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观察谭启蓉【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joint ganglioside sodium phosphocreatine treatment effect of early treatment of moderately se-vere asphyxia in newborn babies.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in May 2012 to August 2013, our hospital departments of 76 severe neonatal asphyxia recovery.Before the treatment, all the children accept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 until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stable after normal, 76 children randomly divide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group.Children with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brain fuel element, cytidine diphosphate choline for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with 3 hours after birth, injection of 250 mg/(kg·d)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in parallel with 20mg/d ganglioside for treatment.Observe and recor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signs, neurobehavioral evaluation (NBNA) was performed on a regular basis, after the treatment, see the children with heart, intestines and stomach and other organs damage.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clinical signs of recovery time, faster, and neurobehavioral score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In additio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visceral injury incidenc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observation group.Conclusion Joint ganglioside sodium phos-phocreatine, early treatment of neonatal severe asphyxia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早期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窒息的治疗效果。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础。
①年龄 ≤3 岁;②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发布的 《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0 0 版 );③既往无 特殊病 史。排除标 准 :①年龄 >3 ;②既 2 1年 岁 往有特殊病 史 ;③有严重脑炎、肺炎 、呼吸衰竭严重并发症者 。
1 . 2治疗方法
磷 酸肌酸 钠组 用注 射用 磷酸肌 酸钠 1 g l 09 . )入 .%氯化 钠注 射液 oJ I 5rL O ,静 脉输注 ,每 天1 ,共7 。对 照 组用传 统能量 合剂 ( 三 a 次 d 含
3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磷 酸肌酸 钠是 一种 细胞 内的能量 补 充剂 。化 学名 称为 :N 【 - 亚
氨基 ( 膦氨 基 ) 甲基 ]一 甲基 甘 氨酸 二钠 盐 四水 合物 。磷 酸肌 酸 N一
在 肌 肉收缩 的能量 代谢 中 发挥 重要 作 用 】 。磷酸 肌酸 作为存 在 于心 肌 细胞 中且浓度高 于A P 倍 以上 的一 种高 能化合物 ,若A P 消 T 约5 T被 耗 ,磷酸 肌酸就 会将 其高 能磷 酸根 转移给 A P 目的是使 A P D , D 转化
1 . 究对 象 1研
表 1 心肌酶 谱治疗 前后检 查 结果 比较 ( / U L)
组别 时间 AT S C K C- KMB LH D t Dt t t B 磷酸肌 治疗前 6.5 . 5. +3. 6. +4 5 9. + 973 5 59 90 士5 7227 11 0 8 . 308 4. 8±1. 6 1 0 6 8 0 1 9 酸组 治疗后 2.0 .11 . 士 92 88 2 2 2. 42 187 . 9 土77 26 1. I. + . 1 8 . 5. +88 5 03 6 5 1 2 ±1 1 7 2 对照 治疗前 6.0 .1265 73 2 1 . 9. ± 69302 98 91 ±7 4. +2. 6. ±4 2 382 4. 95 +1. O 8 8 0 6 8 8 1 组 治疗后 5 . 士8 9 1 .  ̄ 03 6 4 2 1 45 +12 0. 土92 5 0 . 9 6 2. 2. + . 28 3 0 228 8 . 3 2 34 0 6 3 7 3

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本文应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8个月~14岁,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1]。

其中8个月~3岁10例,3~8岁45例,8~13岁25例。

按住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②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结核性心包炎、结缔组织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扩张型心肌病、川崎病等引起的继发性心肌损害。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卧床休息、抗病毒治疗、抗心律失常、能量合剂、钾镁极化液等)相同。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20~50mg/(kg·日)静滴,1次/日,疗程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0.5ml/(kg·日)静滴,1次/日,疗程14天。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疗程结束后主要症状消失或大部分消失,体征、心电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②有效:治疗疗程结束后主要症状部分消失,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明显改善,肌钙蛋白接近正常;③无效:治疗疗程结束后病情无明显改善。

心电图疗效:心律失常或ST-T改变恢复50%以上为有效,50%以下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X2检验。

结果治疗组40例中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40例中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检查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讨论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见致病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其次为埃可病毒。

