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22个经典模型汇总 清晰实用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22个经典模型汇总清晰实用高中物理22个经典模型汇总与清晰实用一、引言高中物理作为理科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接触自然科学的第一步,也是理解世界的窗口。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掌握经典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经典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奥秘,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本文将汇总高中物理22个经典模型,并探讨它们的清晰实用之处。
二、运动学1. 位移、速度、加速度模型位移、速度、加速度是运动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解释各种日常运动现象。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这个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受力的情况,进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模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距离的关系,解释了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引力现象。
4.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描述了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让我们能够准确预测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5.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模型适用于空中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计算各种投掷运动。
6.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模型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圆周运动中受力的情况,解释了各种圆周运动中发生的现象。
7. 谐振谐振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谐振现象产生的原因,也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谐振的特性。
三、动能和势能8. 动能与势能转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模型描述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为我们解释各种能量转化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9.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模型说明了在某些力场内,物体的机械能守恒,这个规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动力学计算中。
四、波动10. 机械波机械波模型帮助我们理解机械波的传播规律,解释了声音、水波等机械波的传播特性。
1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模型适用于介质中光的传播规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路径。
人教版高级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人教版高级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高中物理模型解题一、刹车类问题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
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
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
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刹车线长是 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
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
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2m/s B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0m/sC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8m D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5m三、追及相遇问题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时,由于二者速度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出现追及相撞的现象。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时,会出现相遇的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两者的位移关系,即抓住:“两物体同时出现在空间上的同一点。
分析方法有:物理分析法、极值法、图像法。
高中物理必修1+2知识点总结与题型梳理
高中物理必修1+2知识点总结与题型梳理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框架高中物理必修二题型梳理题型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
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二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题型三圆周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
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
思维模板:(1)对圆周运动,应先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列方程求解即可;若物体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应将物体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物体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合力等于向心力。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绳模型:只能对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为重力等于向心力。
杆模型:可以提供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是速度为零。
题型四天体运动类问题题型概述:天体运动类问题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
高一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一物理48个解题模型高一物理48个解题模型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解题模型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物理常见的解题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物理问题。
1. 运动学模型:根据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位移、加速度等信息,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2. 动量守恒模型:根据系统内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分析碰撞、爆炸等情况下动量的守恒关系。
3. 能量守恒模型:根据物体的势能、动能等信息,分析物体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关系。
4. 弹性碰撞模型:根据碰撞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分析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和能量转化情况。
5. 万有引力模型:根据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分析物体之间的引力关系。
6. 电路分析模型:根据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流等元件,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7. 磁场分析模型:根据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分析磁场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磁感应强度等参数。
