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五章 幼儿期的发展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5)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5)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5)第五章幼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儿童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最快,成熟最早,幼儿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一)脑重量继续增加新生儿:390g达到人脑中的25%3岁儿童:1011g达到人脑中的75%7岁儿童:1280g基本接近成人脑重(二)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儿童脑重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是由于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分支增多、增长。

2、额叶表面积增大额叶表面积的增长率继2岁左右的增长高峰后,在5-7岁时又有明显加快.额叶是脑皮质成熟最晚的部位,7岁基本发育成熟,大脑皮质各区基本接近成熟水平.3、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髓鞘化:神经纤维必须要经过髓鞘化,它可以保护信息(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而不致蔓延泛滥,使传递的速度又快、又准确。

到6-7岁时,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已基本完成,整个大脑皮质的成熟程度接近于成人。

(三)脑电波的变化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又一重要参数。

脑电发展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时期,5-6岁、13-14岁。

幼儿大脑结构的相对成熟为幼儿智力活动的迅速发展和新的、复杂行为的形成提供了生理上的保证。

二、皮质抑制机能的蓬勃发展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既可使反射活动更精确、更完善,又可使脑细胞受到必要的保护,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

1.兴奋和抑制的神经过程不断增强3岁以前儿童的内抑制发展很慢,约从4岁起有了较快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幼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

与此同时,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强,表现在儿童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相对延长。

2.较弱的抑制机能尽管幼儿的兴奋和抑制机能都在不断增强,但是相比之下,抑制机能还是较弱。

因此,对幼儿过高的抑制要求,往往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

第二节幼儿的游戏游戏的作用和意义: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性的发展促进情感的发展游戏的特点:社会性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深受儿童喜爱一、游戏的理论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儿童游戏的认识:严教——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乐学——益智,主张对儿童教学要游戏化游戏的理论:探讨关于游戏的实质是什么、儿童为什么喜爱游戏、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有何作用、游戏的种类有哪些等。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1节 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征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1节 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征
验过的情绪和练习过的动作。
• 2.记忆的过程
• 3.记忆的分类
• 按记忆的目的划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 按记忆材料的内容划分:形象记忆、词语逻 辑(语义)记忆、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
• 按记忆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 忆和长时记忆。
• 按对材料的理解情况划分:机械记忆和意义 记忆。
• 4.记忆表象
• 表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 呈现的形象。
• 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可分为 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味觉表象和嗅觉表 象等。
• 4.表象的特征 • (1)直观形象性(逼真感)。 • (2)概括性。(一般特征) • (3)可操作性。
测测你的记忆力(脑年龄)
二、记忆在幼儿活动中的作用
1岁 几天 -----
2岁
3岁
4岁
几个星期 几个月
1年
几天 几个星期 几个月
7岁 3年 1-2年
•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 (2/4)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
• 幼儿无意记忆的影响因素:一是客观对象的性质;
二是客观对象与主体的关系。
• 实验:要求幼儿按照要求到“商店”去买皮球、牛奶、 铅笔、娃娃、糖果等五样东西。
幼儿心理学
第一节: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征
高凡 892337037@
讨论-分享
• 分享:最让你尴尬的一件事 • 如果某一天,像手机一样,你身上出现了
一个“恢复出厂设置”按钮,一按一切记 忆归零。你会去按它吗?为什么?
一、记忆概述
• 1.记忆
•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 例如: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
5.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识记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发展心理学 记忆发展

发展心理学 记忆发展

发展心理学记忆发展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记忆发展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探讨了人类记忆能力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探讨记忆发展的相关内容。

一、幼儿期的记忆发展1.1 幼儿期的记忆特点在幼儿期,孩子的记忆能力主要表现为短时记忆和操作性记忆。

1.2 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幼儿期的记忆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1.3 记忆发展的培养方法通过游戏、音乐、故事等形式,可以促进幼儿期记忆能力的发展。

二、儿童期的记忆发展2.1 儿童期的记忆特点在儿童期,孩子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开始形成长时记忆。

2.2 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期的记忆发展受到学习经验、认知发展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3 记忆发展的培养方法通过阅读、学习、体验等方式,可以促进儿童期记忆能力的发展。