磷酸钠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磷酸钠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ap y i. to s 4c i rnwi o ada a g u e n tl sh xaweedvd dit e t n r u n 3 ) n o t l ru n 3 ) sh xa Meh d hl e t my c ril ma ed et n o aa p y i r iie ot ame t o p(= adc nr o p(= 3, 6 d h d o a n r g 1 og
1 对象 .1 依据虞 人杰等 提 出的窒息并心肌损害参考依 1 据 ,将我科 20 年 l 月至 2 0 年 5 05 2 08 月收治的诊断为新生儿窒息
有效:7 天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 消失 ;C K、C MB明显 K— 降低,但未完全恢复正常 。 无效: 天 以上病情 仍无 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 ,自动 出院 、 7 死 亡 为无效 。
Al ec l e r e td a c r i h y t m s b sd st o ei ete t n r u r d iitae t ita no sy a d7 d y s l h drn weet ae c o dngt tes mp o , e ie h s nt r ame tg o p weea m n sr tdwi CP rve u l , n a sa h t i r o h h n
ac u s . ec a g so y o re Th h n e fs mptm s p ysc l i n n r ai ekia ewe eo s r e u n ram e tRe ut et t fe tv aewa . 4 o , h ia g sa d ce tn n s r b e v dd r gt te t n. s lsTh oa e fci ert s93 5 % s i he l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43例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43例疗效观察
③感染 。病 毒感染也 是造成慢性 肾脏病 的一大 因素 ,主 要是咽炎 、扁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o 1 . 1 1 , No . 3
肾脏病动态血压监测发现 ,2 4 h 血压高者其病死率及第一次心血
管 病 发 病 率 ,均 高 于 2 4 h 血 压 偏 低者 。特 别 是 5 0 岁 以下 ,舒 张压 <1 6 . 0 k P a ( 1 0 5 mm Hg ) ,而 以往无心 血管病 发作者 ,测量动 态血压 更 有 意义 经过此次分析 ,I  ̄ I V 期 的所有 患者 ,在2 4 h 动态血压 数据 特 点的指导下 ,合 理地应用治疗药物 ,整体治疗 的有效人数2 3 例 ,总有 效率达7 6 . 7 %。除此之外 ,根据2 4 h 动 态血压数据 的变化 ,也可预测 出
成 2组,磷酸肌酸钠治疗组 4 3 例,果糖,能量合剂常规组为对照组,观察・ l 每 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 均高于后者,而且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 P < 0 . 0 1 ) 。结论 磷酸肌酸钠是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 害安 全有
效 的药物 。
转 ,C K,C K - MB 无改善 ,症状无减轻 。
新 生儿窒息后 的心肌 损害是常见 的并发症 ,我 院将2 0 0 5 至2 0 1 0 年 收治的 的窒 息后心肌损 害的患) L 4 3 例采用磷 酸肌酸钠治疗 新生J L , 1 6 肌 损害 ,观察疗效 ,并与果糖 ,能量合剂常规组做对照 ,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慢 性 肾脏 病 是 一 种 多 发 的 中老 年疾 病 ,如 果 患者 未 能 及 时 接 受治 疗 ,则 会 对 患者 的身 心健 康 造成 巨大 的伤 害 。此 次3 0 例 慢 性

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对心肌损伤安全性的研究

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对心肌损伤安全性的研究

表 2摇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2 指标检验值(x依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2 周后
参照组
31
试验组
31
t值
P值
0 425 0郾 159
0郾 61依0郾 04 0郾 30依0郾 02
38郾 594 0郾 000
·1644·
2郾 3 摇 两组肌钙蛋白 I 指标检验值比较:用药治疗前,参照组、 试验组 肌 钙 蛋 白 依 次 为 ( 599郾 35 依 42郾 50 ) pg / ml、 ( 598郾 40 依 41郾 26) pg /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郾 089,P = 0郾 929>0郾 05) ; 用药 治 疗 2 周 之 后, 参 照 组、 试 验 组 依 次 为 ( 465郾 30 依 31郾 64) pg / ml、(358郾 47依22郾 10) pg / ml,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15郾 411,P = 0郾 000<0郾 05) 。 2郾 4 摇 两组白细胞介素-6 指标检验值比较:用药治疗前,参照 组、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 依次为(79郾 63依5郾 30) ng / L、(79郾 50依 5郾 26) ng /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郾 096,P = 0郾 923>0郾 05) ,用 药治疗两 周 后, 参 照 组、 试 验 组 依 次 为 ( 50郾 20 依 4郾 22 ) ng / L、 (26郾 34依3郾 10 ) ng / L, 试 验 组 低 于 参 照 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t = 25郾 370,P = 0郾 000<0郾 05) 。 2郾 5 摇 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状况:两组均无严重用药不良反应 状况。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对小儿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研究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对小儿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研究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对小儿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研究发表时间:2015-10-27T09:48:50.1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作者:孙慧茹[导读]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人民医院儿科内蒙古突泉辅酶Q10作为一种与维生素特征相同的化合物,它主要在线粒体中存在,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

