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托的制作1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资料PPT课件

最新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资料PPT课件
1、蜡基托的做法 2、自凝塑料暂基托的做法 3、光固化塑料暂基托的做法 4、上牙合堤的制作 要求牙合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约2mm,且与瞳孔连线平行;牙
合平面的后部,从侧面观要与鼻冀耳屏线平行。牙合堤的唇面要充分 衬托出上唇,使上唇丰满而自然。然后修整牙合堤宽度,前牙区约为 5mm,后牙区约为8—10mm,牙合堤后端修整成斜坡状,在牙合平面 上相当于64|46处,左右侧分别削出前后两条不平行的沟,沟深约 3mm,以便用作上下牙合堤咬合时的标记。
2、后牙人工牙 磨牙部人工牙的牙合面形态,关系到义齿 的稳定、咬合平衡、咀嚼效率等。因此其在形态上可以分 为解剖式人工牙、半解剖式人工牙。
二、人工牙的选择
(一)前牙的选择
1、形状 如面形式宽大者,可选方圆形的前牙,面形瘦长者,选择用 尖圆形前牙。
(1)根据颜面形态分类:颜面的形态分为方形、尖形、卵圆形三类。 (2)根据性别、性格、年龄分类:曾提出性格、性别、年龄三要素
第三章 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 系记录
第一节 无牙颌印模 一、取无牙颌印模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 全口义齿是以粘膜作支持和固位,取印模就是将
义齿基托所覆盖的部位及与基托边缘接触的有关组织外形 记录下来,以便灌注与患者口腔情况相吻合的无牙颌模型, 再在其上制作义齿。 2、要求 (1)印模应完整无缺,尤其要注意上颌结节区和下颌舌 侧翼缘区边缘伸展是否适度。表面应光滑,无气泡。 (2)印模即要精确反映组织解剖形态,又要精确反映口 腔周围软组织在功能活动时的变化和形态。系带和腭皱区 要清晰。 (3)印模应有适当的弹性,从口内取出后不产生变形和 损坏。 二、印模的种类
特别应注意的是:①边缘不能妨碍唇、颊、 舌的正常位置。②手柄的安放要重直于牙 槽嵴,不能对上下唇起支撑作用,以免上 下唇收缩影响托盘就位。

蜡牙合托的制作

蜡牙合托的制作

蜡牙合托的制作
1.确定基托范围
用铅笔画出上、下颌模型的基托范围,要求:基托边缘至粘膜转折处,唇、颊、舌系带要让开;上颌应包括上颌结节,并充分伸展至颊间隙内,后缘以两侧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约2mm 处的连线为准;下颌颊、舌侧翼缘区要适当伸展,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1/3~1/2。

RPD牙合堤,两侧有牙的单个牙的,可留空,不做出。

2.作蜡基托
(1)将模型涂分离剂
(2)将烤软的蜡片(2层)放在模型上,轻压使之愈模型完全贴合。

上颌应从腭侧开始,下颌应从舌侧开始压向唇颊侧。

(3)用蜡刀沿基托线修去多余部分,用蜡勺将边缘烫圆滑。

(4)在上颌牙弓的颚侧和后缘、下颌的舌侧可在蜡基托内埋入钢丝,以防止基托变形。

3.制作蜡牙合堤
(1)将蜡烤软卷成蜡条(宽约8mm,高度应以中央窝为准,全口义齿大约为前部7-8mm,后部5-6mm),根据牙槽嵴顶转成马蹄形(复杂的RPD,前牙区可不做牙合堤),并置于基托上,用蜡勺将蜡堤与基托烫牢。

