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言之教
老子的教育方法
老子的教育方法1、知行合一老子认为,要想把道学好,必须认真实行。
德篇第三章说:“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爲道。
”孔子讲“力行近乎仁”(《中庸》引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孔、老的思想虽有不同,但在重视道德实践上却有共同之处。
德篇第三十五章:“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知我者希,則我貴矣。
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德篇第十七章:“修之身,其德乃真;…”德篇第十三章说:“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无所椯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2、行不言之教德篇第六章:“无有入於无閒,吾是以知无爲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爲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这里的“不言”,不是什么话都不讲,而是反对发号施令与空洞说教。
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中,教师要让他的学生在自由活泼的生活中发展,不应当制定繁琐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儿童天真活泼的本性。
要用教师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爱的生活环境中自然得到陶冶。
道篇第四十六章:“是以聖人居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惟弗居,是以弗去。
”德篇第二十章说:“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老子告诉世人,善于领导国家的执政者,不用强迫命令,按照自然天道,让人民自由生活。
人民在这种慈爱的政治生活中,根本感不到任何压力。
老子以这种人格感化来要求他理想的政治领导,是非常高明的。
3、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老子认为,事物的难和易是互相转化的。
难可以成为易,易可以成为难。
只要把握时机,就可以变难为易。
德篇第二十六章:“圖難於其易也,爲大於其細也。
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
”就是说,要想克服困难,应当在它还容易的时候着手:要想实现远大的目的,应当从细微处作起;因为天下的难事一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小事开始。
浅谈老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老子的教育思想诚人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德道经》一书内容极其丰富而深刻,涵盖宇宙论、人生观、辨正法、社会学、养生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本文就老子的教育思想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一、老子的教育目的老子的社会理想不是人治社会,也不是法制社会,而是个人、社会和大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德社会。
要实现这个理想,道德教化是一项基础工程,必须全社会形成共识。
老子的教育思想就是为此而建立的。
《德道经》德篇第三十章说:“小邦寡民。
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有車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陳之。
……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
”老子在此画了一幅他理想中的道德社会的蓝图,在这个理想国里,没有苛政,没有战争。
人民纯朴,甘食美服,安居乐业。
不需要奔波劳碌,也没有恐惧和烦恼。
这个社会确实是非常美好啊。
这个理想为什么不能实现呢?德篇第一章指出了根本原因:“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就是说,社会的离道失德是人类种种罪恶和灾难的根源。
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道德社会,现在历史学把它稱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在那個时代,国君与百姓平等相处,共同劳动。
根据史料记载,三皇五帝时代就是那样的社会。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人们离道失德也越来越严重,社會的罪惡和人民的痛苦不斷增加。
为了医治社会的种种弊病,老子开出了复归道德社会的处方。
德篇第十七章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意思是要建成道德社会根本的措施就是修德。
修德要从自身做起,然后带动家庭,影响乡里,推动地区,最后实现天下道德思想的普及。
一个国家总是必须有执政者来领导和管理。
培养有道德的执政者是老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点,老子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行不言之教』
『行不言之教』(上)教育孩子,身教重于言教第一篇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荣格先生,在读遍古今中外著作以后,认为老子是心理学的鼻祖。
这个说法很让人迷惑,但是老子所讲的东西,我们用现代心理学角度去分析,果真如此!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对于老子提出的“行不言之教”,南怀瑾先生解释为:“万事以人教不如身教,光说不做或做而后说,往往都是徒费舌唇而已。
”他的前半句说得很好!但是,后半句中“做而后说”为什么不行呢?做完之后我再说这件事,是已经先有结果了,还不行?邓小平都讲要先做后说嘛!另外,我们所说的不言之教,不仅仅是言传身教的意思,所以,“光说不做”是南怀瑾自己的发挥,可见,在他对《道德经》的注解中,属于个人经验性的东西比较多。
而唐玄宗对“行不言之教”的批注是:“无为之事,无事也。
老子的养育智慧 004寄以事名,故云‘处’。
不言之教,忘言也。
寄以教名,故云‘行’也。
”用现在的语言来直译:不言之教,就是忘掉语言——你在进行教育时,要先把语言给忘掉。
唐玄宗是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的理解有独到之处。
较之南怀瑾,唐玄宗的眼光十分深远。
在目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班杜拉先生认为:我们的孩子、我们人类的教育,甚至包括动物的教育,第一有效的方法,是“模仿”。
模仿,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人类的模仿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使我们人类真正能够进步的主要原因,是本能——因而,言教、说教,没有用。
各项学习能力之间,比如语言能力和领悟能力,是有很大差距的。
语言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人对于语言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有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如苏格兰郊区的农夫,他们一辈子用到的语言词汇大概是600个;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用到6000个词汇;而一位教授,能用到60000个词汇,差别很大。
同样都是说话,词汇量的大小并不影响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行不言之教,抒童心真情——童话作文《小蚂蚁历险记》教学设计与评析
行不言之教,抒童心真情——童话作文《小蚂蚁历险记》教学设计与评析一、教学目标本文教学目标旨在:1.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想象力,使其了解童话作品的表现手段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对童话《小蚂蚁历险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创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3.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并理解故事中表达的道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对《小蚂蚁历险记》这篇童话作品展开讲解(2)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剖析和阐释,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3)讲解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的主要情节。
