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礼俗透视中国的文化结构——读《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十九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婚丧习俗

中国婚丧习俗

中国婚丧习俗篇一:中国少数民族婚丧风俗《中国少数民族婚丧风俗》一、资料介绍严汝娴、刘宇着,《中国少数民族婚丧风俗》(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4)本书主要介绍中国在几千年的漫长发展中,创造出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经由包括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等五十六个民族长期不断的交流、竞争和融合的结果。

对于旧有的中国文化遗产并非毫不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要择其优而从之,并将之发扬光大。

全书围绕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婚丧嫁娶习俗的介绍与引介,让民族文化中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那一部分能够为世人所知,并弘扬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份。

二、章节目录第一章引言……………………………………………………………………...p.1第二章婚娶风俗………………………………………………………..………p.3第一節人类婚姻的起源与发展…………………………………...……..p.3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第六節第七節叩开婚恋之门的成年礼…………………………………….…..p.13情趣各异的求爱方式……………………………………….…..p.19丰富多彩的缔婚礼仪……………………………………….…..p.37千姿百态的结婚典礼……………………………………….…..p.51繁简不一的离婚与再婚…………………………………….…..p.91多种多样的婚姻家庭型态………………………………...…..p.101第三章丧葬风俗…………………………………………………………….p.133第一节人类葬俗的起源……………………………………………....p.133第二節土葬…………………………………………………...………..p.139第三節火葬………………………………………………………...…..p.151第四節天葬………………………………………………………….....p.153第五節树葬………………………………………………………….....p.155第六節崖葬………………………………………………………...…..p.157第七節水葬………………………………………………………….....p.157第八節塔葬…………………………………………………………….p.158三、研究架构图图1:本书理论架构图(古杰夫整理《中国少数民族婚丧风俗》)四、重要内容第一章:引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的婚丧嫁娶习俗,是民族文化中内涵深广、又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重要部分。

浅谈当下北京市婚俗文化----仅以房山区一带婚礼当天礼俗为例

浅谈当下北京市婚俗文化----仅以房山区一带婚礼当天礼俗为例

浅谈当下北京市婚礼文化----仅以房山区一带婚礼当天礼俗为视角截至目前,自己总共参加了两次房山区的婚礼,一次是我大姐的婚礼,一次是我大姐夫的表弟的婚礼。

他们两家都住在房山区一带。

这两次参加婚礼的经历,让我有机会目睹了一些婚礼习俗,相对于老家山西武乡一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日子比较忙,但是还是愿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闲暇之际来记录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形成文字记载,不为别的,单只因为觉得有趣而已。

婚礼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古往今来,这一习俗备受重视,人类从古至今经历了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个体婚制(即一夫一妻制)。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对于中国的婚礼,总能说出一二。

在《说文解字》里边对“婚礼”一词的解释为:婚,妇家也。

礼,娶妇以昏时。

妇人阴也,故曰婚。

婚,妇家也。

婚姻过程是指结婚时的具体实施阶段。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对当下的婚礼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

它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

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

《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

《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

”问名的文辞大多是:“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

”若女方同意,则授礼;男家即通过占卜测定吉凶。

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则进行下一步。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

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

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

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

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

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亲迎:即迎娶新娘。

北京地区传统婚庆

北京地区传统婚庆

北京地区传统婚礼的民俗研究姓名:王克云艺术学院10级环境艺术二班学号201030150723内容摘要]众所周知,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历史上也同各种文化频繁、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使得北京的各类民俗也呈现与众不同的特性。

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地区的婚礼的特点,过程和礼仪和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来论述北京地区传统婚礼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景观。

关键词]北京/民俗/婚礼/流程/礼术北京自建都以来,数千年的历史为北京的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北京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北京的发展进程中,相互吸收和借鉴,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北京民族文化。

北京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精神,众多的文物古迹、美丽的风景名胜、多彩的古老民居以及神奇的掌故传说,使北京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造就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结婚是人生大事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

婚姻是人类社会两性结合的基本制度和形式。

婚姻习俗是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反映一定婚姻意识的积久成习的婚姻行为,不仅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而且从微观上展示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宗教观和心理发展态势。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北京传统的婚礼对于文化的就是一个绝佳的展示。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示宗庙而下以继后事也。

”故,婚姻,自古有之。

又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注1足一见婚礼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传统婚礼习俗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京地区在在其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详细如下:一、北京结婚习俗特点结婚是人生大事之一,自古一理儿,结婚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建立个体家庭、发展家族的重要阶段。

老北京人北京结婚讲求个“礼”字,婚礼自然免不了有一套古老相传的繁琐礼仪。

二、北京结婚习俗:聘礼北京结婚习俗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

虽还未行婚礼,但女方名分已定,实际上夫妻关系已确立。

高2013级历史第二次月考

高2013级历史第二次月考

什邡中学高2013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朱远飞审题人:龙强(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请将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直接答在第Ⅱ卷或答题卷上。

2、交卷时只交机读答题卡和答题卷或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2008年4月,河北省永定河流域发掘出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

据了解,挖掘出来的有陶片、石器、角器等。

石器有磨制双面弧刃石斧、垫石等;鹿角器保存完好,其使用痕迹明显。

这反映的主要现象是()A.中国农业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B.中国原始农业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C.农耕文化是中国古代唯一的文化形式D.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2.《重庆晚报》2008年1月20日报道:文物考古专农在重庆忠县张家嘴墓址发掘出大量保存完好的蜀汉铁器。

这些出土文特再次证明三国时期这里曾发生过不少战争。

下列关于铁器使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国家B.我国出现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在春秋晚期C.我国战国时期已经在农业生产中较广地使用铁器D.我国在西汉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3.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村庄仍然是中国藉以支撑的基础。

