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体育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学校体育训练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校体育训练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6edcb70029bd64783e2cd4.png)
学校体育训练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基本情况 (6)二、项目代理业主简介 (6)三、可行性研究范围 (7)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8)五、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六、主要结论 (9)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1)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11)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第三章某某市体育事业现状与发展规划 (19)一、某某市体育事业现状 (19)二、某某市体育事业存在的问题 (25)三、某某市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26)第四章项目功能、建设规模及内容 (33)一、功能定位 (33)三、建设内容 (35)第五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37)一、建设地址 (37)二、建设条件 (37)第六章总体规划 (43)一、规划设计总体构思 (43)二、空间轴线及功能结构 (44)三、分区规划设计 (45)第七章竖向设计及道路交通规划 (50)一、竖向规划 (50)二、道路交通组织 (51)第八章建筑及结构设计 (54)一、建筑设计 (54)二、结构设计 (56)第九章公用工程 (59)一、给排水设计 (59)二、排水 (60)三、电气设计 (61)四、燃气设计 (65)第十章体育工艺 (67)一、室外训练场工艺设计要求 (67)二、室内训练用房工艺设计要求 (69)第十一章节能、消防、环保及绿化 (72)一、节能 (72)二、消防 (72)三、环境保护 (76)四、绿化 (76)第十二章项目组织及管理 (7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1)一、投资估算 (81)二、资金筹措 (83)第十四章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计划 (84)一、项目建设进度 (84)二、资金使用计划 (84)第十五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85)一、招标形式 (85)二、招标范围 (85)三、施工及监理单位资质要求 (85)四、招标信息发布 (85)五、招投标工作组织 (86)第十六章项目收支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价 (87)一、项目收支分析 (87)二、社会效益评价 (88)第十七章结论及建议 (91)一、结论 (91)二、建议 (92)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某某市运动技术学院(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建设工程。
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fe53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7.png)
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简介体育健身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中心作为集体育运动、健身娱乐和社交互动于一体的场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体育中心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市场需求分析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对于体育中心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市场需求分析。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城市居民体育健身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并且愈发追求个性化和高品质的体育健身服务。
体育中心作为一个综合性场所,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服务,满足广大人群的需求。
以我市为例,目前的体育中心较少,但市民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三、资源分析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需要对项目的资源是否充足进行分析。
体育中心建设需要考虑场地、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根据我们的调研和分析,我市拥有一些闲置的土地可供体育中心建设使用,能够满足中心所需的场地。
同时,市场上也有不少用于体育中心的设备和器材供应商,对此有一定的保证。
人力资源方面,市内有不少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从业人员,也有大量的青年体育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培训和招聘来满足体育中心的需求。
四、财务分析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财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体育中心建设项目预计投资和预计收益的评估,可以得出该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我们将项目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综合考虑。
成本方面,包括场地租赁、设备购置和维护、人员工资等方面的费用。
收益方面,主要包括会员费用、场地租赁费、赞助费、培训收入等。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了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五、风险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时,要充分考虑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在体育中心建设项目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竞争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重视法律法规的遵守,并购买相应的保险来规避自然灾害风险。
体育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育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9d29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4.png)
体育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文是对体育中心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报告。
体育中心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体育休闲场所,可以提供多种体育运动设施和服务,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
本报告将对该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财务可行性和风险评估进行分析,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具备可行性。
2. 市场需求分析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加。
市场调研显示,该地区对于体育中心的需求较高,尤其是年轻人和专业运动员。
此外,该地区缺乏综合性的体育场所,市场空缺明显。
因此,该项目具备潜在的市场需求。
3. 技术可行性分析体育中心项目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和设施,以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服务。
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场地规划、设备选型和运营管理等方面。
通过调研和咨询专业人士,我们确定了合适的场地规模和设备配置,并制定了相应的运营管理计划。
因此,该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4. 财务可行性分析财务可行性分析是对项目投资和盈利能力的评估。
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营计划,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财务预测和投资回报分析。
结果显示,该项目的投资回报期合理,并具备良好的盈利潜力。
因此,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5.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在体育中心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市场竞争、设备损坏和管理不善等。
为了减少风险,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并准备了充分的应急预案。
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该项目在风险上是可控的。
6.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体育中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该项目具备市场需求,能够满足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 - 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服务; - 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具备良好的投资回报潜力; -风险可控,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体育中心项目具备可行性,并建议进一步推进该项目的筹备和实施工作。
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b312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1.png)
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运动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中心地段的居民对于健身和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加。
