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析气藏开发ppt课件

合集下载

凝析气藏开发_简介

凝析气藏开发_简介
① 油气取样方法和工具的改进,以及油气相态实验 分析技术的拓展;
② 近井带凝析油析出和对气井产能影响机理及防治 方法研究;
③ 凝析气井的产能和动态分析研究;
二、开发特征
④ 凝析气井稳定和不稳定试井方法研究; ⑤ 凝析气井近井带凝析油饱和度分析和临界流动饱和 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⑥ 凝析气藏水平井开采技术研究; ⑦ 凝析油气一些工程参数的测定研究等。
二、开发特征
▪ 8)再就提高气井产量和保持压力开发的两项关 键技术展开说明
(1)凝析气井增产技术 ① 注干气(C1为主)单井吞吐 a.地层压力低于最大凝析压力 b.主要的增产机理是把凝析油挤向地层深处,清扫
近井地带
二、开发特征
② CO2处理凝析气井近井地带 乌克兰季莫菲也夫凝析气田处理后产量提高了0.3-0.5
290g/m3<CN<675g/m3 特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 600 m3/m3<GOR<1000 m3/m3
675g/m3<CN<1035g/m3
世界上还有含量超过1035 g/m3,如美国加州卡尔—卡尔 纳(Cal Canal)凝析气田的凝析油含量达1590cm3/m3。
二、开发特征
❖1.衰竭式开发会产生反凝析损失。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 储层油气体系在地下和地面都会发生反凝析现象,气井既 产气又产凝析油。 ❖2.凝析油气体系相态变化与其组分、组成和压力、温度之 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引起凝析气井井流物组分组成及相态 变化的热动力学条件(压力、温度和组成)变化,也会直 接影响到凝析油和其它烃类的地面回收率,必须采用上下 游一体化的配套开发与开采工艺技术,才能科学合理开发 凝析气藏。
一、地质特征
3、凝析气井采出井流物组成分布特征 开采初期,凝析气井采出的原始井流物组成分布一般 具有以下规律:

凝析气藏开发ppt课件

凝析气藏开发ppt课件
选择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凝析油的地质储量:凝析油的地质储量大于N万t, 即可选择注气开采方式。因此, 一般凝析油的注气采收 率最低为60%,地质储量为N万t时,注气采出0.6N万t。 凝析油的采出量与注气地面工程总投资相平衡时,即为 注气的界限储量。这个界限在国外一般为30万t。
29
凝析气藏的开发
21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开发工程论证
井网及井网密度
1.衰竭式开采时的井网系统
(2)环状布井或线状布井及丛式布井
这种井网形式主要取决于含气构造形态。如为圆形或弯状含 气构造上,即可采用环状井网,而在长轴背斜上,则可采用线状 或排状布井系统。此外,当气藏埋藏较深时,可以采用在地面集 中的丛式布井系统,每口井的偏斜角度和方向不同。
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2.C1/C5+比值法
这个方法是用Cl与C5+的摩尔含量比值来判断 的。该比值小于52为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大于 52则为不带油环的凝析气藏。根据前苏联100个 凝析气藏检验,其符合率为83%。
11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3. 根据储层流体组份的组合判断法 4.秩类法 5.Z因子法 6.势函数法 7. 准数法 8.摩尔油气比与采出的摩尔数之和判断法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开发工程论证
井网及井网密度
3.凝析气藏注气的井网系统
凝析气藏的注采井网多采用五点井网系统。如 图7—2所示A,B为注气井,C,D, E,F,G, H,I为生产井。当干气突入生产井时,则残留 一部分未被驱替的湿气。如果把原来的生产井 G转为注气井时,则可能会把残余的部分进一 步驱扫,提高了凝析油采收率。 五点法井网 注气,当干气突破以前湿气的累积采出量等于 用气藏体积表示的累积注入量。而当累积注入 量为五点井网单位体积的70%时,即产生干气 突破.此后则湿气迅速下降,以致逐渐降到零。