8. 电磁感应模型:根据磁感应强度和导线运动情况,分析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等问题。
9. 光学成像模型: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分析凸透镜、凹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10. 热力学模型:根据物体的温度、热量和热容等参数,分析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热平衡问题。
11. 物质结构模型:根据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12. 机械振动模型:根据弹簧振子、摆锤等物体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频率和振幅等问题。
13. 波动模型:根据波的传播规律,分析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等参数。
14. 电磁波模型:根据电磁波的特性,分析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传播速度等问题。
15. 电磁场分析模型:根据电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分析电磁场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电磁感应等问题。
除了上述模型外,还有很多其他解题模型,如力学模型、静电模型、波粒二象性模型等等。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
同时,掌握解题方法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学生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立良好的物理思维和逻辑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熟悉不同模型的应用,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三章单元复习及测试题第二、三章 归纳·总结·专题一、单元知识网络 物体的运动:运动的描述:⎪⎩⎪⎨⎧想化的物理模型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基本概念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与关系不确定方向的化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位:(速度的变化率),单定义: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加速度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矢量位(位置的变化率),单定义:动的快慢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速度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变化,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描述运动⎪⎪⎪⎪⎪⎪⎪⎪⎪⎪⎩⎪⎪⎪⎪⎪⎪⎪⎪⎪⎪⎨⎧⎪⎪⎪⎪⎩⎪⎪⎪⎪⎨⎧∆=⎪⎪⎪⎩⎪⎪⎪⎨⎧=2s /m t v a s /m tx v⎪⎪⎪⎪⎪⎪⎩⎪⎪⎪⎪⎪⎪⎨⎧⎪⎪⎩⎪⎪⎨⎧-⎪⎪⎩⎪⎪⎨⎧-加速度大小等向、负方向),⑤比较断运动方向(正方速、非匀变速),④判质(静止、匀速、匀变),③判断运动性速度,②求位移(面积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的变化规律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图像等确定位移或时间,③比较运动快慢,④向(正方向、负方向),②判断运动方(匀速、变速、静止)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的变化规律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图像图像t v t x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共线与恒定,化相等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运动特点0v a a②运动规律:⎪⎪⎪⎩⎪⎪⎪⎨⎧+==-+=+=t2v v x ax 2v v at 21t v x at v v t 0202t 200t 基本公式⎪⎪⎪⎪⎩⎪⎪⎪⎪⎨⎧+==+==∆2v v v v 2v v v aT x 2t 202x2tt 02推论⎪⎪⎪⎩⎪⎪⎪⎨⎧----=-====)1N N ()23()12(1t t t t )1N 2(531s s s s n 941s s s s n 321v v v v 0v N III II I N III II I 2n 321n 3210::::::::::::::::::::::::::::::::)几个比例式(只适用于2. ⎪⎪⎪⎪⎪⎩⎪⎪⎪⎪⎪⎨⎧==∆⎩⎨⎧⎪⎩⎪⎨⎧的应用,照片分析原理闪光照相纸带分析使用原理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2/t 2v v aT x二. 方法归纳总结1. 科学抽象——物理模型思想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
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高中物理中有许多经典的模型,这些模型帮助我们理解物理世界的运作原理。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中的24个经典模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吧!1.单摆模型:单摆模型用来研究摆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
它包括一个质点和一个细线,可以通过改变细线长度或质点的质量来研究摆动的周期和频率。
2.平抛运动模型:平抛运动模型用来研究水平投掷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它假设没有空气阻力,只有重力作用。
可以通过改变初速度和仰角来研究物体的落点和飞行距离。
3.牛顿第一定律模型:牛顿第一定律模型认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这个模型帮助我们理解惯性的概念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4.牛顿第二定律模型:牛顿第二定律模型描述了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物体受力,m表示物体质量,a表示物体加速度。
5.牛顿第三定律模型:牛顿第三定律模型表明对于每个作用力都存在一个等大反向的相互作用力。
这个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力的概念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6.阻力模型:阻力模型用来研究运动物体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的大小与速度和物体形状有关,在物体运动时会减小其速度。
7.功率模型:功率模型描述了物体转化能量的速度和效率。
它等于功的大小除以时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能量的转变和利用。
8.热传导模型:热传导模型描述了热量在物体间传递的过程。
它通过研究热导率和温度差来解释热量传递的速率和方向。
9.摩擦力模型:摩擦力模型用来描述物体在接触面上滑动或滚动时的相互作用。
它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可以通过摩擦力模型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停止。
10.力矩模型:力矩模型用来研究物体旋转的平衡和加速度。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M=rF,其中M表示力矩,r表示力臂,F表示作用力。
11.浮力模型:浮力模型用来研究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浮力。
它的大小等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推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和船只的浮力原理。
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
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高中物理领域有许多经典模型,这些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规律。
以下是高中物理中的24个经典模型。
1.质点模型:物理中最简单的模型之一,将物体简化为一个几乎没有大小的点,用于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2.弹簧模型:用来研究弹簧和弹性体的力学性质,它可以模拟很多弹性形变的现象。
3.质点弹簧模型:结合了质点和弹簧模型,用于研究弹簧振动和简谐振动的性质。
4.轨迹模型:用来描述运动物体的路径,常用的轨迹有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抛物线运动等。
5.平衡模型:用来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力学性质,如平衡条件、平衡位置等。
6.载体模型:用来研究物体在载体上的运动,常用的载体有斜面、轨道、绳子等。
7.力模型:用来描述物体受到的力,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拉力等。
