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米芾小楷千字文
米芾《海岳名言》原文及译文
米芾《海岳名言》原文及译文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吴人,祖籍;书法家、画家、画理论家;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癫,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北宋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草楷行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米芾自谓作书“刷字”,意指其作书行笔方法与前人不同。
米芾文集早佚,《海岳名言》是其友人嘉父录于一纸,由南宋邦基《墨庄漫录》保存下来。
米芾书论核心在用笔天真自然。
他把用笔之法讲得非常生动、形象、易懂。
米芾的评书标准在尊晋卑唐,这和唐人重楷法而米芾不善楷书有关,所以他的书论主要讲翰札行书之法,包括用笔轻重、行间字的大小错落有致等。
《海岳名言》皆米芾平时论书之语,反映其书学美学思想。
米芾重视、晋书迹的古雅自然,主以情作书,指斥“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公然向“遣词求工”的历代评书弊端提出宣战。
对于用笔、布白、筋骨、体势等法,米芾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布置。
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评洪“天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
自称:“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
既老始而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从而道出了由学习传统到自成一家过程中的甘苦。
其次,曰:“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
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后经生祖述,间有造妙者。
大字如小字,未之见也。
”“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
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
分析了石刻与真迹、大字与小字之间的关系和学习方法,强调“字有八面”和“八面具备”。
古今小楷大全
古今小楷大全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赵孟頫赵子昂小楷《道德经》(墨迹、刻本清晰版)(23934)
·明代王宠小楷临《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像赞》(5604) ·明代张适小楷《周上卿传》(1816)
·明代谢缙《永乐大典》手抄卷(18167)
·成亲王永瑆小楷书《杂体诗册》高清版(3750)
·祝允明《赤壁赋小楷》(3639)
·文征明《落花诗册》(7064)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7071)
·郑板桥小楷册(2483)
·钟绍京小楷《灵飞经》(13051)
·(东晋)王羲之小楷曹娥碑墨迹(7822)
·(东晋)王羲之小楷佛遗教经(10362)
·(东晋)王羲之小楷黄庭经(5151)
·(东晋)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宋刻本(11142)
·(东晋)王羲之小楷孝女曹娥碑二拓本(5226)
·(三国_魏)钟繇贺捷表(3442)
·(西晋)陆机小楷辩亡论二首(3707)
·(唐)柳公权小楷九嶷山赋(9172)
·(唐)柳公权小楷太上老君常清静经(3933)
·(唐)欧阳询小楷九歌六首(10521)。
古代经典书法小楷合集
古代经典书法小楷合集在中国古代,小楷是文人士大夫科举从政、治学为文的基本手段,也是一种最为常用和实用的字体,因此,历代书家中,善小楷的大家很多,下面是从各朝代中选出了一些书法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供大家欣赏。
汉晋南北朝钟繇《宣示表》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出生于汉末名士之家,官至太傅。
他同汉末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
书法各体兼备,完成了古隶向楷书的转变,创立了楷书这一新的书体,在书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体现其小楷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帖章法纵紧横疏,气势开阔,每行字的大小、轻重、正欹、宽窄,错落有致,极尽自然之趣,体现出一种雄浑厚朴、沉着高古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303 —361 ),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其小楷主要取法钟繇,而在完善楷书、丰富笔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等。
《乐毅论》基本摆脱了隶书的痕迹,具备了完备的楷书法则。
用笔沉着内敛,扎实劲健;点的姿态生动,细腻圆润。
在整体风格上呈现出端庄沉着、圆润峻拔、动静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344 —386 ),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善书又与其父一脉相承,并称“二王”,有小楷作品《洛神赋十三行》传世。
王献之的《洛神赋》将楷书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被后世尊称为“天下小楷第一”“小楷极则”,标志着楷书艺术的完全成熟。
从温润细腻、峻拔流美的气格来看,《洛神赋》颇得其父心法要诀,但又灵性颖出,创变有成,更讲求作品的遒丽、峻逸、疏朗之美,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隋唐欧阳询《心经》欧阳询(557 —641 ),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初学二王,又远承魏、晋、六朝隶书、楷书的特点,用笔险劲,法度严谨,独树一格,被誉为欧体。
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
米芾《海岳名言》原文及译文
米芾《海岳名言》原文及译文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吴人,祖籍太原;书法家、画家、画理论家;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癫,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北宋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草楷行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米芾自谓作书“刷字”,意指其作书行笔方法与前人不同。
米芾文集早佚,《海岳名言》是其友人张嘉父录于一纸,由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保存下来。
米芾书论核心在用笔天真自然。
他把用笔之法讲得非常生动、形象、易懂。
米芾的评书标准在尊晋卑唐,这和唐人重楷法而米芾不善楷书有关,所以他的书论主要讲翰札行书之法,包括用笔轻重、行间字的大小错落有致等。
《海岳名言》皆米芾平时论书之语,反映其书学美学思想。
米芾重视魏、晋书迹的古雅自然,主张以情作书,指斥“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公然向“遣词求工”的历代评书弊端提出宣战。
对于用笔、布白、筋骨、体势等法,米芾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布置。
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评葛洪“天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
