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合集下载

食品加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食品加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食品加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食品加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全面了解潜在危险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工作场所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2. 食品加工工作危害分析根据食品加工工作的特性和过程,以下是可能的危害:2.1 物理危害- 被机械设备夹伤或割伤的风险- 物体掉落或坠物的危险- 高温或低温环境对身体的不利影响2.2 化学危害- 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中毒或刺激- 气体泄漏或有害气体蒸发的风险- 化学物质与皮肤或眼睛接触导致的伤害2.3 生物学危害- 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传播风险- 食品污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对员工健康有害的有毒生物的存在2.4 人因危害- 不正确操作设备或工具导致意外事故的风险- 缺乏培训和知识导致工作错误和伤害- 工作压力和疲劳导致的错误和注意力不集中3. 食品加工工作危害评价记录针对上述危害,对于食品加工工作环境和操作进行定期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危害评价记录的要点:3.1 危害描述确切描述食品加工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相关细节。

3.2 评价结果对每个危害进行评价并记录结果。

评价结果可以包括危害级别、频率和影响程度等。

3.3 风险控制措施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危害的发生和影响。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工艺改进、培训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3.4 实施计划确定执行控制措施的时间表和责任人,并记录计划。

3.5 记录更新对评价记录进行定期更新,并确保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得到实时跟踪。

4. 结论食品加工工作的危害分析和评价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定期评估,可以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风险,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的食品加工工作危害分析和评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执行。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文件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文件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文件范本1. 引言本文件旨在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的范本,以帮助组织进行相关工作。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降低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危害程度。

2. 范本内容2.1 监测与检测目的本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的目的是:- 确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潜在风险。

2.2 监测与检测方法本次监测与检测将基于以下方法进行:1. 实地巡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巡查,了解各个作业区域的情况;2. 采样分析:采集空气、水、土壤等样本,并送实验室进行分析;3. 个人监测:通过佩戴个人监测仪器,收集相关指标数据。

2.3 监测与检测范围本次监测与检测的范围涵盖以下方面:- 空气质量监测:包括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细菌等指标;- 水质监测:包括水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指标;- 噪音监测:评估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其他特定危害因素的监测。

2.4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到的监测与检测数据将经过以下步骤的分析:1.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分布等情况;3.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潜在风险。

2.5 结果报告与建议根据监测与检测结果,将形成一份结果报告,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监测与检测数据分析结果;-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潜在风险评估;- 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或控制措施。

3.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的范本,帮助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能够帮助保障员工的健康,降低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危害程度。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适用于组织的具体需求和情境。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范文一、引言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产生的,可导致工人健康损害的因素。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价是保护工人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与分布(1) 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辐射等。

(2) 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粉尘、毒物等。

(3) 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动植物等。

(4) 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长时间加班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之间分布不均,造成的健康问题也不同。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式(1) 环境监测:通过对工作场所的空气、水质、辐射等进行定期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水平。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生物学指标监测:通过对工人体内的生物标记物、生理指标等进行定期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3) 工人健康监测:通过对工人的职业病健康检查、生理指标检测、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定期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方法(1) 环境暴露评价:根据环境监测数据,综合考虑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暴露时间等参数,评估工人暴露水平的高低。

(2) 生物学评价:通过对工人体内的生物标记物、生理指标等进行监测,评估工人暴露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程度。

(3) 职业病发病率评价:通过对工人的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职业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4.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存在的问题(1) 数据收集不完整:由于监测评价的流程复杂,数据收集存在一定难度,导致数据不完整、不准确。

(2) 监测方法有待改进:目前的监测方法多为定期采样监测,无法全面反映工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情况。

(3) 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全面,无法全面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三、监测评价制度的改进措施1. 数据完善措施(1) 加强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库,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监测数据。

职业卫生技术记录

职业卫生技术记录

职业卫生技术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职业卫生技术记录是指对职业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员工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职业病发病率逐渐增加,职业卫生技术记录越来越受到重视。

职业卫生技术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在职业环境中存在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化学物质、噪音、振动等。

职业卫生技术记录需要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估,了解其浓度、暴露水平和对员工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监测与评估,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程度和影响范围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

