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 王建昕 帅石金 清华大学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 王建昕 帅石金 清华大学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4a2aa002bd64783e09122bb6.png)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1 图1-2示出了自然吸气与增压四冲程发动机的示功图,请问:(1)各自的动力过程功、泵气过程功指的是图中哪块面积?功的正负如何?(2)各自的理论泵气功、实际泵气功和泵气损失功指的是图中哪块面积?功的正负如何?(3)各自的净指示功和总指示功又是由图中哪些面积组成?功的正负如何?(4)造成自然吸气与增压发动机示功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解:由图1-2,(1)自然吸气:动力过程功=面积aczbaW t=W1+W3,正功泵气过程功=面积W2+W3,负功增压:动力过程功=面积aczbaW t=W1,正功泵气过程功=面积brab W t=W2,正功(2)自然吸气:理论泵气功=0实际泵气功=W2+W3,负功泵气损失功W2+W3负功增压:理论泵气功=p k和p b间的矩形面积,正功实际泵气功=W2,正功泵气损失功=阴影面积,负功(3)自然吸气:总指示功=W1+W3,正功净指示功=(W1+W3)-(W2+W3)=W1-W2,正功增压:总指示功=W1+(p b-p k)*Vs ,正功净指示功=W1+W2,正功(4)差异的原因:增压发动机的进气压力高于排气压力,因此泵气过程功为正。
1-2 增压四冲程发动机在中、小负荷工况运转时,有可能出现压气机后进气压力p b小于涡轮前排气压力pk的情况,请画出此时发动机一个循环的p-V图,标出上下止点、进排气门开关和着火时刻的位置,以及理论泵气功和泵气损失功面积,并判断功的正负。
解:p-V图如下图所示:理论泵气功:绿线包围的矩形面积,负功实际泵气功:进排气线包围的面积,负功泵气损失功:两块面积之差,负功1-3假设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四冲程发动机的动力过程功W t和压气机后压力p b均相同,请问两者的示功图有何异同?二者的泵气过程功有何差异?为什么?解:涡轮增压的理论排气线为p k,机械增压的理论排气线为p0;且涡轮增压的实际排气线位于机械增压实际排气线的上方。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试卷附答案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aab7e719e8b8f67c1cb93d.png)
命题人:姜勇剑3.气门间隙是指 [ ] [ a ]A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4.汽油机的爆燃 [ c ]A在点火之前,混合气自行发火燃烧。
B在火焰传播初期,混合气自行发火燃烧。
C在火焰传播过程中,离火花塞远处的末端混合气自行发火燃烧。
D在火焰传播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始终极快。
5 .内燃机的速度特性是 [ a ]A发动机的油门调节机构位置一定,各主要性能参数(Pe 、Mtq、b e)随发动机6.汽油机的运行工况主要有冷起动、怠速、小负荷、中等负荷、大负荷、全负荷、加速,其中化油器式汽油机需要浓混合气的工况是 [ d ]D 冷起动、怠速、小负荷、大负荷、全负荷、加速7.汽油的牌号越高,说明燃料的[ b ]A热值越高B抗爆性越好C辛烷值越低8.汽油机随着负荷的增大,节气门后(进气管)的真空度 [ b ]A增大B减小C不变D大于怠速的真空度9.决定柴油机最佳供油提前角的是 [ d ]C 发动机的最大供油量D 发动机的最大负荷和排放二.填空题(20*1)1.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动力性指标(有效功率Pe、有效转矩Me)、经济性指标(燃油消耗率ge)等。
2.柴油的牌号是以其凝点温度命名的。
3.柴油的自燃性用其十六烷值参数表示。
4.柴油机燃烧室按结构形式分为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大类5.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可分为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8三种基本循环的比较,当循环总加热量相同时,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压力相同时,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_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三.简述名词术语(8*3)1.空燃比-进入缸内的混合气中空气重量与燃油重量之比。
2.充气效率—进气终了,实际进入缸内的空气质量和理论上(按照进气管状态)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之比。
3.汽油机外特性—全负荷(节气门最大开度)的速度特性。
4.过量空气系数—一燃烧1kg燃料实际供入缸内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之比。
汽车拖拉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汽车拖拉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01f62b31126edb6f1a1027.png)
汽车拖拉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017.12第一册发动机原理与构造第一章2.内燃机通常由那些机构和系统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答( 1 )内燃机通常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汽油机比柴油机区别的一个系统)、启动系统。
(2)①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活塞组、连杆组、曲柄飞轮组等组成。
它是柴油机运动和动力传递的核心,即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中,通过连杆实现活塞在气缸中的往复运动与曲轴旋转运动的有机联系,将活塞的推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达到动力输出的目的。
②配气机构: 主要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等组成。
它按照柴油机既定循环工作要求,通过气门的“早开迟闭”,将干净的新鲜空气尽可能多地适时充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排出。
③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柴油机工作循环地需要和工作负荷地变化,将清洁的高压柴油适时适量地供给喷油器,喷油器又使柴油以雾状喷入燃烧室,继而与气缸内的压缩空气得以混合并燃烧。
④润滑系统:功能是将润滑油压送到相对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达到减少摩擦阻力、减轻零件磨损,清洗运动零件表面磨屑和冷却、减振、防锈、密封等综合作用。
⑤冷却系统:使受热零件多余热量得以发散,保证柴油机工作温度不致过高或过低。
⑥点火系统:汽油机上专门装了点火系统,其功用是按各缸点火顺序和一定的点火提前角,及时供给火花塞足够的高电压,使其两电极间产生足够强烈的电火花,保证顺利点燃混合气并膨胀作功。
⑦启动系统:借助外力使静止的柴油机启动并转入正常的自行运转。
4.四行程柴油机与四行程汽油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何异同。
答⑴相同之处:两者的做功过程与排气过程是相同的。
