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章 儿心生物基础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围绕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产生了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与争论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不同的理论派别,也构成了发展心理学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要么是遗传,要么是环境,究竟哪一个决定了个体的发展?这两者孰轻孰重?这些问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贯穿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个历史,涉及到了几乎每一个领域。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
遗传,又可表述为天性、成熟、先天、生物因素。
环境,又可表述为教养、学习、后天、社会因素。
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遗传因素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
通过遗传来保持其生物性状。
遗传物质—DNA。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个体的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已经决定了。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研究遗传作用的方法选择性繁殖;家庭研究;双生子研究;血缘关系研究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主要观点:S--R著名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
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小偷、乞丐,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填空题:1、通过遗传而获得的生理解剖特点就是我们所说的遗传素质,它不能认为是“与生俱来”的东西,2、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它保证了物种的共性,遗传素质的差异也是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生物基础,它让个体在发展中与众不同。
3、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就是我们所谓的年龄特征。
4、洛伦茨有关“印刻”的理论实际展现了心理学研究中对“关键期”问题的早期探讨。
5、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三个显著的心理转折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3岁危机”、“7岁危机”和“少年危机”。
6、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7、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三个重要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强调学习的关键期。
二、判断题:1、只要教育得当,没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也会有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
2、生理成熟主要依据有机体的遗传素质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不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和学习,如身高、体重、走路等。
3、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告诉我们,教育不能过分超前,身心发展的成熟是我们进行恰当教育必须考虑的前提。
4、染色体异常是在遗传过程中,其中一对染色体多了或少了一个染色体,从而产生的遗传性缺陷。
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先天缺陷,又称为先天愚型、伸舌样白痴。
三、名词解释:1、遗传——父代把自己的生物特性通过基因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2、生理成熟——指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生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自然成长。
四、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一下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
答:教育是社会环境因素中较为独特的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引导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
2)教育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
3)教育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基本条件。
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以教育的适当性为前提的。
1-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密云社区教育中心❖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发展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理论流派,以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一)发展阶段❖参照我国的学制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学前儿童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的统称。
该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分阶段:出生前的发展、婴儿阶段和幼儿阶段。
❖出生前的发展: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
胚胎前9个月是发展最快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体有一个受精卵转变为一个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周围环境的婴儿。
婴儿阶段:身体和大脑都出现巨大的变化:能够独立行走;有较成熟的感知运动能力;基本掌握了母语的口语表达系统;与他人建立了最初的亲密关系。
本书将婴儿期定义为0-3岁。
幼儿阶段:幼儿的身体变长、变瘦,运动技巧更精细,更具自我控制性和自信。
游戏促进和支持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思维和语言得到惊人的发展,道德感开始发展并开始与同伴建立关系。
本书将该阶段定义为3-6岁。
❖(二)发展的领域❖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整体,我们对其生理、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时会初步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生理发展主要包括:身体的发展、脑的发展、感知觉的发展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认知发展主要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语言等;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情绪那里的发展、气质、自我的发展、对他人的认知、同伴关系、以及品德心理的发展及性别角色的获得等。
