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的四大菜系

中国的四大菜系我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
其中,鲁菜、川菜、淮扬菜和粤菜、享称为“四大菜系”,加上浙菜、闽菜、徽菜、湘菜、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本文就着重介绍“中国四大菜系”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如何发展和演变以及其特点,高超技法和著名代表菜。
1》鲁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
鲁菜风味独特,个性鲜明,其风味和技艺南北贯通,尤其风行于北方地区。
鲁菜风味浓在于用料广泛、选料讲究、刀工精细、调和得当、功于火候、烹饪技艺全面。
尤以爆、炒、烧、炸、溜、蒸、扒、贴,其风味咸鲜适口、清香、脆、嫩,汤精味醇,自成一格,适应性强。
鲁菜的“爆”法可分为油爆、汤爆、葱爆、酱爆、火爆等多种。
“爆”制菜需旺火速成,故为保护食品营养素最佳的烹调技法之一,特别是油爆菜,必须是旺火快炒、连续操作、一鼓作气、瞬间完成。
成菜酒油芡汁,挂汁均匀,有汁不见汁,菜尽盘光。
食之,鲜嫩香脆、清爽而不腻。
“塌”是山东独有的一种烹调质量。
塌菜的主料要事先用调料腌渍,入味或夹入馅心,再沾上粉或挂以蛋糊,两面塌煎至金黄色时,放入调料和清汤,以慢火塌尽汤汁,使之浸入主料增加鲜味。
山东各地广为流传的“锅塌鱼肚”、“锅塌黄鱼”等,都是久为人们所乐道的传统名菜。
鲁菜以汤为百鲜之源,注重用汤,精于制汤,尤其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
清淡分明,取其清鲜。
用“清汤”、“奶汤”制作的菜品繁多,仅名菜就有“清汤柳叶燕窝”、“清汤全家福”等十种之多。
内中分别为高档宴席的珍馔美味。
鲁菜烹制海鲜亦有独到之处。
尤以对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称一绝。
在山东,大凡海产品,不论是参、翅、燕、贝还是鳞、介、虾、蟹,经当地厨师妙手主制,都成为精鲜美味之家肴,仅胶东沿海盛产的偏口鱼运用多种刀工处理和不同制作方法,可烹制出上百种菜肴。
中国菜八大菜系历史和特点

中国菜八大菜系历史和特点中国菜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菜系之一、中国的菜系分为八大菜系,它们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和徽菜。
每个菜系都有独特的历史和特点,下面将逐一介绍。
第一个菜系是鲁菜,鲁菜是中国最早的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菜系之一、鲁菜起源于山东省,有着悠久的历史。
鲁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味道而闻名。
它注重火候和色、香、味的协调。
鲁菜以煮、炖、煨、焖为主,注重原汁原味。
鲁菜讲究鲜、嫩、脆、糯,以及“剁、铰、切、砍、拆”等刀工技巧。
第二个菜系是川菜,川菜起源于四川省,也是中国最有名的菜系之一、川菜以其辣、麻、酸、甜、咸的独特口味而闻名。
它注重辣味的使用,以及各种调味料的组合。
川菜以烹饪技巧独特而著称,如炒、爆炒、烧、炖等。
川菜还注重菜品的色、香、味的协调,讲究“一索到底”和“烹、炸、煮”等烹饪方法。
第三个菜系是粤菜,粤菜起源于广东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菜系之一、粤菜以其鲜、嫩、爽的特点闻名。
粤菜注重烹调技巧和食材的新鲜度。
它以蒸、煮、炒、炸为主要烹调方法,注重清淡、鲜美的口味。
粤菜还注重提取食材的原汁原味,提倡“炊者尽其功”和“食生之理”。
第四个菜系是闽菜,闽菜起源于福建省,也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菜系之一、闽菜以其清淡、鲜美、细腻的味道而闻名。
闽菜讲究食材的鲜嫩和原汁原味。
它以烹煮技巧独特而著称,如烧、煨、爆、焖等。
闽菜还注重刀工,强调色、香、味的协调性。
第五个菜系是苏菜,苏菜起源于江苏省,也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菜系之一、苏菜以其淡、咸、鲜的特点而闻名。
苏菜注重食材的细嫩和原汁原味。
它以烹饪技巧独特而著称,如扣、炒、煮、蒸等。
苏菜还注重刀工和造型,追求色、香、味的协调性。
第六个菜系是浙菜,浙菜起源于浙江省,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菜系之一、浙菜以其清淡、鲜美、滑嫩的味道而闻名。
浙菜注重食材的鲜嫩和原味。
它以烹调技巧独特而著称,如蒸、煮、爆、焖等。
浙菜还注重“松为贵”的刀工,追求色、香、味的协调性。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在中国的灿烂文化中,菜肴文化也是一大瑰宝。
中国旅游菜谱上常常介绍中国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
这四大菜系代表了中国菜肴史上的重要阶段,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成为中国餐饮文化的象征。
本文将着重阐述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
第一、鲁菜鲁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又称“鲁菜系”、“山东菜系”。
始于鲁国的曲阜,是以鲁菜为代表的山东菜系,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样的制作方法和独特的风味。
其特点在于讲究食材的原汁原味、口感清爽、咸鲜适宜、烹制技法丰富等。
以烩、卤、炸、炖等技法为主,以植物油、花椒、姜、蒜、盐等调味料为主,吃起来颜色鲜艳、味道浓郁,做菜讲究热油烧透再炒、说饮食清淡讲究营养均衡、饮食讲究地方特色又不失适口性,是鲁菜系的特点。
第二、川菜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又称为“川菜系”。
同样源于远古文明的川渝地带,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菜系之一,而在当今的中国菜肴界中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菜系。
川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辣椒使用的广泛,以及茶树菇、豆瓣酱、花椒等药用植物的出色运用。
注重口味的鲜、酸、甜、辣、咸相融的完美配合,同时讲究用料大方,口味重、鲜嫩美味且香味浓郁,是川菜系的特点。
第三、粤菜粤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出自广东地区,是中国菜系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与华南带桂、闽、粤地区有很大关系,广东作为海滨省份,粤菜也是以海南鲜味见长。