8.力矩模型:用来研究物体围绕固定点转动的性质,描述物体受到的力矩和力矩平衡条件。
9.阻力模型:用来研究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如空气阻力、水阻力等。
10.平衡力模型:用来描述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达到平衡的条件,如平衡力的合成和分解。
11.载荷模型:用来研究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如悬链线、横梁等。
12.动力模型: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描述物体的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13.动能模型:用来描述物体的能量和能量转化规律,包括动能和动能守恒定律。
14.位能模型:用来描述物体的势能和势能转化规律,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15.电路模型:用来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在电路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16.磁场模型:用来描述磁场和磁力在磁场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如磁场线、磁感应强度等。
17.光学模型:用来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等光学现象,如几何光学模型、波动光学模型等。
18.波动模型:用来研究波的传播和波动性质,包括机械波、电磁波等。
19.音响模型:用来研究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如声音的频率、波长、音强等。
高中物理24个模型总结电子版
高中物理24个模型总结电子版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模型是理解物理学概念的重要工具。
这些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并且可以帮助他们预测和解释实验结果。
这篇文章将总结高中物理课程中的24个重要模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概念。
1. 等速直线运动模型在物理学中,等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情形。
当一个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速度移动时,我们可以使用等速直线运动模型来描述其位置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根据这个模型,物体的位移与其速度成正比,速度大小不变。
2. 自由落体模型自由落体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当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其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就可以用自由落体模型来描述。
根据这个模型,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垂直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速度不断增大。
3. 牛顿第一定律模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个模型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平衡关系非常重要。
4. 牛顿第二定律模型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受力运动的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推断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5. 牛顿第三定律模型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任何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向第一个物体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这个模型对于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
6. 弹簧振子模型弹簧振子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振动系统,它由固定在一端的弹簧和一个连接在另一端的物体组成。
根据弹簧振子模型,振子的振动频率与弹簧刚度和振子的质量有关,可以用简谐振动的理论来描述。
7. 阻尼振动模型阻尼振动是指振动系统受到阻尼力的影响,振动幅度逐渐减小的运动。
根据阻尼振动模型,振动系统的振动幅度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受到阻尼系数的影响,阻尼系数越大,振动幅度减小得越快。
8. 复式电路模型复式电路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组成的电路系统,根据复式电路模型,可以分析交流电路中各种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流、电压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一、刹车类问题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
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
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
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
7,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 ,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
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
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2m/s B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0m/sC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8m D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5m三、追及相遇问题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时,由于二者速度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出现追及相撞的现象。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时,会出现相遇的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两者的位移关系,即抓住:“两物体同时出现在空间上的同一点。
分析方法有:物理分析法、极值法、图像法。
常见追及模型有两个: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速度小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匀速)1、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有三种情况)a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等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恰好追上。
高中物理50个模型
高中物理50个模型以下是高中物理中的50个模型:
1. 理想气体模型
2. 牛顿第一定律模型
3. 牛顿第二定律模型
4. 简谐运动模型
5. 机械运动模型
6. 弹性碰撞模型
7. 动量守恒模型
8. 功和能量模型
9. 重力模型
10. 万有引力模型
11. 天体运动模型
12. 热力学模型
13. 热传导模型
14. 理想液体模型
15. 浮力模型
16. 空气阻力模型
17. 运动学模型
18. 电流和磁场模型
19. 电势和电场模型
20. 光学模型
21. 光的反射和折射模型
22. 折射定律模型
23. 波动模型
24. 波动光学模型
25. 光学仪器模型
26. 热力学第二定律模型
27. 热传递模型
28. 牛顿第三定律模型
29. 运动的分解模型
30. 弹簧模型
31. 压缩和拉伸模型
32. 振动模型
33. 简谐振动模型
34. 波动方程模型
35. 波动光学模型
36. 波动方程解模型
37. 磁感应模型
38. 电磁场模型
39. 热力学平衡模型
40. 热力学循环模型
41. 热力学效率模型
42. 热力学过程模型
43. 热传导模型
44. 压缩和拉伸模型
45. 弹性碰撞模型
46. 动量守恒模型
47. 简谐运动模型
48. 行星运动模型
49. 惯性模型
50. 量子力学模型。
高中物理必修二常考模型
B.θ=45°
C.b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b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分析过程]:
例题2:斜面轨道模型
①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Q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B点,如图所示.如果在B点给该物体一个初速度v0,使物体能沿着斜面上滑并停止在Q点,则v0应为多大?