三、青少年期的记忆发展3.1 青少年期的记忆特点在青少年期,记忆能力达到巅峰,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信息加工和存储。

3.2 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期的记忆发展受到学业压力、社交关系和自我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3.3 记忆发展的培养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复习技巧、专注训练等方式,可以促进青少年期记忆能力的发展。

四、成年期的记忆发展4.1 成年期的记忆特点在成年期,记忆能力逐渐稳定,但受到压力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4.2 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成年期的记忆发展受到工作压力、家庭责任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4.3 记忆发展的培养方法通过规律生活、锻炼身体、保持积极心态等方式,可以促进成年期记忆能力的发展。

五、老年期的记忆发展5.1 老年期的记忆特点在老年期,记忆能力逐渐下降,主要表现为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减退。

5.2 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老年期的记忆发展受到年龄因素、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5.3 记忆发展的培养方法通过保持社交活动、进行认知训练、保持身心健康等方式,可以延缓老年期记忆能力的下降。

发展心理学第5章 儿童注意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5章  儿童注意的发展

2. 注意与心理过程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它总是与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相 伴随而进行的。
回答下列问题
A:上张幻灯片上有几个数字?分别是什么数字?
B:请继续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这三个数字分别填写在三个什么形状的图形中? 2)这三个图形分别是什么颜色? 3)幻灯上还有什么? C:讨论:为什么刚才第一个问题回答的好,而其它的问题回答的却不完整?
四、3-6岁儿童的注意
(二)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幼儿期,幼儿的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额叶7岁成熟) 2、幼儿的有意注意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在成人的要求下发展。 幼儿的有意注意需要成人的指引。成人的作用一是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 目的任务;二是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提问)。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用自己组织的语言来组织注意,或用各 种动作来保证。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 起来,如游戏。
03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定向性注意——指外来的强烈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暂时停止哭喊或把视线 转向刺激物,这就视最初的定向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 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它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 是有人的意识去支配的、主动的注意。儿童在2岁以后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
三、1-3岁儿童的注意
(一)“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与注意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5章电子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5章电子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5章电子教案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课程教案教案完成时间: 年月日课题第五章,第一,二节理论、实践课授课日期授课类型学时数 2认识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掌握学前儿童感觉、教学目的及要求知觉的发展特点,了解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授课,图片,讨论, 互动游戏教学方法课程作业预习第五章第三,四节内容,完成心理现象解释课后作业或思考题审阅意见主讲教师或教学组长签名: 系主任签名:教学后记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等) 备注第五章第一,二节概述 Step 1 导入新课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二(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Step 2 结合图片,视屏讲解重难点第一节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二、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三、感知觉在幼儿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原始的感知阶段(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第三节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一、视觉敏度的发展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

即一般所谓视力。

儿童的视力障碍有:远视、近视、弱视等。

早期矫正有效果。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一)颜色视觉的出现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

(二)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

Step 3 互动环节一、心理测试二、点评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课程教案教案完成时间: 年月日课题第五章,第三,四节理论、实践课授课日期授课类型学时数 2认识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掌握学前儿童感觉、教学目的及要求知觉的发展特点,了解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

第五章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

第五章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

3.思维的机制
• 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 应。适应包括两个过程:
• (1)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 格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同化是格式的量变)
• (2)顺应。指内部格式改变,以适应现实。 (顺应是格式的质变)
• 平衡,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 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 象征性游戏:如儿童用小棒当“枪”, 纸片当“菜”。
• 没有形成类概念,分不清个别与一般, 不会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 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 两个特点: • 1. 还没有形成“守恒”。( “守恒”实验研
究发现,数目守恒6-7岁,物资守恒和长度守 恒7-8岁,面积守恒8-9岁,体积守恒12 岁。)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 贡献
(一)确认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 (二)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 (三)确认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不一
• 批评
• (一)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行为发展 (二)发展先于学习的观点较少教育价值 (三)各年龄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
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争论
• 一、任务难度的适当性 • 二、儿童的认知发展可否被加速 • 三、关于认知发展阶段性的理论
第二节 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发展观
一、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 信息加工理论反对抽象概念 • 信息加工理论同意皮亚杰的观点,认为儿童是
主动的、探索的,但他们没有提出统一的、独 立的认知发展学说,相反,从注意、记忆、分 类能力到复杂的问题解决,他们考察了思维的 不同侧面。 • 信息加工理论用像计算机一样的流程图来描绘 人类认知系统。反对用同化和顺应这样的抽象 概念描述儿童的思维。