⑵不同之处:①四行程柴油机吸入的是纯净空气,而四行程汽油机吸入的是混合气体。
②柴油机和汽油机大部分主要结构相同或相似,但汽油机比柴油机多了一个点火装置。
③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汽油机具有转速高、质量轻、噪声小、启动易制造维修成本低等特点,但燃油消耗率比柴油机高25%,燃油经济性差。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d43f3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f.png)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发动机原理习题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说明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功率的原因。
答:由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公式:知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2]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答:汽油机压缩比的增加受到结构强度、机械效率和燃烧条件的限制。
1、增高将Pz 使急剧上升,对承载零件的强度要求更高,增加发动机的质量,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2、增高导致运动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及运动件惯性力的增大,从而导致机械效率下降3、增高导致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升高,易使汽油机产生不正常燃烧即爆震[3]做出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理想循环和实际循环p-V 图,并标明各项损失。
[4]何为指示指标?何为有效指标?答:指示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价工作循环的质量。
有效指标:以曲轴上得到的净功率为基础,评价整机性能。
[5] 发动机机械损失有哪几部分组成?答:发动机机械损由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失、泵气损失组成。
[6] 写出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并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转速ηm 与n 似呈二次方关系,随n 增大而迅速下降;2、负荷负荷↓时,发动机燃烧剧烈程度↓,平均指示压力↓;而由于转速不变,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则由,机械效率下降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机械效率=0;3、润滑油品质和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润滑油温度通过润滑油粘度间接影响润滑效果。
[7] 试述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
)1()1(1111-+--?-=-ρλλρλεηk k k t im m p p -=1ηi mi m i e i e m p p N N p p N N -=-===11η机械损失的测试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内燃机的试验来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和示功图法。
(1)倒拖法步骤:1.让内燃机在给定工况下稳定运转,是冷却水和机油温度达到给定值;2.切断燃油供应或停止点火,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原给定速度倒拖内燃机空转,并尽可能使冷却水、机油温度保持不变。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8549eb5a8102d277a22fbe.png)
发动机原理 习题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说明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功率的原因。
答:由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公式:知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2]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答:汽油机压缩比的增加受到结够强度、机械效率和燃烧条件的限制。
1、增高将Pz 使急剧上升,对承载零件的强度要求更高,增加发动机的质量,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2、增高导致运动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及运动件惯性力的增大,从而导致机械效率下降3、增高导致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升高,易使汽油机产生不正常燃烧即爆震[3]做出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理想循环和实际循环p-V 图,并标明各项损失。
[4]何为指示指标?何为有效指标?答:指示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价工作循环的质量。
有效指标:以曲轴上得到的净功率为基础,评价整机性能。
[5] 发动机机械损失有哪几部分组成?答: 发动机机械损由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失、泵气损失组成。
[6] 写出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并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转速ηm 与n 似呈二次方关系,随n 增大而迅速下降;2、负荷 负荷¯时,发动机燃烧剧烈程度¯,平均指示压力¯;而由于转速不变,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则由 ,机械效率下降 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 ,机械效率=0;3、润滑油品质和冷却水温度 冷却水、润滑油温度通过润滑油粘度间接影响润滑效果。
[7] 试述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
)1()1(1111-+--⋅-=-ρλλρλεηk k k t i mm p p -=1ηimi m i e i e m p p N N p p N N -=-===11η机械损失的测试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内燃机的试验来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和示功图法。
(1)倒拖法步骤:1.让内燃机在给定工况下稳定运转,是冷却水和机油温度达到给定值;2.切断燃油供应或停止点火,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原给定速度倒拖内燃机空转,并尽可能使冷却水、机油温度保持不变。
《汽车发动机原理》参考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ef63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f.png)