粤菜讲究原汁原味,追求烹饪手法的精湛和食材的新鲜精选,口味偏清淡,烹饪手法优美,强调菜式的色味形态和口感的丰富性。
它以烤、炸、焖、烩、蒸、煮等多种烹饪技法制作而成,擅长制作以海鲜为主的寿司、烤鸭等菜品,以削肉、切丝、切含、切花等刀工技巧为代表,精美的外形,香气浓郁、美味可口是粤菜系的特点。
第四、苏菜苏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是江苏菜系的代表。
江苏菜的发展史上跨足了清朝、民国、抗战、解放等多个历史时期,是中国菜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菜讲究“宜烹细火、妙用芡汁”,以鲜、嫩、软、滑、扎实的口感和鲜明多样的口味而著称,也是潮州菜舞台上的遐荣菜品。
中国四大菜系

之
菜 系
Hale Waihona Puke 四 大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11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师范) 蒋云梅 114130260
中国四大名 菜
山东菜系—鲁菜 江苏菜系—苏菜
四川菜系—川菜 广东菜系—粤菜
鲁 菜
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
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 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 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 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 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 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 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
谢谢!
苏菜
流派: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 历史、特点 :起始于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与浙菜
竞修秀,成为“南食”两大台柱之一。其特点是浓中带淡, 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烹 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 名菜 :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 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等。
川菜
流派: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 历史、特点 :在秦末汉初就初具规模。唐宋时发展迅
速,明清已富有名气。受市民文化影响,味多,味广,味 厚。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 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 麻脍炙人口。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烹调 方法擅长于烤、烧、干煸、蒸。 名菜 :回锅肉、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 肉丝、干烧鱼翅 、怪味鸡块、麻婆豆腐等 。
粤菜
流派:有广州(广府)、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
菜为代表。
历史、特点 : 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南宋时受御厨
随往羊城的影响,明清发展迅速。20世纪随对外通商,吸 取西餐的某些特长,粤菜也推向世界。选料广、博、奇、 杂,讲究原汁原味,鲜、嫩、爽、滑。其烹调擅长煎、炸、 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 名菜 :三蛇龙虎凤大会、烤乳猪、 五蛇羹、 盐 火局鸡、菜心炒牛肉
中国四大菜系主要特点

xx四大菜系的主要特点中国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名厨传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四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山东)、川菜(四川)、淮扬菜(江苏)、粤菜(广东)。
代表了各地色、香、味、形俱佳的传统特色烹饪技艺。
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
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
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
鲁菜历史极其久远,《尚书•禹贡》中载有“青州贡盐”,说明至少在夏代,山东已经用盐调味;远在周朝的《诗经》中已有食用黄河的鲂鱼和鲤鱼的记载,而今糖醋黄河鲤鱼仍然是鲁菜中的佼佼者,可见其渊远流长。
鲁菜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齐鲁两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尤其傍山靠海的齐国,凭借鱼盐铁之利,使齐桓公首成霸业。
鲁菜中的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独具风味,可能是继承古代善于做羹的传统;而胶东菜以海鲜见长,则是承袭海滨先民食鱼的习俗;孔府菜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色,其用料之精广、筵席之丰盛堪与过去皇朝宫迁御膳相比。
当时的鲁菜已经相当讲究科学、注意卫生,还追求刀工和调料的艺术性,已到日臻精美的地步。
鲁菜原料多选海鲜、动物内脏、畜禽和蔬菜,尤其以对动物内脏的加工技艺见长。
刀功精细,注重菜肴的色彩和形象。
鲁菜两大支系口味不尽相同。
其中济南菜味浓重,嗜用葱蒜酱调味,食物入口讲究清、鲜、脆、嫩、纯,口感持久;胶东邻海,以烹制海鲜驰名,尤其对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称一绝。
其口味偏清淡,力求鲜美。
鲁菜重爆、烧、炒、扒、烤、拔丝、蜜汁,多用葱烧、葱爆、蒜爆、蒜泥拌等方法,同时也善用清汤和奶汤调鲜,前者色清而纯,后者经久炖,色浓醇,富含营养。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