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处于幼儿期的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和生活范围扩大,好奇心、求知欲不断加强,但是操作实践能力又受到限制,因此心理发展表现出阶段性特点。

第一节幼儿期的一般问题一、年龄阶段幼儿期是指儿童3岁到6、7岁这一时期,这是儿童在幼儿园生活的时期,所以被称之为幼儿期,又由于这个年龄段是儿童正式进入小学之前的一个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学前期。

二、基本特征(一)游戏的作用与前面的年龄阶段相比,这时的儿童在身体的发育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很好地独立行走与跑跳,双手能较灵活地操纵物体,也能进行言语交流。

由于有了这些能力,儿童就迫切地希望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但他们又不可能真正地进入社会生活。

游戏形式的存在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幼儿还不能给出事物的抽象定义,而只能从表面特征和功能方面去认识事物,例如,他们不能给出花的定义,只知道花是美丽的;他们也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数的概念和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必须有实物的支持。

他们还不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其行为经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三)最初的个性倾向由于幼儿大脑的发展和言语的初步发展,其行为的自觉性也逐步发展起来了,这为儿童个人倾向的形成创造了最初的条件。

第二节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已经接近成人,这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一、大脑的结构(一)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为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而7岁儿童的脑重约为1280克,成人的脑重平均为1400克,可见幼儿的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

(二)大脑皮层结构复杂化大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脑重量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是由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分支增多、长度伸长所导致。

幼儿的神经纤维继续增长,神经纤维继续髓鞘化,额叶面积在儿童5~7岁时增长速度又有明显加快。

(三)脑电波的变化关于儿童脑电波的研究表明,儿童大脑随年龄增长而发展,且不可逆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第二节-想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第二节-想象

▪ 标志: 1.独立性
▪ 不是在外界指导下进行,不是模仿、 受暗示性少

2.新颖性
▪ 记忆表象与知觉原型基本相同
第第二一节节 想学象前概儿述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
(2)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
以称为表露式创造。这种最初级的创造,严 格说来还不是创造。 ▪ 2.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 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 点改造。可以说,既是模仿,但又不是完全 的模仿。 ▪ 3.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 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 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相似性。
第第二一节节 想学象前概儿述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
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具体表现如下:
01
OPTION
02
OPTION
03
OPTION
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2岁婴儿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感知过 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
简单的相似联想
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 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一节 想学象前概儿述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
第第二一节节 想学象前概儿述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
(3)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 1.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上。 “萤火虫的尾巴上是不是有一个小电灯啊” 2.自编新故事 3.创造性的游戏活动 4.创造性的绘画活动
《快乐的挤奶工》
幼儿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异同比较
困难。
第二一节 想学象前概儿述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
(2)学前儿童有意想象的发展
中班以后,幼儿的想象开始表现出一定 的有意性和目的性。 如通过老师对故事前半部分的描述,幼 儿会进行有目的性的想象,续编故事的 结尾。 大班以后,幼儿的想象有了一定的独立 性。他们开始对想象内容有了一定的评 价,即有意性增强,并日益丰富了。

