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9年秋[0553]《儿童语言教育》辅导资料答案

合集下载

儿童语言教育(0553)答案

儿童语言教育(0553)答案
个体或群体通过探究、调查、实践、沿袭、模仿、重复、创造等方式形成或强化自己关于语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等。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主要特点:
(1)个人参与性:即幼儿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等多方面)都投入到语言学习活动中,
运用所有的感官,通过不同的活动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得关于语言的知能或情感态度;
(2)自我发起:即使在教师组织、安排的语言教育活动中也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方式和速度等进行学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社会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教育直接介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2)语言教育在未来社会高薪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3)语言教育成为新世纪现代社会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3、发展功能
(1)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促进儿用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语言教育中,家长或老师会为儿童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范例,家长和老师常常有意无意地为儿童提供与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焦急的需要可以有效地激发儿童和运用语言的愿望,同时他们的言语交往能力也可以在不断地联系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儿童的语言交往技能不断提高,儿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会越来越大。
(2)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学前儿童学语言的过程也成为他们接触和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通过各种专门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学前儿童可以学会把所认识的事物的名称、形态、习性等信息同恰当的词汇表达出来
二、试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主要特点(35分)
答:“语言学习”就是人(个体或群体)获得语言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的活动,即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姓名:邓纹文层次:高起专
类别:网教专业:学前教育2015年12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553]《儿童语言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553]《儿童语言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代码:0553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整合教育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内容是由语言知识、认知知识和科学知识三者的有效结合/【对】该理论来源是三环理论和四范畴理论
率先提出该理论的是美国儿童语言发展学家L.布伦姆和M.莱希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是一个与儿童其它发展整合在一起的动态系统
2、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

理解语言现象
自我中心语言现象
前语言现象/【对】
社会性语言现象
3、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

日常的语言教育活动
领域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
集体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对】
4、卡洛-乌尔福特和琼·伦奇提出的“四范畴说”包括了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

语言交际环境范畴/【对】
语言表达范畴
语言运用范畴
语言理解范畴
5、幼儿书写技能对生理素质的要求不包括()。

手眼协调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对】
手部小肌肉的发育
手臂大肌肉的发育
6、下列没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本质特点“专门性”的是()。

D. 在专门机构
专门人员
通过专门活动
专门教材/【对】
7、重视()的培养是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西南大学19春[0553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

西南大学19春[0553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在谈话活动中,要求学前儿童建立主动倾听别人谈话的愿望、态度和习惯,可培养其()。

A. 反馈性倾听能力B. 辨析性倾听能力C. 理解性倾听能力D. 有意识倾听能力单项选择题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观的主要依据是()。

A. 华生的认知发展理论B.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C. 班杜拉的认知发展理论D. 斯金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单项选择题3、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可以用来()幼儿园的语言教学。

A. 代替B. 控制C. 辅助D. 指导单项选择题4、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包含三个方面,即语言形式、语言运用技能和()。

A. 语言理解B. 语言内容C. 语法结构D. 语言感知单项选择题5、整合教育观的理论来源是()。

A. 三环理论和四范畴理论B. 完整语码和局限语码C. 多元智能理论D. 全语言阅读观单项选择题6、关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等同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估B. 主要评价儿童对某些语音、词汇或句子的掌握情况C. 关注教师的语言活动的设计和组织D. 注意儿童在教师引导下的语言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单项选择题7、一岁半到两岁儿童开始说出的两三个词组合而成的句子被称为()。

A. 单词句B. 简单句C. 完整句D. 电报句单项选择题8、()是指为幼儿提供多种听说环境,使幼儿在看中讲、听后讲、做中讲,这是幼儿学习倾听、讲述,发展幼儿语言运用水平的有效方法。

A. 模仿法B. 视听讲做结合法C. 游戏法D. 练习法单项选择题9、关于早期阅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幼儿阅读不是一个教室讲故事、幼儿听故事并逐渐能够完整地复述故事的过程B. 早期阅读不可忽视幼儿识字量的提升C. 早期阅读要完全尊崇幼儿自身的阅读习惯D. 早期阅读就是要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识字单项选择题10、学前阶段儿童倾听行为的培养,着重点应()。