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
中国四大菜系简单介绍

中国四大菜系简单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
中国菜系繁多,其中以四大菜系最为著名,它们是川菜、粤菜、鲁菜和浙菜。
本文将对这四大菜系进行简单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一、川菜川菜,又称川菜,是中国最有特色和最有影响力的菜系之一,也是四川省的地方菜系。
川菜以其味重、麻辣、香鲜、多变的味道而闻名于世。
川菜的特点是选料考究、烹调讲究、食材多样,其口味独特,让人难以忘怀。
川菜种类繁多,有多种经典的代表菜品,如麻辣火锅、夫妻肺片、水煮鱼等。
其中,麻辣火锅是川菜的代表菜品之一,它将麻、辣、鲜、香融为一体,火锅底料独特,口感鲜美,让人胃口大开。
二、粤菜粤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是广东省的地方菜系。
粤菜以其选料精细、烹调精湛、口味清淡而著称。
粤菜的烹饪技巧非常高超,菜品色香味俱全,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粤菜有着丰富的菜品种类,如白切鸡、糖醋排骨、广东烧鹅等。
其中,广东烧鹅是粤菜的代表菜品之一,它选用优质鹅肉,经过腌制、炒制、炉烤等过程制作而成,肉质鲜嫩,香味诱人,是许多人的最爱。
三、鲁菜鲁菜,又称鲁菜,是山东省的地方菜系,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鲁菜以其色、香、味俱全、咸淡适中而著称。
鲁菜以海洋资源为主,海鲜菜品尤为出名,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鲁菜有许多美味佳肴,如红烧肉、海参炖鸡汤、糖醋鲤鱼等。
其中,红烧肉是鲁菜的代表菜品之一,它选用猪肉、酱油、冰糖等原料制作而成,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是许多人的最爱。
四、浙菜浙菜,又称浙菜,是浙江省的地方菜系,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浙菜以其清淡、爽口、咸鲜而著称。
浙菜选料考究,口味清淡,注重菜肴的原汁原味。
浙菜有许多经典菜品,如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
其中,龙井虾仁是浙菜的代表菜品之一,选用新鲜龙井虾仁和龙井茶叶制作而成,口感清爽,香气扑鼻,是浙江省的特色美食。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 特点

饮食文化与食疗养生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菜系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等不同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按四大菜系分:有川菜、粤菜、苏菜和鲁菜。
也有分八大菜系的。
其中各大菜系交相辉映,各有千秋,成为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
一、四川菜系形成:“天府之国”的四川以其得天独厚的物产形成和发展了我国的主要菜系之一——川菜。
川菜在秦末初汉就初具规模。
唐宋时发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气。
现今川菜馆遍布世界。
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
川菜是当麻则麻,当辣才辣。
相当部分川菜品种是既不辣更不麻的。
川菜厨师配品,讲究浓淡交错,疏密得宜,疾中有徐,紧凑中有平缓。
川菜菜系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风味菜、火锅、风味小吃五大类组成。
筵席菜多是采用山珍海味,配上时令鲜蔬而构成,比较讲究菜肴的工艺性。
大众便餐菜菜式多种多样,以小煎小炒为主,其味道多以辣味等浓烈滋味为主。
家常风味菜肴植根于寻常百姓之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家许风味。
川菜的“毛肚火锅”,其用料、调味、火锅都别有风味,独具特点,不仅麻辣烫鲜,而且一年四季,不论在数力寒冬或盛夏酷暑,均为人们所喜食,成为川菜中之一绝。
大众便餐和家常风味菜以麻辣辛香见长。
特别是在辣味的运用上讲求多样,尤重精细。
调味灵活多变,堪称独树一帜。
辣椒乃普遍调味品,全国各地都使用。
然而川菜厨师使用辣椒确有独到之外。
不但在用法上有青椒、红椒、鲜椒、泡辣椒、辣豆瓣、辣板面、辣椒等之分,并与花椒、姜、葱、蒜、醋、糖等23配妙合,烹调成千万化的复合美味,形成麻辣、红油、糊拉、豆瓣、怪味、鱼香、家常等十分丰富的特殊味型因人制值,分别取色,取形、取味、巧妙配合,精烹成菜。
酸、甜、麻、辣香、油重、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为其它地方菜所小省,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荣誉。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20084055,汤友良)菜系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菜系大致划分为四川.山东.广东.江苏四大菜系。
即川菜系,鲁菜系,粤菜系,苏菜系。
(一)川菜系四川得天独厚,江河纵横,水源充沛,沃野纵横,气候温湿,号称天府之国,故发展烹饪的物质基础十分雄厚。
川菜的发样地是巴(重庆)、蜀(成都)。
巴蜀曾与殷、周、楚、秦有过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后为秦所并,故与秦之关系更为密切。
咸阳出土的川式泡菜坛可作为巴蜀与秦饮食文化交流的物证之一。
阳德出土的庖厨画像砖表明,早在东汉时期,成都一带的烹饪技艺已具相当水平。
唐宋以来,“蜀味”、“蜀蔬”屡见于各家诗文之中。
成都早是我国北南菜系的中心之所在,其影响所及北至中州,东及仁和。
到宋代,川菜已发展为在全国影响颇大的一个菜系。
到清代,川菜的烹制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宣统年间,成都的饮食业很发达,所谓的七十二行中,约有三分之一为饮食行,当时市上席面菜点多达三百余种。
此间,扬州菜(卤子面)也传入四川。
(二)鲁菜系鲁菜素有“北方代表菜”之称,有着悠久的历史。
鲁菜的发祥地是临淄与曲阜,即齐、鲁之故乡。
山东开化很早,齐鲁之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作为周代宗室之一的鲁国,保存了周代典式。
孔丘于东周问礼,修订《周礼》,使商周庙堂保存了一整套饮食礼仪。
孔府菜可谓周代宫廷菜的发展,并吸收了齐菜、苏菜和粤菜做海味的技艺。