《汽车发动机原理》参考答案《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集参考答案第1章发动机的性能一、解释术语1、指示热效率: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之比。
2、压缩比:发动机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3、燃油消耗率:发动机发出单位功的耗油量。
4、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容积发出的有效功。
5、有效燃料消耗率: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或,发动机在1小时内发出1 kW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6、升功率:单位气缸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率。
7、有效扭矩:发动机曲轴输出的扭矩。
8、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发出的指示功。
9、示功图:因为P-V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故P-V图被称为示功图。
二、选择题1、A,2、B,3、D,4、C,5、B,6、C,7、C,8、B,9、D,10、D,11、B,12、B,13、B,14、A,15、D,16、D,17、B。
三、填空题1、示功图。
2、多变。
3、压缩冲程;膨胀。
4、指示功。
5、工作容积。
6、升功率。
7、比质量。
四、判断题1、T,2、F。
五、简答题1、解释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联系和区别。
答:区别: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而有效指标是以发动机曲轴端输出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发动机整机性能的指标。
联系:指示指标是有效指标的基础,指示指标好,有效指标不一定好,但指示指标差,有效指标肯定差,指示指标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而有效指标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
2、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答: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功或功率小于其气缸内气体膨胀所做出的功或功率,两者之差称为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发动机的机械损失主要由摩擦损失、附件驱动损失、泵气损失等组成。
3、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何作用?答:发动机指示指标用于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5fcc0fc850ad02df804141.png)
第二章发动机的性能指标1.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哪些简化?答:目的: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平均有效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不同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力性简化:1.以空气为工质,并视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工质的比热容等物理参数为常数,均不随压力、温度等状态参数而变化2.将燃烧过程简化为由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向工质进行的等容、等压或混合加热过程,将排气过程即工质的放热视为等容放热过程3.把压缩和膨胀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绝热等熵过程,忽略工质与外界的热交换及其泄露等的影响4.换气过程简化为在上、下止点瞬间开和关,无节流损失,缸内压力不变的流入流出过程。
2.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组成3.排气终了温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4.有流动阻力,排气压力》大气压力,克服阻力做功,阻力增大排气压力增大,废气温度升高。
负荷增大Tr增大;n升高Tr增大,∈+,膨胀比增大,Tr 减小。
5.发动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试述各种损失形成的原因。
答:1.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缸套内壁面、活塞顶面、气缸盖底面以及活塞环、气门、喷油器等与缸内工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始终与工质发生着热交换2.换气损失,实际循环中,排气门在膨胀行程接近下止点前提前开启造成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的活塞推出功损失和自然吸气行程的吸气功损失3.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着火燃烧总要持续一段时间,不存在理想等容燃烧,造成时间损失,同时由于供油不及时、混合气准备不充分、燃烧后期氧不足造成后燃损失以及不完全燃烧损失4.涡流和节流损失实际循环中活塞的高速运动使工质在气缸产生涡流造成压力损失。
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e66f33bed5b9f3f80f1c2a.png)
第一章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的,较理论循环复杂很多。
1) 进气过程。
为了使发动机连续运转,必须不断吸入新鲜工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2) 压缩过程。
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缸内工质受到压缩,温度、压力不断上升,增大作功过程的温差,获得最大限度的膨胀比,提高热功转化效率,为燃烧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3) 燃烧过程。
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处在上止点前后,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使工质的压力、温度升高。
4) 膨胀过程。
也称作功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高温、高压的工质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而膨胀作功,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也随即迅速降低。
5) 排气过程。
当膨胀过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废气开始靠自身压力自由排气,膨胀过程结束后,活塞由下止点返回上止点,将气缸内的废气排除。
2画出四冲程发动机实际循环的示功图,它与理论示功图有什么不同?说明指示功的概念和意义。
图a、b分别为柴油机和汽油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示功图比较,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随温度等因素影响会变大,而且实际循环中还存在泄露损失。
换气损失燃烧损失等,这些损失的存在,会导致实际循环放热率低于理论循环。
