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废水处理

合集下载

草铵膦废水处理解决方案

草铵膦废水处理解决方案

草甘膦是世界上使用广泛的一种除草剂,可在环境中积累和转移,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草甘膦是大多数除草剂中存在的有效成分,其通过抑制杂草生长来确保作物产量,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它发挥着关键作用。

但草甘膦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为草甘膦可以通过农业径流或其他途径释放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而地表水和地下水常被用作居民饮用水来源。

因此,选择有效的技术去除农业径流中的草甘膦是非常必要的。

一、草甘膦废水处理技术1、吸附法吸附法由于其设计简单、无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几十年来,很多人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吸附去除水环境中的草甘膦。

吸附剂大多使用生物炭,比如活性炭,其成本低、具有高度的芳香性和多孔性结构,这些特点可以提高去除效率。

此外,化学改性方法可以有效地改性生物炭表面性能,以获得较高的吸附性能,如用硫脲改性猪粪制备的生物质炭使得表观吸附量增加。

或采用生物炭吸附草甘膦,所使用的生物炭吸附剂是由巴西油桃木壳经过清晰、干燥后,切割形成小碎块,再放入马弗炉内在380℃条件下碳化,最后去灰、干燥,筛出44-74μm颗粒而制得。

考虑其不需要化学活性,吸收性生物炭似乎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低成本替代品。

还有一种将桉树树皮活性炭对草甘膦进行吸附实验。

首先,将桉树树皮反复冲洗以分离杂质,再将树皮切成碎片,在300℃马弗炉内放置2H;其次,将烧焦树皮置于棕色瓶中,在60℃条件下加入H3PO4和正磷酸,并用NaOH中和静置一晚;最后,再用20%甲醇和去离子水洗涤,经烘箱干燥后制得桉树树皮活性炭。

实验表明,酸性活性炭具有多孔表面,拥有更强的草甘膦去除能力;提高温度也能增强其去除效率,这揭示了其吸热性质;在非均质表面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中,吸收率为97.84%。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纳米CuFe2O4改性生物炭,发现其对草甘膦的吸附量为269mg/g。

总之,吸附法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草甘膦处理方式,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即吸附剂对草甘膦没有选择性。

农业污水再利用措施

农业污水再利用措施

农业污水再利用措施引言农业污水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养殖污染物和有机肥料等。

传统上,农业污水被看作是一种污染源,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

然而,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将农业污水再利用起来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农业污水再利用的主要措施以及其优势。

农业污水再利用措施滴灌系统滴灌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灌溉系统,可以减少水的浪费和土壤的盐碱化。

通过滴灌系统将处理后的农业污水平均地滴入作物根部,可以使水分和肥料充分被植物吸收利用,提高作物产量。

滴灌系统还可以避免农业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和河流,减少环境污染。

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是指将处理后的农业污水作为灌溉水或者冲洗水再利用的过程。

可以通过处理手段,如沉淀、过滤、消毒等,将农业污水的有害物质去除,达到可以安全使用的水质标准。

中水回用不仅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的依赖,节约水资源,还能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

植物处理植物处理是一种自然的农业污水再利用方式,通过植物的生理作用和菌根共生的效应,将农业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常见的植物处理方式包括沼气池、植物滤池、湿地等。

植物处理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去除农业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硝酸盐。

灌溉管理在农业污水再利用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减少农业污水的流失和渗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常见的灌溉管理技术包括土壤水分监测、创新灌溉方法和配套设施建设等。

通过精确的灌溉控制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农业污水再利用的效益。

农业污水再利用的优势1.节约水资源:农业污水再利用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的依赖,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

2.提高作物产量:通过科学合理的再利用措施,可以充分供应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3.减少环境污染:农业污水再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污水对地下水和河流的污染,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健康。

