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哈姆莱特》
部编版必修下册高一语文《哈姆莱特 》教案
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课程目标]1.鉴赏课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戏剧冲突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法[高考导航]1.体会戏剧语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特征的刻画的作用,在高考试题中,主、客观题均可能涉及到。
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2.领悟戏剧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知人论世1、作者作品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其作品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
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
他的戏剧在欧洲戏剧发展史和文学发展史上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他主要创作喜剧和历史剧。
1601年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在人生最后阶段,他创作了三部喜剧和一部历史剧。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2、背景探寻作者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了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
当时的英国,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哈姆莱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剧中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
作品通过这一斗争,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
3、知识链接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在意大利兴起,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课件
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分,写戏讲求反应“自然或真实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 ) ● A.恩格斯称莎士比亚戏剧是情节生动性、丰富性与思想深度、历史内容完善的
四、问题探究:
2.结合故事梗概,谈谈你心中的哈姆莱特。 ①快乐的王子:哈姆莱特产生高贵,举止优雅,博学多才,有人 文精神,敬父爱母,勇敢; ②不幸的王子:父亲离世、母亲改嫁、叔父夺权、身陷险境 ③犹豫的王子:当重任压下来时扛不起、放不下,忧郁感伤,耽 于空想,几乎失去目标。 ④聪明的王子:为了能报仇,他有意装疯,也显示了他的机智和 谨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莎士比亚的剧作经几百年时光的磨洗,仍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各国的舞台上,它 们历久弥新,印证了莎翁作品的现实意乂和不朽生命力。莎翁写戏不太介意悲喜雅俗 之类的分,讲求反应“自然”或真实,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题,较多地考 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_因此,他的历史剧主人公会时而现身宮廷,时而出没沙场, 情节起伏跌宕;他的悲剧和喜剧都不是单纯的,而是错综的混合体。( )他常布置 几条线索平行而后交错,于错综复杂中展现广阔多彩的画面,总是逐步增加悬念,使 读者、观众的紧张感不断增强。莎会的戏剧语言,俏皮、华丽、精粹而丰富,从典雅 的书面语言到粗俗的市井俚语,从民谣体到古诗体,无所不有。剧本中不少台词,成 了成语典故或人们经常引用的格言。
3. 思维提升: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性情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观点二:社会悲剧 哈姆莱特的毁灭,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一是他生 活的时代封建力量还很强大,加之以哈姆莱特作为一个资产阶级 人文主义者,他不相信人民群众,只能孤军奋战。二是他固守着文 艺复兴早期关于“人”的理想,不能适应新的历史环境中人的变 化的现实。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后期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文艺 复兴晚期特定时代的悲剧。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哈姆莱特》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1.1.2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1.1.3 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1.1.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2.1 剧情介绍: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复仇而展开的故事。
1.2.2 人物分析:哈姆莱特、奥菲莉亚、克劳狄斯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
1.2.3 主题探讨:人性的善恶、命运的无常、道德的困境等。
1.2.4 文学鉴赏:分析剧本的语言、结构、戏剧手法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掌握《哈姆莱特》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1.2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2.1.3 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性格。
2.2.2 分析剧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戏剧结构。
2.2.3 对剧本进行深度解读和批判性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剧情、人物分析、主题探讨等。
3.1.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答等。
3.1.3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片段,深入解读剧本。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课件:展示剧本原文、图片、视频等。
3.2.2 戏剧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增强体验感。
3.2.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拓展。
第四章:教学进程与安排4.1 第一课时4.1.1 介绍《哈姆莱特》的背景和作者莎士比亚。
4.1.2 概述剧情,介绍主要人物关系。
4.1.3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4.2 第二课时4.2.1 分析奥菲莉亚和克劳狄斯等人物的性格特征。
4.2.2 探讨剧本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4.2.3 解读剧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戏剧结构。
4.3 第三课时4.3.1 分析经典片段,深入解读剧本。
4.3.2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角色扮演。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册《哈姆莱特》课件
• 5.在奥斯里克来传达命令之前的哈姆莱特和霍拉旭的对话有什么作 用?