此外,城市还有许多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需要场地进行体育教学、培训、比赛等活动,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也相对较大。
2.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市区内体育设施相对匮乏。
虽然周边区域有一些体育场馆、健身房、网球场等设施,但规模较小、设施陈旧。
另外,由于城市中心地段的土地资源紧张,新建体育设施的机会较为有限。
三、项目投资分析1.建设投资根据初步估算,体育中心建设项目的总投资额为xxx万元。
其中,场地购置费、建筑、设备、装修等建设成本约为xxx万元,运营准备费用约为xxx万元。
2.投资回报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吸引大量市区内居民、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前来健身、运动、比赛等活动,从而带来收入。
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可实现年收入约为xxx万元,年运营成本约为xxx万元。
根据现金流量估算,项目投资回收期约为x年,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x年,项目内部收益率(IRR)约为x%。
四、可行性分析1.市场可行性分析市区内体育设施相对匮乏,市场需求旺盛,该项目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同时,项目地点位于城市中心地段,交通便利,客户获取成本较低。
2.技术可行性分析3.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投资回报分析,项目具备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预计项目在投资回收期后将产生可观的收入,并能够实现盈利。
4.社会可行性分析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场地和服务,满足市民的健身、运动需求,促进社会公众参与体育活动,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五、风险与对策1.市场竞争风险:在市区内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独特的服务和体验,吸引目标客户群体。
3.运营管理风险: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流程,提高效率并确保服务质量。
六、项目可行性结论综合各项分析结果,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具备市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风险可控。
学院体育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学院体育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a3619abb68a98271fefaf5.png)
目录第一章总论 (1)项目名称及单位情况 (1)项目概况 (2)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3)可行性 (4)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5)建设单位简介 (5)项目提出背景 (8)××学院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现状的调查分析 (9)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5)第三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21)项目地点 (21)建设条件 (21)第四章项目用地 (24)土地利用 (24)征地拆迁补偿 (25)第五章建设方案 (26)设计依据 (26)设计原则 (27)项目定位与设计要求 (27)建设规模的确定 (28)总平面布置 (3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33)体育运动中心建设方案 (34)附属配套工程 (45)第六章节能设计 (86)节能编制依据 (86)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87)水资源耗用分析 (87)电力资源耗用分析 (91)建筑材料的利用 (97)节能节水措施 (97)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 (102)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 (102)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02)环境影响评价 (105)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计划 (107)项目建设管理 (107)项目实施计划 (108)第九章建设项目招标 (109)招标依据 (109)招标组织形成 (110)招投标范围 (110)建设项目招标方法 (110)招标形式 (111)招标工作流程 (111)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 (113)投资估算依据 (113)投资估算 (114)资金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社会影响评价及风险分析. (117)社会影响分析 (117)社会适应性分析 (118)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119)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122)综合评价 (122)结论 (122)建议 (123)第一章总论项目名称及单位情况项目名称××学院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建设单位××学院建设单位负责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万元,基本预备费万元。
xx学院体育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学院体育馆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06d71d910ef12d2bf9e76d.png)
xx学院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三章项目建设目标和规模第四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第五章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管理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第八章项目招标第九章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十章结论与建议第一章总论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单位概况1.1、项目名称:新乡学院体育馆1.2、承办单位:1.3、法人代表:1.4、单位概况新乡学院是2007年3月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豫北历史文化名城、原平原省省会新乡市科教园区,由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新乡市教育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新乡师专是195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的平原省省立新乡师范学校。平原大学是198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高等学校,发展迅速。两校均为“省级文明学校”和“省级文明单位”。新乡市教育学院成立于1980年,是一所成人高校。三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解放思想、励精图治、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为地方和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并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三校合并成立新乡学院,使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学院占地面积129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50万元,图书馆藏书170余万册,电子图书36万种。建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电教大楼、学生公寓和标准体育场等,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木秀花馨,景色宜人,是市级园林式单位。学院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设有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政法系、教育科学系、体育系、新闻与传媒系、音乐表演系、艺术设计系、历史系、数学系、物理系、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建筑工程系等18个院系。共开设本、专科专业70余个,其中“会计电算化”、“应用英语”为省级教育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物业管理”、“心理咨询”、“建筑工程技术”5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建有“无机化学”、“教育学原理”等6门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25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995名,正副教授26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7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2人。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设立了国际关系研究所、竹林七贤研究所、河朔文化研究所、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所、民营经济研究所、材料研究所、软件研究所、能源与燃料研究所、制造技术研究所等19个科研机构,并建有1个省级高温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学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近年来,共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9项,8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获得地厅级以上各项科研奖励350余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2项。出版专著、教材、译著2354部,发表论文近4000篇。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把“突出地方性、加强应用性、坚持示范性、发展综合性”确立为办学方针,坚持“以科学建设为主线,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夯实基础学科,加强应用学科,重视交叉学科,培育优秀学科。