职业卫生技术记录可以记录各项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估,确保员工的健康安全。

三、职业卫生检测与监测职业卫生技术记录也包括对员工职业健康状况的检测与监测。

通过定期的健康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员工患有职业病的早期症状,为其提供及时治疗和干预措施。

还可以根据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对工作环境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

四、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职业卫生技术记录,可以了解员工对职业卫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防护意识,进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职业卫生技术记录是保障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重要工具。

只有通过全面的监测、评估、控制和监测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记录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卫生技术记录】至此,中文提示为2000字。

第二篇示例:职业卫生技术记录,简称职卫技记录,是职业卫生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所进行的相关记录和报告,是保障职工健康的重要工作之一。

职业卫生技术记录包括职业卫生调查记录、职业病危害评价记录、职业卫生检测记录等。

职业卫生技术记录中的职业卫生调查记录是对工作场所的调查和评估的记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佩戴防尘口罩。
高温作业
高温
中暑
合理组织通风气流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7
装饰装修工程
抹灰、打磨、刮腻子作业
粉尘
尘肺病等呼吸系统危害
1、设置通风设施;
2、设置喷雾降尘设施;
3、地面积尘及时清扫。
正确佩戴防毒口罩
高温作业
高温
中暑
合理组织通风气流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10
防水工程
防水卷材存放、粘贴作业
一氧化碳中毒、挥发性有害气体
中毒
1、材料选用合格材料;
2、通风良好。
设置“当心有害气体中毒”警示标识
2
钢筋工程
钢筋机械加工作业
机具造成的振动
振动伤害
1、选择低振动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钢筋下料产生
的噪音
噪音伤害
1、选择低噪音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3、设置降噪屏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噪耳塞
钢筋焊接
弧光
眼睛等身体
伤害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12
办公设施
计算机、打印机使用
电磁辐射
辐射伤害
距离防护
1、减少作业时间。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度(5篇)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度(5篇)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度根据本项目工程内容、参考相近项目职业健康危害情况,按照集团公司项目管理标准要求,根据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要求,项目部安全总监督导、安质部组织施工技术部、物资设备部、综合部等部门相关人员对本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汇总成表。

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此清单实施相应的防范控制措施及相应职业健康安全交底,确保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受控,安全目标顺利实现。

一、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____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原则1、识别要全面;2、分析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3、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同时要明确分布范围及危险度。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度(2)是指对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辨别,包括物理危害因素(如噪音、震动、辐射)、化学危害因素(如有害气体、粉尘、毒物)、生物危害因素(如病原体、致病生物)、人因危害因素(如劳动强度、工时、工作制度)等。

通过对这些危害因素的辨识,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职工受到的危害。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价是根据前述辨识的结果,对危害因素的强度、频次、时间和范围等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这可以通过采集样本、测量、监测等手段,获取对危害因素的准确信息,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价结果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职业病的发生危害程度,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职业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主要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劳动强度和心理因素等。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

下面是一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以帮助企业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职业危害因素。

评价记录内容如下:1.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名称:-行业分类:-工作场所:-监管部门:2.评价项目:-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劳动强度-心理因素3.评价方法:-实地调查-采样分析-现场观察-职业健康档案4.评价内容和结果:4.1化学因素:-评价内容:-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情况-职工接触的化学物质种类和浓度-职工个体防护措施的使用情况-评价结果:-存在化学物质浓度超标问题-部分职工个体防护措施不到位4.2物理因素:-评价内容:-噪音、振动、辐射等物理因素的情况-相关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评价结果:-噪音、振动等物理因素达到或超过相关标准-部分设备存在安全隐患4.3生物因素:-评价内容:-职业暴露于病原微生物的情况-职工个人防护措施的使用情况-评价结果:-部分职工暴露于病原微生物环境-职工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4.4劳动强度:-评价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岗位的体力和脑力负荷情况-评价结果:-部分工作岗位存在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负荷-部分职工工作时间过长4.5心理因素:-评价内容:-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职工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结果:-部分职工存在工作压力过大的情况-部分职工工作满意度较低5.引进预防措施:-化学因素:-控制污染源,减少有害气体释放-引进更环保的替代产品-加强个体防护设备的培训和使用-物理因素:-控制噪音、振动等物理因素的源头-制定和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生物因素:-加强病原微生物的防控措施-提供足够的个体防护设备和培训-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心理因素:-加强团队建设,减少工作压力以上是一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通过对各项评价内容和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和相关部门了解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职业卫生(模板)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职业卫生(模板)