• 这里通过哈姆莱特与好友之间的推心置腹的交谈,一是间接地介绍了 剧情,使剧情的发展有了铺垫和基础;二是让哈姆莱特的内心世界展露 了出来,从而使剧情发展自然,结构完整。通过对话来延展剧情,比角 色一个人的大段直白要灵动一些,可以说这既是舞台的要求,又是塑造 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内在要求。
• 9.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个片段,情节紧张激烈,扣人心弦。 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说说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 发展的。
• 在场的几个主要人物是:哈姆莱特、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 雷欧提斯。其中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是不共戴天的对手,乔特鲁德和雷 欧提斯则是会对局面产生影响的两个变数:乔特鲁德夹在克劳狄斯和哈 姆莱特之间,左右为难,关键时候爱子心切;雷欧提斯被克劳狄斯利 用,不过由于他不习惯使用阴谋手段,加之哈姆莱特事先向他做了诚恳 的表白,因此他既仇恨哈姆莱特,又对他怀有不忍之心。乔特鲁德、雷 欧提斯的态度和言行直接影响了事件的进展。
课堂互动
• (一)学习第一部分 • 第一部分 (开头至“我也决不会动起那么大的火性来的”) :写从英国 逃回来的哈姆莱特向朋友霍拉旭说明事情真相,商讨复仇计划。 • 1.哈姆莱特为什么觉得他的处境“比戴了脚镣的叛徒还要难受”?
• 这是哈姆莱特形容他前去英国途中的处境和心情。当时克劳狄斯派了 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同行,实际上是监视哈姆莱特。吉尔登斯吞和 罗森格兰兹本来是哈姆莱特的儿时好友,被克劳狄斯收买。
部编版语文高一下册第二单元课文6《哈姆莱特》精品课件
——英国谚语
故事梗概
丹麦王驾崩,但幽魂不散,将被害真情告于哈姆雷特王子。王 子叔父克劳迪斯服丧未满二个月,即霸占先王后并继承王位。丞 相波罗尼斯依附奸贼,强迫女儿奥菲利娅与王子绝交,奥菲利娅 之兄雷欧提斯亦从中作梗。王子装疯卖傻骗过所有的人,为证实 幽魂所言真假,导演一场老王被毒杀无言短剧,请新王和新后观 赏,叔父当场色变。
相关作品介绍
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皆大欢喜》 《无事生非》
写作背景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 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 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 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 人。 本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 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 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
写作背景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 《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 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 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
宁可不要 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整体感悟
揭示本文主旨。
哈姆莱特形象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悲剧美,关键在于构成这一切的矛盾冲突, 悲剧正是通过对冲突必然性的揭示,通过对有价值东西的毁灭,表达了对 真善美的肯定。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 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 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Fra bibliotek整体感悟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课件 (共27张PPT)
全剧情节梗概
第一幕:老国王鬼魂显现,告诉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劳狄斯害死的,这是复仇 的缘起。
第二幕:哈姆莱特悲痛欲绝,装疯度日,新国王克劳狄斯开始怀疑,派原为哈 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第三幕:克劳狄斯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 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优所演的“刺杀”戏证实了克劳狄斯的恶行,并为复仇 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洛涅斯。
【明确】个性化的语言和由表现人物个性决定的恰当的台词方式是话剧塑造人 物的重要手段。如:
国王 (旁白)啊,这句话是太真实了!它在我的良心上抽了多么重的一鞭!涂 脂抹粉的娼妇的脸,还不及掩藏在虚伪的言辞后面的我的行为更丑恶。难堪的重 负啊!