(2)确定牙合平面:趁蜡堤还软时在一平面均匀压其表面,形成牙合平面,要求其前面与瞳孔连线平行。

(3)修整牙合平面宽度,前牙区约6mm,后牙区8~10mm,牙合堤后端修成斜坡状。

第二部分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PPT学习教案

第二部分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PPT学习教案

颌位关系的记录
一、颌位关系记录的概念 二、颌位关系记录的内容 三、颌位关系记录的步骤
第30页/共74页
一、概念
颌位关系的记录是指用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患 者面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 生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 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 者的正中牙合关系。
第21页/共74页
(二)工作模型的检查与要求
工作模型应完整无缺,表面清晰,充分反 映出无牙颌组织面的结构。
尤其是粘膜反折线和系带处,模型边缘上 显露出肌功能修整的痕迹。
模型边缘宽度以3~5mm为宜,模型最薄处 也不能少于10mm,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 不少于2mm。
第22页/共74页
模型设计
下颌托盘的高度和宽度应与上颌的托盘相 同,后缘两侧应盖过磨牙后垫,舌侧沿舌 沟前行。
第14页/共74页
第二节 无牙颌模型
工作模型的灌注 注意事项: 印模内唾液、碎屑要冲洗干净,然后轻轻
甩干或用棉花吸干。 采用水胶体弹性印模料印模时,要及时灌
注模型,以免印模在空气中失去水分而体 积收缩。 印模膏阴模的表面要涂肥皂水做分离剂, 然后再灌注模型 第15页/共74页
第44页/共74页
二、颌位关系记录的内容
(二)水平颌位关系
1、水平距离的概念 2、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3、水平颌位关系的校正
第45页/共74页
水平颌位
概念: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指确定下颌对头 部及下颌髁突位于关节凹居中的位置关系 即确定正中关系位
第46页/共74页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1)哥特式弓(Gothic arch)描绘法
❖ 恒基托
第56页/共74页

矫治器及其制作技术课件PPT

矫治器及其制作技术课件PPT
2. 加大基托面积,保持与组织面密贴。 3. 将支抗牙连成一整体。 4. 颌内、颌间、颌外支抗的同时运用。 5. 6│6间加横腭杆或 Nance 弓,6|6间加
舌弓。 6. 颌骨内种植体支抗。
制作活动矫治器的器械和材料
一、常用器械 二、常用材料
尖头钳 阶梯钳
日 月 钳
平头钳
三头钳 切 断 钳
常用活动矫治器的部件
矫治器及其制作技术
矫治器及其制作技术
学习目标
1.叙述矫治器的类型特点 2.说出活动和固定矫治器的组成 3.描述常用的活动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4.描述常用功能性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5.说出常用的固定矫治器类型
概述
一、矫治器的类型和特点 二、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比较 三、矫治器应具备的性能 四、支抗 五、矫治器增加支抗的方法
第三序列弯曲——转矩向 双曲唇弓、双曲舌簧、扩弓簧、扩弓螺旋、纵簧、圈簧、指簧、爪簧等
(3)牙面水冲洗、干燥 2.说出活动和固定矫治器的组成
三、矫治器应具备的性能 ① 强调托槽粘结的位置的精确;
(4)调制粘结剂 3.描述常用的活动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第一序列弯曲——水平向 将支抗牙连成一整体。 而在同一种情况下,当用较大力时,则后牙趋于近中移动,而前牙运动受阻。
1.排齐和整平牙列 2. ① 拉尖牙向远中 ② 切牙舌向移动关闭间隙矫治深覆盖 3. 4.保持 基本完成矫治后,先去除上下弓丝,用结扎丝由
一侧末端颊面管到另一侧末端颊面管,通过所 有托槽进行 8 字交叉连续结扎固定 3~4 周。
直丝弓矫治器 正常合的六项标

1.磨牙关系: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 恒磨牙近中颊沟上;同样重要的是上颌第一恒磨牙远 中颊尖的远中斜面咬合于下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尖的 近中斜面上,上颌尖牙咬合于下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 之间。