发展心理学-幼儿期

发展心理学-幼儿期

挫折
面对困难和挫折,幼儿期逐 渐学会处理负面情绪,并寻 求支持和安慰。
幼儿期的社交发展
和家庭的关系
• 幼儿期与父母和亲 人建立起紧密的感
• 情 他关 们系 通。 过互动和沟 通,学会表达自己 的需求和情感。
• 在家庭环境中,他 们开始学习社儿期逐渐融入社 交圈子,与同龄人 一起玩耍和学习。
发展心理学-幼儿期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科学。本次演 讲将重点介绍幼儿期的发展。
什么是幼儿期?
定义
幼儿期是指从出生到6岁 的关键发展阶段。
特点
幼儿期是注意力、记忆、 语言和社交能力迅速发 展的时期。
重要性
幼儿期的经历对一个人 的整个人生有着深远的 影响。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1 感知与认知
幼儿期是发展感知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了解和理解周围世界。
2 思维和记忆
幼儿期通过观察、模仿和体验,开始发展思维和记忆能力。
3 问题解决
幼儿期逐渐学会使用基本的问题解决策略,寻找解决方案。
幼儿期的语言发展
1
语言能力启蒙
幼儿期通过模仿和听觉学习开始发展语言能力,并逐渐形成基本的语言技能。
• 他们开始学习分享、 合作和解决冲突。
• 通过与同龄人的交 往,幼儿期发展了 自信和独立性。
社交技能的培养
• 幼儿期学会了基本 的社交技能,如问 候、感谢和道歉。
• 他们逐渐认识到他 人的感受,并学会 关注和理解他人。
•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 幼儿期发展了友谊 和归属感。
结论和总结
幼儿期是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影响着孩子的认知、语言、情绪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了解幼儿期 的发展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以支持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思维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思维

例:
知道“花”、“草”、“树”,却不知“植物”; 知道自己是妈妈的“女儿”,不知“妈妈”也是“女儿”。
能理解“天黑暗了”;却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这人真
黑”。
精品课件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派生出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化、泛灵性、经验性、 表面性等特点。
自我中心化: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认识事物。 ------典型实验: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特点:
把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 确的或最佳的方案。
求同。
②发散思维: 含义:
特点
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 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
求异。 (如:一题多解)
精品课件
3、根据思维创造性的不同:
①常规思维: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用现成的或惯用的方式 来解决问题。
②创造思维:用新异、独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中班幼儿:已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一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
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 (初涉内涵)
大班幼儿:开始能指出某一实物若干特征的综合,但还不能区分本质
和非本质特征。 (外延、内涵扩展)
精品课件
(3) 对数概念的初步掌握 幼儿数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2-3岁) 如:手口一致点数;基数和序数不能互换……
例二: 依靠路标 辩方位
精品课件
例三: 因A﹥B 且B﹥C 则A﹥C
(二)幼儿对概念的初步掌握和分类能力的发展
1.幼儿对概念的初步掌握
(1)幼儿概括的特点与对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用词来表示:如:玩具、笔……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
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它有以下两个特点:

发展心理学-幼儿期

发展心理学-幼儿期
发展心理学-幼儿期
目录
• 幼儿期的定义与特点 •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 幼儿期的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 幼儿期的个性发展 • 幼儿期的教育与心理保健
01 幼儿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01
幼儿期是指儿童从3岁到6或7岁 这一年龄阶段,也被称作学前期 。
02
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幼儿 园,接受学前教育,为后续的学 校教育做准备。
同伴关系的发展
社交技能的提高
幼儿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与同 伴进行简单的交流和游戏,社交
技能得到提高。
合作行为的出现
幼儿开始出现合作行为,能够在 游戏中配合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竞争意识的萌芽
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 异,出现一些竞争意识。
道德感的发展
规则意识的建立
01
幼儿开始明白一些基本规则,如排队、分享等,并逐渐形成遵
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让孩子尝试失败和挫折,
培养抗挫能力。
提供安全的环境,鼓励 孩子好奇探索,培养解
决问题的能力。
常见问题与应对
分离焦虑
家长应逐渐引导孩子适应短暂的分离,如短 暂的分离游戏。
过度依赖
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自解孩子的情绪需求,教孩子如何正确表达 自己的感受,避免攻击行为。
探索和发现
创造性和想象力
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尝试等方式探索周 围环境,发现新奇的事物和现象。
幼儿开始有创造性的表现,如绘画、手工 制作等,同时也有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角 色扮演和故事讲述。
能力的发展
总结词
幼儿期的能力发展表现为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进步。
认知发展
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开始能够进行基本的思维活动,如分类、 计数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培养学前儿童记忆力的策略
听声做游戏
拍电报
3
看谁记得多
2
4
1 什么东西 不见了
5 不讲卫生
的毛毛
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有哪些? 2.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的记忆有哪些特殊现象? 3.幼儿的记忆有什么特点? 4.试用有关知识分析本单元“案例导入”中甜甜 的记忆特点。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做?
Thank You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二)记忆保持
1.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 2.记忆容量不断增加——记忆广度、记忆范围 A.记忆广度: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量。7+2 B.记忆范围: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 3.记忆内容的不断变化
幼儿机械记忆占优势,与幼儿的生理、心
理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1)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