孙慧茹(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人民医院儿科内蒙古突泉 137500)【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对小儿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

方法:择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心肌损害治疗的10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108例患儿进行分组;分别是常规治疗(参照组,共有54例)以及应用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进行治疗(研究组,共有54例)。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参照组显著好,P<0.05。

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对小儿心肌损害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辅酶Q10;心肌损害;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194-02心肌损害属于小儿临床常见的并发症[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探究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对小儿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内容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心肌损害治疗的10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108例患儿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54例心肌损害患儿。

其中,参照组中,有54例患儿患有心肌损害疾病,其男、女性别比例为29:25,年龄在8个月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6±3.65)岁。

研究组中,亦有54例患儿患有心肌损害疾病,其男、女性别比例为31:23,年龄在7个月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8±3.44)岁。

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入院治疗时均有面色苍白、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胸闷以及乏力的临床表现:患儿均出现血心肌酶、血清肌钙蛋白Ⅰ增高的情况;心电图显示ST-T出现改变且QRS为低电压,此外Q-T间期出现明显增强的情况,并且心脏的传导有阻滞表现[2]。

Meta分析

Meta分析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meta 分析

统计学分析

采用Review Manager 5.1 软件进行资料的录入及分 析,连续型资料采用加权的均数差( WMD) 进行分析,计 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 RR) 统计分析量。各统计学计算 指标均采用95%可信区间( CI) 表示,绘制森林图,采用 漏斗图判断是否存在偏倚,必要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假如 研究之间统计学异质性较小( I2 < 50%) ,采用固定效应 模型进行分析; 研究之间异质性大( I2≥50%) ,先寻找并 分析其异质性来源,尽可能做亚组分析,根据异质性分析 结果及是否有临床意义等决定是否合并及合并方法。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PubMed《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
③EMBASE ④OVID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⑤Cochrane Library(CENTRAL) ⑥ ()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meta 分析” 检索策略

3)文献筛选 在考虑研究对象、设计类型、研究因素、效 应指标、样本大小、研究年限、语种等基础上制 定文献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然后按此标准从检索 出的文献中筛选出合乎Meta分析要求的文献。

选择文献时首先进行初筛,通过阅读题目、
摘要,排除不相关的、重复发表的、综述类的文
章;进一步是精读,通过阅读全文排除不符合纳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meta 分析

