,完全以需求的角度对景区进行了定义,景区是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概念辨析与关系模型
由此可以得出:目的地定位是目的地在旅游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定位,它主要是针对目标市场的心理确定对其而言可提供某种独特利益的目的地重要品质,其实质是目的地对可以提供给旅游者的独特利益所作的陈述。例如,1997年
中国
恢复对香港的主权之后,香港将其城市定位为“生活之城”,意在向游客传达“香港作为目的地充满活力、令人振奋、刺激,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相比,它可以使游客全天24小时感受到活力、振奋和刺激”这一信息。当然,目的地定位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环境的变化,目的地需要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而且几乎所有的目的地都会面临这一问题。
基于目的地营销的整体过程审视,这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目的地营销的最终效果,又相互联系,共同促成目的地营销实践的顺利开展。从理论上澄清这3个概念,并考察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目的地营销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学者们对三者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对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亦相当模糊,有的甚至对它们不加区别互换使用。思想认识的不足无疑会对实践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目的地营销实践,从理论上阐明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的概念,剖析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并构建其关系模型。
3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关系模型的构建
本文关于三者的关系模型是在综合审视目的地营销整体过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由前文可以看出,目的地形象、定位与品牌化是3个不同的概念,三者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目的地营销实际运作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特殊性。但同时,无论是目的地形象树立、目的地定位还是目的地品牌化的实施,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目的地既定的、共同的营销目标。因此,三者之间必定存在某种逻辑关联,并通过其最终服务于目的地营销目标。下面将通过对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来考察其逻辑关联,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旅游的定义练习题
旅游的定义练习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旅游”这个词,但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旅游的定义是什么。
本文将对旅游进行界定,并探讨旅游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休闲、观赏、度假、文化交流或商务目的,离开居住地和工作地,到达其他地方进行短暂停留的活动。
旅游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它强调离开常居地、到达目的地,并在目的地享受新的环境和体验。
旅游的核心概念包括离开、到达和停留。
旅游可以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国内旅游是指在国内范围内进行的旅行活动,包括省内、市内或乡村的旅游。
国际旅游则是指跨越国境进行的旅行活动,包括跨国旅游和出境旅游。
二、旅游的重要性和意义旅游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它不仅给个人带来身心放松,还对经济、文化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1. 经济意义旅游业是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旅游活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促进消费和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2. 文化意义旅游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了解和体验其他地区的文化、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
旅游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传承,增进各地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3. 环境意义旅游业对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有重要影响。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它强调旅游活动应该在最小程度上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三、旅游的影响旅游活动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影响旅游可以带来身心放松,减轻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旅游活动对个人的学习、交流和体验能力也有积极影响,增加个人的视野和开阔心胸。
2. 经济影响旅游活动为当地经济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收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
旅游还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社会影响旅游活动促进了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各地居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旅游、旅游业和旅游学的认识与辨析
旅游、旅游业和旅游学的认识与辨析王昆欣【摘要】旅游、旅游业与旅游学是三个各自不同而相互关联的概念。
但学界和业界对三者的界定与认识均尚欠明晰。