指示功时指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得到的有用功Wi,指示功Wi反映了发动机气缸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所获得的有用功的数量。
3 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基本措施?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为:减小工质传热损失,燃烧损失,换气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工质流动损失,工质泄漏损失,提高工质的绝热指数。
可采取的基本措施是:1)减小燃烧室面积,缩短后燃气能减小传热损失。
2)采用最佳点火提前角和供油提前角能减少提前燃烧损失或后燃损失。
3)采用多气门,最佳配气相位和最优进排气系统能减少换气损失。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5章 课后习题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5章 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9db48a844769eae009edd0.png)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1.柴油机和汽油机相比,混合气形成有哪些特点?答:相比于汽油机,柴油机在进气过程中进入燃烧室的为纯空气,在压缩过程终了柴油直接喷入。
因此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时间比汽油机短促的多,而且柴油的蒸发性和流动性比汽油差,使得柴油难以在燃烧前彻底雾化蒸发与空气均匀混合,所以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品质较汽油机差。
2.试说明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两种基本形式,并进行对比分析。
答:空间雾化混合与油膜蒸发混合。
空间雾化混合是在燃烧室空间中利用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形成较均匀的混合气,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油膜蒸发混合是指喷在燃烧室壁面上的燃油形成油膜后,3.说明直喷式燃烧室产生空气运动的方式,并分析空气运动对其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影响。
答:直喷式燃烧室中的空气运动主要是指半开式燃烧室中的进气涡流和挤压涡流。
产生进气涡流的方法一般时采用螺旋进气道,一方面将气道腔做成螺旋形,使空气在气道内形成旋转运动;另一方面由于气阀中心和气缸中心不重合,产生沿气缸壁绕气缸中心的旋转运动。
挤压涡流是在压缩过程期间,活塞接近上止点时,活塞顶部外围的环形空间中的空气被挤入活塞顶部的凹坑内,由此产生挤压涡流。
空气运动可以促使柴油混合气很快在整个燃烧室均匀分布,加速混合气的形成。
但是在直喷式燃烧室中涡流强度过强或过弱会造成油束贯穿不足或过度,,均会影响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4.简述直喷式燃烧室的工作原理。
答:直喷式燃烧室由气缸盖底平面和活塞顶部的凹坑形成,直接喷射到凹坑内的柴油,主要靠燃油雾化和空气均匀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因此直喷式燃烧室对于喷油器的需求较高,喷孔较小、数量多、喷射压力高。
5.半开式燃烧室的优、缺点如何?答:半开式燃烧室的活塞顶部凹坑较深,形状有很多种。
半开式燃烧室中的混合气形成依靠燃油的喷散雾化和空气运动两方面的作用。
它采用孔式喷油器,常见的喷孔数目为4-6孔,并有较高的喷射压力,对喷射系统有较高的要求。
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
![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7f283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c.png)
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一、判断题(40 题)1.双怠速法测量汽车排气污染物时,若汽车装有多个排气管,应取各排气管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柴油车排气烟度的测量,从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到烟度的允许限值,目前尚未形成世界性的统一标准。
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关规定。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测量气缸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时,首先要确定气缸的修理尺寸,才能校对量缸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用量缸表测量缸径时,稍稍前后摆动量缸表,当指针指示到最小数值时,即表明测量杆已垂直于气缸轴线。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对于有回油管路的燃油系统,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是使燃油分配管内压力保持不变,不受节气门开度的影响。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冷型火花塞适用于低速、低压缩比、小功率发动机。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测量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的齿轮啮合间隙时,应在相邻 90°的四个点上进行测量。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拆检火花塞时,若绝缘体裙部呈浅褐色并且干净,说明选型正确,工作良好。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无回油管的燃油系统在任何工况下其燃油压力均应保持不变。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用皮带张紧力表可以在任意两个皮带轮之间测量皮带张紧力。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2.EGR 阀常开会造成机油消耗过多。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二次空气喷射系统起作用时,会使三元催化转化器快速升温。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利用真空表对进气歧管的压力进行检测,若压力较低且加速时常常伴有发闷的声音,则可确定三效催化转化器堵塞。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5.轻微的爆震可以使发动机功率上升、油耗降低。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2章 课后习题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2章 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973dd7f01dc281e53af0d0.png)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叙述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答:四行程发动机换气过程包括从排气门开启直到进气门关闭的整个时期,约占410°~480°曲轴转角。