这段台词真实地暴露了国王的内心世界,把国王的虚伪、丑恶和内心的不安 揭开了给人看。
3.西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说的是经典的艺术形象在被
人接受的过程中具有多义性,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塑
造。
在你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读剧本之后,在横线上填写合适
的词。
在我看来,哈姆莱特是一个
的亲惨死 阴谋
陨
挚爱的母亲迅速改嫁 乱伦
克劳狄斯——丹麦国王,哈姆莱特的叔父。老谋深算,阴险毒辣 乔特鲁德——丹麦王后,哈姆莱特之母,前王之妻,改嫁克劳狄斯。 哈姆莱特——前王之子,今王克劳狄斯之侄。 罗森格兰兹——朝臣 吉尔登斯吞——朝臣 波洛涅斯——御前大臣。吹牛拍马,故弄玄虚。 奥菲利亚——波洛涅斯之女。心地纯洁、善良多情。
2.课本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以分成几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 容。
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我听见他来了;我们退下吧,陛下”) 第二部分(“生存还是毁灭”至“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第三部分(“恋爱!他的精神错乱不像是为了恋爱!”至结束)
6《哈姆莱特》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的悲剧价值
哈姆莱特的悲剧就在于他所怀有的改变社会的美好的人文 主义理想与残酷强大的现实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哈姆莱 特想用最正义的手段来实现自己“重整乾坤”的抱负,然而他 并没有真正看清社会的现实,低估了对手的强大,因此造成最终 的悲剧。
《哈姆莱特》是一部跨越时代和个人的人生悲剧。在莎士 比亚笔下,哈姆莱特已经成为“人”的缩影,他是人生中“生死 烦恼”的体验者,是人类命运的探讨者,他成了莎士比亚展示给 人们的一个“工具”,莎士比亚用他来演示自己对于人类生与 死的思考、人与命运的思考。
哈姆莱特 王子
国 王 王子的叔父,弑君篡位者
剧
王 后 乔特鲁德
中
波洛涅斯 大臣
人 物
奥菲莉娅 波洛涅斯之女
罗森格兰兹 王子同学,背叛王子
吉尔登斯吞 王子同学,背叛王子
人物关系
王子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 是叔侄又是仇人; 哈姆莱特与王后乔特鲁德: 是母子,又有着母嫁仇敌的隔阂; 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 是恋人,又有因误杀奥菲利娅的父亲所产生的不可化 解的矛盾; 国王克劳狄斯与王后乔特鲁德: 原为叔嫂后结为夫妻,但克劳狄斯有着毒杀 乔鲁特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御前大臣波洛涅斯: 既是国王克劳狄斯的帮凶,又是奥菲利娅的父亲。 奥菲利娅: 既深爱着哈姆莱特,又与其有着杀父之仇,与波洛涅斯有着骨肉 亲情。 雷欧提斯: 既是哈姆莱特的好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反目成仇。
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又通过哈 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的独特个性。
这一场戏中的哈姆莱特,心事重重,言不由己。他既要重整乾坤, 又要面对强大阴险的对手,他强调的是个人的作用,求助的是自我思想 的力量,所担负的责任与实际上的力不从心,在他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 澜。这时他不得不陷入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
主题归纳
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主要表现奥菲利娅与哈 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而产生误解后的冲突, 以及哈姆莱特内心关于生存还是毁灭问题的 矛盾。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幕的奥菲利娅 的伤心与悲痛,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 情;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 揭示了他的矛盾与痛苦。从表面看来,冲突 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的,但表现的却是对 人生的思索。
《哈姆莱特》剧情梗概
《哈姆莱特》讲述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 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父亲的死让哈姆莱特 悲哀,母亲的不忠使他绝望,哈姆莱特万念俱灰,意欲自尽,父 亲的鬼魂却来对他揭发了叔父克劳狄斯杀兄娶嫂和篡夺王位的罪 恶,并要他复仇。哈姆莱特具有崇高的人文主义社会理想,然而 人性的腐化和现实的黑暗使其深感理想的幻灭。他要重整乾坤, 因而装疯与克劳狄斯进行殊死斗争。斗争的艰巨在于哈姆莱特是 这场谋杀的唯一知情者,复仇重任只能由他一人承担,加上忧郁、 优柔的性情,这使他在装疯努力复仇的同时,又陷入迟疑、自责 和拖延。哈姆莱特借“戏中戏”确认了克劳狄斯是凶手,却在克 劳狄斯私下祈祷时放弃了复仇机会;当他认为复仇时机成熟时, 却误杀了大臣波洛涅斯——恋人奥菲利娅的父亲——而使自己陷 入被动。最终哈姆莱特除去罪恶的克劳狄斯,但是他也为此付出 了生命的代价。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潮,是新 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 点思想,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基本内容。人文 主义,又称“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基 本思想是主张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的历史作用 是巨大的,它促使欧洲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 为中心,使人觉醒,使人把关重视点由来世转到 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创造、崇尚 科学的精神。
1.结合文本赏析本文台词的语言特点。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课件
HAMLET
莎士比亚(1564-1616)
作者简介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 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不属于某个时代,而属 于所有世纪。”
莎翁及其成绩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 《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中的 《哈姆莱特》。
哈姆雷特
窦娥冤
雷雨
HAMLET
Snow in Summer The thunderstorm
哈姆雷特
英雄的哈姆雷特死亡
窦娥
善良的窦娥死亡
周朴园、鲁侍萍
善良的周冲、无辜的四凤死亡
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模糊善恶、审美性快感、启发性
哈姆雷特
HAMLET
《麦克白》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
。
莎翁是近现代叙事文学的奠基者,也是 难以超出的巅峰。其作品涵盖了世间所 有主题:爱情、复仇、历史、战争…… 后世400年内的经典名著,无不从中借 鉴。
主要人(mao)物(dun)关(chong)系(tu) 克劳迪斯 老哈姆雷特
乔特鲁德
霍拉旭
伯洛涅斯 奥菲利亚 雷欧提斯
主要人(mao)物(dun)关(chong)系(tu)
人物关系整体把握
雷欧提斯 想一剑刺死哈
犹豫
被哈激怒刺伤哈后悔道出实情哈姆莱特 真心向雷道歉
反激雷想让其赢
发现毒剑怒而伤雷
了解谋力杀奸王
克劳狄斯 表面偏向哈,暗中想谋杀
一计不成再施毒计
诡计揭穿后的恐慌
乔特鲁德 爱子之情
误饮毒酒
死前的忏悔和痛苦
立下遗嘱
鉴赏戏剧冲突
