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题目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题目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832976336c1eb91b375d20.png)
一、《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二、《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概括:本书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
三、《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四、《红星照耀中国》共12篇,附篇目: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五、阅读下列材料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和平解决。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六、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七、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C)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八、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a57a7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7.png)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名著阅读专项训练红星照耀中国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
B.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C.本书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D.本书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2.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本书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这本书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C.斯诺跟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并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D.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红军战士的生活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3.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纪实的体裁是这部作品畅销不衰的唯一因素。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C.这本书不是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不够真实可信。
D.彭德怀和徐海东是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4.下面不是《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彭德怀的印象的一项是()A.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B.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C.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他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D.“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了彭德怀身体健康,而且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5.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245ca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7.png)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1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国人()(人名),题目中“红星”象征着()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体裁)作品。
这部作品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请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是其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星照耀中国》的结构有章回体结构的样式,本书一共由()篇构成,其中记述事迹的一篇是《》,周恩来的事迹主要在《》里叙述。
4《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顺序编排的,记录了作者的行程见闻。
在叙事中,作者使用第()人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书中,增加了真实感。
5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
6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①()②对中国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③()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
8红军正式定名是在1928年,它的全称是(),其前身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9陕北的“白色战士”,除了站岗放哨、参加战斗以外,还喜欢进行()、()、()等业余活动。
10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和()。
选择题1“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实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大概报导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怀着对有关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等很多问题进行探寻的愿望,斯诺踏上了寻求令人满意的答案之路。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点速记(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点速记(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72ec7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b.png)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点速记(含答案)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国籍是美国。
2、《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 篇,又名《西行漫记》。
3、在斯诺的笔下,“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这个人物是贺龙。
4、作者第二次见毛泽东的时候,他正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路旁的行人一起走。
5、作者一直要想见的“红色窑工”是徐海东,他是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司令部设在西北八十里外的预旺县,这是一个古老的回民县城。
6、红军的成长离不开严明的纪律,1928年后,红军提出了八条纪律:“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四、借东西要还;五、损坏东西要赔;六、和农民买卖东西要公平;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7、苏区人人都叫他老徐,“人生五十岁始”的是徐特立,他是毛泽东在长沙师范求学时的老师;毛泽东另一位老师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妻子;1930年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之被害。
8、苏维埃政府的“四巨头”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
9、作者第一次见他是在1929年的沈阳,当时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后来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他是张学良10、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的纪律:一是行动听指挥;二是不拿贫农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归公。
11、《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之一在于,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其意义还在于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12、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8f091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0.png)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八年级上学期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的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这一边。
"文中的“军事政变”()①是一次具有爱国主义的兵变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③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的书籍推荐语,请选出不符合该书内容和特点的一项()A.解开“红色中国"产生之谜,探寻“红色中国”发展之路。
B.全景展现长征之路,浓墨描绘红军“群星"。
C.另一视角看长征,亲身考察讲事实。
D.“有温度,有情感,有精神,有力量”的中国故事。
3.名著阅读: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博览群书,记忆力异乎常人,有着南方人爱吃辣的癖好。
B.朱德是个大个子,国民党报纸称其“劣迹昭著",他曾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菜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
C.《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D.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态度温和。
4.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介绍了许多优秀的红军领袖,下列对人物介绍有误的一项是()A.毛泽东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
B.朱德曾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并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国共合作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C.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谈话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他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吃苦耐劳。
D.贺龙在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农民大屠杀"激起了他的愤怒,凭“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
5.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1088a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0c.pn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复习《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书中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分析姓名出身外貌(原文)性格毛泽东出身农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克勤克俭,后来渐渐富裕起来。
