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有标准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52c9e40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4.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读·书(12分)1.请按照字体一致、整体和谐美观的原则,为下面对联的空缺处选择合适的一项。
( )(2分)2.诗文传情,诗文言志,诗文一直是文人用以传递情感的载体。
请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0分)情思名句出处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在露水中劳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亲人团聚,热泪盈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从政心愿迫切,感叹无人引荐,因闲居而羞愧。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别后不胜相思,时光如此漫长!(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二、读·思(38分)(一)今年端午,文学社打算开展线上“赏图斗文看龙舟”活动。
下面是活动中看到的一张照片,小晋根据这张照片展开想象并模仿课文《安塞腰鼓》写了一段文字。
请你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群龙进发!一划起来就kàng奋了,喧腾了,不可遏制了!领头的龙舟像离弦的箭,劈开水波,冲破羁.绊,向前飞速划去。
其他的龙舟紧随其后,不甘示弱。
争渡,争渡!弹雨一样,是踊跃的水花;炸雷一样,是zhèn耳欲聋的鼓声;弓箭一样,是风驰电掣的龙舟。
哗哗!隆隆!嗖嗖!这磅礴的气势撼动了岸上的每一位观众沸腾了,他们翘.首而望,那数条龙舟在河道上迅速转弯,远去,.....................消失,只在水面上留下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3.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段中“龙舟”“喧腾”“飞速”三个词词性相同。
B.开头几个感叹句,表现了龙舟的气势如虹,震撼人心,表达了作者的激动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f9dba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30.png)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别淝水已千年,再见盛世是寿州。
”2024年春节期间,位于淮南市寿县的寿州古城着实火了一把,一个景点带动了一座城。
学校开展了以“徽风皖韵·与民俗邂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一、积累与运用(35分)【任务一品文悟“风”通诗意】1.默写。
(10分)甲骨文中,“风”写作“”,像一只长尾有冠的鸟;在小篆中,“风”写作“”,这时,人们认为风能催生万物。
后来,“风”的字义丰富起来。
“风俗”“风尚”等词指在社会上形成的风气和习惯。
在我国传统古诗文当中,处处包含着源远流长的风俗。
从《子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有佩玉的着装习俗;从《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有奏乐的婚嫁习俗;从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有中秋望月的风俗;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以看出古人有临别赠诗的礼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可以了解到唐代知识分子有送诗求仕的习俗,孟浩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渡湖无船”表明心迹,希望得到引荐,入仕做官。
【任务二读经典探民俗起源】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2分)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着的一个人。
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相传便是他的忌日;他是投水死的,竞渡据说原来是表示救他的,粽子原来是祭.他的。
现在定五月五日为诗人节,也是为了纪念的yuán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98b504d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d.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归省.(xǐnɡ) 两颊.(xiá) 挑衅.(xìn) 恬.静(tián)B.纨.绔(wán) 蕴藻.(zǎo) 脑畔.(pàn) 闭塞.(sāi)C.分.量(fèn) 冗.杂(rǒnɡ) 撺.掇(cuān) 踱.步(duó)D.怅.惘(chàng) 静穆.(mù) 蓦.然(mù) 斡.旋(w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3分)A.晦暗躁热照例汪洋恣肆B.凫水纠葛欺侮耐人寻味C.骤雨涌跃明晰人情世故D.束缚悠扬缭原垂珠联珑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侗戏,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侗族居住地区的戏曲剧种。
B.学菜谱太难了,我便决定放弃,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如法炮制....了一个菜——铁板鲈鱼。
C.这个人的出现吓了他们一跳,于是锤声戛然而止....。
D.家乡的风土人情让我们心驰神往,祖国的名胜古迹让我们叹为观止....。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练习。
(6分)劳动是汗水,是欢笑;是苦涩,是甜蜜;是给予,是幸福。
“劳”字的繁体字(勞)上面是两个“火”字,下面是一个“冖”和一个“力”字,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火光下也在卖力干活儿,非常辛劳;“动”字的繁体字“動”左边是“重”字,右边是“力”字,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使用体力,负重劳作。
所以“劳”和“动”两个字合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让自己和别人丰衣足食,感受生活的幸福快乐。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也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
关于每个独立的人而言,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
(1)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写在下面。
(3分)(2)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7901f75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6.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 分)1.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古诗文。
(共10 分,答对1 句得1 分,满分不超过10 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4)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子衿》)(5)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歌曲《在水一方》中的歌词“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就化用了《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萧瑟冷寂的秋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为我们展现了老少安闲快乐的生活图景。
2. <新题型> 同学们朗读“无为在歧路”一句时,有人认为重音应该放在“无为”上,有人认为重音应该放在“歧路”上,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2 分)[2024·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 题。
(7 分) 对母亲的牵挂,是乡愁中最_______的爱。
小时候,我时常依偎在母亲的怀中,望着jiǎo jié的月亮,任由母亲讲的故事在耳畔回响。
对我来说,母亲就如小河,有着清澈的眼睛、_______的脸庞,她常常kuān wèi 我,让我心安。
