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工作,保护职工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工作。

第三条定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对可能引起职业病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容量、浓度、浸蚀等进行测定与评价的活动。

第四条职责分工(一)职业病防护部门负责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工作计划,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职业病监测与评价机构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

(三)各相关部门负责按照职业病防护部门的要求,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工作第五条监测与评价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需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监测与评价要求进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二)监测与评价需依据实际工况,确定监测与评价指标,确保监测与评价的针对性。

(三)监测与评价需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定期进行,确保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变化。

(四)监测与评价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确保检测仪器设备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第六条监测与评价工作程序(一)确定监测与评价目标,编制工作计划。

(二)组织实施监测与评价工作。

(三)收集监测与评价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编制监测与评价报告,并形成档案。

(五)向职工提供监测与评价结果,做出相应的防护和措施。

第七条数据记录与保管(一)监测与评价数据需按照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监测与评价数据需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保密和保管,确保相关信息不外泄。

(三)监测与评价数据需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保存,并进行档案管理。

第三章监测与评价人员第八条监测与评价人员资质要求(一)监测与评价人员需具备相关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监测与评价人员需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6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6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为做好单位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____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工作场所存在的粉尘、噪音、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五、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八、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九、检测结果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九、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2)为做好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024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三篇)

2024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三篇)

2024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一、目的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效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做好公司职业卫生监测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特制订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

三、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中的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等危害因素。

四、工作职责1、公司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本制度的审核、修订,及本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2、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监督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分级管理,每年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每三年进行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保存监测结果和评价报告,存入职业病卫生档案。

3、职业危害管理机构负责对已确认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项目与监测点每月进行两次日常检测,根据国家标准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级,同时公布监测结果。

4、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应制定年度监测、评价计划和监测经费预算,财务科要保障监测经费的实施。

五、工作要求1、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如实地向安监部门申报本单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项目、监测结果和评价报告。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设定和检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规定,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3、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日常监测或委托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监测结果,比对国家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做出符合性判定和评价并出具报告,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

4、如有发现检测结果异常,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对检测结果异常的作业场所进行整改,及时杜绝事故的发生。

5、对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安检科应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给有关单位,督促其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治理达标后方能生产。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管理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管理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并规定了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的管理要求。

二、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的目的1. 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2. 及时了解职业病危害的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3. 评价职业病危害的程度和影响,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三、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的内容1. 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工作环境的特点,确定监测项目、频次和方法;2. 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情况:通过个人接触量、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等方面的监测,了解员工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情况;3. 监测职业病的发病情况:通过职业病的诊断、报告和统计,了解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其蔓延。

四、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的管理责任1. 公司管理层:负责制定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的工作计划,提供必要的技术、人力和经费支持,确保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的顺利进行;2. 监测中心:负责具体的监测工作,包括监测项目的确定、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3. 监测结果的反馈和应对措施的制定:监测中心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参与制定应对措施。

五、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的工作流程1.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公司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项目、频次和方法等;2. 开展监测工作:根据监测计划,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接触情况的监测工作;3.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收集监测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估职业病危害的程度和影响;4. 监测结果的反馈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与其合作制定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5. 监测报告的编制和归档:将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和编制监测报告,并进行归档,用于参考和备查。

六、工作中的安全措施1. 员工应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保障个人的安全;2. 工作场所应按规定设置通风设备,保障空气质量和员工的健康;3. 环境卫生保洁工作要做好,及时清理和处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残留物,保障工作场所的清洁;4. 员工应接受职业病危害的知识培训,了解职业病危害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职业病问题日益凸显。

职业病是由于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管理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方面。

本文将介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的目的、内容及其实施措施,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的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有效的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具体目标包括:1. 达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全覆盖。

即对所有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进行监测,确保所有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2. 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监测和评价,能够及时预警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扩散和蔓延,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3. 了解职业病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

通过监测和评价,能够准确地了解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为合理分配资源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的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范围。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繁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可能存在不同的危害因素,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监测。

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因因素等。

2. 监测方法和指标。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采样、检测和分析所产生的危害因素,并根据相关标准和指标进行评价。

常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指标包括浓度、峰值、暴露时间等。

3. 监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监测设备和仪器,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气体检测仪、粉尘采样器、噪声测量仪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三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三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一、引言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和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由于职业病的严重危害性,各国纷纷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防控制度。

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的概念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潜在风险,以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目的和意义1. 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能够实时了解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分布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能够及时发现工作环境中的异常情况,有助于及早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3. 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能够评估职业病的风险程度,为工人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方法和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包括定性监测和定量监测两种方法。

