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坡混凝土浇筑衬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渠坡混凝土浇筑衬砌施工
摘要:渠坡混凝土浇筑衬砌是渠道工程的核心,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顺序精细地完成每一个步骤。本文阐述了渠坡混凝土浇筑衬砌施工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渠道工程;渠坡;混凝土浇筑衬砌;施工
渠坡混凝土浇筑衬砌是渠道工程的核心工作内容,它的工作进度决定了其他工作面的进度,浇筑过程采用螺旋布料器布料,混凝土经输送带运至集料箱,开动螺旋输料器将混凝土自下而上均匀布置在坡面上。开动振动器和纵向行走开关,边输料边振动,边行走。布料较多时,开动反转功能,将混凝土料收回。布料宽度达到2~3m时,开动成型机,启动工作部分开始二次振捣、提浆、整平。施工时料位的正常高度保持在螺旋布料器叶片最高点以下,并保证不得缺料。
1 准备工作
1.1 砂砾料防冻胀层、聚苯乙烯保温板和复合土工膜经验收合格1.2 校核基准线
1.3 拌和系统运转正常,运输车辆准备就绪
1.4 工作台车、养护洒水车等辅助施工设备运转正常
2 衬砌机的安装
phb23000c型混凝土衬砌机是采用轨道式,根据现场试验我们总结到控制好轨道线是衬砌机定位的关键。根据设计渠道纵轴线、渠道断面尺寸和衬砌机的特性,用全站仪放出渠顶和渠底的轨道中心
线,及轨道顶面高程,人工精心铺设。轨道基底要求平整、密实便于控制渠坡衬砌厚度,渠底有地下水的情况必须先对地基进行相应处理(局部换填或浇筑砼垫层),避免轨道基底沉陷影响衬砌质量。
3 模板安装
完成土工膜铺设后开始侧模安装,测量放样出面板横缝位置线和面板顶面及底面线,严格按设计线控制其平整度,不出现陡坎接头。侧模及端头模板采用10#槽钢,并在底部加焊φ12钢筋。模板背面每隔2m焊接一根φ10钢筋,每根长50cm左右,安装模板时,在背面钢筋上加压砂袋对模板进行固定。齿槽和坡肩侧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混凝土衬砌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对模板进行校核,保证混凝土分缝顺直。
4 混凝土拌制
保证渠道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是已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的产品。衬砌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保证满足耐久性、强度和经济性等基本要求,并适应机械化施工的工作性要求。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衬砌混凝土板厚度的1/3.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7cm~9cm。
衬砌混凝土的用水量、砂率、水灰比及掺和料比例通过优化试验确定。配合比参数不作随意变更,当气候和运输条件变化时,微调水量,维持入仓坍落度不变,保证衬砌混凝土机械化施工的工作性。在投入生产前,砂石骨料和胶凝材料等计量器具要经计量部门标定,拌和站配料计量偏差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外加剂采用后掺法掺入,以液体形式掺加,其浓度和掺量根据配合比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拌制时间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随拌、随运、随用,因故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坍落度降低等问题时,在浇筑现场重新拌合,若混凝土已初凝,作废料处理。
5 衬砌混凝土厚度控制
衬砌厚度的控制由衬砌机的液压升降支腿和内置的模板进行调
节控制,轨道的铺设的纵坡比率与渠道的纵坡比率一致,在衬砌过程中使用自制的高程标签插入已铺好的混凝土中检查衬砌厚度(包括虚铺厚度及压光后的厚度),坡肩、坡面、坡脚处均设侧点,如发现厚度有误差及时进行调整(调整布料机虚铺厚度或调整成型机小车与坡面的垂直距离)。
6 衬砌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衬砌基层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的衬砌施工。混凝土熟料由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布料机进料口,采用螺旋布料器布料,开动螺旋输料器均匀布置。开动振动器和纵向行走开关,边输料边振动,边行走。布料较多时,开动反转功能,将混凝土料收回。布料宽度达到2~3m时,开动成型机,启动工作部分开始二次振捣、提浆、整平。施工时料位的正常高度应在螺旋布料器叶片最高点以下,保证不缺料。30cm段护顶混凝土与渠坡混凝土一次成型。使用滑膜衬砌机时完成一段渠坡衬砌后往前行进。用同衬砌厚度相同的槽钢作为上下边模板,安装在上口设计水平段外边线和坡脚齿槽外边线处,并用钢筋桩与底基定位。防止边脚混凝土坍塌变形。
7 渠坡混凝土衬砌操作要点
①衬砌机匀速连续工作;②衬砌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振捣器的工作情况,如发现衬砌后的板面上出现露石、蜂窝、麻面或横向拉裂等现象,立即停机检查、修理,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处理;③控制振捣时间,使混凝土不过振、漏振或欠振,达到表面出浆,不出现露石、蜂窝、麻面等;④保证衬砌机仓内有充足的混凝土拌和物,仓内拌和物料位高于振捣簧片。
参考文献
[1] 许立军,段培国.渠道现浇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