母爱如水,它不páng bó,而是润物无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有答案)(已纠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有答案)(已纠错)](https://img.taocdn.com/s3/m/1fba175431b765ce050814dd.png)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拼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欺侮.wǔ嘱咐.fù怠.dài慢撺掇..cuān duo凫.fú水B.踊跃..yǒng yuē屹.yì立白羊肚.dù糜.méi 子油馍.móC.眼眶.kuàng亢.kàng奋晦.huì暗羁绊..jī bàn蓦.mù然D.冗.rǒng杂戛.gá然而止磅礴..páng bó神龛.kān渺.miǎo远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脑畔挑衅褪色酝藻燎原潦草世外桃源B.争讼瞳仁怅惘干燥烦燥噪音大彻大悟C.磅礴束缚震撼战栗颤栗锵然张灯结彩D.斡旋幽悄幅射点缀辍学棹着垂珠联珑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B.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一段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钢丝,表演结束,背景音乐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左右。
我以我心践诺言,慎行,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c47b2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19.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时间:100分钟会分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42分)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1)A.因为那时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
B.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
(2)A.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B.山沟已经被雪填平了,变得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3)A.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páng()礴的能量!B.总之,莫洛佐夫标bǎng()自己是一个约束制度的坚定信徒。
(4)A.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
B.《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安塞腰鼓随着声音消失,各个舞者动作都戛然而止....。
C.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一个人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D.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B.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D.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 (6)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 (6)](https://img.taocdn.com/s3/m/6f41929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d.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默写。
(12 分)(1) [2023·安徽宿州期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中抒发主人公思念恋人,度日如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3·湖南张家界期中] 诗文寄情,《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露水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营造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以豁达、积极的心态对远行友人的劝慰之情。
2. [2023·安徽]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3 分)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 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
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zhànɡ,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
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de3b3c3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8.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31分)1.【新课标·新考向】班级开展主题为“多彩民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7分)【感受民俗魅力】如果说陕北的“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放、刚健雄浑著称,那么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威风锣鼓”则是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威风锣鼓”突出表现在一个“威”字上,无论是声响、节奏,还是阵势、舞姿,都极为震hàn。
鼓声一响,静穆的队伍蓦.然腾跃起来:时而紧锣密鼓,如骤雨猝至,瓢泼而下;时而变换节奏,如山间溪流,回旋激荡;时而阵势yǒnɡ跃,如烈火燎原,漫天升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风锣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bàn,那恢宏壮阔的场面真叫人( )。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3分)震hàn( ) yǒnɡ( )跃羁bàn( )(2)写出语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粗犷.________ 蓦.然________(3)填入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拍案而起B.望洋兴叹C.叹为观止(4)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填上恰当语句,使之语意连贯。
(2分)【推荐民俗图标】(5)同学们为元宵节设计了多幅图标,你会推荐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2分) 【了解民俗文化】(6)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散文《社戏》中少年鲁迅在赵庄看到的戏便是社戏。
B.《回延安》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窗纸”“红窗花”等,使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陕北地域风俗。
C.吴伯箫的《灯笼》写了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古代名将等,结尾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
D.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就颇具这一特色。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卷(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卷(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a8442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4.png)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3分)班主任布置了设计“年文化”主题展板的作业。
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板块一:年节溯源】1.这一板块展示了“年”字起源和“年”的传说。
阅读后,完成小题。
(6分) “年”字起源“年”的传说古时有一只猛兽叫“年”,食人,每到腊月三十,便出来觅食。
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刚摸到一个村庄,耳pàn突然响起“噼啪”的声音。
原来有村民将竹子误投到火堆里。
“噼啪”声将“年”吓得惊慌失cuò。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被一家门口晒着的大红衣裳吓得落荒而逃。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顿时感到头晕目眩,只好又溜走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红、怕光的弱点,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
不知从何时起,“年”便销声匿迹了,而这些方法逐渐演化成如今的过年习俗。
(1)根据“年”字起源,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汉字“年”的最初意义?()(2分)A.负担,责任B.年成,收获C.年纪,岁数D.岁月,光阴(2)“年”的传说文段中有两处拼音,请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耳pàn________惊慌失cuò________(3)根据语境,“年”的传说文段中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分)【板块二:探寻年俗】2.这一板块首先要介绍“年俗”的含义。
