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学建议和教材课后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学建议和教材课后习题解析

一天的时间(认识24时记时法)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在借助直观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24时记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编写说明分段记时法(12时记时法):1天的24时分为两段,每段12时。

深夜12时是一日的开始,从深夜12时起到中午12时是一段,再从中午12时起到深夜12时为另一段。

生活中通常采用这种记时法。

24时记时法:0~24时的记时法,是广播电台、车站、邮政局等部门采用的记时方法,按照这种记时法,下午1时就是13:00,下午2时就是14:00……深夜12时就是24:00,又是第二天的0:00。

由于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很少使用24时记时法,因此让他们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的时间,可能有些不习惯。

因此,教科书对比着呈现了淘气在“两个1时”不同的生活状态,引起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看一看,说一说。

初步感知24时记时法。

在交流过程中,直接告知:“下午1时,可以表示为13时”。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24时记时法,同时也渗透了与12时记时法的联系。

·认一认,说一说。

认识24时记时法,了解在钟面上表示的方法。

通过观察钟面将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表示的同一时刻建立起联系,进一步明确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在表示时间上的区别与联系。

·填一填,说一说。

探索并掌握推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科书呈现了两种方法:一是画一画,二是数一数。

其中,第一种方法是先将两个时刻都转换成12时记时法的形式,然后借助钟面画一画、数一数,得到经过时间;第二种方法则是直接用24时记时法数数得到。

至于用算式计算经过时间,本节课不作统一要求。

教学建议·看一看,说一说。

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和重点难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和重点难题

一、易错题解析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简介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应用、四则运算、长方体的计算、时间和日历的认识、简便计算等内容。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是新的、抽象的,因此容易出现错误。

2. 容易出错的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应用在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应用中,学生常常容易混淆负数和正数的概念,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题目中可能会出现“-3比-4大”或者“0.25和0.5哪个大”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负数的概念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大小关系。

3. 容易出错的四则运算四则运算中加减混淆、乘除不分、运算符号颠倒等情况经常出现。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练习加减法的计算技巧,巩固乘除法的运算规则,避免运算符号的混淆和搞混。

4. 容易出错的长方体的计算在长方体的计算中,学生容易把长宽高搞混,并且不会正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容易出现单位不统一、体积和表面积混淆的情况。

5. 容易出错的时间和日历的认识时间和日历的问题常出现在学生对年、月、日、小时、分钟的表示上,以及闰年、平年和月份天数的计算上。

这要求学生掌握日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正确运用闰年和平年的判断规则。

二、重点难题解析1. 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应用难点在于深入理解负数、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做加减乘除运算。

需要采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四则运算难点在于加减法进位、借位的运算技巧,以及乘法、除法的多步运算。

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实际问题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长方体的计算难点在于正确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掌握计算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形象化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4. 时间和日历的认识难点在于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月份天数的计算,以及小时和分钟的表示。

需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建议1. 制定详细教学计划对于数学上册的易错题和重点难题,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

(完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doc

(完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doc

解决问题一、时间问题。

求几分钟前,用减法。

例:学校要求学生7时到校,小明从家里出发到学校需要10分钟,请问,小明至少什么时间出发?求:7时之前10分钟是什么时间?7时-10分=6时50分。

求几分钟后,用加法。

例:第一节课8:10上课,40分钟一节课,请问,什么时间下课?求:8:10之后40分钟是什么时间?8时10分+40分=8时50分。

求经过了几分钟,用减法。

例:小明7:30离开家,7:45分到学校,请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求:7:30到7:45经过了几分钟?7时45分-7时30分=15分。

注:时间减法:大的减小的,先算“分”,“分”减不下,向“时”借1,当作60再计算。

时间加法:先算“分” ,“分”满60,向“时”进1,再计算。

二:够不够的问题。

回答三个问题:有多少?需要多少?有的和需要的谁多?最后写答。

(有的比需要的多,则够;有的比需要的少,则不够。

)例: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道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事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思考:有多少个座位?(441个。

