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人人都有心理创伤——从弗洛伊德到认知神经科学

合集下载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心理创伤的理解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心理创伤的理解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心理创伤的理解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弗洛伊德和荣格这两位心理学巨匠对心理创伤的理解。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著名的心理防御机制和梦的理论,对心理创伤的形成和治疗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而荣格,作为分析心理学的先驱,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对心理创伤的诠释,为理解个体心理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互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两位心理学家的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心理创伤的本质、成因及其对个人心理发展的深远影响。

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基本理论,然后重点探讨他们对心理创伤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最后对两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和整合,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心理创伤的框架。

二、弗洛伊德对心理创伤的理解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对心理创伤的理解深刻且独到。

他坚信心理创伤不仅仅是外在事件造成的身体伤害,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心理体验。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创伤往往源于童年时期的经历,这些经历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在个体的无意识之中,但却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感。

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心理创伤与“防御机制”紧密相连。

当个体遭遇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或冲突时,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会无意识地采用各种防御机制,如否认、投射、升华等。

这些防御机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帮助个体逃避痛苦,但长期而言,它们可能会阻碍个体对创伤的真实感受和认识,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弗洛伊德还特别强调了性心理发展在心理创伤形成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儿童在性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遭遇到不良的刺激或压抑,就可能导致心理创伤的产生。

这些创伤不仅会影响个体的性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心理创伤的治疗关键在于“回忆”和“宣泄”。

通过引导个体回忆并表达那些被压抑的创伤记忆,可以帮助他们重新面对并处理这些创伤,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弗洛伊德的治疗方法,如自由联想、梦境分析等,都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设计的。

第一讲 人人都有心理创伤——从弗洛伊德到认知神经科学

第一讲 人人都有心理创伤——从弗洛伊德到认知神经科学

COPYRIGHT 徐凯文
随着时间症状发生率
100% 80% 60% 40% 20% 0% 13天 35天 94天 6-8周 15年 65% 47% 12.50% 94% 73%
COPYRIGHT 徐凯文
COPYRIGHT 徐凯文
熟人暴力
• • • • • • • 身体、视觉、言语或性。 大多数是男性侵犯女性。 9-13%夫妻间存在严重攻击行为。 28%的女性报告至少一次被身体攻击。15%报告性侵犯。 22%的女性,7%的男性被熟人攻击。 在被身体攻击的女性中,45%被性侵犯。 寻求庇护的女性,婚内强奸占59%。
COPYRIGHT 徐凯文
COPYRIGHT 徐凯文
折磨torture
• 特赦国际(2002)估计111个国家认可或默许折磨。 • 主要心理症状
– – – – – – – – – 焦虑障碍 自我憎恨 性困难(障碍) 自杀 PTSD 抑郁 内疚 睡眠障碍 心身症状
COPYRIGHT 徐凯文
卖淫与性交易 Prostitution and sex-trafficking
– – – – – – – PTSD 广泛性焦虑 抑郁 分离 吸毒 躯体化 恐惧症(驾驶恐惧)
COPYRIGHT 徐凯文
COPYRIGHT 徐凯文
暴露于创伤的急救人员
• 急诊科医护人员、消防队员、危机干预者、执法 者等。 • 替代创伤。 • 主要心理症状
– – – – – – ACD PTSD 休克 抑郁 分离 无助感
• 家族内代代传承的创伤 • 国家,民族创伤 • 伤害者,施虐者无法理解受害者的痛苦
COPYRIGHT 徐凯文
强奸与性侵犯
• • • • 美国女性被强奸的比例14-20%。 在所有强奸案中,5-10%的受害者是男性。 美国男性被强奸的比例2-4%。 主要心理症状

弗洛伊德的心理疾病理论研究

弗洛伊德的心理疾病理论研究

弗洛伊德的心理疾病理论研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并提出了众多关于心理疾病的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到个体心理结构和心理冲突的影响的,他深入研究的心理疾病包括神经症、精神分裂症以及抑郁症等。

首先,弗洛伊德提出了人类心理结构的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类原始的欲望和潜意识的所在,自我是个体的现实意识和适应行为的能力,超我则是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内化。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三个部分相互作用形成了个体的心理结构,不同部分的冲突和平衡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

对于心理疾病的产生,弗洛伊德提出了童年经验和心理冲突的概念。

他强调了童年时期的经历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母爱和父爱的影响。

童年时期的创伤和冲突可能会导致个体在心理发展中出现问题,进而产生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

在实际治疗实践中,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疗法,认为通过解剖患者的潜意识,揭示其心理冲突和防御机制,可以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

通过自由联想、解梦和分析抗拒等技术,精神分析师帮助患者认识和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疾病的症状。

弗洛伊德的心理疾病理论对后世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启发了许多学者对心理疾病的研究。

