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公共支出结构第03节转移支出构成分析
第七章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 作用不同。消耗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 接的影响,对分配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 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 遵循的原则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在安排购买性 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较强的效益
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
二、国防支出
• 国防支出(defense expenditure)也是一个有争 议的话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国防支出的水平到底多大合适; • 二是国防支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或者说国
防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国防支出
• (一)国防支出的现状与变化
– 1. 现状
• 中国政府一直奉行防御性国防战略,这种国防政策使得国防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比较低。如果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 家相比,在下中等收入国家中,中国国防支出比重是最低的。
• 也就是说通过军事部门在技术、人力资本、军 工产业等方面得投资可能会间接促进到经济增 长。国家对国防的投入,一方面会提高部队战 斗力,增强国防实力,增大国防安全系数;另 一方面,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 民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国防支出构成
年份 类别
1997
2000
2001
的上升呈递减趋势。 3.社会性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
的上升而快速递增。
(二)公共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近年来我国公共支出呈现如下趋势: 1. 经济性支出比重还有下降的趋势,只是下降
的速度变得缓慢。 2. 社会性支出比重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
可以预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逐 步完善,社会性支出比重上升的速度将加 快。 3. 其他支出(包括国债利息支付)比重尚显得 比较高,而且各类支出中有些项目尚需调 整和控制。
主要公共支出分析ppt课件
ppt课件.
30
小结
• 教育属于具有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政府应承 担一定的经费支出。但政府在不同教育层次中 的出资责任并非完全相同。
• 由于基础设施不但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会影响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所以 基础设施是政府投资的一个重点。
•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 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残、丧失劳动力 或因自然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提供的基本生活 保障。它的内容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区服务五大类构成, 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一览表
社会保障支出 (亿元)
328.42
社会保障支出 增长率(%)
79.78
社会保障支出 占当年财政支 出比重(%)
3.79
社会保障支出 占当年GDP比 重()
0.42
595.63 1197.44 1517.57 1987.40 2636.22 2655.91 3116.08 3698.86 4361.78 5447.16 6804.29
社会保险是社会 保障的最重要内 容,而养老保险 又是社会保险的 最主要内容。
退伍军人安置、烈士抚 恤金等支出
社区服务
ppt课件.
20
讨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何不 同?
• 目的不同 • 实施方式不同 • 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
ppt课件.
21
3.3 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理由
• 社会保障体现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 克服保险市场存在的“逆向选择”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需要 • 家长主义
ppt课件.
13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特点
基础设施投资通常占社会 总投资的20%,占政府投 资的40%-60%。联合国推
中国公共支出分析
中国的公共支出中国公共支出自1978年以来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态势,但增长率在若干年份也有下跌。
就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着,1978—1995年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1996年后又有所回升,见图6-2。
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公共部门支配的资源比重有缩小的趋势,这是因为伴随着市场取向的改革的进程,中国国家财政不断向企业和个人放权让利。
本章将对1978年以来中国公共财政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变化状况分别进行分析。
(一)财政消耗性支出1.总量增长分析。
中国公共消耗性支出包括在财政总支出中剔除企业①本表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5)。
文教科学卫生费的数据由社会文教费减去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得出。
公共消耗性支出的合计数为财政支出总额减去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财政价格补贴。
由于财政价格补贴在“国家财政分费类支出”一表中未被作为一个支出项目单独列出,在分祈公共财政消耗性支出的结构时无法将其剔除在外,因此公共财政消耗性支出各组成部分的数字加总不等于公共财政消耗性支出的总额。
(续表)从表6 -5中可以看出,中国公共消耗性支出自1978年以来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只是在1980-1981年间有所下跌。
公共消耗性支出的绝对额增长有其客观性。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复杂化,为了保证社会经济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行,对政府职能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因此政府在行政、国防、科教文卫等方面的消耗性支出总额不断增长是在所难免的。