义齿制作工艺流程PPT课件

义齿制作工艺流程PPT课件
相当于义齿人工牙的部分。
授课:XXX
28
[注意事项] 1.制作蜡基托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可在足 够厚度的蜡基托内放置不绣钢丝。最好 是采用自凝树脂基托,以保证在口腔的 温度下不变形,并能承受咬合压力。 2.合堤要保证足够的高度和宽度,用热蜡 刀固定合堤与基托使之密合。
授课:XXX
29
四、上 合 架
授课:XXX
33
五、排 牙
授课:XXX
34
六、牙龈外形的形成
以提高义齿的固位及恢复咀嚼、发音功能 为目的,修整蜡义齿的牙槽部及腭侧的形态, 恢复近于自然的牙龈外形。
授课:XXX
35
[操作要点] 1.将基托封闭在模型上。 2.形成唇、颊、舌、腭侧牙龈外形。 3.形成基托边缘。 4.形成义齿的磨光面外形。 5.擦光义齿蜡型。
观测线。
2.确定共同就位道 方法有
均匀凹法和调凹法,即将观测台上的模型作
一定的倾斜,或在倾斜时再加适量的旋转,
用分析杆绘出基牙的观测线,分析杆方向即
代表了义齿的共同就授课位:X道XX 。
13
3.确定模型最终设计 依据基牙观测线的类型 和位置,可用有色铅笔画出固位体的位置和 形态、卡环臂的走向、合支托的位置和大小。
授课:XXX
36
[注意事项] 1.注意封闭时模型不能浸水,否则蜡型不 能与模型封严而有缝隙。 2.注意牙根的长度、宽度与年龄、性别的 关系。 3.应将人工牙上多余的蜡刮除干净,注意 不能移动人工牙的位置。
授课:XXX
37
七、全口义齿的完成
授课:XXX
38
第三节 固定义齿制作工艺流程
固定义齿是利用缺牙间隙相邻两侧或一侧 的天然牙作为支持,通过其上的固位体,将义 齿粘固于天然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故称 为固定义齿。

牙合托的制作1课件

牙合托的制作1课件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把蜡堤当作连续平整的人工牙,通过观察上、下颌解剖 学的标志,推测合适的人工牙排列位置。上图为用粘蜡 把蜡堤暂时固定在模型上的视觉观。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模型修整机的切割角度为90°,粗磨外形后,用游标卡尺正确测 量记号点至底面的距离,再用模型修整机正确切割模型底面。在 上颌以腭中缝、下颌以舌系带为标准,使中线与模型后方切割成 直角切割,然后切割模型侧面,用金属托板检查模型的高度。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把恒基托与蜡堤烫牢,完成所有细节。本症例按照口腔医师要求 前牙不咬合的指示,在下颌3~3的区域,切除了高度为2~3mm 的蜡。目的是通过小窗口,在口腔内易于观察基托的早接触。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通过用金属托板设定为牙合平面线,可以观察与上颌功能牙 合平面的位置关系,也能从侧方观察。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模型的标准化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尽管上下蜡堤的形态、尺寸不同,为易于获得颌位记录,略扩大 下颌蜡堤。为使之符合临床模型解剖学标志的数据,把蜡加热后 便于调整。

实验 可摘义齿制作(后牙弯制牙合支托.卡环)

实验 可摘义齿制作(后牙弯制牙合支托.卡环)

实验可摘义齿制作(后牙弯制牙合支托.卡环)【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支架弯制技术。

2.掌握三臂卡及隙卡的弯制技术。

【实习内容】先教师示教后学生练习并完成以下内容:1.模型观测,画导线,模型设计、填除倒凹,三臂卡环的弯制,包括牙合支托和卡环。

2.用锡焊将卡环固定。

3.弯制三臂卡、单臂卡以及隙卡。

【实验用品】下颌牙列缺损的工作模型、尖钳、日月钳、平头钳、刻断钳、钢丝、蜡匙、蜡刀、酒精灯、基托蜡片。

【方法和步骤】1.模型观测及画导线:将模型固定在观测器上,咬合面与观测仪底座平行画第一条导线,然后将模型稍向远中倾斜,设计由前向后的义齿就位道,并画出第二条导线。

模型观测和画导线:将工作模固定在模型观测器的观测台上,使牙弓的牙合平面与观测台底座平行,则模型不倾斜,画出基牙的观测线,此时的观测线即为牙体的最大周径线或解剖外形线。

如果就位道(insertion path)方向不为垂直牙合平面就位,则倾斜模型,画出第二条观测线,两条导线共同的倒凹则是有效固位倒凹,卡环的弹性部分应置于此区域以获得固位。