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三个概念、属性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辨析与梳理。
认为三者具有不同的定义,分属不同的范畴,拥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但旅游业的产业属性、旅游学学科分支的构建与旅游的基本属性密切相关。
%Tourism,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m science are three different concepts with mutual relations.However,the definition and cognition for them in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fields are not clear enough.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this article does a great quantity discrimination and carding from three concepts,properties and research methods.This article believes they have different definitions,belong to different categories,and they have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objects.Tourism industrial property and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bran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ourism.【期刊名称】《旅游研究》【年(卷),期】2012(004)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旅游;旅游业;旅游学;认识与辨析【作者】王昆欣【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概念界定是一切学术研究的起点。
旅游专升本概论知识点总结
旅游专升本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旅游专业概论1. 旅游概念:旅游是一种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是人类交往和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
2. 旅游发展历程:旅游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阶段、农业社会的农耕阶段、手工业社会的手工业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业旅游阶段以及信息社会的文化旅游阶段。
3. 旅游业态: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体验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旅游、健康养生旅游、运动探险旅游等。
4. 旅游业的组成:旅游业主要由旅游接待、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交通、旅游娱乐、旅游住宿等组成。
5.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指旅游活动中所展示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历史特色、风俗特色等文化形态。
二、旅游与文化1. 旅游与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包括文字、语言、宗教、风俗、习俗、节日等。
2. 旅游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各种日常生活、节庆活动、艺术表现、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
3. 旅游与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指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遗存和遗迹,包括文物、文化景观、历史古迹等。
4. 旅游与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指信仰宗教信仰系统,以及受其信仰系统影响的各种意识形态、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
5. 旅游与艺术文化:艺术文化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各种审美活动、艺术表演、艺术品创造、文艺作品等。
三、旅游与经济1. 旅游与经济发展: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拉动消费、推动城市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影响。
2. 旅游与贸易:旅游贸易是指游客在国际旅游过程中所发生的涉及跨国、跨境贸易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交易。
3. 旅游与投资:旅游业对于吸引国内外投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水平等都有很大作用。
4. 旅游与消费:旅游支出是旅游者的主要消费开支之一,不仅包括旅游活动费用,还包括食宿、购物、交通、娱乐等多种消费。
5. 旅游与就业:旅游业对于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休闲、游憩、旅游辨析
休闲、游憩、旅游辨析
休闲、游憩、旅游这三个词很多人都同时使用,它们可能会让人对它们有模糊的认识,其实,它们的概念是类似的,但是也有一些区别。
休闲活动是指一切以消遣为主的活动,常常以自娱自乐的形式来进行,它不仅仅要求完成
个人娱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最常见的休闲活动有看电影、KTV、运动、散步、
聚餐等等。
游憩是指一种以视觉体验为主,以审美欣赏为基础,以舒展身心及排遣压力为目的,在自
然界中短暂停驻的精神文化活动。
它可以有效放松身心,提高人们的心理意识,活跃气氛。
它的常见形式有野营、登山、游览等活动。
旅游指的是从一个地方出发,到另一个地方游览、观光、休闲或游玩的综合性的活动。
旅
游的主要作用既是娱乐,又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
常见的旅游形式有:自助旅行、观光
旅游、度假旅游和探亲旅游。
从上面,我们看出,这三种休闲活动相当接近,它们各自有特殊的功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无论是休闲、游憩还是旅游,都能让人获得精神安慰、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以长期保持积极的心态,获得充实的心理和身心放松的体验。
