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尺八和唐尺八的制作(精)

合集下载

尺八

尺八

尺八:承续汉唐宫廷雅乐古风(图)
族乐曲里搜寻类似的作品。

通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和研究,终于找到了几首适合尺八吹奏的古代乐曲。

其中一首名为《虚铃》的乐曲,有文献记载正是中国盛唐时期由尺八吹奏的边塞古乐。

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所能认定的惟一尺八古乐。

为了让尺八走向公众,易佳林首先在朋友聚会时演奏,让大家欣赏。

人们听到后都很惊奇——由竹子做成的乐器竟能吹奏出类似大漠风暴刮过一般的音乐,简直不可思议。

得到认可后,他更增添了信心,开始举办培训班向爱好者传授尺八吹奏技艺。

现在,他还到成都、北京、广州等城市交流、讲学。

他创设的“尺八缘”网站有注册学员300余人。

失传千年的中国尺八在巴蜀大地奏响了复兴之音。

尺八及竹埙萧的制作

尺八及竹埙萧的制作

尺八及竹埙萧的制作| [<<][>>]尺八及竹埙萧玉屏箫笛,源远流长。

在诸多民族乐器中,有其独特之处。

近年来,玉屏箫笛厂挖掘潜力,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

其中,尺八为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人民所喜爱,竹埙箫亦倍受乐器爱好者青睐。

小尺八:是一种用山竹制作的竖吹短箫,内径13-15mm,管身长42cm,开有5个音孔(无基音孔),正宫调(1=G)。

1 2 3 5 6 7G A B D E #F大尺八:用玉屏出产的大金竹根部及其上五节至十节竹身制成,内径20-30mm,管身长50-60cm,开有6个音孔,有基音孔,筒音为5,分尺字调和正宫调,与笛子一样是七声音阶。

5 6 7 1 2 3 4G A B C D E F(尺字调)D E #F G A B C(正宫调)大尺八比小尺八音域宽,声音低沉委婉,可以吹民间小调、民间舞曲及独奏曲,亦可吹奏流行歌曲。

竹埙箫:用山竹制作,内径13-16mm,管长30-40cm,两端都从竹节处截断。

乐器呈扇形,吹口开在上底节处(粗端),管身上开有7个音孔、1个膜孔,下底节处开一底孔。

乐器分小工调和正宫调。

5 #567 1 2 3 4A #AB #CDE #F G(小工调)D #DE #FG A B C(正宫调)这种乐器的音色,与埙、箫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故暂取名竹埙箫。

此箫用于塑造某种民族音乐形象,渲染某种外静内激的复杂气氛,表现某种若有所思的艺术意境,有独到的艺术效果。

尺八的制作尺八形制与箫相近,以竹根制作,中通无底,管体一尺八寸,吹口多做成斜面月牙形,正面开五个按孔,背面开一个按孔,在吹口和正面音孔间设有膜孔。

其吹奏方法与箫相似,但音量较箫声大。

尺八的形状和箫相近,但管身较箫短而粗,取竹根制成,全长56~6O厘米,吹呐径2厘米。

尺八的选材和制作十分考究,多采用石竹、观音竹和茉莉花竹,从齐土的地方切下,将竹节挖通,无底,管体长一尺八寸,上端内径六分。

吹口多做成斜面月牙形,正面开5个按孔,背面开1个按孔,吹口和正面音孔间设有膜孔。

《尺八

《尺八

《尺八&#183;一声一世》请来中日美尺八大师,梁文道:期待开放性带来新的美学刺激“尺八是一种源于中国的竹制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得名,音色苍凉辽阔,南宋后逐步在中国失传,而在日本保留发展至今。

它曾是四处云游的虚无僧的法器,近代被广泛运用于民谣、摇滚、爵士、流行等音乐类型中,而日漫配乐成了当下年轻人走近尺八的重要途径。

11月8日,在北京前门著名的爵士Live圣地Blue Note,举办了一场名为“《尺八·一声一世》告白会”的活动,史无前例地汇聚了来自美国及日本的顶级尺八大师,连华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观察者之一梁文道、导演陆川等人都慕名前来“朝圣”,著名钢琴家郎朗也发来VCR为尺八打call。

《尺八·一声一世》预告片现场,主办方天人慧致发布了首部古潮音乐人文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的预告片。

该片筹备了1年多,10次赴日拍摄,预计将于明年3月上映。

影片汇集了三桥贵风、海山、佐藤康夫、小凑昭尚、长须与佳、星梵竹、易佳林、含轩等八位中外尺八人,透过他们不同人生的轨迹,展现了这一古老乐器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希望。