2.填除倒凹:填除基牙舌侧.邻面及基托范围内的软组织倒凹,基牙颊侧的倒凹不填。

先将模型局部浸湿,调拌有色石膏填除。

然后用削蜡器去除多余的填凹石膏。

3.牙合支托的弯制:将18#不锈钢片一端磨成与双尖牙支托凹相协调的形状和大小,然后用长笔钳将此端弯成双尖牙的远中牙合支托。

再向龈方弯下形成小连接体,经过缺牙间隙再向牙合方做成第二磨牙的近中牙合支托,比预计长度略留长0.5mm剪断钢片,同法修磨成于支托凹一致的大小和外形。

弯制也可从远中基牙开始进行。

要求小连接体不能进入基牙邻面倒凹,且离开模型1~2mm。

用蜡将支托暂时固定在模型上,一般在基牙邻面处固定,不能在牙合面及缺隙的中间部位,以免影响咬合和焊接,且用蜡不可过多。

3.卡环的弯制:先用铅笔画出卡环各个部分在基牙上的位置,用日月钳和长鼻钳弯制,顺序一般为颊侧固位臂,连接体,舌侧对抗臂。

个别托盘的制作及边缘整塑PPT课件

个别托盘的制作及边缘整塑PPT课件

.
57
回切1MM厚度的边缘蜡
.
58
.
59
红膏的使用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8 要不要边缘整塑?
.
73
讲了这么多,大家觉得个别托盘+边缘整塑 对于获得一个理想的终印模是不是特别重 要,印模是全口义齿的基础,就像盖房子 一样,是地基,取得良好的印模,获得良 好的模型,是制作一副让患者用着舒心的, 医生做着放心的全口义齿的前提。
.
21
6 怎样制作个别托盘?
个别托盘材料:自凝塑料,光固化树脂片 利弊?
.
22
光固化树脂片费用大概在400-500一盒,一盒约50片
.
23
制取初印模:选择合适的成品托盘,利用印模膏获得 较为精确的边缘形态,藻酸盐材料制取初印模,灌注 石膏模型
.
24
.
25
.
26
.
27
1.上颌①唇颊舌侧止于粘膜转折处,以不妨碍唇颊舌 肌的运动做最大伸展
.
6
.
7
.
8
.
9
2 全口您用什么托盘来取模?
.
10
2 全口您用什么托盘来取模?
.
11
2 全口您用什么托盘来取模?
Accu托盘
.
12
2 全口您用什么托盘来取模?
.
13
3 个别托盘是什么?
.
14
3 个别托盘是什么?

个别托盘的制作ppt课件

个别托盘的制作ppt课件
• 印模边缘应圆钝。厚度为2—3mm • 上颌后缘的伸展与后颤动线一致 • 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远中舌侧边缘向远中伸
展到下颌舌骨后间隙,下缘应跨过下颌舌骨嵴
ppt课件.
9
注意事项
• 印模内唾液、碎屑要冲洗干净,然后轻轻甩干或 用棉花吸干。
• 采用水胶体弹性印模料印模时,要及时灌注模型, 以免印模在空气中失去水分而体积收缩。
ppt课件.
12
2.模型灌注
• 选择阴模上高而开阔处,放入少量调拌均匀的人造石或 石膏,将阴模置于振荡器上震动
• 若无振荡器,则手持托盘柄在橡皮碗的碗边上轻轻敲击 震动
• 边震动边灌注,使人造石或石膏由高处流至阴模全部 • 不要将大量的人造石或石膏直接倾注在印模的低凹部分,
以免空气排溢不畅而形成气泡
• 印模膏阴模的表面要涂肥皂水做分离剂,然后再 灌注模型
ppt课件.
10
二、检查模型
全口义齿模型是灌注模型材料在无牙颌
ppt课件.
11
(一)工作模型灌注
1.调拌模型材料 • 调拌模型材料时必须掌握好水粉比例 • 调拌前先在橡皮碗内注入所需要的水,然后按比
例加入石膏或人造石粉,随即用调拌刀迅速而均 匀地调拌 • 调拌的时间过长或中途加水再调拌,将影响模型 材料的凝固而降低其抗压强度
ppt课件.
27
(一)颌位关系
是指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包括 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ppt课件.
28
(二)垂直颌位关系
• 确定垂直颌位关系即确定垂直距离
• 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在
,鼻底到颏底的
距离,也就是面部下1/3的高度
• 牙列缺失后,上下无牙颌形成的间隙即上下牙槽 嵴之间的距离为颌间距离