凝析气藏开发_简介

凝析气藏开发_简介
倍。 ③ 液态溶剂处理凝析气井近井地带 ④ 采用富气处理凝析气井近井地带
富气指脱了凝析油后富含C3-C4组分的C1混合物 。 ⑤ 甲醇前置段塞+干气处理凝析气井近井地带
二、开发特征
(2)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多种保持压力开发技术
① 注气开发技术 有四种注气保持压力技术很有新意 a.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低于最大凝析压力下的注气开发
二、开发特征
▪ 8)再就提高气井产量和保持压力开发的两项关 键技术展开说明
(1)凝析气井增产技术 ① 注干气(C1为主)单井吞吐 a.地层压力低于最大凝析压力 b.主要的增产机理是把凝析油挤向地层深处,清扫
近井地带
二、开发特征
② CO2处理凝析气井近井地带 乌克兰季莫菲也夫凝析气田处理后产量提高了0.3-0.5
低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 5000 m3/m3<GOR<18000 m3/m3 45g/m3<CN<150g/m3
中等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2500 m3/m3<GOR<5000 m3/m3 150g/m3<CN<290g/m3
一、地质特征
4、凝析气藏的分类 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 1000 m3/m3<GOR<2500 m3/m3
谢谢!
技术 b.以储气库方式后期开发凝析气藏 c.后期注N2开发部分水淹的凝析气藏 d.气水交替注入开发凝析气藏
二、开发特征
② 注水开发技术 a. 屏障注水 b. 水气交替注入 c. 直接注水
三、反凝析
凝析气藏反凝析可以引起储层气相渗流特征严重劣化 凝析气藏-井底压力大于露点压力凝凝析气析 Nhomakorabea气

单相区
三、反凝析
▪ 3)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中间烃(C2—C6)和凝析油(C7+) 的地面回收率 。

第二十一次课第七章地温场凝析气藏

第二十一次课第七章地温场凝析气藏
一是静水压力梯度,即静水压力随深度的增加率。 一般105Pa/10m。
二是动水压力梯度:沿水流方向上,单位距离的压 力降。
2.地层压力来源:
主要有两个来源:
(1)地层孔隙空间内地层水重量所产生的静水压力;
(2)上覆岩层重量所产生的压力,即地静压力。
➢一般情况下,地层与外界联系,即开放体系,地静压 力主要由岩石骨架承担,岩层连通孔隙中的流体只承担 地层水重量产生的静水压力,地层压力为静水压力。此 时为正常地层压力。
h——恒温带的深度
地球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100m,称为正常地温 梯度。低于此值的为地温梯度的负异常(冷盆地), 高于此值的为地温梯度的正异常(热盆地)。
由于地球热力场的非均质性,地温梯度在各地不一。如松 辽盆地 4.0℃/100m,四川盆地川南地区 2.4 ℃/100m。
地温梯度的高低,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乃至开采等都 有很大的影响。
2)常(恒)温带:是地球内热与太阳辐射热的 相互影响达到平衡的地带,约20-130米厚。
3)地热带(增温带):常温带之下,温度随深度 增加而有规律的增大。
对于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来说,主要是研究增温带。
地壳上层10km以内,热能可能来自地核热源。包 括岩浆侵入与冷却、地热辐射与对流、放射性元素 蜕变、地壳变动摩擦热、渗透层内放热化学反应等。
2.地温级度:地温每升高1℃时,深度的增加值。实 际上是地温梯度的倒数。
DT=(H-h)/(T-t)
(二)地温的影响因素:
1.大地构造性质
影响地温的因素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和全局性影 响的是大地构造性质。
1)所处的构造部位:是决定区域地温分布的最重要 的控制因素。
从全球来看,在板块构造的不同部位,反映了截然不同 的地温特征。如大洋中脊的高地温,海沟部位的低地温, 海盆部位的一般地温。在我国,在稳定的古老地台区具 有较低的地温,而在中新生代裂谷区则具有较高的地温。