同时,弗洛伊德也被一些学者批评,认为他的理论过于主观和片面,忽视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心理疾病的影响。

然而,无论是支持还是批评,弗洛伊德的心理疾病理论都为心理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总的来说,弗洛伊德的心理疾病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个体心理结构和心理冲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他的思想对于理解和治疗心理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继续探索和发展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理疾病的本质,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

一、理论背景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更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是莱布尼茨、赫尔巴特的心理哲学和叔本华、尼采的反理性哲学与精神病医学临床实验相结合的产物。

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无意识和本能的来源:(一)无意识的来源1.莱布尼茨。

德国心理学奠基人、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有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是一切实体的元素,类似于知觉。

单子不生、不灭、不变,依其本性的规律不加外力而永行不息。

它们间的和谐,预先存在于单子的法则之内,单子的发展是一种明了化的过程,即一些不明了的知觉逐渐向明了的知觉发展,所以实体表现出活动的等差,也就是意识的等差。

低级的为微觉,微觉是无意识的,如一滴水的知觉,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了统觉。

2.赫尔巴特。

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认为心理学就是观念的静力学和动力学。

他从联想主义观点以及力学的引力和斥力的原理出发,认为观念不仅相互吸引,而且互相排斥,观点联结的方式是融合和复合。

此外,他在莱布尼兹的微觉统觉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识阈”与“统觉团”的概念。

认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意识阈”这道门槛。

而任何观念要想进入意识内部,必须与意识内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而降入无意识内,意识阈随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转化而变化。

不同的是莱布尼茨关于无意识的观念倾向于纯粹的描述,认为有些观念为人“意识到”,有些观念不被人意识到,即为无意识;而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一个叫做无意识的心理区域。

(二)本能的来源如果说,意识和无疑是属于心理形态的问题,那么,本能则属于心理动力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生理本能所驱动,通过某种行为方式降低生理张力。

最基本的本能是自我本能与性本能。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哲学时期,但直到19世纪末期,心理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过程,以揭示心理学学科的演进和重要里程碑。

古代哲学:心理学的起源在古代希腊哲学时期,一些思想家开始探索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本质。

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心灵和心智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内在思维过程,柏拉图则认为思想由超越世俗的形式构成,而亚里士多德则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了关于知觉和学习的理论。

19世纪初期的实验心理学:希尔和维尔特海默到了19世纪初,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进入实验阶段。

威廉·詹姆斯与其他实验心理学家一起创建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并开始进行对感觉、知觉、思维和意识等心理现象的实验研究。

在20世纪初,进一步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被引入到德国。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等科学家使用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感觉器官和感觉知觉的原理。

这段时间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家,如明斯基和居里夫人。

心理分析学:弗洛伊德和荣格20世纪初,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建了心理分析学,该学派强调潜意识和个人的内心冲突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卡尔·荣格是另一位对心理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家。

他提出了分析心理学思想,强调个体的集体无意识以及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荣格的理论为心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行为主义:华生和斯金纳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界兴起。

行为主义者相信,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而不是心理过程的结果。

约翰·华生和B·F·斯金纳是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心理学界出现了一股认知革命的浪潮。

健康心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健康心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健康心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心理健康的有一定的帮助,那么这种理论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健康心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为大家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任何一种学说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无论是荒诞的理论还是科学的学说,都不可能是学者的凭空杜撰,而必然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亦是如此。

19世纪后期的奥地利,在经济上,已经由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急剧尖锐化,尤其是大资产阶级更加腐化,中小资产阶级随时面临破产,大批工人失业,人们的生活极其悲惨。

在政治上,奥地利人民受资产阶级压迫日益严重,广大人民民不聊生。

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制度下,人们精神沮丧,惶惶不可终日。

在文化上,奥地利陈腐伪善的道德和华而不实的文风占统治地位,特别是在家长式统治的犹太人社会里,宗教气氛浓厚,社会禁忌严厉,尤其是两性关系禁锢更深,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心的紧张与冲突,神经症患者和精神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正是反映这一社会情况,并适应社会需要,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精神病历来被认为是中邪、巫术或魔鬼附身,人们常采取惩罚与隔离等非人道手段来对待精神失常的人。

人类文明的发展为科学研究精神病铺平了道路。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在早期的理论中,他将人的心理生活分为两个层次,即潜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又可再分为两个不同的水平,即潜意识本身和前意识。

传统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现象和意识内容。

弗洛伊德则认为,精神分析主要应该研究潜意识内容。

潜意识包括所有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言语、情感和行为的驱力、冲动或本能。

它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或生理驱力,它是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基础,又是个体精神生活的实质所在;它既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传

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传

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传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和研究对整个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弗洛伊德的个人生平和他的心理理论为主要内容,深入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