一般将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
2. 为何进、排气门要提前打开和迟闭,对换气过程有何影响?答:进气门迟后关闭是为了充分利用高速气流的动能,实现在下止点后继续充气,增加进气量。
排气门提前开启是由于配气机构惯性力的限制,若是活塞在下至点时才打开排气门,则在气门开启的初期,开度极小,废气不能通畅流出,缸内压力来不及下降,在活塞向上回行时形成较大的反压力,增加排气行程所消耗的功。
3. 什么是气门叠开现象?气门叠开角的大小对换气过程有何影响?答:由于排气门的迟后关闭和进气门的提前开启,存在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为气门叠开,此时,进气管、气缸、排气管互相连通,可以利用气流的压差、惯性或进、排气管压力波,清除残余废气,增加进气量,降低高温零件的温度,但注意不应产生废气倒流现象。
在增压发动机中,因其进气压力高,可以有较大的气门叠开角。
在非增压发动机中,叠开角一般为20°~80°曲轴转角,增压柴油机可达80°~160°曲轴转角。
4. 什么是充气效率?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有哪些?答:充气效率(亦称充量系数)是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工质量的比值。
提高措施:1)降低进气系统的阻力损失,提高气缸内进气终了压力;2)降低排气系统的阻力损失,以减小缸内残余废气系数;3)减少高温零件在进气系统中对新鲜充量的加热,降低进气终了温度;4)合理选择配气相位;5)充分利用进气管内的动力效应。
5. 充气效率的高低反映了发动机哪些方面性能的好坏?并解释为什么。
答:充气效率值高,代表每循环进入一定气缸容积的新鲜工质量多,则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可增加,动力性能好。
6. 如何利用进气管的动态效应有效提高发动机高转速时的充量系数?答:发动机换气过程中,进气气流在一定长度的管道内流动时,具有相当的惯性和可压缩性,且进气过程是间断性和周期性进行的,根据流体力学的规律,气流在进气管内势必会引起一定的动力现象,这种动力现象称为进气管的动态效应。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习题集带答案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习题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92898b69dc5022aaea00a6.png)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习题集带答案汽车拖拉机总体构造概述汽车发展经历了人力车、畜力车蒸汽机车内燃机机车。
汽车发展经历了()车、()车、()机车、()机车。
拖拉机的发展经历的四个时期,分别是蒸汽拖运拖拉机、汽油拖运拖拉机、农用拖拉机、柴油动力拖拉机。
拖拉机的发展经历的四个时期,分别是()拖运拖拉机、()拖运拖拉机、()拖拉机、()动力拖拉机。
汽车拖拉机总体构造汽车与拖拉机总体构造都差不多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大部分汽车与拖拉机总体构造都差不多主要由:()()()()四大部分现行国标GB/T3730.1-2001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
现行国标GB/T3730.1-2001将汽车分为()车和()车。
乘用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座位在9座(包括驾驶人座位)认下的小型载客汽车称为()。
BA、客车B、乘用车C、旅游客车D、长途客车小型客车的座位数不超过()座。
AA、9B、5C、16D、20按汽车用途分类:普通运输车辆、专用汽车、特种用途汽车按汽车用途分类:()运输车辆、()汽车、()用途汽车。
普通、专用、特种无轨电车属于()。
CA、普通乘用车B、货车C、客车D、乘用车轿车类别代号是()。
DA、4B、5C、6D、7客车类别代号是()。
CA、4B、5C、6D、7货车类别代号是()。
AA、1B、2C、6D、7拖拉机按用途分类主要有()用拖拉机;()用拖拉机;()用拖拉机。
工业、林业、农业拖拉机按结构特点分类主要有()拖拉机、()拖拉机、()拖拉机、()拖拉机。
轮式、履带式、手扶、船形拖拉机按功率大小分类主要有大型拖拉机。
功率:73.6kW(100马力)以上。
中型拖拉机。
功率:14.7~736kW(20~100马力)。
小型拖拉机。
功率:在14.7kW(20马力)以下。
()√二、工具的选择、合理使用1. 扳手通常用()结构钢或()结构钢制造。
碳素、合金活动扳手不适用于尺寸不规则的螺栓或螺母,不可以使用活动扳手压紧专用维修工具,以作相应的操作。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王建昕帅石金清华大学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王建昕帅石金清华大学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e5dcd2a5e009581b6bd9ebee.png)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1 图1-2示出了自然吸气与增压四冲程发动机的示功图,请问:(1)各自的动力过程功、泵气过程功指的是图中哪块面积功的正负如何(2)各自的理论泵气功、实际泵气功和泵气损失功指的是图中哪块面积功的正负如何(3)各自的净指示功和总指示功又是由图中哪些面积组成功的正负如何(4)造成自然吸气与增压发动机示功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解:由图1-2,(1)自然吸气:动力过程功=面积aczbaW t=W1+W3,正功泵气过程功=面积W2+W3,负功增压:动力过程功=面积aczbaW t=W1,正功泵气过程功=面积brab W t=W2,正功(2)自然吸气:理论泵气功=0实际泵气功=W2+W3,负功泵气损失功W2+W3负功增压:理论泵气功=p k和p b间的矩形面积,正功实际泵气功=W2,正功泵气损失功=阴影面积,负功(3)自然吸气:总指示功=W1+W3,正功净指示功=(W1+W3)-(W2+W3)=W1-W2,正功增压:总指示功=W1+(p b-p k)*Vs ,正功净指示功=W1+W2,正功(4)差异的原因:增压发动机的进气压力高于排气压力,因此泵气过程功为正。
1-2 增压四冲程发动机在中、小负荷工况运转时,有可能出现压气机后进气压力p b小于涡轮前排气压力pk的情况,请画出此时发动机一个循环的p-V图,标出上下止点、进排气门开关和着火时刻的位置,以及理论泵气功和泵气损失功面积,并判断功的正负。
解:p-V图如下图所示:理论泵气功:绿线包围的矩形面积,负功实际泵气功:进排气线包围的面积,负功泵气损失功:两块面积之差,负功1-3假设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四冲程发动机的动力过程功W t和压气机后压力p b均相同,请问两者的示功图有何异同二者的泵气过程功有何差异为什么解:涡轮增压的理论排气线为p k,机械增压的理论排气线为p0;且涡轮增压的实际排气线位于机械增压实际排气线的上方。
机械增压的泵气功大,因为机械增压的排气压力更低。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8a31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b.png)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D四冲程发动机是指每个汽缸在工作循环中需要四个活塞上下运动完成排气、进气、压缩、爆炸四个过程。
2.A美国的能源政策提高了最低油品燃烧效率,因此需要汽油更耐高温,更好的粘稠性和防腐蚀性能,生产出了高质量的合成油。
3.B柴油机油泵是无论高速还是低速都必须保证压力不变的。
低速转动时油量较大,高速时油量较少,因此要保证高低速行程的压力一致,就必须要使用离心泵。
4.C火花塞和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A初期润滑也称摩擦学洗车,是指在使用中,两个金属表面在不断地摩擦过程中,通过润滑油的作用,降低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磨损,保护金属表面。