提取资料:①一般资料:文献题目、作者姓名、 发表年份和发表期刊;②研究的特征: 研究对象 的一般情况、各组病人的基线可比性、干预措施;
③结局指标: 有效率、显效率、心肌酶谱( 包括
CK、CK-MB、LDH、HBDH、cTnI) 、住院时间、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分析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分析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分析
潘丽;刘宏丽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5(000)024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收活的8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以随机法分成病例数均为40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基础常规治疗,包含有强心利尿、吸氧以及控制感染等,基于此实验组加用磷酸肌酸钠,对此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乳酸脱氢酶、呼吸以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结果:实验组惠儿治疗后体征和心肌酶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二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不仅可缓解心肌损害,同时还可有效纠正心衰,提高治疗效果.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潘丽;刘宏丽
【作者单位】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 834700;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 834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分析 [J], 王峰
2.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分析 [J], 高明;任章平
3.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研究及对患儿睡眠的影响 [J], 李巧特;杨燕青;李巧尔;吴婉瑜;蔡伟泽
4.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 [J], 舒林宏
5.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效果观察 [J], 曹敬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损害疗效观察甄珍;袁越;王勤;高路;邵魏;崔烺;田莉;于霞;李奇蕊【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治疗心肌损害患儿共181例,按照其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2例,对照组89例.两组均予以限制活动、常规营养心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用量为1 g/次,2次/d,7d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改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6%(76/92),对照组为68.5%(61/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心肌酶及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钙蛋白转阴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能积极修复心肌损伤,恢复心肌功能,可作为小儿心肌损害的良好治疗措施.【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6(014)009【总页数】3页(P789-791)【关键词】儿童;心肌损害;磷酸肌酸钠【作者】甄珍;袁越;王勤;高路;邵魏;崔烺;田莉;于霞;李奇蕊【作者单位】100045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100045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100045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100045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100045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100045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100045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100045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100045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儿童心肌损害是目前小儿心血管专业临床上最常见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受累,并且临床上不能明确诊断为心肌炎、心肌病、先心病、心瓣膜病等疾病,临床上统称为心肌损害。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王敏;刘珺凌;薛芳【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3(24)23【摘要】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肌钙蛋白Ⅰ(cTnⅠ)值的变化,探讨窒息新生儿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6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确诊当天和3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3d的CK-MB与cTn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CK-MB分别为(108.5±17.2)U/L、(70.4±15.3) 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7±1.2) 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肌钙蛋白Ⅰ值分别为(0.38±0.03) μg/ml、(0.22±0.02)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3±0.01)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窒息患儿平均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P<0.05);窒息新生儿日龄越小,其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越高,随着治疗而逐渐下降.结论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具有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意义.【总页数】3页(P3511-3513)【作者】王敏;刘珺凌;薛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7中心医院儿科,海南海口 571159;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7中心医院儿科,海南海口 571159;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7中心医院儿科,海南海口 5711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2【相关文献】1.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及胆红素的变化及意义[J], 薛绚;陈滇;陈小燕2.磷酸肌酸钠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J], 郭志丹;陈小晓;林文伟;陈漫华3.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的意义 [J], 余新超;王慧;王立金4.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水平在早期评估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J], 史军然;金静维;张秀华;刘彦霞5.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张国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对心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对心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m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20年第4卷第13期2020Vbl.4No.13□经验交流/Experience Exchange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对心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韦伟宏(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西南宁530011)摘要: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对心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方法 选取南宁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果 糖二磷酸钠、维生素C 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予以磷酸肌酸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d 。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LVEF 、LVFS 以及血清CK 、CK-MB 、LDH 、a-HBDH 、AST 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临床 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LVEF 、LVFS 均升高,血清CK 、CK-MB 、LDH 、a-HBDH 、AST 均降低,且 试验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V0.05)。

结论 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可降低心肌酶水平,改善心功能,有效缓 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磷酸肌酸;心功能;心肌酶谱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13.0127.02新生儿窒息为临床常见疾病,该病可导致电解质紊 乱,引发低氧血症,甚至损伤患儿脏器。

心肌损害为新生儿窒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儿心源性休 克、心律失常等,更甚者则可能心力衰竭死亡,因而具有极高的致残率、致死率闪。

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果糖二磷酸 钠、维生素C 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严重心肌损害,可加强细胞的有氧代谢,短期内疗效明显,但却无法有效缓解患 儿的心肌酶谱指标。

3项指标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3项指标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3项指标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张薇;羊玲;钟丽花【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14)017【摘要】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窒息新生儿64例,同时还选取32例健康且足月的新生儿,采用酶动力学法和免疫化学发光法对所有新生儿血清cTnI、Mb和CK-MB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的血清cTnI、Mb及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窒息组的cTnI、Mb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程度越重,cTnI、Mb和CK-MB水平越高,二者呈正相关(r=0.504、0.658、0.673,P<0.05).有心电图改变的窒息新生儿cTnI、Mb和CK-MB的阳性率高于无心电图改变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Mb和CK-MB水平变化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诊断指标,亦可早期发现新生儿的心肌损伤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心脏功能,降低病死率.【总页数】3页(P2601-2603)【作者】张薇;羊玲;钟丽花【作者单位】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海口 570000;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海口 570000;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海口 57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J], 付小云2.N 端脑钠肽原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检测及意义 [J], 陈邹阳3.BNP联合CK-MB及cTnT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J], 行亚军;霍晓慧4.血气分析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判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意义 [J], 曹丽红;胡毓祺5.血气分析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判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意义 [J], 曹丽红;胡毓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心肌损害的疗效分析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心肌损害的疗效分析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心肌损害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7-03-08T11:17:01.05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4期作者:李伟1 阴怀清2(通讯作者)[导读] 心肌损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危害儿童心脏健康的重要疾病。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西太原 030001)【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磷酸肌酸钠在治疗小儿肺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4年04月-2016年0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6名小儿肺炎心肌损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名患者,采用平均分组。