1. 定性监测定性监测主要是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害因素进行观察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危害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场所环境因素的观察和检测,包括气体、粉尘、噪音、温湿度等。

(2)工作过程中的操作因素的观察和检测,包括工作方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

(3)工人体征和健康状况的观察和检测,包括体重、血压、呼吸情况等。

2. 定量监测定量监测主要是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害因素进行具体的测量和分析,以获得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有害物质的取样和分析,包括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粉尘、颗粒物、噪音等。

(2)工作条件的测量和分析,包括温湿度、照度、工作方式、工作强度等。

(3)工人体征和健康状况的测量和分析,包括生理指标、生物指标、心理指标等。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方法和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主要是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对工人健康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防控职业病危害,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并进行相应管理和控制的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职业病危害监测方法:确定职业病危害监测的方法和标准,包括空气、水、土壤等方面的监测指标和检测方法。

2. 监测频率和范围:确定监测的频率和范围,包括监测的时间、地点、监测的对象等。

3. 监测仪器设备:确定监测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设施,并规定其购置、维护、保养和管理要求。

4. 监测人员要求:确定监测人员的岗位要求和培训要求,确保监测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 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确定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包括职业病危害的评估和评价方法。

6. 评价结果处理: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监督和处理。

7. 监测记录和报告:要求监测人员按要求记录监测数据、评价结果和相关信息,并按规定报送报告。

8. 监测结果的使用:监测结果应及时用于改善工作环境、预防职业病危害,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共享信息。

通过实施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二)一、制度目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对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做好职业病防控工作,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二、适用范围: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

三、监测内容:1. 各种职业病危害源的监测,包括但不限于粉尘、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噪声、震动等;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空气浓度、噪声强度、辐射水平等的监测;3. 职业病危害的暴露水平监测,包括但不限于工人工作环境的监测、工人工作条件的监测、工人工作行为的监测等;4. 员工体检结果的监测和分析。

四、监测方法:1. 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2. 监测周期、监测时间和监测频率应合理设定;3. 应采用适当的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抽样监测、实时监测、定点监测等。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为了做好本厂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本厂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在本厂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对本厂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监督检测,建立本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并妥善保存;监督检测由本厂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每年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设定和检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规范要求,由本厂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检测人员和被检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共同确定,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三、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噪声、高温等危害因素。

四、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等相关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和委托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检测结果,比对国家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做出符合性判定和评价并出具《监测报告》,并根据检测周期向本厂职业卫生领导小组报告,由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填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结果告知书》,并在厂务公开栏公示。

五、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应及时将作业场所或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测定结果整理后,存入本厂职业卫生档案。

六、对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应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给有关班组,督促其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如仍不达标的应通知立刻停产,治理达标后方能生产。

七、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检测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实施。

八、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有关职业卫生检测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和本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2)是一种组织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旨在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检测与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5篇)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5篇)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1.目的为了做好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险因素的检测及评价工作,包括日常检测、评价检测、监督检测、事故性检测。

3.内容____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组织开展对本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监督检测工作,为保障检测工作规范进行,应聘请经当地安监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并签定委托协议书,协议书内容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或岗位、检测报告书出具方式、费用结算等;____公司应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如实提供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原辅材料、产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措施、岗位设置及接触时间等相关资料;3.3现场检测时,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应该提供必要协助,并对工作场所生产运行状况及职工职业接触情况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负责;3.4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3.5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工业卫生评价,并整理分析结果建立技术档案;对不符合国家工业卫生标准的,禁止投产使用直至符合要求;3.6采样点、采样点的数量、采样对象以及采样时间段的选择,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3.7检测方法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卫生检测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3.8检测项目为《高毒物品目录》中的高毒化学物,至少每个月监测一次;检测项目为《高毒物品目录》外的其余化学物质或粉尘,每年至少监测一次;检测项目为物理因素,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职业危险因素评价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3.9对于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监测地点或岗位,公司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并应该适当增加检测次数;3.10检测、评价结果应存入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并向所在地安监部门报告,同时向劳动者公布;3.11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公司内职工反映的工作环境问题督促落实;3.12各部门应对本部门职业健康环境进行经常性检查,对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岗位应及时建立整改方案并按计划实施,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督促整改。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5篇)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5篇)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为使职工免受作业过程危害因素的伤害,达到保护职工健康的目的。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针对建筑施工中有危害的作业过程和作业环境(指:水泥尘可能导致的水泥尘肺及电焊可能导致的电焊工尘肺)制定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害因素制度。