齐国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濒黄海和渤海。
春秋时期,齐国因管仲,晏婴的正确措施,国力强盛,号称五霸之首。
“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当时的繁荣景色所由此一斑而窥见。
临淄衰落后,青岛与烟台继承和发展了齐都善做海菜的传统。
元明清三代,鲁菜入就,倍受达官贵人、文豪名流的喜爱。
王渔洋在《历下银丝鮓》一诗中高度称赞了济宁、济南一带厨师的技艺:“金盘错落雪花飞,细缕银丝妙入微。
欲析朝酲香满席,虞家鲭鮓尚方稀。
什么是四大菜系

什么是四大菜系四大菜系是指中国传统烹饪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大菜系,分别为鲁菜、川菜、粤菜和苏菜。
这四大菜系在中国烹饪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各具特色,源远流长。
鲁菜,是山东菜系的代表,起源于鲁国的烹饪传统。
鲁菜以海鲜和山珍为主要食材,烹饪技法讲究火候和刀工。
鲁菜讲究原汁原味,注重菜品的鲜美和嫩滑,清淡不油腻,口味醇厚爽口。
川菜,是四川菜系的代表,以川江河谷和盆地地区为主要发展区域。
川菜以麻、辣、鲜、香著称,烹饪技法独特,调味丰富多样,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之说。
川菜讲究火候和烹饪时间,广泛使用各种辣椒和香料,烹饪出口感浓烈、鲜香鲜辣的特色风味。
粤菜,是广东菜系的代表,以广东省为主要发展地区。
粤菜是中国烹饪中最为注重食材新鲜、原汁原味的菜系之一,口味清淡,讲究火功和刀工,尤其擅长烧、煮、蒸等烹饪技法。
粤菜烹饪出的菜品,色香味俱全,讲究和谐搭配,富有变化。
苏菜,是江苏菜系的代表,以江苏省各地为主要烹饪发展区域。
苏菜善于变通和调配,烹饪技法多样,注重刀工和火候的掌握。
苏菜注重菜品的造型和色彩搭配,清淡鲜嫩,口味清爽。
苏菜以酱油、糖和米醋等调味料为主,口味独特、别具一格。
总的来说,四大菜系各有千秋,独具特色,展现了中国悠久的烹饪文化和精湛的烹饪技艺。
四大菜系的发展不仅代表了地域文化,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
不同菜系之间相互影响、借鉴,促进了中国烹饪技艺的进步与创新。
愿四大菜系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为世界人民呈现更多美味佳肴,让更多人领略中国烹饪的独特魅力。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和特点

中国四⼤菜系的形成和特点中国四⼤菜系的形成和特点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化⼤国长期以来在某⼀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候物产、⽂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具有地⽅特⾊的菜系,根据不同的看法,现在有中国菜可分为四⼤菜系、⼋⼤菜系和⼗⼤菜系三种说法,其中四⼤菜系这种说法的公认程度最⾼。
四⼤菜系包括鲁菜、苏菜、川菜和粤菜,下⾯就四⼤菜系作为⼀种饮⾷⽂化如何发展和演变以及其特点做简单的介绍。
鲁菜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形成于秦汉。
宋代后,鲁菜就成为"北⾷"的代表,是黄河流域烹饪⽂化的代表。
齐鲁⼤地就是依⼭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美好疆域,为烹饪⽂化的发展、⼭东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的宠⾂易⽛就曾是以“善和五味”⽽著称的名厨。
南北朝时⾼阳太守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烹饪术进⾏了较系统的总结,记下许多名菜作法,反映了当时鲁菜发展的⾼超技艺。
唐代段⽂昌、⼭东临淄⼈。
穆宗时位宰相,精于饮⾷,并⾃编⾷经五⼗卷,成为历史掌故。
到了宋代,宋都汴梁所称“⽔笼”即是鲁菜的别称,已具规模。
明清两代已经⾃称菜系。
从鲁豫⽽京畿,从由内关到外关,影响所及已达黄河流域。
东北地带有着⼴泛的饮⾷群众基础。
⼭东古为齐鲁之邦,海鲜⽔族、粮油牲畜、蔬菜果品、昆⾍野味⼀应俱全,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精湛的鲁菜烹饪技艺亦受到普遍的推⼴。
鲁菜有五⼤特点。
其⼀,咸鲜为主,突出本味,擅⽤葱姜蒜,原汁原味。
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
⼤葱为⼭东特产,多数菜肴要要⽤葱姜蒜来增⾹提味,炒、熘、爆、扒、烧等⽅法都要⽤葱,尤其是葱烧类的菜肴,更是以拥有浓郁的葱⾹为佳。
海鲜类量多质优,异腥味较轻,鲜活者讲究原汁原味,虾、蟹、贝、蛤,多⽤姜醋佐⾷;燕窝、鱼翅、海参、⼲鲍、鱼⽪、鱼⾻等⾼档原料,质优味寡,必⽤⾼汤提鲜。
其⼆,以“爆”见长,注重⽕功。
中国四大菜系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菜系是哪四个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
其中,鲁菜、川菜、淮扬菜和粤菜、享称为“四大菜系。
鲁菜鲁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中的自发型菜系(相对于淮扬、川、粤等影响型菜系而言),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最见功力的菜系。
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
2500年前山东的儒家学派奠定了中国饮食注重精细、中和、健康的审美取向;北魏末年《齐民要术》总结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盐、豉、醋、酱、酒、蜜、椒”奠定了中式烹调技法的框架;明清时期大量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使鲁菜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得到升华。
川菜川菜是中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中华料理集大成者。
川菜有着本土川菜与海派川菜之分,本土川菜中,四川菜系又包括川味菜肴、面点小吃、火锅等。
川菜以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并以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闻名,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和创新。