发布会上,佐藤和小凑演奏了两人的经典曲目以及新作:由佐藤作曲的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同名主题曲、小凑作曲的纪录片主题曲《爱的意图》。

海山则与日本颤音琴代表人物滨田均,联手献上一段精彩绝伦的Jazz名曲《take five》。

海山梁文道先生听完忍不住赞叹:“在北京爵士乐吧听一个住在日本,学习尺八46年的美国人海山演奏,太奇妙了!”尺八源于中国,在日本得到传承和发展,现在又回到中国。

对此,梁文道认为,这不仅是一种本源的回归,更是中国音乐开放性的表现。

“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音乐还有很多可能性,二三十年前就有乐手用唢呐演奏爵士乐,我们期待有一天中国人用古琴弹奏日本的音乐。

期待这种可能性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有趣故事,期待这种可能性展示给我们美学上的刺激。

”一音入魂,一聲一世Helen(聿馨)、佐藤康夫、小凑昭尚专访采访/自在11月7日,本人有幸受邀在北京bluenote VIP室采访了尺八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的总导演Helen以及两位日本新世代尺八演奏家佐藤康夫、小凑昭尚。

尺八介绍

尺八介绍

尺八日本的一种传统木管乐器中国唐朝时传入竖吹的乐器竹制外切口五孔前四后一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中国古代民族乐器也有尺八这种乐器但是现在除了闽南的南音以外已经非常罕见
尺八,日本的一种传 统木管乐器,中国唐朝时 传入,竖吹的乐器,竹制, 外切口,五孔(前四后 一),属边棱振动气鸣吹 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 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 又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 境。 中国古代民族乐器也 有“尺八”这种乐器,但 是现在除了闽南的南音以 外,已经非常罕见。
1尺8寸尺八的内径参数↑
• 现在所传的尺八可分为古代尺八和现代尺 八两种。 • 一、古代尺八,又名地无管。外切式吹口, 五孔,前四后一,无凤眼。古代尺八一般 在普化宗明暗尺八流派中继续保存,在竹 材尺寸、形态要求上非常严格,依靠天然 符合要求的竹材才能制作出精良的地无尺 八,其音色自然、古朴、深邃。 • 二、现代尺八,也称地涂管。外切式吹口, 五孔,,前四后一,无凤眼。因地无尺八 必须依靠天然符合要求的竹材,所以随着 科技的进步,到了近现代尺八制作师通过 地涂技术,让一些天然不符合要求的竹材 通过技术填充达到性能的要求,从而实现 尺八的音准、性能的最大优化。其特点是 精确符合现代律准,共鸣泛音层次丰富。 • 另外有在尺八传播历史中出现过的雅乐尺 八、一节切尺八、天吹等,现今只保存有 历史文物,基本不再作为乐器流通传播。
流派关系
古代尺八:明暗流,普化宗的尺八歌口镶嵌一般为倒扇形。 琴古流:类似倒扇形,形状为倒三角(右图为琴古流镶嵌)、 都山流:为半圆形。也是保护歌口面积最大,最科学的一种。
琴古流(左),都山流,古代尺八
现代尺八通行为五孔,国际上教学、比赛皆 为五孔。现代一些尺八制作家也在探索基于 五孔尺八的多孔尺八,有七孔、九孔等,都 是在五孔基础上加开小孔实现的。民谣和演 歌演奏家通常会选用七孔尺八。九孔尺八很 少用。五孔尺八,通过掌握相应的技术,可 以很容易吹出所有半音阶,演奏所有曲调的 音乐,而且能够表现出多孔尺八所不具备的 效果。 尺八与箫最大不同之处,不单单在孔距,孔 数,吹口结构。 现代尺八对内径曲线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计算科学的完美的共鸣结构。这使得尺八音 色更加清脆,明亮并且细腻。

唐代笛的发展及主要特征

唐代笛的发展及主要特征

部 乐八\ 国伎
及其他 、
大隼栗
O
小隼栗
O
双隼栗
桃皮竿栗
节鼓
O
腰鼓
O.
齐鼓
O
担鼓
fo
铜鼓
毛员鼓
都昙鼓
答腊鼓
羯鼓
鸡娄鼓
正鼓
和鼓
槃W '
铜钱
O
贝 箪栗
O