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
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
旅游是我们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一种方式,它充满了不尽的机会和挑战,也让我们在过程
中学习和体会许多崭新的东西。
当我们谈论旅行的本质时,它时非常复杂的。
有人认为,
旅游的本质是行走,并在行走的过程中利用视觉来了解不同的文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旅
游的本质是财富,它可以使用户获得丰厚的回报,从而获取更多的成功经验。
各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旅游的本质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对新体验和
不同文化的渴望上。
旅游的益处不仅仅是可能获得的精神和经济回报,更重要的是,它可
以使游客更加深入地认识世界,并审视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情。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旅游,可以获得一种新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福利。
旅游也有另一个哲学启示,那就是拓宽心胸,检查自己的观念,过程中改变我们的视角,
并具备一颗随缘应变的心。
在不断搭建一种全新的视角,提升对不同异域文化最新洞察力
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验一种全新的心灵体验和无限快乐,这是旅行带来精神惊喜和最终彻底改变我们的过程中最真实的发展。
总而言之,旅游不仅仅与行走、财富和新体验有关,更与哲学概念有关,那就是,拓宽视觉、检查自我观念、改变视角和心灵饱满的体验。
不断提升对新经历的求知欲望,更加深入的认识世界,不断激发游客的旅行欲望,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最终使旅行者得
以改变,使自己在学习、思考和体验方面得以突破固有的观念,大大提高人们的素质和审
美能力。
旅游产品、资源及吸引物的概念辨析
物、 餐饮产品、 交通产品、 导游服务以及其他一些旅游相关产品。
当然游客并不一定购买整套 ,他可以选择 散买 , 然后 自己 。 组 装 ( 各配件 可能也有一部分是公共产品或免费产品 ) ;甚或完
全不通过旅行 社 , 而直接 向各 配件 生产 者购买。 但这 并不 能否认 旅游产品 的系统性 , 只有配件产 品完成 在旅游行程上的组合 , 游 客才能 实现旅游 。
种产品概念 , 详见本文关于产品和资源之争。 同。 下 ) 纵观 教科书 , 游产 品通常有 。 义 和 。 义 两种 误 对旅 狭 广
解 。。 狭义 的解释把 旅游 产 品与 旅游 吸引物划 上等号 。 是旅 但 游 吸引物并不 能满足游客 全部 的旅 游需要 , 甚至连基本的 。 旅 ( 通) 交 的部分也没有包括 , 怎么能冠 以 。 又 旅游 的头衔(。 7 广
出现 。 而此之 前 , 旅游 产品的各种 配件都 是早以存在 的 , 因为 但
有的 , 其使用者 也不一 定是旅游 者 , 把它们都 划归 为旅 游产 品 ,
未免过于霸道。 此外对旅游 产品还有一个错误 的认 识 ,认为旅游产 品是游
旅游产品缺少专业化的生产 者 , 旅游的产业形态并不存在。
洁概括其本质属性 。
品, 那是游 憩或探险。 旅游产品就像 一串项链 , 只有 当挂绳把珠子串在一起 , 才成 其 为项链 。 对于旅游产 品来说 , 整个 旅程就是 项链的 挂绳 , 而旅 游 吸引物 、 餐饮产 品、 住宿产 品 、 旅游购 品 以及 其他各个 旅游中 涉及的配件产 品就是项链上 的一颗颗珍珠 。 二、 旅游资源的概念辨析 1本质属性 。 现代汉语 词典 》 . 《 对 资源 的解 释是 : 生产 。
虚拟旅游概念辨析论文
虚拟旅游概念辨析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4-039-02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社会上产生了人们对旅游的渴望与没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去旅游之间的矛盾,这样就促进了虚拟旅游的发展。
本文试图从旅游的本质角度来探究虚拟旅游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虚拟旅游旅游本质旅游体验一、虚拟旅游概念研究现状虚拟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普遍呈现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
关于虚拟旅游的概念仍然没有统一的说法。
国外,p.williams认为以国外旅游地为模型建造的主题公园,就已经具有虚拟旅游的最初的概念性精神特质。
而后学者才将“虚拟旅游”的概念延伸到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旅游。
不过一开始学者们认为“虚拟旅游”仅仅是为了提供旅游信息的搜索、行程的建议以及网络的预定。
随着研究的进展,学者才开始关注到,虚拟旅游者在互联网上购买的是整体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
这种体验包括3个阶段:前期的期望、消费过程和事后记忆。
国内,裘伟廷给出了虚拟旅游的进行方式。
杨樑在“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子旅游中的应用”一文中认为“通过互联网或其他载体,将旅游景观动态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旅游爱好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游览线路、速度及视点,足不出户就可以遍遥在万里之外的风光美景,这便是虚拟旅游”。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虚拟旅游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完成的。
所谓“虚拟现实(virtualreahty,英文缩写vr)技术”,是充分利用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及各类先进的传感器的一种集成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生成一个人工虚拟环境,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运用某些设备进入其中,并像在真实世界中一样地与该环境中的人和事物进行交流,从而产生逼真的身临其境感。
由以上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现在对虚拟旅游的普遍定义可以概括为使旅游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如同亲临其境般的旅游感觉。