6.D火花塞是将点火高压电流引入燃烧室并使混合气早于预定时间点起火燃烧的重要零件。
7.B汽油机缸体和缸盖的材料是铝合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轻自重,降低工作温度,增强散热效果,提高发动机的耐久性等。
8.C可调齿轮是指发动机中直径较小的几个齿轮,用来传递燃油泵、油泵等部件的动力。
9.D柴油机在冷启动状态下,因为冷却液温度偏低,发动机不利于正常工作。
所以在发动机启动前需要进行预热。
10.B制动器是将车速转换为热量散发并消耗的部件。
制动器通过静电持续壳体来将摩擦部位间的就辙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制动的效果。
二、填空题11.火花塞点火线圈12.爆发高压油气混合物,增大燃烧面积,增强燃烧强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13.抽氣压缩静止爆发14.直列(R型)水平(H型) V型15.柴油机进气柴油机压缩汽油机压缩不需要16.概率润滑混合润滑强制润滑17.行星齿轮减速器、可调减速器18.合成油19.发动机排放,柴油机噪音问题20.润滑油摩擦抵抗金属间直接接触面积三、简答题21.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燃烧燃料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上下运动形成动力,带动转轮旋转,从而输出功率。
在汽车发动机中,各个部件依次协调,完成燃油燃烧转化成有效能源,推动车轮运行的过程。
汽车拖拉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汽车拖拉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01f62b31126edb6f1a1027.png)
汽车拖拉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017.12第一册发动机原理与构造第一章2.内燃机通常由那些机构和系统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答( 1 )内燃机通常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汽油机比柴油机区别的一个系统)、启动系统。
(2)①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活塞组、连杆组、曲柄飞轮组等组成。
它是柴油机运动和动力传递的核心,即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中,通过连杆实现活塞在气缸中的往复运动与曲轴旋转运动的有机联系,将活塞的推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达到动力输出的目的。
②配气机构: 主要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等组成。
它按照柴油机既定循环工作要求,通过气门的“早开迟闭”,将干净的新鲜空气尽可能多地适时充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排出。
③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柴油机工作循环地需要和工作负荷地变化,将清洁的高压柴油适时适量地供给喷油器,喷油器又使柴油以雾状喷入燃烧室,继而与气缸内的压缩空气得以混合并燃烧。
④润滑系统:功能是将润滑油压送到相对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达到减少摩擦阻力、减轻零件磨损,清洗运动零件表面磨屑和冷却、减振、防锈、密封等综合作用。
⑤冷却系统:使受热零件多余热量得以发散,保证柴油机工作温度不致过高或过低。
⑥点火系统:汽油机上专门装了点火系统,其功用是按各缸点火顺序和一定的点火提前角,及时供给火花塞足够的高电压,使其两电极间产生足够强烈的电火花,保证顺利点燃混合气并膨胀作功。
⑦启动系统:借助外力使静止的柴油机启动并转入正常的自行运转。
4.四行程柴油机与四行程汽油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何异同。
答⑴相同之处:两者的做功过程与排气过程是相同的。
⑵不同之处:①四行程柴油机吸入的是纯净空气,而四行程汽油机吸入的是混合气体。
②柴油机和汽油机大部分主要结构相同或相似,但汽油机比柴油机多了一个点火装置。
③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汽油机具有转速高、质量轻、噪声小、启动易制造维修成本低等特点,但燃油消耗率比柴油机高25%,燃油经济性差。
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3c6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1.png)
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什么是点火燃烧室?答:点火燃烧室是发动机中供混合气体燃烧的空间。
它通常位于发动机的缸体内部,与活塞、气门和燃油喷射器等部件相连。
点火燃烧室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影响燃烧效率和发动机性能。
2. 发动机如何进行循环冷却?答:发动机进行循环冷却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发动机冷却液的流动来实现的。
首先,水泵将冷却液从发动机底部吸入,然后将其压入发动机中的散热器。
在散热器中,冷却液被暴露在空气中,从而降低其温度。
最后,冷却液被压回发动机中进行循环冷却。
3. 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如何?答:在燃烧室内,混合气体被点燃并燃烧。
当燃烧开始时,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使热膨胀气体向外推动活塞。
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燃烧气体随之膨胀,推动活塞继续向下运动。
当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达到最大值时,活塞到达下止点,开始向上行进。
4. 发动机可能存在的故障有哪些?答:发动机可能存在多种故障,包括但不限于:•点火问题,例如火花塞磨损或点火电路故障•燃油问题,例如燃油泵损坏或油路堵塞•发动机冷却问题,例如散热器阻塞或水泵失效•润滑问题,例如机油泵故障或油路堵塞5.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供气、点火、燃烧、排气等环节的不断循环。
当混合气体进入点火燃烧室时,燃烧开始,推动活塞移动。
当活塞到达下止点时,活塞开始向上移动并排气。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发动机停止工作。
发动机是汽车工作的核心部件,其原理和性能的理解对修理和维护汽车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发动机原理及其工作方式,并对发动机进行更加准确和有针对性的维护和保养。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王建昕-帅石金-清华大学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王建昕-帅石金-清华大学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de2c0523852458fb760b5663.png)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1 图1-2示出了自然吸气与增压四冲程发动机的示功图,请问:(1)各自的动力过程功、泵气过程功指的是图中哪块面积?功的正负如何?(2)各自的理论泵气功、实际泵气功和泵气损失功指的是图中哪块面积?功的正负如何?(3)各自的净指示功和总指示功又是由图中哪些面积组成?功的正负如何?(4)造成自然吸气与增压发动机示功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解:由图1-2,(1)自然吸气:动力过程功=面积aczbaW t=W1+W3,正功泵气过程功=面积W2+W3,负功增压:动力过程功=面积aczbaW t=W1,正功泵气过程功=面积brab W t=W2,正功(2)自然吸气:理论泵气功=0实际泵气功=W2+W3,负功泵气损失功W2+W3负功增压:理论泵气功=p k和p b间的矩形面积,正功实际泵气功=W2,正功泵气损失功=阴影面积,负功(3)自然吸气:总指示功=W1+W3,正功净指示功=(W1+W3)-(W2+W3)=W1-W2,正功增压:总指示功=W1+(p b-p k)*Vs ,正功净指示功=W1+W2,正功(4)差异的原因:增压发动机的进气压力高于排气压力,因此泵气过程功为正。