❖遗传和环境那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儿童是主动地还是被动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所有的发展心理学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理论:1、成熟: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2、成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主要动力3、成熟与学习的区别:成熟是一个内部因素,决定这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而学习室一个外部因素,对个体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4、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
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因此年龄便成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
5、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
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在学习的准备状态,只要生理上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
)6、格塞尔的理论表明了身体成长为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但过于注重基因规定的顺序,对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关注不足。
相关研究:<双生子爬楼梯研究>得出结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二、行为主义观【华生】(早期行为主义)理论:1、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
3、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1.1:替代强化:榜样所受到的强化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替代强化”。
1.2:“无尝试学习”:观察学习可称为“无尝试学习”。
(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4、人类许多复杂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
学习不是被动的外部因素直接强化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5、从观察到学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和动机等。
6、除了观察学习过程中的替代强化,个体还存在着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个体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式来增强、维持行为的过程。
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而往往以自己的行为是否比得上范型来确立个人标准。
儿童发展心理学
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参考教材:桑标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郭亨杰主编《童年期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2、掌握心理发展的内涵3、了解有关童年期儿童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与流派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前言: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1、小学上学放学时都有一大群家长接送,连到了三、四年级还是这样;2、双休日小孩大都反映不开心,原因之一是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外,家长还要加码,还要学钢琴、学美术、学书法,比平时负担还要重,压力很大。
还有家里没有小伙伴玩,邻里之间很少来往等;3、小学生不少表现为怯懦、孤独、不和群、不关心别人等。
她发问:1、小学是就近入学,上学放学连这点距离都不敢独来独往,将来怎么自立?2、从小不和群,不关心别人,将来怎么融入社会?她说:我相信你们以前肯定不是这样的,一定是独身子女之后出现的教育现象。
这是心理素质上出现的新问题。
童年时代,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黄金驿站。
怎样应对未来世界,牵动着所有与此相关的人的心。
第一节儿童教育与心理学一、心理学的性质科学求真,心理学的真就是心理的真实状态是什么。
(一)研究心理事实:是什么(二)研究心理规律:为什么(三)研究心理机制:怎么样(四)研究心理本质:源头、过程、方向(五)研究心理学知识的应用1、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途径:营销心理学如何应用营销实践2、心理学应用的研究途径:用韦伯定律制定营销策略二、儿童教育需要心理学儿童教育同样要求真。
为了教育儿童,首先就该了解他们。
中外教育史表明,人们为了认识儿童心理的特点,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无论是在欧洲的中世纪,还是我国的封建社会,那时候对儿童的心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把儿童当作是处于社会边缘的。
未发展好的成年人来对待。
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儿童没有任何地位,在教育中也毫不考虑儿童的特点,严重地摧残了儿童身心的发展。
直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些进步的教育家才提出“顺自然,展个性”的口号,要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从而促进了儿童心理的研究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4、人的行为大部分就是操作性的,如游泳、写字等等,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同时,得不到强化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这一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获得与塑造,也同样对不良行为的矫正有指导意义。
5、发展的本质就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就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就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就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在学习的准备状态,只要生理上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
6、格塞尔的理论表明了身体成长为心理发展与个性形成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但过于注重基因规定的顺序,对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关注不足。
4、个体就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解决冲突、克服心理社会危机、完成发展任务的过程中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5、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
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研究儿童的逻辑(为什么这样回答问题),就是了解人类心智发展的基础。
2、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就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