(4)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培养阅读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作者创造的世界的认识。
(5)进行作文创作,并对作文进行评估。
2. 教学过程(1)预习环节:让学生先读一遍文章,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和蚂蚁主人公的形象。
(2)讲授环节:•分析故事中蚂蚁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的成长历程;•整体分析文章的结构、环节以及情节演绎等;•解读文章中的寓意和哲理,例如“民主”、“团结协作”等;•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
(3)练习环节:鼓励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及描写的场景进行绘画或创意手工等方式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懂得作者的用词和文化内涵。
(4)评价环节: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点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童话作品的表现手段和意义;•通过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创作能力等;•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并理解故事中表达的道理和价值观。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哲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提高作文的质量。
三、教学评析《小蚂蚁历险记》的故事背景简单,情节生动,内容贴近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种有教育意义的童话作品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清晰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素养。
繁体道德经
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 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 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第五章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第九章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 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 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 自遺其咎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第十章載營魄抱一 能無離乎 摶氣致柔 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 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 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 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 當其無 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畋獵 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 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 故去彼取此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 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 若可托天下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 不可致詰 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 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 以禦今之有 能知古始 是謂道紀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淩釋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 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 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 守靜篤 萬物並作 吾以觀複夫物芸芸 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 是謂覆命 覆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王 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歿身不殆第十七章 太上 不知有之 其次 親而譽之 其次 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 我自然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 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 絕學無憂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 其未兆 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 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 而貴食母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第二十三章希言 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 同於道 德者 同於德 失者 同於失同於道者 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 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 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 故有道者不處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 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 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本 躁則失君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 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 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故善人者 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 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 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 守其雌 為天下溪 為天下溪 常德不離 複歸於嬰兒 知其白 守其黑 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 常德不忒 複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 複歸於樸朴散則為器 聖人用之 則為官長 故大制不割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 或噓或吹 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 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 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 