气藏动态分析PPT课件

气藏动态分析PPT课件

等参数减小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计算气井绝对无阻
流量;确定气井合理的生产压差和产量,使气井和
气层协调工作。
干扰试井和脉冲试井可确定两口或更多井之间
储层的连通性及压力连通范围,计算气层传导率和
储渗能力。它们适应非均质低渗透气藏的试井解释,
并用此法确定裂缝分布及发育方位,还发展了一系
列不稳定试井方法。
.
21
4)音响试井技术
该技术能弥补由于岩性、泥浆等因素给测井 带来的困难。深部音响水动力试井仪器不受岩性 影响,也不受下油、套管的限制。气或水单相流 动,以及气与水两相流动的声谱均不相同,通过 井与地层连通的部位时,能接收到较大音响程度, 以此来辨别气、水层位和能量大小。国内还未见 用此类试井技术。
.
22
6、气井工程有什么问题?采取何种措施?效 果和经验教训?
.
5
7、对处于不同开发方式的气井、气藏在不同
开发阶段,应采取何种工艺措施来改善开采条件、
提高开发效果?各种工艺措施的效果评价?
8、如何选定适当的数值模拟模型,在历史拟
合基础上,对单井及全气藏开采动态进行数值模拟?
对开采动态进行预测,并给出最佳的开发、开发调
.
16
3)利用非烃组分浓度分布规律监测气水界面
含气层中H2S浓度的分布可定量地确定气藏面 积上产能大小及分布范围。H2S浓度越高,单位地 层储气能力越低,反之,孔隙中烃含量越高。CO2 和H2S的浓度分布规律相同。含N2量最高的地区, 含H2S量最低。大部含气层系中H2S含量随深度增 加而增加,气液接触带附近H2S浓度急剧增加。
第三讲 气藏动态分析简述
.
1
引言
气藏动态分析是气田开发管理的核心,它贯彻

低渗凝析气藏试井解释方法及应用课件

低渗凝析气藏试井解释方法及应用课件
低渗凝析气藏试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四、应用实例(濮8-12井)
2、生产应用
So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 0.1
生产1年(不考虑吸附) 生产2年 生产4年 生产6年
生产1年(考虑吸附) 生产2年 生产4年 生产6年
1
10
100
1000
r(m)
低渗凝析气藏试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四、应用实例(濮8-12井)
2、生产应用
Pwf (MPa )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不考虑吸附: Pr=35.96MPa Pr=30MPa Pr=20MPa Pr=10MPa
考虑吸附: Pr=35.96MPa Pr=30MPa Pr=20MPa Pr=10MPa
低渗凝析气藏试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四、应用实例(濮8-12井)
1、试井分析
考虑吸附影响后, 近井地带有效渗透率降低了约8.39%, 表皮却增大了9.16%。远井地带,有效渗透率也降低了 8.22%。这说明多孔介质界面现象对凝析油气的渗流与试 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多孔介质吸附了部分凝析 油气,这些吸附相不参与流动,就相当于堵塞了部分渗流 通道,增大了渗流阻力,脱附出的凝析油气与反凝析液也 会堵塞一定渗流空间,自然会出现有效渗透率“降低”, 表皮“增大”的现象。另一方面,远井地带的渗透率是近 井地带的两倍,也说明了反凝析液饱和度的存在,大大降 低了渗透率。
100
1000
10000
tD/CD
考虑相态变化的凝析气藏试井分析图版
100000
低渗凝析气藏试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四、应用实例(濮8-12井)

第4章 凝析气藏开发

第4章 凝析气藏开发

凝析气藏
pf p C pf p m axs C
p m axs
Tmaxs Tmaxs psep psep Tf T Tf T psep Tf T Tmaxs
近临界态凝析气藏
挥发性油藏
黑油油藏
4.1.3 烃类类型的判别方法
1、相图判别法
1)干气藏 不含常温常压条件下液态烃 (C5以 上)组分,或者很少(0.0001—0.3% ),甲烷以上气体同属物(C2—C4) <5%(摩尔)。 相图很窄 开采过程中地下储层内和地面分离器 中均无凝析油产出,通常甲烷含量大于 95%,气体相对密度小于0.65。
表中的平均分子量由加和原则求得,即
M = ∑ M i Zi
i =1 n
4.1.3 烃类类型的判别方法
3、地层流体密度和平均分子量判别法
地层条件下的流体密度ρ由取样测得,若无实测资料,可用经验公式计 算: 当 M<20时:
ρ =( M − 16) /13.3
当20< M <250时:
ρ=(lg M -0.74)/1.842
4.1.3 烃类类型的判别方法
1、相图判别法 3) 凝析气藏
与油藏的差别是: 1)在原始地层条件下,烃类体系所处的相平衡状态不一样。烃类体系处 于液相状态,若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气体全部溶解于油中。而在凝析 气藏中,当地层压力高于初始凝析压力时,油、气处于单相气相态,C5以 上组分(凝析油)也处于气相。 2)油藏原始气油比一般不超过600—700m3/t,凝析气藏的气油比大,且 在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变得更大。 与纯气田的差别是: 1)从凝析气井中同时产出凝析油和天然气。 2)当地层压力降到初始凝析压力以下时,出现反凝析,当地层压力处于初 始凝析压力和最大凝析压力之间时,凝析油会从气相中析出,部分残留在储层 中,造成凝析油的损失。