)需要多少个座位?(221+239=460个)有的和需要的比大小?(441<460)列式解答:221+239=460(个)441<460答:(座位不够,所以)坐不下。

三、倍数问题。

求倍数,用除法。

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例: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也就是求:12是4几倍?列式解答:12÷4=3注:“倍”不能做单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例:军旗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

象棋的价钱是多少?也就是求:8的4倍是多少?列式解答:8×4=32(元)四、乘除法的两步计算问题。

第一步,先求出每个是多少?例: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照这种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先求:每天看多少页?再求:7天可以读多少页?每天读:24÷3=8(页),7天读:7×8=56(页)例: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照这种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先求:每天看多少页?再求:64页需要读几天?每天读:24÷3=8(页),64页需要读:64÷8=8(天)第一步:先求一共有多少?例: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1)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1)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1)教案:解决问题(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解决问题(1)”这一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学会用图形和文字表示问题,学会通过画图或其他方法分析问题,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包括问题是什么,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是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目标是什么。

2. 培养学生用图形和文字表示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画图或其他方法分析问题,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学会用图形和文字表示问题,学会通过画图或其他方法分析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拿出一个水果篮子,里面有苹果、橙子、香蕉等水果,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下这个水果篮子里的水果。

2. 讲解问题的基本要素:问题是什么,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是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目标是什么。

3. 例题讲解:老师出示一道例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问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个苹果?”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这个问题,找出问题的基本要素,并用图形和文字表示出来。

4. 随堂练习:老师出示几道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

5. 教学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老师讲解如何通过画图分析问题,例如,可以用条形图、折线图等来表示数量关系。

6. 学生自主练习: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一些问题,并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问题解决的基本要素:1. 问题是什么2. 问题中的关键信息3. 问题需要解决的目标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1. 条形图2. 折线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问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图形和文字表示出来。

三年级上册数学疑难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疑难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疑难问题一、时、分、秒相关疑难问题。

1. 题目:小明7:30从家出发去学校,8:10到达学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解析:计算经过时间,可以用到达时间减去出发时间。

8时10分 7时30分,先算分钟,10分 30分不够减,从8时借1时(1时 = 60分),变成7时70分,7时70分 7时30分 = 40分。

所以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40分钟。

2. 题目: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了多少秒?解析:钟面上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从数字3走到数字6走了3大格。

所以经过的时间是5×3 = 15秒。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相关疑难问题。

1. 题目:345+236,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解析: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位上5+6 = 11,向十位进1,个位写1;十位上4+3+1(进位的1)=8;百位上3+2 = 5。

所以345+236 = 581。

2. 题目:500 187,列竖式计算时,退位是怎么处理的?解析: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0 7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10 7 = 3;十位上0被借走1剩 1,不够减8,再从百位借1当10,10 1-8 = 1;百位上5被借走1剩4,4 1 = 3。

所以500 187 = 313。

三、测量相关疑难问题。

1. 题目:1千米有多长?请举例说明。

解析:1千米 = 1000米。

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如果是400米,那么两圈半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2. 题目: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什么作单位?解析: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例如测量一张身份证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相关疑难问题。

1. 题目:325+478+122,怎样计算简便?解析:可以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先算478+122 = 600,再算325+600 = 925。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例4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例4解决问题(教案)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解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d. 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解题过程,方便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步骤进行学习和笔记。
e. 在线教学平台: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解题指导,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2. 数学建模: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3. 数学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 数学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理解例4中问题的实际意义,能够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a.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例4的问题背景、解题步骤和关键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b.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 解决问题(1)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  解决问题(1)