而农民,始终至少占总人口的4/5,他们用自宽厚的背脊,担负着供养城市居民、朝臣和士兵的重荷。

”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承担的重荷主要有()①土地税②人头税③徭役④杂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元代著名作家马祖常在诗中写道:“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彩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这首诗反映了()①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②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③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兴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据史料记载,苏州的所属的太仓、嘉定地区,“比闾(紧挨着的房屋)以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昼夜不休,贸易惟花布”,松江各地则“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

老北京婚姻礼仪食俗

老北京婚姻礼仪食俗

老北京婚姻礼仪食俗第一篇:老北京婚姻礼仪食俗旧时,京西一带结婚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家抬去食盒,内装米、面、肉、点心等:娘家要请“全福人”用送来的东西做饺子和长寿面,所谓“子孙饺子长寿面”,把包好的饺子再带回家。

结婚这天,新娘下轿,先吃子孙饽饽长寿面。

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同坐,并由“全福人”喂没煮熟的饺子吃,边喂边问:“生不生?”新娘定要回答:“生(与生孩子同音)”!睡前要由四个“全福人”给新人铺被褥,要放栗子、花生、枣,意为“早立子,早生”。

结婚这天请客人吃面条,讲究吃大碗面。

也有的人家吃大米饭炒菜,菜肴多少视条件而定。

京北一带结婚这天由娶亲太太(由“全福人”充当)把新娘接来,拜天地入洞房时,要放一袋米(一般是高粱米),新娘被人搀扶退着走,登着粮食上床。

接着吃子孙饽饽,新郎新娘各咬一口,窗外则有人问:“生不生?”屋内要连答三声:“生!”新娘结婚后的前三天要坐在床上,每天只吃少许饭,一般只吃栗子,主要为的是可少出门上厕所。

结婚后的第四天男方要请女方娘家人吃酒。

这天由男家找人端布(落红布)给大家看,若无喜布,娘家人就无脸吃酒了。

酒席毕,新娘与新郎一起回娘家。

“回门”当天再回男家。

近些年来,之后,这些习俗渐渐淡化了。

旧时,结婚后一个月,娘家要接女儿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得月”。

每年二月初二是接出嫁女儿的日子,娘家人要说:“二月二,搬宝贝”。

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看父母,娘家要做面条、烙薄饼卷豆芽菜等各种好吃的招待女儿。

第二篇:春节食俗春节食俗1,腊味: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2,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3,饺子: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人生礼仪——生育习俗

人生礼仪——生育习俗

人生仪礼习俗人生仪礼习俗是社会民俗的重要部分。

我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因此,有关仪礼之事,无论上层下层、知识或非知识阶层,都颇以为重,世代相因,成为一种社会礼俗。

仪礼,我国古代有许多专书,《仪礼》即为一主要者,后世对之多有注疏、阐述,如宋代李如圭的《仪礼集释》、朱熹的《仪礼经传通解》等等。

宋代理学在程、朱的倡导与鼓吹下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而这些仪礼,一经理学家的整理定制,便成为封建规条,虽然它们来自民间,或是在民间礼俗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但与官仪结合,成为宫廷仪礼,便和民间仪礼相去甚远了。

民间仪礼,有一般社会交往之礼,即所谓燕酬常仪。

如清代凡有喜庆之事,贺客来者必衣长衫加马褂,坐席也要分左右,按一定次序。

平辈相见必拱手作揖,见长辈必躬腿打千。

早晚子媳必向翁姑请安。

还有为客人装烟倒茶、送往迎来等等。

时至当代,平时交往仍有欢迎欢送、握手、接待、设宴接风、小酌洗尘等等,这些大多是一般社会交往的常规仪礼,它们往往因人因地而有所异。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上的一些礼仪也渐渐地渗透病融入到中国传统社会礼仪习俗之中,成为一股新鲜的清风。

在我国人生仪礼习俗中,围绕人生的生死婚丧过程德民俗异常丰富和完善。

例如产育方面的生子、由少年转入成年的冠礼、婚嫁迎娶、生日祝寿、死丧殡葬、祭祀祖先等,无不是围绕人生大事而展开进行的。

它们在我国仪礼习俗中占有重要位置,反映出我国民俗中最有规律的惯制[ 以上参见张紫晨:《中国民俗和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8 — 29 页] 。

由于婚、丧民俗游专门的讲座,这里主要围绕人生习俗中的生育习俗及其现象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而展开,具体包括诞生礼(三朝、满月、百日、周岁与抓周)、生日礼、成人礼(古代称冠礼)等。

生育时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件大事,无论是对家庭而言,还是对宗族乃至社会都是如此。

过去生子增丁,添人进口,人人为喜,但在医药卫生不发达的情况下,又令人多有担心。

论中国伦理学史上的婚礼和丧礼[论文]

论中国伦理学史上的婚礼和丧礼[论文]

论中国伦理学史上的婚礼和丧礼摘要孝、忠、节、义德、礼、智德、信德等作为中国伦理史的基本道德规范,维持着社会安定和谐的秩序,国家也得以长治久安。

文章对“礼仪”的两个范畴——婚礼和丧礼内容进行梳理,在当今社会,礼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礼仪婚礼和丧礼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礼”的涵义十分丰富,包括礼义、礼乐、礼仪、礼俗、礼制、礼教等,是中国伦理学史的基本范畴之一;而中国传统的“礼仪”,是古代中国社会得以安定的保证。