父亲管教严格,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
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可怜穷人。
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
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他是一个生活简朴;刻苦努力,精明博学;勇于反抗,勇敢无畏;质朴纯真,真诚老实,平易近人;自尊心极强的人。
周恩来大官僚家庭。
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
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他是一个温和文雅;忠心耿耿;吃苦耐劳;不折不挠;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的人。
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朱德出生于1886年四川仪陇县马鞍场村子里,是穷苦的佃农。
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
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
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他是一个天性温和、爱护部下、平易近人;爱好广泛;负责,诚实可靠;聪明睿智,经验丰富的人。
贺龙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把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
(宴会上面对枪声面不改色)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月考+考前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月考+考前专练(原卷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f1b9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a.png)
《红星照耀中国》考前专练总分68分练习时间3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红星”照耀中国,“红星”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书中介绍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共产党领袖,以下是关于其中一位的描写,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关问题。
我一边和S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相信你已猜出了S是谁,以下选项中的人物评价与S相符合的是()A.他是一个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急躁又谦虚的人。
B.他是“三军”统帅,是坚韧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C.他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D.他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个人自尊心极强。
2.小咏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梳理了埃德加·斯诺对毛泽东的评价,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和率真,富有幽默感,时常露出质朴的笑容。
B.不屈不挠,冷静理智,极具个人魅力——这些特质使他成为“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
C.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博览群书,在哲学和理事方面造诣很深。
D.有着无穷的精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3.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4.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1936年6月,斯诺从北京出发去探索“红色中国”,第一个目的地是西安府。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问题(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问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43d9d2cc22bcd127ff0c03.png)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问题(含答案)一、名著导读(本大题共30小题,共180.0分)1.⑴《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______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2)延安【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
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
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重视。
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
这里只要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
2.名著阅读①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 、国民革命军北伐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②《昆虫记》中有对蟋蟀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蟋蟀的洞穴不豪华但很粗糙。
B 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 蟋蟀的住所远胜于所有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 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答案】①D②D【解析】①【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前学生应用心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了解有关作品的文学常识,且能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
还要能体悟作品的主题、重要人物、关键情节和经典片段等。
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轻松应对试题。
【解答】该题考查的是对《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情节的识记。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故选D。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0214e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2.png)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及答案每小题2.5分,共100分1.《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代表什么?答: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1928年,毛泽东针对部队存在的问题又添了八项是什么?答: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家要远。
3.红军胜利的渡过大渡河,采取了哪些措施?答:(1)吸收历史经验,石达开在渡河时贻误战机,红军抢夺先机。
(2)军民一心,和彝族,苗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他们的帮助。
(3)红军探查地形,发现渡船,作战英勇,击退敌军,到达彼岸。
(4)红军信心坚定,行动迅速,强夺泸定桥,使红军过了大渡河,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
4.1928年,毛泽东针对部队存在的问题又添了八项是什么?答: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家要远。
5.《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者所写的事实。
6.《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7.《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与此相关的内容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
8.《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1)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
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的评价。
9.斯诺探求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以及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斯诺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问题(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问题(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43d9d2cc22bcd127ff0c03.png)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问题(含答案)一、名著导读(本大题共30小题,共180.0分)1.⑴《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______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2)延安【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
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
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重视。
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
这里只要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
2.名著阅读①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 、国民革命军北伐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②《昆虫记》中有对蟋蟀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蟋蟀的洞穴不豪华但很粗糙。
B 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 蟋蟀的住所远胜于所有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 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答案】①D②D【解析】①【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前学生应用心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了解有关作品的文学常识,且能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
还要能体悟作品的主题、重要人物、关键情节和经典片段等。
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轻松应对试题。
【解答】该题考查的是对《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情节的识记。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故选D。
《红星照耀中国》考试卷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f9a33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7.png)
《红星照耀中国》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和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第一、;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4.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________,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
