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劳工政策法规

合集下载

英国雇佣法

英国雇佣法

英国雇佣法
英国的雇佣法涵盖了雇佣关系中雇主和雇员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规定。

以下是一些英国雇佣法的主要方面:
●合同和条件:雇佣法规定了雇佣关系的合同和条件。

雇佣合同是一份双方都要遵守的
法律文件,其中包括雇佣期限、薪酬、工作职责等内容。

●工资和工时:雇佣法规定了工资支付和工时安排的规定。

这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工时
限制、加班报酬等。

●平等权利:雇佣法禁止歧视,包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宗教信仰歧视等。

雇主在雇
佣、晋升和解雇方面都不能基于这些因素做出不公正的决定。

●解雇和辞退:雇佣法规定了雇主解雇雇员的程序和条件。

在某些情况下,解雇可能需
要符合特定的法定程序,并可能涉及赔偿。

●员工权益:雇佣法确保员工享有一些基本权益,例如带薪假期、病假、产假、产前检
查等。

●健康与安全:雇佣法规定了雇主对员工的健康与安全负有责任。

这包括提供安全的工
作环境、培训、防护措施等。

●工会权利:雇佣法承认工会的存在和权利,员工有权组织和加入工会,以协商劳动条
件和保护员工权益。

这只是英国雇佣法的一些方面,实际上这个领域是非常广泛和复杂的。

雇主和雇员都应该熟悉相关的法规,并在雇佣关系中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如果有法律问题,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英国1970平等工作法 -回复

英国1970平等工作法 -回复

英国1970平等工作法-回复英国1970平等工作法的起源和背景英国1970平等工作法(Equal Pay Act 1970)是一部立法,旨在消除按性别支付工资的不公正现象,确立男女平等的工资体系。

该法案于1970年12月8日通过,并于1975年1月6日生效。

这部法律奠定了性别平等在英国工作场所的基础,被视为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的平等工作法和立法奠定了基础。

该法案的制定是对性别不平等的社会问题的回应。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女性在工资方面面临着巨大的不公平待遇。

不仅工资低于男性,女性还受到性别歧视和不公平的机会分配。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激起了女性运动和工会的呼声,并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

法案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英国1970平等工作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男女工人在相同工作岗位上享受同样的工资待遇。

法案规定,雇主不得因为雇佣者的性别而对其支付较低的工资。

这部法案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包括了雇佣关系以及合同、休假和福利等方面的权利。

根据该法案,雇主需要确保其工资体系没有性别歧视的成份,并且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法案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的影响英国1970平等工作法的实施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该法案为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提供了法律保护,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它强制雇主进行性别平等的薪酬策略,促进了工资体系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其次,该法案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格局。

女性更有动力进入新的行业和职位,开拓了更广阔的工作机会。

同时,雇主也受到法律制约,不能再以性别为由对待某一群体。

这反映在女性就业率的增长和行业多样性的提高上。

此外,该法案对于公众意识的提高和文化改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使人们开始反思和挑战纯粹基于性别的不公平待遇,促进了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在社会中的传播。

尚存的问题和未来展望然而,尽管英国1970平等工作法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性别不平等在工作场所仍然存在。

女性的平均工资仍然低于男性,并且仍然存在职业升迁的性别差异。

劳动法的历史沿革

劳动法的历史沿革
02
劳动法的产生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劳工劳动条件不断恶化。各国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要求国家立法保护工人。
03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劳动法的形成:兼有当事人平等协商和国家干预特点,以保护劳动者为主旨的独立法律部门
01
初期的劳动立法,适用范围很小。
03
初期的劳动立法,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
01
男女工人做同等工作应得到同等的报酬;
02
各国法律所规定的劳动状况标准, 应给合法居住该国的外籍工人以同样的待遇 ;
03
各国应设立监察制度以保证劳动立法的实施,监察人员应有妇女参加。
04
《国际劳动宪章》的9项原则 2
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标准;
使工人受雇于他们得以最充分地发挥技能和成就,并得以为共同福利做出最大贡献的职业;
01
新中国1983年重新参加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并陆续承认并批准了25个国际劳工公约:1984年中国政府对14个国际劳工公约予以重新承认,1983-2008年,新批准了11项国际劳工公约。
02
由于3项原批准的公约因1999年批准《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而失效,现正生效的公约22项。
03
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的关系
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三方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涉及劳动问题上,劳工代表、雇主代表应与政府代表处于平等地位,共同协商作出决定,以协调劳动关系
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机构有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国际劳工局
国际劳工组织的性质和特点
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
01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为公约被会员国批准后即需负履行义务,而建议书不需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

劳动法发展史

劳动法发展史

劳动法发展史任何一门法律都有着或长或短的发展史,为了深入的研究劳动法,我们应当研究劳动法的历史发展,掌握发展的趋势,从而了解劳动法的发展规律。

下面我将先阐述世界范围内劳动法的起源,发展及总的趋势(劳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颁布的意义,19世纪的劳动法,20世纪前半期的劳动法,20世纪后半期的劳动法,国际劳动法的概况),然后再着重阐述我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历史沿革及我国的劳动立法和国际劳动立法的关系。