中国的传统礼仪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嘉礼、祭礼、丧礼、宾礼、军礼等。

嘉礼包括婚姻、饮食、冠笄等。

文章将从婚礼、丧礼、家族之礼、丧服之礼等礼仪的内容对礼仪进行分析。

1婚礼首先,对于婚礼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上有三种说法:第一,继宗祠。

“婚礼者,将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

婚礼包含延续家族、传宗接代的使命。

第二,节性情。

“婚姻之礼,所以名男女之别,故婚姻之礼废而夫妇之道苦”(《礼记·经解》)。

婚礼可以对人加以节制,调整人的性情。

第三,明人伦。

婚礼是礼之本,人类社会由于男女结合才有世间万物。

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通过婚礼,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才能得以维护。

婚礼的内容,有四种形式:第一,议婚,即提亲求亲。

目的是“以免草率,以修廉耻”。

第二,纳彩,即订婚占卜请期。

人们把大雁作为信物,因为大雁是候鸟,携带有伴随的意思,而且大雁的飞行是有序的排列的,从而大雁被当作一种信物。

第三,纳币,即下礼过礼。

对于“礼”有一定的要求,它必须是成双成对的,这寓意是不能虚应,不能苟合。

第四,迎亲,也就是迎接新娘的到来。

仪亲、纳彩、纳币、亲迎,到婚姻,整个婚礼才算完成。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

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是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

”①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死和走向死,弗洛姆对此有精辟论述:人,无论是类人或个人,一旦降临斯世,便被“抛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

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的:过去以至未来的尽头——死亡。

”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性事件组成,惟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

西方文化源于西伯来文化和希腊理性精神,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

历代哲人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如苏格拉第、布鲁纳等以他们自己的生命丰富了死亡的内涵。

基督教或天主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使西方人能更坦然地讨论死亡问题,从“死”的思考悟出“生”的理性,从死亡教育推展到生命教育。

与西方悲剧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具有更多乐观情绪,对死亡采取回避态度,这与儒文化重生轻死的传统有关。

美国文学家艾略特把死亡教育和性教育看成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而中国传统对此两者都讳莫若深,认为性是肮脏的、死是不吉利的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

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

所以,中国人表面上乐观坦荡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对死亡的深深的悲哀和恐惧,因为“死”就意味着对“生”的彻底否定,意味着世俗生命之乐的彻底破灭,这对于注重现实的中国人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所以,死亡是中国传统文化忌讳的话题。

笫一节丧葬概说一、丧葬习俗的产生丧葬习俗的产生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

当代北京婚俗史话

当代北京婚俗史话

当代北京婚俗史话文/李劭南女々*庆女日E*“捕碍有声有自*#/%^*要了解当代北京人的婚俗,还应该从历史上r解北京。

远的不说,就1949年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后.全中国的精蔓就都往这儿跑,北京人的婚俗随着外地人的涌人、物质的丰富、人们追求目标的转变.也在口新月肆。

上世纪50年代,女方*找干部、工人,因为那时十部是新中国建殴的新兴力量.工人是老大哥;60年代兴找解放军,因为解放军最光荣;70年代末兴找大学生,找干部}弟,因为知识分子重新开始受重视,干部下弟的老爹能解决就,I k前途,80年代兴找个体p,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开始比剐人有饯了90年代找大款,找老外,说明婚姻也可“瞬间让自己步人富人阶层;新世纪的2000年,婚恋追求多元化了,“蛆弟恋”也是一种时髦不管怎么发展演变,经济在当夸婚媚中的地化越来越重要。

不是有句话常说,爱情是}良授的+婚姻是现实的。

结婚之后需要住得宽敞、穿得漂亮、玩得潇洒、吃得营养.谁也不愿意玩浪漫嫁给穷光蛋。

再者蜕r,穷A是无法浪漫的。

新一代北京人总结说,如果蜕我们父辈的婚姻屉为了生存捍更好的话,我们的婚蜊法则是把我们生活的质量提高上去。

山生存到生活.一个质的飞跃懈放前北京人的婚俗所谓老北京,前清的遗老遗少居多,好多老礼儿也就沿袭了满族^的风俗习惯。

俗话说:“满俗重排场,}正俗重礼节”。

满族的习俗是“官场派”,办起事来,给人的感觉好像这家朝里有人似的。

汉旌的习俗是“学者派”,给人感世这家人明白,懂事、讲究。

老北京人显蚵子.有些人虽然“家徒四壁”,但一出门,必也先将自己粉饰一遍,长衫短褂得搭配得体,头得拾掇利落喽,鞋上也要一尘不染,俨然副大家风范。

一些普通人家陈|殳虽然简单,却摆放整卉.窗叫儿净。

平民妇蛔璺有华丽衣执纵使是租布口在,电须冼得干干净净,叠得平平展展.出门时打扮得光鲜一些,像模像样。

满族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

满族男女到结婚年龄时,平时比较注意打扮。

婚前,姑娘喜欢用“吉纳衣尔哈”(满语,凤仙花)的液汁儿,调上白矾,染红指甲(说这样可以除瘟祛病,月月占废)。

当代北京丧葬史话

当代北京丧葬史话

当代北京丧葬文化在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礼仪,不管是会见客人,宴请吃饭,新婚佳节等,在些礼仪在发展到近代的生活里,无不是对以前的礼仪的继承和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礼仪的方式也在逐渐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已改变过去传统的、不符合时代特色的礼仪方式。

