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语文现代文冲刺-考点梳理

合集下载

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01 上海中考题型分析

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01 上海中考题型分析

上海中考题型分析2021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一)中考语文考纲能力要求1.古诗文阅读能力(1)能默写与运用规定范围内的古诗文。

(2)掌握重要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3)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4)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5)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6)能概括文章的中心。

(7)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2.现代文阅读能力(1)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3)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4)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5)能识别和运用修辞方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6)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

思路,意指思考的条理脉络,通俗的解释就是心里的想法。

结构,由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

“文章结构”是指文字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方法,它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

“文章思路”是指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上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

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条中心线索,把要表达作者思想的文字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

(7)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8)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拓展。

3.综合运用能力(1)能根据一定的生活情境,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2)能根据要求,完成读写任务。

4.写作能力(1)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2)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和事理。

(3)能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4)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

(5)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通顺、连贯。

(6)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知识内容(4)考试形式:闭卷书面考试,分为试卷与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上海市初中语文现代文复习知识点

上海市初中语文现代文复习知识点

上海市初中语文现代文复习知识点记叙文一、概括中心思想或主旨(1)中心思想=事件概括+作者看法+作者的情感中心思想的归纳常用方法:1、从分析标题入手2、从分析材料入手3、从分析首段入手4、从分析文章中议论或抒情句入手5、从分析篇末入手6、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一般规律:1、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侧重抓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

2、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侧重于分析事件蕴含的本质意义。

二、理清结构层次(一)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A.看到眼前事,联想到以往的事,引起了回忆,追叙往事;B.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时,为了加强对照效果,先写当前,后写过去;C.先说出事情的结局,在记叙事情的缘由。

作用:或顺乎自然;或为了达到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使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的表达效果,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事情。

作用:1、补充、交代内容情节,使结构完整,内容丰富。

2、衬托人物品质。

3、为后文做铺垫。

4、突出文章的中心。

(2、3、4与环境描写相结合)。

(二)、概括段落内容(1)划分段落并明确各段大意:1、按时间先后说明文一、概括主旨要点(一)、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二)、概括说明对象特点1、注意文章的中心句;2、没有明显中心句的,需要分析、归纳,总结事物特征。

*分清是局部特征还是总特征二、分析思路结构●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公式答题思路整理(尤其适合上海中考!精心整理绝对有用!)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公式答题思路整理(尤其适合上海中考!精心整理绝对有用!)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公式答题思路整理(尤其适合上海中考!精心整理绝对有用!)(四)句段作用1.句子或段落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有:(1)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此类句子在文章(段落)的第一句话或前面。

(2)为下文作铺垫。

此类句子在文章的前面或中间。

(3)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类句子在文章的中间。

(4)总结上文。

此类句子在文章或段落的后面。

(5)照应。

此类句子允许在文章的任何位置。

2.句子或段落在内容方面作用有:开篇点题、点明中心、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深化主题等。

(五)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2)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2、标题的作用(六)人物及环境描写的作用1、人物描写的作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1)揭示人物内心情感;2)烘托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

注意:补写人物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结合相关环境、扣住文章主题。

2、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背景等。

(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2)渲染气氛(氛围)。

(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3)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感伤,沮丧,绝望等等)。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5)形成对比,突出主旨。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6)引出下文。

(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位置)(七)概括与归纳1、段落的划分1)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2)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所叙事情的性质划分;5)按人物活动划分(写一个人的几个活动片段及写几个人物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

2、概括、归纳的方法1)摘句法:即摘录这一段(层)中最能表现中心的语句(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

2)缩句法:将能表现段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

3)联合(结合)法:把重要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4)择要法:在若干层意思中,可选择主要层意为段意。