乐器种类 乐工人数
19 15 27 25
天竺 安国 龟蚯 康国 疏勒 文康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O
O
OO
O
OOOOO
OO
O
OO
O
14
9
结语 唐代诗人们喜欢借酒浇愁,如抽刀断水。他们也借笛 子来抒情,笛声悠悠,情感幽幽。除了寂静的江边、热闹 的旅游名胜楼之外,还有宫廷、荒山野外、放牧之地、雨 后初霁的河边等,这些地方在李白、杜甫、李世民、刘禹 锡、白居易等大诗人的诗中屡见不鲜。不论是边关还是城 镇,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区都有笛声在飞扬,甚至小到生活 中的邻居也有吹笛可赏的。这不仅是因为笛子便于携带, 也因为笛子比较贴近生活, 善于表现生活。 笛所表达的内 容除了行军征战之外,还有离别情怀、各种悲情等。尽管 在诗人们看来横吹竹笛似乎很适合表达忧愁、悲愁、怨愁、 愁苦一类的感情,但是古代文人喜欢吟咏竹笛,原因是竹 笛音色优美,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将声音传播很远。特 别在夜色暮临和飘荡在水面上时,竹笛有着其它的乐器不 能达到的效果。 从这些特点来说, 笛子艺术在唐代音乐文 化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尺八简易教学指南

尺八简易教学指南

尺八简易教学指南(由于篇幅有限,本简易教材仅就一些关键重点给予简明提示,学习者需要多用心体会,如不能按本指南正确操作者建议参考正式教材和请教专业老师)一、正心,心平气静、不急不躁、自然放松、敬而不畏。

二、正姿,身、手、唇三方面。

身姿有站立、椅式、跪坐三种,以自然、放松、端正、庄重便于演奏为宜。

双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勿夹勿端勿举,右手中指与大指相对自然捏在第1、2孔之间距下四分距上六分处、此2指在演奏过程保持固定不动,构成持住尺八的基本支点,左手中指自然搭在第3、4孔之间(下四上六),分别用右手无名指控制第1孔的开/闭,右手食指控制第2孔,左手无名指、食指和大拇指分别控制第3、4、5(背面)孔。

尺八吹口斜切面朝上,双唇之间作成扁细椭圆形细缝对准弧形切口,下唇堵住吹口横切面的下部80-90%,留上部10%左右的空间作为气息吹入通道,尺八与身体夹角为40度左右。

三、正气,采用腹式呼吸或胸腹联合呼吸法,要领是垂肩、含胸、提肛、宁挺肚子勿挺胸、宁塌腰勿拔背。

吸气时横膈膜下沉,使吸入的空气尽可能多,吸气可以口鼻同时打开,尽可能快吸慢吐,而吹气时必须关闭鼻腔通道,由狭小的唇缝慢慢呼出,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

类似潜在水中慢慢放气,持久者佳。

四,正音,如果前三者都做到位,请按以下提示反复调整直到可以发出正确的声音。

1、为了避免因按孔不严密而不发声,请打开3、4、5孔,吹最容易发出的D5这个音。

请打开调音器或校音软件,对照标准音进行训练。

2、呼吸通道保持畅通,口腔放空,上下牙齿分开少许,唇部平贴牙齿,嘴角不要向后拉,双唇黏膜层发力将唇缝做小,纵约1MM横约5-10MM。

3、尺八吹口的斜切面与唇缝对齐,弧形切口与唇缝距离约5-8MM,距离太近声音会阴柔偏低,反之距离太远会粗糙、干涩很难吹响或偏高。

4、吹尺八不需要很大很急的气流,当口型角度都正确的时候,只需要平时说话的时候那样多气息,对于初学者来说气流速度宁缓勿急,意守丹田,深吸慢吐,细水长流。

乐器尺八原理

乐器尺八原理

乐器尺八原理尺八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成为了日本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尺八的演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原理,下面将从音乐理论、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三个方面来介绍尺八的原理。

音乐理论尺八的音域较为狭窄,只有两个八度,但是却能够表现出极为丰富的情感。

尺八的音色柔和、清澈,能够表现出深沉、悲壮、悠远等情感。

尺八的音乐理论主要包括音高、音色和节奏三个方面。

音高是指音符的高低,尺八的音高主要由吹奏者的口腔和手指控制。

尺八的音色主要由吹孔的大小和位置、笛身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决定。

节奏是指音符的长短和强弱,尺八的节奏主要由吹奏者的呼吸和手指控制。

制作工艺尺八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尺八的笛身一般由竹子制成,制作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竹子、切割、磨光、打孔等。

尺八的吹孔和指孔也需要经过精细的加工,以保证音色的清晰和准确。

尺八的制作工艺还包括了笛头、笛尾、笛膜等部分的制作。

笛头是指尺八的吹口部分,需要经过精细的雕刻和打磨,以保证吹孔的大小和位置的准确。

笛尾是指尺八的末端部分,需要经过精细的打磨和涂漆,以保证笛身的光滑和美观。

笛膜是指尺八的吹孔处的膜片,需要经过精细的制作和调整,以保证音色的清晰和准确。

演奏技巧尺八的演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原理。

首先是吹奏技巧,尺八的吹奏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口型,以保证音色的清晰和准确。