第一部分弗洛伊德的生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生于1856年,是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位医生和心理学家。

他的父亲是一位犹太裔衣商,而弗洛伊德则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

他曾在巴黎学习神经病学,随后回到维也纳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

在医疗实践中,弗洛伊德逐渐对神经症的治疗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研究潜意识的力量。

他相信人类的心理问题源自于潜意识层面的冲突和压抑,于是他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并成立了维也纳精神病学会。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遭到了当时主流医学界的质疑和批评。

他的观点被认为过于激进且缺乏科学依据。

尽管如此,他仍坚持了自己的理论,继续推动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

第二部分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论主要集中在潜意识的概念上。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弗洛伊德理论:1.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基本的本能和欲望,自我是个体意识和现实的中介,超我则是道德和道德标准的内化。

2. 冲动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冲动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力量,驱使着个体的行为和欲望。

他将冲动分为生命冲动(Eros)和死亡冲动(Thanatos),并探讨了它们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3.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的反映,是人类心理矛盾和欲望的表达方式。

他提出了解析梦境的方法,通过分析梦中符号和象征来理解个体的潜意识冲突。

第三部分弗洛伊德的影响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当时备受争议,但他的贡献却无可否认。

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不仅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其他学科如文学、艺术和哲学产生了启示。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引言: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的理论和思想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心理结构,以及他对个人发展和心理问题的观点。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1.无意识与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组成的。

意识是我们能够感知和思考的部分,而无意识是我们意识之外的信息和冲动,潜意识则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但又存在于心智中的内容。

2.精神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受到冲动和欲望的驱动。

他提出了生命本能(Eros)和死亡冲动(Thanatos)的概念,认为这两种内在驱动力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性心理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性心理发展特征。

他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和生殖器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与个体对性的需求和冲动有关。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1.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结构的概念,将人的心智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是最底层的部分,代表着个体的冲动和欲望;自我是中间层,代表着个体的现实感知和理性;超我是最高层,代表着个体内化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2.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个体应对焦虑和冲突的心理策略。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和退行等,这些机制帮助个体保持心理平衡。

三、弗洛伊德对个人发展的观点1.童年经验的影响: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对个人发展和性格形成的重要性。

他认为童年时期的经历和冲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儿童期的不良经历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性格结构与个人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性格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会持续发展。

他提出了性格结构的理论,将人的性格分为三个部分:爱力、实力和决策力。

四、弗洛伊德对心理问题的观点1.精神分析疗法: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疗法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通过对无意识和潜意识的探索,人们可以解决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一篇 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 分析
01
第一章 生 平与背景
02
第二章 弗 洛伊德和他 的时代
03
第三章 心 灵深处
04
第四章 心 理学模式
06
第六章 文 化价值
05
第五章 临 床应用
动力学的潜意识
梦是通向潜意识 的皇家大道
本能是潜意识活 动的终极原因
精神的结构—— 本我、自我和超 我
1
神经学模式
第二章 精神 分析是“非 科学的”诘 难
第三篇 未来走向
第一章 精神 1
分析的时代意 蕴
第二章 “跨 2
专业的”心理 生活理论
3 第三章 “认
知科学”旗帜 下的主力军
4 第四章 从精
神科学到精神 哲学
5 第五章 后现
代主义精神分 析
谢谢观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本能
现实
弗洛伊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意识
文化
精神
命运
精神分 析
心理学
理论
心理
世纪
潜意识
压抑
结构
人格
治疗
时代
模式
目录
01 第一篇 弗洛伊德和他 的精神分析
03 第三篇 未来走向
02 第二篇 批判与反思
西方著名心理学大师中,弗洛伊德是第一位、对整个20世纪心理学乃至人文科学各个领域产生无与伦比的影 响的泰斗级大师,被誉为20世纪西方伟大的“思想之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不仅在学术界成为流行话语,在 日常生活中也早已渗透到男男女女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弗洛伊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独具魅力的人格特征 是如何形成的?他经历怎样一段向命运抗争的人生?他究竟创立了一门什么样的给予世界以风暴般震撼的学说? 这门学说对弗洛伊德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一学说对20世纪的心理学及人文科学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答案 就在你手中这本书中。

弗洛伊德课程心得体会(2篇)

弗洛伊德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人类的心理活动和潜意识。

在众多心理学流派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因其深刻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意义而备受关注。

在本学期的弗洛伊德课程中,我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神经学家、心理学家,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

他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通过对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和研究,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潜意识中的冲动和欲望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内容1. 心理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层,是我们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心理活动,它包含着人的记忆、想法和愿望;潜意识则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其中包含了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

2. 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认为人在面对心理冲突和压力时,会采取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合理化、反向形成等。