例题2:电动机通过一绳吊起一质量为8㎏的物体,绳的拉力不能超过120N,电动机的功率不能超过1200W,要将此物体有静止起用最快的方式吊高90m(已知此物体在被吊高接近90m时刚好开始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所需时间为多少?
答案:10s
五、功能关系
例题1:单摆模型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上,质量为3m的a球置于地面上,质量为m的b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当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时,b球摆过的角度为θ.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
四、机车启动模型:
例题1: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是20m/s,汽车的质量为2t,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2m/s2,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则:
(1)汽车受到的阻力多大?
(2)3s末的瞬时功率多大?
(3)汽车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大?
答案:(1)4×103N(2)48kW(3)5s
3、与斜面结合的平抛运动
例题: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答案:
二、轻绳、轻杆模型
1、最高点、最低点
物理必背高中物理解题模型详解归纳
高考物理解题模型目录第一章运动和力 (1)一、追及、相遇模型 (1)二、先加快后减速模型 (4)三、斜面模型 (6)四、挂件模型 (11)五、弹簧模型(动力学) (18)第二章圆周运动 (20)一、水平方向的圆盘模型 (20)二、行星模型 (23)第三章功和能 (1)一、水平方向的弹性碰撞 (1)二、水平方向的非弹性碰撞 (6)三、人船模型 (9)四、爆炸反冲模型 (11)第四章力学综合 (13)一、解题模型: (13)二、滑轮模型 (19)三、渡河模型 (23)第五章电路 (1)一、电路的动向变化 (1)二、交变电流 (6)第六章电磁场 (10)一、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10)二、电磁流量计模型 (16)三、盘旋加快模型 (19)四、磁偏转模型 (24)第一章运动和力一、追及、相遇模型模型解说:1.火车甲正以速度v1向前行驶,司机忽然发现前面距甲 d 处有火车乙正以较小速度v2同向匀速行驶,于是他立刻刹车,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
为了使两车不相撞,加快度 a 应知足什么条件?分析:设以火车乙为参照物,则甲相对乙做初速为(v1v2 ) 、加快度为 a 的匀减速运动。
若甲相对乙的速度为零时两车不相撞,则今后就不会相撞。
所以,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甲车减速到与乙车车速相同时,甲相对乙的位移为d。
即: 0 (v1 v2 ) 2 2ad, a (v1 v2 ) 2 ,2d故不相撞的条件为a(v1v2) 22d2.甲、乙两物体相距s,在同向来线上同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就保持静止不动。
甲物体在前,初速度为 v1,加快度大小为a1。
乙物体在后,初速度为v2,加快度大小为a2且知 v1<v 2,但两物体向来没有相遇,求甲、乙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相距的最小距离为多少?分析:若是v1v2,说明甲物体先停止运动或甲、乙同时停止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乙的速度a1a2向来大于甲的速度,只有两物体都停止运动时,才相距近来,可得近来距离为s s v12 v22 2a1 2a2若是v1 v2 ,说明乙物体先停止运动那么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总存在速度相等的时刻,此时a2 a2两物体相距近来,依据v共v1 a1t v2 a2 t ,求得t v2 v1 a2 a1在 t 时间内第1 页甲的位移 s1 v共v1t2乙的位移 s2 v共v2t2代入表达式s s s1s2求得s s(v2v1)2(a2a1 )3.如图 1.01 所示,声源S 和察看者 A 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 S和v A。
高中物理68个解题模型
高中物理68个解题模型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解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中常见的68个解题模型。
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模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模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模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重力模型: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5. 弹簧模型: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6. 摩擦力模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压力成正比。
7. 斜面模型: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8. 动量守恒模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9. 能量守恒模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热学部分10. 热传导模型: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11. 热膨胀模型:物体受热后会膨胀,受冷后会收缩。
12. 热平衡模型:两个物体处于热平衡时,它们的温度相等。
13. 热容模型: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变化成正比。
1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模型:PV = nRT,描述了理想气体的状态。
15. 热力学第一定律模型:热量的增加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与对外做功的总和。
三、光学部分16. 光的直线传播模型: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17. 光的反射模型:光线与平面镜或曲面镜相交时,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18. 光的折射模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遵循折射定律。
19. 光的色散模型:光在经过棱镜等介质时,会发生色散现象。
20. 光的干涉模型:两束相干光叠加时,会出现干涉现象。
21. 光的衍射模型:光通过狭缝或物体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22. 光的偏振模型:光的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上。
四、电学部分23. 电流模型: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108个高中物理模型
108个高中物理模型1. 力的作用点模型:描述力在物体上的作用位置和方向。
2. 弹簧振子模型:描述弹簧的伸缩和振动过程。
3. 摆锤模型:描述摆锤的摆动过程和周期。
4. 斜面滑动模型:描述物体在斜面上的滑动过程和摩擦力的影响。