自称:“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
既老始而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从而道出了由学习传统到自成一家过程中的甘苦。
其次,曰:“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
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后经生祖述,间有造妙者。
大字如小字,未之见也。
”“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
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
分析了石刻与真迹、大字与小字之间的关系和学习方法,强调“字有八面”和“八面具备”。
宋代四家书法欣赏
宋代四家书法欣赏
宋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有着众多书法家的杰出成就,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北宋的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
他们在笔法、章法、气韵上各有卓越,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风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篱,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之一。
苏轼的书法风格大胆雄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他善于借鉴古人之作,同时也注重创新。
苏轼的草书颇有自己的风格,多见于诗词、札记、书信等。
他的代表作有《赤壁道中书》、《兰亭序》等。
黄庭坚(1045-1105),字耽溪,号石湖,是宋代文学和书法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体现了他的个性和思想,富有强烈的感情表现力。
他的行草和草书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宝贵遗产。
他的代表作品有《自虞山诗帖》和《归田赋》。
米芾(1051-1107),字元德,号东篱,是宋代著名的书画鉴定家和书法家。
米芾的书法风格优美大方,造诣极高。
他擅长行书和楷书,尤其在章法和布局上有独特的见解。
米芾的作品有清华《八大山人墨迹册》、北京故宫博物院《春雨图》等。
蔡襄(1103-1148),字介之,号襄阳,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
蔡襄尤其精通篆书,其书法遒劲有力,字型浑厚。
他的书法传承了唐代
颜真卿、柳公权的传统风格,刚柔并济,充满了阳刚之气。
他的代表作品有《道德经》、《千字文》等。
总之,宋代四大家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后人书法创作的启示和指导。
我们应当认真欣赏、借鉴、传承这些伟大的书法遗产,为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导游基础知识》1-3文字与书法教学课件
著名书法家与书法作品
唐·柳公权《蒙诏帖》
著名书法家与书法作品
唐·李白《上阳台贴》
著名书法家与书法作品
宋·苏 轼《黄 州寒食 诗帖》 宋·黄 庭坚 《松风 阁诗序》
著名书法家与书法作品
宋· 米芾 《蜀 素帖》
苕 溪 诗 帖
著名书法家与书法作品
宋·蔡襄《自书诗帖》 宋·蔡襄《万安桥记》
著名书法家与书法作品
象3进1,车八退一 前滚翻 孔雀东南飞 天上飞鸟鸣 湖中侧影
有眼看得准,有口咬 得紧,有金钻劲大,有 火放光明
花半飘零清水流 菁 三丫头 日环食 本来就不聪明。
加减乘除少一点 错上加错 爻 争先恐后 一棒打弯狗腿
既要主动,又要大 方
一家上下同心结 低头不见抬头见 空中云底残月影 七上八下要小心
上头去上头,下头 是下头
近于楷书 而不拘谨, 近于草书 而不放纵 笔画连绵 各字独立, 行云流水 清晰易认
王珣《伯远帖》
王铎行书
汉字与书体演变规律
甲骨文
演变 规律
由繁到简
金文
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籀文
草书 行书
小篆 隶书
楷书
著名书法家与书法作品
张芝:东汉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
波桀,成为“今草”。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对后世 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儒家:代表人字
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
嘉
兴
鸟 迹 书
南 湖 仓 圣
祠
传说仓颉四目,是黄帝的“右史”,世谓仓颉为中国文字的创造者,称之 “仓圣”。
汉字与书体演变
刻画符号
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 一些刻画符号,虽然还不能准确识读,但 已经初步具备了文字的雏形。
古代名帖
古代名帖我国的书法艺术作品浩如烟海,能作为范本的各种书体,各种风格流派的碑帖也极为丰富。
初学者究竟根据什么来选择作为自己学习书法起步的范本呢?从字体来说,有篆、隶、草、行、楷书,还有一般所称的“魏碑体”,实际上指的是带有隶意的楷书,开始时应该先学哪种体?从字形讲,有大字、中字、小字,练习时应该选择哪号字合适?至于从风格流派来说,那就更多了。
这当中有没有循序渐进的问题?有没有便于学习的规律?应该说是有的。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经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过程。
这种过程就是循序渐进。
它符合人们思想规律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规律,因此也是学习的科学规律。
问题是如何运用到学习书法中来。
这里且不谈在临写掌握结构和笔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问题,只谈字体和字形的问题。
从字体上讲,有人主张从隶书或魏碑开始,认为学习隶书和魏碑对训练基本功有利。
当然从学习魏碑开始未尝不可,因为它已经属于楷书范畴了。
如果从隶书开始练习,只从掌握隶书体出发自然是可以的,但如果从隶书开始掌握结构、笔法的基本功力,成为掌握各体的基础来说,我认为不如从楷书开始,从目前初学者看,大多从学楷书开始,篆、隶、楷、行、草五体,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
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
将楷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
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
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有了楷书的功底,掌握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法,再写魏碑、隶书和行书、草书,乃至篆书,就可以事半功倍。
楷书又可以使魏碑、隶书的结体笔法得以丰富和变化,如诸遂良的楷书;楷书渗人行书、草书笔法可以增加灵动,如赵孟頫的某些楷书碑字。
有些初学者急于练习行书、草书,由于没有楷书的基本功力,虽然写得“龙飞凤舞”,但没有字型的基本规矩和点划的基本功力,结果事倍功半,走了弯路。
关于字型的大、中、小,初学者以何种为宜?一般讲以中字作为练习开始为好,即二寸见方的字,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神策军碑》。
临摹精品最美12幅小楷欣赏
临摹精品最美12幅小楷欣赏古人言“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
”懂书法的都知道,写小楷是最见功夫的。
魏晋以来,大凡官方文书、科举试卷、诗文著录、典籍抄本、佛道经卷等,多用小楷写成,小楷在古代文事活动中,起着基础而又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写一手精美的小楷,成为具备高度文化素养的一个典型标志。