3. 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冲突和任务,个体需要通过解决这些冲突和完成任务来促进心理发展。

4. 性心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发展是推动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性心理的各个阶段,如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等。

这些阶段的心理冲突和满足程度,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形成。

三、弗洛伊德理论的应用1. 心理治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挖掘患者的潜意识,揭示其心理冲突和根源,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实现心理成长。

2. 社会文化研究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对社会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内容概括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内容概括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内容概括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之一。

它在20世纪初期被奠定,并在此后几十年内发展成为了一种深受欢迎的心理治疗方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心理学、人类行为和人们的自我意识。

本文将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

一、人类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最早提出了人类心理学的理论,并被广泛接受,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

他提出了不同的潜意识层次和人类心理发展的阶段。

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中,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都是由无意识和潜意识的“驱动力”产生的。

人的记忆、欲望和情感,进而影响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二、人类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根源和来源在于潜意识,“潜意识活动过程”,包括人的快乐、悲伤和欲望等。

他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分析精神疾病”等治疗方法。

他认为,疾病可以从患者的内心深处产生,并表现为不寻常的行为或行为失调。

三、自我意识弗洛伊德进一步探讨了自我意识的作用及其对人类情感与情绪的影响。

他认为,自我意识有助于人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感。

自我意识的增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内心,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求。

四、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弗洛伊德声称,精神分析治疗方法是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

他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与病人逐渐建立联系,帮助他们发掘内心的冲动和欲望,然后将它们转化为一种更好的行为方式。

精神分析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他们的行为和思考模式,从而使他们适应社会。

总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深入研究了人类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精神分析治疗方法。

学说主张人的行为透露出隐藏的欲求和需要,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是由潜意识层面的驱动力引起的。

弗洛伊德认为,强大而不可知的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

精神分析治疗是建立在对这种影响的理解上的,具有理论上的深度,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心理学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对人格进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学家,他的“人格三结构”理论是第一个完整的人格理论。

他不仅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层次性,而且率先提出了人格中的欲望、动机等非理性的无意识因素的存在和影响,这大大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他的研究深入了人的内心世界,直面了人性的真实,这比以往的心理学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认识更深刻。

“人格三结构”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开始。

从此以后,人格心理学便蓬勃地开展起来,出现了许多较完整的影响较大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推动了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为人类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心理的结构:意识、潜意识、前意识1.意识: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

2.潜意识:潜藏在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包涵了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3.潜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包涵了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人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

二、人格的结构--“人格三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自和超构成。

1.本: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生来就有。

由人类的基本需求构成,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

遵循快乐原则,要求欲望的即时满足。

弗洛伊德说:“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乞讨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的受唯乐原则的调节。

”2.自:个体出生后,由本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

遵循现实原则,介于本与超之间,对本的冲动与超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弗洛伊德说:“每个人都有一些心理过程的连贯组织,称之为他的自。

创伤概念的变革——从沙可、让内到弗洛伊德

创伤概念的变革——从沙可、让内到弗洛伊德

创伤概念的变革——从沙可、让内到弗洛伊德李浩然【摘要】“创伤”一词在当下的学术话语体系中具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属性.生理性的“创伤”是一个源于古希腊的古老概念,而“创伤”一词的心理属性其实仅仅是近百年来的新创.“创伤”的英文词汇先后由traumatism发展到trauma,而创伤概念本身,经由沙可、让内和弗洛伊德三位在创伤理论学术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学者的相继探讨,则经历了内涵与本质由身体到心理再到潜意识的重要变革,而创伤主体也在这种变革之中变得逐渐分裂,trauma开始逐渐成为“创伤”的对应词,具有时间、认同解离性的“心理创伤”才真正诞生.【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9(040)007【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创伤;解离;精神分析【作者】李浩然【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教务处四川达州 6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2自1980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正式列入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颁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Ⅲ,DSM-3)开始,创伤理论(trauma theory)开始越来越多的得到学术界的关注。

这样的关注已经突破了学科的界限,深深地影响到了文学、史学等诸多人文学科。

以“文化创伤”(cultural trauma)等为标签的研究,涉足政治问题、文学批评、历史研究等不同方面,俨然成为了人文领域中的新研究“范式”。

对创伤理论自身进行的历时性梳理也在国内外学界展示出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创伤理论如何在身心二元结构中由身体维度游离到精神维度,又如何超越统一自我而直面心灵的解构,却成为了各项研究中遗憾缺失的一环。

创伤的必然与复原的限度——对心理创伤进行复原的思考

创伤的必然与复原的限度——对心理创伤进行复原的思考

摘要:创伤是弗洛伊德借自医学的概念。

他保留了创伤原有的基本含义,但将其作用面转至精神层面。

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中,弗洛伊德强调了精神创伤的两个特性:创伤总是事后的;幻想带来创伤。