××××××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评价报告编号:CTI职检[2013]第0001号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年××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说明1.本报告无CTI印章无效。

2.检测与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

3. 如为具体项目的委托监测,乙方出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仅包含由甲方确定的工作场所作业点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乙方仅对检测项目的结果负责。

4.报告中有涂改、增删或复印件检验印章不符者无效。

5.本报告的检测结果及我单位名称,未经同意不得用于广告、评优及商品宣传。

6.对本检测与评价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书之日起七日内向本公司提出。

7.本报告需与相应的附件(检测报告)同时使用,不得单独使用。

8.本报告一式二份(委托单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各一份)。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人员资质报告编制人:蒋诗斓、助理工程师、卫职服检(2010)013号报告审核人:王克云、高级工程师、卫职服检(2010)052号报告签发人:何树悠、中级工程师、卫职服评(2010)177号××××××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评价编号:CTI职检[2012]第0001号委托单位:委托单位地址:监测类别:日常监测、委托监测样品来源:现场采样、现场检测附件:检测报告(编号:××××)1检测与评价依据1.1 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2002年5月1日起实施,2011年12月31日修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年352号,2002年5月12日起实施《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1.2 标准、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测定XXXX》GBZ/T 160.X-2004、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XXXX》GBZ/T 189.XXXX-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XXXX》GBZ/T 192.XXXX-20072现场情况(日常监测用)XXXXXX公司是XXXXX(企业类型)企业(企业简介)。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附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和劳动力参与率的不断提高,职业病的数量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为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附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就是为了记录和把握危害因素的情况,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档案内容附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监测和检测,记录和分析企业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因素包括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化学试剂等。

记录这些化学物质的名称、浓度、分布等信息。

2.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光照强度、辐射等。

监测和记录这些物理因素,对于确定职业病的发病与否,具有重要作用。

3.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真菌等危害因素。

记录这些危害因素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助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4.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压力、人际关系、自我价值感等因素。

这些因素是引发职业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检测评价结果监测和检测企业工作场所的各项危害因素后,需要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以判断危害因素是否超过国家标准。

检测评价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数量这是对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一个总体评价,可以确定企业工作场所的环境质量,有没有危害人员的健康。

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对于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超标超标意味着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予以处理,以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三、维护和管理档案附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是一个实用工具,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保存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生成评价结果的基础,因此需要有效地保存,以便日后查询和评价。

2.及时更新随着企业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危害因素也会随之变化,因此需要定期更新监测和检测结果。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表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表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定点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第页共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析记录表受控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公司名称:第页共页
工作场所空气余氯浓度分析记录表受控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公司名称:毒
物名称第页共页
分析者:分析日期: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一受控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第页共页
公司名称项目编号
检测类型评价日常监督事故测量项目测量仪器及编号测量方法
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注:此表适用于噪声、工频磁场、工频电场测量记录;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二受控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第页共页
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注:此表适用于微波、高频辐射、激光测量记录;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个体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第页共页
工作场所噪声个体测量记录表
受控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第 页 共 页
采 样 人:
年 月 日

同 人:
测定人:年月日陪同人:
工作场所高温测量记录表
受控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第页共页
测定人:年月日陪同人:
是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里常说的气温;
是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上是由空
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线上,的;
黑球温度也叫实感温度,标志着在辐射热环境中人或物体受辐射热和对流热综合
作用时,以温度表示出来的实际感觉温度.所测的黑球温度值一般比环境温度也就
是空气温度值高一些;。

4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4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4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病防治的保证。

有效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检测评价档案,有助于维护和提升工作环境质量,降低职业病发病率。

在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时,需要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数量、性质、浓度等级等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特定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确定监测方法、时间和内容,记录测试结果,整理成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危害因素监测记录,包括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种类、名称,测量值、测量值与法律标准或法定标准比较,允许浓度等;2)健康体检记录,包括健康检查的结论及其他处理情况;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日志,以及4)其他相关记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可以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名称及其浓度,对气体排放量、噪声、电磁辐射等危害因素的检测、记录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职业病危害,有效控制职业病发病率。