但是不管如何,礼仪在我国是有渊源的历史的,它也属于文化中的一个版块,所以我们仍然不要遗忘传统的历史礼仪,一定要以各种形式把它流传下去。

在我国由于南北地域差异、民族风情的差异,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礼仪上的差异,共同之处也曾拥有的,比如当代北京的丧葬就与南方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丧葬是每个人一生所经历的最后一道生活仪礼,它是标志人生归宿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对逝者人的一重尊重,人们也可以通过丧礼,来进行对死者的一种怀念和追述,形象的说也就是对死者进入另一个世界作出安排和祝福,所以对于死者子女都非常重视这一道仪礼,不敢掉以轻心,当一件大事来办,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尽最大努力让老人安息,所以从古至今,这一个仪礼一直被人们所重视。

北京作为历代到今多个朝代政治中心,所以北京的丧俗文化的演变也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而演变的,从老北京的丧俗来看,丧俗名目繁多,俗话说:“折腾死人,更折腾活人”,在程序上大抵有易箦、小殓、报丧、领制服、搭丧棚、停灵、伴宿、出殡、下葬….等程序,从这些程序来看,在我国南方的农村地区的丧葬,基本上也拥有这些,但是不是很完全。

在老北京的丧葬仪礼中,不管是官宦人家,还是平民百姓的丧葬,都讲究“厚葬”,但是对于贫困的百姓遇到丧事,就算的借贷款或者典卖家产,也要把丧葬的事大办,这在老北京对于这样的风俗的影响,可以追溯儒家孝道观的影响,为了获得社会衡量子女对父母的孝心的认可,都办得相当的体面和隆重。

在古代历朝统治者竭力推行土葬和封建迷信的丧制、丧礼,年深日久在我国就形成了一种惯例,也成为我国重要的殡葬习俗,给贫困的劳动人民照成了巨大的负担,精神上也承受了不少负荷,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人口愈来愈多,采用土葬的办法,一定程度上会占取大量的土地,所以从老北京的旧丧葬习俗来看,不仅在北京,在全国的丧葬习俗的改变也势在必行。

从首博老北京风俗展看老北京人的婚嫁生子

从首博老北京风俗展看老北京人的婚嫁生子

从首博老北京风俗展看老北京人的婚嫁在首都博物馆(下面简称首博),我们有幸参观了很多精品典藏,如青铜器、陶瓷器、织绣、绘画、佛造像等数不胜数,但这些典藏都是年代悠久,生活又是少见,很难产生兴趣,往往是走马观花,真正让我产生浓厚兴趣、驻足许久的是其中的京城旧事——老北京风俗展。

“京城旧事——老北京风俗展”是以北京建都八百多年的皇城为背景,定形于清末年至民国年间,采用最具有北京民俗特色的元素符号——胡同和四合院来反映展览的主题。

将最贴近生活的人生礼俗,巧妙地浓缩在老北京的一户“胡同人家”,以一位“老北京”的回忆自述,串联起人生礼俗的种种事项,别具匠心。

我主要挑选其中的洞房花烛美姻缘来谈谈老北京人的婚嫁。

结婚是人生大事,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建立个体家庭、发展家族的重要阶段。

老北京人讲求个“礼”字,婚礼自然免不了有一套古老相传的繁琐礼仪。

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推八字和推生肖,然后便进入定亲阶段。

包括,聘礼部分: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陪嫁部分:女方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

接着就进入了娶亲部分。

婚礼中新人的礼服最受人关注,首博共展出了新娘服一套,一张红盖头,一件霞帔,一双绣花鞋。

新郎则有两件不同式样的礼服,一顶小礼帽,一双黑布鞋。

中国古代婚礼离不开大红色,新娘的喜服也不外乎此,以鲜艳的大红色为主色和底色,预示未来生活红红火火。

新娘礼服是比较典型的清朝汉族妇女的服饰,上衣下裙,上衣是广袖对襟翟衣,袖口宽大,讲究对称。

展出的礼服脖颈处较窄,以布纽扣系之,旁边是佩在胸前的霞帔,金色打底,彩色的流苏,很有现代披肩的感觉。

袖子很宽大,长度大约到小臂,两边袖口是对称的花卉图样,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种对称非常的完整,大到图案,小到颜色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讲究的是合称、合美之意。

再下以纽扣为分界线对称,主要图案是牡丹,缀以绿叶等纹饰,艳而不俗。

礼仪的文献记载与生活实践——以清代北京旗人葬礼为例

礼仪的文献记载与生活实践——以清代北京旗人葬礼为例

礼仪的文献记载与生活实践——以清代北京旗人葬礼为例鞠熙【摘要】中国古代有大量关于礼俗的文献记载,但这些记载是否与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实践一致,是长期以来学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以清代普通旗人日记《闲窗录梦》为主要资料,梳理清代北京旗人丧葬礼俗的实际仪式流程,并与《朱子家礼》和地方志记载进行对比,发现北京地区的丧葬礼俗至少在清代中期已经固定成型并稳定地长期传承.而清代北京地方志所记载的丧葬礼俗,主要是《朱子家礼》的传抄与改写,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情况有一定差距.这提醒我们应注意地方志作为民俗资料的局限性.%There are a lot of records about the rites and ceremonies in ancient China, but whether these recor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life practice in daily life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for scholars to think for a long time.This paper takes a bannerman's diary of Idyllic Window for Dreaming as the material to sort out the actual process of funeral rites in Qingpared to the records in the local chronicles and the book of Family Rites of Zhuzi, it found that the funeral rites of Beijing had been formed and inherited stably 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adaption from the Family Rites of Zhuzi.Therefore, they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daily life practice.It reminds us of the limitations of taking local chronicles as folklore study materials.【期刊名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2)002【总页数】9页(P1-8,108)【关键词】闲窗录梦;丧葬礼俗;生活实践;日常生活;地方志【作者】鞠熙【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2礼俗者,礼仪与风俗之合称也。