1、钟繇《宣示表》钟繇小楷书法作品《宣示表》局部《宣示表》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字体端整古雅,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钟繇小楷书法作品《宣示表》局部传说王导东渡时将《宣示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了王羲之,王羲之后来又将它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之后传下来的是王羲之的临摹本。
2、钟繇《贺捷表》《贺捷表》是钟繇的代表作之一,又名《戎路表》、《戎辂表》,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
3、王羲之《乐毅论》如果说三国时期钟繇的小楷是楷书的萌芽期,那么到晋代王羲之的《乐毅论》,楷书就已经到了成熟期,《乐毅论》笔笔精到,无一笔含糊,楷法成熟,释智永认为《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乐毅论》局部据说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与《乐毅论》。
当年唐太宗还将最初的《乐毅论》摹拓分别赐给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摹本的传布范围也只限于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世人罕见其貌。
《乐毅论》局部4、王羲之《黄庭经》王羲之《黄庭经》局部《黄庭经》通篇章法和《乐毅论》相似,有纵行无横列,纵行清晰,但并不十分规直,随字赋形不拘高矮宽窄,字与字的联结错落有致。
王羲之小楷书法作品《黄庭经》局部对比的形式因素在《黄庭经》中表现得十分丰富,这使得《黄庭经》比之《乐毅论》更多了一些“今意”。
如果说《乐毅论》是古朴与妍丽兼美的话,那么,《黄庭经》已是劲媚秀雅甚于拙朴古雅了。
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
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乾隆《三希堂法帖序》代序钟繇《荐季直表》墨迹钟繇《荐季直表》碑刻钟繇《宣示表》碑刻(秦文锦藏本)钟繇《宣示表》碑刻(唐翰题藏本)钟繇《宋拓孝女曹娥碑》黄文宽藏本钟繇《孝女曹娥碑》(贞观本)钟繇《孝女曹娥碑》碑刻(天籁阁本)卫铄《奉敕书急就章》(卫夫人书)王羲之《黄庭经》碑刻(秋碧堂原拓磊翁跋)王羲之《黄庭经》碑刻(汪由敦藏本)王羲之《黄庭经》碑刻(唐翰题考藏本)王羲之《黄庭经》碑刻(褚遂良临本)王羲之《黄庭经》碑刻(包、孔、吴、叶四家藏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异僧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唐翰题考藏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褚遂良奉敕排定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小型碑刻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补字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缺字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施孝长考跋本)王僧虔(刘伯宠陶瑾)碑刻萧敷《王氏墓志铭》碑刻(吴湖帆考跋本)智永《千字文》墨迹晋唐人《敦煌?晋唐人写经》六种墨迹隋代:《大般涅盘经》墨迹欧阳询《千字文》碑刻欧阳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虞世南摹《洛神赋十三行》碑刻冯承素摹《兰亭序》墨迹(行楷)冯承素《兰亭序》墨迹(行楷?放大)钟绍京《灵飞经》精选字方格版本钟绍京《灵飞经》(王惕甫启功跋本)柳公权临《洛神赋十三行》碑刻王行满《周护碑》碑刻(局部)唐人临王羲之《东方朔画赞》小楷唐人《唐贤写经》墨迹(吴湖帆考藏本)苏轼《祭黄几道文》墨迹苏轼《问养生于吴子》、《与可画竹赞》碑刻蔡襄《海隅陇亩之人》墨迹(李书楼本)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墨迹(乾隆御览本)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墨迹(御书房鉴藏宝本)黄庭坚《眉公》、《当阳张中叔》碑刻黄庭坚《狄梁公碑》碑刻(局部)米芾《向太后挽词帖》墨迹米芾《王羲之王略帖》两碑刻赵孟兆页《汲黯传》墨迹赵孟兆页《大唐易州铁像碑颂》(原拓本)赵孟兆页《老子道德经》墨迹倪瓒《昨日承蔬笋》碑刻俞和《急就章》碑刻林佑《论唐李林甫、宋蔡京书品》碑刻(潢武丁卯)沈度《敬斋箴》墨迹沈度《四箴》碑刻、(中楷)沈藻《橘颂》碑刻(沈度之子)沈周《牡丹图题词》墨迹祝允明《前后赤壁赋》、《张诚意两鬼诗》碑刻文徵明《朱效莲墓志铭》碑刻文徵明《前后出师表》碑刻文徵明《莲社十八贤图记》墨迹文徵明《宫保白楼先生吴公传》碑刻文徵明《文端吴神道碑铭》碑刻文徵明《八角石记》碑刻文徵明《前赤壁赋》碑刻(双月楼本)文徵明《后赤壁赋》碑刻(双月楼本)文徵明《前赤壁赋》墨迹王宠《游包山诗集》墨迹董其昌《孝女曹娥碑、洛神赋十三行补碑刻董其昌《临徐、褚、薛、欧小楷》墨迹董其昌《月赋》墨迹黄道周《周顺昌神道碑》墨迹王铎《谟帖》碑刻王铎《北国学石鼓歌》碑刻王铎《评帖匪易》碑刻万寿祺《金刚经》墨迹局部)康熙《临董其昌书金刚经》碑刻金农《吉金录稿册》墨迹(局部)刘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碑刻。
略述宋代刻帖的种类-文档资料
略述宋代刻帖的种类刻帖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广为流传的一种形式, 它对书法艺术的传播、扩大书法艺术的影响, 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尤其是宋代刻帖,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宋代刻帖, 是历史上保留魏晋六朝以及唐宋书迹最重要的资料宝库, 不仅对宋代书法产生重要影响, 而且对后人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刻帖盛行起于宋,历经元、明, 直至清乾、嘉时,一直久盛不衰。
刻帖这种形式虽然不是在宋代才出现的,但作为书学范本广泛传播, 确是自北宋兴起, 宋代刻帖在普及书法教育、保存前人书迹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宋代刻帖大兴, 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书迹, 也反映出宋朝社会对于书法艺术的自觉追求。
宋代刻帖盛行, 有几十种之多。
面我们择要介绍一些著名的刻帖。
1 丛帖1.1历代丛帖(1)《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
宋淳化三年(992 年), 北宋第二个皇帝太宗赵炅, 命翰林侍书王著编刻, 共十卷。
前五卷收历代君臣的作品, 后五卷专收二王法书。
全帖有420件作品,共2287行。
据说这部帖刻于枣木板上刻成后朝廷专建“秘阁”庋藏帖板, 故名《淳化秘阁法帖》, 简称淳化阁帖》、《阁帖》。
元赵孟《松雪斋文集?阁帖跋》曰:“宋太宗淳化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所购书, 由三代至唐,厘为十卷,摹刻秘阁。
赐宗室、大臣人一本, 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
后乃止不赐, 故世尤贵之。
”宋代记录, 初拓用“澄心堂纸”、“李廷墨” , 未见此种拓本流传。
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誉, 即使在北宋当代, 也属难得之物。
民间尊之为“祖帖” , 纷纷辗转翻刻, 广为流布, 形成了宋、元、明、清“帖学”书派大盛的局面, 对后世影响深远。
可惜的是, 宋仁宗庆历年间, 宫中意外失火, 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 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珍贵,被视为宝物, 价值连城。