其次,就中国而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政府职能进行转变,而在转变过程中,旧的体制、机构尚未完全消除,新的体制、机构又正在形成,多重体制和机构的存在无疑又增加了公共消耗性支出。
图6-3①给出了中国1978—1997年期间公共消耗性支出在公共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变动情况。
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公共消耗性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1978 年以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家进行了大量的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转移性支出
(二)公共部门介入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 (2)人们的短视行为 (3)制度对于成本的节约 公共部门统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原因,可以
节约制度的运转成本,同时还可以形成社会安全网。
相应地,公共部门的社会保障支出,是指财政向由于各 种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 活面临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是世界各国政府公共支出的一个重要项 目,它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为政府实 施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财力保障。它对保障社会成员 的基本生活,缓和不公平的分配制度造成的两极分化 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失业保险
1999年基本建立,用人单位交纳工资总额的 2%,个人交纳工资的1%,最长为两年
工伤保险 费用由企业交纳,个人不交纳,实行行
业差别费率和企业浮动费率
生育保险 费用由企业交纳,个人不交纳,平均费率
0.7%
2、所谓“社会救济”,也称为社会救助,是指国家 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向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社会、经 济原因而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提供财力 或物质援助,以保证其最低生活需求的一种社会保障 制度。它是向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中的社会成 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的最有效方式。它保障的是 公民的生存权,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社 会救助的内容,主要是贫困人口救济、自然灾害救济 和孤寡病残救济救助等。
1.可支配收入效应 (增加接受者的可支配收入,减轻贫困,增加总需求。)
2.收入分配效应 (社会保障金—税收比率指标:一生所得社会保障的精 算值除以所付社会保障税的精算值。社会保障是低收入
工人较好的投资。)
3.劳动供给效应 通过改变收入和闲暇的成本,以影响闲暇-劳动之 间的选择。总体效应是引起劳动供给规模的净减 少。原因在于影响支付社会保障税的人和获取社 会保障金的人的行为激励
公共支出分析
Hicks标准: 补贴使价格变动前后消费者 的效用水平保持不变。 Slutsky标准:补贴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动
前后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保持不变。
liuyi
Lecture-5
33
A"
A´
Hicks标准
A
E2 E3 E1
Slutsky标准
U´ U X
34
C
liuyi Lecture-5
C´ C"
B
补贴内容
27
社会事业投资情况
社会事业中,政府参与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投资 较多。
liuyi
Lecture-5
28
教育事业投资情况
随着财政分权的改革,教育事业投资也由中央 政府为主,转变为由各级地方政府为主,多渠 道筹集教育资金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城市 中小学教育资金来源于市、区政府财政拨款、 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学生的学杂费;农村中小学 教育资金来源于县乡财政拨款、农村教育附加 费、学杂费和社会捐助、集资。
liuyi
Lecture-5
7
国防支出
国防支出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934.70 1076.40 1207.54 1442.04 1707.78 1907.87 支出总额 10798.18 13187.67 15886.50 18902.58 22053.15 24649.95 占财政支出的% 8.66% 8.16% 7.60% 7.63% 7.74% 7.74%
liuyi
Lecture-5
19
交通运输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政府投资 13.19% 企业自筹 47.55% 国内贷款 36.46% 外资 3%
《财政转移性支出》课件
3
案例三
转移支付对农村扶贫工作的支持与推动作用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财政转移性支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政治因素
• 中央地方关系 • 民族区域差异 • 政策导向
社会因素
• 收入分配不平等 • 区域发展压力 • 社会保障需求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优缺点
优点
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提高社会公平 刺激经济增长
缺点
可能存在资源浪费 削弱地方财政自主权 难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案例分析与结论
1
案例一
某省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影响
《财政转移性支出》PPT 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 相关案例分析,帮助您全面了解和理解这一重要议题。
背景介绍
财政转移性支出是现代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对经济和社会不平衡的调节作用。
转移支付的定义和目的
转移支付是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或其他特定主体提供的经费支持,旨在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促进社会公 平和稳定。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概念
财政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将财政资源从一个行政区划转移到另 一个行政区划,用于支持其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分类
1 按资金流向
2 按目的性质
3 按受益主体
纵向转移和横向转移
一般性转移和特定性转移