职业病因素识别记录

职业病因素识别记录

职业病因素识别记录背景在工作过程中,人们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有害的物质或环境,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一旦发生,对个人身体和职业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某些职业,如化工、矿业、冶金等,需要加强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和管理,以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目的本文档旨在记录职业病因素的识别和分析过程,以了解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害,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消除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操作步骤1.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的范围、时间和人员,并制定调查流程和方法。

2.现场勘察: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勘察,记录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噪声、灰尘、放射性物质、化学品等可能与职业病发生有关的因素。

3.采样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进行采样分析,了解其种类和浓度等信息。

4.对比判断:将采样分析结果与国家相关的职业健康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危害因素超标的情况。

5.风险评估: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职业病危险因素评估,确定各项危害因素的权重及对职业病发生的影响。

6.进行提升和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措施,采取降低职业病发生危险的方式,如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工作环境卫生等。

调查结果在对某矿山进行职业病因素识别调查后,发现存在以下潜在危害因素:1.重金属超标:矿区的土壤、水体、大气中存在铅、汞等重金属的超标情况,可能会对矿工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粉尘超标:在采矿过程中,煤尘、硅尘、石尘等粉尘浓度处于较高水平,在矿工的工作岗位上可能会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

3.噪声超标:在矿井內,机械设备的运转声以及爆破等作業会导致十分强烈的噪声,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能会导致矿工聽力受损。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以上潜在危害因素,经过风险评估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重金属超标:对矿工的健康影响较大,是职业病的主要危害因素,需采取尽快采取控制措施。

•粉尘超标:在矿工工作的过程中,粉尘浓度高,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需加强工作环境卫生、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等控制措施。

某500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

某500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

某500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摘要】目的摸清某500 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

方法对变电站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

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电场强度等。

各岗位、各工种、各设备电场强度和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

最大噪声强度68 dB(A),最小噪声强度46dB(A),平均57dB(A)。

最大电场强度120(v/m),最小电场强度1(v/m)。

结论某变电站作业岗位或工种对场强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关键词】职业卫生;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为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摸清500 KV变电站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给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我们对周口市某变电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进行了调查、检测和评价,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1 一般情况调查指企业的基本概况,主要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卫生防护及工作时间等。

1.2 检测项目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和电场强度,操作室微小气候。

1.3 检测方法噪声检测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规定进行,工频电场强度检测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规定进行。

1.4 分析评价依据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

1.5 采样检测仪器工频场强仪,N962型风速仪、温湿度计,HS5633数字声级计,检测仪器在使用前均经计量部门校准。

1.6 检测方法及频次根据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变化情况等因素确定检测时间和频次。

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前言本文档旨在通过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的方式,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评估和降低工作安全风险,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基本概念工作危害指在劳动过程中,可能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或生命安全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各种因素。

包括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工作危害分析是对生产过程、作业环节中潜在伤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它是防范工伤事故、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工作危害评价是对工作环节与作业流程中潜在伤害因素的评定,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可用于明确风险和制定相应的措施。

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内容及要求本节主要介绍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的内容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工作。

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格序号危害类别危害子类危害因素危害后果风险等级评定预防控制措施责任人审核人备注表格内容解释•序号:每条危害因素的唯一编号。

•危害类别:危害因素所属的一级分类,如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等。

•危害子类:危害因素所属的二级分类,如从事机械作业的人员、受物理因素影响的人员等。

•危害因素:危害因素的具体描述,如一定高度以上的作业、高温作业、噪声作业等。

•危害后果:危害因素可能造成的伤害或危害,如肢体受伤、中毒、骨折等。

•风险等级评定:依照风险评估标准进行评定和分类。

•预防控制措施:本条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完善安全警示标识、规范作业流程等。

•责任人:对应措施的责任人员名字及联系方式。

•审核人:审核记录的人员名字及联系方式。

•备注:可注明其他相关情况。

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操作流程•确定危害分析评价范围和目标。

•识别危害因素,收集、分析、评估、分类和优先级排序。

•利用风险评估工具对危害因素进行评价。

•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参考已有的方法、技术或标准,考虑实际可行性和经济性。

•将完成的列表进行审核和确认,并确保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施行和更新。

随着工作环境、流程和装备的改变,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和完善记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结果报告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结果报告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结果报告1. 背景职业病是以工作活动为原因所导致的疾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确保劳动者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本报告旨在对某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监测与评价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需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本企业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监测与评价:2.1 环境因素监测使用空气采样器、噪声计、光强计等仪器,对企业车间内的空气、噪音、光强等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