上海中考现代文考点

上海中考现代文考点

现代文考点一、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1、词的辨析:例:虹口区一模第16题在第二段空格处一次天上的词语应是 CA 如饥似渴夜以继日摇头晃脑B夜以继日摇头晃脑如饥似渴C如饥似渴摇头晃脑夜以继日D摇头晃脑夜以继日如饥似渴方法:根据1、词义 2、词的程度和范围大小 3、词的感情色彩 4、词的搭配来判断*一模:闵行/17;嘉定/16;浦东/16;杨浦/16;A卷/18;C卷/212、词的表达效果:例:杨浦区一模第22题在第四段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动词,并说明理由A 递B 交C 塞D 放选C,理由:“塞”表现了女孩的推托,突出了女人的善良方法:应写出1、词义 2、词在句中的意思 3、句子与中心的关系*一模:宝山/203、词的含义:例:“怪怪的”在文中的含义1、室友们认为“我”小气,不肯请客2、“我”在室友的提醒下而请客,迟疑的表现令室友不高兴方法:写出所指对象心情、状态的不同*一模:静安/22;B卷/16;C卷/184、词的替换:例:徐汇区二模第23题“她以一身任严父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一句中的划线部分是否能改成“任慈母兼严父之职”。

原句更妥当,原句强调母亲首先要像父亲承担起生活重担,还要关心“我”的学业生活,从而表现母亲的艰辛和“我”对母亲的尊重。

方法:1、写出顺序词,强调词 2、词在句中的含义 3、句子与中心的关系*二、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说明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顺序、倒叙、插叙);议论文(总分、并列、层进、对照)1、说明文:例:静安区二模第19题第3到9段运用了逻辑顺序,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从抽象到具体,清楚有条理地说明了低碳概念与家庭生活节能减排的方法。

方法:写出具体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2、记叙文:例:奉贤区一模第17题请具体说明第二段划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1、补充交代小女孩父母不能陪伴的原因,交代父母已安排好一切,只等拆纱布才回来2、为下文盲阿姨照顾小女孩作铺垫,突出盲阿姨的善良,为下文父亲回来陪她埋下伏笔方法:插叙的作用:1、补充交代故事相关的情节内容,是人物形象更丰满2、补充交代故事相关的情节内容,使文章脉络更清晰,使情节内容更完整*4、议论文:例:松江区一模第19题本文采用的论证结构是 DA 总分B 层进C 并列D 对比方法:并列的顺序能够颠倒,层进的顺序不能颠倒*一模:D卷/20;长宁/19;二模:A卷/18。

上海初三语文知识点表格式整理

上海初三语文知识点表格式整理

初三知识点复习卷【表格一】现代文阅读·文体知识点整理文体中心主旨顺序结构方式方法语言特点说明文说明对象及特征(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功能、关系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一般到个别、由主到次)说明方法:【举例子】具体地说明……【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作比较】突出说明……【列图表】简洁直观地说明……准确性议论文【论点】①统摄全文②明确的判断句③理清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论证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作用: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论点(观点)【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引用名言警句等)①概括论据②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严密性记叙文写人:人物形象叙事:情节或事件的发展写景、状物:景(物)与情的关系记叙顺序:【顺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倒叙】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使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等。

【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中心更加鲜明。

【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作用: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①渲染气氛②交代背景③表现人物思想情感④推动情节发展⑤突出文章中心具体生动形象。

上海语文中考复习知识点

上海语文中考复习知识点

上海语文中考复习知识点上海语文中考复习知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知识点归纳:1、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拓展:《桃花源记》热情好客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3、拓展:孟浩然《过故人庄》热情好客的句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4、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子: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5、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诗句。

既写景又含议论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上海语文中考复习知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知识点归纳:1、诗人用月不能总圆人不能总欢在这里来宽慰自己,表现他*上虽受到打击但是也不能消沉颓废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诗人希望彼此能情谊深长,在相隔很远的地方仍能共享美好月*的幸福(祝愿人们生活幸福)的诗句;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低绮户,照无眠。

《记承天寺夜游》中间接描写月光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

5、“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

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10 记叙文阅读(三)词语含义与鉴赏

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10 记叙文阅读(三)词语含义与鉴赏

记叙文阅读(三)词语含义与鉴赏1.词语含义解题方法(1)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语境义)。