明末清初,辣椒传入,直至清末,风味特点逐渐定型,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创新发展,川菜以家常菜为主,高端菜为辅,取材多为日常百味,也不乏山珍海鲜。
其特点为:“善用三椒”、“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口味多变,包含鱼香、家常、麻辣、红油、蒜泥、姜汁、陈皮、芥末、纯甜、怪味等24种口味。
淮扬菜淮扬菜集江南水乡扬州、镇江、淮安等地菜肴之精华,是江苏菜系的代表性风味。
淮扬菜选料注意鲜活鲜嫩;制作精细,注意刀工;调味清淡味,强调本味,重视调汤,风味清鲜;色彩鲜艳,清爽悦目;造型美观,别致新颖,生动逼真。
著名菜肴有:叫化子鸡、糖醋鳜鱼、芙蓉鸡片、盐水鸭、清炖蟹粉狮子头、清蒸鲥鱼等。
中国的四大菜系是哪几个(川菜粤菜鲁菜苏菜)

中国的四大菜系是哪几个(川菜粤菜鲁菜苏菜)中国菜系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其中,川菜、粤菜、鲁菜和苏菜被誉为中国的四大菜系,它们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风味使之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川菜川菜,又称川味,源于中国四川省。
它以其浓郁的味道、多样的烹饪技巧和丰富的食材而广受喜爱。
川菜以其独特的辣味和麻味而出名,尤其以辣椒和花椒的使用而独具特色。
川菜有着许多经典菜肴,如麻婆豆腐、水煮鱼和宫保鸡丁等。
川菜独特的口味和丰富多样的菜品使之成为国内外食客们钟爱的菜系之一。
2. 粤菜粤菜,亦称广东菜,来自中国广东省。
它以其鲜美的口味、精美的刀工和注重食材原汁原味而闻名。
粤菜注重材料的新鲜度和使用方法的独特性,并强调原汁原味的烹饪方式。
粤菜的代表菜品有叉烧、白切鸡和烧鹅等。
粤菜注重烧、炖、蒸等烹调技巧,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以及口感的丰富性,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3. 鲁菜鲁菜,又称鲁味,起源于中国山东省,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鲁菜有着浓郁的油腻口感和独特的调味品,以其温馨和食材的多样性而获得好评。
鲁菜注重用高温快炒的方式进行烹调,将食材的鲜嫩和味道完全发挥出来。
鲁菜的经典菜品包括红烧肉、烤鸭和糖醋里脊等。
鲁菜以其浓郁的味道和丰富的菜品种类而受到国内外食客的喜爱。
4. 苏菜苏菜,源自中国江苏省,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江苏本土的食材和烹饪手法为基础,融合了南北菜系的特点。
苏菜有着细腻的口感、精致的刀工和清淡的味道,追求将食材的原汁原味展现给食客。
苏菜的代表菜品有松鼠黄鱼、醋溜白菜和红烧带鱼等。
苏菜以独特的制作方式和独特的香味吸引了许多美食家的关注。
总结:中国的四大菜系,川菜、粤菜、鲁菜和苏菜,各自独具特色,代表着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川菜以其辣味与麻味闻名,粤菜追求原汁原味和精致的刀工,鲁菜注重油腻口感和高温快炒技巧,苏菜则体现了细腻口感和清淡味道的特点。
这些菜系不仅代表了各自地域的饮食文化,也体现了中国悠久历史和多元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
其中,鲁菜、川菜、苏菜和粤菜、享称为“四大菜系在源远流长的中华食文化长河中,四大菜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特色也各有千秋。
每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它悠久历史和独到的烹饪特色也各有千秋。
每个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它悠久历史和独到的烹饪特色也各有千秋。
每个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它悠久历史和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
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中国的饮食随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漫长的饮食文化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的确令人惊叹。
饮食文化是以饮食为载体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饮食的重要性,决定了在人类全部物质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的出现,应该说是人类社会展和进步一个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
淮扬菜:淮扬菜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著名菜系,其覆盖地域甚广,包括现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区,它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誉,声誉远播海内外。
四大菜系特点:鲁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
古书云:“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
”齐鲁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美好疆域,为烹饪文化的发展、山东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山东菜正是集山东各地烹调技艺之长,兼收各地风味之特点加以发展升华,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而成。
鲁菜取材广泛,选料精细,讲究丰满实惠,烹调方法全面,精于制汤,善以葱调味。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菜系的特色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菜系的特色中国素有“吃在中国”之说,饮食文化丰厚而独特。
中国菜系被归纳为四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鲁菜和闽菜。
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特点,下面将分别对四大菜系进行介绍。
一、川菜川菜起源于四川地区,以其独特的麻辣口味而闻名于世。
川菜注重调味品的丰富使用,例如辣椒、花椒、豆瓣酱等。
同时,川菜以刀功精湛、火候掌握得宜而著称。
川菜的代表菜品有水煮鱼、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