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心肌损害,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按相应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然后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心肌酶水平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心肌酶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心肌损害的疗效相较于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疗效更优,症状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小儿肺炎心肌损害;疗效【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144-02 心肌损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危害儿童心脏健康的重要疾病,很多时候此病都是由肺炎引起,例如常见的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

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儿科疾病,心肌损害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伤害极大[1]。

目前,临床上中西医均有对此病的治疗,而主要还是西药治疗,例如参麦注射液、三磷酸腺苷等,通过分析众多医疗工作者的反馈来看,其治疗效果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始终达不到理想效果,并且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给自身正常细胞也带来较大的损伤,难以避免其毒副作用[2]。

对于当前治疗心肌损害的研究中,专家学者均意在寻求一种高效、简单、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磷酸肌酸钠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 . 患者入组标 准 : ( 1 ) 血清 M P — I g M 检测 阳性 , 并 伴 有 咳 嗽、 发热等 临床 症状 ; ( 2 ) 血 心肌 酶 增 高 , 肌 钙 蛋 白 I阳 性 ;
I U / L 。对 照 组 : 治疗 前 A S T( 4 4 . 7± 1 5 . 7) I U / L , C K — MB
徐 惠梅 张 宝华 王锐
对我 院支原
【 摘要 】 目的 讨论磷酸肌酸钠在/ J ' , J L 肺炎合并 心力衰竭 治疗 中的临床疗 效。方法
体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 7 7例患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 根 据患儿用药情 况将患儿 随机 分为两 组 , 观 察组采 用磷酸肌酸进行治疗 , 对 照组采用 l , 6二磷酸果糖 治疗 , 比较两组 患者 的治疗效果 和心肌酶 学变化情 况。 结果 两组患者相 比心肌酶学 A S T 、 C K — MB和 L D H具有统计学意义 , 两组患儿在显效率 、 治疗 总有效率 比 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支原体肺 炎合并 心力 衰竭 , 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 状 , 较也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降低患儿 m清心肌酶 。
( 4 7 . 8± 1 5 . 1 ) I U / L , L D H( 1 3 5 . 1±1 5 . 3) I U / L; 治疗后 A S T
( 3 9 . 3±1 1 . 3 ) I U / L, C K — MB ( 3 3 . 1 ±1 2 . 9 ) I U / L, L D H( 6 7 . 3±
显效率为 6 2 . 5 %( 2 5 / 4 0 ) , 总有 效 率 ( 显 效 +有 效 ) 为9 5 %
( 3 ) 心 电图检查 Q R S低 电压 、 S T — T改 变 、 心脏传 导 阻滞 、 Q — T 间期延长等表现 。排除标准 : 患儿具有感染 中毒性心肌病 、 病 毒性心肌炎 、 原发性心肌病和风湿性心脏病 。 3 . 治疗方法 : 两组患者均 给予对症 、 抗感 染治疗 , 同时观 察组加 用注射用磷 酸肌 酸钠 , 剂量: 5岁 以内儿 童 0 . 5 g / d , 5 岁 以上者 给予 1 g / d , 用药途径 : 静脉滴 注 , 1  ̄ X/ ' d 。对 照组应 用 l , 6二磷 酸果糖 2 5 0 m k g / d , 用药途径 : 静脉滴注 , 1次/ d 。 两组患儿均连续 应用 7 d为一个 疗程 。治疗前后检查 患儿心 电图 、 心肌酶和肌 钙蛋 白 I 。心肌 酶检查 包括 磷酸 肌酸 激酶 同工 酶 ( C K — MB) 、 谷 草转 氨 酶 ( A S T)以 及 乳 酸 脱 氢 酶