3、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
理论:
1、观察学习:经由对她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1、1:替代强化:榜样所受到的强化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一种“替代强化”。
1、2:“无尝试学习”:观察学习可称为“无尝试学习”。(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
2、人类许多复杂的行为都就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学习不就是被动的外部因素直接强化的结果,而就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编导论第一节概述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有一个科学的年龄范畴,一般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华生(环境决定论)—将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2、共同决定论—斯腾(辐合论:核心—人类心理发展既非仅有遗传的天生因素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成的)—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鲁克森伯格—共同决定论者。
格赛尔—成熟优势理论,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水平达的观点。
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基本观点:⑴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⑵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⑶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的动态的。
❖再继续完善儿童发展观的同时,应着力做两件事:⑴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优异的遗传因素;⑵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能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四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
发展是多层次,多水平的。
❖儿童戏里发展阶段的划分:⑴新生儿期(出生1—1个月)⑵乳儿期(1个月—1岁)⑶婴儿期(1岁—3岁)⑷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⑸童年中期(6岁—11、12岁)⑹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⑺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一个人的特性和情境变化都会影响行为。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印刻”或“早期学习”;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2.概念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
用的时期。是随成熟发生而由遗传决定的 时期,在此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 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如果错过了这个时 期,发展的障碍难以弥补。
第二节 年龄特征与发展阶段
一、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 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 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一)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时间维度 (二)心理年龄特征是指某一年龄段的整体特征 (三)心理年龄特征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1)就总体发展来看,整个发展不是等速上 升,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 速度。
(2)不同的心理内容,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不同的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 与到达成熟时期上有不同。
成 熟 的 百 分100 比 80
神经系统(智力)
60
40 20 0 出生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年龄
评价成长的特点时我们不应忽视环境影评价成长的特点时我们不应忽视环境影响响文化背景同胞父母营养疾病教育等文化背景同胞父母营养疾病教育等但这些必须把它们与最初的素质构成联系起来考虑因但这些必须把它们与最初的素质构成联系起来考虑因为素质构成因素最终决定所谓环境的反应程度乃至反应为素质构成因素最终决定所谓环境的反应程度乃至反应方式方式儿童的成长特征实际上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儿童的成长特征实际上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最后产物的表现相互作用的最后产物的
生殖系统(性的发育)
(3)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
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1)发展的速度 (2)发展的优势领域 (3)发展的最终水平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思考: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 教育工作的启发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稳定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措 施。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措施不能成人化和模式 化。 ——适应发展
可变性:教育不应消极适应年龄特征,应积极创造条 件,走在发展的前面,以促进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 和程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促进发展
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会)
勤奋( 主观努力)
主观因素(个人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
实践活动
(一)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
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遗传素质:子代所获得的生物特征就是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二)环境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条件 1.社会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社会环境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三)社会生产方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1)遗传的影响包含外部影响的因素 (2)某些遗传特性带有环境影响的痕迹 (3)遗传与环境的影响是相互选择的
3.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是动 态的
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受遗传、成熟的制约性大 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受环境教育的制约性大