世界范围内: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

早在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中就有关于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的规定。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的“十二铜表法”也确认了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我国春秋战国以后,历代所制定的许多法律,对于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也有过一些具体的条文。

随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劳动关系表现为农奴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

但是,无论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或封建主与农奴的关系,其共同的特点是不存在独立的劳动关系,因此不存在独立的劳动法规。

众所周知,劳动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开始出现的,奴隶社会或者封建社会不存在独立的劳动关系,因此不存在独立的劳动法规。

在资本社会中,劳动关系(即雇佣关系)是获得人身自由的工人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工人与资本家在表面上有了平等的关系,可是由于劳动力是商品,这使劳动关系成为一种劳动力的买卖关系。

因此,很多资本主义国家把调整雇佣关系的法律规范,列入民法的债篇之中。

例如,资产阶级最典型的民法----法国拿破仑民法典。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除了用民法调整劳动关系以外,还制定一些“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

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劳工法规》使职工被迫接受资本家规定的苛刻条件,强迫工人为资本家劳动,特点是强制规定最高限度的劳动报酬数额和延长劳动时间,使工人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劳动,从而严重危害工人健康。

产业革命后,随着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资产阶级的势力大大加强,而大多数劳动者由于生产资料被剥夺,在饥饿和失业的威胁下,被迫接受资本家所规定的苛刻条件。

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劳工条件与社会保障

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劳工条件与社会保障

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劳工条件与社会保障工业革命是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生活方式。

在这个时期,英国成为了工业化的先锋,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工人阶级,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然而,工业化过程中,劳工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体系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工业革命前的劳动条件。

在农业社会中,劳动者主要是农民,他们通过耕种土地为生。

尽管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劳动时机,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进行调整。

然而,一旦进入工业时代,工人们被迫放弃了这种自由,转而成为工厂的‘机器’。

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而工人阶级的利益则被忽视。

劳工的劳动条件是劳动问题的核心。

早期的工厂没有规定工时的限制,工人们要工作14至16个小时以获取微薄的工资。

劣势的工作条件导致了许多劳工患上了职业病,并且通常不得不与家人分开,住在拥挤不堪的工厂合同房里。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工业化时期,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旦工人因意外或工作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整个家庭就可能因此陷入贫困。

由于工厂主的利益至上,他们没有义务提供任何形式的福利给工人。

因此,工人在这个时期的生活非常艰辛,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工业革命中的劳工条件和社会保障并非全无改进。

一些进步主义者和社会改革者们开始关注劳工的权益,不断地呼吁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

例如,肯尼安政府在19世纪初为工人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限制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标准、保护工人安全等。

这些措施虽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

此外,工人阶级本身也开始组织起来,通过工会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工会在帮助工人争取更好的工资、福利和工作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们组织罢工、示威、游行等形式的抗议活动,推动社会对劳动问题的关注程度提高。

然而,即使在工业革命后期,劳工条件和社会保障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国内外劳动保护法规对比研究及启示》

《国内外劳动保护法规对比研究及启示》

国内外劳动保护法规对比研究及启示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劳动保护法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劳动保护法规的异同,探讨各国的劳动保护政策,并从中提炼出对国内劳动保护法规的启示。

二、国内劳动保护法规概况我国劳动保护法规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规。

这些法规涵盖了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劳动时间等方面的内容,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法律支持。

三、国外劳动保护法规对比分析1. 美国美国的劳动保护法规体系较为完善,主要包括《劳工标准法》、《平等工资法》等法律。

在工资保障、工时规定、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美国的法规较为严格。

2. 欧洲欧洲各国的劳动保护法规多受《欧洲社会宪章》等法律法规的约束,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以及社会福利。

在休假制度、家庭支持等方面,欧洲国家较为注重。

3. 日本日本的劳动保护法规注重劳资双方的公平与平衡,法律规定严格但灵活,着重于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

四、启示与建议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劳动保护法规的差异,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尤其是在工资支付、工时规定等方面,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法规,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签订机制,明确劳动双方权责,有利于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注重职业健康安全。

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确保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五、结论国内外劳动保护法规存在差异,但都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保护法规,推动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以上是对《国内外劳动保护法规对比研究及启示》的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英国 劳动法

英国 劳动法

英国劳动法
英国劳动法是一套规范雇佣关系的法律体系,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权力。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工资和工时、休假和假期、解雇和歧视等方面介绍英国劳动法的相关内容。

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基础,它规定了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英国劳动法,劳动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工作职责、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假政策以及解雇程序等内容。

合同中还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工资和工时是劳动法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根据英国劳动法,雇主必须支付合理的工资,并遵守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工作时间也受到限制,雇主不能强迫员工超过合理的工作时间。