地方转移和个人转移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
• 地区发展差异 • 人口流动 • 资源分配不均
第07章 公共支出结构 第01节 公共支出的类别构成
《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第7章公共支出结构分析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项目在总支出中的构成及其比例。
在政府预算中,公共支出项目主要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环境保护支出、教科文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公债利息支出等。
研究公共支出结构,就是要研究这些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与公共部门所要履行的经济职能相适应;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经常会背离公共经济职能的要求。
为此,必须对支出结构及时进行调整。
本章首先介绍公共支出的类别构成,然后分析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第7.1节公共支出的类别构成7.1.1 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公共支出有许多种分类,经济学中通常将公共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两部分:购买支出(Purchase Expenditure)又称消耗性支出(Exhaustive Expenditure),是指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
这类支出有一个共同点,即政府在消耗经费的同时,相应地获得商品与劳务。
这就是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一样,都在从事等价交换。
由于政府部门自己在运用这部分资源,从而排除了私人部门运用的可能性,因而购买支出就成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移支出(Transfer Expenditure)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的补助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
这种支出的特点是,公共部门安排了经费,但不会获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税收,但自己并没有运用这部分资源,因而支出发生之后,资源又归私人部门运用了,政府只充当中介的作用。
所以转移支出本身不构成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
将公共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知识点!)1、如果一国公共支出结构中,购买支出所占的比重越高,就表明该国公共部门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的影响力度越大。
因为购买支出对于社会总需求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公共部门占用资源越多,私人部门可支配的资源就越少;在经济萧条时期增加购买支出或者在经济繁荣时期减少购买支出,都能促进经济稳定。
第七章公共支出概述
一.消耗性公共支出
(四)公共卫生支出 卫生与健康事业,是一类混合型公共物品, 政府有必要对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对于类似于非典型性肺炎(SARS)等传染 性疾病的防治对病人和其他人都有利,此时,政 府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公共健康服务,而公共卫生 支出是这些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 当前世界各国公共医疗保健支出的形式多样, 为了避免公共医疗保健支出造成效率损失,各国 也对传统形式进行改革,力求医疗保健成本在政 府负担和个人负担之间保持一个适当比例。
第七章 公共支出概述
二.公共支出的原则
(四)效益原则 国家财政的一切支出,都应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共支出的效益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使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得到最合 理的配置,取得净效益;二是要运用成本——收益分析等 技术方法,比较成本和收益,保证最少的财政支出,取得 最大的社会收益。 我国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侧重效益原 则是理智的选择。为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益,应借鉴西方评 价公共支出效益的科学管理方法,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 同时,还必须通过公共支出的安排,为私人经济的市场运 营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条件,以保证私人经济以及整个国民 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按照市场效率要求,必须合理确 定各种因公共支出形成的产品的价格,并通过有偿方式实 现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消费的控制。
第七章 公共支出概述
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结构
一.消耗性公共支出
消耗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 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 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又可分为公共消费支出和公共投资支 出。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需求管理”理论,购买支出的规 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因此消耗性公共支出的 规模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如当经 济过热,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通货严重膨胀时,通过 缩减政府消耗性公共支出,可减少社会总需求。所以,西 方一些经济学家把政府消耗性公共支出作为实现反经济周 期、稳定物价、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工具。
公共支出结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公共支出分类
职能分类 经济分类
1.一般公共服务
2.国防 3.公共秩序和安全 4.教育 5.保健 6.社会保障和福利
1.经常性支出(current expenditure)
(1)商品和服务支出 (2)利息支付 (3)补贴和其他经常性转让 2.资本性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 (1)固定资本资产购买
(15)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采掘 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信息产业、 旅游业、涉外发展、粮油事务、商业流 通事务、物资储备、金融保险业、烟草 事务、安全生产、国资监管、中小企业 发展等。 (16)政府间转移支付:一般性转 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基金预算转移 支出、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 (17)未划分的财政支出:预备费、 年初预留等。