弗洛伊德在理论后期,不再将创伤理论局限于神经症的形成问题上,而将之归结为新生儿的无助状态,因而个体创伤具有必然性。

温尼柯特也认为人生之初的情境与创伤紧紧相连。

幼儿的成长必然暴露在创伤的产生机制中,是否是病理性的创伤,只在于环境中的冲击是否过度。

拉康认为主体与镜像我之间存在着冲突,幻想在于调和冲突,幻想不能完成的结果即是创伤。

而这种冲突的不可调和性也说明创伤是必然的。

创伤复原的限度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复原是有限的,其有限性要求主体接受自己的境地;另一方面,复原是超越限度的,复原不是回归过去,而是穿越幻想,打破冲动的重复,进入创造的可能。

关键词: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温尼柯特;拉康;创伤;复原;从2019年底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临床心理学界又重新将目光投向“创伤”的理论。

本文对弗洛伊德、温尼科特和拉康三位精神分析家创立的心理创伤理论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帮助我们对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创伤进行理解和复原。

一、弗洛伊德意义上的创伤创伤一词是弗洛伊德从医学中借用来讨论精神事件的术语,他保留了创伤在医学上的三个基本含义:具有剧烈的冲击、形成穿透性破坏、对整体组织造成后果,但是将创伤的作用面从生理层面转到了精神层面。

精神分析早期对心理创伤的治疗也类似于对生理创伤的处理,只是这时所用的工具是言语。

在《癔症研究》中,弗洛伊德说:“当我们能使患者把激发的事件及其所伴发的情感清楚地回忆起来,并且患者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个事件,而且能用言语表达这种感情时,则每个癔症症状就会立即和永久地消失。

”这是宣泄疗法的工作原理。

那时的弗洛伊德认为,只要来访者带有情感地详细讲述遭遇到的创伤事件,症状就会消失。

但是,临床的进一步发现告诉弗洛伊德,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神分析弗洛伊德专家讲座

神分析弗洛伊德专家讲座

神分析弗洛伊德专家讲座
第2页
1、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潜意识理论)
意识:
能够直接感知到心理部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心理内容组 成。含有逻辑性、时空要求性和现实性。
前意识:
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存放近期经历内容,处于注意范 围之外意识成份。很轻易进入注意,所包含内容能够回到意 识中去,是我们加以注意就能觉察到心理内容。主要作用是 检验。
神分析弗洛伊德专家讲座
3 第3页
无意识(或潜意识 )
指个人不可能觉察心理现象,但对个人思想和行为影 响极大。其特点为无矛盾性、无时间性、无是非性、非现 实性和最具活力和能量。
1、人们对自己一些行为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其中包含一些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者个人生活准则原 始欲望;早期被压抑愿望,被压抑童年经历与事件;来自 种族遗传经验。
2、人们在清醒意识下面还有潜在心理活动在进行着 。 3、潜意识会在检验功效弱情况,如梦中出现并取得满 足;也会经过口误、笔误、一些神经症症状等表现。
神分析弗洛伊德专家讲座
4 第4页
无意识存在证据
催眠 梦 日常生活中错误行为(笔误、口误、错事) 灵感和直觉 一些心身疾病 神经症
神分析弗洛伊德专家讲座
神分析弗洛伊德专家讲座
第26页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
把超我不允许欲望和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 之中,使自己意识不到其存在,也就感觉不到焦虑和痛 苦。 这是最基本、最古老、最危险防御机制。
比如:被压抑记忆
2、否定
拒绝认可使人感到焦虑和痛苦事件,似乎其根本未发生 过。惯用语言:“这不可能”、“绝对不会”等。
11、躯体化:把精神上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医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医学