办好师范教育和继续教育。实行开门办学,加强科学研究,扩大对外交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的办学思路,实施德育厚校工程、质量立校工程、人才强校工程、特色兴校工程,努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2004年与英国东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2006年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博士山学院(BOXHILL INSTITUTE OF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分别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培养外向型人才。新乡学院站在新的起点上,充满信心,走向更美好的未来。2、项目概况2.1、建设场地新乡学院位于新乡市东南郊的科教园区,金穗大道、东明大道西南角。周边已建成使用的有新乡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校、新乡电视台等大专院校和文化设施,该校址距市中心约5.4公里。北临新乡主干道---南干道,西依医学院,南靠向阳路,东临东明路。校区周围无污染性工业,环境幽静。具有优越的交通位置和区域位置,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可依托性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良好。2.2、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拟建场地位于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校址西侧为新乡医学院,西1.5公里即为市委市政府新址,西距二环路1公里,东距107国道2.5公里,交通干线四通八达,拟建校址地理位置条件和交通条件优越。2.3自然条件2.3.1 气候新乡市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干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各主要气候数据如下:年平均气温14°C极端最高气温 42.7°C极端最低气温 -21.3°C平均年降水总量 606.7mm 小时最大降水总量 69.8mm平均湿度 68%最厚冻土深度 280mm最大积雪深度 230mm主导风向东北风全年平均风速 3.4米/秒 2.3.2水文条件本工程场地勘探期间地下水位深 2.8米左右,属第四纪沉积层孔隙潜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2.3.3地质条件场地在揭露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纪沉积层。根据土层的物理、力学特征共划分为6个单元层,其岩性特征如下:第一单元层:素填土褐色,稍湿,稍密,以粉土为主,含有少量砖块、煤星等,上部有15cm左右为水泥路面,压缩系数为0.387,属中等压缩性土,底层埋深1.0-2.6米,单元层厚度1.0-2.6米,层底标高68.81-70.33米。第二单元层:粉土褐黄色,稍湿,稍密,含铁染,较均质,压缩系数0.387,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底埋深1.7-2.0米,单元层厚度0.0-1.0米,层底标高69.15-69.63米。第三单元层:粉质粘土红褐色,可塑,含铁锰小结核,压缩系数0.406,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底埋深 2.7-3.0米,单元层厚度0.4-1.3米,层底标高68.33-68.68米。第四单元层:粉质粘土灰黄、灰绿色,可塑,含较多钙质结核,偶见螺壳碎片,压缩系数0.362,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底埋深 5.0-5。8米,单元层厚度2.0-3.0米,层底标高65.75-66.42米。第五单元层;粉质粘土棕黄色,硬可塑,含较多钙质结核,具锰染,夹薄层粉土,压缩系数0.26,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底埋深10.5-11.3米,单元层厚度5.1-5.3米,层底标高60.10-60.88米。第六单元层:粉细砂褐黄色,饱和,中密,局部相变为粉土,该单元层揭穿,已揭最大厚度4.5米。2.3.4抗震烈度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分图》(1990),该场地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8度。2.3.5基础设施条件2.3.5.1给排水新乡学院位于新乡市规划的给排水管网系统中,校址周边的排水管网已基本到位,可满足项目给排水需要。2.3.5.2供电校址西南侧有区域变电站,供电条件良好,可满足项目供电需求。2.3.5.3取暖新乡学院采暖使用锅炉供热,可以满足项目供暖需求。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3.1、研究依据3.1.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3.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3.1.3、“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发【1999】28号。3.1.4、“关于批准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建标【1992】245号。3.1.5、新乡学院委托我公司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3.1.6、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规定。3.1.7、新乡学院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3.2项目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和内容、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组织与实施、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4、项目规划指导思想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往的象牙塔式的办学思路已经逐渐落伍于时代的潮流,学校面向社会开放的程度也在逐步增加。学校中的文化、艺术、体育设施不仅仅属于学校本身,它们也可以同时成为社会和城市资源的一部分。这也彰显出我国教育具有公益性特点的一面。故本案规划中强调公共资源同基本资源的分区,把相对开放的具有一定共享价值的空间向东布置,隔断外界不良景观和环境。5、项目建设原则5.1、整体性原则校园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子系统,既有它自己鲜明的个性,又反映着社会的烙印。围绕“相得益彰”这个宗旨,先做好校园建设的计划,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实施。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建设也要围绕着这一根本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协调一致的大教育环境。5.2、高品味原则校园建设是一种美学建设。提高品位,形成特色,使学校成为美的环境,美的感受,美的意境,美的熏陶的学府。因此在具体布置和落实时,一是注重高标准,高品位;二是要做到三精,即内容精要,设计精心,制作精良;三是要达到“五性”,即艺术性、知识性、思想性、整体性,实用性。结合广大师生的需求,站在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规划和实施学校建设工作。要按照校园布局要求,营造“绿树成荫、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鸟语花香”的优美校园。5.3、参与原则校园建设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众生齐动手,发挥集体、个人,家长及各方面的积极性。学校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集体,只有每个个体对所处的集体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自觉的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大家”中,形成“学校是我家,大家共建它”的氛围,每个人都把建设美好校园化作自觉的行动,为建设和谐校园而尽心尽力,这样构建和谐校园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兴建体育馆是城市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培养体育人才,发展体育产业的必要条件。我市是豫北新兴的经济贸易中心城市,建设一座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现代化体育馆是十分必要的。普通高校建设综合体育馆可以保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竞赛以及群体活动的正常进行,满足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体育场馆、设施的要求,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高校综合体育馆具有综合性和抗干扰性等室外体育场地无法比拟的优势。综合体育馆的综合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项目功能多样性,即综合馆是包含了多个体育项目的场馆,如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篮球馆、健美操馆、游泳馆等,有些大型综合体育馆还修建了室内田径场、武术馆等;二是兼顾体育产业的发展。2、项目建设的紧迫性体育文化与经济是互动的,一流的国际大都市要有一流的体育设施。假如城市以体育论优劣,那么,决意走在世界前列的新乡人,正在借助体育打造自己的城市形象。如果新乡人曾经有过蜗居阁楼的物质生活困境,那么,同样尴尬的体育设施匮乏只有短短数年。变化源自一个从上到下的共识:先进的体育文化是凝聚和激励人心的重要力量,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充分认识体育文化建设的紧迫性。第三章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1、专业设置新乡学院现设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设有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政法系、教育科学系、体育系、新闻与传媒系、音乐表演系、艺术设计系、历史系、数学系、物理系、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建筑工程系等18个院系,共开设本、专科专业70余个,现在校生25500余名。2、建设目标新乡学院体育馆作为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总体规划使新乡学院体育馆既具备教学特色,富有浓郁的体育气氛,同时又合于时代节奏、蕴涵新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从而创造一个极具个性同时又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校园环境。