A. 放在从语音、语法、语义及语用四个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上B. 放在对语音、语调的感知和对语义内容的理解上C. 放在学习正确恰当的口语表达上D. 放在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见解上单项选择题11、“导入活动主题——学习(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是()的设计步骤。

西南大学2018年6月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0553]《儿童语言教育》 (1)

西南大学2018年6月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0553]《儿童语言教育》 (1)
答:整合的语言教育观是把儿童语言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智能、情感等方面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在开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时候,始终将其作为学前儿童教育整体中的一部分来看待。语言教育的目标是要与其他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一体;语言教育内容应该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整合;语言教育方式应该是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的整合。
a.学会围绕中心谈话,避免跑题;
b.围绕中心话题,不断扩展内容
(3)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谈话规则:
a.用适合角色的语言交谈
b.用轮流的方式交谈
c.用修补的方法延续谈话(自我修补、他人修)
2.创设谈话情境,引发谈话话题
(1)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谈话氛围
(2)创设生动、有趣的谈话情境
a.用语言
b.用实物或直观教具
c.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
四、论述我国与英国、美国、日本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主要差异。(35分)
五、论述幼儿园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步骤。(35分)
答:设计幼儿园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必须遵照一定的步骤展开,具体涉及以下几大环节
一、确定活动总体目标
这是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整个设计活动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为此,教师必须充分考察本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需要和兴趣以及本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现实条件,从而设定适宜的真实性发展目标。在活动方案设计中,关于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必须明确具体的某一方面活动目标,清晰表述幼儿在该方面应该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范围和水平,并且要用专门术语明确描述出幼儿在活动前后相应语言表现方面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清晰阐述出某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向;
三、选择活动的主要形式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又是具体活动的组织者。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就必须充分考虑活动实施的具体条件和状况,对将要展开的语言教育活动形式的主要形态进行设计。此中,既要考虑通过特定活动形式全面有效地实施既定活动方案,达成预设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确保该种活动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有充分的参与活动的机会。因此,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既可采用全班或大组的集体活动形态,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方式或个别指导方式。通常情况下,上述几种活动形态往往是交叉进行的。

(0553)《儿童语言教育》西南大学1906批次第四套答案

(0553)《儿童语言教育》西南大学1906批次第四套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是专门的语言教育途径。

对错2.幼儿学习交谈无需关注倾听。

对错3.语言教育指的只是学校语言教育。

对错4.学说普通话是学前儿童口语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

对错5.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识和能力。

对错6.听说游戏是介于活动与游戏之间的一种教育形式。

对错7.重视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对错8.个体言语过程是由“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和“言语反馈”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活动系统。

对错9.语言内容是指语言中约定成俗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

对错10.“语言学习”就是人(个体或群体)获得语言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的活动。

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道题3.0分,共24.0分)1.心理学界关于语言获得机制的、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率先提出的最早的一种理论假设是()。

A.模仿说B.强化说C.转换生成说D.认知发展学说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观的主要依据是()。

A.华生的认知发展理论B.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C.班杜拉的认知发展理论D.斯金纳的认知发展理论3.关于早期阅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早期阅读不可忽视幼儿识字量的提升B.早期阅读要完全尊崇幼儿自身的阅读习惯C.早期阅读就是要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识字D.幼儿阅读不是一个教室讲故事、幼儿听故事并逐渐能够完整地复述故事的过程4.()是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的首要原则,也是具有决定性的关键原则。

A.系统性原则B.生态化原则C.主体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5.整合教育观的理论来源是()。

A.三环理论和四范畴理论B.完整语码和局限语码C.多元智能理论D.全语言阅读观6.在设计组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时,要关注()。