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 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驕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 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一章 夫唯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惡之 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 用兵則貴右兵者 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而美之者 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 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 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 以哀悲泣之 戰勝 以喪禮處之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 雖小 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 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第三十四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常無欲 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 故能成其大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 天下往 往而不害 安平太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 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 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 必固舉之 將欲奪之 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 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 夫亦將不欲 不欲以靜 天下將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活 失活而後發 失後而後先 先先而仙活 鮮活而自暴家門 是以無人所為其石實也 學穴也經也脈也並無礙也夫禮者 忠信之薄 而亂之首 前識者 道之華 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 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 穀無以盈 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 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 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上德若穀 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夫唯道 善貸且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 寡 不谷 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 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 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 吾將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 無為之益 天下希及之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 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躁勝寒 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 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 見天道 其出彌遠 其知彌少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 不見而明 不為而成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 吾善之 不善者 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 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 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聖人皆孩之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 十有三 死之徒 十有三人之生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 陸行不遇兕虎 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 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 長之育之 亭之毒之 養之覆之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 複守其母 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 終身不勤 開其兌 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 複歸其明 無遺身殃 是為習常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 唯施是畏大道甚夷 而民好徑朝甚除 田甚蕪 倉甚虛 服文彩 帶利劍 厭飲食 財貨有餘是為盜誇 非道也哉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脫 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 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 其德乃餘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 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 以鄉觀鄉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 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作 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 謂之不道 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 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以奇用兵 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 國家滋昏人多技巧 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 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 正複為奇 善複為妖人之迷 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 莫若嗇 夫唯嗇 是謂早服 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 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 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國 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 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 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 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 故德交歸焉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 天下之牝 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靜勝牡 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 則取小國 小國以下大國 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 