英国劳动法还规定了加班工资和工作时间的记录要求,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得到合理安排和补偿。

休假和假期是劳动法所保障的重要权益之一。

根据英国劳动法,员工有权享受带薪年假和病假。

年假的数量和支付标准应根据员工的工龄和合同约定进行调整。

此外,英国劳动法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产假、陪产假和丧假等。

解雇和歧视是劳动法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英国劳动法明确规定,雇主不能以性别、种族、宗教、残疾等因素来歧视员工。

同时,解雇必须符合法律程序,并且不能有任何歧视成分。

如果员工认为自己
被不公正地解雇或受到歧视,可以向劳动法庭提起诉讼。

英国劳动法为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

通过合同、工资和工时、休假和假期、解雇和歧视等方面的规定,劳动法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和权力。

雇主和雇员应共同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和谐的雇佣关系,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英国劳动制度改革及其对劳资争议处理的影响‘

英国劳动制度改革及其对劳资争议处理的影响‘

英国劳动制度改革及其对劳资争议处理的影响‘【摘要】英国劳动制度改革对劳资关系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从英国劳动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入手,探讨了劳动制度改革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和对劳资争议处理的影响。

通过分析劳动制度改革带来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制度改革在促进劳资和谐关系方面的作用。

我们总结了劳动制度改革对劳资争议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劳动制度改革不仅对劳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劳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劳动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英国劳动制度改革,劳资关系,劳资争议处理,历史演变,影响,挑战,未来发展,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英国作为发达国家之一,其劳动制度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英国的劳动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改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劳动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旨在促进劳工权益的保护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英国劳动制度改革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劳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劳资矛盾尖锐,工人阶级的斗争逐渐成为社会焦点。

随着工会运动的兴起和政府立法的介入,劳动制度逐渐得以改善,劳工权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和科技的发展,英国劳动市场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不断推出各种政策措施,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雇佣法规等,以应对劳动市场的变化。

劳动制度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对劳资关系和劳资争议处理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对英国劳动制度改革及其对劳资关系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英国劳动制度改革对劳资争议处理的影响。

通过分析劳动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对劳资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劳资争议处理的影响,来深入探讨改革对劳资争议解决的作用和影响。

英超劳工证规则

英超劳工证规则

英超劳工证规则
英超劳工证规则是英国政府为防止过量的外国劳工流入英国,特别制定的一系列法规。

它旨在保护英国劳动者的权益,并确保所有雇员都受到合理的待遇。

英超劳工证的申请资格主要包括:1、申请人必须是外国劳工,即外国公民或永久居民;2、申请人必须满足英国政府规定的最低工作条件,包括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等;3、申请人必须拥有合法的工作签证;4、申请人必须经过英国移民局的审查;5、申请人必须有英国的担保人,如雇主、家人、亲戚等;6、申请人必须能够认可英国的文化,并遵守英国的法律法规。

英超劳工证是政府强制执行的,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外国劳工将不能在英国境内就业。

申请英超劳工证的外国劳工必须按照英国政府规定的最低收入标准工作,而且有英国担保人,这是政府保障外籍劳工权益的最佳手段之一。

首先,英超劳工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外国劳工的收入不低于英国本地雇员的收入水平,同时限制外国劳工的工作时间,以便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消除劳动过度的情况。

此外,英超劳工证还规定,外国劳工的劳动条件必须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保障外国劳工的合法权益。

此外,英超劳工证还规定,外国劳工必须具备英国文化的认知能力,以便他们能够适应英国的文化环境,并遵守英国的法律法规,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此外,英超劳工证还规定,外国劳工必须有英国的担保人,如雇主、家人、亲戚等,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最后,英超劳工证也要求外国劳工必须通过英国移民局的审查,以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达到英国的要求,并确保他们能够在英国长期生活和工作。

总的来说,英超劳工证规则旨在保护外国劳工的权益,确保英国劳动者受到合理的待遇,并限制外国劳工的数量,以防止过量的外国劳工流入英国,防止劳动力市场的滥用。

《英国劳工政策法规》(一)

《英国劳工政策法规》(一)

【雅思出国须知】《英国劳工政策法规》(一)《英国劳工政策法规》(一)前言:英国的劳工制度相对而言是相当严格的,非欧盟的学生在英国留学之后是很难在英国留下工作的,因为英国有固有的劳工证制度。

但是德国就不同了,毕了业给你18个月找工作,一般收入到了就能拿蓝卡,很快就能拿到久居。

英国劳务政策及劳务输入有关情况一、英国劳务政策的基本原则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英国合法移民已占英国总人口的8%,创造的价值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他们交纳的税款比其消费的服务高出25亿英镑。

虽然内政部宣称合法移民为英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并且没有对现存人口的工资或就业水平带来任何负面影响,但目前英国对外来移民还是采取适度从紧的政策,尤其是通过工作许可制度(Work Permit System)控制经济移民的数量和质量。