5.在斯诺的笔下,“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这个人物是。
(填人名)。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8分)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红星照耀中国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2dc1125a8102d276a22f69.png)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题目及答案【作者】斯诺【写作背景】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
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国内外局势】国内:红军长征,并在陕甘宁会师。
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书,再次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国外:西班牙保守军官发动暴乱,西班牙内战爆发。
德国和意大利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美国总统选举,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再次被选。
【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这些战士战斗的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如果不支持,那么是什么力量维系住它的?共产党倡议在中国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历史意义】《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一部红军长征辞典,是一部中国现代革命百科全书,是一部记载着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光辉历程的历史文献。
及时澄清和批驳了国民党散布的红军是“流寇”等种种谎言,成为许多外界人认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新起点。
它是美国人与中国共产党人之间最初的精神联系纽带,成为后来美国乃至其他国家援助中国的最有力推手。
它所介绍的战斗精神与战斗方法激励了亚洲各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志,也增强了欧、美、北非人民战胜德、意法西斯的坚强信心,对正义斗争的胜利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二、《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3知识点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3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f6111c6294dd88d1d26b19.png)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3知识点一、选择题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B.埃德加·斯诺说彭德怀生活简朴,而且吃苦耐劳。
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迟睡早起,每天总是很忙碌。
C.《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作者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书中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和对生命的尊重。
D.《昆虫记》中描述:金步甲是毛虫的天敌,是凶狠的吞食者,它们在交配后雄性金步甲会将雌性金步甲开膛破肚,吃光它的内脏,雌性金步甲不做任何抵抗,任由自己被杀害。
2.填空我一边和他谈着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
但相当准确。
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
这使我感到惊讶。
选文中“他”是_____,请列举与“他”有关的主要事件(写一件即可)___________。
3.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红军领袖的评价,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人物:①朱德②贺龙③徐特立④彭德怀⑤毛泽东⑥周恩来(只填序号)。
A.______________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有着“神怪生活”的名誉。
B.______________是“三军”统帅,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C.______________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4.美国记者_______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题目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65995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d.png)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题目及答案一、《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
为了在___统治区出版方便,曾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
二、《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___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___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
三、《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指的是___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四、《红星照耀中国》共12篇,包括:1.探寻红色中国2.去红都的道路3.在保安4.一个员的由来5.长征6.___在西北7.去前线的路上8.同红军在一起9.同红军在一起(续)10.战争与和平11.回到保安12.又是白色世界五、___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___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1936年,由___和___发动。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是和平解决,___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标志着___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六、美国记者___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指的是___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七、美国记者___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___的万里长征。
八、在___的笔下,___是一个具有领袖气质和智慧的人物,他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了___和整个革命事业的发展。
同时,他也是一个具有人情味和幽默感的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尊敬。
答:书中描述了___、___、___、___等红军领导人。
八年级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93bb4a7fd5360cba1adb68.png)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题目及答案★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着。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从1937年初版至今,历经时间淘洗,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它的活力从未衰减过,是弘扬长征精神最权威的纪实文学作品,呈现出经典作品的别样光芒。
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刚刚30岁的斯诺是到达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
毛泽东主席以博大胸怀、周恩来以热情真诚的态度迎接这位有好奇心,尊重眼见为实、客观公正的美国客人的到来。
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斯诺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进行了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先后走访了红军部队的许多将领和普通战士,寻访当地百姓,对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斯诺还多次在保安县(今陕西志丹县)受到毛主席的亲切会见,从而使他获得了许多关于毛泽东个人和中国共产党以及工农红军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进入西北红色根据地后,斯诺对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和敬重。
通过采访和实地了解,他深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所在。
因此,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报道,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将令人大开眼界的故事讲述给新闻界,出版了着名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练习题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7956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a.png)
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周恩来C. 埃德加·斯诺D. 毛泽东2. 《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出版于哪一年?A. 1936年B. 1937年C. 1938年D. 1939年3.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哪些内容?A. 中国革命历程B. 中国抗日战争C. 中国共产党历史D. 中国国民党历史4.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采访了哪些人?A. 毛泽东、周恩来B. 周恩来、朱德C. 毛泽东、朱德D. 周恩来、彭德怀5.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有何评价?A. 革命精神可嘉B. 革命道路曲折C. 革命成果显著D. 革命目标伟大二、填空题1.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采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______和______。
2.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描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被誉为______。
3. 《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出版于______年。
4.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______。
5.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是______。
三、判断题1. 《红星照耀中国》是鲁迅所著。
()2. 《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出版于1937年。
()3.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
()4.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是革命精神可嘉。
()5.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采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
()四、简答题1.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