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 萬物之奧善人之寶 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 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曰 以求得 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 為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 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 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 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 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 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 複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 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 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 然後乃至大順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 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 似不肖 夫唯大 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 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 舍儉且廣 舍後且先 死矣 夫慈 以戰則勝 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 以慈衛之第六十八章善為士者 不武 善戰者 不怒 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 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 是謂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 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 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 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 病也聖人不病 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夫唯無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自愛不自貴 故去彼取此第七十三章勇於敢則殺 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 或利或害天之所惡 孰知其故天之道 不爭而善勝 不言而善應 不召而自來 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 吾得執而殺之 孰敢常有司殺者殺 夫代司殺者殺 是謂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傷其手矣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 以其上食稅之多 是以饑 民之難治 以其上之有為 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 以其上求生之厚 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 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 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 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是以聖人雲 受國之垢 是謂社稷主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 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 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 樂其俗 鄰國相望 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 己愈有 既以與人 己愈多天之道 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 道德经 全文含拼音及注释
老子道德经全文含拼音及注释《老子》八十一章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是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jiào),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xiàn现)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zhàn 深:精湛。
清澈 )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chú)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口袋:负书担橐。
)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雌性的鸟或兽,与“牡”相对:牝牛。
牝马。
牝鸡。
)。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yé耶)?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yóu)。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zhuī锤击)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cī缺点或过失)乎?爱国治民,能无知(智)乎?天门开阖(hé关闭;全,总共;门扇),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理解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理解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个成语出自《荀子·儒效》篇,是儒家思想的一种理念,意思是:处理事情时不需要大张旗鼓地说出自己的做法,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示范,以达到教育、影响他人的目的。
其中,“无为”是指无为而治,即不通过强制、命令等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是采用不干预或者渐进式的方法,以达到调和社会矛盾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冲突和矛盾,而且也能够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
“行不言之教”则是说,处理问题时不需要说太多话,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示范,使别人从自己的行为中受到启发,进而跟随自己的方式去做。
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并理解自己的观点,而且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争执和摩擦。
行不言之教
行不言之教
行不言之教的意思是指人应该向自然学习,以万物为师。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是老子哲学理论里,重要主张之一,认为人应该向自然学习,以万物为师。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是这些“名”相反而相成。
赏析: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了。
恶,指丑。
这是老子思想中的辩证观念,正因为有“美”的观念产生,就说明同时有“丑”的观念产生,否则就无所谓美了,这是事物存在的相反相因、对立统一的关系。
行不言之教,即实行“不言”的教导,即要求统治者不要硬去发布许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教令,强制实现自己的主观意志。
《道德经》第二章处无为事,行不言教