1-2 增压四冲程发动机在中、小负荷工况运转时,有可能出现压气机后进气压力p b小于涡轮前排气压力pk的情况,请画出此时发动机一个循环的p-V图,标出上下止点、进排气门开关和着火时刻的位置,以及理论泵气功和泵气损失功面积,并判断功的正负。
解:p-V图如下图所示:理论泵气功:绿线包围的矩形面积,负功实际泵气功:进排气线包围的面积,负功泵气损失功:两块面积之差,负功1-3假设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四冲程发动机的动力过程功W t和压气机后压力p b均相同,请问两者的示功图有何异同?二者的泵气过程功有何差异?为什么?解:涡轮增压的理论排气线为p k,机械增压的理论排气线为p0;且涡轮增压的实际排气线位于机械增压实际排气线的上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1.四冲程换气过程 排气门开始到进气门关闭。包括进气、排气过程 2.四冲程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有何不同? 汽油发动机排气提前角小,柴油机增压更大 3. 气门叠开角对换气过程有何影响? >360,进排气门均提前开启迟后关闭,可以增加气门通过能力,利用气流流惯, 减少换气损失,提高发动机性能。 4.换气损失怎样造成的?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可以减少换气损失? :①排气损失(自由:排气门提前打开,排气压力线偏离理论循环膨胀线,引起 膨胀功减少造成;强制:活塞将废气推出所消耗的功)②进气损失:进气过程气 缸压力小于进气管压力造成损失。措施: ①减少排气系统阻力以及排气门处流动 损失②合理调整配气正时, 加大进气门的流通截面积,正确设计进气及降低活塞 平均速度。 5.什么是充量系数?试推导充量系数的解析式 每个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充量 ml 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汽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 量 msh 之比。 6.残余废气系数和充量系数有什么关系? 7.分析影响充量系数的因素? 进气门关闭气缸内压力 PA 升高φc 升高;转矩 Ta 升高φc 减小;残余废气系数 y 升高φc 减小;进排气相位角合适使 PA 升高,压缩比增加φc 升高。 8.什么是进气马赫数?对充量系数有什么影响? M 进气门处气流平均速度 V 与该处声速 a 之比。在 0.5 左右,φc 急剧下降。 9.为什么说进气迟闭角在配气正时中对充量系数影响最大?试分析之 10.提高充量系数的措施 ①降低进气系统的阻力②合理选择配位气③减少排气系统的阻力④减少对新鲜 充量的热传导⑤进气系统采用电子控制技术。 11.充量系数的研究中,为什么常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进气系统? φc 是衡量不同发动机性能和进气过程完善程度的指标。 12.发动机转速变化时充量系数变化特征。
第二章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1. 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哪些简 化? 答:目的: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 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平均有效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 的基本途径 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 程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 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不同循环方式的经济 性和动力性 简化:1.以空气为工质,并视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工质的比热容等物理 参数为常数,均不随压力、温度等状态参数而变化 2.将燃烧过程简化为由外界 无数个高温热源向工质进行的等容、等压或混合加热过程,将排气过程即工质的 放热视为等容放热过程 3.把压缩和膨胀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绝热等熵过程,忽略 工质与外界的热交换及其泄露等的影响 4.换气过程简化为在上、下止点瞬间开 和关,无节流损失,缸内压力不变的流入流出过程。 2. 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组成 3. 排气终了温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4. 有流动阻力,排气压力》大气压力,克服阻力做功,阻力增大排气压力增大, 废气温度升高。负荷增大 Tr 增大;n 升高 Tr 增大,∈+,膨胀比增大,Tr 减小。 5.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试述各种损失形成的原 因。 答:1.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缸套内壁面、活塞顶面、气缸盖底面以及活塞环、 气门、喷油器等与缸内工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始终与工质发生着热交换 2.换气损失, 实际循环中,排气门在膨胀行程接近下止点前提前开启造成自 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的活塞推出功损失和自然吸气行程的吸气功损失 3.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 着火燃烧总要持续一段时间,不存在理想等容燃 烧,造成时间损失,同时由于供油不及时、混合气准备不充分、燃烧后期氧不足 造成后燃损失以及不完全燃烧损失 4.涡流和节流损失 实际循环中活塞的高速运动使工质在气缸产生涡流造 成压力损失。分隔式燃烧室,工质在主副燃烧室之间流进、流出引起节流损失 5.泄露损失 活塞环处的泄漏无法避免 6. 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 减少工质比热容、 燃烧不完全及热分解、 传热损失、 提前排气等带来的损失。 措施:提高压缩比、稀释混合气等 7. 为什么柴油机的热效率要显著高于汽油机? 柴油机拥有更高的压缩比, 8. 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定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质量的好坏。 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指示燃油消耗率。 9. 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 以曲轴对外输出功率为基础 反映发动机整体性能的优劣 ①动力性能指标: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②经济性能:有效