《哈姆莱特》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的语言: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 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
个性化的语言
作品简介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 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 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 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 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 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 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 可企及的典范。《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 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一共有五幕。全剧 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一段复仇的故事。
回国奔丧 发现叔叔继位、母亲改嫁 遇到父亲亡魂,得知真相 装疯卖傻,迷惑敌人 排演戏中戏,确认凶手 误杀波洛涅斯,规劝母亲 大难不死,逃回丹麦 奥菲利亚溺水而死,雷欧提斯复仇 叔叔毒计密谋 哈、雷二人相约比剑 母亲误饮毒酒,哈、雷二人中毒剑 哈姆雷特杀死叔叔 大臣以军礼安葬哈姆雷特
杀父“害”妹之仇 两重矛盾冲突产生强烈的碰撞,并紧 紧围绕“比剑”(明)和“毒计”(暗) 展开,悲剧由此产生!
动作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语言
动作化的语言:也叫情节语言,指剧中人物不仅表现 出在说话,而且表现出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思想感 情,它是和手势、表情、形体动作结合在一起的,推 动着剧情的发展。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Hale Waihona Puke 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 性格。
雷欧提斯:激怒,激起斗志)
雷欧提斯 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雷欧提斯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希望从国王那里获 得勇气。)
部编版语文《哈姆莱特》优秀教学课件
部编版语文《哈姆莱特》优秀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教材高中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哈姆莱特》。
本篇课文选自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主要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复仇而陷入矛盾与挣扎的故事。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哈姆莱特与父亲的鬼魂相遇,得知父亲被叔父克劳狄斯杀害的真相;哈姆莱特为证实真相而策划“戏中戏”,进一步证实了叔父的罪行;哈姆莱特在矛盾中挣扎,最终决定为父报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哈姆莱特》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2. 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品味戏剧中的精彩对白,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哈姆莱特复仇过程中的矛盾与挣扎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哈姆莱特的矛盾心理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戏剧语言,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莎士比亚的短片,激发学生对莎士比亚及《哈姆莱特》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戏剧的语言魅力。
3. 内容梳理:教师讲解课文背景,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4. 例题讲解:分析哈姆莱特与父亲鬼魂相遇的片段,讲解戏剧中的语言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戏剧中的对白,进行角色扮演。
6. 知识拓展:介绍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拓宽学生视野。
六、板书设计1. 《哈姆莱特》2. 主要人物:哈姆莱特、克劳狄斯、鬼魂3. 重点词语:复仇、矛盾、挣扎、戏剧语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哈姆莱特的矛盾心理及其影响。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戏剧语言特点,但部分学生对哈姆莱特的矛盾心理理解不够深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戏剧艺术。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共20张ppt)
莎士比亚
导入
歌德: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 丘吉尔:宁可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金庸:如果有一天能上太空,又只能带一套书,那必须是 莎士比亚全集。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 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 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 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 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 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 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
”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
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 响的书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 想藏书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
《易经》 中国哲学思想的源泉 《孙子兵法》 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经典著作 《道德经》 道家学派的开山力作 《论语》 规范中国人两千多年的行为准则 《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红楼梦》 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毛主席语录》 20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书
写作背景
莎士比亚写《哈姆莱特》的时候,英国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这时,宫廷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越来越尖锐。他通过这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 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这个人文主义者 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切的同情。