结论:
总的说来,遗传与环境、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 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 性与发展的现实性之间的辨证关系。个体的生 物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 环境教育条件则确定他在此可能范围内的现实 水平。 环境在遗传提供的可能范围内决定个体发展的 现实水平。
基本观点:成熟是学习或训练的基础,只有在成 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或训练,才能有效而成功, 否则是无效的,是浪费的。 (成熟——学习原则)
幼儿心理学 第二章课件
2、吮吸 一个月大的婴儿:通过 有节律 的吸吮动作准确的辨别不同质地 的奶头。
3、新生儿触觉很快分化地很精细 10-12天,能分辨舌唇与面颊、下颚 等部位刺激不同。 三个月,能分辨下肢和胸部刺激的不同。
学习交流PPT
34
v 温觉:皮肤对外界温度的感觉。 v 新生儿对于低于其体温的温度,比高于其体温
学习交流PPT
16
去习惯化:当儿童感知到出现一个 新的刺激,它不同于已习惯化了的 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应, 原有的习惯化会终止。
学习交流PPT
17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实验意义: (1)婴儿是积极的探索者,不仅表现在主动 寻求刺激,也主动处理刺激信息。
习惯化就是早期婴儿主动处理刺激信息的 表现。 (2)习惯化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学习交流PPT
53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的行为与某种 结果之间联系的理解。
学习交流PPT
54
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
• 她曾获奥斯卡金像奖、英 国电影学院奖、艾美奖、 金球奖、格莱美奖、美国 演员工会奖、全美民选奖 和世界戏剧奖。她在音乐 剧《窈窕淑女》的演出令 她的知名度急升,《Mary Poppins》和《音乐之声》 两套电影演是她的代表作。
学习交流PPT
41
(五)、视觉
视觉:可见光对眼睛视网膜的刺激产生视觉 最活跃、最重要、最主动的感觉器官。
1、70%~75%的信息通过视觉得到。 2、人脸偏好:2个月后婴儿视觉集中现象明 显,特别是对鲜亮的物体和人脸有特殊的偏 好。 3、成人和儿童的双眼对视与重大的发展价值。
学习交流PPT
42
4、视敏度:从一定距离处感知两个临近点的 能力。 发展的过程 A、新生儿 200 20;30厘米 B、3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对物体聚焦、2岁左 右婴儿的视敏度才接近成人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 C.0—6岁 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对)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1)新生儿期,(2)乳儿期,(3)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7)青年早期。
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知疗法。
4、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等几类。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性获得的。
7、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3)基因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三、判断:(√)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某)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1、什么是主观的能动反映? 2、其表现在: • 反映着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 • 反映着个人对现实关系和态度 • 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反作用于客观现
实
四、心理在活动实践中不断发展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实践是心理与客观现实的桥梁。
第二节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 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 是怎样影响的?举例说明。
谢谢各位的聆听
(二)生理成熟 ➢ 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 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
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 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制约作 用。
【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 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 48 周起每天 作 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到第 52 周,他能熟练地 爬上 5 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 而是从 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 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在活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1、脑的结构 延髓、桥脑、中脑 、间脑、小脑、大脑
2、脑的机能 • 大脑的主要机能:接收、分析、综合、
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 • 大脑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 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主导作用。
(一)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 可能性变为现实
(二)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 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章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古典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是弗洛伊德和他的直接门人如阿德勒、荣格等。
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弗洛伊德主义,它包括古典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
新弗洛伊德主义是指欧洲的一批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者,他们是从德国逃到美国之后逐渐形成起来的,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
主要代表人:霍妮、沙利文、卡丁纳、安娜.弗洛伊德、弗洛姆和艾里克森等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该学派的理论主要源于弗洛伊德治疗精神病人的实践,重视对人类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分析。
整个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潜意识论、人格结构论、性欲学说等。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1、人格的动力本能:性本能、自我本能(1)生的本能:生的本能在于追求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它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