同学们查阅到下面这段文字,请据此进行概括。
(2分)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老百姓的过年准备、庆祝活动早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历时一个多月。
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阖家团圆、探亲访友、扫墓祭祖、拜神祈福,以各种方式(如祭灶、守岁、拜年、祭财神、逛庙会等)期盼来年的好运。
年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郑准备写一段活动结语,请回顾学过的古诗文,帮他一起完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5ad2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d.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6分)清晨,一抹朝阳透过薄薄的云层射向大地,朵朵飘浮的白云就像流动的音乐,滑过碧澈的天空,清脆的鸟鸣穿过郁郁葱葱的枝叶飘入耳朵。
凉爽的晨风穿窗而过,端坐在窗前,让自己沉浸在晨曦的光晕里,追溯起过去最美好的时光,心底,泛起柔柔的情愫、暖暖的憧憬,这便是恬.静的味道。
当内心的喧嚣①,独处的清幽就更显美好。
一天中最美的光阴,莫过于静静地坐在时光的角落里,让心灵沉淀下来,捧一卷诗书,一口清茶,细细回味。
婉约清新的文字,如清澈的溪水,洗濯着疲惫的心;又似轻柔的晨风,清爽着②热的心。
(1)语段中加点字“恬”的正确读音是( )(1分)A. tiǎnB. tiánC. shìD. shé(2)在语段中的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戛然而止B. 半途而废C. 中道而止D. 适可而止(3)在语段中的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澡B. 躁C. 噪D. 燥(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2分)2. 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最多时有6 000多条②这些地区都是您感受胡同文化的好去处③据统计,北京现有胡同1 000多条,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老北京景观④现今胡同景观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有东城区、西城区⑤最早起源于元代A. ④②⑤①③B. ④②③⑤①C. ⑤④①②③D. ⑤①③④②3.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A.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评价检测试卷(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评价检测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6ce200ff00bed5b9f31dd4.png)
濮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2018.03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D )A.归省.(xǐnɡ) 幽悄.(qiǎo) 挑剔.(tì) 气氛.(fēn)B.羁绊.(pàn) 磷.火(lín) 糜.子(méi) 羊肚.(dǔ)C.撺.掇(cuān) 蓦.然(mî) 脸颊.(xiá) 斡.旋(wî)D.亢.奋(kànɡ) 冗.杂(rǒnɡ) 戛.然(jiá) 晦.暗(h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C )A.变换多姿金丝蜜枣元气淋漓B.兴高彩烈烛光闪闪惊心动魄C.人情世故卖弄风情装模作样D.大彻大悟荣华富贵震作精神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B )A.眼前是一片秀丽的景色,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近日,在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队与马来西亚队的比赛以4∶0的比分戛然而止....。
C.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
【来源:21cnj*y.co*m】D.作为班干部,在课外劳动的时候,他一马当先....,很是卖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B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__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e484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0.png)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4分)为传承优秀文化,班级开展“感悟优秀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24分)【活动一】品古典之美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10分)我们与古人比肩而立,欣赏“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桃花源之美,品味“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石潭之奇。
我们和古人促膝长谈,体味主人公对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子衿》里的句子)的强烈思念,领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传达的即使处在天涯海角,也要互相勉励的深厚友谊;感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从政心愿。
【活动二】赞工艺之盛2.下面是小语同学观看传统工艺美术直播视频后的观后感,请帮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分)近年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逐渐步入网络云端,以__甲__作品背后动态的工艺制作过程。
在刺绣、木雕等传统工艺美术直播中,创作者关掉滤镜、美颜,专拍手部特写,一针一线、一刀一划在镜头中被清xī__①__放大,拉近了观众与传统工艺美术之间的距离。
__丙__。
精湛技艺背后,精益求精、__乙__、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迸.__②__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如今,借由新的传播媒介,使传统工艺美术实现了从静态陈列到动态演示、从工艺展示到场景体验的转变,促进了中华美学精神在新语境中的传承与发展。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序号)(2分)①__________(A. 晰B.淅)②__________(A.bìng B.bèng)(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353588f524ccbff121845e.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拼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欺侮.wǔ嘱咐.fù怠.dài慢撺掇..cuān duo凫.fú水B.踊跃..yǒng yuē屹.yì立白羊肚.dù糜.méi 子油馍.móC.眼眶.kuàng亢.kàng奋晦.huì暗羁绊..jī bàn蓦.mù然D.冗.rǒng杂戛.gá然而止磅礴..páng bó神龛.kān渺.miǎo远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脑畔挑衅褪色酝藻燎原潦草世外桃源B.争讼瞳仁怅惘干燥烦燥噪音大彻大悟C.磅礴束缚震撼战栗颤栗锵然张灯结彩D.斡旋幽悄幅射点缀辍学棹着垂珠联珑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B.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一段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钢丝,表演结束,背景音乐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左右。
我以我心践诺言,慎行,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新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6ae0ca65ce050876321395.png)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子衿》)②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④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马说》)⑤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⑥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