沙科
晚年生活的坎坷
1923 年春,被诊断患了口腔癌,这与他每天抽20支雪茄 的习惯有关,即使在癌症被发现后他也没改变这一习惯。 1923-1939年,他接受了33次手术。虽然非常痛苦,但 他拒绝使用止痛药。他的头脑仍然十分清醒,并继续为病 人诊疗和著述。
1933年纳粹执政后迫害犹太人,他们在柏林公开烧毁弗 洛伊德的著作,理由是他夸大性问题来毁灭灵魂。
还是玛莎·伯恩雷的一个朋友, 是个娇生惯养的姑娘。 后来成为德国一名著名的社会 工作者
精神分析的第一个案例——安娜·欧
癔病(歇斯底里症)—— 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生理上无问题 安娜发病时的症状:严重厌食,半边脸麻木,一条胳膊一
条腿瘫痪,不时出现幻觉,记忆缺失,失语,剧烈头痛
在此期间 ,弗洛伊德听到 沙科断言,男人也会得癔 症,并用催眠证实
本能——心理动力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生理本能 所驱动,通过某种行为方式降低生理张力。 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 生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爱的本能,主要指性本能和自我 本能(保存个体发展的另一性本能)。性本能导致新生命 的出现,保证个体和种族的存在和发展。这样性本能就是 一种生的本能。
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背景
(三)叔本华和尼采的反理性哲学思想
“精神分析并不是首先迈出这一步的。要指出我们的前辈,
可以指出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尤其要首推伟大的思想家叔本
华,他的无意识意志相当于精神分析中的精神欲
望。”
————弗洛伊德
叔本华认为,世界和人的真正本质是属于无意识领
域的生存意志。生存意志是无意识的盲目的欲求和
权威沙科。 1886年,作为神经和大脑疾病专家开诊所私人营业。 1889年,到法国南锡向伯恩海姆学习催眠疗法。 1895年,与布洛伊尔合著《癔病研究》,标志着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心理创伤的理解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心理创伤的理解
[ 1] 469
心理的研究主要关注看似并未危及生命, 实际上 为慢性的负性情感积累, 最终导致情感、 行为、 躯 体及认知慢性、 部分或全面障碍的疾病, 它可以在 创伤后数天、 数月或数年后发生 , 本研究所关注的 主要是第三类创伤, 人际间创伤 , 如童年期遭受的 虐待、 性侵犯、 强奸、 暴力、 殴打、 抢劫等。 心理创伤可以影响整个人 , 包括身体、 智力、 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 如早期的受虐经历能够影响 甚至阻碍一个人发展稳定的自我感觉。每个人都 以独特的方式对创伤作出反应, 这取决于创伤的 细节, 以及当事人独特的自我和经历。
三、弗洛伊德的诱导理论
弗洛伊德对创伤的理解包含三个成分, 分别 为童年早期经历的事件的记忆 , 青春期后经历的 事件的记忆及后期经历事件触发的对早年事件的 94
弗洛伊德早期的探究很快遇到各种阻碍。首 先 , 很多创伤性病人拒绝被实施催眠 , 并用各种其 他的方式抵制分析师为获得他们创伤资料所做的 努力。第二 , 弗洛伊德发现他的一些病人治疗中 被发泄的是创伤性虐待的幻想 , 而非实际的创伤 性诱惑。在他 1898 年写给 F liess 的信中 ( F reud , 1954) , 弗洛伊德抱怨, 最初我定义 [ 神经症的 ] 病因太过狭窄; 这其中所具有的幻想远远大过我 最初的想象
[ 4] 49
二、心理创伤的外部表现
心理创伤常见的外在反应包括: 1 . 生理层面: 心跳加速、 血压上升、 呼吸急促、 晕眩、 胃 痛与腹 泻、 头痛、 虚弱感、 麻木感、 手脚感到刺痛或沉重、 过度的惊吓反射动作、 疲惫感、 食欲改变 ; 2 . 认知 层面: 注意力差或记忆力有问题, 理解困难、 思考 缓慢, 看待自己、 看待世界的方式改变 , 对环境的 警觉性增 强 ( 过 度警 觉 ), 与自 我 失去 联系 ( 分 离 ) , 闪回, 恶梦; 3 . 情绪层面 : 焦虑与恐惧 , 没有 安全感 , 无助感 , 感受到孤立、 冷漠或疏远, 悲伤、 哀悼、 忧郁、 心情低落 , 内疚 , 愤怒、 易怒, 过度亢奋 的 , 不休息的 , 情感否认、 麻木感 , 什么事情都不喜 欢 , 失去信心、 自尊; 4. 行为层面 : 退缩 或远离 他 人 , 容 易惊吓、 回避 , 敌 对或好 攻击 , 沟通 困难 , 不管是口语上或书写上 , 愤怒感 , 经常与别人 争 论 , 饮酒、 抽烟或服药的量过 量, 进食 习惯改变 , 一部分受害者可以在没有专业 人员帮助的情 况 下自己消化 其创伤 ( 约占 70% ) , 另外一部分 人 则或 多 或 少 会 由 此 而 产 生 心 理 障 碍 ( 约 占 30 % ): 如 焦 虑、 抑 郁、 躯 体 形 式 障 碍 (如 疼 痛 等 )、 进食障碍、 睡眠障 碍、 酒依赖和药物依 赖等 应激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