3、项目规模新乡学院体育馆位于新乡学院续建工程校内,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体育馆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可设计座席5000个,其中固定座席4000个,副馆为运动员休息、训练等用房。体育馆走廊的房顶可设吊顶。既节约了成本,也符合简约的国际潮流。该体育馆建成后将成为可承接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健身、排球、篮球、手球及室内足球等各类常规体育项目比赛的室内综合体育馆,并向学生和市民开放,也会成为专业队训练的基地。第四章规划设计方案1、项目选址及交通条件新乡学院位于新乡市东南郊的科教园区,金穗大道、东明大道西南角。周边已建成使用的有新乡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校、新乡电视台等大专院校和文化设施,该校址距市中心约5.4公里。北临新乡主干道---南干道,西依医学院,南靠向阳路,东临东明路。校区周围无污染性工业,环境幽静。具有优越的交通位置和区域位置,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可依托性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良好。校址西1.5公里即为市委市政府新址,西距二环路1.0公里,东距107国道2.5公里,交通干线四通八达,拟建体育馆地理位置条件和交通条件非常优越。2、规划设计原则总体规划应遵照新乡市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满足国家有关设计规范,适合消防安全要求,规划要体现设计的前瞻性、完善性和可持续性,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合理布局、有利教研、方便管理、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突出特色的总体规划原则。本着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因循历史文明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分区明确且便于联系,环境优雅、安静、有利教学通过总体规划使新乡学院既具备教学特色,富有浓郁的学术气氛,同时又和于时代节奏、蕴涵新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从而创造一个极具个性同时又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校园环境。3、体育馆及其活动区在整个校园区的位置体育馆及其活动区主要由田径运动场、各类球场和体育馆组成,一个位于教学区的西侧,校区西北部,紧靠西北侧入口处布置,该区与主教学区以绿化带和南北主干道相隔,南与生活区由东西主干道相连。另一个体育活动区位于校区东南部,紧靠东明路出入口布置,有利于体育区的对外使用。该区北与公共教学区以绿化带和东西主干道相分,南紧邻教职工生活区,西与学生活动生活区以南北主干道相隔,为学生日常健身提供充足的运动场地,既便于日常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与教职工的文体娱乐,又以交通干道绿化带与教学区分割,减少对其他各区的干扰。4、设计依据4.1、《建筑设计指导丛书——体育建筑设计》(建工出版社)4.2、《现代建筑设计系列手册——体育建筑设计手册》(重庆大学曾涛编)4.3、《体育馆建筑设计》(梅季魁编)4.4、《建筑设计资料集》(七)4.5、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4.6、建筑物理、结构选型、建筑构造类书籍5、体育馆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面积1.0万平方米。6、体育馆建筑设计规模及面积指标分配6.1 此馆可定为乙级中型体育馆,按举行篮球、排球等小型运动项目的练习和比赛为主设计,兼做文艺表演、集会、展览等多功能用途。看台座位为排椅,4000至5000座,球场一侧设主席台,设条桌及软坐椅。比赛场地设弹力木地板。建筑面积约10000 m²。6.2、面积分配6.2.1、比赛大厅(3000 m²)分为比赛区、观众区和裁判席。6.2.2、服务用房①、观众用房:Ⅰ、观众休息厅:800 m²Ⅱ、门厅、饮水、衣帽、小卖、电话间、卫生间、吸烟室等:面积自定②、贵宾用房(休息室、接待室、卫生间):150~200 m²③、运动员用房:Ⅰ、休息室:2~4间,40~60 m²/间Ⅱ、更衣室:≥2套,60 m²/套Ⅲ、厕所、淋浴:面积自定Ⅳ、健身房:100~150 m²Ⅴ、医务急救:30 m²Ⅵ、检录厅:120 m²Ⅶ、兴奋剂检查室(工作室、侯检室、厕所等):50 m²④、新闻媒介用房:Ⅰ、新闻官办公室:20m²Ⅱ、记者工作区(休息、采编、公告等):120 m²Ⅲ、邮电(营业、机房等):50 m²6.2.3、管理及设备用房:①、竞赛管理用房:Ⅰ、组委会办公室:5间,15 m²/间Ⅱ、管理人员办公室:5间,15 m²/间Ⅲ、会议室:30~40 m²Ⅳ、仲裁录放:15 m²Ⅴ、编辑文印:30 m²Ⅵ、数据处理:80 m²Ⅶ、裁判员休息室:5套,50 m²/套Ⅷ、赛后控制中心:20 m²②、工作人员用房:Ⅰ、馆长室、办公室若干、更衣、卫生间:面积自定Ⅱ、会议室(可与竞赛部分合用):面积自定Ⅲ、更衣、卫生间:面积自定③、其他Ⅰ、广播电视用房ⅰ、广播和电视转播系统(播音室、评论员室、声控室等):面积自定ⅱ、内场广播:10 m²ⅲ、电视发送室:30 m²ⅳ、摄像间、音响系统等:面积自定Ⅱ、计时计分系统(包括计时控制、显示屏幕控制、数据处理等):面积自定Ⅲ、技术设备用房ⅰ、灯光控制:20 m²ⅱ、消防控制:20 m²ⅲ、器材库:300 m²ⅳ、电话系统、变电室、空调机房等:面积自定6.2.4、练习馆(以篮球馆为准)7、体育馆给排水设计7.1、设计范围本工程给排水初步设计内容包括室内给水、热水、排水、雨水和消防给水系统。7.2、给水系统估算最高日用水量为47.71m3/d,最大时用水量为12.07m3/h。本工程的水量和水压由市政供水管网统一供给,系统供水方式为下行上给式,供水压力为0.35MPa。观众区内提供成品的饮用水或冷、热水。7.3、热水系统本工程的淋浴间供应热水,热水系统由校区锅炉房供给。热水供水系统采用单管供水方式,供水温度为45°C,循环方式采用全循环。耗热量300Kw。7.4、排水系统本工程采用污废合流式排水系统,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入校区排水管网。室内排水系统在比赛馆的公共卫生间内设环行通气管,在每个空调机房和新风机房内设置排水地漏。地下部分的废水汇集至集水坑,用潜水泵提升排出室外,每组潜水泵设置两台,互为备用,当一台泵来不及排除突然涌水时,两台泵同时启动并报警。潜水泵由集水坑水位自动控制。7.5、雨水系统重现期:屋面P=5年;雨水排放形式。比赛馆的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系统排至室外雨水管道。7.6、消防给水本工程按座位数不小于5000个的体育馆进行消防设计。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15L/s (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30L/s (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30L/s (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 设计消防储水有效容积为432m3,室外消火栓系统由校园消防管网保证,因此消防水池所需容积为:216m3。采用新建的东北大学游泳馆内的游泳池作为消防水池,容积为2600m3,满足容积要求。消火栓和喷淋系统所需的和水压由设在游泳馆地下一层的消防水泵保证,火灾初期灭火所需的水量和水压由设在游泳馆地下一层的气压给水装置保证。7.7、馆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为环状,设置一个试验消火栓和一个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的布置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每层任何部位都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室内消火栓选用SN65型消火栓,消火栓的栓口直径为65mm,水枪充实水柱为10m,水带长度为25m,水枪喷嘴口径为19mm,并设置击碎式启动报警按钮。火灾初期时,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水量和水压由设在地下一层的9m3气压给水罐保证。7.8、自动喷淋消防系统在观众厅的吊顶上部、贵宾室、器材间、运动员休息室和走廊设自动喷淋消防系统,按中危险Ⅰ级设计,设1个湿式报警阀和4个水流指示器,在末端设有系统检查管(设有压力表和放水阀)。喷淋系统用水由游泳馆供给,喷淋管网为枝状,管径为DN150, 配水支管入口压力不大于0.40Mpa。喷淋系统设有两个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淋喷头为玻璃球式,T动=68°C。火灾初期时,喷淋系统的水量和水压由设在游泳馆地下一层的3m3气压给水罐保证。7.9、管材生活给水和热水管道:管径≤DN50时采用PP-R塑料管,热熔连接;管径>DN50采用PP-R管,螺纹连接。重力排水管道采用双壁带螺旋滑道的U-PVC塑料排水管,粘接;压力排水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消火栓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卡箍或法兰连接。8、其他要求8.1、体育馆要求进行视线设计,同时馆内要求吸声措施。8.2、比赛场地上方设灯光照明,走廊门厅、贵宾室设各种装饰灯具,各安全出口设安全灯,人流疏散等满足消防要求.8.3、馆外环境要求精心布置停车场、绿化、雕塑等,绿化率﹥25%。9、设计说明9.1、详述设计构思及主要特征。9.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座位总数、总占地面积、每座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每座建筑面积、观众厅面积、每座面积、、绿化率等)。9.3、视线设计与计算。9.4、人流路线、疏散路线分析。9.5、观众厅的结构选择以及采光、通风等。第五章环境保护及节能节水1、环境保护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因素已经成为许多领域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绿色环保”、“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概念已深入人心,下面将详细讨论体育设施建设中在这方面产生的问题。1.1、视觉方面环境可持续开发或者简称作ESD,正在成为未来的建筑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对环境的关注和尊重应该是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一个内在的组成部分,而且不仅要包括那些实际因素,比如材料、能源和废物,还有建筑的视觉影响以及建筑视觉效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1.2、能源效率建筑师在设计一个建筑时所要考虑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该建筑所消耗的能源量,因为建筑所需要的能源量越少,对产生这些能源的燃料的需求就越少。建筑师要考虑使用结合热量和动。
体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88e8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5.png)