其次是指法技巧,尺八的指法需要掌握正确的手指位置和力度,以保证音符的准确和流畅。

最后是表现技巧,尺八的演奏需要表现出深沉、悲壮、悠远等情感,需要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总之,尺八是一种充满古老韵味的乐器,需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才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这种古老的乐器,让尺八的音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乐器-尺八

乐器-尺八

尺八,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源于竖篴,竹制,长一尺八寸,在隋唐颇为盛行,也有“箫管”和“南音洞箫”之称。

管身竹制,音色圆润、柔美,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

自宋代后渐少使用。

尺八在隋唐之际东传日本。

盛唐时期,尺八在乐制、乐府和宫廷乐舞中,一直是重要的乐器。

宋代以后,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国广大地区已很难见到这种古代的乐器了。

它目前只流行于闽南和台湾,是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离不开的乐器。

尺八的形状和箫相近,但管身较箫短而粗,取其竹子的根部制成,全长60厘米左右,吹呐径2厘米。

尺八的音色和演奏方法与箫相似,但音量较箫大。

发声原理也是通过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

由于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气的力度不同,以及手指按孔的变化,而使发出的音响和音高有别。

尺八的音色圆润、柔美、深沉而含蓄,并略带凄凉之感。

在尺八的世界,有“一音成佛”之说。

面对这样的音乐,所有的描述都是残缺的。

关于尺八的记载古代尺八与洞箫陈冰机《福建南音及其指谱》:“南音的洞箫,定长尺八,十目九节的竹制品,古今亦称尺八。

比北洞箫粗而短,一目两空为标准。

”南音洞箫开V字形吹口。

由上述可知,尺八并不仅仅是存在于唐、宋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可以说从汉、魏晋至南唐,均有尺八的遗韵。

这一文化形态是中西融合型文化、融汇羌笛、长笛、尺八、洞箫于一体。

尺八经过唐代文化交流而东渡日本,唐代末年唐人南迁福建,又将尺八以及唐人语言、文化传至福建,从而形成近代尺八的两大发祥地——日本尺八与福建南音尺八。

洞箫自唐、宋来被冠之以诸多的名称:单箫、长箫、竹(下加龠)管等。

例如:明朱载堉《律吕精义》:“近代太常误以横吹为笛,而呼笛为长箫。

故《朱熹语录》曰:今呼箫者乃古之笛,惟排箫乃古之箫。

”《绍兴府志》:“紫竹可为竹(下加龠)管,九节者佳。

”清王渔洋《香祖笔记》:“今之箫,乃古之竹(下加龠),名异而体同。

”清何萝瑶《赓和录》:“箫即古之所谓长笛。

相传始于汉丘仲。

尺八

尺八

尺八尺八,竹制,外切口,五孔(前四后一),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

尺八在中国的传承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尺八的前身羌笛就已流传于民间。

到了隋代和唐,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

《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

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还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八支尺八。

其中一只竹制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

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

制作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

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

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

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

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

尺八发展到宋代形成五孔尺八,并经由当时日本的遣唐僧东传日本,保留至今,其技巧复杂,音色独特而有古味。

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宋代以后,随着汉文化的断层,来自民间的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用于宫廷雅乐的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国已不见这种古代的乐器了。

现在中国流传的竖制竹吹管乐器有箫、南音洞箫(南箫)、广东洞箫等。

其与尺八主要区别为箫和广东洞箫等为内挖u型吹口,常封顶盖;南音洞箫(南箫)为内挖v型吹口,不封顶盖。

而尺八的吹口是半月型外切吹口。

箫与南箫,吹口都与尺八有明显的区别。

尺八与箫的开孔也不同,以一尺八寸管尺八为例,其筒音为D,各孔音高为F、G、A、C、D。

另外尺八与箫在内径、音色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别。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日本尺八的流行,以及日本尺八界到中国的寻根,外切口五孔的日本现代尺八逐渐回传中国。

尺八在国外传播的历史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东传日本。

据记载尺八是南北朝末年至唐初(公元581-618年),相当于日本的奈良时代作为演奏唐代的雅乐的乐器而由中国传去的。

浅谈传统乐器尺八

浅谈传统乐器尺八

民族艺术研究Research on National Art浅谈传统乐器尺八杜晓兵(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摘要:尺八是一种源于中国的竹制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得名,音色苍凉辽阔,南宋后逐步在中国失传。