尽管同属江南且pí邻而居,但我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渡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目怡人。
【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的韵脚,令人神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pí( )邻缱绻.( ) 韵.脚(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2分)(3)文中“徜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悦目怡人”中,“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分)(4)“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的,将它还原,应放在________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1644a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b.png)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情:藏族的赛马会,傣族的泼水节;塞北的腰鼓,江南的社戏;轻柔婉转的越剧,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色彩浓重的一笔,让人心驰神往。
一、古典之美(27分)(一)1.阅读诗文,可以欣赏美景、体会志趣。
“古韵”小组制作了下面的诗文辑录表,请你根据诗文原句和自己的理解填写表中空缺的内容。
(10分)2.古诗中常见描画古代农村风俗画卷的内容。
在“诗苑漫步”鉴赏活动中,大家对下面这首诗的情感提出了两种看法,你赞同哪种?请阐述理由。
(2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甲: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游览山西村时的喜悦之情。
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罢归故里后的落寞之感。
(二)在班级举办的“用经典引领人生”的交流会上,“善学精思”组以下面经典古文为例,带领大家研读古文。
请完成第3—7题。
3.言辞精练意蕴丰。
请完成下面的“字源探义”。
(2分)字源探义“念”的金文为,本义为思念。
文中意思为(1)__________。
“问”的甲骨文是,字形就像是一个人站在“门”外,张“口”对着门内喊话。
后来,“问”还引申为问候、慰问。
“咸来问讯”中“问”的意思是(2)__________。
4.简笔勾勒绘奇景。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切景语皆情语。
【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都在写景,也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滁①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86347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绝密★启用前2020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A(逐题解析)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仲宏观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积累运用(10题,1-9每题2分,第10题8分,共2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归省.xǐng踊.跃yǒng 糜.子méi蓦.然mòB.皎.洁jiǎo 神龛kān 冗.杂rǒng 烧灼.zhuóC.恬.静tián 锵.然qiāng 淋漓.lì戛.然jiáD.战栗 lì羁.绊jī行.辈 háng 斡.旋wò【答案】C【解析】C选项中“淋漓”1.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
2.形容痛快。
这道题不难,这些词都在第一单元课文出现。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亢奋照例欺侮大彻大悟B.宽慰束缚磅礴人情事故C.震撼眼眶严峻叹为观止D.争讼褪色静穆张灯结彩【答案】B【解析】B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事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考点】字形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意。
【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了成语方面的知识。
B中“大彻大悟”的意思是指形容彻底醒悟。
彻:明白;悟:领会。
用在同学们明白一道难题上面,明显语义过重,错误。
故选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B.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情检测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情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fad91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8.png)
第一单元学情检测卷中国是一个民俗文化大国,形式多样、内涵各异的民俗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
语文学习小组开展“古韵今风话民俗”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任务。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回顾课文民俗】下面文段是小组成员对语文课本中民俗文化的总结。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共4分)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本,就如同打开一轴民俗风情画卷,多彩的民俗文化迎面而来:赵庄的社戏在月夜中上演,戏台屹立在临河的空地上,少年们在朦胧的水汽和夜色中乘船前行;踏上陕北黄土地,听一曲信天游,听老一辈唱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热爱与思mù;观一场安塞腰鼓,看后生们挣脱了羁bàn,冲破了闭塞,摒弃了冗杂,舞出让人叹为观止的光影变幻;那点缀节日、代表喜庆的灯笼,曾在暗夜里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园,慰藉了游子孤寂落寞的心灵。
让我们一起话古谈今,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吧!(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选出正确读音( )(2分)A.bìng jiè B.bìng jí C.bǐng jí D.bǐng jiè(2)语段中两个拼音处对应的汉字是什么?请工整书写。
(2分)①思mù( ) ②羁bàn( )2.【关注民俗动态】下面是“民俗动态”小组找来的一段文字。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共4分)从春节期间潮汕英歌舞走向世界,到云南泼水节火爆全网,全国各地的民俗活动此起彼伏,热火朝天。
其中,剪纸、织锦等古风浓郁的活动,提醒了人们对民俗的美好记忆。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新元素融入传统民俗,如趣味性强【甲】传播范围广的短视频。
这使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逐渐成为大众关注并传播的文化风潮。
民俗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乙】是历史积淀的反映,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因此,民俗旺盛的生命力离不开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
(1)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5)](https://img.taocdn.com/s3/m/1c633b7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6.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位置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 4题每句1分,第5题(1)(2)小题各1分,(3)(4)小题各2分,第6—7题2分]1.一日不见,!(《子衿》)2.微君之躬,(《式微》)3.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着一“望”字,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的句子是:,。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
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tián静、广阔而又神秘。
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水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