凝析气藏的开发机理

凝析气藏的开发机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凝析气藏的开发机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10级 3班 张益铭 10022110
目录
• • • • • • 1、定义 2、凝析气藏开发特征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生产特征及开发机理 5、凝析油堵塞 6、EGR机理及展望
NO.1定义
• 在油气藏勘探及开采实践中常常见到这种现象:在地 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由于温 度和压力降低,反而会凝结出液态石油,这种液态的轻质 油就是凝析油,这种气藏就是凝析气藏。凝析气藏是介于 油藏和气藏之间的一种气藏。 虽然凝析气藏也产油(凝析油),但凝析油在地下以 气相存在。而常规油藏乃至轻质油藏在地下以油相存在, 虽然其中含有气,但这种伴生气在地下常常溶解于油,称 为单一油相。一般气藏(湿气藏、干气藏)在开采过程中 很少产凝析油。
NO.4生产特征及开发机理
凝析气藏反凝析特征评价方法: 1、基于室内凝析气相态实验结果评价储层反 凝析。 2、基于生产气油比评价储层反凝析。 3、基于生产气体组分及密度变化评价储层反 凝析。 4、基于拟采气指数评价储层反凝析。 5、考虑井生产时间评价储层反凝析。
6、考虑井生产部位评价储层反凝析。 7、考虑不同井型评价储层反凝析。 8、考虑单井数值模拟评价储层反凝析。 9、考虑单井产量评价储层反凝析。 10、考虑储层应力敏感评价储层反凝析。 11、应用模糊分析方法评价储层反凝析。
最近发展了一种新的技术,可以提高由于凝析油 堵塞所降低的气相相对渗透率,并发现甲醇能有 效地除去凝析油和水并恢复低渗石灰岩岩心的产 气能力。

NO.2凝析气藏开发特征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凝析气藏的开发特征,我想那就是: 难。 随着石油工业不断发展以及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 长,大大加快了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一系列气田得到开发。 随着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其中凝析气田在世界气田开发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储量在世界范围内占很大比例,我 国陆续发现了很多复杂凝析气藏,边底水凝析气藏就是其 中一类非常复杂的凝析气藏。 与常规油气藏相比,凝析油气体系渗流复杂,且在开采 过程中伴随复杂的相态变化,存在反凝析现象。在边底水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边底水存在,造成边水突进及底 水锥进,窜入井筒,导致气井产水并积液,产气量大大降低甚 至停产,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和寿命,是边底水凝析气藏 开发难题之一和主要开发特征。

气田及凝析气田开发4-2

气田及凝析气田开发4-2

Z
Zi
G
p ec f ( p~i pG)p在普通坐标上呈直线关系 Z
p/Z ●1代表不变形储集层的压力降线
●2代表弹性变形储集层压力降线
●若用线2初始段延长线3外推得 到的原始探明储量会偏高
3
1
2
Gp
2)动态储量的计算 ●动态储量和静态储量
-静态储量:容积法计算的储量
-动态储量:根据气藏开发过程中试井和生产 资料等动态资料,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计算 的储量 (1)动态储量计算方法 压降储量计算方法(物质平衡计算法)、弹 性第二相法、不稳定晚期法、压力恢复分析 法、生产资料拟合法等等
井绝对无阻流量大。因此把气井绝对无阻流 量直接标在气藏井位图上,就能看出气藏储 层性质均一程度的分布。
卧龙河气田 Tc51气藏产能 分布等值图
3、气藏驱动类型的判别和动态储量计算
1)气藏驱动类型的判别
(1)砂岩气藏 储集层孔隙骨架弹性膨胀忽略不计,天然气 采出主要靠自身弹性能量的膨胀。 物质平衡方程式
p2 pi2 p2
(4-50)、(4-51)式可写成
1 p1 G p1 qn 2 p2 Gp2 qn
(4-52)
1 p1 2 p2 G p1 G p2
(4-52a)
●如何求各气层储量G1、G2 以及窜流量qn?
1 p1 2 p2 G p1 G p2
t1时刻 1 p1(t1) 2 p2 (t1) G p1(t1) G p2 (t1)
第三节 气藏动态分析
●气藏动态分析 在气藏投产以后,用气井生产、试井和测 试资料,分析气井、气藏的生产特点,研 究气藏开发过程中所暴露的主要矛盾,不 断加深对气井、气藏的开采特征与规律的 认识,为编制开发、调整挖潜方案、气井 增产措施和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凝析气藏的开发机理ppt课件