它曾是四处云游的虚无僧的法器,近代被广泛运用于民谣、摇滚、爵士、流行等音乐类型中。

近年来,日漫配乐成了年轻人走近尺八的重要途径,其中,日本民谣尺八演奏家、作曲家佐藤康夫,因吹奏《火影忍者》主题曲而为大众所熟知。

因此,笔者现就以自身对尺八的赏析,来带大家进入尺八的世界。

关键词:乐器;音乐;尺八一、引言尺八作为中国的古老的乐器之一,知道并了解它的人却很少,相传尺八是古代吴越地区的一种演奏乐器,但现已失传。

附有代表性的尺八演奏曲目有《虚空铃慕》《真虚空》《钵返》《鹿之远音》《鹤伏窝》等,可以说尺八犹如是一位戴着面纱的静默的少女,等待我们走近它,揭开她的面纱。

二、尺八的分类如果要选择一种音乐,来给焦虑的现代人灵魂一个出口,那一定是尺八。

尺八的音色苍凉深邃,极富表现力,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

其制作也十分讲究,对原材料要求极其苛刻,一大片竹林里只能挑选出几根符合规格的竹子,放置 3-5 年后,才能开始打磨、涂漆、钻孔等制作程序。

虽然尺八源于中国,但其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而后又传回中国。

从日本本土的音乐角度来看,尺八主要分为四类:第一堂尺八。

其也被称之为唐口箫,特点主要体现于外切式吹口,六孔或八孔,并可根据演奏需要来选择凤眼的有无。

唐尺八演奏指法与洞箫类似,具体有G调、F调、E调之分。

第二地无延管尺八。

其特点主要是外切式吹口,五孔,前四后一,无凤眼。

地无尺八一般用于古典流派本曲独奏,因此既可要求绝对音准,也可只要求相对音准。

常用的为一尺八寸,也可随意取一段竹管进行制作,不必刻意要求长度。

第三一节切尺八。

其特点主要是外切式吹口,五孔,一节切尺八是虚无僧在古管尺八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只有统一长度。

尺八制作

尺八制作

现代尺八不仅有基本的五孔,也有七孔与九孔。

为了方便乐曲的演奏,七孔尺八显得更加有效。

目前世界上的尺八演奏家,多使用七孔尺八。

现代尺八通过不同长度的管,来适应不同的调。

常用的现代尺八有一尺三到二尺四,一共十二支(完全覆盖整个八度的十二个半音)。

除了这十二支以外,还有比较不常用的较短的一尺到一尺二,以及较长的二尺五到三尺二。

每增加一寸,其筒音便降低半个音;每减少一寸,其筒音便升高半个音。

因此,现代尺八也以筒音的音高名称来取代尺寸,如一尺八就被称为D管,一尺六为E管,一尺七为Eb管(说成‘降E管’)。

现将音高与尺寸列出方便大家了解:这种用长度取代音高的称法,叫[呼寸]。

其实,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法,实际测量音高与长度的关系,并非这样一对一的精确,除了D管是刚好一尺八寸外,音越高的管长度比[呼寸]要稍短些,而音越低的管长度比[呼寸]要稍长些,如A管,呼二尺三寸,而实际长度是二尺四寸三分二厘。

四、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尺八之外,还有一种尺八,特别适合做为初学者练习用,并且制作简单,取材容易,不怕摔打,兼可防身!!请看下图:本人所制PP-R管尺八,一尺八寸D管PP-R管?不就是那个家家户户都在用的给水管吗?对了,就是它!大家不要小看这PP-R管尺八,其效果与性能很不错,是练习用尺八的上佳之选。

PP-R管尺八的试音其制作也是非常简单的,免去了竹尺八制作时对竹材的严格要求,和从采竹到可以制作的漫长的等待。

基本上当天准备材料,当天便可完成制作。

我会在‘尺八的制作’这个版块中,对PP-R管尺八的制作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2005年的某一天晚上,无意间听到一曲尺八之后,我便渴望这样的曲子可以由我自己吹奏而出。

想要吹尺八,自然要有尺八才行,从那天之后的一个月时间,我跑遍了我所住的城市中大大小小的所有乐器行,希望能找到尺八的踪迹,结果一无所获。

在寻找的过程中,当我向乐器行老板询问有没有尺八时,通常会有两种回答:一、尺八?什么是尺八?二、糍粑(一种食品)?你走错地方了吧!!!(第二种回答占大多数)呵呵,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想笑。

浅谈尺八的演变及现状

浅谈尺八的演变及现状

浅谈尺八的演变及现状[摘要]本文从中日两国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讲述了尺八的渊源及其演变,又从其制作技术、形制特点方面讲述了尺八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关键词]尺八乐器演变尺八是我国古代一件重要吹奏乐器。