由此就可以看出学术界目前对虚拟旅游的认识现状。
事物都有其本质的规定性。
这种本质规定性,是决定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点所在。
旅游区,风景区,旅游景区的概念辨析
旅游区,风景区,旅游景区的概念辨析
"旅游区"、"风景区"和"旅游景区"是旅游领域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区别。
旅游区:旅游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指一个地理范围内具有一定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区域。
这个范围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
旅游区的范围较大,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和服务。
风景区:风景区是指一个具有独特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的区域,通常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景点而著称。
风景区通常是游客游览观光的热门地点,可以是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
旅游景区:旅游景区是指专门为了游客观光游览而设立的旅游目的地,通常包括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和服务,如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娱乐设施、餐饮住宿等。
旅游景区通常是经过规划和开发的,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旅游设施和服务。
总的来说,旅游区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了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和服务,而风景区和旅游景区则更侧重于具体的景观和旅游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概念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之辨析
对三者的概念进行辨析可见:①在空间上,游憩不包括在居所内进行的活动,活动主要在户外距离居所一定距离的场所开展;而休闲则包括在居所内进行的活动,活动可同时在室内和户外开展;旅游是指离开居住地或工作地进行的活动,可以认为是在异地进行的游憩活动。
②在时间上,在闲暇时间内开展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休闲;游憩更多的是指不过夜(即不超过
24
小时)的娱乐活动;而旅游多是指人们在目的地过夜的休闲行为。
③在目的上,游憩、旅游、休闲活动都是以获得愉悦而不是经济报酬为目的
休闲、游憩、旅游三者之间的区别
一、休闲旅游
从旅游的角度来说,休闲旅游,意思就是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身体、心灵得到一定的放松。
休闲旅游适用于闲暇时间比较多,经济收入可以自由支配的人群。
二、游憩旅游
游憩旅游,意思就是指游客个人或团体利用空闲的时间从事的旅游活动。
它和休闲旅游的区别在于,休闲旅游比较随意性,而游憩旅游是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体现。
同时游憩旅游也是一种能量生产、消耗和积蓄过程。
三、旅游
旅游,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旅意思是旅行、游玩、外出。
游客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常住地去到外地、异地的行进过程,游意思就是游客外出游览、游玩、观光、娱乐,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做出的旅行。
二者结合起来就是旅游。
在字面上的意思,旅行更偏重于行,如果你不去行走,就到不了目的地,而旅游却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
休闲、游憩、旅游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休闲旅游比较随意性,游憩旅游比较内涵性,而旅游却是前两者的总和,范围也很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
目的行为
休闲
手段行为
游憩、旅游
旅从 游目 、的 游 憩手 、段 休关 闲系 看 —
活动方式
存在场域
时间
空间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结
从目的来看,休闲程度最大,其次游憩,旅游最末 从手段来看,旅游程度最大,其次游憩,休闲最末 从时间来看,休闲强调一段时间,旅游时间相较于长,游憩次之
从空间来看,旅游最强调空间的转移,而休闲、游憩可以不发 生空间变换 在活动方式,不能清楚的将三者区分开
停止工作或学习,处于闲暇轻松状态
词典定义
休闲
内 涵
农田在一定时间内闲置不种,使地利得以恢复
休闲往往强调的是一种人生目的、状态和追求。往 往借助于旅游、游憩来实现。
Recreation
游憩
辞典释义
劳累、工作后力量精神的恢复和振作,是获得娱乐和 消遣的手段
旅游
游憩
游憩是实现休闲 的一种手段
休闲
普世价值
相关概念辨析
一、旅游、休闲、游憩的界定 二、概念之间关系 三、参考资料
Tourism
本质
余暇
异地 体验
通俗定义
旅游
用于人们日常理解,具有主观性,不精准
启发性定 义
用于学术性研究,定性分析,包括出行时间、距离、 目的
技术性定义
用于定量研究,官方定义,基于休闲、商务在异 地至少停留24小时
Leisure
[1]叶圣涛. 基于手段-目的视角的休闲、游憩和旅游的概念辨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26-30. [2]薛莹,田银生. 闲暇、休闲、游憩、旅游之论[J]. 经济地 理,2007,05:826-829. [3]徐菊凤. 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J]. 旅游学 刊,2011,10:21-30. [4]徐菊凤. 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兼与若干学 者商榷[A]. 北京联合大学(Beijing Union University).2011《旅游学 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北京联合大学(Beijing Union University):,2011:18. [5]谢彦君. 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J]. 旅游学刊,2010,01:26-31. [6]杨振之. 论旅游的本质[J]. 旅游学刊,2014,03: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