①找出前后文中的有关语句——明确词语本义。

如果文章中没有出现词义,甚至这个词语是陌生的,需要结合一定的方法对词语含义进行推测。

如根据字形推测,用近义词替代,用反义词来解释,将词语分解组词再合并等方法来解释词语含义。

②判断词语的特殊性,如是否有修辞义,感情色彩使用等。

象征义、反语义、双关、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大词小用等。

③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词语,也可以使用替换法,将所解释的词语去掉,自己使用一个词语来代替原词语。

④一定要将答案代入原句检验,检验这种揣摩出来的含义是否吻合全文的主题和思路。

(2)词语的指代义①找出该词语所在的位置②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③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④将答案代入原文指代词和具有指示作用的词语,一般是从上句或上文开始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来找答案,实在找不到再去下句找。

2.词语鉴赏解题方法一般可从修辞、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

对这些关键性词语的赏析准确、到位了,也就完成了对句子的语言赏析。

其他需要考虑的是:大词小用;贬褒词性色彩互换等。

(1)对句子中词语的鉴赏(表达效果、表达作用)分析。

①首先确定词语是属于表修饰还是表限制;②表修饰的词,从生动性、形象性角度分析:A.确定词语表达(修饰)的对象; B.理解表达(修饰)的效果(怎么样)。

③限制的词,从范围、大小、程度等着手分析,主要是表达的准确性。

如:词语能否删掉。

回答此类题,首先看该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对象,看是针对“范围”还是“大小”或者“程度”而言。

一般来说,删掉以后表达的内容欠准确(生活实际,事实等)。

(2)解题思路:修辞优先,无修辞,再考虑限制性的词。

①词语本身的含义②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对比、反复等)③词语的感情色彩④词语适用的对象或范围⑤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⑥近义词辨析(3)比较题请问“**”能不能改成“**”,为什么?答题模式:找出两者在文字表达上的不同之处+解释不同之处的文字表达效果(一般解释表达效果好的那一句,也可以加上表达效果不好的那一句)+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结构上作用(灵活)。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热点04 记叙文阅读-概括与主旨解析版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热点04 记叙文阅读-概括与主旨解析版

记叙文阅读(二)概括与主旨(一)概括要点:1.看标题,标题表明内容。

如《回忆我的母亲》、《最后一课》。

2.抓文章的中心词、中心句、概括句(往往是第一段、末段的首句或尾句)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通过分段,看各段之间是何关系,并列关系相加,偏正关系以正为主。

4.六要素概括法,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5.根据文章线索。

(1)线索的特点:①连贯性:贯穿全文,不脱节,不跳跃;②始终性:线头在开端、线尾在末段,线索在开头结尾都要有体现。

(2)线索的分类:①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如《枣核》以“枣核”为线,17年中考以单车为线索。

②以某一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中的“看戏”,16年中考以爸爸教我读中国诗为线索。

③以某一人物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如《孔乙己》。

④以时间为线索:如《老山界》。

⑤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春》以“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感情”为线索。

⑥以地点或(行踪)的转换为线索:如《散步》《老山界》。

⑦以景物的变化为线索:如《海滨仲夏夜》。

(二)概括主题中心思想1.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

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

如了解了《故乡》的背景就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闰土等人的巨大变化,揭示黑暗统治及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2.分析标题,概括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

如《秋天的怀念》、《夏衍的魅力》题目就直接揭示了主题;《变色龙》、《爸爸的花儿落了》等题目形象含蓄地揭示文章主题。

3.看开头结尾的中心句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

如《背影》、《顶碗少年》开篇写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题。

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现代文答题技巧(适用于上海中考)知识讲解

现代文答题技巧(适用于上海中考)知识讲解

一、说明文(一)说明对象:事物、事理。

事物惯用词语表示,事理惯用句子表示。

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1.划分层次,概括段意先审题,判断提问所针对的内容是整篇文章还是段落。

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概括说明对象,看标题及开头段,弄清说明的是一个事物还是一个事理。

