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考试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现象从财政学的角度看,所有的经济活动一般是由两个社会系统来支持的:一个是市场系统,一个是财政系统。 财政问题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以及作为政治经济运行主体的广大的工商企业和机关团体。

财政学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研究对象: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方法。具体化表现: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及其统一。

实证分析法: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

么”(WHAT),它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括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基本结论。规范分析法:先确定若干准则,然后据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具有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标准,如果存在偏差,应当任何调整。它所由要回答的是“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说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表现形式①公共产品 指一类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 ②外部效应 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它个体造成了消极(负效应)或积极(正效应)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没有取得应有报酬的情形。③市场垄断:在市场机制下,每个主体的行为都无法影响或左右市场价格,自由竞争使得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如果存在市场垄断行为,则经济主体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要素流动受阻,市场失衡且失灵。④信息不充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消费都属于个人行为,都不可能掌握必要的信息。 ⑤分配不公。⑥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最明显的表现是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等 政府干预和财政介入1.公共产品存在的地方,属于非市场经济领域,针对“免费搭乘”现象,政府可以运用政治权力,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者――――公众课税,取得财政收入,并由此获得公共产品的价值补偿。2.针对外部效应,政府主要是从纠正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入手。产生负外部效应的企业行为应当征税,或制定排污标准或采取限价措施;有正外部效应的行为,实施财政补贴。3.针对垄断,政府一般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解决。4.针对信息不充分,政府所要做的就是向社会提供有关商品供求信息、价格趋势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和前景预测资料。5.针对分配不公,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解决。6.针对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政府可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解决。政府干预失效: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政府的运行总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和前提,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力不能创造

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这正是政府机制的缺陷和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政府失效的表现形式1.提供经济信息不及时或失真。2.决策失误3.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公共物品 :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它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和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混合物品: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具有非竞争性,排他性。3.公共需要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具有不可分割性,必须由政府集中组织来满足2.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共同享用的需要,一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在满足公共需要是也要付出代价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第二节财政概念 1.含义:财政是一种分配活动,属于分配范畴;财政活动的主体是政府(或国家)。财政表现为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财政活动的主体或目的是提供公共物品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即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一般来说,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并使他们相协调,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以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2.资源配置职能:即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由政府的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其特点和作用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失灵。其目标是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必要性: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具有非竞争性、非排它性及存在“搭便车”问题的公共物品;市场无法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市场机制具有“不完全性;市场无法提供供非竞争性产业、耗资大、周转慢及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的投资。措施:通过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确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支配资源的规模和范围;通过安排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确定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状态和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和经济结构;通过安排中央与各地方财政之间的分配比例,确定部门与地区间的资源配置。3收入分配职能: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初始分配;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已经进行或完成的各种财富和收入分配的结果所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调整或再分配。目标就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重新调整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即实现

公平分配。措施:税收,通过税种设置和差别税率,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及财富占有水平;转移性支出,通过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来改变收入分配差别的程度;公共支出,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向公众分配社会福利,也可对实际的收入分配结构起到调节作用4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经济稳定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还包括国际收支平衡并内含适度的经济增长。措施:灵活地调整财政收支(总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关系;通过财政自身的制度性安排,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中性收支活动及其他财政税收政策,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保证经济增长协调与高速的最优结合;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第二章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分类:按费用类别,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它支出。按经济性质分,购买性支出:又称为消耗性支出、真实支出或有偿支出,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进所需商品和劳务时发生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的直接补偿是获得等价的商品和劳务;转移性支出:又称为补助支出或无偿支出,指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或形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居民或非居民。政府通过转移支出并不获得直接的经济补偿。财政支出范围1.为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经费,如三大家、公、检、法、国防军事等2.为科教文卫事业提供经费(部分或全部)3.为公共工程提供经费4.为社会公平实现提供经费。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因素:经济性因素,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政治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社会性因素,人口状况、文化背景等。调整和优化:总量控制;结构控制,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协调各类支出的比重、数量。从政策的角度看,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逐步实行公共财政;政府角色的置换。

第三章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1.行政管理支出概念: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政法机关和外交机构行使其职能所发生的费用开支。内容: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外交、外事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公检法支出.2.国防支出:概念:指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以及民兵建设方面的费用支出。内容: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动员预编费;招飞事业费;专项工程及其他支出等。3.科教文卫支出:概念:指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的经费支出。

二节财政投资性支出含义: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投入资金用以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特点: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但必须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倾向于长期性的、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