川菜以其浓郁的口味和多样的菜品形式,吸引了无数的食客。
二、粤菜粤菜是广东菜系的代表,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菜系之一。
粤菜讲究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精细,兼顾鲜、嫩、脆、滑的特点,追求原汁原味的风味。
粤菜以清淡、鲜美而闻名,注重保留食材的原始风味。
著名粤菜有叉烧、烧鹅、蚝油炒芥兰等。
粤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鲜美的口感,深受国内外食客的喜爱。
三、鲁菜鲁菜源自山东地区,是中国菜系中最早形成的之一。
鲁菜追求菜品的原汁原味,口味偏咸,突出鲜香。
鲁菜注重刀工和火候的控制,菜品造型精美,口感卓越。
鲁菜融合了煎、炒、炖、炝、炸等多种烹饪技巧,以其纯正的味道和独特的风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著名鲁菜有孔府家常豆腐、红烧带鱼、煎饼果子等。
四、闽菜闽菜起源于福建地区,兼收并蓄了南北饮食文化的特点。
闽菜强调食材的鲜嫩、汤汁的鲜美和烹饪的巧妙技巧。
闽菜以其鲜香、爽口而闻名,口味偏清淡。
闽菜菜品种类繁多,有翡翠蒸鱼、清蒸海虾、鱼丸汤等。
闽菜以其独特的味道和精湛的烹饪工艺,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菜系各具特色,川菜的麻辣、粤菜的清淡、鲁菜的咸鲜、闽菜的鲜香,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和烹饪风格,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这些菜系代表了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独特口味的喜爱,也展示了中国传统饮食的博大精深。
无论是国内的食客还是海外的游客,都不容错过这些美味的菜肴,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四大菜系

中国的四大菜系
中国的四大菜系是指川菜、粤菜、湘菜和鲁菜。
每个菜系都有其独
特的特点和魅力,代表着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和传统。
下面我们
来细说一下这四大菜系的特色和风味。
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是四川省的代表性菜系。
川菜以其
口味鲜、香、麻、辣而闻名,采用大量的辣椒和花椒,调料丰富多样,烹饪方法多样化。
著名的川菜有麻婆豆腐、水煮鱼、回锅肉等,给人
以麻辣鲜香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粤菜,又称广东菜,是广东省的代表性菜系。
粤菜注重原汁原味,
讲究清淡、鲜美的口味,追求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精细。
著名的粤菜
有烧腊、白切鸡、清蒸鱼等,口感鲜美,色香味俱佳,受到广泛喜爱。
湘菜,是湖南菜的代表性菜系,以其辣、鲜、酸、咸的口味而著称。
湘菜注重调味独特,口感浓重,体现了湖南人爱辣的饮食习惯。
著名
的湘菜有剁椒鱼头、口味鸭、剁椒蒸鱼等,富有地方特色,香辣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鲁菜,是山东菜的代表性菜系,以其清淡、鲜爽、软糯的口感而著称。
鲁菜讲究鲜味和原味的保留,注重炒、炸、炖等烹饪技巧的运用。
著名的鲁菜有爆炒鲁肉、红烧猪蹄、烤全鱼等,口感鲜美,回味无穷,广受好评。
四大菜系各具特色,代表了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无论是川菜
的麻辣鲜香,粤菜的清淡鲜美,湘菜的酸辣可口,还是鲁菜的软糯爽
口,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希望各地菜系的魅力能够传承下去,为中华美食文化添彩增光。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和特点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和特点一、菜系的形成简介二、川菜系的形成和特点三、粤菜系的形成和特点四、淮扬菜系的形成和特点五、鲁菜系的形成和特点一、菜系的形成简介众所周知,一个菜系的形成需要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形成一个菜系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湛的加工工艺。
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方面,具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并被社会公认的菜肴流派。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物产、环境、地理及饮食习惯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时期演变而形成的一套自成体系的烹饪风味和技艺,并被各地民众所普遍承认的地方菜肴。
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并且分别有自己的特色,它们被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菜系。
一个菜系形成的根基在于当地的物产和饮食风俗,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则常以牛羊肉烹饪;中国南方多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禽;中国沿海多海鲜,则善于海产品加工菜肴。
各地气候差异,则形成不同菜系的不同口味。
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鲁菜系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淮扬菜系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川菜系多用麻辣浓味。
在菜系的形成过程中,从地理环境到历史事件,从传统的文化到风俗习惯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构成人类社会因素的角度讲,任何社会部无非是由经济和文化这两大因素构成。
从经济方面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菜肴不断出现。
早在5000多年前的时期,中国已经有烤肉、烤鱼等食品出现。
有周,出现称为“八珍”的菜肴,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菜肴发展迅速,名菜不断涌现。