(3)高等教育能否市场化 高等教育市场化: 一是减少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比 例,增加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二是强化大学与工商界的联系; 三是加强私立/民办高等教育的角色 和作用。
世界一流大学多数是私立大学。M. Friedman认为,公共教育制度如果缺乏 市场竞争的约束,会导致效率低下,资 源浪费。 学费负担未必加重。国家助学贷款, 开征遗产税后捐助增加。上大学是投资 行为。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包办昂 贵的高等教育。 西方国家公立学校只占1/3左右,亚 洲国家至少各占一半。 如果现有1700多所高校,有1/3的高 校转成民营,那么义务教育经费问题就 可以解决。
4、基础设施支出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生产与生活共同利用的辅助和服务 部门。 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供排水、 仓储等系统。 交通与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的 关系。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课件
社会保障支出
- 社会保障体制与经费分配 - 养老金制度与社会保障支出
三、公共支出的影响因素
1 政府财政收入
- 政府收入来源及其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3 经济增长与就业
- 经济增长对公共支出的需求及就业的影响
2 政府债务与赤字
- 债务与赤字对公共支出的限制与影响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PPT课件
本课件将对公共支出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公共支出的种类、影响因素 以及国际比较,以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
- 公共支出是政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使用资金的活动。 - 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进行深入研究。
二、公共支出的种类与结构
教育支出
- 教育体制与经费分配 - 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
4 政策与管理措施
- 政策与管理措施对公共支出的调控与影响
四、国际比较
国际公共支出的特点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公共支出的共同特征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 国际上不同国家公共支出的差异与原因
五、结论与展望
- 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 - 针对当前公共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的最大化。
财政学原理课件-转移支出
1.社會補償功能 實行社會保障首先是最低的生活保障,也就是根
據最低的生活水準(如貧困線)來判斷貧困者,然後 給予適當的救濟,使其能維持必要的基本生活。這是 社會保障的基本功能。社會保障的補償功能主要體現 在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險兩個方面。社會救濟的目的在 於保障最低生活水準,具有鮮明的扶貧特徵。社會保 險的直接功能就是對勞動者在其生命週期遇到各種失 去收入的風險後,進行的一種補償,以保證其基本生 活需要。雖然社會保險仍是一種對事故發生後的補救 手段,但它也是一種事前的預防措施,並能有效地將 這種風險分散。
3.社會保障是經濟發展的調節器
社會保障對經濟發展的調節作用主要體現在對 社會總需求的自動調節作用。在經濟蕭條時期,一 方面由於失業增加、收入減少,用於社會保障的收 入積累相應減少;另一方面,因失業或收入減少而 需要社會救濟的人數增加,社會用於實施救濟和其 他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也相應增加。這使社會保障 的同期支出大於收入,從而刺激了消費需求,增加 了社會總需求。在經濟蕭條時期,其作用則正好相 反。
第七章 轉移支出
1
社會保障支出
2
財政補貼支出
2006年中央和地方財政主要支出專案表(轉移支出部分)
項目
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 社會保障補助支出 對外援助支出 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支出 政策性補貼支出
糧、棉、油價格補貼 平抑物價和儲備糖等補貼 肉食價格補貼 其他價格補貼 國內外債務付息支出 國內債務付息支出 歸還向人民銀行借款利息 國外借款付息支出
第三,減少國家干預,強化市場機制對社會保障 的調節作用,使社會保障制度從“國有化”向“私有 化”轉變,讓私有企業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發揮更重要 的作用
第四,鼓勵發展商業性保險
财政学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项目年份
基金收入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基金支出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累计结余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情况
合计
基本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补贴的功能:促进 具有外部经济的部门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推行倾斜式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更快发展; 贯彻产业组织政策,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 率;平抑产业和价格波动,促进经济和社会 的稳定;促进进出口贸易,增强民族工业竞 争力;对价值规律的综合运用。
199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村开始推选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制度,使农民养老的方式开始发生变革。作 为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新型保障制度,它仍需要进 一步改革与完善,现在已经基本建立起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
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 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 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
69610.276 83162.599 79111.903 10078.047 132750.547 162308.180 242340
117176.39 133790.51 145897.37 196511.51 227812.85 248896.06 317150