(选自《学练优》)
豆豆今年3岁,姐姐今年15岁。去年姐姐的年龄是 豆豆的几倍?明年姐姐的年龄是豆豆的几倍?
去年:15-1=14(岁) 3-1=2(岁) 14÷2=7
明年:15+1=16(岁) 3+1=4(岁) 16÷4=4 答:去年姐姐的年龄是豆豆的7倍,明年姐姐的年龄 是豆豆的4倍。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
扫地的:
擦桌椅的: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方法二:列除法算式。
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 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12÷4=3 “倍”不是单位,不带单位名称。
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回顾与反思
扫地的有4人,4的3倍是12,正好 是擦桌椅的人数,解答正确。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教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1)
刘奶奶家养了5只黑山羊,25只白山羊。白山羊的只数 是黑山羊的几倍?
25÷5=5 答:白山羊的只数是黑山羊的5倍。
巩固运用
1.
(教材P54 T7)
(1)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18 ÷ 6 = 3
答: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3倍。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兔的只数是天鹅的几倍? 24÷8=3
答:小兔的只数是天鹅的3倍。
(答案不唯一)
2.学校合唱队有男生9人,女生比男生多27人,女 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倍?
先求出女生人数: 9+27=36(人) 36÷9=4
答: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倍。

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

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

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一、如何帮助学生体会乘除法口算的算理?口算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笔算技能培养的基础,而且对数感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也非常有价值。

乘除法的口算算理是计算的基础,也是学生正确计算的重要保障。

因此,教材在编排时,除了重视对学生口算技能的培养,还非常重视口算的算理。

如教材第4页“需要多少钱”,教材通过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为此教材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实际上蕴含了乘法计算的算理:乘法的意义、位值制、运算律(实际上后两种方法都蕴含了乘法分配律)。

特别是教材呈现的用表格口算12×3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体会位值制,也为以后学习乘法竖式和乘法分配律积累了经验,教材在后面的内容中还多次呈现了这种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算理,引导学生去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和联系。

另外在理解算理过程中,实际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对口算算理的理解,不能仅仅依靠语言描述;教师教学时还应适当配合直观教具,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为学生正确理解口算算理提供操作支撑。

当然,操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先说后摆、先摆后说,也可以说摆结合。

二、本册教材的“观察物体”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的“观察物体”比较,对于空间观念的发展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为什么要借助“搭一搭”的实际操作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将三维的立体图形转化为二维的平面图形,或者根据二维的平面图形想象三维立体图形,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进行转化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之一,“观察物体”也是《标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时所强调的一个内容。

本套教材对于这一内容在不同年级都有所设计。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观察物体”的目的是,通过对实物(或者几个正方体所拼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右侧面、上面三个不同位置的直接观察,让学生能用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所观察到图形的不同形状,从而使他们体会到对同一观察对象,由于站在不同的位置,所以观察到的图形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南苑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1篇带答案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南苑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1篇带答案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南苑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1篇带答案解析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下图,这4个铁环连在一起有多长呢?解析:164毫米【详解】5厘米=50毫米50+50+50+50=200(毫米)6×6=36(毫米)200-36=164(毫米)2.丽丽准备买一些橡皮,她所带的钱买2盒还剩36元,买3盒还差12元,已知每盒装8块橡皮,你知道丽丽带了多少元钱吗?解析:132元【详解】36+12=48(元)48×2+36=132(元)3.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百位上的8错写成6,把减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9,这样求得的差是290.那么正确的差是多少呢?解析:520【详解】800-600=20090-60=30290+200+30=5204.马小虎计算40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丢了,算出的得数是43,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解析:43-40=3 40+30=70【解析】【详解】略5.小兰家、小飞家和学校都在雄楚大道上,小兰家距离学校680米,小飞家距离学校220米.小兰家距离小飞家多少米?解析:460米或900米【解析】【详解】(1)680﹣220=460(米)(2)680+220=900(米)答:小兰家距离小飞家460米或900米.6.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去2分米,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几分米?解析:6分米【详解】2米=20分米20-2=18(分米)18÷3=6(分米)答:每段长6分米。

7.有6只小动物想过河,它们的体重如下表。

河边有2条载重为800千克的小船,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吗?怎样安排比较合理?解析: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如:小熊、小马、小羊坐一条船,小牛、小鹿、小猪坐一条船。