包括饥、渴和性等本能。
(2)死的本能:死的本能体现为恨和破坏的力量。
2、潜意识理论: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
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1)意识(2)前意识(3)潜意识3、人格结构说(1)本我:本我是人格结构中与生具有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它是人格形成的基础。
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受快乐原则支配。
(2)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
自我的活动受现实原则所支配。
(3)超我:超我即道德化了的自我,即通常讲的良心、理性等。
它是人格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遵循完美和道德的原则。
它包括两个方面:1)良心: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
2)自我理想:它是习俗教育的产物,以现实原则为基础,它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
4、“超我”的主要功能1)抑制本我的不容于社会要求的各种冲动,特别是性欲和攻击冲动。
2)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
3)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
人格中的三个系统(本我、自我、超我)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人格的整体。
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点
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点儿童心理发展第一章、绪论【考核目标】1、了解发展的系列概念,了解各年龄段的儿童发展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研究的历史沿革和研究方法。
2、理解儿童发展阶段及其划分标准,理解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一、发展1、“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2、广义的“发展”:是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二、儿童发展1、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儿童发展的特点1、特点:发展的基础性、发展的递进性、发展的易感性四、儿童发展的四个领域1、四个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文化性发展五、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1、影响因素:生物规律、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历史文化规律六、我国的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标准1、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乳儿期(一岁以内);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2岁);少年期(12、13-14、15岁);青年期(14、15-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
2、配以我国学制可分为:先学前期,即婴儿期(3岁以前,托儿所);学前期,即幼儿期(3-5,6岁,幼儿园);学龄初期,即学龄儿童(6、7-12岁,小学);学龄中期,即少年期(12、13-14、15岁,初中阶段);学龄晚期,即青年期(14、15-17、18岁,高中阶段)。
七、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有年龄决定的。
2、相对稳定,同时又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3、儿童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八、各年龄段的儿童发展特点1、婴儿期的特点(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①这一时期婴儿的行走动作、手的动作得到了发展。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本章即围绕传统、经典的理论,新近逐步形成起来、并越来越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阐述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我们真正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成熟势力说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A.Gesell ,1880 — 1961) 。
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二节 行为主义观一、华生的观点1.华生生平简介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 — 1958)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2.早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华生倡导的行为主义主要有三个原则: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
二、斯金纳的观点1.斯金纳生平简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1904 — 1990)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
2.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获得的解释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操作性行为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三节 社会学习论一、班杜拉生平简介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A.Bandura ,1925— )。
班杜拉1925 年生于加拿大的曼达尔镇。
1949年毕业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后入美国艾奥瓦大学研究学习理论,1952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与沃尔特斯合作,1959) 、《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与沃尔特斯合作,1963) 、《行为矫正原理》(1968) 、《社会学习理论》(1977) 。
二、观察学习: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主要途径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学习,班杜拉将它定义为: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幼儿期(3-6、7岁) (1)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2)创造性思维萌芽的关键期。 (3)守恒性发展的关键期。 (4)识字的关键期。 (5)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6)入学准备的关键期。