《中国音乐辞典》有如下说明:“尺八,古代吹奏乐器。

唐代已出现,相传吕才善制此器。

”“唐代已出现”一语,并没有把尺八出现的具体时间说清楚。

善制尺八的吕才,乃是隋唐时期的人。

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他于贞观三年之前就已制造出一套“与律谐契”的尺八。

由此可见,实际上尺八这种乐器,唐代之前就早已存在,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唐以前叫笛,唐代始有尺八的称谓。

尺八在中国宋辽以后便逐渐消失,在辽代宫廷大乐的史料中,曾一度出现过尺八,以后就很难再找到有关尺八的记载了。

尺八传到了日本后很快成为日本民众音乐中十分普及的乐器。

在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中还珍藏着由中国唐代传来的八支长短不一的尺八,这些尺八在天平胜宝8年(756)的东大寺献物帐中被明确地列帐入册,明记为尺八。

正仓院中北仓存有五管,南仓存有三管。

这些尺八由不同的材料制作,如竹、象牙、玉和石等,长短尺寸在34厘米至44厘米不等,其中最长的一支为中国唐尺寸的一尺八寸长(44cm),也就是“尺八”一名的来源。

一、尺八的历史“尺八”一词初见唐代《旧唐书》卷79,列传29吕才传中曰:侍中王圭、魏徵又盛才学术之妙。

曰,才能为尺十二枚,尺八长短不同,各应律管,无不谐韵。

这段文字叙述了唐吕才制作了长度不等的十二支笛(尺八),每支尺八的长度都与律管的音律相应,协调有致。

实际上尺八一名在唐代的很多书中都有记载:1.《通典》卷146,乐六,燕乐的条目中记载燕乐中的四大乐器为:《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和《承天乐》。

所用的乐器为:“玉磬一架、大方响一架……长笛一,尺八一,短笛”2.《唐六典》卷14,燕乐的条目中,“凡大燕会,则设十部之伎于庭,以备华夷一曰燕乐伎,有景云乐之舞、庆善乐之舞、破阵乐之舞、承天乐之舞。

尺八制作方法

尺八制作方法

尺八制作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尺八的制作方法。

尺八啊,那可是个宝贝玩意儿!要制作尺八,首先得选好材料。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有好砖头一样重要呐!一般都用竹子,可别小瞧这竹子,那也得精挑细选。

要找那种长得顺溜,质地坚韧的,不然做出的尺八能好听吗?就像找对象,得找个合心意的呀!选好了竹子,接下来就是关键的步骤啦。

得把竹子裁成合适的长度,这可得有分寸,长了短了都不行。

然后就是给它打磨,把表面弄得光滑滑的,不能有一点儿粗糙的地方,不然演奏的时候多别扭呀。

再说说这挖孔,那可是个技术活。

孔的大小、位置,都得恰到好处,这就像是给人化妆,得知道哪儿该突出,哪儿该修饰。

要是挖错了地方,那这尺八可就报废啦,多可惜呀!每个孔都有它的作用,就像人身上的器官,各司其职,少了谁都不行。

制作尺八的过程中,还得有耐心。

不能着急忙慌的,得慢慢来,一点一点地雕琢。

就跟培养孩子似的,得细心呵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你想啊,要是毛毛躁躁地做,能做出好尺八吗?那肯定不行呀!做好了尺八,还得试试音。

这就像是考试,得检验一下成果。

要是音不准,还得再调整调整。

这调整也是个精细活儿,得一点点地试,直到满意为止。

咱再想想,这尺八的制作不就跟人生一样吗?得精心挑选,得耐心打磨,得细心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个完美的“人生尺八”。

大家可别觉得制作尺八简单哦,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都得用心去对待。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让人惊艳的尺八。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啊,要是有人对尺八感兴趣,想自己动手做一个,那可得好好下功夫。

别嫌麻烦,别嫌累,等做出一个好尺八,那成就感,啧啧,别提多棒啦!到时候吹着自己亲手做的尺八,那感觉,肯定美死啦!。

吕才与尺八

吕才与尺八

吕才与尺八唐代尺八(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所存)吕才(600-665年,今高唐县清平镇吕村人,故里其墓仍在。

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儒家经典,又多才多艺:懂军事,著有《教飞骑战阵图》;知历史,纂有《随记》;通天文,修改的历法沿用至今,并著《刻漏经》一卷;晓地理,绘制了《方域图》,馔写了《唐地理经》和《灵山秀水经》;爱文学,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奠基人;善医药,参与对《本草经集注》的增改形成《唐新本草》;精研算命之术,有吕才合婚法传世;曾公开与著名的玄奘大师公开论战。