《京味文化》中的丧葬习俗

《京味文化》中的丧葬习俗

自周朝以来,我国就已形成丧葬习俗。

由于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提倡孝道,所以古代的人们无不遵循这一仪礼。

每遇到丧事,亡者的子女必须要“当大事”一样来筹办,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尽最大努力让老人宊息。

在老北京,人死后通常要设立灵堂进行祭奠。

依照不同的家境,停丧日期也有长短之分。

除了“四天…接三‟五天埋”和家境极为贫困的人家不计算停丧日期外,有七天、九天、十一天、十三天和三七、五七、七七(四十九天)种种停丧日期。

一般来说,在人死的当天就开始准备棺殓,另一方面要找棚铺搭棚。

所搭的棚是在平地上立杆,即刻也就成了楼台,这与杠夫抬杠一样,都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技术。

在死者家中所搭的棚按不同季节又可区分为冬季的“暖棚”、“布棚”和夏季的“凉棚”、“席棚”,棚的四周上面一半是玻璃的叫做“玻璃棚”。

所搭的棚按形式分为“起脊棚”、“一脊一平棚”等,有脊的棚只能用在丧事上,经济条件中等的人家都搭“平棚”,经济条件处在下等的人家好一点的搭“一撒竿凉棚”,差的只能支“布帐子”。

除此之外,丧事的灵前还应该有“月台”,这月台还有头号、二号和三号之分。

头号月台上面有天井,可以在前面、左面和右面搭设台阶;二号月台稍小一点;三号月台只有天井,前面只有一节台阶。

穷人家没有月台,也可以在平地宊上栏杆。

老北京时,宊葬完死者归来,戴孝的男女来到自家门口不能直接进去。

一般门口都摆放着一个陶瓷盆,里面盛有清水,盆子旁边放着一把菜刀。

送殡的人要依次拿起菜刀,蘸些盆里的清水并在盆沿上磨两下刀,这才能进门。

据说:磨刀是为了杀一杀邪气,以防止死者跟着宊葬回来的人进门,对以后不利。

在北京的丧葬习俗中,有身份的人家往往在棺木外加红锦“落地罩”,左右设有幔帐,在外面看不见里面守灵的丧家妇女,灵前还要扎素花的灵帏,前面挂着白布灵帏,棺材前面摆有红锦大坐椅,椅子前面设有灵桌。

除此之外,在北京的丧葬习俗中还有如“接三”、“送三”、“辞灵”、“大殓”、“小殓”等等繁琐的风俗,在后面我们将进行详述。

【民俗学——中国人的生活世界】7人生礼仪民俗(诞生成年)

【民俗学——中国人的生活世界】7人生礼仪民俗(诞生成年)

百日照
4.周岁
抓周 又名“试儿”,是在
孩子周岁时举行的仪式。 将笔、墨、算盘、书本、 银钱、食品、剪刀等。 《颜氏家训·风橾》说:“ 江南风格,儿生一期为制 新衣,多盥浴装饰,男则 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 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 宝服玩,置于儿前,观其 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 。名之为试儿。”
物品 书
十二:酒令筹筒——喜好交际,友 遍天下。
生日
立夏称人
5.其他
• 产翁习俗(couvade)
• 一种是当妻子快要分娩时,丈夫立即换上女人的 衣服躺在旁边的椅子上,模拟妻子分娩; • 一种是妇女分娩后数天或立即起床,照常参加劳 动生产,丈夫代替妻子卧床,模拟产妇生产孩子 的情景,并抚育婴儿。亲友前来探望,向他致贺。 产翁坐月期间一如产妇,受到特殊的照顾和医疗 护理。
3.满月
坐月子
中国传统认为女性产后 是人体气血最为虚弱的 时期,需要一个月养护 才可以身体恢复,故称 “坐月子”。
坐月子期间,产妇享受 最优厚的待遇:周全的 服侍、好的饮食、充分 的休息,成为全家人都 围着团团转的中心人物 。
三日之内不准下床,一 月以内不许出房门;
不能吹风,不能洗头洗 澡,不能刷牙;
3、孕期馈送
3、接生方式
➢接生婆:一把剪刀 一盆热水,一脚 在阴间。
➢行船走马三分命, 妇女生养只一分。
三、庆贺生子
•1.人之初
• 《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 子设帨于门右。”
• 《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 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
• ④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 金花圣母,她是中国粤、桂、 甘、鄂、浙等行省信奉的生育 女神,类似于送子娘娘。

老北京婚俗

老北京婚俗

老北京婚俗北平昔称北京,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改置北平专门市,十九年又改称北平市 ,直属行政院管辖,简称院辖市,位币河北省的北部。

因有“文化故都”之称,其风俗对社会生活之阻碍,当更深远。

按北平婚礼,一样常见者有四种,所谓北礼、南礼、旗礼、回礼;只是自民国以来,“南礼”似乎融会于“北礼”当中,进而统称“北平婚礼”了。

老北京婚俗-合婚合婚之俗,并非一市一县所独有,全国各地大多如此,固然北平也不例外。

在北方记一个人的年岁,最重十二生肖,尤其婚姻大事,都以生肖属相的相生相克取决行止。

人们为子女择偶,必需经“媒人”来回两家“提亲”,其步骤是,先由媒人问明女孩的生肖属相,并索取“八字”,把女孩的“八字”送到男家,再索取男孩的“八字”复送女家,两边互请“算命先生”算命,如男女命中没有相克的地方,且有成亲的可能时,才进行议婚,不然尽管“门当户对”也只有作算了,此举俗称“合婚”。