103186.89 125132.80 151162.67 192485.43 211548.33 232126.01 284290
一、最低生活保障(即社会救济)制度建设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第7章公共支出结构分析第7.3节转移支出构成分析从内容上看,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公债利息支出和对外国捐赠支出等。
本节主要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进行经济分析。
7.3.1 社会保障支出(1)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社会保障支出(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是政府对一部分社会成员提供补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
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等三个方面。
①社会保险支出(Social Insurance Expenditure),是政府对劳动者在年老、患病、残疾、失业时提供的补助。
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即属于法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都必须无条件地参加并履行缴费义务。
社会保险支出一般通过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除了雇主和雇员缴纳的保险费之外,还有政府预算的拨款。
②社会救济支出(Social Relief Expenditure),是政府对由于自然灾害或无生活来源等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提供的补助,社会救济支出主要靠政府预算安排。
③社会福利支出(Social Welfare Expenditure),是政府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妇女等社会成员提供的补助,社会福利支出主要也靠政府预算安排。
(2)公共部门介入社会保障的主要原因公共部门介入社会保障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市场缺陷的存在。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①市场调节难以消除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市场体系支付给人们的报酬是以人们作出的“贡献”大小为标准的,由于人们拥有的生产要素在量和质上有差异,取得的收入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而每个人的生命周期中都存在种种风险,比如失业的可能性,提前退休的可能性,出现伤残的可能性,患大病重病的可能性,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等等。
一旦这些可能性成为事实,当事人就会变得一贫如洗,没有政府的补助他就无法生活。
②保险常常被看成为一种优值品。
市场经济中人们是否参加商业保险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有些人愿意投保以防不测,也有些人抱侥幸心理不愿投保。
倘若未投保者真的遭遇不幸,社会又不得不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从而造成“理性预期者”去补贴“掉以轻心者”的局面,这是不公平的。
为此,政府有必要强制地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将一部分收入存人社会保险基金。
③保险市场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保险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指居民在投保前注意身体的保健,投保之后就忽视了保健,这将加大他生病的概率,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的赔付率,结果使保险成为一种蚀本生意。
保险的“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是指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胜过保险公司,那些风险较低的人不愿投保,风险较高的人纷纷投保,从而使保险公司的平均成本提高,经营风险增大。
④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
社会保障支出有助于促进经济稳定,因为在经济萧条阶段,失业者、贫困者大量增加,失业保险支出和社会救济支出也增加,从而使低收入阶层的购买能力增强,有助于刺激经济回升;在经济繁荣时期,失业者、贫困者减少,失业保险支出和社会救济支出也减少,从而有助于抑制经济过热。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社会保障支出具有“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效应。
(3)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效应自“二战”以来,各国社会保障支出在公共支出中的比重逐渐提高,但经济学界对社会保障支出一直有争议,原因在于社会保障支出难以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
①社会保障支出对储蓄的影响一般认为,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社会储蓄率的下降,原因是社会财富分配与社会储蓄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
这一观点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 Robinson)最先提出。
①假设RS、P S分别为富人边际储蓄倾向和穷人边际储蓄倾向,R W、PW分别为富人收入和穷人收入,W为国民收入,则社会储蓄率0S为:WWSWWSS PPRR⋅+⋅=(7.1)现政府对富人征税TW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补助穷人,则社会储蓄率变为S',且WWSSSWWSWWSWWSWWSWWWSWWWSSTRPTRTPPPRRTPPTRR⋅-+=⋅+⋅+⋅+⋅=+⋅+-⋅=')((7.2)由于富人的边际储蓄倾向RS一般大于穷人的边际储蓄倾向P S,故(7.2)式右端0)(<⋅-WWSS TRP,即征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共同引起社会储蓄率下降。
②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仍以养老保险支出为例。
假如政府向高收入者提供一份养老保险支出,在高收入者对于收入和闲暇偏好不变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以闲暇代替劳动,从而减少劳动供给;如果高收人者得不到养老保险支出,那么劳动供给保持不①转引自:马海涛,《公共财政学》,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
变。
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养老保险支出使他们将来的生计有保障,因而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他们都倾向于减少劳动供给。
图7.6 养老保险支出与劳动供给目切于E'点。
从E点到E'点,说明闲暇增加,劳动供给减少。
社会救济支出,同样会使穷人的工作意愿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只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即可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从而存在依赖心理。