A.活动主体的复合性B.活动客体的双重性C.活动中介的多维性和多层次性D.上述三个选项要同时关注7.“导入活动主题——学习(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是()的设计步骤。

西南大学(0553)《儿童语言教育》1906批次第一套答案

西南大学(0553)《儿童语言教育》1906批次第一套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
一、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
1.
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幼儿是“学”的主体。



2.
早期阅读=幼儿自己看书。



3.
对3岁幼儿与6岁幼儿的语言要求应当一致。



4.
幼儿园谈话活动强调专门目标和专门组织。



5.
莱布尼茨认为,语言具有派生性,因此不同民族间的语词可能具有相同的原始语言源头。



6.
故事表演游戏就是以整体表演的方式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考虑社会的要求、幼儿发展的规律、语言的学科性质以及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7.
幼儿口语学习是一个多种过程交叉反复、需要特定时空条件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



8.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是其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9.
日常交谈与专门谈话活动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谈话。



10.
美国幼教协会在1980年颁行的《0-8岁早期教育适宜发展方案》全文中渗透着语言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西南●最新版】[0553]《儿童语言教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553]《儿童语言教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553]《儿童语言教育》第二次作业[论述题]请仔细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并结合您自身的日常教育教学经验回答相应的问题。

2009年,江苏省出台"优质幼儿园”评估新标准,明确提出反对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一旦发现幼儿园过早强迫孩子掌握汉语拼音、算术等小学阶段才学习的内容,将取消其参选资格。

但很多家长为此忧心忡忡。

"当初我是花了比别的幼儿园高的学费进了扬州一家好幼儿园,当时是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现在看来还不如把孩子就放在小区里的幼儿园上呢。

”女儿已经进入小学读书的家长彦先生这些天一直在抱怨给孩子选错了幼儿园。

原因是,孩子一年级入学后的第一个月,拼音、数学等学科明显没有别的孩子学得快。

孩子回家告诉爸爸,别的同学在幼儿园都学过,老师讲得比较快,而自己以前在幼儿园虽然接触过,但是没有系统学过,几次小测验考下来,成绩都不太好。

如今,彦先生只好每天晚上回家给孩子"补课”。

记者了解到,像彦先生孩子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而在市区某事业单位上班的陈女士今年给孩子挑选幼儿园的时候,不看幼儿园硬件条件如何、是否方便接送等,专挑从小班到大班是否有比较系统的教学体系,能让孩子上小学时提前掌握拼音、算术、英语等基础知识,不输在起跑线上。

陈女士告诉记者,其实自己也不想让孩子还没进小学就这么苦,但是别的孩子都在学,幼儿园"在玩中学”是好,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自己绝不能也不敢拿孩子做试验。

1、您是否赞同在幼儿园中开展拼音、识字和写字等教学活动?为什么?2、为了有效的幼小衔接,您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应为幼儿语言学习做好哪些具体准备?参考答案:1.只要教学方式顺应儿童兴趣,是否开展并不是问题关键所在。

因此答案的关键在言之成理。

不过从总体情形看,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专门而正式的教育机构,从课程开设到集体教学,都并不适宜开展拼音、识字和写字教学。

2.(1)乐意与人交谈,谈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情;(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0553儿童语言教育

0553儿童语言教育

BADAB DABCD ACBAAAB ABBBB A20、幼儿文学活动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其主旨是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滴学习文学作品,感知文学作品,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与温煦艺术思维向关联的观点、技术和理解力。

21、幼儿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也是我国幼儿园教育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活动形式。

这类活动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

22、幼儿听说游戏活动是为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述能力而专门设计的,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听说游戏的教育目标以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述能力为主,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听和说的理解和表达方面。

23、幼儿讲述活动幼儿讲述活动是指教育者通过营造一种相对正式的语言运用场合,引导幼儿依据一定的凭借物,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个人对人或者对物的见解的语言交流活动。

24、第二语言获得是指个体有意和无意的学习和掌握一种外语(即第二语言)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果。