为保证英国国内居民充分就业,英国政府制订劳务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自由流动;限制欧盟以外的国家对英国进行劳务输入。

即:当英国国内劳务供给不能满足相关需求时,英国用人单位必须首先从欧盟成员国中招聘劳务,当确定没有合适人选后,才能从欧盟成员国以外的国家招聘劳务。

但为增强英国综合竞争力水平,英国政府特别鼓励受过良好教育、有特殊技能的高水平人士的流入,并对弥补国内短缺职位的外国劳务提供工作方便。

总体而言,英国劳务市场仍不对欧盟以外的国家开放,其劳务政策的显著特点是:在限制低技能劳工进入英国的同时,鼓励高技能人士及英国国内短缺人士到英国工作。

外籍劳务能否来英工作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获得英国政府颁发的工作许可证。

一般程序是:1)英方用人单位向英国劳务部门(目前是工作许可局,Work Permits (UK))申请输入劳务,说明所招聘职位在英国国内或欧盟内找不到合适人选;2)英国劳务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批,若批准,则签发相应的工作许可证;3)英方用人单位通知被雇用方到英国驻当地使(领)馆办理入境工作签证。

国际劳工法规的比较研究

国际劳工法规的比较研究

国际劳工法规的比较研究在全球化和跨国劳动力流动的今天,了解不同国家劳工法规的异同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国际企业、跨国公司以及移民工人来说,掌握国际劳工法规的比较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劳动权益和法律保护。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分析关键因素以及各国劳工法规的比较研究,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参考。

一、劳工法规的定义和意义劳工法规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劳工法规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解决法、最低工资法等。

劳工法规的比较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国家在相关法律领域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为制定合适的法律政策提供依据。

二、比较研究的主要因素1. 文化与传统:各国的文化和传统对劳工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东方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往往注重家庭责任和社会秩序,而西方国家则更侧重于个人权利和劳动自由。

2. 经济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有所差异,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劳工法规的内容和标准。

发达国家的劳工法规更加完善和保护性,而发展中国家可能在立法和实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3. 劳动者权益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是劳工法规的核心目标之一。

一些国家倾向于更加注重雇佣关系的平等性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而另一些国家则更强调灵活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自由。

三、国际劳工法规的比较研究案例1. 欧盟国家与美国:欧盟国家的劳工法规相对更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注重工时、假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保障。

相比之下,美国的法规相对较少,多以就业关系的灵活性为重。

这导致在工时、年假、福利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2. 中国与印度: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两国劳工法规都注重解决劳动力市场的挑战。

然而,在实际执行和执法力度上,中国的法规执行更为严格,而印度的劳工法律体系相对薄弱。

3. 北欧国家与亚洲国家:北欧国家以其强大的福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护而闻名。

英国劳动法主要内容及在英国工作的注意事项

英国劳动法主要内容及在英国工作的注意事项
英国关于劳动就业的规定是什么?
1 劳动法的核心内容
英国《劳动法》源于欧盟立法,但与欧洲其他国家仍有较大不同。 英国法律重视雇主与员工之间附带法定权利的个人协议,很多欧盟国家 雇佣关系由行业集体协议来调整。
【英国劳动法主要规定】英国劳动法的核心内容如下: (1)每个雇员都有权在雇佣开始的2个月内收到雇佣条款声明,内容必 须包括基本条款,如工作小时、工资、病假、节假日、通知期限、不满 申诉程序和纪律处分程序;
(1)主体方案(Main Scheme):目前的《主体方案》是在《1971 移民法案》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1989年复审引进了两级制 (Two-Tier System):一级制度(Tier1)的审批较为简洁,主要为方便 引进高级管理人员和英国特别空缺的人才,针对高技术移民、企业家及投 资者。二级制度(Tier2)则继续沿用以前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申请人 必 须符合规定的一般性条件,针对拥有英方雇主发出工作邀请的外籍技 术人 员(详见4.5.3节)。
【全国最低工资标准】自2017年4月1日起,25岁及以上员工最低工 资标准提高至7.5英镑/小时;见习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为3.5英镑/小时( 详 见2.7.2节)。
【养老金】英国实行统一的养老金计划——国家二类养老保险(S2P) 。 目前英国正根据企业员工数量逐步推行养老金计划,雇主有义务为员工自 动申报养老保险(分为职业养老金计划内和计划外),并将于2018年2月 前覆盖所有雇主,雇员可自愿选择是否加入该计划(详见2.7.2节)。 【社会保险(即国民保险)】英国政府为工伤赔偿、治病、失业和年 老者提供的保险福利(详见3.3.2节)。 【其他福利】全职雇员每年享受28天带薪休假,包括8天公共假日。
(2)工作时间条例一般用于限制雇员的工作时间; (3)每个雇员都有权利享受法定最短通知期限; (4)一般情况下,如果雇员连续受雇至少51周,则有权利在被解雇 或者被迫辞职时以不公平解雇为由索赔; (5)如果被解雇,每个雇员有权获得被不公平解雇的赔偿,数额将 超过通知期限内雇员工资、奖金和福利之和; (6)如果雇主不执行给雇员复职或重新雇佣的裁定,法院有可能裁 决增加补偿金额; (7)裁员或其他方式辞退雇员是否公平,取决于解雇过程是否遵守 既定程序。少数情况下,雇主可以解雇有极端行为的雇员而无需支付赔 偿 金; (8)雇员索赔只有通过雇员与其律师签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和解协 议,才有可能获得赔偿; (9)如果公司被出售,雇员自动随公司调动。一般情况下,雇员有 必要得到卖方有关裁员或不公平解雇支付的赔偿保证,或没有这种保证 情 况下买方将会接手的所有其他支付责任的保证; (10)当雇主有5名及以上雇员时,雇主有义务指定一个退休金托管 机构,协助安排退休金事务。 1999年和2004年《就业关系法》规定和加强了工会代表雇员与雇主 谈判的权力。2002年《就业法》进一步扩大了家庭休假、争议解决和固定 期限雇员权利等规定。2008年《欧洲信息通报和磋商指令》规定,超过50