2.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的历史意义。
3.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影响。
4.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对世界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有何贡献。
5.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对斯诺个人成长有何影响。
五、名词解释题1. 红军长征2. 延安3. 五星红旗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 红色政权六、简答题1. 简述红军长征的原因。
2. 简述延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3. 简述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七、八篇练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七、八篇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828b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0.png)
《红星照耀中国》第七、八篇练习题一、选择题(30分)1.和斯诺一起到保安以西的甘肃边境和前线去的人是()A.吴亮平B.杨尚昆C. 朱作其D.胡金魁2.陕西苏区的一个“工业中心”是()A.预旺堡B.吴起镇C. 固原D.平凉3.红军的大部分成员是()A.青年农民和工人B.亡命之徒C. 不满分子D.小资产阶级4.斯诺在吴起镇遇到一个很有才能但严肃认真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个电气工程师,他是()A.郝希英B.吴亮平C. 朱作其D.胡金魁5.积聚了一支约有八千个兄弟的“铁军”,也就是红军第五团的人是()A.彭德怀B.徐海东C. 毛泽东D.周恩来6.彭德怀第一次开始对军人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有了一些认真的考虑,是受()的影响。
A.《资治通鉴》B.《史记》C. 《共产主义入门》D.《新青年》7.彭德怀认为“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实际合理形式的社会和政府的一本书”,是()A.《资治通鉴》B.《史记》C. 《共产主义入门》D.《新青年》8.彭德怀说:“以前我只是对社会不满,看不到有什么进行根本改革的希望。
在读了()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
”A.《资本论》B.《阶级斗争》C. 《新社会》D.《共产党宣言》9.彭德怀谈到新发展的游击队要成功的话,有些战术原则必须遵守,但是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A.游击队不打打不赢的仗B.红军是人民的军队C.游击队领导得好D.缜密详细的进攻计划10.我在红军中遇到的思想最一本正经,工作最刻苦努力的青年之一,陪我去听政治课的是政治部的()A.刘晓B.徐海东C. 彭德怀D.朱作其二、填空题(44分)1、_______是斯诺与毛泽东通话时的翻译,他已经写了两本关于辩证法的书。
2、红军不叫__________,而称自己为战士。
3、斯诺来到了一方面军所在地______________,它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_,政治部主任是能说俄语的______________。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fcfdca71fe910ef12df8d8.png)
《红星照耀xx》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1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国人()(人名),题目中“红星”象征着()《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体裁)作品。
这部作品向全世2)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请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是其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星照耀中国》的结构有章回体结构的样式,本书一共由()篇构成,其中记述毛泽东事迹的一篇是《》,周恩来的事迹主要在《》里叙述。
)顺序编排的,记录了作者的行程见闻。
在叙《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4)人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书中,增加了真实感。
事中,作者使用第()、)、(5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
)、((②对中国共产党和红)6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①()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③((:)、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
)、((1928红军正式定名是在),其前身是8年,它的全称是(日南昌起义的(18月1927年))、9陕北的“红色战士”,除了站岗放哨、参加战斗之外,还喜欢进行()等业余活动。
)、((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10)。
)和(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选择题“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1)是(B.国民革命军北伐A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D.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xx会师B.xx大军千里跃进xxC平型关大捷和xx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怀着对有关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等很多问题进行探寻的愿望,斯诺踏上了寻求令人满意的答案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二、《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概括:本书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
三、《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四、《红星照耀中国》共12篇,附篇目: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五、阅读下列材料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和平解决。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六、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七、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C)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八、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九、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十、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 张学良, 杨虎城两位将军,于 1936 年 12月 12 日,发动" 兵谏" ,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
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十一、《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印象?答:(1)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彭德怀上街不带警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
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表现了他平易近人、活泼风趣的性格特点。
(2)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3)“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十二、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答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徐海东等。
十三、“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周恩来)。
十四、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他是(毛泽东),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周恩来),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中。
十五、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至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 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打土豪要归公。
3. 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
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
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4.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5.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6.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7.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A 、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8.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A 、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9.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A 、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10.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
1937年10 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
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 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A 、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B 、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C 、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D 、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11.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A 、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C 、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12.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 、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3. 阅读下列材料: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
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
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
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
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1)文中的“我”是谁?(2)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是()A 、《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阶级斗争》 D、《社会主义史》(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