哈姆莱特曾经是坚定的人文主义者。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 信心,相信人性的完美,热情地讴歌人类:“人类是一件多 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 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戏剧语言(诵读生存还是毁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哈姆莱特》标准课件(20张)
提示:
戏剧的四个基本要素
顾虑就使我们都变成了懦夫,使得那果断的本色蒙上了一层思虑的惨白的容颜,本来可以做出伟大的事业,由于思虑就化为乌有了,丧失了行动的能力。
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
谁也不甘心,呻吟、流汗拖着这残生,可是对死后又感觉到恐惧,又从来没有任何人从死亡的国土里回来,因此动摇了,宁愿忍受着目前的苦难 而不愿投奔向另一种苦难。
悲剧的根源
人性深处最丰富、最复杂的隐秘世界
环境原因: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的时代,他所面对的 敌人又是一个无比奸诈、善于笼络群臣的国王,并且还娶了自己的母亲。 主观原因:他生性软弱,优柔寡断,犹豫延宕。
深受宗教迷信思想的影响。 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脱离 群众。只想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社会的重大任务。 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 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 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人文主义理想还不能战胜残酷现实。 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
主观原因:他生性软弱,优柔寡断,犹豫延宕。
而必须面对自我设置的人性与道德的两难。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环境原因: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的时代,他所面对的
敌人又是一个无比奸诈、善于笼络群臣的国王,并且还娶了自己的母亲。
一、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主观原因:他生性软弱,优柔寡断,犹豫延宕。 永恒的“哈姆莱特问题”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哈姆莱特绝然不是一个立即行动的、单纯的暴力复仇者。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人性的复杂 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冲突 提示:
部编版语文《哈姆莱特》优秀教学精品课件
部编版语文《哈姆莱特》优秀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教材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哈姆莱特》。
该课文选自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课文节选了第一幕第三场至第四场,主要讲述了哈姆莱特与父亲的鬼魂相遇,得知父亲是被叔叔克劳狄斯毒死,从而决心为父报仇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哈姆莱特》的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通过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特点,探讨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3. 引导学生体会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艺术,学会欣赏并创作戏剧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哈姆莱特形象的分析,课文语言的品味。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理解,戏剧冲突的分析,人物性格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莎士比亚的画像和简介,激发学生对莎士比亚的兴趣,引入本课。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了解哈姆莱特与父亲鬼魂的对话。
3. 内容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戏剧冲突、人物性格,指导学生理解哈姆莱特的内心矛盾。
4. 例题讲解:分析哈姆莱特形象特点,讲解相关习题,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哈姆莱特悲剧命运的原因,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哈姆莱特》2. 主要人物:哈姆莱特、父亲鬼魂、克劳狄斯3. 戏剧冲突:复仇、正义与邪恶4. 重点语句:哈姆莱特的独白、与父亲鬼魂的对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答案要点:(1)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勇敢、智慧、矛盾、犹豫。
(2)悲剧命运的原因:家族诅咒、时代背景、个人性格、命运捉弄。
2. 拓展延伸:阅读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等,了解其戏剧艺术。
6.《哈姆莱特》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认识作者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
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生于 商人家庭。1587年,他离开故乡前往伦 敦,加入剧团,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 尝试写剧本。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 亚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 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到达了 艺术性的深度和高峰。1601到1608年他 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 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在他人生最后阶 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
哈姆莱特形象
①哈姆雷特身上有优柔寡断、消极逃避、软弱的缺点; ②哈姆雷特面对爱人言不由衷,缺少信任感,他独自承担复仇的重任, 以至于走向自我毁灭; ③他既是一个为父复仇、承担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一个 迟疑多虑的“忧郁”王子。这种复杂的个性,正是他血肉饱满、栩栩 如生的魅力所在。
哈姆莱特形象意义
主旨概括
本文主要写国王利用哈姆莱特 的恋人奥菲利娅试探哈姆莱特是否 真的发疯,却被哈姆莱特识破的情 节。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幕的 奥菲利娅的伤心与悲痛,表达了对 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 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 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拓展延伸
请你为本班的剧本写一段哈姆莱特的出场自述(要符合人物特 征),100左右。
任务三 寻思熟悟,探寻悲剧意义
1.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性情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2.历代评论家和大作家都有关于哈姆莱特长于思考而短于行动的 议论,以致最后牺牲掉自己的生命。歌德也认为哈姆莱特缺乏行 动的能力。你如何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拖延?