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下痕迹。

(2) 幼儿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思维不发

达,不能根据事物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
行记忆。
(3) 幼儿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因此较
多地采用了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方法。
2.婴儿记忆的发展
2~3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短时记忆, 3~4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人与物的认识。 到5~6个月表现出明显的“认生”。1岁左右 出现“客体永久性”观念。
5~6个月的婴儿表现出明显的“认生”。对熟 悉的人愉快接近,对陌生的人则畏怯躲避,甚至惊 哭。
1岁半以后,言语的出现使婴儿记忆的发展具备如 下新特点:
三、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
案例导入
静夜思 甜甜背诵《静夜思》后不到 半天时间就想不起来了。反复记 忆几次,甜甜能成诵,但却解释 不出诗的意思。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5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5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婴儿的情绪表达
婴儿微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一阶段:自发微笑(0-5周),主 要是用嘴作怪相,可以是自发的笑 或反射性的笑,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4周起),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6个月起),对熟悉人的脸和不 熟悉人的脸,作出不同的反应。

婴儿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 婴儿必须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认知能力。
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

Ainsworth 的陌 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依恋 的测量
5
1
2
3
4
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
A类型:
回避的(avoidant)。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 场 或不在场影响不大。 其接受陌生人的安慰 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 一样。实际上这类儿 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 恋,所以又称“无依 恋的儿童”。
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
B类型:
安全的(Securely attached)。这类儿童与母 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 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 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边。
气质分类的三种方案
Thomas和Chess(1977) 容易型 困难型
高度的适应、积极和缓和的情绪状态;接受挫折时很少有大吵大闹 缺少适应性,情绪强烈,通常是消极的
缓慢适应型 在新环境中不安、害羞,但逐渐变得越来越积极和适应
Buss和Plomin(1984) 情绪性 活动性 社会交往性 消极情绪性 控制性 外倾性
三、对依恋的解释
罗猴实验


早期剥夺 的罗猴有许多 异常行为:咬自己,蜷缩在 角落里,有许多刻板动作. 成年后仍不适应于社交, 性成熟时不能主动交配, 不会照顾自己的后代.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材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幼儿的认知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个性的发展以及社会性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在不同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过程,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

2. 理解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学会分析和处理幼儿常见的情绪问题。

3. 认识幼儿个性的发展,能够对幼儿的个性进行恰当的评价和引导。

4. 掌握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规律,提高与幼儿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难点:幼儿情绪情感的分析和处理,幼儿个性的评价和引导,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案例分析材料。

学具:笔记本、文具、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在不同场景中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2. 幼儿认知发展:介绍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如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过程。

3.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讲解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规律,分析幼儿常见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愤怒、悲伤等,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幼儿的情绪。

