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课题爱在家人间单元三学科政治年级七 1、了解家庭中亲情的表现形式;知道亲情碰撞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认识亲子冲学习目标突处理不好的危害。
2、领悟和感受家庭中的亲情;知掌握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和技能; 3、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树立化解家庭矛盾的意识。
重点难点了解亲情的表现形式,掌握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和技能。
了解亲情形式的变化,明确产生亲子冲突的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诗歌:《游子吟》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问: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你还接受了哪些人给你的爱?学生回答师:家人间的爱我们永恒的话题和一生的守候。
下面我们就一起开始今天的新课,爱在家人间。
讲授新课环节一:爱的体味——亲情在这里! 1、说说家里的亲人有哪些 2、晒晒幸福采用发散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依据生活体学生活动欣赏诗歌和歌曲谈谈感受设计意图以歌曲和诗歌导入,让学生体味其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课题问: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师:大家分享的照片都很温馨,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他们分享了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受验,说出对家人的感受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板书:一、爱的体味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爱的体味——亲情在哪里?以情境分析的话题为基础,通过讨论思考回答让学生明白每个假的的亲情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也不会一成不变,但是只要用心去感悟,也能发现其中的爱以和学生年龄相仿的例子为基展示资料:情境一:我和爸妈之间并不是很热情,爸爸很严肃,检查我的作业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学生分析情境妈妈在厨房里的时间最久,交流的话很少,亲情在哪里?情境二:今年家里多了个小妹妹,爸妈对她宠爱有加,跟我聊的话题最多的还是小妹妹,没有存在感并思考回答问题啊,感觉我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小公举了,好难过,亲情在哪里?学生回答师: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现实生活中,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围绕家庭关系和亲情展开。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系,努力维护家庭和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对家庭关系和亲情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原因,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引导和讨论,进一步感受家庭的爱,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系,努力维护家庭和谐。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系,努力维护家庭和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学生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理解。
4.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准备相关家庭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小组讨论的主题和问题。
3.情感分享引导:准备情感分享的引导语,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分享家庭故事。
4.角色扮演剧本:准备角色扮演的剧本,包括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家庭视频,引起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在家人间》。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爱的表现。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如何在家庭中表达爱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家庭关系和情感有更深入的思考。
他们可能对家庭中的矛盾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但可能缺乏系统的家庭观念和爱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表达爱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爱的表现。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学会表达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沟通和理解。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爱的表现。
2.难点:如何表达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沟通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经历和感受,增进对家庭的理解。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模拟家庭情境,学会表达爱意和沟通。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资源: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家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爱的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这些关系对家庭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和感受。
7.2 爱在家人间 教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课时爱在家人间【教学分析】本课由浅入深,由初识家到更深入探讨“爱在家人间”,紧紧围绕亲情、碰撞、沟通,直面“家”最核心的内容——“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从而将“爱”推向深入。
本课无论活动的设计还是材料的选择,都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反映学生的真实感受。
通过不同观念的碰撞、澄清,不同生活经验的展示、分享来引导学生内在地生长出道德的力量。
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创造道德的生活。
通过“运用你的经验”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说明家人之间爱的表达形式虽然各不相同,却不可否认其存在。
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与家人之间产生冲突,既有自我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心理之间矛盾的原因,又有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代际差异较大的原因。
初中学生需要学习呵护亲情和解决冲突的方法,进而架起代际沟通的桥梁。
【学情分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是有缺陷的人。
”有心理学家认为:“感情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人际关系的稳定性、深度、亲密程度的主要调节器。
”初中学生渴望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
现实却恰格相反,一些父母在爱的旗帜下,不约而同地推行“专制”。
于是,两代人在爱与被爱之间发生了无休止的“战争”。
父母与初中学生关系紧张的现象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初中学生的父母常常为孩子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而担心,初中学生也往往为自己不能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而苦恼。
初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既亲密又复杂,探讨其发展规律和解决路径对双方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初中学生逐步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培养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初中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业与生活的压力,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和关爱,享受家庭的亲情,又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主要讲述家庭关系、家庭和谐以及如何在家人间表达爱。
本章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在家庭中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对家庭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对家庭关系产生矛盾,对家人的关爱存在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关系,理解家人的关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培养学生关爱家人,表达爱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进家校合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家人间表达爱,培养家庭责任感。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矛盾,理解家人的关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家庭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家庭场景,学会在家人间表达爱。
4.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理解家人的关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角色扮演剧本,让学生参与表演。