说明对象的特征:在中心句和下定义的句子中寻找。

(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划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段落所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格式:举例子:举了……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划线句说明的内容:⑴前后就近原则,⑵段落中心句,⑶句子本身(常见于列数字和列图表,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落说明的内容:一般为该段的中心句(有可能出现在上下段中)(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多用于介绍生物生长、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制作、历史沿革等。

空间顺序是按照事物的结构来安排的,多用于介绍建筑物、风景名胜等。

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间或同一事物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多用于说明事物的因果、性质等。

逻辑顺序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1.说明顺序的判断及其作用文章的说明顺序既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则为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的作用:⑴概括说明内容,⑵指出具体的说明顺序,⑶条理清晰﹨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段落能否颠倒⑴段落之间的说明顺序,⑵与总领句或者总结句中词语的呼应关系(四)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性,在准确性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平实和生动。

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1.加点词的作用﹨能否删去、替换⑴不可以删/不可以换⑵解释词语的意思⑶说明词语在句中的作用⑷删去后句子的意思,不符合原意或者与事实不符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要求从文中选出词语说明语言特征⑴找出修饰性、限定性的词语。

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李明兴冲冲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物理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C.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看了有关中学生、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报道,暴露出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发人深思。

B.森林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主体。

我国幅员辽阔,森林面积达15890多公顷,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五,物种资源丰富,景观多姿多彩。

C.由于时代、职业、年龄等的不同,人们说话的内容、语汇乃至语气、语调也各不相同。

D.那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休闲是活动”。

B.我们学过不少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

C.“八方共域,异姓一家。

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

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生死可同。

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亦无差。

”由此可见梁山好汉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

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08 记叙文阅读(一)整体把握 有答案

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08 记叙文阅读(一)整体把握 有答案

记叙文阅读(一)整体把握(一)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去除开头的结尾部分,也是顺叙。

)作用:文章先介绍事情的……结果,再介绍……,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这件事不可写长,否则是喧宾夺主;这件事要和中心有关,否则是旁逸斜出。

往往文章出题第几段属于哪种记叙的顺序,很肯定地判断是插叙。

)作用:◆(1)补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2)衬托主要人物(性格、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3)突出文章主旨,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4)使结构更加紧凑;(5)结构方面作用,可考虑铺垫(为下文故事内容作铺垫)、对比、衬托、照应……(二)标题:1.标题的含义有两种:(1)浅层含义:字面意义(与文章的情节相关)(2)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与文章的中心主旨相关)2.标题的作用有六种:(1)贯穿全文的线索;(2)透露情感主旨,点明主题,统领全文;(3)表明写作对象;(4)关联主要情节;(5)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注:写作文时如果标题运用了比喻手法,作文内容往往侧重于比喻含义的书写。

(三)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运用了……的修辞,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情感/主旨(比喻的表达效果要落实到情感上。

)2.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使物人格化。

+情感/主旨3.夸张:突出强调了……+情感/主旨4.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 +情感/主旨5.设问:引人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

+情感/主旨6. 反问:加强语气,态度鲜明,突出强调了……+情感/主旨(四)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就此事件,我新华社发表声明。

②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③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一下。

A.受权原型引见B.授权原形引荐C.授权原型引见D.受权原形引荐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③⑤④D.①③④②⑤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B.《骆驼祥子》中先后发生的几个故事决定了祥子悲剧的一生:被军阀大兵抢车、被孙侦探敲诈、为安葬虎妞而卖车以及小福子的自杀。

C.《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鲜活,令人捧腹。

与他有关的情节有:高老庄娶亲、义激美猴王、大战二郎神、四圣试禅心等。

D.在《父亲的病》中,作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

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澄.澈(chéng)哂.笑(shěn)戛.然而止(gā)B.诘.责(jié) 愧作.(zuò) 龙吟凤哕.(huì)C.取缔.(dì) 气氛.(fēn) 栩.栩如生(xǔ)D.威摄.(shè) 琐屑.(xiè) 如坐针毡.(zhān)5.按课文原文填空。

上海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17作文二一材多用

上海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17作文二一材多用

作文(二)一材多用(一)一材多用概述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每一个作文题,扣题的立意方向和素材绝对不止一个。