山,若隐若现,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殷红的火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tián 静薄.________纱(2)在语段的“”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皎洁的月光”“繁密的星”“夜航的船只”都是________短语。
(4)语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抗击疫情,是一场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学战。
B.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C.展望未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
D.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B.社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民间往往有敲社鼓、观社戏等诸多习俗,鲁迅在《社戏》一文中就描写了观社戏的场景。
C.《傅雷家书》中,傅雷教育儿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拼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欺侮.wǔ嘱咐.fù怠.dài慢撺掇..cuān duo凫.fú水B.踊跃..yǒng yuē屹.yì立白羊肚.dù糜.méi 子油馍.móC.眼眶.kuàng亢.kàng奋晦.huì暗羁绊..jī bàn蓦.mù然D.冗.rǒng杂戛.gá然而止磅礴..páng bó神龛.kān渺.miǎo远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脑畔挑衅褪色酝藻燎原潦草世外桃源B.争讼瞳仁怅惘干燥烦燥噪音大彻大悟C.磅礴束缚震撼战栗颤栗锵然张灯结彩D.斡旋幽悄幅射点缀辍学棹着垂珠联珑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B.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一段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钢丝,表演结束,背景音乐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左右。
我以我心践诺言,慎行,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B.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D.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社戏》---------------鲁迅--------------《呐喊》----------------散文B.《回延安》---------贺敬之---------《贺敬之诗选》---------抒情诗C.《安塞腰鼓》----------刘成章--------《人民日报》-----------散文D.《灯笼》---------吴伯萧----------《吴伯萧散文选》----------散文7、诗文名句默写(7分)①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②,悠悠我心。
③关关雎鸠,,窈窕淑女,。
④挑兮达兮,。
⑤,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8、名著阅读。
(4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
这封信由__________(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
信中父亲还要求__________(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__________的习惯。
9、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下列句子够成排比句(3分)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雾凇沆砀,寒梅怒放,凝成了严冬的风骨。
从大自然的一副副画卷中,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二、阅读理解(44分)(一)诗歌鉴赏(4分)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注释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微:幽暗不明。
②胡:为什么。
③微:非,不是。
故:为了某事。
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0、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2分)11、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17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氏谢而从之。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与老人同出。
1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4分)(1)渔人甚异.之()(2)欲穷.其林()(3)屋舍俨然..( ) (4)老人引.杨氏入山()1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忘路之.远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B、以.耕以蚕请以.军礼见C、杨氏谢而.从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D、不可取食于.人也生于.忧患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15.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为线索,甲文段按“发现桃花林————离开桃花源——“”的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
(4分)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甲乙两文所写的农民生活的共同之处。
(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
(共11分)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都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儿?”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里。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
两年后,左腿残疾有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上哭了。
那一刻,她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儿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亲。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呀,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
她还是悄悄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
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
她等着父亲爆发。
然而,没有。
自此,父亲再没提过笛子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
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
孩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
儿子在家里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
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
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
”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
”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子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蔓延开来,飞扬在屋子里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4分)1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3分)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19.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
(12分)世界还很年轻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
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
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
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
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
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