英国补贴政策实施方案

英国补贴政策实施方案

英国补贴政策实施方案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动各项政策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中,补贴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在英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英国补贴政策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英国政府在实施补贴政策时,注重对各个行业进行分类和分级,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

比如在农业领域,政府会对农民提供种植补贴和农业设施建设补贴,以鼓励农民增加农作物种植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而在科技创新领域,政府则会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研发补贴和技术转化补贴,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英国政府在制定补贴政策时,注重对补贴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

政府会建立完善的资金申请和审批制度,确保补贴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同时,政府还会对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使用中的问题,确保补贴资金的有效利用。

另外,英国政府在实施补贴政策时,注重对补贴对象进行激励和引导,促进其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政府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资金补贴和税收减免,以鼓励他们增加投入和改善生产条件。

同时,政府还会对补贴对象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提高竞争力。

最后,英国政府在实施补贴政策时,注重对补贴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政府会对各项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效果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对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政府还会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补贴政策,确保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英国补贴政策的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和有效执行。

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和分级、严格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激励和引导补贴对象、定期评估和调整政策,才能确保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对英国补贴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

英国劳工法

英国劳工法

英国劳工法英国劳工法是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确保公平劳动条件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

该法律体系主要包括《雇佣法》(Employment Rights Act)、《平等权利法》(Equality Act)、《职业安全与健康法》(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 Act)等等。

下面将简要介绍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首先,英国的《雇佣法》是劳工法的核心法规之一。

它规定了雇佣关系中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包括工资、工时、休假、解雇、辞职等方面的规定。

法律明确规定,雇佣者必须向劳动者支付合理的工资,并根据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长短和性质支付加班工资。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例如,获得合理的工作环境、接受培训、受到尊重和不受歧视等。

第二,英国的《平等权利法》旨在保护劳动者不受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性取向等因素的歧视。

该法律明确规定,任何雇主在招聘、录用、培训、提升和解雇等过程中都不能因为这些因素对劳动者进行歧视。

此外,该法律还规定了劳动者权利的保护措施,包括投诉和追究雇主责任的渠道等。

第三,《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是为保护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雇主在提供安全工作环境,预防事故和职业病,以及提供适当培训和防护设备等方面的责任。

此外,该法律还规定了员工在发现工作环境存在危险或卫生问题时报告的渠道和保护措施。

除了上述法律外,英国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劳工法规。

《不法解雇法》(Unfair Dismissal Act)规定了雇佣者在解雇员工时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标准,以确保公平和合理。

《工时法》(Working Time Act)规定了员工的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安排。

《产假法》(Maternity Leave Act)和《亲属护理假法》(Parental Leave Act)等法律则规定了员工在生育、抚养和照顾亲属方面的权利和福利。

总之,英国劳工法是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确保公平劳动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

参考资料2- 劳动法立法发展史

参考资料2- 劳动法立法发展史

第四节 国际劳动立法概述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概念
国际劳动立法,是指由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国 际劳工大会所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二、国际劳动立法的内容
国际劳工组织从1919年第一届大会到2004年底 为止,共通过国际劳动公约184个、建议书194个。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采取的是单行法的形式, 按内容可分为十类。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的劳动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前各国的劳动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的劳动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资产阶级政府力
图加强对工人的压迫,在劳动立法方面首先出现 的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内产生了一批现代的反工人 立法,其特点是镇压工人运动和剥夺劳动者的权 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苏联的劳动法也有了 很大的变化。
第三章 劳动法立法发展史
(教材第二章与第三章)