颌位关系的记录

颌位关系的记录

5、固定颌位关系
整理版ppt
42
4、画标志线
(1)中线:
参考唇系带,唇 珠,仁中,眉点 等。易偏斜,因 为医生多在右前 方。
(2)口角线:
整理版ppt
43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 作步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整理位版p关pt 系
44
5、固定颌位关系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 蜡条烫在基托上
整理版ppt
28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整理版ppt
29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Christensen phenomenon
路线)
下切牙切缘运动的路线)
切导斜度(切导盘与水平面间的 切道斜度(切道与眶耳平面间的
夹角)
整理版交ppt角)
59
(二)面 弓
一种将患者上颌 对颞下颌关节的 位置关系转移至 抬架上的工具
整理版ppt
60
(三)转移颌位关系 的 方法
1、调整好牙合架。
2、标记髁突点
3、固定牙合叉
4、固定面弓于人体上
5、固定面弓于牙合架上
6、固定上颌模型
7、固定下颌模型
8、完成整理颌版pp位t 关系转移
61
1、调整好牙合架
• 切导针上刻线与上颌体上缘平

全口义齿ppt课件

全口义齿ppt课件
11
• (二)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位于牙槽嵴与唇颊黏膜之间,
为一潜在的间隙。黏膜下为疏松的结缔组 织,全口义齿的唇颊侧基托在此区内,在 不妨碍唇颊活动的情况下应尽量伸展到黏 膜反折皱襞,以保证基托边缘的封闭。
12
• 1、(labial frenum)唇系带: 唇系带位于口腔前庭内正中的一扇形或线
形粘膜皱襞,起于唇内面,止于上颌正中缝前 部和牙槽嵴的骨膜、结蹄组织,有口轮匝肌附 着。下唇系带不如上唇系带明显。唇系带随唇 肌的运动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因此全口义齿的 唇侧基托在此区 应形成相应的切迹,以免妨 碍系带的运动而影响义齿固位。
36
• 12(retromolar pad)磨牙后垫 磨牙后垫是位于下颌最后磨牙牙槽嵴远
端的粘膜软垫,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其中含有粘液腺。下颌全口义齿基托后缘 应盖到磨牙后垫前份的1/3或1/2处。磨牙后 垫可作为指导排列人工牙的重要标志。
37
三 无牙颌组织结构的特点与 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一) 无牙颌的分区 根据无牙颌的组织结构和全口义齿
15
• 3(zygomatic process)颧突 颧突位于后弓区内相当于左右两侧上颌
第一磨牙根部的骨突,表面覆盖薄的黏膜, 与之相应的基托边缘应做缓冲,否则会出 现压痛或使义齿以此为支点前后翘动
16
• 4 (maxillary tuberosity)上颌结节 上颌结节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
• Dentition absence:是指整个牙弓上不存留任 何天然牙或牙根,又称无牙颌 —(牙列缺失)。
3
• Complete denture: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 的义齿称全口义齿。
• 全口义齿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靠 义齿基托与粘膜紧密贴合及边缘封闭产生 的吸附力和大气压力固位,借基托和人工 牙恢复患者的面部形态和功能。

牙合支托的制作流程

牙合支托的制作流程

1.叠层法。

首先裁切出所需的尺寸,然后将这些裁切的蜡片叠放并
用蜡勺烫接。

在烫接过程中,需要参照标志线的位置来形成马蹄形的牙合支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制作过程简单且易于操作。

2.卷条法。

这种方法涉及将单张基托蜡片用火焰软化,并挤压出气
泡,制作成宽度约为1.5厘米的蜡卷。

之后,同样需要参照标志线的位置来形成马蹄形的牙合支托。

3.浇注法。

首先需要熔化蜡,然后将熔化的蜡灌入成品的牙合堤阴
模中。

最后,也需要参照标志线的位置来形成马蹄形的牙合支托。

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PPT优秀课件

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PPT优秀课件
3
印模的种类
• 按取模次数: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
模法
• 按取印模时是否对粘膜造成压力分
为: 粘膜静止式印模和粘膜运动式印 模
4
取印模的步骤和方法
• 取模前的准备
• 取初印模 • 制作个别托盘 • 取终印模
5
调整体位
6