(2)《潭帖》十卷,宋庆历五年刘沆(995 —1060年)于庆历年间出知潭州(今湖南长沙)时, 命慧照大师希白摹刻、历时四年而成的《淳化阁帖》翻刻本, 共十卷。
书法名作集
1 《宝晋斋法帖》宋拓全十卷2 《澄清堂帖》宋拓罗振玉旧藏3 《淳化阁帖》安思远藏本4 《淳化阁帖》第六卷台湾藏(祖帖)(嘉慶御覧本)5 《淳化阁帖》明肃府本6 《淳化阁帖》明肃府本(1~10卷)7 《大观贴》长卷8 《大观帖》太清楼贴宋拓(历代名臣)9 《绛帖》山西新绛县图书馆珍藏(12卷本)10 《筠清馆法帖》第1-5卷11 《快雪堂法帖》明拓12 《灵飞经》四十三行(墨·拓)13 《拟山园帖》共10卷14 《三希堂法帖》第一卷第1-6册15 北齐刚肃王高涣墓志铭原拓扫瞄16 北齐河清三年造像记17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18 北齐高百年墓志19 北齐斛律氏墓志20 北齐金明郡君王氏墓志21 北魏安定王元燮造像题记22 北魏北海王国太妃高为孙保造像题记23 北魏北海王元详造像题记24 北魏比丘道匠造像题记25 北魏比丘法生造像题记26 北魏比丘惠感造像题记27 北魏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题记28 北魏丞相江阳王元继墓志29 北魏城阳王元寿妃菊氏墓志30 北魏处士王基墓志31 北魏崔敬邕墓志32 北魏大魏赵谧墓志33 北魏刁遵墓志34 北魏东堪石室铭(郑道昭)35 北魏董美人墓志铭初拓本北大藏本36 北魏法行造像37 北魏樊可憘造像38 北魏佛说佛藏经卷第一39 北魏高宗嫔耿氏墓志40 北魏广川王祖母太妃侯造像题记41 北魏贺兰汗造像题记42 北魏恒州别驾元保洛墓志43 北魏华州刺史丘哲墓志44 北魏冀州刺史尔朱绍墓志45 北魏冀州刺史元毓墓志46 北魏金城郡君无华墓志47 北魏鞠彦云墓志并盖48 北魏郡中正寇侣墓志49 北魏寇凭墓志50 北魏寇演墓志51 北魏李壁墓志52 北魏李明府墓志53 北魏李谋墓志54 北魏林虑哀王元文墓志55 北魏刘阿景墓志两种56 北魏刘阿素墓志57 北魏刘根等造像58 北魏刘玉墓志59 北魏马振拜造像题记60 北魏牛景悦造石浮图记61 北魏齐郡王元佑造像题记62 北魏骑都尉董伟墓志63 北魏丘穆陵亮夫人尉遲造像题记64 北魏汝南王修治古塔铭65 北魏石门铭(大字)66 北魏石门铭(明拓)67 北魏石婉墓志68 北魏始平公造像69 北魏世宗宣武皇帝嫔李氏墓志70 北魏司马解伯达造像题记71 北魏司马景和墓志72 北魏司马空城局参军陆绍墓志73 北魏司马绍墓志74 北魏司马显姿墓志75 北魏司马元兴墓志76 北魏嵩高灵庙碑77 北魏孙秋生造像题记78 北魏太觉造像79 北魏太尉穆亮墓志80 北魏王僧男墓志81 北魏王元详造像碑82 北魏魏宁远将军元君墓志铭83 北魏武昌王妃吐谷浑墓志84 北魏奚真墓志85 北魏咸阳太守刘玉墓志86 北魏显祖成嫔墓志87 北魏显祖嫔侯骨氏墓志88 北魏孝文皇帝吊比干墓文89 北魏邢峦妻元纯陀墓志90 北魏徐州刺史元略墓志91 北魏杨大眼造像记92 北魏邑主高树造像题记93 北魏雍州刺史元固墓志94 北魏雍州刺史元顼墓志95 北魏游激校尉司马解伯达造弥勒像96 北魏于夫人墓志97 北魏元昉墓志98 北魏元怀墓志99 北魏元晖墓志100 北魏元譿墓志101 北魏元略墓志102 北魏元倪墓志103 北魏元珽妻穆玉容墓志104 北魏元玮墓志105 北魏元仙墓志106 北魏元显儁墓志107 北魏元偃墓誌108 北魏元瓒墓志铭精妙集字109 北魏元桢墓志110 北魏元诊墓志111 北魏云阳伯郑长猷造像题记112 北魏张元祖造像题记113 北魏郑文公碑114 北魏高贞碑115 北魏元彬墓志116 北魏元纂墓志117 蔡卞唐玄宗鹡鸰颂题跋118 蔡卞唐玄宗鹡鸰颂题跋119 蔡襄安道帖120 蔡襄澄心堂纸帖121 蔡襄持书帖122 蔡襄大研帖123 蔡襄虹县帖124 蔡襄扈从帖125 蔡襄脚气帖126 蔡襄京居帖127 蔡襄离都帖128 蔡襄蒙惠帖129 蔡襄入春帖130 蔡襄山堂诗帖131 蔡襄暑热帖132 蔡襄陶生帖133 蔡襄谢郎帖134 蔡襄纡问帖135 蔡襄远蒙帖136 查升圣教序临137 陈道復秋兴诗卷138 楚竹简上海博物馆藏139 楚竹简上海博物馆藏140 褚遂良枯树赋141 褚遂良兰亭序(黄绢本)142 褚遂良孟法师碑143 褚遂良倪宽赞144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145 褚遂良阴符经146 邓石如五言隶书联147 东魏高湛墓志148 东魏敬史君碑149 东魏吕盛墓志150 董其昌临米方圆庵151 董其昌栖真志卷152 董其昌邵康节帖(刻本)153 董其昌杜甫诗卷154 董其昌方砀谷小传155 董其昌龙神感应记156 董其昌紫茄诗157 杜牧张好好诗帖158 范仲淹边事帖159 范仲淹远行帖160 佛教书法大般涅槃经161 佛教书法大般涅槃经卷第九(三界寺藏经)162 佛教书法大般涅槃经卷之二十一163 佛教书法大般涅槃经卷之三十四164 佛教书法大般涅槃經(第9)(公元600-699年间) 165 佛教书法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十166 佛教书法大般涅槃經卷之三167 佛教书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168 佛教书法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169 佛教书法大乘入楞伽經(兩個版本)170 佛教书法大方便佛報恩經171 佛教书法大方等大集经172 佛教书法大智度经173 佛教书法道教經典174 佛教书法洞渊神咒经(三种)175 佛教书法法句譬喻经卷176 佛教书法佛说灌顶七万二千神王护比丘经177 佛教书法光瓒经(隋人书)小楷墨迹178 佛教书法金刚般若义记旨赞179 佛教书法妙法莲华经180 佛教书法妙法莲华经卷第三(完整版)181 佛教书法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一卷182 佛教书法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183 佛教书法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184 佛教书法三界图185 佛教书法攝大乘論釋論注疏186 佛教书法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187 佛教书法四分比丘尼戒本188 佛教书法贤愚经189 佛教书法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190 佛教书法转轮圣王经191 佛教书法兜沙经192 佛教书法妙法莲华经卷193 佛教书法妙法蓮華經大英博物馆藏194 佛教书法廿四傳法佛刻經195 佛教书法转轮圣王经196 傅山丹枫阁记197 傅山千字文(草)198 高闲草书千字文199 龚贤题山水册200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201 汉白石神君碑202 汉鲍捐神坐203 汉碑刻小集204 汉帛书(阴阳五行甲篇、战国纵横家)205 汉苍山画像石题记206 汉曹全碑拓本大字207 汉曹全碑最初拓彩色208 汉朝侯小子残碑209 汉肥致碑210 汉封龙山碑211 汉郙阁颂212 汉韩仁铭213 汉汉简精选214 汉河西简牍东汉简215 汉河西简牍秦简216 汉河西简牍十六国简217 汉河西简牍西汉简218 汉衡方碑明拓219 汉衡方碑(明拓)220 汉简牍221 汉景君碑饮冰室旧藏国图本222 汉景君铭阴223 汉礼器碑224 汉礼器碑旧拓(碑阳、碑阴、碑侧全拓) 225 汉礼器碑拓本小字226 汉马王堆汉墓简227 汉孟孝琚残碑228 汉内蒙古居延汉简229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230 汉神乌傅竹简231 汉史晨前后碑232 汉孙仲隐墓志233 汉陶洛残碑234 汉陶洛残碑235 汉五凤刻石236 汉武威王杖诏令册237 汉武威张伯升柩铭238 汉西狭颂239 汉熹平石经240 汉夏承碑(明拓)241 汉鲜于璜碑242 汉乙瑛碑大小字243 汉尹宙碑244 汉永元器物薄245 汉幽州书佐秦君石阙246 汉袁安碑247 汉袁博碑248 汉张表碑249 汉张景碑250 汉张迁碑251 汉张山子熹平三年残碑252 汉张掖都尉启信253 汉执金吾丞武荣碑254 汉朱拓瓦片255 汉石门颂256 汉王舍人碑257 汉西岳华山庙碑(华阴本)258 何绍基临汉碑259 何绍基临张迁碑260 何绍基咏落花七律十五章261 何绍基咏落花七律十五章诗册262 何绍基种竹日记263 贺知章孝经264 贺知章孝经265 怀仁集心经266 怀素藏真律公贫道帖267 怀素草书千字文台北故宫博物院268 怀素大草千字文269 怀素苦笋帖270 怀素论书帖271 怀素自叙帖272 皇象章草急就章》273 黄易隶书朱子家训274 黄宾虹临大盂鼎275 黄宾虹书法精品276 黄宾虹题米南宫画277 黄庭坚尺牍278 