汉代娄护发明了中国最早的杂烩菜“五侯鲭”。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有上百款菜肴。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200多种菜肴。
隋唐五代,中国的花色菜、食疗菜也有新的发展。
宋代,菜系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汴京、临安的市肆中,冷菜、热菜、花色菜和羹汤名目繁多,数以百计。
当时市场上已有标明南、北、川味的菜点和素菜,表明中国菜肴的主要风味流派在宋朝时已具雏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任品- 20112221一、川菜川菜的形成: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境内江河纵横,四季常青,烹饪原料多而且广。
即有山区的山珍野味,又有江河的鱼虾蟹鳖;既有肥嫩味美的各类禽畜,又有四季不断的各种新鲜蔬菜和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酿造调味品和种植调味品,如自贡井盐、内江白糖、阆中保宁醋、德阳酱油、郫县豆瓣、茂汶花椒、永川豆豉、涪陵榨菜、叙府芽菜、南充冬菜、新繁泡菜、成都地区的辣椒等,都为各式川菜的烹饪及其变化无穷的调味,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②是受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
据史学家考证,古代巴蜀人早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俗。
贵族豪门嫁娶良辰、待客会友,无不大摆“橱膳”、“野宴”、“猎宴”“船宴”、“游宴”等名目繁多、肴馔绮错的筵宴。
到了清代,民间婚丧寿庆,也普遍筹办“家宴”、“田席”、“上马宴”、“下马宴”等等。
③广泛吸收融会各家之长。
川菜的发展,不公依靠其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习俗,而且还得益于广泛吸收外来经验。
它无论对宫廷、官府、民族、民间菜肴,还是对教派寺庙的菜肴,都有一概吸收消化,取其精华,充实自己。
秦灭巴蜀,“辄徙”入川的显贵富豪,带进了中原的饮食习俗。
其后历朝治蜀的外地人,也都把他们的饮食习尚与名馔佳肴带入四川。
川菜的特点:①是选料认真。
自古以来,厨师烹饪菜肴,对原料选择非常讲究,川菜亦然。
它要求对原料进行严格选择,做到量材使用,物尽其能,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注意节约。
②是刀工精细。
刀工是川菜制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它要求制作者认真细致,讲究规格,根据菜肴烹调的需要,将原料切配成形,使之大小一致、长短相等、粗细一样、厚薄均匀。
这不仅能够使菜肴便于调味,整齐美观,而且能够避成菜生熟不齐、老嫩不一。
③是合理搭配。
川菜烹饪,要求对原料进行合理搭配,以突出其风味特色。
川菜原料分独用、配用,讲究浓淡、荤素适当搭配。
味浓者宜独用,不搭配;淡者配淡、浓者配浓,或浓淡结合,但均不使夺味;荤素搭配得当,不能混淆。
这就要求,除选好主要原料外,还要搞好辅料的搭配,做到菜肴滋味调和丰富多采,原料配合主次分明,质地组全相辅相成,色调协调美观鲜明,使菜肴不仅色香味俱佳,具有食用价值,而且富于营养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④是精心烹调。
川菜的烹调方法很多,火候运用极为讲究。
众多的川味菜式,是用多种烹调方法烹制出来的。
川菜烹调方法多达几十种,常见的如炒、熘、炸、爆、蒸、烧、煨、煮、焖、煸、炖、淖、卷、煎、炝、烩、腌、卤、熏、拌、糁、蒙、贴、酿等。
二、粤菜粤菜的形成:①粤菜发源于中国岭南地区,据考古发现,距今约12.9万年,广东最早出现的人类是马坝人,在这个年代他们已经懂得利用自然火来熟食。
②距今约3万年的处于古人类由原始人类由原始群向氏族公社过渡时期。
③距今约1万年前古人类发现,用火烧的黏土在水里不会溶散,于是把荆条筐拌上黏土方便风干,用火烧至荆条化成灰制成了早期陶罐,从此,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陶制器皿烹制食物,陶器的发明与使用有重要的意义,使得利用火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如煮蒸等陆续出现,烹饪方法从此开始多样,在进一步扩大食物的来源,一些需要长时间烹制的食物现在可以食用了,减少了人的疾病,增强了体质,最终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展达,为后来的酿造工艺的诞生提供了基础条件,可见陶器的发明使烹饪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阶段。
④广东的考古发现了母系氏族公社发展期的广东英德青塘墟和始兴县,玲珑岩遗址这两条遗址大约存在于七八千年前,在遗址里有首化石,也有陶器,这说明,至少在七八千年前岭南地区的烹饪技术便获得发展的条件,开始了粤菜的形成期。
⑤在距今四千至六千年反映母系氏公社繁荣期的韩江、珠江三角洲的文化和距今三千至四千年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未期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西樵山和马坝石峡文化遗址可以看出,看到广东在四千年前已普通出现了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有了发展烹调的物质条件。
秦王朝统一岭南后,在岭南新设三郡,数十万南下汉人带来了中原烹饪技艺。
西汉以后,中原人继续以多种方式南迁,通过“杂处”而达到“汉越”融合,南越族实际上已开始汉化。
南下汉人带来科学知识和饮食文化与岭南地理环境,物产和越人的饮食习俗糅合在一起,去粗取精,不断开华,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饮食特色。
⑥在隋唐、宋、元朝,粤菜进入了迅速成长期。
这一时期粤菜能够迅速成长,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佛山澜石的东汉墓中出土了一个陶塑水田附船模型,它展示是夏收夏种同时进行的情景,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当时的珠江三角洲已生产两季稻,这说明,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中国的先进农业之一,这使广东食物资源不仅多样,而且有了稳定的供给,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丰富,为粤菜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⑦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及改进,耕作技术,广东的家业已逐步走到全国的前列,珠江三角洲被称为“鱼米之乡”。