《道德经》第二章处无为事,行不言教第2章处无为事,行不言教【经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①,斯恶②已③;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④相和(hè),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⑤圣人处无为⑥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始⑦,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⑧,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⑨。
【考注】①美之为美:美为什么美,即美的标准。
②恶:丑陋。
③已:古同“以”,因由,缘故。
《康熙字典》:与以通。
如《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④音声:声和音看上去密不可分,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的闭合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
⑤是以:表连接。
⑥无为: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和自然状态,不妄为,不刻意为,不强力施为,顺应自然适时而为。
如《淮南子·原道训》:“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
”意思是说,事物还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不要人为地去干预。
⑦始(shǐ):首倡,首先倡导,最先发起。
⑧恃:依赖、依仗。
⑨去:离去,消逝。
【考译】天下都知道美的标准,那也是知丑的根据;都知道善的标准,那也是知恶的依据。
这正如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才能够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相随排列才有顺序。
这是永恒的(自然法则)。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
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兴作而没有倡始,滋养、抚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成于万物而不依赖,有功于万物而不居功。
唯有象天地那样不居功自傲,才可以成为永恒。
【导读】本章核心思想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围绕这一核心,老子首先阐述了自己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可视作“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哲学依据或理论依据;其后老子讲了“天道”的做法,即四“不”,这这可视作“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
“行不言之教”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为了实现教育 目标、传递教育内 容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 方法。在 这 里 ,思想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活动 (如认识对象 、认 识 环境等 )的方法 ,工作方法就是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促进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 发展 的方法 J。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对 于实 现思想 政治教 育 目标 ,完成 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以及保证 思想政 治教育 的实 际效果具 有 重要 意义 。具体说 来 ,可 以概括为 以下三个方面 。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 想政治 教育 目的的重 要 手段。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 ,在 于人 具有 意识与 自我意识 , 在于人 的全部活动都具有明确的 目的性 ,在 于人具 有选择合 适的方法 去实现 自己的 目的的能 力。 “我们 不但要 提 出任 务 ,而且要解决 完成 任务 的方法 问题 。我们 的任 务是过 河 ,
(三 )新 时期思想政治教 育者 面临方法上的困惑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 中一项非常重要 的内容 ,经过 几 十年 的探索和发展逐步 形成 了中国特色 的教育理 念和教 育体系 。然而 ,在面对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所 带来 的一系列新 的复杂的 问题 的时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方法 中出现了矛盾和困惑 ,原来 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 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什么“老办法不能用 ,旧办法不 会用 , 软方法不管用 ,硬 办法不 敢用 ”【9 J,这些 流行 于思 想政 治教 育者 中的顺 口}留,就反映 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解决人 们思想问题时所面临的方法困惑。为此 ,本文撷取老子教育 思想之点滴精华为新 时期 思想政治 教育者 提供方法 上的借 鉴 。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小学第二学段写作指导策略初探
让其 他 同学 看着 他 的表情 , 然后 结合 教 室的 氛 围 , 说 一 说他
的 心情 , 进 行环 境描 写 。
课堂 生成 资 源要 靠敏 锐 的观 察力 才能捕 捉 到 ,教 师抓 得好 就 能使 之成 为课 堂 的亮 点 , 让课 堂 生动 而高效 。
(
一
习作讲坛
以上 问题 导致 多数 学生 害怕 写作 , 厌 恶 写作 , 写 作 基本
有 新 鲜感 的 要 求 , 但是 在 宴际 操 作 中 , 教 师 却 背道 而 驰 , 导 致 第 二学段 的 写作 教学 普遍 存 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的问题 。 1 . 要 求被 拔 高 第 二学 段 的 小学 生 知 识经 验 有 限 ,掌 握 的词 汇 不 多 , 语 言 的 发展 还不 充 分 , 很多教师却常常以杂志、 书 籍 中 的 作 品 为范 本 , 指 导 学生 写作 , 拔 高 写作 要 求 , 使 初 学 写作 的
习作讲 坛
处无为之事 , 行 不言之教
小学第二学段写作指 导策略初探
浙 江绍 兴 市群 贤小 学( 3 1 2 0 0 0 ) 方 苗苗
小 学 第 二 学 段 的 写 作 教 学在 小学 语 文 教 学 中有 着 举 足 轻重 的地 位 , 是 小 学语 文教 学 的 一个 难 点 。2 0 1 1年版 的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对 小 学 第二 学段 的 写作 教 学 的 要 求 是 : ( 1 ) 乐于书面表达 , 增 强 作 文 的 自信 心 , 愿意 与他 人 分 享 作 文 的快 乐 ; ( 2 )观 察 周 围世 界 ,能 不 拘形 式 地 写下 自己 的见
闻、 感受 和 想象 , 注意 把 自己觉 得新 奇 有趣 或印 象 最深 、 最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写一篇作文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写一篇作文翻开《论语》,通篇的名言警句让人回味无穷。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人懂得了一去不复返的时间的珍贵;“小不忍则乱大谋”,让人学会了欲图大业,必先忍耐;“生命至重,贵于千金”,令人明白了生命无价……一本《论语》包含了通俗却又深邃的哲理,是留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儒家的“根”。
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部分,而着重论述强调了伦理和教育。
思想深刻,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谈起《论语》,我们自然会想到儒家的始祖——孔老夫子。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虽然据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一捧起《论语》,他那慈祥而严肃的面孔,花白的鬓发,缕着长长的胡须沉思的神态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他少年时代贫贱而好学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他孜孜不倦地引导人们走进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