体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体育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身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式。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体健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体校作为培养优秀运动员、普及体育知识和推广体育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体校建设可行性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全民健身事业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体育运动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都非常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
这些国家的体育体系建设非常完善,有大量的专业体校,为每一个有体育梦想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培训和发展平台,为其专业队伍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运动员。
而在国内,政府也非常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民健身”和“奥运强国”等重要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大力加强体校建设和对体育人才的培养。
三、体校建设分析1.市场需求我国目前正处于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全民健身热潮正熊熊燃烧,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锻炼和专业培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建设体育运动的需求市场是非常广阔的。
2.政策支持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对体育运动的场地建设、人才培养和比赛奖励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这极大地推动了各地对体校建设的投入和发展。
3.资源条件中国有着丰富的体育资源,足球、篮球、游泳、田径等多项运动的优秀运动员都在中国涌现。
此外,中国还有着众多的体育场馆和专业培训机构,这些都为未来体校的建设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资源保障。
四、体校建设可行性分析1.市场可行性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和对体育运动的支持力度来看,体校建设的市场可行性是非常大的。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体育运动的认识不断提高,对专业的体育运动训练和培训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2.政策可行性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也为体校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可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f8d8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7.png)
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可研报告1. 项目背景本可研报告旨在对体育场馆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评估,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依据。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场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要求。
3. 市场分析针对体育场馆建设项目的市场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对于举办体育活动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此外,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增长。
4. 技术可行性经过技术可行性研究,本项目的建设技术已经成熟,并有多项解决方案可供选择。
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 经济可行性基于市场需求和项目规模,本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盈利前景。
投资回报率和财务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6. 社会环境可行性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当地的体育设施状况、促进体育文化传播以及增强社区凝聚力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
在环境保护方面,项目建设将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环境影响最小化。
7. 风险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如资金不足、工期延误等。
针对这些风险,我们将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制定相应的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
8. 建设方案根据上述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建设方案:在规划充分、市场需求高的区域选择合适的用地并启动体育场馆建设,同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体育组织开展合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9. 结论综上所述,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在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均具备可行性。
该项目有望为当地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同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
因此,建议继续推进该项目的实施。
请注意,以上结论仅基于当前的可研报告结果,具体项目实施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决策。
学校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校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0c80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d.png)
学校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体育馆作为学校的重要配套设施,对于学校的体育教育和文化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了探讨在学校建设体育馆项目的可行性,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拟对学校体育馆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项目背景1.目前学校的体育设施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和教学需求。
2.学校的体育馆建设项目符合当前教育规划和发展需求。
三、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和教学活动的需求大于目前的设施容量。
(2)学生和家长对体育馆建设的期望值较高。
(3)学校周边地区的其他学校体育馆资源有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投资可行性(2)投资回报:学校体育馆可以通过租赁给周边社会团体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提供场地出租服务等来获得回报。
3.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学校体育馆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还可以提供场地给社会团体举办各类体育活动,促进社会体育的普及和发展。
(2)文化效益:学校体育馆可以作为学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场所,举办体育比赛、文化展览等,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可行性风险(1)建设风险:包括工期延误、造价超支等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事前仔细规划和风险控制。
(2)经营风险:体育馆的运营需要专业的团队和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运营计划,以确保经营效益。
四、建议与措施1.建议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团队,以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
2.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合理分配资金和资源,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和投入使用。
3.成立专职的体育馆管理团队,负责体育馆的经营和维护管理工作。
4.加强市场营销与推广工作,积极与社会团体合作,提供场地出租和服务,扩大经营收益。
五、结论经过对学校体育馆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校体育馆的建设具有市场需求、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可行等优势。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关措施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运营。
体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d9bd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4.png)
体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客户的需求撰写
目录
一、前言1
二、项目背景1
三、总体规划与设计2
四、需求分析3
五、预算分析4
六、技术设备分析5
七、经济效益分析6
八、风险分析7
九、立项结论8
十、结论9
附录10
一、前言
本文旨在对XX体育场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旨在为客户提供可
行性分析和建议,以便客户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项目情况,并作出决策。
二、项目背景
XX体育场是一个建筑规模较大、体量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新型建筑项目,是一个多功能体育场馆,可以满足多种体育活动,例如足球、篮球、橄榄球、游泳等,给当地社区和其他社区带来体育活动和文化生活机会。