关键术语
“劳工法规” 《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十小
时法》 《华格纳法》 《塔夫脱—哈特莱法案》 《苏俄劳动法典》 国际劳动立法 国际劳工公 约 国际劳工建议书
第一节 劳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18世纪末期英国“劳工法规”的特点和 无产阶级为反对这些法规的斗争 二、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颁布的意义
四、《劳动法》的实施范围 《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 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 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 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1.《劳动法》的实施范围包括了我国各类性质的
企业的劳动关系 2.对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职工, 《劳动法》的实施范围仅限于和这些用人单位建立 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国际劳务合作政策法规梳理

国际劳务合作政策法规梳理

国际劳务合作政策法规梳理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劳务合作在促进经济发展、促进雇佣机会和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促进国际劳务合作,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

本文将对国际劳务合作的主要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国际劳务合作的现状和趋势。

二、《国际劳务合作法》《国际劳务合作法》是某国家针对国际劳务合作制定的核心法律,旨在规范和管理国际劳务合作行为。

该法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国际劳务合作的范围和定义;2. 劳务合作的程序与要求,包括申请、审批和登记等;3. 劳务合作的合同和条件,涉及薪酬、福利、工作条件等;4. 劳务合作的监督和管理,包括违约处理、投诉处理机制等。

三、国际组织的政策法规除了各国家制定的国内法规外,国际组织也对国际劳务合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

比如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等。

这些政策与法规往往具有指导性和标准化的特点,旨在更好地保护劳工权益和促进国际劳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国际劳务合作的合同保障在国际劳务合作中,劳务合同是保护劳工和雇主双方利益的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劳务合同的公平、合理和可执行性,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劳务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要求;2. 劳务合同的期限和终止条件,包括双方解除合同的程序和要求;3. 劳务合同中的权益保障,包括工资支付、工时安排、休假制度等;4. 劳务合同的争议解决机制,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五、国际劳务合作的监督与管理为了保障国际劳务合作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这些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劳务中介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包括机构的资质认证、信用评价等;2. 劳务合作项目的备案与管理,包括项目的合法合规性审核、风险评估等;3. 劳工权益的保障和监督,包括工资支付的监管、工作条件的检查等;4. 违约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对纠纷的调解处理等。

国际劳工章程

国际劳工章程

国际劳工章程国际劳工章程是一个旨在保护全球劳工权益的重要文件,于1919年由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通过并颁布。

该章程规定了劳工的基本权益和劳动标准,旨在实现公正和人道主义的劳动条件。

下面将重点介绍国际劳工章程的重要内容。

国际劳工章程明确规定了每个工人应享有的基本权益。

这些权益包括正当工作机会、公平工资、无歧视待遇、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及自由结社和集体谈判的权利。

这些权益的确立有助于保护劳工的尊严和权力,确保他们能够在公正和人道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国际劳工章程倡导实施和维护劳动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最低工资、最长工作时间、工作安全和健康、儿童劳工的禁止等。

这些标准旨在保护劳工不受剥削和虐待,确保劳动条件合理且有尊严。

国际劳工法则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非法劳工和不公平的劳动行为。

国际劳工章程还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该章程鼓励各国政府加强合作,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劳工的权益。

此外,国际劳工组织还与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密切合作,以推动各国间的对话和合作,共同解决劳工问题。

这种国际合作有助于促进全球劳工权益的发展和保护。

国际劳工章程还强调了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全球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国际劳工组织鼓励各国政府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以帮助劳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福利。

教育和培训有助于提高劳工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劳工章程强调了落实劳工权益的监督和执行。

国际劳工组织设立了一个监督机构,负责审查各国的劳工政策和实践,确保其符合国际劳工法规。

如果发现违规情况,该组织将与各国政府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合作,通过对话和建议来改善劳工条件。

国际劳工章程是为了保护全球劳工权益而制定的重要文件。

通过确立劳工的基本权益和劳动标准,促进国际合作和教育培训,以及建立监督和执行机制,国际劳工章程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劳工权益的发展和保护,并为实现公正和人道主义的劳动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4年 英国济贫法

1934年 英国济贫法

1934年英国济贫法
在20世纪初至中期,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其中包括一些涉及济贫和社会福利的法案。

在20世纪初,英国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其中最著名的是1908年的国民保险法。

这项法律旨在提供对劳工的社会保险,涵盖了医疗、失业和养老等方面。

此后,社会福利政策逐步发展,包括对贫困家庭的援助和对儿童的保护。

如果你对1934年的英国济贫法有特定的疑问或需要详细信息,请提供更多背景或具体方面的要求,我将尽力提供帮助。

同时,建议查阅英国国家档案馆或相关历史文献,以获取更为详实和确切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劳工政策法规》(一)2014-04-02 14:29:00 来自中国商务部阅读(6919)分享内容摘要:截至目前,英国合法移民已占英国总人口的8%,创造的价值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他们交纳的税款比其消费的服务高出25亿英镑。

虽然内政部宣称合法移民为英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并且没有对现...英国劳务政策及劳务输入有关情况一、英国劳务政策的基本原则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英国合法移民已占英国总人口的8%,创造的价值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他们交纳的税款比其消费的服务高出25亿英镑。