磷酸肌酸钠治疗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并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治疗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并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治疗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并心肌损害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并心肌损害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以及平喘、祛痰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

依据年龄不同给予磷酸肌酸钠0.5~1.0 g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7 d。

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变化。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都有明显的变化,治疗组变化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并心肌损害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关键词】磷酸肌酸;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心肌损害;疗效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在学龄期儿童大叶性肺炎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所占的比例有增高趋势。

mp感染除引起呼吸系统的损伤外,尚能并发肺外其它系统的病变,并且有增多趋势,尤其在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中易并发心肌损害。

mp肺炎临床以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为主,易忽视其它系统的损害。

本文就我院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76例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并心肌损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76例入选患儿为我科于2011年1月-2013年5月以来收治的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住院患儿,入选患儿入院后次日均化验心肌酶、心电图,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患儿分2组,治疗组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1岁6个月~7岁;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1岁5个月~8岁。

两组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及对症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0.5 g-1.0g/次,1次/d,7 d 为1个疗程,7天后化验心肌酶、复查心电图。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的效果分析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的效果分析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的效果。

方法择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观察对比组间血清心肌指标及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心肌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心肌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效果显著。

关键词:果糖二磷酸钠;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新生儿窒息可引发新生儿心肌细胞受损[1]。

致使新生儿心搏出量大幅度降低引发心力衰竭。

故新生儿窒息对新生儿生命安全具有较大威胁。

近年来随着果糖二磷酸钠的研发与应用。

其可用于改善成人心肌受损细胞的恢复之中。

但其是否可应用于新生儿还尚处于商榷阶段。

鉴于此,本文笔者特择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患儿92例,作为研究主体,就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效果展开探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开展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

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胎龄36-41周,平均胎龄(37.1±2.3)周;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胎龄34-40周,平均胎龄(37.3±2.1)周。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完成入选患者基本数据资料的比对,结果显示,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性不明显(P>0.05),符合实验分组的比较标准。

(1)纳入标准:纳入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率不齐患儿。

(2)排除标准:排除新生儿黄疸;心肌功能正常新生儿。

1.2方法1.2.1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新生儿窒息常规综合治疗。

为患儿开展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心肌损害临床价值评述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心肌损害临床价值评述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心肌损害临床价值评述姜伟【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的疗效与价值.方法 60例患有心肌损害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磷酸肌酸钠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治疗15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心肌损害比磷酸肌酸钠单独使用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01【总页数】2页(P122-123)【关键词】磷酸肌酸钠;辅酶Q10;心肌损害;小儿【作者】姜伟【作者单位】112000 辽宁省铁岭市妇婴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心肌损害是儿童在成长期间很容易引起的并发症之一,小儿心肌损害成为很多儿童父母关心的问题[1]。

一直以来对心肌损害的儿童都是单独使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但效果不太理想,针对这一现象,本院将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进行治疗,疗效取得了重大突破,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患有心肌损害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11.7岁,平均年龄(6.9±2.1)岁。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12.4岁,平均年龄(7.2±2.4)岁。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①入选标准:患儿时常伴有发热或者咳嗽的现象,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心电图有损害的迹象,心肌酶有明显增高。