三、总体规划与设计
本项目的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体育场建筑规划、设备搭设、场地安全设计、景观设计等。
具体包括:
1.体育场建筑规划:包括建筑面积、体育场的场地布局、主要体育项目等
2.设备搭设:分析与多种体育项目适用的设备搭设,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3.场地安全设计:建立完善的安全隔离、消防设施搭建等,确保场地及活动的安全。
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30cb0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0.png)
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1.1 项目背景1.2 项目概况1.3 结论2.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塑胶跑道建设的重要性3.项目场址选择3.1 项目选址一、总论1.1 项目背景本报告旨在对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以便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事业的普及,学校运动场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项目旨在为学校提供一个优良的体育运动场地,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
1.2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学校内部,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设施。
项目总投资为100万元,建设周期为6个月。
1.3 结论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学校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建设,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二、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越来越高。
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其体育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学校场地有限,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因此,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塑胶跑道建设的重要性塑胶跑道是现代化运动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减震、防滑、耐磨等优点。
在学校体育运动中,塑胶跑道可以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减少运动伤害,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运动场地。
三、项目场址选择3.1 项目选址本项目选址于学校内部,具有交通便利、场地宽敞等优点。
同时,选址还需考虑到环境卫生、安全等因素,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后续运营。
3.2 场址条件在选址方面,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周边环境、交通便利度和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情况。
版学校体育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版学校体育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f9d5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1.png)
版学校体育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版学校体育场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项目的背景、市场需求、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环境等因素进行研究,对该项目进行评估。
二、背景版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作为学生身体健康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场地设施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目前,学校并没有拥有专门的体育场,为此,版学校考虑新建一座体育场。
三、市场需求1.学校内部需求: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运动会和校内比赛的举办等都需要一个专门的体育场,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学校外部需求:学校也将向周边社区和其他学校开放体育场,提供场地给外部组织租赁和活动使用,丰富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四、技术和经济可行性1.技术可行性:a.场地选择:根据学校现有土地和设施资源,择地选址方便,并考虑到交通、排水等基本条件。
b.综合设施:体育场不仅需要一个开阔的运动场地,还需要配套设施如看台、跑道、灯光、音响、更衣室等。
可以充分利用新兴的节能材料和技术来设计和建设体育场。
c.运动设备:体育场需要采购一定数量和类型的运动设备,如球门、篮球架等。
需要对设备的质量和价格进行评估和比较。
2.经济可行性:b.预计投资回报:通过学校内外部需求的预估和租赁收入的评估,预计在一定时间内能收回投资,并获得一定的盈利。
五、环境问题1.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体育场项目的建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噪音、水资源消耗等。
需要进行环境评估,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环境影响。
六、风险分析1.建设风险: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工程施工风险,如拖期、工程质量等。
2.经营风险:项目投入使用后,可能面临的市场需求变化、设备损坏等经营风险。
七、结论与建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了版学校体育场项目的背景、市场需求、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环境等因素,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学校体育场项目有着良好的市场需求,可以满足学校内外部的体育活动需求。
学院体育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院体育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c042cb3186bceb19e8bb26.png)
学院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论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XX体育馆建设地点:XXXX学院1.2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建筑工程公司办公地址:**市@@路##号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工程XX班学号:XXXXXXXX1.4研究依据及范围1.4.1研究依据(1)《广西市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规程、规范、标准和定额;(5)**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广西工学院体育馆建筑设计方案》;(6)XXXX学院提供的有关基础建设资料。
1.4.2研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政策和规范,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以及场馆工程的总图规划、主要工程技术方案、环保及节能、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风险分析等进行分析研究,供XX和项目审批部门决策参考。
1.5项目概况1.5.1建设规模与内容(1)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按乙级体育馆标准建设。
其主要内容为:可容纳3000席观众的主体育馆及与场馆比赛配套使用的管理中心、动力中心等。
(2)建设规模项目总建筑面积3800㎡。
1.5.2主要建设条件项目选址于XXXX学院。
按照学院总体规划要求实施建设。
建设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已取得西安市规划部门的认可,项目建设用地有保证。
拟建场址位置见附图一,距频临干道,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已敷设到了距建设用地场址边沿约200m处,公用配套设施条件较好。
1.5.3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全部由广西市财政安排。
1.5.4进度计划项目建设期15个月。
2012年4月初动工兴建,2013年7月底以前竣工。
1.5.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2 用地面积㎡28003 建筑面积㎡38003.1 地上建筑面积㎡22003.2 地下建筑面积㎡16004 停车位数量辆605 层数地下一层地上两层6 项目总投资万元3155.66.1 建设投资万元3105.66.2 流动资金万元507 劳动定员人352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XXXX学院基本情况XXXX学院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1958年创建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985年,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柳州市人民政府的强烈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将广西工学院迁至柳州市办学。
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7673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4.png)