(答案不唯一)【分析】首先判断能否一起过河,那么我们需要算出所有小动物的体重和两条船的载重量,然后比较大小;安排过河的时候,尽量平均分配重量比较合理。

解决问题整理复习(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解决问题整理复习(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解决问题整理复习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提出2. 问题的分析3. 解决问题的策略4. 解决问题的步骤5. 解决问题的方法6. 解决问题的检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一个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验结果。

(3)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4)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合作交流(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2)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小组代表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解决问题的认识。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积极参与,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河》教学建议和教材课后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河》教学建议和教材课后习题解析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结合“过河”的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写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还带有小括号,对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尤其是小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就更加抽象,难以理解。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引用小括号的必要性,体会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呢?教科书在编排上,突出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真实呈现了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初步体会引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并从中自然地感受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的奇妙作用。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读图,理解图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的实际意义,以及信息之间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认真读图、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他们的讨论过程你看懂了吗?教科书完整呈现了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形。

目的之一是通过淘气的疑惑“我这样做行吗”,产生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讨论、交流,初步感受请小括号来帮忙的必要性,并由智慧老人巧妙地引出小括号;目的之二是在计算(29+25)÷9的过程中,体验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的神奇作用,并初步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

·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你会做吗?没有给出具体算法,只通过对话呈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鼓励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依托情境,进一步加深理解带有小括号算式的一般计算方法。

试一试教科书提供了两个用算式(70-46)÷8解决的现实情境,以此来丰富学生对需要用“小括号”帮忙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理解。

·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教科书突出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就是提醒学生遇到问题,一要理解题意,如理解“限乘”的含义等;二是要分析数量关系,思考“先求什么,后求什么”;三是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计算;四是对答案进行检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问题解决这一部分的内容。

我们将通过一个实践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假设我们有一个水果店,店里有苹果、香蕉和橙子这三种水果。

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水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如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会如何将水果平均分给小朋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难点是如何将水果平均分给小朋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苹果、香蕉和橙子这三种水果的图片,以及一些练习纸和笔,供学生们练习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向学生们介绍水果店的情景,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一个水果店的老板。

我会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个水果店的老板,你应该如何将这些水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呢?”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写出“问题解决”这个,然后画出三个水果的图片,旁边写上“平均分”的字样。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如何将水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的过程,并给出答案。

答案:将水果分成三份,每个小朋友得到相同数量的水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操作的机会。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尝试解决更多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的引入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在教案的讲解部分,我会向学生们讲解如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这包括明确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这些步骤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思路。

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例子来解释这些步骤,确保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会强调每一步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明白每一步的作用和意义。

三、练习环节的设计在教案的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尝试解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解决问题

6 解决问题一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材第70~7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借助乘法计算解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需要乘法解决的?你能正确解答吗?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教学例7。

(出示教材第70页例7情景图)师:每张门票8元,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想知道带250元钱够不够,必须先知道29人买门票共需多少元。

也就是要先算出29×8得多少,然后和250元比较一下。

生:29×8我还没有学过,怎么办呢?师:这道题只要知道29×8的结果比250大还是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精确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看29×8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及时指导、点拨学生。

集体交流: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

师:同学们想得很好。

29×8大约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240。

板书:29×8≈30×8=240(元)生:通过估算得出了29×8的结果,和250比较后发现250元钱够买门票了。

2.教学例8。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道稍复杂一点的问题,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例8)生1: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里程表(一)》教学建议和教材课后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里程表(一)》教学建议和教材课后习题解析

里程表(一)(解决起点为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编写说明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是用图表来表示的,读懂图表是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更是时代的需求。

教科书非常重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并适当地呈现在教科书的各个领域。

本节课侧重的是学习火车里程表中相关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有三个重点:一是会读图,能理解各个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二是能用实物图或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三是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书首先呈现的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包括行车路线示意图和记录里程数的表格,表格中的数据表示的是从始发站北京到沿途各站的里程。