他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性近习远的教育理论,对中国的封建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境界高入云端,明如皓月,净如白雪。
我由于尚未成人,生活阅历和知识浅薄,对《论语》的一些内涵似懂非懂,但我仍对《论语》爱不释手,在夜晚,在月光下,在书桌前,我常常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书中的精彩语录,如饥似渴地吮吸着著作中的精髓。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字里行间中表达的好学不倦,亲爱友人,修身善养的意义,这些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至理名言,余音绕粱,代代相传。
宋代学者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不仅对华夏这个泱泱大国的文化和传统有着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也对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推进起着重大的作用。
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一直到清末,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深达治国安邦,浅涉为人处世,《论语》无处不在,《论语》惠及四海。
试论隐性德育的艺术性——基于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思想
一
、
“ 行不言之教” 的哲学基础
性, 即清净元 为 、 知无 欲。 “ 无 生之 畜 之 , 而不 有 ; 生 为而不 恃, 长而不宰。是 谓玄 德 。 ( 1 ” 第 0章 ) 孔德 之容 , 道是 “ 惟
从。( 2 章) ”第 l 万物的玄 德 、 孔德 与“ 保 持一致 , 道” 因而人 的本性也与“ ” 道 一致。老子 认 为“ 见素抱朴 , 私寡欲 ” 少 的 原始人性在婴儿身上体现得最为完整 , 多次流露出对婴儿的
和道德呈正负 发展 。对此 , 老子 提 出的解决 方案是 , 绝 “ 学, 无忧 ; 绝圣弃智 , 民利 百倍 ; 绝仁 弃义 , 民复孝 慈; 巧弃 绝 利, 盗贼元有。 ( 1 ” 第 9章 ) 老 子这 种救 国救 民的 方法, 但 否
为, 而是“ 以辅万物 之 自然 而不 敢为 ” 第 6 ) 即符合 大 ( 4章 , 道、 遵行 自然 规律而为 。将“ 遵道而行 , 为而治 ” 无 的哲学 思 想应用到教育上 , 就是“ 行不言之教 ” 。
只注章数 ) 道生 一 ,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 4 ” 第 2章 ) “ 是天地万 物的本原和总规 律及 由此引 申出的社会基本 道” 规律或准则 。“ 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 刍狗 。 ( 5章 ) 躁胜 ”第 “ 寒 , 胜热 , 静 清净为天下正 。 ( 4 ) 道” 为无 所不在 、 ” 第 5章 “ 作
( ) 子 的 天 道 观 一 老
“ ” 道 是老于思想体系的最高哲 学范 畴。“ 有物混成 , 先
天地生。寂兮寥兮 , 立不 改 , 行 而不殆 , 以为天下母 。 独 周 可
吾不知其名 , 字之日道 。 ( 道德经》 2 , ”《 第 5章 下引《 道德经》
《道德经》的教育思想
《道德经》的教育思想《道德经》以五千言流传至今,最有代表性的言简意赅的精华作品。
其中道理无不渗透于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概念无法完全概括全部实质,这就符合了建构主义知识观,没有反映绝对真理的知识,所有知识都是对真理的某个角度的解释。
因此需要从灵活和多元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最后总结为玄,就是在追求真理和解释真理之间找到平衡,这个玄理也启发了魏晋时期形成的玄学。
《道德经》也因此与《庄子》《易经》并称为三玄,作为玄学的主要经典。
第二章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被称为朴素辩证法。
辩证思维是人的最高水平思维,能从多方面出发思考同一问题,较为全面。
又曰圣人行不言之教,功成而弗居。
不言之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即身为教育者不应以自身名利为事,而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即使取得成就也不应矜夸。
越不居功,越容易保持住所得成就。
第三章提到使民无知无欲,实际是内发论的典型反映。
人的自然天性本可自给自足,由于后天的各种巧立名目导致追求甚多,再难平衡。
因此强调打破所有后天所立名目,回归自然纯真状态。
这就像卢梭等人的自然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幸福感来自于欲望和能力的平衡,一旦欲望超越能力,就会带来不平衡和痛苦。
而人们处于社会中,常常受困于各种人为名目,追逐自己并不了解真相的各种事物,实际上是贪欲的无限放大,让人如风中落叶飘忽不定。
所以现代技术和物质虽然越来越进步,但是人们的主观体验并没有得到满足和平衡。
因此如何破除诱发贪欲的各种事物,乃是需要思考的主题。
第五章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大自然看似无情,万物在此中生生不息。
统治者或管理者也应参照自然,不需要以人的意愿为转移,而要遵循自然规律。
像大自然一样不拘泥于个人贪欲,而按规律运行。
这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科学性原则,应实事求是遵循规律。
《道德经》思想反映甚多,本文仅从其局部内容进行解读。
《道德经》第二章: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二章:不言之教第二章:不言之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字面理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人都知道:之所以有“美”,是因为有“恶”存在的原因。
之所以有“善”,是因为有“不善”存在的原因。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所以,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声与音、前与后……,万事万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阴阳平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维持了万事万物永恒的平衡和发展。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以,圣人就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的人,由于圣人顺应自然规律行事,所以,他们无为而无所不为。
他们的行为还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化教化周围的其他人。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圣人是要万物顺其自然而生长,不会人为的加以干预;任万物生长繁衍,不会据为己有;有所作为都是建立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绝不会自恃其功;功高而不会居功自傲。
正因为圣人从不居功自傲,所以他们不会远离社会、远离人民。
弗:不。
1、通俗理解美之为“美”,如果没有“恶”的存在,美就没有了类比的参照系,美的价值也就显现不出来了。
“美”与“恶”是阴阳(正反两个方面)的关系,正因为有了美与恶这一对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使美的真谛不断得到升华。
善之为“善”,如果没有“不善”的存在,善就没有了类比的参照系,善的价值也就显现不出来了。
“善”与“不善”是阴阳(正反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关系,正因为有了善与不善这一对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使善的真谛不断得到升华。
万事万物都存在阴阳两个方面之中,老子给我们列举了几条: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声与音、前与后。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意思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意思“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意思是,圣人在行动中不需要言说,通过自身的示范和行为来教导他人。
这种教导方式强调的是默默地做出正确的行动,而不是通过言辞去教导他人。
这一理念源自道家思想,在《道德经》中有所体现。
道家认为,最高境界的人是能够以无为的态度面对世界,不为外在的诱惑和干扰所动,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圣人作为道德的楷模,通过自身的修行和实践,以身作则地示范正确的行为方式。