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对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现有的资源、市场需求、投资成本等方面的分析,评估了该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具备较高的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潜力。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资金、土地、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本报告提供了详细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和建议,以支持学校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1.引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2.方法2.1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3.现状分析3.1学校运动场建设概况3.2运动场建设的意义3.3现有运动场利用情况4.市场需求分析4.1运动场市场潜力4.2需求调研结果分析4.3市场比较研究5.投资成本评估5.1建设投资成本5.2运营维护成本5.3预期投资回报6.环境评估6.1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6.2环境保护措施7.可行性分析7.1SWOT分析7.2其他可行性分析方法应用7.3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8.结论及建议8.1项目可行性评价结果8.2建议与决策建议8.3项目实施计划9.风险和问题9.1项目实施中的资金风险9.2土地选址和规划风险9.3环境影响风险9.4运营管理风险以上是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大致结构,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调整。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并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估和分析,最终得出项目的可行性评价结果并提出建议。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运营。
学院体育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院体育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c042cb3186bceb19e8bb26.png)
学院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论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XX体育馆建设地点:XXXX学院1.2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建筑工程公司办公地址:**市@@路##号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工程XX班学号:XXXXXXXX1.4研究依据及范围1.4.1研究依据(1)《广西市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规程、规范、标准和定额;(5)**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广西工学院体育馆建筑设计方案》;(6)XXXX学院提供的有关基础建设资料。
1.4.2研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政策和规范,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以及场馆工程的总图规划、主要工程技术方案、环保及节能、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风险分析等进行分析研究,供XX和项目审批部门决策参考。
1.5项目概况1.5.1建设规模与内容(1)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按乙级体育馆标准建设。
其主要内容为:可容纳3000席观众的主体育馆及与场馆比赛配套使用的管理中心、动力中心等。
(2)建设规模项目总建筑面积3800㎡。
1.5.2主要建设条件项目选址于XXXX学院。
按照学院总体规划要求实施建设。
建设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已取得西安市规划部门的认可,项目建设用地有保证。
拟建场址位置见附图一,距频临干道,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已敷设到了距建设用地场址边沿约200m处,公用配套设施条件较好。
1.5.3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全部由广西市财政安排。
1.5.4进度计划项目建设期15个月。
2012年4月初动工兴建,2013年7月底以前竣工。
1.5.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2 用地面积㎡28003 建筑面积㎡38003.1 地上建筑面积㎡22003.2 地下建筑面积㎡16004 停车位数量辆605 层数地下一层地上两层6 项目总投资万元3155.66.1 建设投资万元3105.66.2 流动资金万元507 劳动定员人352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XXXX学院基本情况XXXX学院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1958年创建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985年,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柳州市人民政府的强烈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将广西工学院迁至柳州市办学。
学校体育训练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校体育训练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65335a2e3f5727a5e9626c.png)
学校体育训练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基本情况 (6)二、项目代理业主简介 (6)三、可行性研究范围 (7)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8)五、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六、主要结论 (9)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1)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11)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第三章某某市体育事业现状与发展规划 (19)一、某某市体育事业现状 (19)二、某某市体育事业存在的问题 (25)三、某某市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26)第四章项目功能、建设规模及内容 (33)一、功能定位 (33)三、建设内容 (35)第五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37)一、建设地址 (37)二、建设条件 (37)第六章总体规划 (43)一、规划设计总体构思 (43)二、空间轴线及功能结构 (44)三、分区规划设计 (45)第七章竖向设计及道路交通规划 (50)一、竖向规划 (50)二、道路交通组织 (51)第八章建筑及结构设计 (54)一、建筑设计 (54)二、结构设计 (56)第九章公用工程 (59)一、给排水设计 (59)二、排水 (60)三、电气设计 (61)四、燃气设计 (65)第十章体育工艺 (67)一、室外训练场工艺设计要求 (67)二、室内训练用房工艺设计要求 (69)第十一章节能、消防、环保及绿化 (72)一、节能 (72)二、消防 (72)三、环境保护 (76)四、绿化 (76)第十二章项目组织及管理 (7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1)一、投资估算 (81)二、资金筹措 (83)第十四章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计划 (84)一、项目建设进度 (84)二、资金使用计划 (84)第十五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85)一、招标形式 (85)二、招标范围 (85)三、施工及监理单位资质要求 (85)四、招标信息发布 (85)五、招投标工作组织 (86)第十六章项目收支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价 (87)一、项目收支分析 (87)二、社会效益评价 (88)第十七章结论及建议 (91)一、结论 (91)二、建议 (92)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某某市运动技术学院(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建设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体育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XX学院体育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单位情况1.1.1项目名称××学院体育运动中心1.1.2项目建设单位××学院1.1.3建设单位负责人××1.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5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估算为7922.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7116.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76.1万元,基本预备费230.8万元。
资金来源:××学院自筹。
近三年,通过政府奖补资金化解债务后,学校无任何银行借款。
目前,该项目的资金已全部筹措到位。
1.1.6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工期2年,自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
1.2项目概况1.2.1建设地点××学院体育运动中心建设项目拟在学院南面新征土地上建设,该地块位于××经济开发区明珠大道以东,X河以西,新校园以南,××中学以北。
1.2.2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建体育运动中心总用地面积29653.56㎡,总建筑面积22596.92㎡。