这类问题虽然数量关系很简单,就是加减法,但学生首次接触,理解是有困难的,看懂里程表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教科书在三个问题中都要求“画一画”来理解题意。

·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求的是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

教科书中呈现了两幅作品,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庄”“保定到石家庄”分别是哪一段,帮助理解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方法。

这对学生来说更直观,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上图中画一画,算一算。

求的是相隔两站之间的路程,较上一个问题难度有所增加。

其实数量关系不复杂,只是学生不熟悉行车线路图,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因此,教科书力图让学生通过在图上画一画的方式,先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说一说。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难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难题

第一单元1. 乘加减两步计算难1.不用秤,只用两个容量分别为5千克与7千克的水桶量出1千克水,用综合算式表示.【答案】5×3﹣7×2【分析】说明:为方便描述,将7千克水桶称为大水桶,5千克水桶成为小水桶;(1)将小水桶装满水,全部倒入大水桶中,此时大水桶中有水5千克;(2)将小水桶再次装满水,继续倒入大水桶中,直到大桶水满为止,此时小水桶中有剩余水3千克;(3)将大水桶清空,然后将小水桶中3的千克水全部倒入大桶中;(4)重新将小桶装满水,然后倒入大桶中,直至大桶水满为止,此时小水桶中有剩余水1千克.即量出了一千克的水.【解答】解:列式为:5×3﹣7×2,=15﹣14,=1(千克).故答案为:5×3﹣7×2.第二单元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的形状难一、选择题1.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图中由七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前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可知,左边和右边各为一个正方体,当中为三个正方体,上面为两个正方体,然后根据题中定义好的表示方法组合在一起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和图可知,左边和右边各为一个正方体,用表示,当中为三个正方体,用表示,上面为两个正方体,用表示,所以答案B是符合题意的,故选:B.【点评】此题关键是注意用什么样的小正方形,代表几个小正方体.2.认真观察如图,数一数.(如果有困难可以动手摆一摆再计数)上面的几何体是由()个小正方体搭成的.A.5B.6C.7【答案】C【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一共有3层:下面2层都是3个小正方体,上层1个小正方体,据此加起来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3+3+1=7(个)答:上面的几何体是由7个小正方体搭成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4.有一个用正方体木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正方体木块.A.5块B.6块C.7块【答案】C【分析】主视图、左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答】解:由正视图和左视图知,此图有两层,上层有1块长方体,下层至少有6块,因此此几何体至少要用7个正方体木块.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5.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是()A.B.C.D.【答案】D【分析】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由此可知,这个图形只有一层,且是前后两排,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只有一层,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中的符合;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7.一堆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至少有()块同样的正方体.A.5B.6C.7D.8【答案】A【分析】从前面看,是4个小正方体,一共有2列2层;从上面看,2行,前面一行有1列靠左边;后面一行是2列;从右面看,有2行,前面一行是1个正方体,右边一列是2个正方体;所以前面一行只有1个正方体靠左边;后面一行是2列,2层;则下层有2个小正方体,上层也有2个小正方体;由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1+2+2=5(个),答:这个立体图形至少有5个小正方体组成.故选:A.【点评】本题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意在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8.5个同样的正方体组合成一个图形,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都至少能看到()个正方形.A.1B.2C.3【答案】A【分析】根据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最少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据此即可选择.【解答】解:观察一个由5个同样的正方体组合成一个图形(静止的),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至少能看到它的1个面.如果把5个小正方体一字排列为一排,则从侧面看,至少能看到这个图形的一个面.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能力.10.一个立体图形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摆这个图形最少要用()个这样的小正方体.A.3B.4C.5【答案】A【分析】如图,一个立体图形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摆这个图形最少要用3块,最多要用6块.