25、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三大本质特征社会性、____和____。

26、学前语言教育代表性理论有____、差异教育观、文学教育观和____。

27、学前教育儿童语言教育的主要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座结合法、练习法___、___。

28、归纳图书内容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图书命名法。

29、幼儿园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和表演性讲述。

30、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的三大本质特征是____、客观性和____。

31、儿童语言学习文学教育观是由____提出,其理论来源是____。

32、我国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中关于倾听与表达的目标主要包括___、___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三大方面。

33、幼儿口语学习及其教育的主要特点有____、个性化和____。

综合化、情境性34、我国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中倾听与表达中包含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____和____三大方面。

2019年秋季西南大学-[0553]《儿童语言教育》

2019年秋季西南大学-[0553]《儿童语言教育》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553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关于整合教育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内容是由语言知识、认知知识和科学知识三者的有效结合.该理论来源是三环理论和四范畴理论.率先提出该理论的是美国儿童语言发展学家L.布伦姆和M.莱希.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是一个与儿童其它发展整合在一起的动态系统2、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

.理解语言现象.自我中心语言现象.前语言现象.社会性语言现象3、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

.日常的语言教育活动.领域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集体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4、卡洛-乌尔福特和琼·伦奇提出的“四范畴说”包括了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语言交际环境范畴.语言表达范畴.语言运用范畴.语言理解范畴5、幼儿书写技能对生理素质的要求不包括()。

.手眼协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臂大肌肉的发育6、下列没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本质特点“专门性”的是()。

. D. 在专门机构.专门人员.通过专门活动.专门教材7、重视()的培养是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听说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儿童()的总体要求确定的。

.保育和德育.保育和智育.德育和教育.保育和教育9、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感受理解作品,教师不应采取的做法是()。

.在第一次教学作品时,应反复地讲述该作品.用提问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注意用联系幼儿个人经验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想象.引导幼儿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10、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基础和宗旨的。

.手势语言.第二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11、组织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的方式不包括().幼儿分小组讲述.幼儿与老师一起讲述.幼儿集体讲述.幼儿个别交流讲述12、认为儿童天生就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且体现在一种语言获得装置(LAD)中的教育家是()。

西南大学(0553)《儿童语言教育》1906批次第一套答案

西南大学(0553)《儿童语言教育》1906批次第一套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幼儿是“学”的主体。

对错2.早期阅读=幼儿自己看书。

对错3.对3岁幼儿与6岁幼儿的语言要求应当一致。

对错4.幼儿园谈话活动强调专门目标和专门组织。

对错5.莱布尼茨认为,语言具有派生性,因此不同民族间的语词可能具有相同的原始语言源头。

错6.故事表演游戏就是以整体表演的方式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考虑社会的要求、幼儿发展的规律、语言的学科性质以及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对错7.幼儿口语学习是一个多种过程交叉反复、需要特定时空条件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

对错8.学前儿童语言获得是其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对错9.日常交谈与专门谈话活动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谈话。

对错10.美国幼教协会在1980年颁行的《0-8岁早期教育适宜发展方案》全文中渗透着语言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错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道题3.0分,共24.0分)1.学前儿童学会谈话的第一步是()。

A.倾听B.回应C.反馈D.注意2.能使学前儿童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是()。

A.谈话活动B.欣赏文学作品C.讲述活动D.早期阅读3.学前阶段儿童倾听行为的培养,着重点应()。

A.放在从语音、语法、语义及语用四个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上B.放在对语音、语调的感知和对语义内容的理解上C.放在学习正确恰当的口语表达上D.放在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见解上4.文学作品的学习对学前儿童来说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其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

A.感受艺术结构语言符号的不同方式B.理解具体的语言符号意义C.认识一定的社会生活D.懂得一定的道理5.关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论述,正确的是()。

A.等同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估B.主要评价儿童对某些语音、词汇或句子的掌握情况C.关注教师的语言活动的设计和组织D.注意儿童在教师引导下的语言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6.幼儿园早期阅读的主要作用是()。