5. 圆周运动模型:描述物体在圆形轨道上的运动过程和向心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模型: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和距离的关系。
7. 电磁感应模型:描述磁场变化时产生的电动势和电流。
8. 静电场模型:描述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受力和运动。
9. 电荷分布模型:描述电荷在物体表面的分布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10. 电路模型:描述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和电阻、电容等元件的作用。
11. 磁通量模型:描述磁场通过闭合曲面的数量和磁通量密度的关系。
12. 热传导模型:描述热量在物体内部的传递和导热系数的关系。
13. 热辐射模型:描述物体表面辐射出的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14. 气体分子运动模型:描述气体分子的运动状态和温度、压力的关系。
15. 液体静力学模型:描述液体中的压力分布和液体高度的关系。
16. 液体动力学模型:描述液体中的速度分布和黏度的关系。
17. 声波传播模型:描述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和速度的关系。
18. 光的传播模型:描述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和折射、反射等现象。
19. 光的干涉模型:描述两束或多束光的叠加和干涉现象。
20. 光的衍射模型:描述光通过狭缝或小孔时的衍射现象。
21. 光的偏振模型:描述光的振动方向和偏振现象。
22. 光的吸收和散射模型:描述光在物质中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23. 光电效应模型:描述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电子和能量转移。
24. 原子结构模型: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能级结构和原子光谱。
25. 核反应模型:描述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核反应过程。
26. 量子力学模型:描述微观粒子的行为和量子态的变化。
27. 相对论模型:描述高速运动物体的时间、长度等物理量的相对性变化。
28. 黑洞模型:描述黑洞的形成和引力场的极端情况。
高中物理章节目录(人教版)
目录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目录 (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第三章相互作用 (2)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2)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目录 (2)第五章曲线运动 (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2)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目录 (3)第一章静电场 (3)第二章恒定电流 (3)第三章磁场 (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目录 (3)第四章电磁感应 (3)第五章交变电流 (4)第六章传感器 (4)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4)第八章气体 (4)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4)第十章热力学定律 (4)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目录 (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4)第十二章机械波 (5)第十三章光 (5)第十四章电磁波 (5)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 (5)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目录 (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 (6)第十九章原子核 (6)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目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5 自由落体运动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目录第五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2 平抛运动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4 圆周运动5 向心加速度6 向心力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 行星的运动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 宇宙航行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追寻守恒量——能量2 功3 功率4 重力势能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7 动能和动能定理8 机械能守恒定律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目录第一章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3电场强度4电势能和电势5电势差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静电现象的应用8电容器的电容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1电源和电流2电动势3欧姆定律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焦耳定律6导体的电阻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8多用电表的原理9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1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2磁感应强度3几种常见的磁场4通电导线和磁场中受到的力5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目录第四章电磁感应1划时代的发现2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3楞次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6互感和自感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变压器5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传感器的应用3实验:传感器的应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目录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4温度和温标5内能第八章气体1气体的等温变化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1固体2液体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功和内能2热和内能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热力学第二定律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目录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