【解答】解:如图,摆这个图形最少要用3块,最多要用6块.故选:A.【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11.如果一个立方体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也是.搭这个立方图形至少要用()个小立方体.A.3B.6C.4【答案】A【分析】根据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两列:左边一列2个小正方体,右边一列是1个小正方体;再根据从右面看到的图形可得,把左边一列2个小正方体向后平移一行,即可满足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两列:左边一列2个小正方体,右边一列是1个小正方体;把左边一列2个小正方体向后平移一行,即可满足从右面看到的图形,即最少需要2+1=3(个)答: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要用3个小正方体.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13.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A.B.C.【答案】C【分析】选项A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选项B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选项C是从右侧面看到的形状,据此选择.【解答】解:根据分析的三种情况可知: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17.一个用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是,那么搭成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要()个小立方块.A.4B.5C.6D.7【答案】B【分析】一个用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至少需要4个:下面3个,上面中间一个;从上面看到的是,至少4个:前排1个,后排3个;总和以上,搭成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需5个:两排,第一排下面3个,上面中间1个,第二排中间1个;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由分析知:搭成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需5个:第一排下面3个,上面中间1个,第二排中间1个,共需:4+1=5(个);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18.(1)从侧面看到是的图有;(2)从侧面看到是的图有A.B.C.D.【答案】(1)B;(2)A、D【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A,从侧面看到的是1列2个正方形,是;B,从侧面看到的是一行2个正方形,是;C,从侧面看到的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不符合题意;D,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是1列,2个正方形,是;故选:(1)B;(2)A、D.【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应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0.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侧面看是()A.B.C.不确定【答案】B【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到,可知该物体有一层;从上面看到是,可知该物体有前后两排,依此即可得到从侧面看到的图形.【解答】解:由主视图和俯视图可知该物体有前后两排,有一层高,则从侧面看到.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2.用若干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是,从左看到是.搭成这样一个图形,需要()个正方体.A.5B.6C.7【答案】A【分析】这个立方体图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说明从正面看是由3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分两层,下层2个,上层1个居左;从上面看是3个正方形,说明从上面看是由3个小正方体组成,分为两层,下层1个,上层2个.从左看是四个正方形,说明从左看是四个小正方体,分为两层,上层2个,下层2个.据此解答.【解答】解:如图:至少需要5个正方体.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23.一个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是由()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A.4B.6C.8D.9【答案】A【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我们可以判断该几何体下面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可知,该几何体上面一层有1个小正方体,所以这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解答】解:由图可知该几何体有两层,下面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上面一层有1个小正方体,所以,这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5.一个由积木块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这个积木块有()个.A.4B.6C.不一定【答案】C【分析】一个由积木块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从上面看的图形有四种可能,如下图所示,【解答】解:从上面看有三种情况,积木块的个数有三种可能:3个、4个、5个、6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二、填空题1.要把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按下面的要求摆出来,最少要用()个,最多能用()个。