黄庭坚狄梁公碑279 黄庭坚杜甫寄贺280 黄庭坚公以道安帖281 黄庭坚花气贴282 黄庭坚华严经疏卷283 黄庭坚寄岳云三言诗帖284 黄庭坚教审帖285 黄庭坚经伏波神祠诗286 黄庭坚荆州帖287 黄庭坚君宜帖288 黄庭坚梨花诗并序289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290 黄庭坚上苑诗291 黄庭坚手札十二开(精拓)292 黄庭坚送四十九侄诗卷293 黄庭坚题苏轼寒食帖跋294 黄庭坚王长者墓志铭295 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书296 黄庭坚诸上座帖297 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行书卷298 黄庭坚发愿文299 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300 黄庭坚苦笋赋301 黄庭坚刘明仲墨竹赋302 黄庭坚辱教蕃侍奉帐(致立之承奉尺牍)303 李白上阳台帖304 李怀琳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305 李建中贵宅帖306 李建中土母帖307 李隆基鹡鸰颂308 李隆基石台孝经309 李世民晋祠铭310 李斯会稽刻石311 李斯泰山刻石(安国北宋拓本)312 李邕出师表313 李邕法华寺碑(两版本)314 李邕麓山寺碑315 李邕云麾将军碑(又名《李思训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316 梁同书苏轼钱越王祠碑铭册317 林散之临《乙瑛碑》318 柳公权神策军碑319 柳公权玄秘塔碑320 陆机平复帖321 陆柬之文赋322 陆游自书诗卷323 米芾拜中岳命诗帖卷324 米芾扁舟诗帖325 米芾长至帖326 米芾丹阳帖327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328 米芾道林帖329 米芾德忱帖330 米芾多景楼诗331 米芾法华台诗332 米芾方圆庵记333 米芾复官帖334 米芾公议帖335 米芾海岱帖336 米芾寒光帖337 米芾韩马帖338 米芾贺铸帖339 米芾虹县诗帖340 米芾黄绢本兰亭序跋赞341 米芾惠柑帖342 米芾晋纸帖343 米芾来戏帖344 米芾离骚经345 米芾粮院帖346 米芾临沂使君帖347 米芾留简帖348 米芾乱道帖349 米芾论草书帖350 米芾摹王羲之《大道帖》351 米芾木兰辞352 米芾破羌帖跋赞353 米芾箧中帖354 米芾清和帖355 米芾秋暑憩多356 米芾穰侯出关诗帖357 米芾三吴贴358 米芾砂步帖359 米芾苕溪诗卷360 米芾少意帖361 米芾叔晦季明李太师三帖362 米芾苏太简参政帖363 米芾岁丰贴364 米芾逃暑帖365 米芾提刑殿院帖366 米芾问月诗367 米芾吾友帖368 米芾武帝书帖369 米芾舞鹤赋370 米芾乡石帖(紫金帖)371 米芾小楷千字文372 米芾新恩帖373 米芾行书374 米芾行书手札(28件)高清大彩色375 米芾行书壮观帖376 米芾研山铭377 米芾彦和帖378 米芾元日帖379 米芾张都大贴380 米芾张季明帖381 米芾烝徒帖382 米芾值雨帖383 米芾致伯充尺牍384 米芾致知府大丈夫385 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386 米芾竹前槐后贴387 米芾蜀素诗帖388 米友仁动止持福帖389 明清精彩扇面书法116张390 南朝宋爨龙颜碑391 倪瓒淡室诗392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393 欧阳通泉南生墓志394 欧阳询皇甫诞碑395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两版本396 欧阳询千字文397 欧阳询张翰帖398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辽宁省博物馆399 欧阳询卜商读书帖400 秦河西简牍(秦简)。
浅谈宋代以来的碑刻书法
浅谈宋代以来的碑刻书法宋代以来,中国书法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而碑刻书法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宋代以前,碑刻书法主要受到秦汉、魏晋等时期的影响,以篆书为主要表现形式。
而在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壮大,书法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宋代以来的碑刻书法,经历了不同的流派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一、北宋碑刻书法北宋时期,以米芾、颜真卿、柳公权等为代表的书法大师相继出现,他们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代初期,书法艺术主要表现为小楷和行书,有“小楷贯流、行书兴起”之说。
米芾的《芾疏》和颜真卿的《颜勤礼序碑》都是著名的书法作品,展现了北宋时期碑刻书法的挺拔刚劲和端庄秀美的风格。
南宋时期,书法艺术继续发展,在碑刻书法方面,主要表现为隶书和楷书。
南宋时期的书法大师有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人。
苏轼的书法风格以柔和圆润为主,擅长于楷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多种书体,代表作有《柳公权序》、《行书十七帖》等。
黄庭坚是书法和绘画兼备的大师,其书法极为执拗,留下了许多名作,如《黔之马》、《愚公移山碑》等。
赵孟頫则是南宋时期的碑刻书法大师,其楷书精神饱满、端庄利落,代表作有《千字文》、《嵌碑》等。
元代,蒙古族政权统治中国,书法艺术得到了大规模传播和发展。
在碑刻书法方面,元代以张旭为代表的“刻帖文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张旭的书法以“急雨盪飛”的气势为主,留下了许多碑帖名作,如《枯木禅师碑》、《司马光墓志铭》等。
明清时期,碑刻书法风格更加多元化,不同流派的书法大师相继涌现。
明朝时期,王铎、邓石如等人以金石书法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体现了明朝时期的朴实刚健之风。
而清朝时期,则以文徵明、石涛、郎世宁等为代表的文人书法成为主流,表现了清朝时期书法的细腻和柔和之美。
总之,宋代以来的碑刻书法历经了不同的时期和流派,每个时期都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今天,这些优秀的碑刻作品已经成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对后来的书法家和文化爱好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芾作品年表
米芾作品年表卷一元佑前P006药洲题刻(后刻) 1073年熙宁六年癸丑 23岁 7月P007还珠洞题名自画像 1074年熙宁七年甲寅 24岁 5月P008天马赋(疑伪)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正月P018阎立本《步辇图》观跋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30岁八月八日P020三吴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3法华台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4道林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5砂步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33书海月赞跋伪作 1081年元丰四年辛酉 31岁P048庐山题书 1081年元丰四年辛酉 31岁十月P049盛制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53寒光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55吴江舟中诗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68成伯公帖残约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69僧正文公帖约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70方圆庵记 