• • • • • • • • • 天灾 地震、海啸、飓风 火山喷发、泥石流 水灾、疫病流行 人祸 战争、被追杀、被绑架 目睹他人死亡、被折磨 被强奸、失去人身自由 家庭暴力、虐待儿童 • • • • • • • • • • • 技术伤害 火灾 化学泄漏 空难 矿难 历史创伤 文化大革命 中日关系创伤 依恋创伤 留守儿童 早期寄养经历
– (1)儿童期创伤的效应会持续到成年期, – (2)更近期的性和躯体攻击的效应, – (3)儿童期创伤和成人攻击的额外效应(例如,对儿童期和成人 后受害经历的闪回), – (4)儿童期创伤和成人攻击行为之间互动进而恶化,诸如特别严 重,退行,解离,或对成人创伤的自我伤害性反应等。
创伤的严重程度
• 存在量效关系
定义
• 创伤性事件,导致死亡或者严重损害,或者威胁人的生命 和躯体安全,或者是个体体验到强烈的负性情绪的事件。 • 危机事件后可能会出现,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 应激障碍(PTSD),短暂精神病性障碍,自杀,适应障碍 等心理障碍。
COPYRIGHT 徐凯文
创伤事件的种类
• 自然灾害:
– 地震,水灾,火灾,飓风,雪崩,火山爆发
• 人为创伤
– 人际暴力,战争暴力,犯罪暴力,恐怖袭击。
COPYRIGHT 徐凯文
北川县城
COPYRIGHT 徐凯文
灾难
• 分类
– 自然灾难 – 技术或人为灾难
• 在普通人群中,13%-30%的儿童和成人至少经历 了一次显著的灾难(Briere & Elliott,1999) 。 • 主要心理症状
• 仅2000年,就有879,000儿童因为虐待或忽视被儿 童保护所收留,1200被杀(美国卫生部,2002)。 • 25-35%女性,10-20%的男性在儿童期被性虐待过。 • 10%-20%女性或男性被躯体虐待过。 • 35%-70%有心理问题的女性报告有童年性虐待史。 • 有被虐待史的人,存在
心理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 男性:5-6% • 女性:10-14% ——Rachel Yehuda,2002 • 儿童多于成人(性、情感、躯体虐待) • 低智商、社会阶层低下者多于普通人群
是谁忽悠了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又忽悠了谁?
——创伤记忆研究的历史
神经症的病因:性虐待理论
• 性虐待理论
• 理论要点
COPYRIGHT 徐凯文
服刑人员和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经历的比较
类型 样本数 情感虐待 躯体虐待 性虐待 情感忽视 躯体忽视 大学生 145 4.10% 4.80% 13.80% 10.50% 21.70%
COPYRIGHT 徐凯文
服刑人员 2630 11.40% 14.20% 47.10% 23.40% 39.10%
人人都有心理创伤
—从弗洛伊德到认知神经科学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徐凯文
Adolf Hitler
Adolf Hitler(20 April 1889 – 30 April 1945)
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
• 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
– 对越南老兵的双生子研究(J.Goldberg et al,1990).
• 人为的、重复的、不可测的、多重的,被性虐待狂/恶意 伤害,在儿童期发生,被照料者实施,更严重。
COPYRIGHT 徐凯文
创伤性事件
自然灾害、人际争斗、严重外伤、目睹他人死亡 或本人被折磨、以及恐怖、暴力或其它犯罪行为的受 害者。 ICD-10,标准A 当事人亲身经历或目睹或面对某一事件或一些事件 ,包括死亡或死亡威胁或严重的损伤,或可能危及自 身的或他人的生理完整性。 DSM-IV 309.81
• • • • 与贫穷、社会剥夺以及先前被伤害有关。 在妓女中,童年性虐待发生率50%-90%。 40-80%可能性被强奸。 PTSD患病率68%。
COPYRIGHT 徐凯文
威胁生命的疾病 Lift-Threating illness
• 癌症 • 艾滋病 • ….
COPYRIGHT 徐凯文
儿童虐待
• 空难后PTSD症状:54%事后存在,10%-15%一年后仍患有 PTSD。
COPYRIGHT 徐凯文
COPYRIGHT 徐凯文
交通事故 Motor Vehicle Accidents(MVA)
• 在美国,19%-23%美国人经历过严重的交通事故。 • 其中,大约7-45%会发生PTSD。 • 主要心理症状
COPYRIGHT 徐凯文
战争
• 即时死亡、毁容、身体伤害、目击伤害或他人的死亡,伤 害或杀死他人、目击或参与暴行、被俘、被拘禁、折磨和 剥夺。 • 越战老兵PTSD发病率: • 时点:男性15.2%;女性8.5%。 • 终身患病率:男性30.6%;女性26.9%。