三年级上册数学精选解决问题42道

三年级上册数学精选解决问题42道

三年级上册数学精选解决问题42道一、测量相关问题(1 7题)1. 一根绳子长5米,剪去3分米,还剩多少分米?解析:首先要统一单位,因为1米 = 10分米,所以5米 = 50分米。

然后用总长度减去剪去的长度,即50 3 = 47分米。

2. 小明的身高是13分米,爸爸比他高4分米,爸爸的身高是多少厘米?解析:先算出爸爸的身高是13+4 = 17分米,然后将分米换算成厘米,因为1分米 = 10厘米,所以17分米 = 170厘米。

3. 一根彩带长80厘米,用去了35厘米,还剩多少厘米?如果把剩下的彩带每5厘米剪一段,可以剪几段?解析:第一问,用彩带的总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80 35 = 45厘米。

第二问,用剩下的长度除以每段的长度,45÷5 = 9段。

4. 有一根3米长的木材,要锯成5分米长的小段,一共要锯几次?解析:先统一单位,3米 = 30分米,30÷5 = 6段。

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所以要锯6 1 = 5次。

5. 一支铅笔长18厘米,用去了80毫米,还剩多长?解析:先统一单位,80毫米 = 8厘米,18 8 = 10厘米。

6. 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小明跑了2圈半,他跑了多少米?解析:一圈400米,2圈就是400×2 = 800米,半圈是400÷2 = 200米,总共跑了800+200 = 1000米。

7. 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侧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解析:根据间隔数 = 总长÷间隔长度,20÷5 = 4个间隔。

两端都种树时,棵数比间隔数多1,所以要种4 + 1 = 5棵树。

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8 14题)8. 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325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30本,两种书一共有多少本?解析:先算出科技书的数量,325 130 = 195本。

然后两种书的总数就是故事书和科技书数量之和,325+195 = 520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一、对于千米和吨这样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怎样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解答:对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相关的计算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相应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表象以及质量观念、时间观念。

对于一些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和质量单位(如克和千克),我们经常借助学生身边的物品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例如,一个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枝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厘米,一袋盐大约重500克,一分钟大约能跳绳80下,大拇指的指甲盖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等等。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如本册教材中的千米和吨,虽然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见到这样的单位,但无法直接通过用手比一比、用尺量一量、掂一掂等方式来建立相应的表象。

因此,要建立这样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需要运用间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像来加以培养。

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对千米和吨的间接感受来建立相应的观念。

例如,让学生实际步行1千米,数一数走了多少步,看看用了多少时间,体会一下走1000米的疲劳程度。

也可以先走100米,再去想像如果走10个100米,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教学吨的时候,可以让几个学生尝试着抬一袋50千克的大米,再想像如果有20袋这样的大米会有多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1吨大米、1吨棉花大约占多大的体积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第二种方式是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观念。

例如,告诉学生从学校到附近某一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A城市到B城市大约是多少千米,告诉学生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多少吨,告诉学生像鲸鱼、大象这些大型动物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吨。

需要说明的是,长度观念、质量观念的建立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任务,也不必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更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体验、感受,逐步地培养。

二、教材第15页主题图表格中的相关概念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不易理解,如何更好地利用此表格?解答: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教材编写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教材第15页的主题图以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的题材引入,为后面几个例题的计算问题提供现实素材,主要也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为学生介绍动物种数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现实素材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提问题和根据问题列式的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小学生确实不能很好地理解“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等概念,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地辨析,以至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际意义,如“已知的哺乳类种数比中国特有的鸟类种数多多少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引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将表格的三列数据分别呈现,而不是放在同一个统计表中加以呈现。

例如,教学例1时,只呈现“中国特有种数”一列,引导学生提问题,列算式。

教学例2时,只呈现“已知种数”一列。

这样就可避免学生的思维混乱,学生也不至于提出前文所述的无实际意义的问题。

三、为什么教材中要编入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内容?解答:过去对于周长、面积、体积的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特殊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公式推导以及利用公式计算这两方面。

因此,学生没有形成对这些概念的一般性理解,以至于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虽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却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一般多边形的周长,理由是老师没有教过这些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周长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个概念没有形成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因此,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使学生先充分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知道平面上任一封闭图形都有周长,并可以用绳子、直尺等工具来测量一个一般封闭图形的周长,知道任一多边形的周长即是各边长度之和。

在此基础上再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就只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对边相等或四边相等)的过程,具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

同样的道理,在后面学习面积、体积时,也应加强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一般性理解。

四、如何把握“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教学层次?解答:本单元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借助分实物的过程,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原理。

第二层次是脱离实物,计算一个抽象的有余数除法式题。

第三层次是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作一具体说明。

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除法。

重点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如果平均分后正好分完,利用已学知识“表内除法”写出横式,再把横式改写成竖式,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教师需要介绍竖式中各部分的来源与写法。

2.如果平均分后还有多余的,根据分的过程写出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即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此处横式中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而竖式也只是横式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