以消除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与损害。

一、职业病危害评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公司决定对今后承建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开工前要选择取得省级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竣工前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竣工验收时应取得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合格证。

评价程序和方法按国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

通过三个评价达到以下目的1、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

3、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

4、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特殊要求。

5、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

二、职业病的监测对生产过程产生或存在有害因素(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对从业者有可能造成职业危害或职业病的作业都要实行监测。

监测要选择取得省级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监测机构,按照国家粉尘监测规范规定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进行。

监测内容包括:粉尘浓度的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

并做好如下几个环节的监测:1、开展经常性监测对有可能产生有职业危害的场所,为掌握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变化和职业危害的程度,要开展经常性职业卫生监测,原则上每两年监测一次。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5篇)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5篇)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煤矿企业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监测人员应当经资质认证合格的培训机构培训,持证上岗。

不具备监测能力的项目,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技术支撑机构进行监测。

一、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二、有与监测能力相适应的监测设备和条件,并实施经常性维护、检修,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所用监测计量器具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检定。

三、监测项目和频次1、总粉尘定点短时间粉尘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井下每月测定____次,井上每月测定____次;2、呼吸性粉尘定点短时间粉尘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每月测定____次;3、工班个体呼吸粉尘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采掘工作面每____个月测定____次,其他作业场所每____个月测定____次。

每个采样工种分____个班次连续采样,____个班次内至少采集____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____个;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碳硅含量,每六个月测定____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应当测定____次;5、粉尘分散度,每____个月测定一次;6、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作业场所空气温度的测定频次,有人工作的地点每班测定一次;7、噪声、氡及其子体等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测定____次。

监测结果应当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报有关单位。

四、检测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的布点;2、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3、监测结果的登记与报告。

五、煤矿企业应当每年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技术支撑机构进行。

检测、评价报告交煤矿企业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煤矿企业应当及时向作业人员公布检测、评价结果,并报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要采取有力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2)旨在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范本(四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范本(四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范本当前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的范本如下:一、引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的制定旨在全面了解和评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本制度规定了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监测评价频率,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评价目标1. 确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暴露水平;2. 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程度和职业病的患病风险;3. 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的变化趋势,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评价方法1. 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的评价:采用现场测定和实验室分析方法,对工作场所的空气、水、土壤和工作现场等环境进行采样,分析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浓度。

2. 劳动者暴露水平的评价:通过个人空气采样、生物监测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劳动者暴露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进行评价。

3. 职业病发病率的评价:对工作场所职业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职业病的发病率和患病比率。

4. 职业病危害现状变化趋势的评价: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职业病危害现状的变化趋势。

四、评价内容1.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的评价: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因因素等。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和暴露水平的评价: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工作场所的浓度和劳动者的暴露水平,并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值进行比较。

3. 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评价:通过调查和统计,评估工作场所职业病的患病情况,包括患病人数、发病率和病种等。

4. 职业病危害现状的变化趋势评价:利用监测数据,评估职业病危害现状的变化趋势,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的变化、职业病发病率的变化等。

五、评价标准1. 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的评价标准: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的评价标准,以确保劳动者的安全。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康安全地开展工作,减少职业病危害对员工的伤害,保护员工的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及与本单位有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的具体要求、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和程序、监测和评价的频率及结果的处理等内容。

第四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由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第五条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应当按照科学、系统、全面、准确、及时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应当包括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防护措施和监测措施的有效性。

第七条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应当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职业病危害的情况。

第八条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的频率应当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工作环境变化的需要确定,并应及时调整。

第九条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的结果应当客观真实,及时反馈给受监测的员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的具体要求第十条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二)职业病的风险评估;(三)防护措施和监测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四)其他与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相关的内容。

第十一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监测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浓度: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二)监测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途径和暴露程度;(三)监测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第十二条职业病的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评估职业病的发生风险和危害程度;(二)分析职业病的主要危害因素和易感人群;(三)评估职业病的发生规律和趋势。

第十三条防护措施和监测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评价防护设施的性能和有效性;(二)评价个人防护用具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三)评价防护措施实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一、监测目的与要求(一)各单位监测工作由专人承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并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二)按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监测、评价工作由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劳动者公布。

(三)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与卫生要求时,应立刻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到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与卫生要求时,务必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与卫生要求,才能重新作业。

(四)对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监测。

二、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务必落实三同时。

三、安排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保证监测正常运行,设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一)检测布点根据黄河工贸集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布点,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点图(要求:工艺流程、设备名称、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及毒物名称)。

(二)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的种类1、洗煤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煤尘、噪声及核源;2、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煤尘、噪声及井下有害气体(CO、H2S 等)。