(三)童年期(6、7-11、12岁) (1)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 (2)创造性培养的关键期。 (3)学习动机形成的关键期。 (4)学习兴趣形成的关键期。 (5)学习态度形成的关键期。 (6)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 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 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2、心理发展阶段说 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依据里比多的发展 (1)口唇期(0-1岁):里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 吸吮本能产生快感。 (2)肛门期(1-3岁):里比多集中在肛门区域 (3)性器期(3-5岁):恋母恋父情结 (4)潜伏期(5-12岁):平静时期\早年经历遗忘 (5)青春期(12岁至成年):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产生性冲动,容易引发抵触情绪。
• • • • • • • • • •
(三)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1、前道德判断阶段(0—5岁)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5—10岁) (1)规则是绝对的、不变的 (2)评价标准是行为的后果 (3)评价结果非好即坏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10岁以上) (1)根据动机来判断行为好坏 (2)规则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3)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 判他人。
第五节 研究专题
一、关键期的概念 二、关键期研究的证据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四、掌握关键期理论的意义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干预措施:
及早进行饮食干预。喂养一种代乳品,限制进食 含有苯丙氨酸的食物,直到童年中期,此时大脑发 育已达顶峰,就不会被积累起来的苯丙氨酸伤害了。
唐氏综合症
又称先天愚型,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 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 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 %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
(3)抑制性反射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之一。 皮层抑制机能发展的前提之一便是大脑神经纤维髓鞘 化。 到6岁末,儿童基本完成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髓鞘化。 儿童抑制性反射产生的时间比兴奋性反射迟。
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
包括躯体和四肢 的发展 符合身体发展的原则 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是动作和心理发展有密的 关系,心理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又 是在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支配下,通过动作来 完成的。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皮层 神经活动的发展。
捷克学者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以比较“计划 内怀孕”的孩子与“计划外怀孕”的孩子在 身心发展方面的异同。
研究包括了两组孩子,分别属于父母“计划 内生育”和“意外妊娠”而迫不得已生下的 孩子。两组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健康的,但在 研究者九年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计划外” 的孩子更多地上医院看病,缺乏稳定的家庭 生活,与同伴的关系不佳,易敏感与激惹。
儿童生长的四个显著时期: ①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 ②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 ③ 青 春 发 育 期 开 始 ( 男 孩 约 在 13-15 岁 , 女 孩 约 在 11-13岁),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 ④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表现:①身高和体重的发展; ②身体各系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胚种→胚胎圆盘→胚胎和胎儿
→胎盘和羊膜囊。
胚胎圆盘开始分为不同的部分: 外胚层:后来发展为表皮、牙齿、头发、感官和神经系 中胚层:后来发展为真皮、肌肉、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内胚层:后来发展为消化系统、肝、胰腺和呼吸系统。
在胚种期,到 受精的第四天, 受精卵开始以 高速度产生皱 褶,形成一个 中空的球或囊 胚。到7-9 天,长大了几 千倍的囊胚在 这里往子宫内 壁贴近。
抑制过程 发展:自制力提高
儿童年龄越小,兴奋过程越强,抑制过程越弱, 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容易激动的生 理上的原因。
儿童年龄越小,对外界刺激越容易疲劳,睡眠时 间越长
儿童大脑皮层抑制机能也开始发展着。
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 标志之一。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是儿童调节控制自身 行为的生理前提。
此阶段的发展展示了一个从头到脚、由内及外的发展 模式。即头、血管和心脏等的发展早于胳膊、腿、手 和脚的发展。
颌
脊柱
4周时的胚胎,实际只有0.6厘米长
第7周的胎儿,
各部分器官清 晰可见。
在8周末时,第一个骨细胞开始出现。
骨细胞的出现,是胚胎发展到胎儿的一个重
要标志。
4.胎儿期(9周—38周出生)
染色体、DNA和基因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 蛋白质的合成 显性和隐性基因 遗传疾病
(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1.染色体、DNA和基因
染色体:为核中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网状物,是遗传物 质的载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主要的化学成分 。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物质基本单 位。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基因是有遗传效 应的DNA的一个区段 。
出生时
6个月
2岁
神经元的发育 从出生到2岁,神经纤维组织快速发育
大脑皮层成熟顺序: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大脑和神经 系统的发育
3. 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
(1)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发展
整个学前期,兴奋过程一直强于抑制过程 但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不断增强
兴奋过程的发展:
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几乎达到22小时,3岁儿童 只需要睡14小时左右,而7岁儿童每日约睡11小时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和利手的出现
单侧化将大脑的两半球进行分工,刚出生时已明 显表现,但男性结束于儿童晚期,女性于青春初期。 优势手的形成:是个体大脑优势半球的外部标志 之一,于五岁左右
8.13世界左利手者日 (“左撇子· 中国协会”)
离我们最近的12个总统中,有6个是左利手。 图片:the New York Times
是胎儿“成长及完成”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胎 儿的体积快速增大,生长速度惊人,特别是在第9~ 20周。 第9周开始,胎儿开始发展其细部特征: 第12周,胎动 6个月:睁眼,有光感 7个月,对声音敏感 8、9个月,胎儿逐渐头朝下。 出生时:身长:50厘米 体重:6-7斤(3公斤)