西南大学2019年秋[0556]《儿童文学》辅导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556]《儿童文学》辅导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课程代码:0556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为了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

E. 篇幅不宜过长【√】
故事情节紧张
开头要尽量长一些
人物出现较晚
2、冰心的《寄小读者》属于______。

儿歌
儿童诗
儿童小说
儿童散文【√】
3、儿歌在我国古代叫童谣,而童谣还有种种别称,其中不包括。

童子歌
小儿语
神童诗【√】
孺子歌
4、利用讲述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
体态语言
目光语言
5、因塑造了“长袜子皮皮”这一形象而成名的作家是。

夏尔贝洛
乔治桑
拉格勒夫
林格伦【√】
6、童话故事《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属于童话形象中的
拟人体形象【√】
常人体形象
超人体形象
宝物形象
7、幼儿文学中使用拟人手法是因为幼儿思维具有。

抽象性特点。

0553《儿童语言教育》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秋季作业参考答案

0553《儿童语言教育》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秋季作业参考答案

0553 20202单项选择题1、关于整合教育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内容是由语言知识、认知知识和科学知识三者的有效结合. 该理论来源是三环理论和四范畴理论. 率先提出该理论的是美国儿童语言发展学家L.布伦姆和M.莱希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是一个与儿童其它发展整合在一起的动态系统2、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 )。

. 理解语言现象 . 自我中心语言现象. 前语言现象.社会性语言现象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倾听与表达”的表现不包括( )。

. B.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4、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当较多使用常用的非概念化的日常生活交际语言,这是指语言要。

().情景化.结构简化.文学化.生活化5、下列哪个不是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参照性原则.客观性原则6、幼儿书写技能对生理素质的要求不包括()。

.手眼协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臂大肌肉的发育7、语言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有鉴定筛选功能、教育功能和()。

.交际功能.劳动功能.控制功能.导向功能8、重视()的培养是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听说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9、个体语言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语言感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语言理解——语言感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语言反馈.语言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10、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感受理解作品,教师不应采取的做法是()。

.在第一次教学作品时,应反复地讲述该作品.用提问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注意用联系幼儿个人经验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想象.引导幼儿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11、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基础和宗旨的。

西南大学[0553]《儿童语言教育》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0553]《儿童语言教育》参考答案

1、关于整合教育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内容是由语言知识、认知知识和科学知识三者的有效结合.该理论来源是三环理论和四范畴理论.率先提出该理论的是美国儿童语言发展学家L.布伦姆和M.莱希.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是一个与儿童其它发展整合在一起的动态系统2、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

.理解语言现象.自我中心语言现象.前语言现象.社会性语言现象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倾听与表达”的表现不包括()。

. B.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4、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当较多使用常用的非概念化的日常生活交际语言,这是指语言要。

().情景化.结构简化.文学化.生活化5、下列哪个不是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参照性原则.客观性原则6、幼儿书写技能对生理素质的要求不包括()。

.手眼协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臂大肌肉的发育7、语言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有鉴定筛选功能、教育功能和()。

.交际功能.劳动功能.控制功能.导向功能8、重视()的培养是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听说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9、个体语言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语言感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语言理解——语言感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语言反馈.语言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10、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感受理解作品,教师不应采取的做法是()。

.在第一次教学作品时,应反复地讲述该作品.用提问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注意用联系幼儿个人经验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想象.引导幼儿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11、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基础和宗旨的。

.手势语言.第二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12、组织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的方式不包括().幼儿分小组讲述.幼儿与老师一起讲述.幼儿集体讲述.幼儿个别交流讲述13、幼儿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属于()。

秋西南大学《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秋西南大学《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西南大学】[0553]《儿童语言教育》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判断题】布伦姆和莱希倡导完整语言教育观A.√B.×正确答案:×第2题,【判断题】口语练习主要目标有扩展练习词汇、尝试运用句型和复习巩固发音等A.√B.×正确答案:√第3题,【判断题】语言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A.√B.×正确答案:×第4题,【判断题】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唯一目标。