农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农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C O D、 色度 、 磷 的总去除率分别 达到 8 1 %、 9 0 %和 9 9 . 9 9 %, 废水 的 可生化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 杨青[ J 等采用神经 网络算法仿 真模拟 了纳滤系统去除污染物 的过程 , 建立了纳滤分离动态模 型 , 预测了多影响因素( 进水 C O D 浓度 、 盐 浓度 、 磷浓度 、 膜操作压力 、 膜 面流速 、 运行时 间 ) 作用 下 的吡虫 啉农药废水中污染物去除规律和实 时性动态变化。 杨青旧等采用 不同类型纳滤膜处理吡虫 啉农 药废 水 , 考察 进 水水质 、 操作压力对膜通量 、 污染物去除率 的影响 。结果发现 , 将 D K —N F 9 0 纳滤膜 串联使用 ,可使系统对各种污染物去除率大于 9 4 %, 膜通量提高至 1 2 L / ( m ・ h ) 以上 , 满足应用要求 。 周守勇㈣根据碳 酸钾 、 碳酸 氢钾 、 氯化钾及 水 的四元体 系在 2 9 3 K时 的溶解度及相图 ,分析研 究了吡虫啉废水 中各种盐 的析 出顺序及析 出量 , 确定了合理的碳酸钾 回收工艺 。产品纯 度可 达 9 7 . 5 %, 碳 酸钾回收率达 8 5 %, 能够 回用 于吡虫啉 的合成 , 每立 方 废水可实现收益约 1 4 7 1 元。
关键词 : 农业农 药; 吡 虫啉 废水 ; 处理技术 ; 进 展
1农 药废水 的来 源及特 点
我国是农业大国, 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 国, 农药行业在我国国 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吡虫啉是一种烟碱类高效杀虫剂 , 具有低毒 Ⅲ 高效、 广谱的特 性, 成为新一代农药的代表 , 具有 良好的市场前景。 该废水具有成分复杂 、 毒性大、 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 水量大、 水质不 稳定等特点 , 属于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鼋 l 生 有机废水 , 为废水的处理 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 而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十分严重污染 。

农药废水处理方法

农药废水处理方法

农药废水处理方法
1. 生物法处理:利用生物体如细菌、藻类等分解农药废水中的
有害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法处理具有较高的效率和
较低的成本,并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2. 化学法处理: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来处理农药废水,如氯化铁、氯化铝等。

化学法处理可以在短时间内去除农药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但成本较高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3. 物理法处理:利用物理方法去除农药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见的物理法处理包括沉淀、吸附、过滤等。

物理法处理相对简单,
但效率较低,适用于处理较小量的农药废水。

4. 综合法处理:综合多种处理方法进行农药废水处理。

通过组
合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合法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效果和成本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农药废水的处理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废水处理过程安全可靠。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农药废水处理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特点进行权衡。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艺设计和操作管理,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Word count: 208 words)。

吡虫啉农药废水处理方法[文献综述]

吡虫啉农药废水处理方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吡虫啉农药废水处理方法一、前言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传统农药由于残留毒性大、效能低,正在被对环境更加友好的新一代农药逐步替代。

吡虫啉以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成为新一代农药的代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但是,对其生产废水的处理却并无成熟的工艺可循,该废水的不达标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吡虫啉生产废水治理工艺的研究不仅可以为企业排忧解难,还可以为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治理寻求一种有效的处理手段。

吡虫啉,又名咪蚜胺(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英文名Imidacloprid,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仿生物杀虫剂,他可应用于松茸,大米,鸡肉,猪肉,牛肉,大蒜,洋葱,苹果,板栗,桃,大葱,甘蓝,胡萝卜,番茄,草莓,芦笋,其他,大豆,蘑菇,玉米,花生,茶叶等农产品。

但是其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丙烯腈、甲苯、DMF及少量的2-氯-5-氯甲基吡啶等,具有毒性大、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属于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毒性有机废水,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

国内农药废水的治理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80 年代后逐步展开。

目前农药废水的处理技术概括可分为物化法、化学法和生化法等。

物化法常作为预处理手段,用来回收废水中的有用成分,或对难生物降解物进行处理,达到去除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降低生化处理负荷、提高处理效率的目的。

化学法常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方法使用,主要有药剂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微电解法和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1.药剂氧化法包括氯氧化法、Fenton 试剂法、臭氧氧化法等。

2.光催化氧化技术是利用锐钛型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产生氧化性极强的 OH将有机物质转化为CO2 、H2O 以及无机物,降解速度快,无二次污染。

3.湿式氧化法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向废水中通入氧气或空气,将水中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无机物及残存有机物的方法。

农药废水处理工艺

农药废水处理工艺

农药废水处理工艺
农药废水处理工艺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主要工艺。

1. 物理处理: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方法。

沉淀是将农药废水中的悬浮物通过重力沉降分离出来。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器将悬浮物过滤掉。