4.准备情感教育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家庭关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感教育视频,让学生感受家庭关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在家人间》。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家庭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表达爱的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学会在家人间表达爱。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家人,促进家校合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会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家庭的意义,培养家庭责任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家庭生活,对家庭有了一定的认知,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的理解仍然比较片面,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家庭,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知道家庭和谐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家庭责任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体会家庭和谐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家庭和谐的重要性;2.难点:如何培养家庭责任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家庭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培养家庭责任感;3.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六. 教学准备2.相关家庭案例;3.情感体验活动材料;4.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组家庭照片,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家庭案例,让学生分析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让学生思考如何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培养家庭责任感。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总结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为家庭的和谐做出贡献。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爱在家人间体味亲情》教案、教学设计
5.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情感波动,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家庭关系的复杂性,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依存和关爱。
3.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法治的重要性,尊重家庭成员的权益,遵守家庭法规,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4.培养学生具备包容、理解、尊重家庭成员差异的胸怀,树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对家庭关系和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家庭中的亲情体验有着丰富的感受,但可能缺乏理性思考和表达。针对本学科特点,以下学情分析如下:
-设想活动:开展“家庭故事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亲情故事,从中体会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付出。
2.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家庭案例,引导学生探讨家庭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想活动:分组讨论家庭案例,每组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3.设计实践性作业,如亲情日记、家庭问卷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亲情,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注重作业的反馈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每周一提交,课堂上进行分享。
2.家庭问卷调查:设计一份关于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问卷,让学生在课后向家人进行调查,了解家庭成员对家庭关系、亲情表达等方面的看法和需求。
要求:问卷不少于10个问题,涵盖家庭结构、亲情沟通、家庭活动等方面,完成后进行数据分析,撰写一份3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爱在家人间》 教案
《爱在家人间》教案一、本课教材内容分析1.课标和法治教育大纲要求(1)课程标准(2011)的具体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我与他人和集体”,其中“交往与沟通”规定: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上述规定,是本课教学内容安排的课程标准依据。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法治教育大纲第四部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分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对初中阶段(7-9年级)作出规定: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了解有关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和基本基本原则,认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民事侵权行为;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知,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
上述规定为本课“正确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子女有孝亲敬长的义务”等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
2.本课教科书内容分析(1)本课核心内容及其在全书中的逻辑定位本课核心内容是家庭交往中的家庭道德和相关权利与义务。
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体味爱、传递爱、孝敬父母和长辈,这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学习有关家庭交往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课在整个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由于学生的生活圈是拓展的,家庭只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因此,本课又是学生与朋友老师交往、与社会上的人交往的基础。
再次,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本课是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奠基石。
(2)本课内容内在逻辑结构分析本课由引言和三框内容构成。
引言由两段富有感染力的话构成,旨在激起学生共筑美德之家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框“家的意味”,帮助学生理解“家”的含义以及中国人的“家”。
帮助学生明白尽孝在当下。
第二框“爱在家人间”,引导学生体味什么是亲情,正确对待亲情,指导亲人之间也会有“爱的碰撞”,沟通是呵护、传递爱的有效方式。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材中,《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爱家人,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感受亲情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对家庭关系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可能对家人的付出和关爱有所忽视,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不够深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家人,学会关爱家人,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学会如何去爱家人。
3.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爱家人。
2.难点:引导学生处理家庭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增强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
3.情境体验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如何去爱家人。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家庭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2.视频资料:准备关于家庭的视频资料,用于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3.课堂道具:准备一些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家庭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亲情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亲情之爱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亲情的力量,学会如何去爱家人。
4.巩固(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感。
7.2 爱在家人间 教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提示: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
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场景二::面对自己与欢欢家如此大的贫富差距,米桃内心接受不了,开始逃避去欢欢家。
观看视频思考:米桃为什么跟母亲发生冲突?