4. 幼儿个性发展:阐述幼儿个性的形成过程,评价幼儿个性的方法,如何尊重和培养幼儿的个性。

6.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幼儿发展的认识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7.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幼儿发展方面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2.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发展规律常见情绪问题引导和处理方法3. 幼儿个性发展形成过程评价方法培养策略4. 幼儿社会性发展发展规律交往能力培养社会行为培养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一个幼儿的认知发展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学前儿童幼儿发展心理学 第5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幼儿发展心理学 第5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四)记忆内容的变化
2周时便出现了运动记忆 6个月出现了情绪记忆 6-12个月出现了形象记忆 1岁左右出现词语记忆
第二讲 0-6岁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1 岁前儿童的记忆 (一)新生儿的记忆
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新生儿的记忆 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 初的条件反射以及重学记忆。
二、1~2岁儿童的记忆
1~2岁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回忆(再现)的发展。 (一)“客体永久性”观念的产生
将近一岁时,儿童已能主动寻找被遮挡和隐藏起来的物体, 而支持其寻找动作的是对被遮挡物的回忆。
(二)延迟模仿 延迟模仿也是回忆的一种明显表现。1.5~2岁儿童,常常出
现并非当时的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 。这种延迟模仿和表象的发生发展有关,它是由回忆支持的。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记忆提取 方式
再认
先于
再现 (回忆)
儿童最初出 现的记忆
感知
两岁左右 逐渐出现
在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 再认。回忆和再认的差距随年 龄的增长而缩小
表象
(三)记忆容量不断增加
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 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记忆范围:是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 ,内容的丰富
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 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 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第8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讲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过 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 回忆。
识记
保持
再认或回忆
二、记忆的分类
(一)按保持时间划分
1.瞬时记忆
又称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 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保存下来,大约 的存储时间是1秒左右。

发展心理学(一)

发展心理学(一)

发展心理学(一)引言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个体心理变化和心理机制的科学领域。

它关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以及相关的环境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探讨发展心理学的重要议题。

1. 婴儿期的发展- 婴儿期认知的发展:通过触摸、感知和反应,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开始展示认知能力的进步。

- 婴儿期的情感发展:婴儿与父母的情感互动对其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生活中的情感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婴儿的情感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 婴儿期社交发展:婴儿开始与周围的人类互动,并逐渐发展出社交技能,包括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和社交游戏。

2. 幼儿期的发展-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掌握语言、符号和抽象思维等能力。

- 幼儿期的身体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包括各种运动技能的发展和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

- 幼儿期的社会情感发展:幼儿开始增强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我认同,并与同伴进行互动和建立友谊。

3. 学龄期的发展- 学龄儿童的认知发展:学龄期儿童开始形成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抽象思维能力。

- 学习和学业发展:学龄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术成就开始显著提高。

- 学龄期的社会情感发展:学龄期是社会认同和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理解团队合作、友谊和道德规范。

4. 青少年期的发展- 青少年的身体和性征发展:青少年期是身体和性征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身体发生剧烈变化。

- 青少年自我认同和身份发展:青少年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身份,以及形成个人价值观和长期目标。

- 青少年的情绪和社会关系:青少年的情绪体验更加复杂,同时他们也开始建立更加成熟的友谊和浪漫关系。

5. 成人期的发展- 成人期的认知发展:成人期是个体认知能力的成熟阶段,包括逻辑推理、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 成人期的职业发展:成人时期个体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变得更加重要,他们开始建立职业身份和追求职业成就。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复习)-幼儿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复习)-幼儿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第五模块幼儿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主要内容——考纲分解——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难点解析——常见题型——本章练习个性性格气质自我意识考纲分解幼儿个性的发展(王振宇第5章,张丹枫第7-8章)①个性、需要、兴趣、自我意识、能力、气质、性格的概念②个性的基本特征③需要的种类以及幼儿需要发展的特点④兴趣的品质以及幼儿兴趣发展的特点⑤能力的特征以及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⑥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如何看待气质类型⑦幼儿气质的发展特点,幼儿的气质和教育⑧性格的结构,幼儿性格的发展特点⑨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⑩幼儿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梳理理解个性的基本特征、需要的种类、兴趣的品质、能力的特征、气质类型的特征、性格的结构应用如何看待气质类型、幼儿的气质和教育、幼儿能力的培养、幼儿性格的培养识记个性、需要、兴趣、自我意识、能力、气质、性格的概念掌握幼儿需要发展的特点、兴趣发展的特点、能力发展的特点、气质发展的特点、性格发展的特点、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个性(W)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需要(Z)需要是一个人对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的反映。

兴趣(Z)兴趣是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性。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能力(Z)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Z)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特征。