2.2 作业岗位检查采用实地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对企业各作业岗位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和作业岗位的生产工艺流程等信息。

2.3 生产过程分析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了解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和控制措施,并对此进行评价。

3. 监测与评价结果经过以上方法进行监测与评价,得出以下结果:3.1 环境因素评价结果根据监测结果,企业车间内空气、噪音、光强等环境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但是,还存在烟尘、气味、化学物质等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需要进一步控制。

3.2 作业岗位评价结果对企业所有作业岗位进行调查和检查,发现其中存在10个岗位存在噪声、粉尘、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

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和改进,以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3.3 生产过程评价结果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工艺流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作业岗位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

需要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降低危害因素的存在和影响。

4. 建议和措施根据监测与评价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4.1 环境因素控制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同时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对化学品及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进行排放控制;限制吸烟等措施来防止烟草对环境的污染。

4.2 作业岗位改进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进行改进,安排更多的劳动保护措施,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加以改善,提高岗位的安全性和人体健康性。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原始记录表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原始记录表

新田煤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单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定点采样记录表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定点采样记录表3、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分析记录表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析记录表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一)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二)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个体采样记录表8、工作场所噪声个体测量记录表9、工作场所高温测量记录表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定点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定点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温度湿度第页共页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析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公司名称:第页共页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分析记录表受控编号:分析者:分析日期: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公司名称:毒物名称第页共页分析者:分析日期: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一)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公司名称项目编号检测类型(评价日常监督事故)测量项目测量仪器及编号测量方法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注:此表适用于噪声、工频磁场、工频电场测量记录。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二) 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注:此表适用于微波、高频辐射、激光测量记录。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个体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噪声个体测量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测定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高温测量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测定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与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与检测
5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1. 职业卫生环境监测业务咨询与受理 2. 业务联系小组受理用人单位(工厂)工作场所有害
因素监测业务委托, 填写业务受理登记表。
3. 委托方委托我院进行职业卫生环境监测, 递交工作 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委托书。
4. 业务联系小组接受委托单位监测业务委托, 安排现 场调查时间, 成立监测小组, 指定项目负责人。
甲醛 氨 氮氧化物
硫化氢 汞
磷化氢 臭氧 氯化氢 氯气 TDI MDI 二甲基甲酰胺
吸收液名称 二氧化硫吸收液
甲醛吸收液 氨吸收液 氮氧化物吸收液
硫化氢吸收液 汞吸收液
磷化氢吸收液 臭氧吸收液 氯化氢吸收液 氯气吸收液 TDI 吸收液 MDI吸收液 二甲基甲酰胺吸收液
吸收液种类
甲醛-邻苯二甲酸氢钾-水 (实验室的甲醛液)
12
吸收管的适用范围
吸收管 大型气泡吸收管
吸收用量(ml) 5月10日
采样流量(L/min)
适用范围
0.5-2.0
臭氧、氯气、甲醛、 汞
多孔玻板吸收管
5月10日
0.1-1.0
氧化氮、磷化氢、 二氧化硫、氯化氢、

冲击式吸收管
5月10日
0.5-2.0,3.0
TDI、MDI
13
常用物质吸收液的选择
常用有害因素 二氧化硫
6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2.2 工作场所现场卫生学调查
在用人单位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
收集的资料包括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 生产
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及其化学成
分等。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生产方式和生产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表doc资料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表doc资料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定点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析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公司名称:第页共页分析者:分析日期:工作场所空气余氯浓度分析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公司名称:毒物名称第页共页分析者:分析日期: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一)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公司名称项目编号检测类型(评价日常监督事故)测量项目测量仪器及编号测量方法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注:此表适用于噪声、工频磁场、工频电场测量记录。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二) 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注:此表适用于微波、高频辐射、激光测量记录。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个体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噪声个体测量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测定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高温测量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测定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