第一目<体味亲情>
探究一:亲情的特点
想一想:听了大家的小故事,你认为亲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正是这样一种关联,形成了家人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
下面我们走进电视剧《小舍得》三个家庭,探讨亲子关系!
思考:三个家庭中父母子女不同的相处模式体现了什么?
提示:每个家庭中亲情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笔记亲情的特点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自我意识增长导致逆反)
③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难以避免。(年龄差距导致代沟)
第三目沟通传递爱
探究三如何化解亲子冲突
思考:亲子间爱的碰撞会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使父母忧心
使自己烦恼
使家庭气氛紧张
影响孩子的学习,父母的工作和大家身心健康
材料:亲子冲突发生后,田雨岚表明上不理睬子悠,却主动给子悠买了最喜欢的足球、球衣……
思考:我们可以怎样化解冲突?
双方努力: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原则: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田雨岚的做法虽然使亲子关系有所缓和,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母子关系越发紧张,子悠抑郁……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爱在家人间》精品教案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2.活动建议: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
本框“运用你的经验”通过“家人中你最爱谁”的设计,引导学生明白家人之间有爱、有亲情。
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家人亲情、父母之爱。
对于当下的学生而言,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已经司空见惯,最熟悉的感情往往最不被重视和珍惜。
教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重新体味亲情,进而引出正文的学习。
本框共安排三目内容。
第一目“体味亲情”。
这一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首先,对家庭中亲情之爱进行分析。
其次,亲情之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达,都不可以否认亲情的存在。
最后,家庭结构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发生变化,但是家中的亲情仍然在。
其一,通过“运用你的经验”引发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教材通过列举的形式,阐述了亲情之爱:给了我们生命,为我们的生活操劳,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等。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关联,形成了家人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
其二,运用“探究与分享”亲情碰撞的活动体验,让学生理解亲情的表现形式不同,有的温情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
尽管有时亲情表现得很平常,亲人之间爱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尤其会有冲突和碰撞发生,但是正因为爱才会碰撞,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碰撞的发生就否认亲情的存在。
以上两部分内容蕴含辩证的思想内涵,对于亲情之爱,教会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观点去观察、分析。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亲情的表达也是如此。
即使表达的方式不容易被接受,如果是以爱为出发点的,就值得我们珍惜。
表达方式可以调整,是亲子双方的调整,所以初中学生也有责任和义务,为亲子沟通的顺畅,爱的更好表达付出努力。
其三,通过“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这一“阅读感悟”,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变故,家庭结构会因之改变,但家中的亲情仍在。
7.2 爱在家人间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爱在家人间的教案【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父母与初中学生关系紧张的现象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初中学生的父母常常为孩子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而担心,中学生也往往为自己不能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而苦恼,与父母的关系既亲密又复杂,探讨其发展规律和解决途径,对双方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引导学生协调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理顺亲子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交往,是帮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①政治认同:学会用正确方式表达爱,明确友善在家庭交往中的具体要求和实现方法,由“小家”扩展至“大家”,为在更广范围内学会营造良好和谐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②道德修养:体验家人间亲情的温暖和爱,学会感恩,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
法治观念:学会与家人沟通,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解决亲子冲突。
③责任意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④法治意识:强化法律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孝亲敬长的法律意识。
【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重点1.亲情发生矛盾的冲突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理性的解决冲突和沟通技巧有哪些?难点1.亲情发生矛盾的冲突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理性的解决冲突和沟通技巧有哪些?【新课导入】【新课讲解】(一)新课讲解1.体味亲情活动一:经验分享——亲情之爱有人说,爱如洁白纯净、芳香持久的茉莉;有人说,爱如一把遮风挡雨、遮阳挡暑的伞;还有人说,爱如一杯热乎乎的茶;而我却说,爱如关怀。
虽平淡无奇,但流露出的却是真情实意……在我的家里,就充满着这真真切切、感人至深,却又平平凡凡的爱。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焦急地把我带到医院里,然后拿着我的病历,一会儿跑到一楼去挂号,一会儿跑到二楼去拿药,接着又把我带到注射处去扎针输液,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7.2 爱在家人间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体会亲情的不同表现形式;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待。
教学难点:
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过程
【爱的表达】
课前播放视频《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节选)
师:观看视频后,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爱在家人间
教学目标
1.道德修养:感受亲情的存在,学会体味亲情,和父母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养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健全人格:体验家人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庭的美好;提高对家、对亲情的感悟与理解的认知能力,有效化解爱的冲突,培育良好的家庭美德。
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与父母沟通,有什么好建议和方法,和同学分享。
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意识到亲情难以割舍,学会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智慧,学会增强与父母沟通的意识,知道爱是需要呵护的。
【爱的告白】
课堂拓展
【设计意图】升华情感,将亲情之爱付诸行动,引导学生明白爱需要呵护,也需要表达。
生: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本堂课整体设计以书信为主线进行串联,以袁隆平院士的书信开始,视频渲染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初识亲情,营造对家人的感受。
【爱的细节】
在与父母家人相处的日子里,说说家里的那些事。
师呈现六个问题
生现场作答