性格(Z)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知识点梳理理解个性的基本特征、需要的种类、兴趣的品质、能力的特征、气质类型的特征、性格的结构应用如何看待气质类型、幼儿的气质和教育、幼儿能力的培养、幼儿性格的培养识记个性、需要、兴趣、自我意识、能力、气质、性格的概念掌握幼儿需要发展的特点、兴趣发展的特点、能力发展的特点、气质发展的特点、性格发展的特点、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个性的基本特征: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个别性(独特性)◢需要的种类(1)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发展心理学(第3版)05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3版)05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期的发展

马晓辉、雷雳制
马晓辉、雷雳制
马晓辉、雷雳制
马晓辉、雷雳制
马晓辉、雷雳制
马晓辉、雷雳制
马晓辉、雷雳制
年龄(岁)
性别认同
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类型化行为
0-3
3-7 8-11 12-
出现区分男性女性的 能力,并不断提高。 准确地标定自己的性 别
出现一些性别刻板印象。
出现对性别类型化玩具和活动的偏 好。 出现对同性玩伴的偏好
性别图式过滤器
男孩应该玩 否
洋娃娃吗?
不理洋娃娃
我在考虑 性别问题?
性别突显 性过滤器
没有性别图式的
否 儿童:我是小强。

我喜欢洋娃 娃吗?
否 是
玩洋娃娃
兴趣过滤器
性别图式作用机制(Martin & Halverson, 1981)
马晓辉、雷雳制
马晓辉、雷雳制
马晓辉、雷雳制ຫໍສະໝຸດ 马晓辉、雷雳制马晓辉、雷雳制
性别恒常性出现(认 在兴趣、活动和职业上的性 识到性别不会改变)。 别刻板印象变得非常僵硬。
对性别类型化玩具和活动的偏好变
得更强了 性别隔离进一步强化。
/
出现人格特征和成就领域的性 性别隔离继续强化。
别刻板印象。
男孩对性别类型化玩具和活动的偏
性别刻板印象变得不太僵硬。 好继续加强
性别认同更加明显, 反映了心理性别强化 的压力。
在青少年早期,对跨性别的言 在青少年早期,对性别类型化行为
行举止越来越难以容忍。
的遵从增加,反映了心理性别的强
在青少年后期,大多数方面的 化。
性别刻板印象变得更有灵活性。 性别隔离变得不再那么明显。
马晓辉、雷雳制

发展心理学5-婴儿心理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5-婴儿心理的发展

2020/4/19
57
视崖实验
➢ 吉、沃(1961)对36名6.5~14个月会爬的婴儿进行了 视崖测试,结果表明:
➢ 有足够大的视崖深度时(大约90 cm或更多),只有不到 10%(3名)的婴儿会越过悬崖爬向母亲,而有27名婴儿 从中间爬向浅滩。
➢ 当视崖深度是26 cm时,有38%的婴儿爬过深滩;
2020/4/19
7
婴幼儿期大脑神经网络的变化
出生 24个月
2020/4/19
1个月
3个月
15个月
8
(一)大脑发育
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 脑电图 ➢ 皮质中枢 ➢ 大脑单侧化
(两半球机能的专门化)
2020/4/19
9
◆脑电图
➢ 5个月的胎儿已显示出脑电活动; ➢ 8个月以后的胎儿呈现与新生儿一样的脑
➢ 例:PTSD的最小患者
2020/4/19
43
一 、婴儿的感知觉发展
1、视知觉 2、听知觉 3、空间知觉 4、物体知觉 5、多通道知觉
2020/4/19
44
1、婴儿视知觉的发展
﹡婴儿的视敏度
5、6个月时已达成人水平
﹡婴儿的视觉集中(凝视)
(双眼对近物的注视,即视觉适应能 力的发展)
﹡颜色视觉
出生后即刻发生,4个月时达到成人水平,
没有密切关系
2020/4/19
20
身体发育
✓青春期出现第二个发育高峰期。
身高年增加一般为6-7厘米,体重年 增加一般为4-5公斤。
以后增长速度又开始减缓,直到发 育成熟,骨骼钙化完成后,身高停 止增长。
2020/4/19
21
二、婴儿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 婴儿动作的发展分行走动作(大动作)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笔记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笔记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笔记1.幼儿期的发展特点-心理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快的阶段,大脑和神经系统迅速发育,感知、认知、语言和情感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社交发展:幼儿开始与他人建立关系,表达情感和需求,逐渐发展出合作、分享和互助的能力。