7
印模材料的选择
• 藻酸盐类弹性印模材料 • 印模石膏 • 印模膏 • 硅橡胶印模材料 •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 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 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 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合关系。
• 颌位关系记录包括垂直关系记录和水平关
系记录。
44
一、确定垂直颌位关系
1.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1) 息止颌位侧量法: (2) 面部外形观测法 (3) 面部等距离测量法
连线,与合平面所构成的交角,平均为260
• Bonwill三角:下颌骨双侧髁突中心与下颌中切牙
近中接触点连线,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 10.16cm。
• Monson球面:以眉间点为中心,以10.16cm为半
径作以球面,下颌牙列的颌面与此球面相吻合, 上颌牙列的补偿曲线也是球面上的一部分。
36
颞下颌关节
第三章 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 关系记录

教学内容
• • • 无牙颌印模
• 无牙颌模型 • • 颌位关系记录
课堂目标
• • • 掌握取无牙颌印模的目的和要求 • 掌握制作个别托盘及取印模的方法 • 掌握灌注模型的方法及要求 • 掌握垂直、水平颌位关系、颌托的
制作、颌位关系记录的操作步骤
• 了解印模的种类、取印模前的准备、

牙合

牙合

(牙合)托的制作(牙合)托的制作(牙合)托由基托与(牙合)堤两部分组成。

(1)基托:在进行颌位记录时,基托是与口腔组织直接接触的部分。

临床上多使用蜡基托和室温固化型塑料基托两种,均为制作全口义齿的过渡性基托,装盒后需用热凝塑料替换,故又称为暂基托。

①蜡基托:用铅笔在模型上画出基托应伸展的范围,将模型浸湿,取一块大小合适的蜡片,在酒精灯上烤软放在模型上。

上颌从腭弯隆中心开始,下颌从舌侧开始,均匀地向牙槽嵴及唇颊方向推压,使与模型完全贴合。

按划线切除周围多余蜡片,用热蜡刀使周围光滑。

为防止在口内进行颌位记录时变形,可在上颌基托腭侧及下颌基托舌侧,各弯制一与颌弓一致的不锈钢丝,烧热后埋人基托内,以增加蜡基托的强度。

②室温固化型塑料基托:将工作模型的倒凹以蜡填平,涂分离剂,将调合好的自凝塑料在粘丝早期涂布在模型表面,厚约2mm,待塑料凝固后取下将基托边缘磨圆备用。

③试戴基托:蜡基托或塑料基托完成后,需戴人患者口内,检查其边缘伸展、贴合程度和固位情况。

借此,也可校正印模是否准确,如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牙合)堤①上颌(牙合)堤的形成:将蜡片在火焰上均匀烤软,折叠成8~10mm厚,7~8mm宽的条状。