体育运动中心分主馆、附馆、游泳馆和乒羽球馆等四个功能区:主馆总建筑面积为6359.06㎡,设计看台座位数为3960个(其中固定坐席3000个,活动坐席960个);附馆总建筑面积为5545.08㎡,包括健美操场馆、体操场馆、武术场馆、体育舞蹈场馆和体能训练馆等;游泳馆总建筑面积2848.62㎡,建设有50m×25m八泳道标准泳池一个、男女更衣室、淋浴室、消毒池等若干;乒羽球馆总建筑面积2985.94㎡,建设有48片(台)标准乒乓球馆一个、12片标准羽毛球馆一个;办公、库房及其他建筑面积4858.22㎡。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3编制的依据与范围1.3.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3)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关于批准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建标[1992]245号);(4)《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XX]2号;(5)湖北省发改委、教育厅、人事厅《关于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鄂发改社会【20XX】423号);(6)《××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7)《××学院“十二五”校园建设与发展规划》;(8)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3.2可行性研究范围(1)项目建设必要性(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项目建设方案(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社会效益评价及结论1.4可行性本项目是××学院改善教学条件,特别是室内体育场馆设施严重不足的重大举措,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学院提高办学实力,促进学院发展;有利于增强学院教育质量,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好更多的接班人。
项目建设符合××市城镇建设规划,符合《××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是××学院发展现实需要。
项目选址合理,出入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建设条件完备,可实施性强。
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符合《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和《游泳池(馆)规划设计与建造》规定标准,符合教发[20XX]2号《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规定,符合××市城市发展规划要求。
项目投资规模适度,投资造价切合实际,建设周期适当,资金来源渠道明确,××学院具有该项目的筹资能力,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
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建设单位简介××学院地处大别山南麓人文重镇——湖北省××市古城,北依东坡赤壁、南临浩瀚长江,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幽雅,是一所师范教育特色显著、师范与非师范教育均衡发展的多科性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隶属湖北省管辖,是拥有740 万人口的××市的第一高等学府。
学校所在的××市位于长江中部沿岸城市带、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京九、大广、沪蓉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全境,中原著名的“宜居城市”。
××素有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人文底蕴丰厚,英才辈出。
这里有全国知名的“将军县”(红安)、“教授县”(蕲春)、“黄梅戏之乡”(黄梅)、“东坡赤壁”、“四祖、五祖佛教祖庭”;这里诞生了毕升、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汤用彤、黄侃、熊十力、胡风等历史文化名人;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林育英、林育南、李先念等一大批革命家和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等一大批军事将帅。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历经“省立××乡村师范学校”、“湖北省立××学校”、“华中师范学院××分院”、“××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变迁, 20XX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学院”, 20XX年10月,学校“申硕”成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它标志着该校提升办学层次,实现了新的突破。
学校由X山、X山两个校区组成,现有校园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近47.1万平方米。
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15050人。
历经百年耕耘,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师范教育特色显著、师范与非师范教育均衡发展、涉及文、理、工、法、经、管、教、农、艺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现有专任教师87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博士、硕士450余人。
现有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30余人次。
学校还聘请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100余名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现设有15个教学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13个,19个专业可授予双学士学位。
学校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稳步推进,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该校学生在20XX、20XX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连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10年荣获国家奖(其中连续8年荣获国家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CCTV 杯”外语竞赛、大学生“全国校园DV、摄影作品展”等重要赛事中都取得优异成绩。
20XX年开始,学校先后与长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现有联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18名。
20XX年4月学校正式招收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学校设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设有生物资源研究所、不确定系统研究所等20个研究机构。
近五年来,学校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4项,主持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5项。
近5年科研成果省部级以上(含)奖励20余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1项。
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
学校国际交流广泛,已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摩尔多瓦、韩国、新西兰、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有关高校与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100 多位外籍专家学者来院任教、讲学。
20XX 年起,学校开始招收留学生。
自20XX年起,实施“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项目”12项。
学校毕业生始终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在90%以上,部分院系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50%。
在学校培养的3万余名历届毕业生中,一大批人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和骨干: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学的前三任校长、××所属十县市区80%以上的中学校长、副校长都是该校的毕业生。
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感慨地说:“××中学和××的基础教育是个谜,谜底就在××学院”。
近几年,该校先后荣获“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级文明单位”、“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省级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20XX年,该校爱心接力26年照顾百岁教师遗孀的师生群体荣获首届“感动××十大人物”称号。
随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实力的增强,近年来,学校在全国高校和湖北省内高校综合排名中的位置也在不断提升。
在中国校友网发布的年度中国大学600强排行中,20XX至20XX年连续五年,该校均位列湖北省高校前20名,除部属院校外,该校一直在省属高校中稳居前12名。
当前,全校教职员工正努力践行“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的二十字办学理念,“厚德博学力行致远”的八字校训,“攀层次上水平创特色”的九字发展观,深入贯彻首届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省内有重要地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省属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2.2项目提出背景进入“十二五”后,××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校园面积1066.6亩,校舍建筑面积307554.6㎡。
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学院计划到20XX年学校全日制本、专科生达到18000人,按照国家发改委、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生均用地面积54㎡、生均校舍面积7.5㎡计算,学院土地面积应达到1458亩,尚缺494亩(其中体育场馆设施用地27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要达到43.86万㎡,尚缺13.1万㎡。
特别是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学院的创新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和体育锻炼设施相对缺乏,影响了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
2.3××学院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现状的调查分析2.3.1××学院体育场馆设施现状××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6000人,并设有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