虽然内政部宣称合法移民为英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并且没有对现存人口的工资或就业水平带来任何负面影响,但目前英国对外来移民还是采取适度从紧的政策,尤其是通过工作许可制度(Work Permit System)控制经济移民的数量和质量。

为保证英国国内居民充分就业,英国政府制订劳务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自由流动;限制欧盟以外的国家对英国进行劳务输入。

即:当英国国内劳务供给不能满足相关需求时,英国用人单位必须首先从欧盟成员国中招聘劳务,当确定没有合适人选后,才能从欧盟成员国以外的国家招聘劳务。

但为增强英国综合竞争力水平,英国政府特别鼓励受过良好教育、有特殊技能的高水平人士的流入,并对弥补国内短缺职位的外国劳务提供工作方便。

总体而言,英国劳务市场仍不对欧盟以外的国家开放,其劳务政策的显著特点是:在限制低技能劳工进入英国的同时,鼓励高技能人士及英国国内短缺人士到英国工作。

外籍劳务能否来英工作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获得英国政府颁发的工作许可证。

一般程序是:1)英方用人单位向英国劳务部门(目前是工作许可局,Work Permits (UK))申请输入劳务,说明所招聘职位在英国国内或欧盟内找不到合适人选;2)英国劳务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批,若批准,则签发相应的工作许可证;3)英方用人单位通知被雇用方到英国驻当地使(领)馆办理入境工作签证。

二、工作许可制度概况1919-1920年期间,英国政府首次引入工作许可制度,主要为限制英联邦国家以外的劳务的涌入。

对来自英联邦国家的劳务则一直推行自由流入的政策,直至《1962年英联邦移民法案》的颁布实施,英政府才对英联邦国家的劳务流入加以控制(爱尔兰除外)。

1972年,英政府实施《1971移民法案》,规定工作许可不准再颁给来自欧共体(EEC)以外的非熟练及半熟练工人,英联邦国家的居民从此不再享受任何特权。

2001年大选之后,为弥补国内某些部门技术人员的空缺,并提高英国经济的竞争力,英政府将《高技能移民计划》等新制度引进了工作许可制度体系,作为提升国民技能水平、减少非正规移民及非法劳务流入的措施之一。

这也是英政府首次将工作许可制度与移民制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工作许可局也由此由教育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划入内政部管理。

当前实施的工作许可制度较以往复杂并成熟得多,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主体方案(Main Scheme):包括工作许可(Work Permits)、第一许可(First Permissions)、培训和工作经验方案(Training and Work Experience Scheme)。

目前的《主体方案》是在《1971移民法案》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该方案分别在1981、1989及2000年经过了三次主要的复审。

1981年复审是为了提高审查效益,加快劳务的流动性以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需求;1989年复审引进了两级制度(Two-Tier System),一级制度(Tier 1)的审批较为简洁,主要为方便引进高级管理人员和英国特别空缺的人才,二级制度(Tier 2) 则继续沿用以前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申请人必须符合规定的一般性条件。

在此之间,“关键劳务”(keyworkers)的概念被引进主体方案,意欲引进有特殊技能、有语言和文化水准的高水平人才。

以上改革使得劳务制度更加简便、透明、效益化,流动性更强,也更能满足雇主的需求,同时带来了以下两大变化:一是审批时间大为缩短,由数周变为数天;二是在工作许可局之下成立了“部门工作组”(Sectors Panels),其成员包括了雇主和贸易工会的代表。

部门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经济部门的实际情况,评估劳动力市场状况,监控劳务缺乏程度和类别,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二)高技术移民方案(Highly Skilled Migrant Programme,HSMP):为便于引进国外有特殊技能和经验的人士到英国就业或开办企业,英政府在2002年1月发布该方案,并在2003年10月做了进一步修改,以进一步达到鼓励人才输入的目的。

持此种工作许可的人士在英国居住满4年后,可望获取英国居留权 HSMP为非欧盟国家的居民开创了经济移民的新天地。

与《主体方案》不同,申请此种工作许可之前,不需要事前提供特定的工作岗位空缺,许可证直接发给申请工作者本人,不需与雇主提供的工作相捆绑。

此外,英国历史上首次使用“分数制度”来颁发工作许可。

为成功获取HSMP工作许可,申请人保证能够在英国继续其所选事业的同时,还要在以下5个领域获取65分以上的成绩:教育资质、工作经验、以往收入、所选领域之成就、HSMP优先申请项目。

据统计,自2002年2月至2003年7月间,4861人申请HSMP工作许可,其中2978人(61%)成功获取,并主要分布于以下4个领域:金融(包括会计、银行、投资等);商业经理人(包括咨询师、主管、执行官);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包括软件工程师、计算机专家、电信专家);医疗行业。