1083年元丰六年癸亥 33岁四月九日P078重装张旭《深秋帖》并跋1084年元丰七年甲子34岁六月十九日P079再跋张旭《深秋帖》 1084年元丰七年甲子 34岁八月十五日P080郡官帖约元丰六-----八年P082雨寒帖约元丰六-----八年P083潇湘八景图(并序) 伪P091(附)题李营丘潇湘八景图伪卷二元佑P006相從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18秋暑憩多景楼诗帖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36岁P020张季明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24吾家法书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六月五日P027李太师帖P032蒋延祖夫人钱氏墓志约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36好事家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七月P038武帝书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七月P040张颠帖《论草书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P042西园雅集李公麟作图米芾为诗集作序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七月P050知府帖(《致知府大人尺牘》)(《邂逅長者帖》)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P056辨法真迹(淳化阁帖跋)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元月P060题《褚摹兰亭序》卷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二月P070苕溪诗卷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八月八日P075跋殷令名头陀寺碑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五日P078颜鲁公碑阴记 (局部)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P079蜀素诗帖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二十三日P091叔晦帖P094海岳 1089年元祐四年已巳 39岁P095焦山题记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P096闰月帖《呈左相吕大防启》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八月P099篋中帖(《致景文隰公阁下尺牘》)(《天机妙帖》)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2东坡《木石图》诗跋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41岁岁末P103昨日帖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41岁岁末P105顾虎头帖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8久别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 42岁春P110竹前槐后诗卷《亦称《致希声吾英友尺牍》、《非才当剧帖》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初夏 42岁P114宠临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七月 42岁P116枉驾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七月 42岁P118珍醴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九月 42岁P120岁丰帖 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P124依赦帖 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P127明道观壁记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正月五日 44岁P130天衣怀禅师碑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正月 44岁P139章圣天临殿记章圣天临殿铭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春 44岁P147裹鲊帖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三月 44岁P148雍丘帖约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卷三绍圣P006诏使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08催租诗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09粮院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4蒙教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6吏民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8拜中岳命作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1留简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8监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9木兰诗疑伪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九月二十六日P035过高邮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十月P036露筋之碑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十月P041淡墨秋山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P044方回帖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 45岁P046逃暑帖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盛夏 45岁P050穰侯出关P053浙江亭观潮诗(七律)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八月十八日 45岁P056杂抄诗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冬 45岁P058满庭芳词 1096年绍圣三年丙子三月 46岁P061乐兄帖 1096年绍圣三年丙子 46岁P064易说(疑)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47岁P069指喻帖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71臈白帖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47岁P072自藏晋唐帖目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74与魏泰唱和诗《寄魏泰诗帖》(疑为摹本)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78龙真行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47岁P084第一山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47岁P085久违帖(疑)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87伯充帖《致伯充尺牍》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十一月二十五日 