凝析气藏的开发机理ppt课件
凝析气藏的特性包括地层压力高、气藏压力系数低、气藏温度低、气油比高、采 收率高等。
凝析气藏开发的重要性
凝析气藏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 其开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 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
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凝析 气藏的开发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 清洁能源比重、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 的依赖具有重要作用。
凝析气藏的开发机理
• 引言 • 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 凝析气藏的开发机理 • 开发策略与技术应用 • 实例分析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引言
凝析气藏的定义与特性
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天然气藏,主要特征是地层压力随着气藏的开采而逐 渐降低,导致气藏中的天然气从液态逐渐析出,形成凝析油和干气。
要方向,包括提高天然气净化处理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
03
水平井和多分支井技术
水平井和多分支井技术是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研究水平井
和多分支井的设计与优化技术,提高开发效果。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01
深入开展凝析气藏开发机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实际开发提供
理论支撑。
加强技术创新研究
热力学特性
凝析气藏的热力学特性包括温度、压力、组分和相态等,这些特性对开发效果和采收率有重要影响。
渗流规律与动态分析
渗流规律
凝析气藏在开发过程中的渗流规律与常规气藏有所不同,需要考虑相变对渗流的影响,如气液两相的相对渗透率 变化等。
动态分析
对凝析气藏进行动态分析是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产能分析、采收率评估和生产动态预测等,有助于优化 开发方案和提高采收率。
02
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形成过程