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农药分子,使其从废水中去除。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常常与物理处理结合使用。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式包括氧化还原法、氧化法和中和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对农药废水进行氧化分解。

氧化法则是利用强氧化剂对农药废水进行直接氧化。

中和沉淀法则是利用酸碱中和作用使农药废水中的废酸废碱中和,产生沉淀物将农药分离出来。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农药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式包括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

生物滤池是通过填料将农药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活性污泥法则是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降解微生物将农药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

生物膜法则是利用生物膜将农药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

农药废水处理工艺

农药废水处理工艺

农药废水处理是确保农药残留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常用的农药废水处理工艺:
1. 混凝沉淀:将农药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通过添加混凝剂,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团簇,然后经过沉淀处理,沉淀下来的团簇可被分离和去除。

2. 生物降解:将农药废水通过生物降解工艺,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或酶类来分解农药分子,降低其浓度和毒性。

常见的生物降解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降解法和微生物菌群处理法等。

3.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对农药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从而有效去除农药残留。

活性炭对多种农药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通过批处理或连续流动方式进行吸附操作。

4. 膜分离技术:采用反渗透、超滤或微滤等膜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农药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悬浮物和离子等进行分离和去除。

5. 高级氧化技术: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紫外光催化氧化等,通过产生高活性自由基来分解
农药分子,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实际农药废水处理中,通常采用多种工艺的组合,根据废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来选择适合的工艺组合。

此外,对于农药废水的处理,应遵循相关法规和规定,合理选用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最好在实施农药废水处理之前,咨询专业的水处理公司或专家,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处理过程。

农药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

农药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

农药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农药生产废水是指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这些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有害物质,比如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

如果不经过深度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农药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1. 前期处理:将废水进行沉淀、澄清和去除悬浮颗粒物等杂质。

通过化学药剂的添加和中和反应等方法,将悬浮颗粒物和溶解性物质转化为沉淀物,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2. 生物处理:对前期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生物处理,通过菌群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曝气法、精细滤池等方法,提高处理效果。

3. 高级氧化处理: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需要进一步进行高级氧化处理。

高级氧化处理的方法有紫外光/氢氧化钠(NaOH)/过氧化氢(H2O2)法、臭氧(O3)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通过氧化作用破坏有机物的结构,降低其毒性。

4. 活性炭吸附:对高级氧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活性炭吸附,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提高废水的净化效果。

5. 膜分离技术:通过膜分离技术对废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和分离,去除微小颗粒、胶体、微生物等。

膜分离技术通常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微观颗粒。

农药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只有进行深度处理,将废水处理达到环保标准,才能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废水处理实例




浙江德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农药废水案例
1、废水水质描述
该废水为福美类广谱杀菌剂的生产废水,废水中含有残留了一部分如二硫化碳、二甲胺等生产原料,以及在反应过程中的产生的副产物,如二甲氨基二硫代甲酸二甲胺盐、反应中间体等。

该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二级排放标准排入河道。

废水常见特点:1)废水COD高,氨氮高,污染物对微生物具有很强毒害作用。

2)水质、水量随实际生产情况波动较大。

3)二甲胺化学稳定性强,很难被化学试剂彻底氧化,在酸性条件下,可与某
些氧化剂反应产生剧毒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

2、进出水质
编号指标种类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处理效率
1 CODcr ≤40000mg/L ≤150mg/L 99.7%
2 NH4-N≤8000mg/L ≤25mg/L 99.7%
3 TDS ≤10000mg/L ≤2000mg/L 80%
4 色度≤300 ≤80 90%
5 PH值9-10 6-9 /
3、工艺描述
根据以上废水水质特征,开展了大量的研发实验,最终采用预处理+高效复合厌氧反应工艺+内循环接触氧化反应工艺相结合的工艺路线。

由于废水含有大量的生产原料和反应中间体,预处理部分使用引发剂使废水中原料及中间体深度反应转化为目标产品,大幅度去除污水中污染物,回收成品药以抵消一部分污水处理的成本。

再通过高级氧化剂去除污水中对细菌有毒害作用的官能团,提高污水可生化性。

生化部分先采用高效复合厌氧工艺,大幅降低COD、NH4-N,脱除废水色度,经内循环接触氧化工艺,去除污水中剩余污染物,出水达标后排放。

工艺流程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