【设计意图】与细节处见亲情可贵,回忆亲情,认识对父母的亲情之爱。六个问题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受,让学生体味亲情之爱,增强学生爱家、爱亲人的情感。现场作答中也是学生间的比拼,特别是第六个问题父母的生日,也想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去关心父母。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主要围绕家庭关系、家庭和谐以及如何与家人沟通等方面展开。
本课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有效沟通,处理家庭矛盾,增进家庭和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对家庭关系有一定的认知,但往往缺乏深度理解和实践经验。
学生可能对家庭矛盾和沟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但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进家庭和谐,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学会与家人有效沟通,处理家庭矛盾,增进家庭和谐。
3.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提升家庭幸福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与家人有效沟通的方法。
2.难点: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增进家庭和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庭矛盾和沟通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家庭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沟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分享: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评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案例。
3.讨论题目:家庭矛盾和沟通问题。
4.角色扮演道具:家庭场景布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家庭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引出本课时主题《爱在家人间》。
2.呈现(10分钟)呈现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表现,引导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家庭矛盾和沟通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讲述了家庭关系、家庭和谐以及如何与家人沟通等内容。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学会与家人有效沟通,处理家庭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同时也面临着与家人关系的调整。
他们对家庭有深厚的感情,但有时候也会因为代沟、沟通不畅等原因与家人产生矛盾。
因此,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沟通,处理家庭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和谐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与家人沟通,处理家庭矛盾。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学会倾听、理解家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家人达成共识。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珍惜家庭关系,积极主动与家人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关系、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与家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化解代沟,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与家人沟通,处理家庭矛盾。
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家庭问题。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4.总结提炼: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与家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素材: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
4.分组讨论材料: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关注。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关系、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家庭亲情我理解》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体会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家庭亲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提高学生与家人相处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对家庭亲情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家庭亲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与家人沟通存在障碍。
此外,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家庭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亲情,提高与家人的沟通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家庭亲情,尊重家人,学会换位思考,促进家庭和谐。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与家人沟通。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亲情,提高与家人的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家庭亲情。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分享与家人沟通的经验。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家庭场景,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能力。
4.情感互动法:教师与学生分享家庭亲情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
3.小组讨论卡片。
4.角色扮演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家庭亲情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认为家庭亲情的重要性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家庭亲情。
7.2 爱在家人间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识框架。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培养和强化知识迁移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环节八、放松心情,书写亲情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导我们写出对家人的爱写出温暖,(展示或者等待下课)
板书设计:
个
体味亲情之爱割舍不断;表现各不相同
爱的碰撞产生原因独立与依赖共存(逆反心理)
审视、质疑、挑战
代沟
沟通技巧
如何处理处理亲子冲突接纳、理解
换位思考
克服逆反心理
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7课 爱在家人间》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7课爱在家人间》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爱在家人间》主要讲述了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亲情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本课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懂事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他们对家庭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关系,认识到亲情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学会与家人相互关爱、支持和理解,建立和谐的的家庭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难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美德。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和亲情之爱。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和支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3.情感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教学材料:案例材料、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庭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提问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根据教材内容,呈现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的亲情关系和支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和支持的具体例子。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验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课后作业的布置,我选择了与课堂内容紧密相关的题目,希望能够通过作业的完成,让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但是,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作业题目设计得不够明确。