3、煤化工厂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煤尘、噪声、高温及毒物(苯及苯的衍生物、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

(三)监测周期日常检测,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日常按期监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四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四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旨在全面监测和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作场所,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室等。

三、定义1. 职业病危害因素:指工作场所中可能对职工健康造成损害的物理、化学、生物、人因等因素。

2. 监测:指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实时或定期测量、观测、调查和记录的活动。

3. 评价: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总结,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监测内容1. 物理因素监测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噪声、震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2. 化学因素监测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物、有害液体等化学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采样分析,确定其浓度和暴露水平。

3. 生物因素监测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生物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存在的传染病风险。

4. 人因因素监测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作业方式、工时安排、工作强度等人因因素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职工的工作负荷和职业病诱因。

五、监测方法1. 物理因素监测方法采用仪器设备对噪声、震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测量,确保工作场所符合相关标准。

2. 化学因素监测方法采用气体监测仪、颗粒物采样器等仪器设备对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物、有害液体进行定期监测和采样分析,确保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和暴露水平符合相关要求。

3. 生物因素监测方法采用采样器、培养皿等仪器设备对细菌、病毒、真菌等进行定期监测和采样分析,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存在的传染病风险。

4. 人因因素监测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对职工的作业方式、工时安排、工作强度等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职工的工作负荷和职业病诱因。

六、监测频次1. 物理因素监测频次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对噪声、震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不少于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1.内部检测控制____公司质管处每月对各分厂、车间进行有害物质职业卫生检测。

1.2安全处、行政处负责全公司范围内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负责本公司职业卫生检查,了解评价卫生检测情况,定期公布和上报防治情况,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严重超标的应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以便采取措施改善作业环境。

1.3安全处监督公司职业卫生防治措施执行情况,发现有违章作业者,应及时制止,令其改正。

1.4质管处及时总结职业卫生检测结果,并将结果报安全处。

2.接受监督检测,落实控制措施自觉主动接受县职业卫生监督所每年两次的职业危害检测,对检测超标因素采取控制、改善措施,并设标识牌告知员工。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2)是指为了保护职工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建立起的监测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制度。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通过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包括空气中的粉尘、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的浓度监测,以及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非物质因素的监测。

监测可以通过定期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方式进行。

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通过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和危害程度,确定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评估职工的健康状况。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3. 制度建设: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的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和监督机制。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和程序,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4. 数据管理和分析:对监测和评价所得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提醒相关问题,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对监测和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报告和台账,用于职业病的防控和科学决策。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单位更好地掌握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加强管理和控制,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也有助于职业病的识别、防控和治理工作的开展。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7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7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为做好单位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度修订和落实监测及评价工作。

二、安全管理部门牵头,负责____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噪声、高温等危害因素、危害岗位、监测点进行辨识,尊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点检测意见,确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名称、接害岗位名称、岗位人员____、检测点名称及检测内容和检测周期。

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价,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分级。

三、单位应设置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及评价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联系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对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实施日常监测和报警。

五、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六、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耳塞等相关个体防护用品。

七、单位有新、改、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需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由安监部门备案批复;较重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预评价报告由安监部门审核批复后,设计单位应当编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计专篇,严重危害的项目需进行设计____和批复,才能____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

建设项目竣工后,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由单位进行控制效果评价和____竣工验收,控评和竣工验收资料报安监部门备案;较重和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需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报安监部门审核,并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一、引言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工作过程中暴露于或接触到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确保职业环境的安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目的和内容1. 目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掌握职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内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内容包括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劳动者的职业生活情况等方面。

三、职业病危害检测的方法和步骤1. 方法职业病危害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等。

2. 步骤职业病危害检测的步骤包括确定检测目标、制定检测方案、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等环节。

四、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指标和要求1. 指标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暴露水平、职业病危害程度、个体暴露剂量等。

2. 要求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包括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等。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二)1. 职责分工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包括职业卫生监测业务的负责单位、监测人员的职责等。

2. 工作流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管理制度规定了从工作的准备、实施、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流程。

3. 设备设施及资金保障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管理制度要求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和资金支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管理和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管理制度规定了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包括工作记录、报告编写、不合格样品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六、总结职业病危害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加强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工作。

本文介绍了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管理制度,并详细阐述了其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指标和要求以及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一、引言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是保护职工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定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的工作程序和要求,确保有效开展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工作,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二、监测和评价任务1. 监测任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病危害监测规范,确定本年度的监测任务。