他还尤长于乐律,是著名的音乐家,创造了《秦王破阵乐》等唐宫廷三大乐舞,奉命编修古琴曲《白雪》。

而不被人注意的是,他创作的乐器“尺八”,至今被日本国视为至宝,供置在藏宝馆。

尺八是我国古代的一件重要吹奏乐器。

如今提起尺八,知道的人已为数不多,熟悉它的人就更少。

《中国音乐辞典》有如下说明:“尺八,古代吹奏乐器。

唐代已出现,相传吕才善制此器”。

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吕才于贞观3年之前就已制作出一套(十二支)“与律谐契”的尺八。

吕才因此被尊为尺八之祖。

吕才能“为尺八十二枚。

长短不同,无不谐韵”何谓“尺八”?尺八就是长度为一尺八寸的竖笛。

《旧唐书·吕才传》载文:“贞观三年,太宗令祖孝孙增损乐章。

孝孙乃与明音律人王长通、白明达递相长短。

太宗令侍臣更访能者。

中书令温彦博奏才聪明多能:眼所未见,耳所未闻,一闻一见,皆达其妙,尤长于声乐,请令考之。

侍中王珪、魏征又盛称才学术之妙。

征曰:‘才能为尺八十二枚。

尺八长短不同,各应律管,无不谐韵’。

”从魏征“(吕)才能为尺八十二枚,尺八长短不同”的话可知,吕才当时就制作了十二支长度不同的尺八。

既然十二支的长度各不相同,何以又叫“尺八”?原来十二支尺八管中的黄钟管之长度为一尺八寸,吕才就以黄钟笛管的长度来代指十二支笛管的名称,并不是所有的尺八都是长一尺八寸。

尺八在魏晋之前称笛,魏晋时为长笛,唐时始称尺八。

西晋以后,就出现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尺八歌口的制作方法

尺八歌口的制作方法

尺八歌口的制作方法
《尺八歌口的制作方法尺八歌口的制作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尺八歌口的制作方法,这可是个有趣又有挑战的活儿!
要做尺八歌口,材料可得选好咯!一般来说,竹子是个不错的选择。

得挑那种质地坚韧、粗细均匀的竹子,这就像是给尺八找个好“骨架”。

选好竹子后,就得开始动手啦!先用锯子把竹子锯成合适的长度,这一步可别马虎,长短要拿捏准,不然做出来的尺八可就不好听啦。

歌口的形状也有讲究哦!有的喜欢做成圆润一点的,声音就会比较柔和;有的喜欢做成有棱角一点的,声音就会更有穿透力。

这全看您自己的喜好和想要的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您还得时不时地吹一吹,听听声音。

要是感觉不对,就得继续调整。

这就像是跟尺八在交流,它会告诉您它想要变成什么样。

还有啊,别忘了给歌口做一些装饰。

可以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绑上漂亮的丝线,让您的尺八独一无二。

制作尺八歌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儿,得慢慢来,享受这个过程。

别着急,每一步都用心去做,等您做出满意的歌口,吹响那美妙的声音时,您就会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怎么样,朋友们,是不是有点心动,想自己动手试试啦?那就别犹豫,赶紧行动起来吧!。

尺八文化

尺八文化

唐朝音乐家吕才受天子御命胁音律制尺八,其祖庭在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

尺八原本不是乐器而是修行用的法器。

宋朝时,日本高僧心地觉心才将尺八传到日本。

如今尺八几乎在中国失传,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日本的传统乐器。

尺八的风格质朴天成,不卖弄技巧,吹奏时需全心投入,一切音声从心中自然流露。

其工艺保持了竹材的自然内径,以维持天然音色,因此音频接近人声,为我们听觉范围中最感舒适的波段,特别容易让人心放松。

尺八,是我国古老的吹孔鸣乐器。

源于竖笛,在隋唐时期是宫廷乐器,尺八,由竹制,因长一尺八寸而得名,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也有“箫管”和“南音洞箫”之称。

尺八的音色圆润、柔美、恬静、深沉而空灵,音色苍凉辽阔,并略带凄凉之感,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

尺八在隋唐之际东传入日本。

尺八是日本竖笛的代表,被誉为世界上最奇妙的乐器之一。

在东汉时期,竖篴已流传于民间。

到了隋代,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至唐则大盛,广泛用于宫廷乐舞。

唐代吕才善制此器。

《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

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宋代尺八,又称箫管,陈旸《乐书》有所记述。

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从传世唐代尺八和沈括所述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它与箫相近,但管身短而粗。

宋代以后,随着汉文化的断层,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尺八渐少使用。

尺八东传日本南宋时,日本觉心和尚(普化宗的禅宗)来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习,在此期间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吹奏“尺八”的技艺,回国带回尺八及尺八曲《虚铃》和《虚空》等。