广东外贸得天独厚,明清政府实行禁海政策,在泉州、宁波、广州三地设市舶司,而且,泉州只通琉球,宁波只通日本,惟有广州可通东南亚及西洋各国。
到清代,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纷纷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海盗式的掠夺,恐惧使清政府实行更为严厉的禁海政策,封闭了沿海各口岸,独留广州包办清朝的对外贸易,从此,广州内外商贾云集各地各食蜂涌,西洋餐饮,西洋餐包相继传入,饮食市场十分兴隆,这时的广东餐市场可谓名菜荟萃,争奇斗艳,“食在广州”已初见其形。
粤菜发展到了兴旺期。
⑧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尽管由于天灾或人力外部或内部等原因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时起时伏,直接影响到广东餐饮市场表现状态,但这不影响这一时期作为粤菜的繁荣期的合理性。
新中国诞生后,经济逐步发展,经贸活动对外交往频繁,社会安定物质丰富,政府重视饮食工人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的同时,菜点的开发思路也获得解放,聪明才智尽情发挥,粤菜有了继续发展的机会。
⑨广东的烹饪教育已形成职业教育,专业研究双轨制,短期培训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多层次,业余教育,脱产进修,正规教育多形式,社会力量办学,政府投资办学多,渠道的完整教育网络,烹饪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
为粤菜面向新世纪,吸收新科技朝科学化、现代化方向起重要作用。
粤菜的特点:①选择广博奇杂精细,鸟兽蛇虫均可入馔广东地区地形复杂,气候火热,多雨,十分适合动植物的生产,物产是相当丰富,北有野味,南有海鲜,很早就有“十大海鲜之说”,珠江三角洲河网纵横,瓜果蔬菜四季长青,家禽家畜质优满栏。
而且广东处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南大门,能非常方便地引进国外的原料,这就为粤菜广博选择原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可选原料多自然也就精细,粤菜讲究原料的季节性,“不时不吃”吃鱼有春鱼边秋鲤秋鲤夏之黎隆冬鲈”的说法,吃蛇,则是“秋风起三蛇肥,此时食蛇好福气”。
诸如此类许多,如吃蔬菜要挑“时菜”等等。
选料除了选原料的最肥期外,还特别注意选择原料的最佳部位。
广东自古有杂食的习惯,考古发现,广东先民的食料非常广泛,阳春独石仔遗址的发展表明,当时的食料就有犀牛,巨豹、黑熊、云豹、水牛、水鹿、水獭、豪猪、小灵猎、金猫、果子狸、鼠类、弥猴、田螺、蚌、蚬等等。
②烹调技艺以为我主,博采中外为所用粤菜的烹调方法源于民间。
从“汉越融合”时开始,随着粤菜的烹调方法融合中原的先进方法,粤菜形式兼收并蓄的开放观念。
之后,经过历代的饮食文化交流,烹饪技能交流,粤菜又吸收了大量的烹饪技能精华。
西餐进入广东,又给粤菜带来新的启示。
粤菜广泛吸收中外的烹调技艺精华,结合自己的物产气候特点和习俗,形成自己完整的烹调技艺体系和独特的烹调特色,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瞩目。
如由北方的“爆法”演进为“油泡法”;由整形烹制的“扒”改进为分开烹制再分层次上盘的“扒”,扩大了用料的范围;将一般的氽法发展为规范的制作名贵汤品的氽法;把炒法细分为五种炒法;引进西餐的焗法,吉列炸法、猪扒、牛扒,改造为自己的烹调方法名菜,借鉴西餐的调味汁的做法,首创了粤菜的酱汁调味法等等。
粤菜还独创了焗、煀、煲、软炒、浸、吉列炸等烹调方法,充分显示粤菜的革命性。
③五滋六味,调味基础;因料施味,味型鲜明,惯用酱汁,浓淡得宜。
五滋六味是甘、酥、软、肥、浓,六味味就是酸、甜、苦、辣、咸、鲜。
通过五滋六味的优选组合,形成了粤菜变化无穷的优美滋味。
粤菜向来注意根据原料的性味特征施以适合的调料和味型。
例如:用姜蓉做白切鸡,让猪酱白糖跟乳猪,放豆鼓烹调瓜辣椒,配辣椒丝生抽蘸白焯虾等等,使滋味妙不可言。
粤菜将继续探索调味的艺术,开拓更多新口味。
粤菜的味型不算最多,但各种味型的特征非常鲜明,不易混淆。
④菜肴注重良好的口感,讲究清、鲜、爽、嫩、滑,体现浓厚的岭南特色粤菜清有味道清淡,清鲜,口感清爽不腻的含义。
清决非清寡如水,淡而无味,而是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追求食物特有鲜美的原料原汁原味。
粤菜的鲜讲究的是鲜而不俗,自然的鲜,鲜味的追求是粤菜与其他地方菜风味相比,最突出最典型的特征。
因为,粤菜把鲜味的灵魂,把菜品的鲜味创造视为烹调技艺的最高境界,把尝鲜作为食物品的最美享受。
粤菜对爽的理解有清爽,脆嫩、爽甜、爽滑,有弹性。
嫩是质感细腻,细嫩的表现,是焾而不柴,软而不糯。
滑就是柔滑、软滑、爽滑,是一种粗糙,不扎口的口感。
这些都是美妙的滋质感。
⑤烹调方法灵活运用,创造品种层出不穷自唐代起广东经济逐步兴盛,物质比较丰富,食风得以盛行逐渐就形成了“食在广州”的美誉,“食在广州”被社会公认是对广州吃得方便,吃得丰富,吃得满意,吃得新奇,吃得回味的赞美。
“食在广州”是被当地人“逼”出来的。
广东人十分讲究吃,对菜点的滋味要求简直达到了挑剔的程度,对菜点的新颖性的要几乎苛刻。
没有新颖的菜品,没有新颖的口味,店铺也就要离关门不远了。
⑥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互相交融争相辉映,很有特色。
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是粤菜的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地方菜虽然,而有较多的地方相同,但是,由于它们所处地方不同,演进的历程不同,风味也形成了一定的差别。
这种差别充实了粤菜的内容,开阔了粤菜的领域,丰富了粤菜的形象。
有差别,就有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可能。
三、鲁菜鲁菜的形成:鲁菜历史极其久远。
鲁菜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齐鲁两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尤其傍山靠海的齐国,凭借鱼盐铁之利,使齐桓公首成霸业。
秦汉时期,山东的经济空前繁荣,地主、富豪出则车马交错,居则琼台楼阁,过着“钟鸣鼎食,征歌选舞”的奢糜生活。
根据“诸城前凉台庖厨画像”,可以看到上面挂满猪头、猪腿、鸡、兔、鱼等各种畜类、禽类、野味,下面有汲水、烧灶、劈柴、宰羊、杀猪、杀鸡、屠狗、切鱼、切肉、洗涤、搅拌、烤饼、烤肉串等,各种忙碌烹调操作的人们。
这幅画所描绘的场面之复杂,分工之精细,不啻烹饪操作的全过程,真可以和现代烹饪加工相媲美。
北魏的《齐民要术》对黄河流域,主要是山东地区的烹调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