议婚可否成功,最大的关键,全在合婚的“算命先生”一言而定。

因此如其中一方极盼能成好事,竟有预先向合婚“算命先生”行贿的人家。

俗语说:“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

”男女有以上相犯的属相,亲事就难以说合了。

反之,倘二人的属相相生,别的条件就都可通融。

相宜匹配的属相是:“鼠配牛,虎配猪。

羊配兔,马配狗。

”这是男女两造最重视的。

又:男家求亲,最忌属虎、属羊的姑娘。

俗语说:“虎进门,必伤人。

”而属羊的姑娘也有“命硬克夫”之说。

因此倘有女家急于求偶,而极中意某家男孩时,为达到目的,常常隐匿真实属相,不然就难以成功。

老北京婚俗-相亲风俗合婚结果,如两边属相不相犯时,第二步手续确实是相亲,由两边家长会同媒人,约定场所,或在任何一方的家中相见,俗语叫“相亲”。

两边所注意的,是男女相貌是不是端正,肢体有无残废,此举多半是由媒人陪同男家的人约在女家相聚,但也有约在男家的,届时女家更要留意男家的家庭情形,及经济状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5-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5-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选择题 1. 2. 3.(山东省枣庄市三校2012届高三期中,10)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以汉字 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

“来是康姆去是够”(come , go), “好度由途叙阔情”(how do you do)等,据此说明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包括()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传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 果 ④西方饮食文化进入上海 A .①② C .①③ B .③④ D .②④ 解析:根据所学,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

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外来文化的冲击和 社会政局的更替,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则材料下反映了英语开始在 上海流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答案:A(山东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诊断,4)“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 .明朝C .民国B .清朝 D .新中国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番菜”“西洋风味”“刀叉”“香槟酒”等词反映了西餐传入中国的情景,体现了中国 人餐饮的变迁,其时间最早应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中规定上海是通商口 岸,之后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影响。

答案:B(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2届高三12月质检,10)下图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所设计的 服装。

此后几十年,它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当时中山装大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中山装A .它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B .孙中山个人崇高的政治威望C.它表达了国人对民主共和的崇尚D.它让人“见其服而知贵贱”解析: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老北京民间丧葬习俗

老北京民间丧葬习俗

老北京民间丧葬习俗老北京民间丧葬习俗葬礼是一种送别死者的传统仪式,是社会风俗文化的折射,在我国古代的传统中,葬礼有着许许多多严苛的规矩和繁琐程序。

那么,在北京文化中,北京的葬礼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老北京民间丧葬习俗老北京的民间丧葬和其他地方一样,一般都是实行土葬,丧葬仪礼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一种反映,是佛、道两教的宗教仪式和纯民俗的综合形式,繁琐复杂,有"倒头"、"接三"、"送库"、"成主"、"发引"、"烧伞"、"烧船桥"、"一百天"、"办周年"等许多讲究、说词。

老北京民俗——倒头"倒头",即当病人尚未咽气之前,就从原来住的炕上换到另外准备床板(叫太平床或吉祥床)上,说是不能叫死人背着炕走,否则不吉利。

趁病人还没咽气,首先将寿衣给他穿好,咽气后,如果死者上边没有长辈就将尸体停放在堂屋正中,否则只能停放在偏房,叫"小殓"。

然后就是报丧,丧家给至亲好友送信,请来"探丧",瞻谒遗容。

接下来就是请"阴阳先生"来验视死者,开具"殃榜",说明择何是入殓等,亲属人等穿孝、戴孝,置办棺材,搭丧棚、设灵堂、停灵等。

老北京民俗——接三"接三",即旧时死了人,三天之夕必须"接三",也叫"迎三","送三",说人死三天其亡灵就要到地府阴曹去了,或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金童玉女迎接去了。

接三前要到冥衣铺按一定尺码、款式、质量糊一份车马、箱子;接三之日,要举行奏吹鼓乐,迎亲朋吊唁,焚化纸糊车马等活动。

老北京民俗——送库"送库",是指给亡人祈建的道场圆满时,由丧属捧着给佛的黄表(荐亡文书)到指定的广场去焚化事先彩纸糊的楼库及其他纸活冥器。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训练(人教版必修2)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训练(人教版必修2)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年湖南岳阳高一期末)1912年7月6日,北京的文化人之间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一场无约之殴。

《国风日报》等七家报社的工作人员(同盟会干事)将《国民公报》(非同盟会系报纸)经理佛苏、主编蓝公武痛打并将报馆一切机器什物捣毁一空。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A.同盟会认为“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不能享有言论自由”B.国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C.国民享有一定的言论、著作、结社等自由D.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激烈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

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材料表明其创刊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B.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C.让中国人放弃对西方文化渗透的抵制D.推动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3.自来水在近代上海引进时,出现“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的现象,其反映出()A.中外矛盾尖锐对立B.城市设施普遍完善C.生活用水受到污染D.工业文明受到抵制4.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材料说明()A.西餐的烹饪方式与中餐类似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C.西餐的食品种类与中餐有明显区别D.西餐未对中国的传统食俗产生影响5.(2014年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联考)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

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账”,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B.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C.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D.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6.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

自编教案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调整

自编教案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调整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必背知识全面梳理】1.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渐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多样化,有西装、旗袍、粗布大衫、裙子等,其中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

3.鸦片战后,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出现。

4.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提出“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带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5.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总体生活水平低。

6.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7.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8.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

9.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归类比较】【基础知识精讲巩固】【典例解读】(2013.江苏泰州期中考)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

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④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在语言种类上,“洋泾浜”是指带有其它语言特色的语言。