-自我意识:幼儿逐渐认识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具备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并开始形成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2.情绪和情感发展-基本情绪:幼儿能够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但还需要学会适当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情感发展:通过与父母和其他亲近人的关系,幼儿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情感依恋的基础。

3.认知发展-感觉和运动发展:幼儿通过感官接受外界刺激,并通过运动行为进行探索和学习。

-语言发展: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会说话,通过模仿和重复来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认知发展:幼儿逐渐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框架,开始理解数量、空间、时间等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推理。

4.社交与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幼儿开始与同龄孩子进行互动,建立起友谊和合作的关系。

-家庭关系:家庭是幼儿社交关系的重要环境,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5.游戏与玩耍-游戏的作用: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培养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技能。

-类型和特点:幼儿的游戏包括自由游戏、角色扮演、建构性游戏等,它们具有自主性、愉悦性和虚构性的特点。

6.幼儿教育的原则-个别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节奏,教育应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个别化的教学。

-情感支持:营造温暖、支持和关爱的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

-亲子参与: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境,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活动,促进家校合作。

7.儿童行为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幼儿可能因为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适当的引导和激励方法。

-冲动与焦虑:幼儿可能会表现出冲动和焦虑的行为,需要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幼儿期的运动技能
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同样表现在两个主 要的方面,即大运动技能和精细运动技能, 不过这一时期精细运动技能的表现还有一个 非常吸引人的方面,那就是绘画技能。
第二节 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
一、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前运算思维 (二)心理理论 (三)幼儿的信息加工 (四)社会文化观
二、幼儿期的语言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 (二)句子的发展 (三)沟通技能的发展 (四)早期读写能力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任务
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幼儿 期的发展处于第三个阶段——“主动对内疚”。 这时候的冲突来自于不断增强的目的感(它促 使幼儿制订活动计划并执行计划),来自于幼 儿因为这些计划而产生的内心痛苦。
二、幼儿期的自我发展 (一)自我概念的建立 (二)自我价值感的萌芽
三、幼儿期的情绪发展
(一)幼儿期的情绪理解 (二)幼儿期的自我意识情绪 (三)幼儿期的情绪调节
四、幼儿期的心理性别 (一)性别认同 (二)性别刻板印象
五、幼儿期的父母教养方式 ✓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第五章 幼儿期的发展
第一节 幼儿期的身体发展
一、幼儿期的身体发育
幼儿在3~6岁之间发育速度虽然稍逊于 婴儿期,但是也是很快的。3岁左右,幼儿 开始变得不再像婴儿期那么浑圆,外表显得 较为苗条,就好像运动员一样。
二、幼儿期的大脑发育
在幼儿期,儿童大脑的重量由占成人脑 重的70%增长到90%,而此时幼儿的体重大 约只是成人体重的30%。到4岁时,大脑皮 层的很多部分已经形成大量突触,fMRI的证 据表明,这时皮层血流量达到顶峰,意味着 这时候有非常高的能量需求。
六、幼儿期的游戏
(一)游戏的类型 (二)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三)游戏的作用 (四)家庭和文化对游戏的影响
七、幼儿期的同伴关系
(一)玩伴和朋友的选择 (考题
1.幼儿精细运动技能在绘画技能上的表现是 怎样的?
2.幼儿前运算思维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3.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4.幼儿期的“自传记忆”有何特点?
复习思考题
5.在维果茨基看来,私人言语在幼儿思维发 展过程中有何作用?
6.幼儿初步的言语沟通技能有何特点? 7.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主动对内疚”的冲
突有何表现? 8.幼儿是如何建立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的?
复习思考题
9.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反映在哪些方面? 10.幼儿性别认同的过程是怎样的? 11.父母教养方式包括哪几种类型?什么类型
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12.幼儿期的游戏有何特点?它对幼儿的发
展有何影响? 13.父母对早期同伴关系的影响是怎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