在一个作文题中,可写之材、可立之意,多如天上星辰,就看你能否找到它。

第二,一个素材,绝对不止一种写法,而可通过转换素材,让它百变出不同立意,适合不同作文题。

任何一个作文题,审题时,都可尽量从情感、成长(品格)历史文化三个角度立意。

可着重从前两种去立意。

如“少年风采”,从情感角度立意,可写感恩父母、帮助朋友、关爱他人;从成长(品格)角度立意,正面的品格(坚持、拼搏、谦虚、团结等)都能成为立意方向。

只要养成从“情感”和“成长(品格”两个方向去拓展某作文题立意方向的思维习惯,会发现,原来,一个作文题,有那么多素材都能写。

转换已有素材。

一个作文素材,在通常情况下,其内涵肯定不止一个,这是由人做事的关联性决定的。

--我们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不是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独自完成的,其间会涉及到诸多人。

在你做成这件事的过程中:别人会给予你各种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于是这件事便有了情感内涵;而你自己也会以某种品格(或创新,或坚持,或拼搏,或团结等)推动自己完成它,于是这件事又有了成长内涵。

由此可见,任一素材,通过一定的转换,都可从情感和成长励志的角度挖掘立意点。

一般来说,一个故事中有几类人物,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有几种言论,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有几个发展阶段,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

从不同角度去调整素材,让它与需要承载的立意相配。

调整时,可重点从细节片段和议论抒情句两个角度进行。

所谓调整细节片段,即根据文章主题的不同,在一个素材中搜寻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片段,将其加以延长一一综合运用各类描写来描摹此处的细节片段。

而所谓调整议论抒情句,即根据文章主题和细节片段的不同,在叙事完毕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情感或道理的升华点评,以对文章主题进行升华。

如同样是“跑步”这一素材,从“坚持”这一品格的角度立意,可将细节放在“跑步受挫,坚持练习”上,重点刻画在操场上跑步的场景--对神态(脸色、眉头、嘴角等)外貌(汗水、衣服等)、心理(心中呐喊、感觉等)、动作(手脚摆动、身体姿势等)各方面展开描摹;同理,若用在“情感类”主题,则可写通过亲人、朋友的帮助,让“我”坚持下去,重点刻画别人关爱自己的细节。

上海市宝山区2025年中考冲刺四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宝山区2025年中考冲刺四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宝山区2025年中考冲刺四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褴褛.(lǚ)迁徙.(xǐ)因地置.(zhì)宜杳.(yǎo)无消息B.毋.(wú)宁嫉.(jí)妒浑身解.(xiè)数硕果累累..(lěi lěi)C.遒劲.(jìng)锃.(zèng)亮言简意赅.(gāi)耳濡.(rú)目染D.干涸.(hé)亘.(gèn)古心无旁骛.(wù)眼花潦.(liáo)乱2.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它和慎独是相对而言的,强调的都是一个“慎”,即独处或众处,都要心中有戒,做好自己。

②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就变得低智商、非理性、易盲从,于是他把人群称为“乌合之众”。

③勒庞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未见得便是真理,譬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便提出了几乎相反的观点。

④但个体受群体影响,却是没有疑义的。

⑤慎众,是说人处在群体中的时候,要努力坚守自我,不盲目从众,不随大流。

A.②⑤③④①B.②③⑤①④C.⑤②③①④D.⑤①②③④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李书记亲自到特困户王大爷家里走访,看大家徒四壁....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不禁落下了眼泪B.去年国庆节,小明随父母到海南度假,游览了“天涯海角”等多处景点,那一片片沧海桑田....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海南特有的魅力C.英国莱斯特郡6岁女孩汉默森患有自闭症,猫咪“图拉”和她形影不离....,在“图拉”的日夜陪伴下,汉默森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D.广袤的乡村世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欲待征服又很难消化的世界,保守观念在部分村民心中根深蒂固....,解决乡村问题将面临很多困难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曾经反复诵读冰心先生的《谈生命》一文,细细地品味过这段文字特有的生命节律和韵致,时而____________,时而疏可走马,时而____________,时而低回婉转,时而峭拔如壁立万仞,时而和缓如____________,读起来既起伏有致,又一气呵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
典型例题:上海中考语文卷,各区模拟卷,重点是08、09年上海中考卷
(1)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08:第②段加点词“名付其实”中的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