他们不需要通过言语去教导他人,而是通过无声的行动来影响和启发他人。
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低调、含蓄。
圣人不会主动宣扬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也不会对他人进行直接的教诲。
相反,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引发他人的共鸣和触动,让他人在无形中汲取智慧和道德的力量。
这种教育方式的优势在于,它通过实践和示范来教育他人,使他人能够从实际行动中领悟和体会道德的真谛。
由于不受言辞的限制,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更加直接地触及人们的内心,激发他们的自觉和自发性。
同时,这种低调的教育方式也更能够避免自己的虚荣和自负,保持内心的平和和谦逊。
然而,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这种方式需要圣人具备高度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才能通过行动来教育他人。
其次,由于无声的行动需要时间和沟通的积累,因此这种教育方式可能相对较慢,不如直接的言辞教导来得迅速。
最后,由于不依赖言辞,这种教育方式可能存在着理解和传达的难度,容易引发误解和偏差。
总的来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强调了行动的力量和示范的作用,强调了默默做出正确行动的重要性。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他人的内在动力,引领他们走向道德的境界。
论“行不言之教”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广 东省 社会 主 义学 院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Gu a n g d o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No . 2, 201 3
S e r i a l No . 51
六 十 章) 意 思是 :管理 大 国就 好 比煮 小 鱼 ,不 能 老 是 去 翻动 。 包 括不要 整 天说教 、鼓 动 。 “ 行不 言 之教 ” ,并 不 是不 要教 ,而 是要 多 以榜
汉 以后 至近现代 ,学者对 于 《 老子) )的研究和注疏
数 不 胜 数 ,内 容 主要 涉 及 道 家 文 化 、老 子 哲 学 思
想、 “ 无为而治 ” 、 “ 以人为本 ”等等 ,但将老子 的精华内容延伸到管理学上研究的人为数不多 ,成 果 有 限 ,特 别 是把 老 子 的 “ 行 不 言之 教 ” 教 育思 想
中图分类号 :B 2 2 3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6 9 4 6 ( 2 0 1 3 ) 0 2 — 0 0 7 9— 0 6
引 言
老子所 写下 的 《 道德 经》 ( 下 简称 《 老子》 )
一
的启不 。
( 一) 老子 “ 行 不 言之教 ” 的议 论 之提 出
作者简介 :朱建 亮 ( 1 9 4 4 一) ,男,汉族 ,湖 南湘潭人 ,广 东外语外贸大学南 国商学院 中文 系教授 。
谢凤畴 ( 1 9 9 0 一) ,女 ,汉族 ,广 东人 ,广 东外语外 贸大学南 国商学院 中文 系 0 9级对外汉语 专业 学生。
广东 省社会 主义学 院学 报
《道德经》中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新解
A New Explanation of "Experiences without abstraction, accomplishes without action"from Tao
Te Ching
作者: 李萍
作者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山西太原030012
出版物刊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页
主题词: 老子;道德经;圣人;行不言之教
摘要:《道德经》第二章中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句,是本章的中心论点,也是该书的灵魂,以后各章的论述都是围绕着"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展开的.在阅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一句时,许多文本均断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
言之教".均将"处"、"行"二字当做动词,这样理解不能算错,但断句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将"处"、"行"二字视为名词,强调了圣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不言之教,更为妥当,更能体现老子所要表达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老子《道德经》。
老子所谓的不言之教,指的是自然规律,也就是自然法则,这些自然法则没有语言,但藉由观察自然,让我们学习到宇宙自然现象中恒久不变的道理。
教育也是一样,行不言之教,意指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减少形式条规的督教,而转为潜移默化的引导。
行不言之教对于家庭教育尤为重要,这要求家长善于观察孩子的成长,具有敢于放手的勇气,不仅“言传”,更重“身教”。
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在孩子心理生理尚未成熟时就不要强迫孩子去爬楼梯、去学走路;当孩子不会说话时,不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渴望他们开口的焦虑;孩子处于童年时期,就该放手让他们感受到玩泥巴的快乐,就该让他们有机会肆无忌惮地在路上跑得水花四溅。
童年沉重的书包、各种课后学习班的奔波都是家长过多干预的结果。
家教常伴,孩子成绩却不见起色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其实,作为家长,提供的外在环境在孩子整个生命旅途中的影响是有限的,“《基因的战争》做了大量的统计,说基因和遗传物质决定人格和人性的百分之六十,说明留给咱们的也就百分之四十”。
其实算上学校和社会,也许留给家庭的还不到百分之四十。
所以,作为家长,如果能够减少焦虑、降低预期,领会到老子“无为而治”的智慧,行不言之教,就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更自然的成长环境。
而且,既然孩子的天性起主导作用,后天习性是辅助的,那么我们就该敞开胸怀尊重孩子,接纳他们独特的性格、气质、能力,接受他们的优异与不完美。
在尊重与接纳孩子的基础上,再施加一定的影响,此时,我们要注重潜移默化,做好孩子的榜样。
当我们试图让孩子体验读书的快乐时,我们在书房潜心阅读的身影恐怕比强制性的疾言厉色更有说服力;当我们想要培养孩子收拾房间的好习惯时,家中时时刻刻干净整洁的样子会让孩子有明确的标准;当我们告诉孩子要内心充满阳光、有爱心时,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相亲相爱提供了最直接的模范。
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强化孩子的行为,使之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孩子的基因来自于父母,不可避免的会继承一些不好的方面。
如做事急躁,爱撒谎,性格偏激、孤僻,甚至有暴力倾向等等。
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自然希望孩子能够摆脱这些不良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自己进行有目的修饰和改变,不断反思、调整、完善和修炼自己,通过后天的行为来校正自己先天的不足和基因带来的对自己性格习性的影响,这其实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过程,如果我们成功了,一方面能够优化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孩子在塑造自我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因为父母带来了榜样的力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会心服口服,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只有做好有修饰的全新的自己,才能真正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点也适用于家庭教育,孩子从心底里认同父母、尊重父母,就会“听话”,孩子的人格类、行为类、亲子关系不良类等问题才有可能通过家庭来解决。
尊重孩子的天性,接纳孩子的个性,遵循其成长的规律,潜移默化施加影响,重塑自我,做好榜样。
这是我理解的行不言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