47岁P090南山帖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91尚书礼部侍郎墓志残石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93春和帖(《致新恩吏部侍郎尺牍》)(《沂水帖》)《政事帖》约1098年绍圣五年戊寅春 48岁卷四元符P005(贝兄)豉帖约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 48岁P007中伏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六月 48岁P008捕蝗帖《书尺牍〈一〉疑摹本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六月 48岁P014亭观帖宝月观(见英光堂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八月 48岁P017净名斋记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中秋 48岁P023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中秋诗帖》(草书九帖之六、七)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中秋 48岁P029焚香帖《海岱帖》《两三日帖》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秋 48岁P033元日帖约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元旦 49岁P039葛德忱帖(《道味帖》)(《致葛君德忱閣下尺牘》)(《五月四日帖》)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四日 49岁P053梅惇帖出自停云馆法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55葛叔忱帖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59陋邦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2送陈觉民诗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6通判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8衰迟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十月 49岁P071廷议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3十连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4衰老帖(《提刑殿院帖》)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9司勳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8春序帖十一行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春 50岁P079淮山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81乡石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84吾友帖草书九帖之四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90参政帖《苏太简参政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93陈揽帖(昨日帖书尺牍〈七〉)约1099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卷五建中靖国P005向太后挽词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51岁P009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二月 51岁P014长至帖(《公议帖》) 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夏至 51岁P016临沂使君帖(《阴郁帖》)(《致临沂使君尺牘》)(又称戎薛帖)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夏至 51岁P019雨应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51岁P021紫金研帖 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中秋P027五古与程节赠答诗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中秋 51岁P030建中靖国岁芾”题名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51岁P031自叙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51岁P054糖霜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51岁P055麝香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51岁P056章侯帖(恶札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51岁P057珊瑚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51岁P067蒋永仲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51岁P069上记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十一月二十一日P070壮观赋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51岁卷六崇宁(1102-1107年)P009新恩帖 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三月三日 52岁P011具状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四月 52岁P013久郁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 52岁P015左丞钧席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 52岁P018研山铭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 52岁P030弊居帖(《甘露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 52岁P032异石帖(西山书院帖平远山房本) 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 52岁P035三米《兰亭》跋二则 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 52岁P041褚摹《兰亭序》跋赞 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六月 52岁P047江宁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 52岁P048老妻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 52岁P052承天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六月 52岁P054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 