“洋泾浜英语”,因旧上海滩一处靠近租界的地名“洋泾浜”而得名,上海人以前把中国化的英语就称为“洋泾浜”英语。

由材料中“三明治、啤酒、德律风、引擎、大拉斯、康密兴”的有效信息可以推断①正确。

由材料中“夹肉面包、麦制酒”等有效信息可以判断②正确。

由材料中“电话、发动机”等有效信息可以判断③正确。

由引进西方语言、生活方式和工业革命成果等足以说明当时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所以④也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人生礼俗透视中国的文化结构——读《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十九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李长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生育礼俗、婚姻礼俗和丧葬礼俗,在我们一般中国人看来,都是些生活琐事,虽然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大家似乎都是依习俗办事,并不多想。

但是,就是这些生活小事,却吸引了一位来自德国的女学者罗梅君的目光。

她作为一个汉学家,从书本上早就熟悉了中国,在近20年来又屡次来北京小住、访问、考察、研究,她用一种异文化的独特眼光,以及一个具有丰富的西方学术素养的学者识见,从北京人的这些平凡的人生礼俗习惯中,看出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一些深层奥秘,从中挖掘出来一番不平常的道理,并洋洋洒洒地写成了这样一本大书。

读罢这本以西方式的框架和笔法来分析中国人生礼俗的书之后,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中国读者,不免会感到一番别样滋味,若有所思,并若有所悟:原来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俗中,还能解读出如此丰富、深刻的历史意味和文化意味。

——这就是我读罢此书掩卷后的第一感觉。

一、问题与方法作者的中心问题,即是通过考察生育、婚姻、丧葬这些与每一个中国人都相关的生活礼俗在近代以来的变迁,从民间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关联中来探究中国现代化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及特性。

诚如作者所言,这些民众生活礼俗虽然对于社会、国家来说,似乎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却都是大事,而且是每一个人都逃避不开、必定经历的人生大事。

她认为,正是在这些每个人都要经历和遵从的生活习俗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普遍的深层特性。

正由于此,她才会选择这些看似小事的生活习俗,来作为解剖中国文化特性的研究对象。

作者选取这三个礼俗并非偶然和随意,而是有深意在其间。

出生、结婚、死亡,是人一生的三个必经阶段,标志这三个阶段的礼俗必然凝结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

出生,是一个自然人的诞生,而生育礼俗,则标志着人们对其的社会期待;结婚意味着人的成年,成为社会人,而结婚礼俗则标志着人们对其的社会定位;死亡是人作为生物人和社会人的终结,而丧葬礼俗则标志着其社会文化属性的转承。

可见,作者选取这三种礼俗,既非异文化的猎奇,亦非小专题的微观史,而是将其作为贯穿中国人一生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序列符号,欲从中探求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中国文化结构变迁的过程及特性。

该书的主要线索是分别考察生育、婚姻、丧葬礼俗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变迁,这些礼俗的变迁虽然在总体方向上与社会结构变迁一致,但其步骤和文化内涵却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不是完全同步的,因而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段才能看出其明显的变化。

因而作者把这一习俗变迁过程限定在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百多年间,划分为清末——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段。

这种长时段的考察,使我们能够超越习俗与具体社会事件之间的一些直接纠葛,而能够有一种长期的历史眼光。

又由于礼俗往往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该书把北京及周边农村作为考察的地域,但认为由于北京的特殊地位,其礼俗及其意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作者在这本书中使用的几个核心概念也颇有意味。

一个是作者强调她所研究的“文化”,是这些礼俗的“实践”,以区别于以往西方学者只是指“书面文化”形态的中国文化。

她所指的中国文化是礼俗的实践形态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就建立在对礼俗“实践”的考察和分析之上。

因而,作者所指的这种文化,是一种活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文化,是最有生命力和最真实的文化,比那些书写在纸张上的文字要真实得多,也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实际内涵。

这一对于中国文化的概念与以往研究中国文化的大多数西方人大为不同。

礼俗的“行为方式”,参与者的“感知方式”,及上层人士的“阐释系统”,也是作者所建构起来并用以贯穿全书的一套核心概念。

这三个概念是作者对于礼俗进行解析的工具性概念,作者在对于这三种礼俗分别进行分析的时候,都是以这三种概念层层分解。

先是描述人们在进行某种礼俗活动时的一套行为方式,然后分析参与者对于这些行为方式是如何感知的,进而剖析上层人士对于这些礼俗的阐释系统。

通过这种结构性的分析,揭示了包含在这些人生礼俗之中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指出了这些礼俗所内含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即当事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利益是主导的价值核心。

第三套核心概念是“民间”与“上层”,以及“旧上层人士”和“新上层人士”。

作者对以往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社会的几种分层理论作了比较分析,而根据本书对礼俗研究的需要,建构了“民间”与新旧“上层”这样一套社会分层理论。

“民间”指一般平民,“上层”则指受过教育者、经济上或政治上的掌权者,一般来说,是统治阶层的一部分或是支持者。

“旧上层人士”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代表,是旧制度的思想规范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执行者。

而“新上层人士”则是工业生产方式的代表,包括新知识分子、资产阶级阶层及新制度的官吏阶层,他们参与了对旧思想规范的批判,以及新思想规范和价值体系的发展、制定和执行。

该书对每种礼俗的阐释部分的分析,就以这种新旧上层人士的不同阐释系统及相互关联为线索而展开。

该书作者就以这样一些自行建构起来的一套问题意识、理论方法,展开了对于近代以来北京人生礼俗的研究。

二、论述结构该书第一章论述了生育礼俗和新旧上层人士的阐释体系。

首先,记述了清末民国初年老北京妇女从怀孕、分娩、坐月子至婴儿护理等一套程式化的繁琐习俗,指出这些习俗虽然上层与民间从程序的繁简及器物数量上有些差异,但行为方式的性质上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内涵的意义是相同的,即决定着这一套行为方式的是家庭经济利益和妇女的利益。