气田及凝析气田开发4-1

气田及凝析气田开发4-1

/(q3
q1)
(
pwf
2 1
pwf
2 4
)
/(q4
q1)
(
pwf
2 2
pwf
2 3
)
/(q3
q2
)
(
pwf
2 2
pwf
2 4
)
/(q4
q2 )
(
pwf
2 3
pwf
2 4
)
/(q4
q3
)
●在直角坐标上绘制
pwf
2 i
pwf
q j qi
2
j
与qj+qi关系曲线
pwf
2 i
pwf
2
j
q j qi
A B(q j qi )
p/pe(%)
紊流渗流 0
70.7 89.4 94.8 99.5
p/pe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直线渗流 紊流渗流
2000
4000 r/rw
6000
8000
3、井底温度低于气层温度 在井底近井区,由于压力降的存在,发生 节流效应,使天然气温度下降,明显低于 气层温度。
二、气井产能确定方法 ●气井的产能的表示 绝对无阻流量 ●绝对无阻流量 在井底敞开(井底压力≈0.1MPa)的情况 下气井所能产出的气量。
n
)
]
(4-24) (4-25)
C
1
C
C1(ln
t12
rw
1
)n
(ln t 2 )n
rw
t (4-26)
C随测试时间延长,趋于稳定,因此
可根据上图确定稳定的C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判断法.
(2)按圈闭特点分类:分为构造型、地层型、岩性圈闭型和混
合型。
(3)按气水关系和驱动条件分类:分为边水型、底水型、无
边水或底水型。
.
13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分类
2. 按流体分布情况分类 :
(1)不带油环的凝析气藏。 (2)带油环的凝析气藏,但油环不具有工业价值。 (3)带油环的凝析气藏,油环具有工业价值。 (4)凝析气顶油藏。油藏的地下体积大于气顶的地下体积。
.
4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油气藏按流体性质分类可以分为:黑油油藏、挥发油油
藏、凝析气藏、湿气气藏和干气气藏。因此,首先应该识
别凝析气藏与这些类型的油气藏的不同之点。 根据它们的
气油比进行判断:
油气藏类型 黑油 挥发油 凝析气 湿气 干气
气油比(m3/m3) 0356.2
.
7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除上述特征外,凝析气藏在原始地层条件下, 为单相气相状态,生产后在地面可以同时 产出 天然气和凝析油。而凝析油一般为无色或浅黄、 黄褐色、相对密度为0.72--0.80左右。综合上 述特点即可对凝析气藏加以正确地判断。
.
8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3. 按凝析油含量分类
由于各国的凝析气田储量及开发情况,以及外采工艺技术水平不 同,各国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
.
14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分类
3. 按凝析油含量分类
.
15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分类
3. 按凝析油含量分类
.
16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1.C5+含量法 根据储层流体分析结果、用C5+含星作为标
志,判断凝析气藏是否带有油环。即C5+含星大 于1.75%,为带油环的凝析气藏;而C5+含量小 于1.75%时,为不带油环的凝析气藏。用这个
方法对苏联100个凝析气藏进行检验,结果符
合率为86%。
.
10
凝析气藏的开发
.
19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开发工程论证
井网及井网密度
影响井网和井网密度的因素有:技术经济指标气水动力学因素;地 质特点如储层性质的均匀程度、含气构造形态、以及储层埋藏深度 等;特别当凝析油含量高、储集层厚度大、 倾角也大时,则凝析 油含量可能呈梯度分布的特点。考虑上述因素,可把凝析气藏的井 网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356.2534.3 534.326715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按摩尔组成进行判断: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根据前苏联持列平Γ·Φ对150多个油气藏的研究认为烃 类分子量与地层流体密度和不同油气藏有密切关系。由 此进行判断: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2.C1/C5+比值法 这个方法是用Cl与C5+的摩尔含量比值来判断
的。该比值小于52为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大于 52则为不带油环的凝析气藏。根据前苏联100 个凝析气藏检验,其符合率为83%。
.
11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国外从30年代初至今对凝析气田开发已有七十年的 历史和经验。我国从50年代起,陆续发现不少凝析气 田,并相继投入了开发。
定义:当地层温度大于80℃,地层压力大于15MPa时,
地下的液态石油变成气态。当开采时,由于温度和压
力的下降、气态石油变成液态石油。具有这种特性的
气藏叫凝析气藏。
.
2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凝析气藏分类
.
3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目前世界各国已发现的凝析气藏的埋藏深度一般都在 1500—5000m的范围。在不同的埋藏深度其压力和温度 也不相同。而压力和温度对烃类流体性质及其相态影响很 大。例如在2500—5000m范围内多为凝析油饱和度不高 的凝析气藏,而在1500—3000m的凝析气藏则凝析油饱 和度较高,一般具有较大的油环。在勘探阶段对凝析气藏 的正确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概论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开发工程论证 凝析气藏开采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 凝析气藏开采动态
.
1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概论
凝析气藏是—种既不同于一般气藏也不同于油藏的 特殊类型气藏。其开采技术比一般气藏和油藏复杂得 多。因为,开发凝析气田时除考虑天然气采收率外, 更重要的还需考虑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问题。
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判断方法
在勘探阶段查明是带油环的凝析气藏或者不 带油环的凝析气藏不仅对开发这类油气藏具 有 重要价值,同时对指导勘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近些年来苏联的研究人员根据流体样 品 分析,应用数理统计法对凝析气藏具有或不具 油环进行多种方法的判断。
.
9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
18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开发工程论证
开发层系
当气藏或凝折气藏包括多套含气层时,必需考虑开发层系问题。换句话说, 是用一套井网开发多套层系,还是用不同井网分层系进行开采。主要应考虑 以下因素:
(1)气藏和凝析气藏的流体性质是否相同; (2)各含气层的原始气一油界面或气一水界面及其压力系统是否一致; (3)各含气层的储层性质及产能情况,以及各层的储量分布特点等; (4)包括所有含气层在内的含气井段大小,及其对后期改造的影响。
凝析气藏分类
3. 按凝析油含量分类
由上述分类标准可以看出,前苏联的第二种分类与美国的分类比较近似.只 是美国又分出—个特高含量类型。因此,建议采用美国这种分类较为适宜。 即四种分类级别,对小于7g/m3这一级可以删掉,以便于简化和应用。
.
17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开发工程论证
开发层系 井网及井网密度 凝析气田开采方式的论证
3. 根据储层流体组份的组合判断法 4.秩类法 5.Z因子法 6.势函数法 7. 准数法 8.摩尔油气比与采出的摩尔数之和判断法
.
12
凝析气藏的开发
凝析气藏判断方法及其分类
凝析气藏分类
油气藏分类的目的是便于在勘探与开发中应用。
主要按以下分类原则进行分类。
1.按地质特点分类原则进行分类
(1)按储层类型分类:可以分为层状、块状和透镜体的凝析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