(2分)
•0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水草丰mào____
(2)能运用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

•08、09年没直接考
•注意:结合标点的理解来理解文意
(3)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08:加点词“肥料”在文中的意思是。

•09:依次填入第①段横线上的词语应是(3分)
A.丰富陶冶美化B.美化丰富陶冶
C.美化陶冶丰富D.丰富美化陶冶
•08:第③段中与加点词“丰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注意: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空白点)
(4)能识别和运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4种句式。

•08、09年没考
•注意:一是识别,二是表达效果,三是转化
(5)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读懂文章的内容。

0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海洋宝藏包括丰富的生物、矿产及深层海水等资源。

B.人工制造“涌升海面”是为了充分利用深层海水资源。

C.深层海水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微量元素都被保存下来。

D.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

•09:依据第①段内容,下列不属于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发展原因的一项是(3分)A.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提高。

B.城市居民有一种返璞归真的需求。

C.花卉的现代栽培技术日益成熟。

D.花卉装饰可以使城市生活环境更优美。

•09:第⑧段中的“这样”指的是____。

(3分)
•注意:直接筛选信息和简单推理;细读选项,比对原文
(6)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说明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顺叙、倒叙、插叙);议论文(总分、并列、层进、对照)。

•08、09年没直接考
•注意:如何进行直接的考查?如段落插入,顺序调整等
(7)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达作用,能概括文章要点或主旨。

•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
•08: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⑤段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
第⑨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

(4分)
•09:第③段中“大家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的原因是____。

(3分)
•09: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懂得了生活的道理。

B.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决定回家完成学业。

C.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理解了父母,决定回家。

D.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觉得无能为力,决定返乡。

•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达作用:
•08:请具体说明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6分)
(1)(2)
•09:没考
•能概括文章要点或主旨:
08:从全文看,深层海水具有、和的特点,它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的新机遇是(1)(2)(3)。

(12分)
•08:从全文看,对标题“年轻的国旗”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年轻的姑娘们让国旗在异国的小镇上第一次升起
B.年轻姑娘们的行动表明她们就像那面飘扬的国旗
C.国旗在小镇的清晨升起,为小镇增添了勃勃生机
D.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寓示着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
•09:本文围绕城市景观花卉装饰介绍的内容有(9分)
(1)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发展的原因;(2)____;(3)____;(4)____。

•09: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懂得了生活的道理。

B.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决定回家完成学业。

C.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理解了父母,决定回家。

D.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觉得无能为力,决定返乡。

注意:这是考查重点
(8)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比等7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08:第⑦段的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3分)
•09:第段“思贤忽然泪如泉涌”这句话运用了_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

(4分)
•注意:必须答第一层
(9)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08:第⑤段的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09:第⑥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其作用是____。

(3分)

•注意:答题要用“(具体)说明”之类词语
(10)能分析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作用。

•08、09年没直接考
•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空白
(11)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08:姑娘们为国旗所付出的努力,哪一点最令你感动?说说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示。

(80字左右)(8分)
•09:没考
•注意:加强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的感受见解(估计今年不会考)
(1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能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08:没考
•09:请将上文缩写成“思贤的故事”。

(80字左右)(8分)
•注意:理解文意是基础
(13)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

•08:没考
•09:2010年5月1日,学校为庆祝上海世博会开幕,计划在校门口摆放花卉。

请依据文中花卉装饰设计原则,从下表中选择两种最合适的花,并从欣赏角度写出观赏效果。

(6分)
•注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

•小结:注意近两年没考的内容,如标点,句式,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的赏析,环境描写等。

注意选择题的考查方式。

注意这些考点在议论文中的具体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