然后,弯曲成颌弓形状安置于牙槽嵴顶区的基托上,在距基托后缘约15mm处,削成斜坡形作为(牙合)堤的后缘。

用热蜡刀固定(牙合)堤与基托使之密合,趁(牙合)堤尚软时,置于玻璃板上轻压,根据颌间距离的大小,使(牙合)堤形成从前斜向上后的平面。

将(牙合)托放人口内,用(牙合)平面规检查,并校正(牙合)堤平面。

要求(牙合)平面前部与瞳孔连线平行,并于上唇下缘显露约2mm;后部与耳屏鼻翼连线平行。

若此时(牙合)堤尚软,可用(牙合)平面规一面检查,一面压(牙合)堤,使之形成合乎要求的平面。

如(牙合)堤过低可用蜡片加高。

如(牙合)堤过高,可用小刀削除过高的蜡至达到要求。

同时还要求(牙合)堤的唇颊面曲度及外形,能支撑唇颊组织并保持面部丰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本症例用的下颌金属托板,前方内径的高度为12mm,后方高度为 30mm,模型的处理方法与上颌相同。 追加石膏的要求: 从模型底面至下颌中切牙根尖附近的记号点的距离为12mm以上。 从模型底面至磨牙后垫上缘记号点的距离为30mm以上。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垂直线、中线及与牙合平面线,在上、下各为30mm的距离, 画模型底面线,并把标准化模型的标准尺寸(上颌8mm、 25mm,下颌12mm)用细线打印,使模型后方与标志线相一 致,可以假想上下颌的对应关系。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模型的标准化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引自—近藤 弘ほか: 基本 縂義歯治療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与垂直因素相关的标志点
鼻下点
三停
頦底
A 点 B 点
引自—近藤 弘ほか: 基本 縂義歯治療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先加蜡恢复已吸收的牙槽区域。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正确的判断蜡堤位置后,放置蜡堤。若牙槽嵴的吸收较少时, 如恒基托太厚,会影响牙合托的高度。为此,在阴模里灌注蜡堤 时,可灌注得低一些。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牙合托的制作
制作高精度的恒基托。在下颌模型的牙槽区压贴厚度为1.0mm的咬合蜡片。以此作为在 治疗义齿上,放置功能印模材料的预留空间。恒基托的厚度要均匀。为加强树脂与蜡的 结合力,把恒基托的边缘和表面磨出一层。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把恒基托与蜡堤烫牢,完成所有细节。本症例按照口腔医师要求 前牙不咬合的指示,在下颌3~3的区域,切除了高度为2~3mm 的蜡。目的是通过小窗口,在口腔内易于观察基托的早接触。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通过用金属托板设定为牙合平面线,可以观察与上颌功能牙 合平面的位置关系,也能从侧方观察。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模型的标准化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尽管上下蜡堤的形态、尺寸不同,为易于获得颌位记录,略扩大 下颌蜡堤。为使之符合临床模型解剖学标志的数据,把蜡加热后 便于调整。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用模型修整机修整边缘和底面,如有必要,可用车针在模型底面预备 固位孔。 本症例用的上颌金属托板(PTDLABO),前方内径的高度为8mm, 后方高度为25mm,并刻有中线。 采用固化膨胀较低、固化速度快的上牙合架专用石膏追加在模型周围。 追加石膏的要求: 从模型底面至上颌中切牙根尖附近的记号点的距离为8mm以上。 从模型底面至翼上颌切迹记号点的距离为25mm以上。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用于观察并检查标准化模型及基托的透明板(PTDLABO)。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标准化模型的标准尺寸、中线及牙合平面复制在模型上, 与模型的中线相重叠,左右的对称性非常明确。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把蜡堤当作连续平整的人工牙,通过观察上、下颌解剖 学的标志,推测合适的人工牙排列位置。上图为用粘蜡 把蜡堤暂时固定在模型上的视觉观。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牙合托的制作方法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口腔与标准化模型的关系
眶耳平面
A点 牙合平面
B点
(单位:mm)
引自—近藤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采用HK测量板记录标志线,以此为依据, 修整模型,并加以确认。
HK测量板
1.翼上颌切迹起始部至模型底面25mm。 2.从上唇系带偏远中4~5mm的前庭沟最深 处(A点),至模型底面8mm。 3.从下唇系带偏远中4~5mm的前庭沟最深 处(B点),至模型底面12mm。 4.从磨牙后垫上缘至模型底面30mm。 用本法制作工作模型,操作简便,上牙合 架后的状态,在临床方面及工艺技术方面 的观察效果一致。仅需在标准化模型的上、 下颌之间所存空间内制作牙合托即可。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把日本人的平均牙列和全口义齿平均排列牙列的平均数据打印在塑 料板上,分别覆盖在模型上。 在上颌,腭中缝与切牙乳头及翼上颌切迹重叠,由此可以想象天然 牙列时,牙原有的位置;想象排列人工牙的位置。 在下颌,以舌系带为中线,同样可以通过口腔前庭沟上(俯视)想 象下前牙的位置。
引自—近藤 弘ほか: 基本 縂義歯治療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基于标准尺寸的标准线描记方法
用本法制作工作模型,操作简便,上牙合架后的状态,在临床方面及工艺技术方 面的观察效果一致。仅需在标准化模型的上、下颌之间所存空间内制作牙合托即 可。
引自—近藤 弘ほか: 基本 縂義歯治療
模型的标准化
引自--堤 嵩詞ほか:目でみゐ人工歯排列&歯肉形成
模型的标准化
全口义齿参考资料
牙合托的制作
模型修整机的切割角度为90°,粗磨外形后,用游标卡尺正确测 量记号点至底面的距离,再用模型修整机正确切割模型底面。在 上颌以腭中缝、下颌以舌系带为标准,使中线与模型后方切割成 直角切割,然后切割模型侧面,用金属托板检查模型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