1.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性情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1.优柔寡断性情悲剧。为了复仇他对懦弱的母亲的冷语相向,对心爱女子 的视而不见,导致他亲手杀死爱人的父亲,导致他最终落入仇人的布下的 骗局。最后,复仇实现了,可是失去了爱人、母亲。 2.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一是他生活的时代封建力量还很强大,作为一个 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他不相信人民群众,只能孤军奋战。二是他固守着 文艺复兴早期关于“人”的理想,不能适应新的历史环境中人的变化的现 实。 3.既是性情的悲剧又是社会的悲剧。剧本深刻地反应了人文主义理想与 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哈姆莱特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 旧势力道义上的胜利,我们从主人公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生命,新的 光明。
《哈姆莱特》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封建君主的残忍· 阴谋家的阴险· 伪君子和善的虚伪
克劳狄斯
王 后
·一个软弱的女人
·一个愧疚的母亲
奥菲利娅
· 善良 痴情的女人
· 单纯 顺从的女儿
国王等人打听朝臣探听所得
谋划利用奥菲利娅探听虚实
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集中对话
国王等人偷听后交换意见
国王、王后、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
与西方戏剧有关的背景知识
西方戏剧诞生 古希腊是西方戏剧文化的发源地,戏剧也对古希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得益于古希腊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这些因素所造成的古希腊人独特的国民性格;二是古希腊人所信奉的宗教与其日常参与的宗教仪式。
莎士比亚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18岁时他和一个比自己大8岁的农场主女儿结了婚,几年后就做了三个孩子的父亲。21岁时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伦敦剧院工作,从马夫,到演员、再到导演、剧院股东,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日后的诗歌和剧本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典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矛盾懦弱的王子(内心)
哈姆莱特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内心独白是整个悲剧的核心,反映了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冲突。诵读第二部分内容,诵读的同时思考这样的问题:
·哈姆莱特怎样看待生死?·在作出选择的时候,王子考虑到了哪些问题?·在思考与行动的抉择中,哈姆莱特选择了什么?
哈姆莱特已经决定复仇,但他势单力薄,而且处于种种矛盾的漩涡之中,难以立即付诸行动,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的思考,反映出他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哈姆莱特》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唤起了人的觉醒,
人们重视个性与思想解放,同时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私欲膨胀社会混乱的 情况出现。莎士比亚对人生和时代作出深入思考后,着力塑造了一些新 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雄心勃勃地想 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在同环境和内心 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莱特》 正代表了莎士比亚对这种理想与进步背后隐患和人性弱点的反思。
高尔广场的莎士比亚纪念碑(1888)
• 竖立在斯特拉福德镇,碑上有真人大小的莎 士比亚坐像,柱子四周有四个莎剧人物塑像:
福斯塔夫代表喜剧。麦克白夫人 代表悲剧。亨利五世代表历史。 哈姆莱特代表哲学。
环莎 球士 剧比 院亚
• 莎士比亚创作剧目的首场演出大都在此举行。 1599年剧院首次对外开放,1613年被大火焚 毁,次年得以重建并使用至1644年,后来因为建 新房而被拆毁。
课文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 的—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 人文主义思想。全剧共五幕二十场, 课本选的是第三幕第一场,主要情节 是国王和波洛涅斯决定利用奥菲利亚 试探哈姆雷特,并躲在门后偷听,其 中有一段哈姆莱特的经典独白,内涵 丰富深刻,引人深思。
二、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迂yū回 紊wěn乱 迷惘wǎng 涂脂zhī抹粉 鞭挞tà 罪孽niè 祈qí祷 熏陶táo 2、字形 诽谤 恍惚 陨落 婉转 颠倒
• 1986年在泰晤士河南岸照原样重建,是一座专 为欣赏、研究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优秀剧作家 的作品而修建的剧场。1997年6月完成并对 外开放。最多能容纳1600人。
(外景)
皇家莎士比亚剧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可不要 00个印度, 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英国谚语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 ,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 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 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 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 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 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
(3)晚期: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 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 为浪漫空幻。
代表作
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等 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 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品简介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 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 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拓展阅读
7、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人生 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想想 这部悲剧毁灭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 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悲悯情怀 ?