A.√B.×正确答案:×第5题,【判断题】语言系统已经形成后就不会再变化。

A.√B.×正确答案:×第6题,【判断题】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语言要生活化。

A.√B.×正确答案:√第7题,【判断题】幼儿在学前时期需要获得的基本阅读技能有观察摹拟书面语言的能力、预期的技能和自我调适的技能。

A.√B.×正确答案:√第8题,【判断题】个体主要阅读能力是在2-5岁期间形成的。

A.√B.×正确答案:×第9题,【判断题】识字也是幼儿的学习任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

A.√B.×正确答案:×第10题,【判断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行的。

A.√B.×正确答案:×第11题,【判断题】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而不仅仅是达成知识和道德的教育目标。

A.√B.×正确答案:√第12题,【判断题】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终期目标和活动目标二个层次。

A.√B.×正确答案:×第13题,【判断题】语言能力指的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项。

A.√B.×正确答案:×第14题,【判断题】3至6岁的儿童普遍喜欢跟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书。

0553]《儿童语言教育》 20年春季西南大学作业答案

0553]《儿童语言教育》 20年春季西南大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553 学年学季:20201单项选择题1、语言功能包括()。

.交际功能、反馈功能、思考功能.交际功能、思考功能、劳动功能.交际功能、学习功能、思考功能.交际功能、学习功能、劳动功能2、关于语言的功能,不包括()。

.劳动功能.学习功能.交际功能.思考功能3、教师在谈话活动中应起到()。

.直接引导作用.次要引导作用.主要引导作用.间接引导作用4、听说游戏的基本步骤是()。

.教师引导游戏——设置游戏情境——幼儿自主游戏——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引导游戏——交代游戏规则——设置游戏情境——幼儿自主游戏.设置游戏情境——幼儿自主游戏——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引导游戏.设置游戏情境——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引导游戏——幼儿自主游戏5、故事表演游戏的类型有整体表演型、角色活动型和()。

.叙述表演型.创编活动型.分段表演型.创编型6、幼儿的自言自语出现在()岁左右。

. 1. 4. 2. 37、早期阅读环境基本构成包括()。

.物质环境、生态环境.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心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物质环境8、听说游戏活动的主要类型有()。

.描述练习游戏.语音和词汇练习游戏.上述三项均正确.句子和语法练习游戏9、幼儿早期读写能力逐渐发展的现象被研究者称之为()。

.早期阅读.正式阅读.书面学习.读写萌发10、语言运用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语言的功能和目的,二是()。

.语言规则.语言情境.语言形式.语言内容11、语言教育评价的实行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的情绪颜色,这是进行教育评价最基础的准则,即()。

.参照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教师参加原则12、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不包括()。

.综合等级评价法.自由叙述评价法.观察评价法.自定义评价法13、研究者将幼儿的语言发展划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的标志是()。

.儿童开始与他人对话.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儿童的读的能力开始出现.儿童开始发出声音节14、早期阅读活动特点不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代码:0553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整合教育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内容是由语言知识、认知知识和科学知识三者的有效结合/【√】该理论来源是三环理论和四范畴理论
率先提出该理论的是美国儿童语言发展学家L.布伦姆和M.莱希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是一个与儿童其它发展整合在一起的动态系统
2、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

理解语言现象
自我中心语言现象
前语言现象/【√】
社会性语言现象
3、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

日常的语言教育活动
领域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
集体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
4、卡洛-乌尔福特和琼·伦奇提出的“四范畴说”包括了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

语言交际环境范畴/【√】
语言表达范畴
语言运用范畴
语言理解范畴
5、幼儿书写技能对生理素质的要求不包括()。

手眼协调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
手部小肌肉的发育
手臂大肌肉的发育
6、下列没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本质特点“专门性”的是()。

D. 在专门机构
专门人员
通过专门活动
专门教材/【√】
7、重视()的培养是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