COPYRIGHT 徐凯文Fra bibliotek历史创伤
• 危险因素:长时间,对伤害或死亡的恐惧,被亲戚或照料 者侵犯,缺乏支持,或被侵犯之事件暴露后的负性结果。
COPYRIGHT 徐凯文
对儿童的身体虐待及其他暴力
• 家庭暴力
– 躯体 – 言语:自尊和关系 – 10%的儿童受到照料者的严重暴力侵犯。
– 导致成人后的暴力行为,对自己孩子的躯体虐待,物质滥用,自 我伤害,自杀以及广泛的情绪问题。
– – – – – – – PTSD 广泛性焦虑 抑郁 分离 吸毒 躯体化 恐惧症(驾驶恐惧)
COPYRIGHT 徐凯文
COPYRIGHT 徐凯文
暴露于创伤的急救人员
• 急诊科医护人员、消防队员、危机干预者、执法 者等。 • 替代创伤。 • 主要心理症状
– – – – – – ACD PTSD 休克 抑郁 分离 无助感
• 离事发地点越近,效应越严重,并对全世界都有影响 (Galea et al.2002)
COPYRIGHT 徐凯文
COPYRIGHT 徐凯文
大规模的交通事故 Large-scale Transportation Accidents
• 空难,海难,火车出轨等。 • 主要心理症状
– – – – – PTSD 焦虑 抑郁 分离 吸毒
– 慢性PTSD – 解离症状 – 人格相关问题
• 自我认同 • 人际界限 • 情感调节
COPYRIGHT 徐凯文
对儿童的性虐待
• 在不快乐的家庭,单亲家庭,没有不充分的性教育的家庭 更容易发生。 • 1/3的有过童年性虐待的儿童并没有症状。只有不到1/5的 有过童年性虐待的成人有心理困扰或精神症状。
COPYRIGHT 徐凯文
随着时间症状发生率
100% 80% 60% 40% 20% 0% 13天 35天 94天 6-8周 15年 65% 47% 12.50% 94% 73%
COPYRIGHT 徐凯文
COPYRIGHT 徐凯文
熟人暴力
• • • • • • • 身体、视觉、言语或性。 大多数是男性侵犯女性。 9-13%夫妻间存在严重攻击行为。 28%的女性报告至少一次被身体攻击。15%报告性侵犯。 22%的女性,7%的男性被熟人攻击。 在被身体攻击的女性中,45%被性侵犯。 寻求庇护的女性,婚内强奸占59%。
• 目睹暴力事件。
COPYRIGHT 徐凯文
中国情况
• 陈晶琦(2004)调查的565名大学生 – 有20.0%(32/160)的女生和14.3%(58/405)的男生 报告16岁以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 待, – 其中18名(11.3%)女生和31名(7.7%)男生经历过身体接 触性虐待。 – 儿童期性虐待经历首次发生年龄59.4%的女生、 51.7%的男生发生在11岁及以下。 • 陈晶琦(2004) 892名女生 – 在被调查的892名女生中,有25.6%(2128/892)报告 16岁以前经历过或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身 体接触的性虐待中包括被试图性交和被强行性交)。 – 其中129人经历过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占14.5%。 – 52.6%的儿童首次性虐待经历发生在12岁及以下。
• 家族内代代传承的创伤 • 国家,民族创伤 • 伤害者,施虐者无法理解受害者的痛苦
COPYRIGHT 徐凯文
强奸与性侵犯
• • • • 美国女性被强奸的比例14-20%。 在所有强奸案中,5-10%的受害者是男性。 美国男性被强奸的比例2-4%。 主要心理症状
– – – – – – – – – 害怕 愤怒 低自尊 性困难(障碍) 自杀 PTSD 抑郁 分离症状 吸毒
COPYRIGHT 徐凯文
COPYRIGHT 徐凯文
折磨torture
• 特赦国际(2002)估计111个国家认可或默许折磨。 • 主要心理症状
– – – – – – – – – 焦虑障碍 自我憎恨 性困难(障碍) 自杀 PTSD 抑郁 内疚 睡眠障碍 心身症状
COPYRIGHT 徐凯文
卖淫与性交易 Prostitution and sex-trafficking
COPYRIGHT 徐凯文
应对危机干预者的替代创伤
• 团队工作,小组干预:合作交流与支持。 • 安排好睡眠和放松的时间。 • 危机干预者不要互相汇报情况而应向其他未在现场的危机 干预工作者进行工作汇报。 • 汇报的地方应尽量远离事发现场,身体离开事发现场有利 • 危机干预工作人员自身要有良好的躯体和精神健康状况、 在躯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他们应有极大的弹性。要求他们 在事后汇报情况应成为工作常规。
P
0.01 0.001 0.001 0.001 0.001
多重创伤和累积创伤的问题
• 重复被害(revictimization):经历过童年期虐待的人在成 人之后更可能再次受害(Classen et al.,2002;Tjaden &Thoennes,2000)他们更容易经历成人后的创伤:其生活 方式,环境,行为,人格,和/或社会特点看起来会增加 被重复创伤的可能性。 • 成年幸存者所呈现的症状可表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