黑球温度也叫实感温度,标志着在辐射热环境中人或物体受辐射热和对流热综合作用时,以温度表示出来的实际感觉温度.所测的黑球温度值一般比环境温度也就是空气温度值高一些。

岗位作业活动安全风险点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

岗位作业活动安全风险点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

岗位作业活动安全风险点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岗位作业活动是指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进行的各种工作活动。

在进行作业活动时,可能会存在各种安全风险点和工作危害,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岗位作业活动进行安全风险点和工作危害的分析评价记录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岗位作业活动的安全风险点和工作危害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评价记录。

1.物理风险:岗位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物理风险包括机械设备、工具和设施的安全隐患、不稳定的工作环境、高温、高压等。

这些物理风险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比如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手指、手臂等身体部位受伤,工作环境不稳定可能导致员工摔倒等。

2.化学风险:一些岗位作业活动可能会涉及到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和使用,如化学制剂、溶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吸入、触摸和摄入三种途径。

员工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

3.生物风险:一些岗位作业活动可能会接触到生物源性物质,如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接触患者可能带来传染病的风险。

这些生物风险对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4.人机工程风险:岗位作业活动中,若工作站点设置不合理、流程设计不合理、工具设备使用不当等,都会增加员工受伤和疲劳的风险。

比如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可能导致身体不适,举重过重可能导致骨骼肌肉疾病。

5.心理健康风险:岗位作业活动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工作时间繁忙、工作任务复杂等因素可能给员工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长期承受心理健康压力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抑郁等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根据具体的岗位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点和工作危害的评价记录。

评价记录包括以下内容:1.风险点的描述:具体描述该岗位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点和工作危害,包括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和潜在风险。

2.风险等级的评估:根据风险点对员工安全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包括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等级的判断。

3.风险控制措施:对每个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物理控制、行为控制、组织管理控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范本一、档案基本信息1.企业名称:2.单位地址:3.行业类别:4.监测日期:5.检测评价机构:6.监测评价人员:二、监测目的说明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的目的,如评估职业病危害风险、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等。

三、监测方法和标准1.监测方法:a.危害因素监测:详细说明采用的监测方法,例如空气采样、生物学指标监测等。

b.检测评价:详细说明采用的评价方法,例如实地调查、工业卫生技术指标评价等。

2.监测标准:a.国家/地区标准:详细说明采用的国家/地区标准,例如《职业病防治法》、GBZ标准等。

b.企业标准/指导标准:详细说明采用的企业内部标准或行业指导标准,如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标准等。

四、监测内容及结果1.危害因素监测:a.监测点位:详细说明监测的具体位置,例如车间、生产线、操作台等。

b.监测项目:列举监测的具体指标及其单位,例如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噪声等。

c.监测结果:记录监测结果及评价,在此列出监测结果的详细数据和判断结论,如超过国家/地区标准值、达到企业标准等。

2.检测评价:a.监测点位:详细说明评价的具体位置,例如车间、生产线、操作台等。

b.监测项目:列举评价的具体指标及其单位,例如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等。

c.评价结果:记录评价结果及结论,在此列出评价结果的详细数据和判断结论,如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改进的工艺流程等。

五、评估职业病风险1.基本情况:a.使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b.潜在职业病危害因素:c.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记录监测结果及评价的内容。

d.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结果: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价结果,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的评估,列出评估结果及结论。