即生儿子意味着为家庭增添劳动力和继承人,妇女则通过生儿子才能间接地为家庭经济利益作出最主要的贡献。

因而,一切礼仪形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儿子的出生和存活,妇女则通过生养儿子来取得在家庭中的地位。

所以在生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用象征和禁忌等不同形式来体现这些涵义。

旧上层对于生育礼俗的阐释,是提倡人口众多,因为人口多意味着生产者多,纳税者多,从而上层人物的财产也多。

体现在代表上层的关于生育的医学观念则是平衡肉体和精神的最高秩序原则,把妇女和婴儿的存活和身体健康,与培养母子的伦理道德和超自然的神秘观念混合起来。

民国以后的新上层人士的阐释和政策,则对于传统提出批判,其特征是,对于生育不仅从医学角度重新进行讨论,而且也把其放在探讨社会变革和民族强盛的关联中赋予新意义,从而产生新的行为准则。

生育不再只是家庭事务,而是事关国家和社会,生育从家庭的事变为社会的事,儿童由家庭的财富转换为民族的财富,上层人士要为造福民族、促进社会进步而挽救妇女和儿童的生命,并以“反对迷信”来反对传统的一些谬误和迷信活动。

到了新中国以后,更沿续这一方向,后来又更为追求提高人口素质而减少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强调卫生。

但这种新阐释也有与传统行为准则融合之处,如对于妇女婴儿的护理等,有一些习俗如“坐月子”等仍然沿续,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做法并存。

生育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不只是医学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改良和变革的代表者们所努力促进的。

自民国时期始,新上层人士要从社会改良和民族革新的利益出发改变甚至摧毁传统世界,方法就是人口质的改善和量的提高。

到新中国这些变成了政府的政治纲领得以普遍推行。

然而,与此同时,妇女们特别是农村里的妇女,怀孕和坐月子的行为方式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习俗。

至于导致这些旧习俗沿续的原因,作者认为,一般生活条件和营养状况没有本质的变化,是这些行为方式难以改变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依赖家庭支持而需要遵循从母亲辈传下来的行为方式,而男子的不参与也使这一领域女性间的承续关系具有一定的牢固性。

第二章论述了婚姻礼俗和新旧上层人士的阐释体系。

作者通过对旧婚姻礼俗从提亲、议婚、订婚、迎亲等各个环节礼俗规则的讨论,指出婚姻是使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得到保障的工具,是繁衍后代的手段,是扩大和加强亲友关系的途径。

其主要特征是,由双方家长组织筹划,讲求“门当户对”,以使婚姻的目的和功能得以实现。

旧上层社会对于婚姻礼仪有国家成文法律体系使其合理化和通用化,这是上层社会和平民百姓都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通过这种法定形式,将儒家婚配准则的现实利益合法化,并用来规定人的社会属性和巩固社会秩序。

民国以后新上层社会则以平等、爱情和社会责任的名义批判宗法家庭体制和非理性的婚姻规则,提倡自由恋爱、自主结婚,强调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而,一方面突出了个人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提出婚姻对国家与社会应承担的新作用。

即主张应由国家取代家庭和家族作为个人结合的纽带,个人应效忠国家,成为好公民。

后来并用民法法典的形式对自主婚姻及提高婚龄等作了正式规定,出现了“文明结婚”及“集团婚礼”的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沿着这一方向,把“婚姻自由”作为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行为在法律上作了规范,并推行贯彻。

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个人对家庭和工作单位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的依赖关系,因而,家庭和国家的这些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对男女决定对象、结婚时机、结婚年龄甚至举行婚礼都产生很大影响。

在农村,则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仍然继续起作用,因而传统礼俗因素保留较多。

作者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婚姻改革是新上层人士家庭革命和社会改革要求的核心部分,他们的意旨就是,作为两个个人自主决定的、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应是一个新社会的最小社会单位,用以取代家长享有绝对权威的宗法制的家庭体制。

结婚不应把家庭经济状况当作个人的首要条件,而应看作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在城市由于工业化使家庭经济解体,因而首先导致了城市上层人士对家庭经济类型的包办婚姻的摒弃。

但至今在城市上层人士中以爱情和两个人自主决定的婚姻这种阐释体系只是有限地得到了贯彻,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则是将家庭经济利益和找到一个自己所能接受的对象这一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的中间方式。

而在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家庭经济生产方式的恢复,使家庭经济利益仍占主导地位,因而家庭经济利益仍然是关系于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章作者论述了丧葬礼俗及新旧上层人士的阐释体系。

首先考察了老北京民间和上层的丧葬礼俗实际形式,从人的死亡、治丧和入葬的一套礼仪,比生育和结婚礼俗更加模式化。

其所遵循的是儒家上层人士制定的丧礼典制,但也另含有一些丧礼典制中所没有的仪式,如巫术作法,互送礼物及大摆宴席等。

人们在丧礼中的行为举止的目的,是在家庭和社会团体这些经济和社会结构中,保障继承人和继位者能够顶替死者的位置,顺利接过其权势,使家庭经济得以牢固繁荣,社会地位得以稳定。

丧事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家庭秩序的危机和重建。

丧礼内含的意义,就是上层制定的丧礼及其内涵的观念,即丧主继承遗产和接替死者的位置。

而从丧礼的外在形式上,又用符合伦理道德的无欲无求的“孝顺”形式,来掩盖这种经济利益的盘算,并且还通过葬仪将这种“孝顺”(继承人的资格)和家庭财富展示给众人,以增加丧家的象征性资本,所以丧主必须表现出对死者的充分的“孝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