虽然此种工作许可数量相对甚微,但它的意义在于:有意鼓励企业家们以英国为家,并表明英国政府对获取技术及更宽泛意义上的全球竞争的态度。

(三)季节性农工方案(Seasonal Agricultural Workers Scheme):主要是在农忙季节,从欧洲大陆雇佣一些18-25岁左右的年轻人作为英国农场主们的帮手。

目前实行操作员及配额管理制度。

操作员(Operators,目前有7名)负责招募雇工并分配至农场,还要保证他们获得适当的工资及生活条件。

配额主要用来进行方案管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配额数量一直是1万名,2001年升至15200名,至2003年达到25000名。

英国政府在2002年对该方案进行了复审,主要对操作员的作用进行了修改,预计于2004年1月起实施。

新方案规定,操作员要根据农场主们的用工要求制订标书,配额将根据操作员的投标情况予以分配。

此外,操作员们还要提交三年期的农忙时节雇工需求预测,以利于政府制订中长期规划。

根据统计,2002年,有19372名外国人士在该方案许可下来英工作。

其中,25%是波兰人,20%是乌克兰人,18%来自波罗的海三国。

(四)部门方案(Sectors Based Scheme):为满足某些部门对低技术劳工的需求,2003年5月份,英政府推出《部门方案》,首先在“食品加工”和“宾馆及餐饮”两部门试行。

在“先到者优先”的原则下,授予两部门业主们各1万名的劳工进口名额(其中允许从欧盟东扩国家招聘7500名劳工,从其它国家招聘12500名),有效期截至到2004年1月。

要求:国家职业资格(NVQ)3级以下、国内劳务短缺的职位;年纪在18-30岁之间。

工作时间最长为1年,劳工不须携带家小,签证到期必须离开英国。

英政府将根据部门实际需求情况定期进行审议或调整。

据统计,自2003年5月至8月6日止,申请人数为2559,其中2108人申请食品加工业工作许可(其中2/3为肉食加工业),451人申请宾馆及餐饮业工作许可。

来自以下四个国家的劳务占了申请总数的65%:乌克兰(24%)、波兰(18%)、斯洛伐克(13%)、捷克(11%)。

三、外国劳务在英情况以下主要介绍《主体方案》之下、1995-2002年间的工作许可证颁发情况。

由于“工作许可”(WP)及“第一许可”(FP)通常被用作国际劳务流动指标,且其颁发数量占到英国政府颁发总数的75%左右,因此,外国劳务在英国的行业、职业等分布情况,主要依据2000-2002年间WP、FP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一)总体情况据统计,1995-2002年间,WP、FP的申请数量逐年稳步上升,由38617份升至155216份,8年间翻了3番以上,其中1999-2000年间是增长最快的一年(42%),2001-2002年回落到20%左右,部分折射出当时ICT产业的兴衰状况,也同时反映出当时英国医疗和其它部门的技术人员短缺状态。

同时期的许可获准情况与申请情况大体类同,年获准率大约在83%(2002年)和92%(2000年)之间,获准数量逐年上升,从1995年的32704人增加至2002年的129041人,增长了295%。

在2002年通过的许可中,71%是长期签证(1年以上),29%为短期签证(1年以下)。

关于拒签情况,虽然绝对数量逐年递增,从1995年的4811人增加到2002年的13773人,增长了185%,但拒签率总体上呈下降态势。

最容易被拒签的国别,首先是印度(拒签比例高达22%),其下依次是巴基斯坦、南非、菲律宾和中国。

以上5个国家占了被拒签总数的一半左右。

在被拒签的行业上,占最大比例的是卫生、ICT和管理。

(二)行业分布情况 2000-2002年间,英政府共签发WP、FP许可证238341份,主要分布在以下5大行业:卫生和医疗服务业(24.1%)、计算机行业(17.2%)、行政、商业和管理服务业(12.7%)、教育和文化活动(8.4%)、金融服务业(8.0%)。

与1995年时的情况相比,外国劳务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许可的主体已从传统的商业服务转向卫生和ICT行业。

如,在1995年占13.2%的金融服务业下降至2002年的5.7%,零售业及制造业更是由1995年的11.7%、8.2%分别下降至2002年的1.4%、3.5%;与此同时,在1995年仅占比7.3%、7.6%的卫生和医疗服务业以及计算机业分别在2002年升至25.1%、14.1%。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机业的工作许可总数自2000年以来已呈下降趋势,并在2002年9月从短缺名单中除去。

(三)职业分布情况 2000-2002年间,“专业助理和技术职业”一直是最大的职业分布群体,虽从2001年起已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占比仍高达50%以上。

其中最主要的3个类别是:1)卫生专业助理和卫生/医疗其它职业,比如护士、放射线技师等,2002年有21458名外国劳务在此岗位就业,占工作签证颁发总数的24.2%;2)计算机分析人员、编程人员和其它IT相关职业,2002年为10004人,占比11.3%;3)文学、艺术、体育和文娱界人士及其相关职业,2002年为5435人,占比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