②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损害,比如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治疗进展
刘莹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3(025)007
【摘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是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28%~44%,甚至高达65.5%[1],以心律不整,心音低钝,心力衰竭、青紫、呼吸急促和房室瓣返流性杂音为主要临床表现,传统的治疗包括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近年来在治疗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总页数】4页(P1177-1180)
【作者】刘莹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5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磷酸肌酸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葛利
2.超声心动图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J], 李丽珍;黄君;梁燕玲;罗雪清;陈成彩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特点 [J], 范勇波;宋文秀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与儿科学研究 [J], 李书娟;高莹;陈彤;傅新桓;高彤
5.磷酸肌酸钠治疗3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吴文昊;黄根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磷酸肌酸钠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磷酸肌酸钠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磷酸肌酸钠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张东合;徐莉;牛玉红;杨翠芬【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年(卷),期】2012(014)012【摘要】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窒息后心肌缺血的患儿随机分成61例治疗组59例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磷酸肌酸钠和1,6-二磷酸果糖钠静脉注射,磷酸肌酸钠注射液1.0g/次,1次/日,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160mg/(kg·次),1次/日,对照组静脉注射1,6-二磷酸果糖160mg/次/日,1次/日.观察两组患儿生后30分钟及生后7天临床表现及血清CK-MB,CTnI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经过7天的治疗治疗组患儿的临床表现(除面色和心音外)及血清CK-MB、CTnI、心电图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暂时性心肌损血有较好的效果.【总页数】2页(P211-212)【作者】张东合;徐莉;牛玉红;杨翠芬【作者单位】462000,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462000,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462000,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462000,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疗效评价 [J], 李勇;朴宣玉2.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J], 王洁3.磷酸肌酸钠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J], 张东合;徐莉;牛玉红;杨翠芬4.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疗效评价 [J], 李勇;朴宣玉5.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J], 冯万松; 于凤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28T14:49:32.7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作者:胡道斌
[导读] 威宁县人民医院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疗效肯定、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威宁县人民医院贵州毕节 553100
摘要: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疗效研究。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我科室收诊疗的诊断为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磷酸肌酸钠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窒息心肌损害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K-MB、cTnl值分别为
(27.98±4.51、0.06±0.01),均优于对照组(41.34±5.64、0.13±0.02),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疗效肯定、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1](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婴儿在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受到抑制,导致出现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的情况,是新生儿主要死因之一。

研究表明[2],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本文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诊断为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磷酸肌酸钠对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

日龄全部小于24h,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均为0~3分,其中实验组患儿男30例,女20例,平均出生体重(2880±501)g,胎龄(37.1±2.4)周,对照组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出生体重(3011±396)g,胎龄(37.5±2.8)周。

将两组的上述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4]根据第 3 版实用新生儿学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诊断标准。

1.3 方法
对照组:对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保护脑细胞、改善心机代谢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用量1.0 g/d,1次/d,5~7 d为一疗程。

均于出生后18~24 h采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于6 h内测试完毕,且行心电图及左心功能测定。

1.4观察指标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l(cTnl)、左心功能恢复情况。

其中左心功能恢复情况的指标主要是LVEF和SF。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CK-MB和cTnl水平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l)水平
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K-MB、cTnl都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CK-MB、cTnl水平分别为(27.98±4.51)、cTnl(0.06±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1.34±5.64、0.13±0.0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疾病,据报道[5],40%~73.3%的患儿在窒息后会导致心肌损害,而重度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可达92.8%,心肌损害严重影响窒息新生儿预后。

由于窒息缺氧会造成心脏、脑、肾脏及肺等多脏器损伤,从而导
致多脏器功能障碍,其中以心肌损害最为多见。

研究显示[6],新生儿的窒息程度与心肌损伤程度息息相关,窒息越重心肌损伤就越明显。

因此,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和营养心肌是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关键所在。

新生儿窒息会使心肌出现缺血和缺氧,从而导致心肌损害,使血清中CK、CK-MB、AST、LDH 升高。

CK-MB是CK四种同工酶形式中的一种,为特异性心肌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而cTnI是只存在于心肌中,因而CK-MB和cTnI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判断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有助于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及追踪研究。

有报道,在判断新生儿窒息时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中,血清CK-MB具有100%的特异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观察组的CK-MB、cTnl水平分别为(27.98±4.51)、cTnl(0.06±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1.34±5.64、0.13±0.0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观察组患儿心肌损伤的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研究表明[7],cTnI水平越高提示心肌损伤程度越重。

因此,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如果早期发现并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有助于受损心肌的恢复。

综上所述,磷酸肌酸钠作为一种心肌保护药物,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

新生儿窒息早期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和cTnI升高,随窒息程度的加重,CK-MB和cTnI升高就越明显,这有助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判断,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早期给予及时治疗,对改善窒息新生儿的预后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闫爱霞,沈文莉.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9,03:396-397.
[2]王璇珠.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疗效评价[J].航空航天医药,2010,06:839-840.
[3]利丹,黄晓利.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06:832-834.
[4]秦应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67例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5,20:49+51.
[5]董健,刘娜,马宝成.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临床效果初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3:150-151.
[6]赵塔娜.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09:1043-10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