的描述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单摆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1波的形成和传播2波的图象3波长、频率和波速4波的衍射和干涉5多普勒效应6惠更斯原理第十三章光1光的反射和折射2全反射3光的干涉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5光的衍射6光的偏振7光的颜色色散8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1电磁波的发现2电磁振荡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5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相对论的诞生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广义相对论简介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目录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动量和动量定理3动量守恒定律4碰撞5反冲运动火箭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能量量子化2光的粒子性3粒子的波动性4概率波5不确定性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氢原子光谱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探测射线的方法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5核力与结合能6重核的裂变7核聚变8粒子和宇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模型解题一、刹车类问题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
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
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
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
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
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2m/s B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0m/sC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8m D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5m三、追及相遇问题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时,由于二者速度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出现追及相撞的现象。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时,会出现相遇的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两者的位移关系,即抓住:“两物体同时出现在空间上的同一点。
分析方法有:物理分析法、极值法、图像法。
常见追及模型有两个: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速度小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匀速)1、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有三种情况)a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等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恰好追上。
【题1】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应在距离自行车多远时关闭油门,做加速度为6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才不至于撞上自行车?b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小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追不上。
(此种情况下,两者间距有最小值)【题2】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m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m/s2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
问: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c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大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有两次相遇。
(此种情况下,两者间距有极大值)【题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的道路上同向运动,图中三角形OPQ和三角形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A.若S0=S1+S2,两车不相遇B.若S0<S1两车相遇2次C.若S0=S1两车相遇1次D.若S0=S2两车相遇1次2、速度小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匀速)。
(此种情况下,两者间距有最大值)【题4】质点乙由B点向东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同时质点甲从距乙12m远处西侧A点以4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⑴两者间距何时最大?最大间距是多少?⑵甲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此时甲通过的位移是多大?四、共点力的平衡1、静态平衡问题: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列方程求解即可。
主要分析方法有:力的合成法、力按效果分解、力按正交分解、密闭三角形。
【题1】一个半球的碗放在桌上,碗的内表面光滑,一根细线跨在碗口,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
求两小球的质量比值。
【题2】如图,重物的质量为m ,轻细线AO 和BO 的A 、B 端是固定的。
平衡时AO 是水平的,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AO 的拉力F 1和BO 的拉力F 2的大小是( )A. θcos 1mg F =B. θcot 1mg F =C. θsin 2mg F =D. θsin 2mg F = 【题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两个球A 、B 固定在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圆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碗的竖直半径垂直时,两球刚好能平衡,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 )A.33mgB.233mgC.32mg D.2mg2、动态平衡问题:此类问题都有一个关键词,“使物体缓慢移动……”,因此物体在移动过程中,任意时刻、任意位置都是平衡的,即合外力为零。
分析方法有两类:解析法和图解法,其中图解法又有矢量三角形分析法、动态圆分析法、相似三角形分析法。