第五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1、画出汽油机燃烧过程的 p 图,并简述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及相应要求。 图文见书 109 页 2.汽油机燃烧过程滞燃期的定义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滞燃期是指由火花塞跳火的 A 点到气缸压力线脱离压缩线的 B 点这一阶段, 也称作着火落后期。其长短用着火落后时间或者火落后角表示。
热效率,有效燃料消耗率③强化指标:升功率和比质量,强化系数。 10. 总结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指标的基本措施? ①增大气缸直径,增加气缸数+②增压技术③合理组织燃烧过程④提高充量系数 ⑤提高转速⑥提高机械效率+⑦用二冲程提高升功率。 11. 发动机的机械损失主要包括哪些? 摩擦损失,驱动各种附件损失,带动机械增压器损失,泵气损失 12. 什么是机械效率?机械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有何意义? 比较机械损失所占比例的大小,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的比值。影响因素:①转速 和活塞平均速度②负荷③润滑油温度和冷却水温度。 13. 如何测定机械效率?适用于汽油机的是哪种方法? 通过发动机试验测定,常用方法有 示功图法、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倒 拖法适用于汽油机。 14. 研究发动机热平衡的理化学性能 开始点火时气缸内气体内气体的压力、温度。压缩比高时。 过量空气系数。试验证明,过量空气系数 a 0.85 0.95 时滞燃期短 残余废弃量。残余废气量增加, i 稍有增加 混合气流动。气缸内混合气运动强,则 i 稍有增加 火花能量。火花能量大,则 i 减小 3.给出火焰传播的速率的定义 答: 火焰传播速率定义为火焰前锋面沿法线方向上相对于未燃混合气的移动速度 4.什么是汽油机的爆燃?引起爆燃的机理是什么?爆燃对汽油机有何危害?影 响汽油机爆燃的因数有哪些?(答案参考,以书为主) 答:爆燃:是汽油机最主要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常在压缩比比较高时出现。 发生爆燃时, 示功图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波动,同时发动机发出高频尖叫的金 属敲击声,因此也成爆燃为敲缸。 机理:爆燃着火方式类似于柴油机,同时在较大面积上多点着火,所以放热速率 极快,局部区域的温度压力急剧增加,这种类似阶越的压力变化,形成燃烧室内 往复传播的激波,猛烈撞击燃烧室壁面,使壁面产生振动,发出高频振音(即敲 缸声) 。 危害:爆燃会给汽油机带来很多危害,发生爆燃时,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 都急剧增大,因而相关零部件所受应力大幅增加,机械负荷增大;爆燃时压力冲 击波冲击缸壁破坏了油膜层,导致活塞、气缸、活塞环磨损加剧,爆燃时剧烈无 序的放热还使气缸内温度明显升高,热负荷及散热损失增加,这种不正常燃烧还 使动力性和经济性恶化。 因素:燃料性质、运转因素(点火提前角、转速、负荷、混合气浓度、燃烧室沉 积物的影响) 。结构因素的影响(气缸直径、火花塞位置、气缸盖与活塞的材料、 燃烧室结构) 5.什么是表面点火?如何产生?危害最大的表面点火是什么? 答:在汽油机中,不是靠火花塞点燃,而是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 象称为表面点火。 正常表面点火发生在发动机长时间高速高负荷运行之后,由火花塞绝缘体、电极 或排气门高温引起。 程度严重或较长时间的早燃会引起爆燃性表面点火,及激爆 危害最大的表面点火——爆燃 6.何谓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燃烧循环变动对汽油机性能有何影响?如何减少 燃烧循环变动? 答:燃烧循环变动是点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一大特征,是指发动机以某一工况 稳定运转时, 这一循环和下一循环燃烧过程的进行情况不断变化,具体表现在压 力曲线、火焰传播情况及发动机功率输出均不相同。 影响:由于存在燃烧循环 变动,对于每一循环,点火提前角和空燃比等参数都不可能调整到最佳,因而使 发动机油耗上升、功率下降,性能指标得不到充分优化。随着循环变动加剧, 燃 烧不正常甚至失火的循环次数逐渐增多,碳氢化合物等不完全燃烧产物增多, 动
转速升高进气阻力增大φc 减小;转速增加负荷不变,加热新气时间短,φc 略 上升;转速不变,负荷增加,新气加热多,充量系数下降。 13.发动机通过提高转速来提高功率时,从换气过程看会遇到什么困难?有何措 施防止充量系数下降? 发动机转速提高,气体流速升高,Pa 增大,φc 减小,同时,进气门进气阻力, 排气门排气终了废气压力增大,φc 下降,增加排气损失。克服:适当增加进气 门迟闭角,利用废气再循环系统,降低进排气系统的阻力,减少对进气充量的加 热,合理选择进,排气相位角。 14.多气门结构有何功能和特点? φc+充量加大, 最大转速提高功率加大百分比远超转矩的增加值。 实现可变技术, 改善低速,低负荷性能;布置紧凑燃烧室,火花塞放置在燃烧室中央,从而改善 燃烧,减少运动件质量,利于高速化。
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
1.汽油和柴油的标号分别是根据什么指标确定的? 答:汽油标号的划分是按照抗爆系数,或者叫做辛烷值来划分的。所谓 90 号、93 号、97 号无铅汽油,是指它们分别含有 90%、93%、97%的抗爆震能力强 的“异辛烷” 。抗暴系数越大,汽油抗爆性越好。 柴油的标号是按照柴油的凝点来划分的。分为 10 号、5 号、0 号、-10 号、-20 号、-30 号、-50 号。代表其凝点不高于 10℃、5℃…… 2.蒸发性不好和太好的汽油,在使用中各有什么缺点和可能产生的问题? 答:若汽油的蒸发性不太好,则混合气形成困难,启动、加速性能变差, 燃 烧不完全,油耗增加。 若汽油的蒸发性太好, 则形成气阻的倾向性也越大。在炎热夏季以及大 气压力较低的高原和高山地区使用时,容易使发动机的供油系统产生“气阻” , 甚至发生供油中断。另外,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蒸发损失也会增加; 3.试述汽油辛烷值和柴油十六烷值的意义 答: 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抗爆性,抗爆性时指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 抵抗爆燃的能力。 辛烷值是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在规 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 汽油的辛烷值越 高,抗爆性越好。 柴油十六烷值时用来评定柴油的自燃性。 将十六烷值规定为 100 的正十六烷和规 定十六烷值为 0 的α-甲基萘按不同比列混合得出不同十六烷值的标准燃料,其 十六烷值为该混合气中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比。 如果某种柴油与某标准燃料的自 燃性相同,则该标准燃料的十六烷值即为该柴油的十六烷值。 4.什么是过量空气系数?它与混合气浓度有什么关系? 答: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 燃烧 1kg 燃油实际共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大于 1 称为稀混合气, 等于 1 称为标准混合气, 小于 1 称为浓混合气。 8 发动机采用代用燃料的意义是什么? 5.燃料的燃烧热值和混合气热值有什么不同 答:燃料热值是指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做释放的热量。单位:焦耳。分为高 位热值 H 0 (生成的水是液态)和低位热值 H u (生成水是气态) 。汽油机和柴油 的热值都是低位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