参考资料
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蕴含着无尽的意义,其一生都伴随 着成长的痛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背离的亲情和无望的 爱情,重整乾坤的责任与薄弱的意志等等,把乾坤巨人与 凡夫俗子的矛盾两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哈姆莱特始终没 有满足于个人的复仇,以他那好问的头脑,在与社会邪恶 和自身人性弱点的斗争中,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和自身人 性的完美。最后,莎士比亚让他在比剑中结束他悲壮的一 生,圆满的完成了他复杂而完整性格描绘的最后也是最悲 壮的一笔。但哈姆莱特没有白白的倒下,身后留下了一个 如何不与罪恶妥协的榜样。从此,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 结合体——哈姆莱特,在不同的读者心中获得新的生命! 在他身上,寄托着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希望,体现出资产阶级 对统一国家的理想。
(背诵此段)
分析语言特色
5、划出并赏析你认为精彩的语句,说说本 文的语言特色。
①大量运用修辞格,善于形象譬喻,语言具有音韵节 奏之美,充满诗意。 P39 比喻、 反问、 排比等修辞。 P41“朝臣的眼睛,学者……” ②运用书面语言和口语,语言丰富灵活 P40“美丽可以……”(书面语) P41 “出家去吧,去……”(口语) ,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从登场人物 角度看,节选部分写了几个场景,各 写了什么内容? 2、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
节选剧情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波洛涅斯 不我们 退下去吧,陛下”)国王听取两个朝臣的汇报 并指使奥菲利娅进一步试探哈姆雷特。
第二部分(从“哈姆莱特上”到“谁料过 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哈姆莱特疯狂 的行为让奥菲利娅痛苦万分 第三部分(从“国王及波洛涅斯重上”到结束) 国王疑虑加深,波洛涅斯自告奋勇提出让王后 再次试探哈姆莱特。
全剧情简介
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新国王克劳狄斯害 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
第二幕:国王克劳狄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 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第三幕:克劳狄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菜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 试探的同时,哈姆菜特佯装疯癫,通过戏子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 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
③人物语言生动,个性化:
王子: P38语言冷静,沉思,雄辩华丽,富有哲理 意味,
P41语言直白,犀利,尖酸,刻薄 奥菲丽娅:P38符合人物身份,表现其可悲可怜,幼 稚 P41 “朝臣……”一段,充满抒情性,表现人物的 纯洁和天真。
波洛涅斯:P38“人们往往……”通晓世事,虚伪, 狡猾,言不由衷
P41 “我相信他……”武断,多管闲事,趋炎附势
(快乐王子、忧郁王子、延宕王子、行动王子)
相关背景 背景简介
• 《哈姆雷特》是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 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当时的英国,如 前所述,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哈姆雷 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剧中哈姆雷特与克 劳迪斯的斗争,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 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通过这一斗争,作品 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 矛盾,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 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 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
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 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 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 士 比 亚
创作阶段
(1)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作者对生活充 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 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2)中期: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 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 ,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 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
第四幕:克劳狄斯为除后患,逼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 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借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 他的朝臣,返回丹麦。
第五幕:奥菲利娅因忧伤投河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 。哈烟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 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国王:P41阴险,心怀叵测
分析人物形象
6、从此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哈姆莱特?
P44 1、曾经有着高贵的理想,是个有学识,勇敢、高 贵、 典雅的王子,一个理想的人文主义者。
P39、2、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迟疑、忧郁厌世、孤独压抑、优柔寡断,内心 充满矛盾 4、他善良正义,嫉恶如仇,直率,但是对于他曾 经的爱人却又显得刻薄和无情。
剧中人物关系
•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 • 克劳狄斯(丹麦新国王) • 王后(哈姆莱特之母) • 波洛涅斯(御前大臣) • 奥菲利娅(波洛涅斯之女) • 罗森格兰兹(朝臣)吉尔登斯吞(朝臣)
• 文本赏析
阅读理解“生存还是毁灭……”一段,思考:
3、理清这段文字的结构层次。
①提出“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表达他的困 惑。 ②将死亡喻作睡眠,假设死后的两种情形 ③对活着的世界和死后的世界进行了对比。 ④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答案。 4、划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在课本空白处写 出你对文本的理解。
文艺复兴
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为特点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思想 体系是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以“人”为中 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反对神权、神性, 宣扬人权、人性。其思想基础为人性论:肯定 人的价值,赞美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推崇知 识,主张平等。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水平的 就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
学习任务
•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 2.了解剧情并理清人物关系 • 3.分析哈姆莱特人物形象 • 4.通过诵读品味语言特色
了解作者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 。
1564年4月23日出生,默默无闻。1616年4月23 日去世,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 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