九.内容逻辑关系
①亲情之爱的概念与重要性:亲情之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感情,是生活中最自然、最纯粹的情感纽带。亲情之爱对于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②表达对家人的爱的方法:通过语言、行动、礼物、服务和质量时间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③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技巧:掌握与家人沟通、理解、尊重和支持的技巧,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 理解家人之间的爱;2. 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3. 掌握与家人相处的方法;4. 承担家庭责任。
难点:1. 深刻理解亲情的重要性;2.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3. 实际运用与家人相处的方法;4. 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解决办法:1. 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家人的爱,理解亲情的重要性;2. 利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与家人相处的方法;4.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逐步培养承担家庭责任的习惯。
- 《家庭与亲情》:一本关于家庭关系和亲情的书籍,深入探讨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 《爱的五种语言》:一本介绍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和接受爱的书籍,包括言语、行动、礼物、服务和质量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亲人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体味亲情;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
知识目标知道亲情对自己的意义;理解亲人之间爱的碰撞;掌握应对爱的碰撞的方法
能力目标
用体验法感受亲情的存在;讲述生活中爱的碰撞的具体事例,掌握和父母沟
通的技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味亲情
教学难点:沟通传递爱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了慈母什么样的情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表达了游子什么样的情感?
2.播放视频——《我对妈妈的情感变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亲情
1.割舍不断的情感
资料:里约奥运赛场上的亲情如影:
画面一:美国选手克丽斯廷·阿姆斯特朗(左)在夺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冠军后和儿子相拥而泣。
画面二:家人在安慰刚刚输掉比赛的阿根廷队女排球员阿科斯塔(左)。
(1)看到了奥运赛场上“亲情如影”,关于“亲情之爱”,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提示:亲情之爱表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奥运赛场夺冠后,在亲人面前,有人掩饰不住无尽的喜悦,有人纵情泪水。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2)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2.亲情碰撞(教材P77)
设计意图:通过亲情碰撞活动,让学生了解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亲情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深入体会亲情的存在。
(1)共同完成:要求学生在课外与家人按要求共同完成“亲情三碰”活动形式并进行记录。
(2)展示分享:学生在课堂上对记录结果进行展示与分享。
教师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3.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教材P78)
设计意图:选用生活中真实的小故事,关照再婚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旨在让学生懂得,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家庭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1)除了“妈妈的味道”外,你认为“爸爸的味道”是什么?“爷爷奶奶的味道”呢?
(2)他们的味道相同吗?这些味道属于什么“爱”?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结构会改变。
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
目标导学二:爱的碰撞
1.爱的碰撞——电视剧《家有儿女》
(1)播放视频——《家有儿女》(片段)。
(2)刘星的烦恼是什么?他的妈妈有烦恼吗?
(3)为什么他们之间会产生矛盾冲突?
(4)刘星跑出家,嚷着跟妈妈绝交;妈妈不让画画,自己偏要画画这些行为,都是什么心理造成的?你赞成刘星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5)假如你是刘星的朋友,正好碰上刘星跑出家,你会怎么做?
(6)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成长烦恼”?
教师归纳:我们与父母的年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相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这往往导致两代人产生分歧、产生代沟。
同时,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源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
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2.产生碰撞的原因、影响和化解方法
(1)结合下面的情境,填写内容。
(教材P80)
(2)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3)根据表格内容,反思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或增进亲子关系,并与同学交流。
教师总结: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目标导学三:沟通传递爱
活动:亲子沟通(教材P81)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和互换角色,练习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1)模拟表演:让有所准备的“演员”上台表演。
(2)大家评议:既评议“演员”表现,又评议不同表现反映的沟通技能水平。
通过讨论,将自己获得的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切身体验与同学分享。
教师总结:爱是需要呵护的。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要体味亲情,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之爱;我们进入青春期后,自主意识增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我们要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在于让学生懂得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冲突与碰撞是正常现象,要学会与父母沟通来化解矛盾,懂得与父母的相处之道,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教师在讲授本节课的内容时,要从激发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角度,努力帮助学生在实践层面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课堂才能有活力,引起学生的共鸣。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
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