2.风险等级划分:a.风险等级定义:列举风险等级的定义,例如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

b.风险等级划分表:根据评估结果,根据风险等级的定义将各个监测点位或评价点位划分为相应的风险等级。

六、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根据评估结果、风险等级和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技术措施:例如改进工艺流程、替代危险物质、增加通风系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佩戴防噪耳塞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序号
作业
活动
作业步骤
职业病
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职业病或健康损害
现有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7
装饰装修工程
电焊机作业
弧光
身体伤害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2、设置通风设施。
设置“当心弧光”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配戴防护眼镜、面罩、手套。
应急处置
11
起重吊装工程
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操作作业
长时间久坐
颈、脊椎等身体伤害
1、合理安排人员交接班;
2、工人适当进行颈部活动。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高温作业
高温
中暑
设置全面通风,通过合理组织通风气流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噪耳塞
高温作业
高温
中暑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4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震动棒作业
振动棒造成的手臂振动
振动伤害
1、使用反振手柄
2、选择低频率振动设备。
减少作业工人接触时间。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正确佩戴防毒口罩
高温作业
高温
中暑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序号
作业
活动
作业步骤
职业病
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职业病或健康损害
现有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12
办公设施
计算机、打印机使用
电磁辐射
辐射伤害
距离防护
1、减少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电磁辐射”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2
钢筋工程
钢筋机械加工作业
机具造成的振动
振动伤害
1、选择低振动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钢筋下料产生
的噪音
噪音伤害
1、选择低噪音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3、设置降噪屏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噪耳塞
钢筋焊接
弧光
眼睛等身体
伤害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3
模板工程
模板下料作业
切割产生的粉尘
尘肺病等呼吸系统危害
1、设置通风设施;
2、地面积尘及时清扫。
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尘口罩
切割产生的噪音
噪音伤害
选择低噪声模板加工机具。
1、设置通风设施;
2、设置喷雾降尘设施;
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尘口罩
桩基机械作业
桩基机械振动
振动伤害
1、选择低噪音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3、设置减震设施。
减少作业工人接触时间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机械噪音
噪音伤害
1、选择低噪音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尘口罩。
木工机械
加工作业
噪音
噪音伤害
选用低噪声设备、
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噪耳塞
镶贴切割机
机械作业
噪音
噪音伤害
选用低噪声设备、
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噪耳塞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序号
作业
活动
作业步骤
职业病
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职业病或健康损害
现有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3
模板工程
模板拆除作业
噪音
噪音伤害
选择低噪声模板加工机具。
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
破桩作业
机械振动
振动伤害
1、选择低振动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减少作业工人接触时间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凿岩作业
机械振动
振动伤害
1、选择低振动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减少作业工人接触时间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打夯机械作业
机械振动
振动伤害
1、选择低振动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减少作业工人接触时间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噪耳塞
边坡支护作业
钻孔产生的粉尘
尘肺病等呼吸系统危害
1、设置通风设施;
2、设置喷雾降尘设施;
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尘口罩
机械振动
振动伤害
1、选择低振动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减少作业工人接触时间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2、选用合格焊接材料。
设置“当心弧光”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护眼镜、面罩、手套。
电焊烟尘
呼吸系统危害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2、设置通风设施;
3、选用合格焊接材料。
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防护口罩
高温作业
高温
中暑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序号
作业
活动
作业步骤
职业病
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职业病或健康损害
现有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9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电、气焊作业
弧光
身体伤害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2、设置通风设施。
设置“当心弧光”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配戴防护眼镜、面罩、手套。
电焊烟尘
呼吸系统危害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2、设置通风设施;
3、选用合格焊接材料。
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配戴防护口罩。
油漆作业
挥发性有害气体
中毒
1、确保作业区通风良好;
2、选用环保材料。
设置“当心有害气体中毒”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高溫作业
高温
中暑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序号
作业
活动
作业步骤
职业病
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职业病或健康损害
现有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佩戴防尘口罩。
高温作业
高温
中暑
合理组织通风气流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7
装饰装修工程
抹灰、打磨、刮腻子作业
粉尘
尘肺病等呼吸系统危害
1、设置通风设施;
2、设置喷雾降尘设施;
3、地面积尘及时清扫。
高温作业
高温
中暑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遮阳帽、套袖,涂抹护肤剂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5
脚手架
高温作业
高温
中暑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佩戴遮阳帽、套袖,涂抹护肤剂
佩戴防毒口罩、手套。
高温作业
高温
中暑
合理组织通风气流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
1、高温期间禁止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3、设置“注意防中暑”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8
电气工程
配电设施检修维护
电钻使用产生的振动
振动伤害
1、选择低振动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准备防暑降温物品。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记录
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