后来,心觉创立普化宗,传授“尺八”技艺,故将他所传授的尺八称为“普化尺八”。

而至今仍保存在浙江省艺术学校校园内的护国仁王禅寺旧址就是日本“尺八”的祖庭。

牛角:音色较温润,是目前最常用的镶嵌材料。

尺八制作内径数据(图)

尺八制作内径数据(图)

尺八制作内径数据(图)
尺八制作培训班全国大中城市都有开班,学之甚少。

上图:尺八制作用到的内径数据。

左右尺八音色的除了歌口外,内径曲线是非常关键的,5个孔,如何优化发音,音色,操控内径非常关键,音量大小,加压受力与否核心也是内径参数里头体现,日本很多知名的尺八制作师,能做出自己特性的尺八,也是基于最基础的尺八内径参数,在这个基石上研究,长年累月的制作中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和特性,甚至可以为某某风格的尺八演奏家定制特种演奏尺八,因为每个尺八演奏家都有自己的音色偏好和演奏习惯。

表面上来看这个尺八的铭管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某演奏家御用了,其实,是因为他好,演奏家才御用,然后演奏家提出要求,相互成全的把制管和演奏提升到新境界。

大家所熟悉的知名制管师,比如竹仙,露秋,真山,一城,龙亩,梵竹,粹镜,筦山,昌山,精华,容山,泽山,鹿山等等,都有自己的一两把刷子。

文/闻系文。

尺八的传统制作技艺研究

尺八的传统制作技艺研究

尺八的传统制作技艺研究
巴达日乎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24)002
【摘要】尺八起源于中国,流传于日本,现在的日本尺八已成为日本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从传统技艺角度将尺八的传统工艺流程分为12道工序,并分别对每道工序的制作技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对不同时代尺八的制作技艺与形制的演变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10页(P34-43)
【作者】巴达日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53.2
【相关文献】
1.八闽地域传统乡土建筑形制和营造技艺研究意义 [J], 胡亚楠
2.太极五子衍宗丸传统制作技艺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八 [J], 高梧
3.关于“非遗文创化”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八项传统技艺开发为例 [J], 施展; 周星宇
4.成家廒头鱼灯传统制作技艺及艺术特征研究 [J], 韩雨呈; 梁冰
5.南宁红陶传统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研究 [J], 王春伟;韦锦业;利成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暗尺八和唐尺八的制作
五孔前四孔距离平均。

按下面三种方法开孔:
方法1
十切法,目前本流派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操作为第一孔位置(中心点,下同)在从根部向上整个管长的2/9;1、2、3、4孔中心点距离为整管长1/10;从吹口到第5孔位置刚好等于从根端到第3孔中心点。

方法2
九五切法,第一孔位置在从根部向上整个管长的2/10;1、2、3、4孔中心点距离为整管长1/9.5(整管分成九份半,其中一份)从吹口到第5孔位置刚好等于从根端到第3孔中心点。

方法3
九切法,第一孔位置在从根部向上整个管长的2/9.5;1、2、3、4孔中心点距离为整管长1/9;从吹口到第5孔位置刚好等于从根端到第3孔中心点。

三种方法调律的方法是有细微差别的,音孔的大小也不同,适应不同管径和厚度的竹材,吹出来的味道也会有些不一样,要每种方法反复尝试多次才会找出规律,目前本人制作尺八以10切法为主,此法比较适合大口径的尺八。

相同的特色是第三孔chi音自然偏高,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制作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不要大惊小怪。

这恰恰是明暗尺八最传神的地方,只吹奏现代音乐尺八而不学古曲的人恐怕永远都不会明白。

其实技术到位的话,用古管吹现代音律(比如12平均律)也不是什么难事。

竹材要厚,细致,老。

新采的竹材至少要放置1年才能用.
18寸以下的管子第1孔与第2孔之间不要出现竹节.
20寸以上或更长的低音管因为符合规格的竹材很少,是可以出现节的。

还有种情况,按自然生长的竹子去套做成的尺八,可能某个孔刚好在节上,或着会造成1、2孔之间有节。

可以用切断——抽去一小段——再接合的方法来弥补。

所以真正采集的时候不可以要求太苛刻。

不然就是跑遍整个山也找不到几支完全合格的。

节与节的比列最好为1\2\4..也不完全对。

但节和节的比例要悬殊一些,不要太平均,节也不能太密。

曰本18寸古管的最佳比例是先把管子大致分成4段,第一段是从根部到第一孔下的那个节(这中间可能有两节或多节,但整个算一段),第二段是从第一孔下方那节到第二、三空中间的哪个节。

第三段到第5孔上方那个节。

第四段到吹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