20周时的胎儿
4.脑电活动的发展.
α波的频率为8-13次/秒,θ波为4-7次/秒 国外研究表明:5岁前儿童的脑电波θ波多于α 波,5到7岁θ=α波,7岁后α波逐渐占主导地 位。 我国研究还表明:在4-20岁之间,脑电发展存 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时期: 第一次在5-6岁左右,表现为枕叶α波与θ波斗 争最为激烈,α波逐渐超过θ波; 第二次出现在13-14岁左右,表现为除额叶外, θ波基本上被α波所代替。
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受意识支配。 3-4个月婴儿看到玩具会手足乱动但拿不到。 5个月以后就能准确抓住。
儿 童 心 理 学
韩宏莉
电子邮箱: hanhonglicz@
1.脑重量的增加:
出生后至2岁,脑细胞继续分裂,细胞数目增
加,细胞体积继续增大。
两岁以后,脑细胞停止增殖,儿童大脑重量
4.由粗到细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粗细规律)
乳儿首先出现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翻身、坐、 爬、走等,以后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等。 手的动作发展: 无意抚摸----五指分工----手眼协调动作(出生后 下半年) 三四个月时两只手各自为战--五六个月左右手配合
5.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其它的无条件反射
(1)抓握反射。物体接触手掌的时候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 体悬挂起来(又叫达尔文反射)。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 就消失了。 (2)巴宾斯基反射。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的时候,就引起 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约在八九个月时)这个反射就逐渐 消失了。 (3)惊跳反射。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 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 这个反射约在生后四个月消失,又叫摩罗反射。 (4)游泳反射。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像游泳样的动作。 这种反射约在生后四个月以后消失。 (5)行走反射。用两手扶在新生儿的腋下,使其脚心着地,就会 做出行走样的动作。这个反射约在生后两个月消失。
显性遗传病—多指畸形
隐性遗传病
血友病案例: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40年结
婚以后,生下四男五女,4个男孩有3个血友 病,女孩也是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
染色体异常
a.常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 b.性染色体异常:如双性人
第二节
一、胎儿的形成过程
胎儿的发展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280天)
(见光盘)
二、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5、8个月动作发展的横断研究
2、从上至下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
先发展头部动作—躯干动作--脚部动作;
抬头 翻身和坐 站和走。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3.由近及远
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而远离身体重心的肢 端动作发展较迟。
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 神经纤维的伸长和加粗。
以先快后慢速度增长。
对于儿童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划分方法:
朱智贤:0--1岁乳儿期,1--3岁婴儿期;
3-6岁学前期
林崇德: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 医学界:0——1岁婴儿期=乳儿期
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略讲部分)
着,学前期已接近成人水平。
●淋巴系统的发育:在0-10岁发育迅速
●生殖系统:到青春期才迅速发展
身体各系统的发展
二、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脑重量的增加
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
儿童脑电图的特征
儿童脑的发展有严格的程序性。它的发展基
本上是逐渐地与连续的,但不是等速的、直 线的。
成人体重60 Kg 新生儿3 Kg 6个月 1岁 2岁 3岁 6—7 岁 12岁 20岁
1.身高和体重
有两个最快的发展期: 从出生到2岁,生长的第一个高峰
在第一年内儿童的身高增加 20—25 厘米,增加量是出生 时身长的50% 左右;体重增加6—7 公斤,为出生时体重(3 公斤)的两倍左右。 第二年儿童的发展速度也是较快的,身高增加10 厘米, 体重增加2.5—3.5 公斤。
青春期开始,生长的第二个高峰 女11-13岁;男13-15岁 身高年增加一般为6—7 厘米,体重年增加一般 为4—5 公斤
额叶(运动语言区)
5、脑的反射活动
无条件发射
新生儿几种重要的无条件反射:
(1)食物反射。(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接触儿童的嘴 唇,就引起吸吮动作。 (2)防御反射。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 痛觉刺激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定向反射。儿童出生后不久,约在两周左右,就能 对强烈的刺激(如强光或大声)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 向光源或暂时停止吸吮动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身体的比例也 在变化。
儿童头身比例的变化是: 胎内2个月:1:2 胎内5个月:1:3 出生时:1:4 2岁:1:5 6岁:1:6 12岁:1:7 25岁:1:8
儿童身体比例的变化
2.身体各系统的发展
●脑和神经系统:
在0—6岁以最快的速度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美英中德法日6国:1990-2003年完 成人类基因组DNA全序列的测定):基因共3万个。 已确认24500个。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是在配子(精子、卵子)形成过
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 制一次,然后两次连续的核分裂,每个子细 胞核中只有单倍数的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形式。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
2.孕妇的营养(缺蛋白质、缺钙、缺碘、缺叶酸等 3.孕妇的疾病:致畸;疾病“母婴垂直传播” 4.药物及不良嗜好
反应停、吸烟和酗酒、毒品与激素
5.母亲的情绪状态 (愉快情绪、负面情绪) 6.辐射(辐射源增多)
孕妇缺碘
第三节 儿童生理的发展和动作的发展
一、身体的发展
儿童的生长有四个的时期: ①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 ②2岁到青春期,发展较平缓; ③青春期开始,发展急剧、迅速; ④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脑重量1450-1600g 脑重量 390g 相当25%成人 相当50%成人脑重量。 相当60%成人脑重量。 相当75%成人脑重量。 达到成人脑重量范围。 相当90%成人脑重量。 达成人的均数 停止
突触的生长和神经纤维髓鞘化
保证神经兴奋迅速传导,是脑内结构成熟的重 要标志。神经髓鞘形成以后,就像电线加上了包皮 一样,能使神经兴奋沿着一定的方向迅速传导,而 不致蔓延泛滥。 出生时神经纤维少、轴突与树突少,神经细胞的连 接少 神经纤维髓鞘化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