3.保持总数不变,改变每份数(或保持每份数不变,改变总数),使学生发现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总是比每份数少,即余数比除数小。

第二层次,不再借助分实物,而是给出一个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计算。

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定商,而定商的原则就是除数和商的积必须小于(或等于)被除数,但同时又必须满足“余数小于除数”这一条件。

与第一层次不同,这儿的商和余数不是分实物的结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则通过抽象的计算得到的。

这一层次的内容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得不是很充分,在教学时应作适当补充。

第三层次,利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层次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正确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五、“时间的计算”中要求换算,但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怎么处理?解答:在进行类似于“3时等于多少分”“5分等于多少秒”的换算时,由于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学生还不会计算60×3、60×5。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注意出题时数据不要太大。

此外,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教学第六单元,再教学第五单元,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连加和乘法这两种方法进行换算。

六、教材第69页例1第(1)小题在具体情境中把2×10看成2个10进行计算是否会造成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错误?解答:自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修订后,不再把“几个几相加”和一个乘法算式唯一地对应。

“2个3相加”和“3个2相加”都既可以列成“3×2”,也可以列成“2×3”,因此,本例中“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表示“10个2相加”,这一具体含义是固定不变的,但列式可以是“2×10”,也可以是“10×2”。

在计算列出的抽象算式“2×10”时,我们可以脱离例题中的具体情境,既可以把它看成“10个2相加”(与情境中的一致),也可以看成“2个10相加”,这样可以达到计算简便的目的。

因此,此题中的“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并非指具体情境中的乘法含义变成了“2个10相加”,而仅仅是为了使计算更便捷。

七、教材第70页的29×8估算成30×8,正好可以解决问题,如果改成32×8,仍然估算成30×8,如果仍用估算值来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怎么处理?解答:与原通用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在估算内容的编排上作了一些改变。

首先,估算的内容大大增加,估算的地位大大提高。

从许多角度来讲,估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计算策略,我们可以将它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也可以作为精确计算的重要基础,还可用于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大致合理。

例如,我们在购物时,经常只需用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

在精确计算325÷51时,一般都是先估算成300÷50进行试商。

再如,对于34×6=2004的运算结果,运用估算就可以判断是否正确。

其次,估算的教学重点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

过去,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相对固定的估算方法,即先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算式中各项的近似值,再对近似值进行运算。

实际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只要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可。

用“四舍五入”法先求近似值再进行计算,固然是一种重要的估算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在估算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并能加以解释。

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加以判断。

应该说,培养估算意识不仅仅是某一节课的目标,而应该将估算教学融于日常的计算教学中。

具体到第70页的例2,要使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需要精确计算,用估算就可以了。

但也并不意味着只用估算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所采用的估算策略对于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否合适。

估算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之一。

如本例中,把29估成30,是估大了,说明即使有30个同学参加,才需要240元,因此带250元肯定是够了。

如果把29改成32,把32估成30,估算方法相同,但却还没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少估了2个8,即16元,而240元与250元相差10元,因此钱不够”,这样才算是真正解决了问题。

如果把29改成23,照样可以把23估成30,这里所用的方法就不是“四舍五入”法,但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却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脱离问题情境,孤立地说某种估算方法好或不好,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不同的问题情境,甚至同一问题情境,可以灵活采用多样的估算策略。

八、教材第83页例5“0的乘法”与前后内容的教学难度不太一致,感觉深一脚浅一脚,是否可以放到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是否必须按教材所提供的思路进行?解答:“0的乘法”一直以来都是编排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面学习“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使前后知识的联系更紧密。

当然,“0的乘法”的计算难度并不大,如果放到二年级上册学习,学生应该也是能够接受的。

但是因为“表内乘法”主要学习1到9的乘法口诀,而0是没有乘法口诀的,如果生硬地编排在一起,也是不太妥当的。

在编排上,教材采用的是顺向的思路,即通过情境列出7个0连加的算式,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改写成乘法算式7×0=0和0×7=0,再类推出其他的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