虽然许多国家把社会救济支出数额作为被救济者收入水平的函数,即随着被救济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他所得到的社会救济支出数额相应减少,这种做法仍然会减少劳动供给。
比如住房补助,政府规定年收入超过5000元时不得享受住房补助,现某人年收人为4900元,可得到1000元的住房补助,这意味着此人若多付出劳动增加收入100元,反而会因此失去1000元的住房补助,实际上减少900元收入。
所以,如何既救济穷人又不使他们变懒惰,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③社会保障支出引起的效率损失以医疗福利支出为例,政府对老年人、残疾人、公务员、穷人等提供医疗补助,会增加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
图7.7 医疗福利支出产生的效率损失如图7.7所示,纵、横轴分别为医疗服务的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未安排医疗福利支出时,医院按医疗服务的边际成本定价即0P,0P与需求曲线D相交于E点,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为0OQ。
当政府安排了医疗福利支出之后,人们可得到)(1PP-的医疗补助,个人所需支付的价格为1P,于是,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增加到1OQ。
如果医疗服务的边际成本不变,那么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增加就会产生效率损失。
——也即,增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后所获得的收益为EEQO'1,而追加的供给成本为AEQO1,三角形AEE'就是效率损失。
7.3.2 财政补贴支出经济学界通常联系相对价格的变动来解释财政补贴支出的概念。
如英国著名财政学家普雷斯特(A.R. Prest)对它下的本质性定义是:“直接影响广义的私人部门的相对价格的政府支出”。
①定义:财政补贴支出(Fiscal Subsidy Expenditure),就是公共部门支付给企业和个人,能够改变生产要素或产品相对价格水平的无偿支出。
财政补贴支出的内容和方式很多,常见的有:拨款弥补特殊企业的政策性或经营性亏损,给居民的某些消费项目发放现金补贴,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定价出售某些商品或服务,以高于市场价格的定价收购某些产品(如农产品),为私人企业支付银行贷款利息等等。
广义地说,税式支出也是一种财政补贴支出。
所谓税式支出(Tax Expenditure),就是指通过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方式实现的政府支出。
①Prest, A.R.,1974, How Much Subsidy?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P20.公共部门为何要安排财政补贴支出?这可从多个角度来解释:(1)外部效应内在化的需要(帖钱)对应用科学研究与高新技术开发的机构和个人发放补贴,就是为了矫正外部效应。
一般说来,应用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由私人部门去承担更有效率,然而,任何一项有突破性的应用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成果会对许多领域产生影响,比如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由于应用科学研究与高新技术开发的投入很多,成功率却很低,而且从事研究、开发的机构和个人不可能获得全部的收益,因此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补贴。
(2)扶持弱质产业的需要(贴价)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财政补贴支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以农业为例,农产品虽然是典型的私人产品,但许多国家都对农业或农产品发放补贴,原因在于农产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农产品的供给受自然条件(天气、灾害等)的制约,相对于工业品而言,市场需求的自身扩张能力也较弱,而且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人为地压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这些都使农业成为一个弱质产业,从优化产业结构出发,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补贴。
以图7.8所示,纵、横轴分别为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初始时的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为1P 和1Q ,为了鼓励农产品的生产,政府以2P 的价格收购农产品,从而使需求曲线外移到D ',产量增加到2Q ,)(12P P -就是农产品价格补贴。
图7.8 农产品价格补贴与产量变化(3)消除“挤出效应”的需要(贴息)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会采取增加公共工程支出的政策,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条件下,公共工程支出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对货币的需求量,从而引升市场利率水平。
利率的提高会加大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从而减少私人投资,结果会部分或全部抵销因政府投资增加而增加的国民收入,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
图7.9 挤出效应与财政贴息挤出效应可借助图7.9进行分析。
图中纵、横轴分别代表利率和国民收入,IS曲线表示储蓄与投资均衡的轨迹,LM曲线表示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均衡的轨迹。
IS-LM体系表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假定最初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0E点,形成均衡的利率0r和国民收入0Y。
现在政府通过发行公债筹措资金以增加投资,将使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变成S I ''曲线,如果货币供给量有所增加,将使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变成M L ''曲线,它与S I ''曲线相交于2E 点,国民收入可能增加到2Y 。
但如果货币供给量没有增加,那么S I ''曲线只与LM 曲线相交于1E 点,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分别变为1r 和1Y ,说明由于政府追加投资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也引起利率的上升。
由于利率上升会引起有利率弹性的投资减少,结果部分或全部抵销因政府投资增加而增加的国民收入。
从图上看,挤出效应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相对斜率,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则挤出效应越大;反之,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