(1)解析法:找出所要研究的量(即某个力)随着某个量(通常为某个角)的变化而变化的函数解析式。
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研究该量的变化规律。
【题1】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且m A >m B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 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 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 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变化的情况是?(2)图解法(有三种情况):a矢量三角形分析法:物体在三个不平行的共点力作用下平衡,这三个力必组成一首尾相接的三角形。
用这个三角形来分析力的变化和大小关系的方法叫矢量三角形法,它有着比平行四边形更简便的优点,特别在处理变动中的三力问题时能直观的反映出力的变化过程。
【题2】如图所示,绳OA、OB等长,A点固定不动,将B 点沿圆弧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绳OB中的张力将()A、由大变小;B、由小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b动态圆分析法:当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某一个力的大小与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可画动态圆分析。
【题3】质量为m的小球系在轻绳的下端,现在小球上施加一个F=mg/2的拉力,使小球偏离原位置并保持静止则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θ为。
c相似三角形分析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平衡,已知条件中涉及的是边长问题,则由力组成的矢量三角形和由边长组成的几何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比可以迅速的解力的问题。
【题4】如图所示,绳与杆均轻质,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B端吊一重物。
现施拉力F将B缓慢上拉(均未断),在AB杆达到竖直前()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C.AB杆越来越容易断,D.AB杆越来越不容易断。
【补充】动杆和定杆活结与死结:物体的平衡问题中,常常遇到“动杆和定杆活结与死结”的问题,我们要明确几个问题:①动杆上的弹力必须沿着杆子的方向,定杆上的弹力可以按需供给;②活结两边的绳子上的张力一定相同,死结两边的绳子上的张力可以不同;③动杆配死结,定杆配活结。
五、瞬时加速度问题【两种基本模型】1、刚性绳模型(细钢丝、细线等):认为是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即可产生弹力的物体,它的形变的发生和变化过程历时极短,在物体受力情况改变(如某个力消失)的瞬间,其形变可随之突变为受力情况改变后的状态所要求的数值。
2、轻弹簧模型(轻弹簧、橡皮绳、弹性绳等):此种形变明显,其形变发生改变需时间较长,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可看成是不变。
【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1)分析原状态(给定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各力大小(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利用平衡条件;若处于加速状态则利用牛顿运动定律);(2)分析当状态变化时(烧断细线、剪断弹簧、抽出木板、撤去某个力等),哪些力变化,哪些力不变,哪些力消失(被剪断的绳或弹簧中的弹力,发生在被撤去物接触面上的弹力都立即消失);(3)求物体在状态变化后所受的合外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题1】如图所示,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用轻弹簧相连,然后用细线悬挂而静止,在剪断弹簧的瞬间,求A 和B 的加速度各为多少?【题2】如图所示,木块A和B用一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板C上,三者静止于地面,它们的质量比是1:2:3,设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木块C的瞬时,A和B的加速度a A=,a B=。
【题3】如图,物体B、C分别连接在轻弹簧两端,将其静置于吊篮A中的水平底板上,已知A、B、C的质量都是m,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将悬挂吊篮的细线烧断的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图1BA 图3ABC8题图六、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是想方设法求出加速度。
1、已知受力求运动情况【题1】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放在倾角为θ=370的斜面上,现受到一个与斜面平行大小为F =30N的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0.1,求物体在前2s 内发生的位移是多少?【题2】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334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2、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题3】总重为8t的载重汽车,由静止起动开上一山坡,山坡的倾斜率为0.02(即每前进100m 上升2m),在行驶100m后,汽车的速度增大到18km/h,如果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3倍,问汽车在上坡时的平均牵引力有多大?【题4】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上升,开始2s内匀加速上升8m, 以后3s内做匀速运动,最后2s内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升降机内有一质量为250kg的重物,求整个上升过程中重物对升降机的底板的压力,并作出升降机运动的v-t图象和重物对升降机底板压力的F-t图象.(g 取10m/s2)七、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一致的问题物体的受力情况必须符合它的运动状态,故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必须同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若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F合=0;若物体有加速度a,则F合=ma,即合力必须指向加速度的方向。
【题1】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小车静止时,F=mgsinθ, 方向沿杆向上B. 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杆向上C. 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F=ma/sinθD. 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时,22)F+=,方向斜向左上方ma(mg)(2.若将上题中斜杆换成细绳,小车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求解绳子拉力的大小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