监测任务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职业病危害程度的评价等内容。

2. 评价任务:根据监测数据和职业病危害评价指标,对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建议。

三、监测和评价管理组织机构1. 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工作,以及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2. 监测和评价工作小组: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负责具体的监测和评价任务的组织和实施。

四、监测和评价方法1. 监测方法: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工作场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采样检测法、现场观察法、职业健康调查法等。

2. 评价方法:将监测得到的数据和评价指标进行比对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的程度。

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等。

五、监测和评价程序1. 确定监测目标和任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病危害监测规范,确定本年度的监测目标和任务。

2. 制定监测和评价计划:根据监测目标和任务,制定监测和评价计划,包括监测和评价的时间、地点、方法等。

3. 实施监测和评价工作:按照监测和评价计划,组织实施监测和评价工作,确保监测和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分析和评价监测数据:将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5. 提出防护措施和建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建议,以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六、监测和评价结果的应用监测和评价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企业主管单位报告,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在水电建设工地中,易产生以下几种职业性危害因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精神紧张疲劳,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不合理的工具等,在炎热季节露天施工的太阳及辐射等,及生产性粉尘等。

按国家规定,职业危害是企业行为,应该由企业负责,并且永远由企业负责,职业安全人员的任务是通过深入现场调查劳动条件,把那些严重影响职工身体健康的重点岗位和危害性找出来,进行重点治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逐步减轻直至消除职业危害,保护水电建设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由于我局是常年野外施工的生产单位,易产生危害因素主要是以下三种:1、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2、高温危害;3、噪声危害。

尤其是粉尘,是我们水电建设者最大的职工危害。

(1)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
1、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影响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某些生产过程中散逸到空气中,并能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而我局的生产过程中最易造成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及电焊尘等,长期吸入大量的粉尘,使肺内滞留的粉尘达到一定量,可使肺的防御功能失去平衡,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尘肺(矽肺病),在我
们水电建设行业中主要是:矽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筛分尘肺几种。

2、尘肺病的致因
尘肺病发病与吸入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粉尘的省电性等有关以外,所从事工作的劳动强度,个人身体状况和个人防护情况等,对尘肺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速度越快,越易患尘肺。

(2)、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越高,接尘时间越长,吸入人体的量越多,越易患尘肺。

(3)、粉尘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程度与粉尘的分散度有密切的关系,粉粒越小,沉降速度越慢,进入肺部的机率越大,对人体危害越大。

(4)、劳动强度越大,越容易患尘肺,个人体质越差,越不注意个人防护,就越易患尘肺病。

(2)高温危害
高温危害:从事野外作业的水电职工,常时间爆晒太阳光下,如未能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外界热量不断地作用于人体,而体内热量散发困难,使体内蓄热过多,在加以体内盐份随汗流大量排出,于是引起头晕、头痛、体温升高、
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出现虚脱、晕倒,甚至危及生命,这就是中暑。

对先兆中暑和轻微中暑,首先应将患者扶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休息,解开衣襟,擦去汗液,并给予适量的浓茶,淡盐水和其他含盐的清凉饮料。

也可以适当地服人丹、解暑片等解暑药,或清凉油擦前额、鼻唇处。

对体温升高者,可用冷毛巾敷头、颈或两腋及腹股沟处。

对重症患者,应立即送往医院。

(1)噪声危害
噪声危害:噪声是指由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音响,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声音。

我国十大工业噪声源,我们水电建设工地上就有:风机、空压机、电机、凿岩机、柴油机等五种噪声存在。

它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或者是听起来使人厌烦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噪声损害人体的听觉器官,人们短时间处于一定的噪声底下,会引起听觉疲劳,产生暂时性的听力减退,如果接触生产性噪声,进而发生听力丧失或噪声耳聋。

其次,噪声还能引起多种疾病,长期接触,往往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神经衰弱等症状。

噪声还会影响工作和休息,在噪声环境里,容易使人烦躁与疲劳,注意力分散,影响交谈与思考,降低工作效率,噪声还会影响现场指挥和操作联系,以至发生事故。

四、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
1、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及电焊尘:请南丹县卫生防疫站对药剂岗位、化验、浮选岗位每半年进行一次现场监测。

2、粉尘:皮带运输、沙石筛分、等岗位,由项目部每月一次对个体进行一次采样监测。

请马尔康卫生防疫站每年进行一次抽检。

3、电离辐射:对生产现场、职工医院X光室,请马尔康卫生防疫站用辐射探测仪进行测量,每年一次,同时对从事X光室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测量。

4、对危害因素监测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超标的危害因素,提出改进及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