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八月十五日52岁P062运副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十一月 52岁P064郏侨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 52岁P065伯修帖(《与伯修司长书》《丞果实帖》《致伯修老兄尺牍》)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 52岁P071來戏帖(《面谕帖》《求致翟画王帖书》《职思堂帖》《浙干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 52岁P075钟山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 52岁P076王略帖跋《破羌帖跋》 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三月九日 53岁P085王略帖赞《破羌帖赞》约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三月 53岁P094孔圣手植桧赞碑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 53岁P097晋纸帖(《自怡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 53岁P103业镜帖(《敬闻帖》)《致伯充尺牍》翰牍九帖之七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 53岁P106夏英公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 53岁P107韩马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 53岁P109彦和帖(《致彦和国士尺牘》《经宿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 53岁P113值雨帖《致伯充防御台座尺牍》)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 53岁P115清和帖(《致窦先生尺牍》) 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 53岁P119适意帖(《宗正帖》)(《获右军《王略帖》》)(《一百五十千帖》)又称《玉格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 53岁P125丹阳帖(《换玉笔架书》)(翰牍九帖之六)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 53岁P128贺铸帖(《易王献之二帖书》《玉格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 53岁P134白熟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 53岁P136临顾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 53岁P138英论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 53岁P139绝唱帖约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 53岁P140私居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腊月 53岁P143复官帖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五月 54岁P145同官帖约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 54岁P147灵峰行记帖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五月 54岁P156芜湖县学记碑 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七月后 54岁P169篆书周书?周官约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八月 54岁P174米芾拜石崇宁三年甲申 54岁P181章吉老墓志铭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九月 55岁P202真酥帖 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九月 55岁P205烝徒帖 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 55岁P210张都大帖《闻张都大宣德尺牍》(《书尺牍》〈六〉)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 55岁P216虹县诗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春 56岁P228忧畏帖 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春 56岁P231呈事帖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 56岁P237跋欧阳修集古录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八月一日56岁P240杂书帖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后 56岁P250跋蔡襄赐御书诗卷 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后 56岁P253戏成诗(《戏成呈私谏台坐诗札》《岳麓诗帖》翰牍九帖之九)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冬 56岁P260惠柑帖《与司谏台坐书》翰牍九帖之八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冬 56岁P266人安帖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 56岁P269小楷千字文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 56岁P278太宗帖赞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 56岁卷七大观P005书院帖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正月 57岁P007章吉老墓表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五月 57岁P015经略帖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六月 57岁P017少时帖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六月 57岁P019行书多景楼诗册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 57岁P023葛雪帖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十二月 57岁P034公兖帖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十二月 57岁P036广帅帖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年末 57岁P039摹王羲之《大道帖》P040临王羲之《行穰帖》P043摹王献之《东山松帖》P044临王献之《中秋帖》(传)P047临王献之《鹅群帖》《宝晋斋法帖》临王羲之诸本王帖对照P051王略帖 (破羌帖)P053暴疾帖P054顷日帖P055妇母帖P056平安帖P057孙女帖P058事长帖P059敬伦帖P061米临十七帖P070临颜真卿《湖州帖》P071韩干照夜白题名卷八外编一《英光堂米帖》系列P007补填帖约在元丰六年左右P008适方上状帖P009初热帖九行P010门中帖(残)P011昨夕帖P012彦稽帖P014亦虚帖六行P015饿杀帖(不烦帖)P016昨夕帖(一饭帖)P017先白帖P018一麦帖P020提刑郎中帖守无为日(约1104年崇宁三年七月----1105年崇宁四月十月)P021政事帖P022爱女帖P023剧暑帖P024展唔帖P025贺圣朝词P026参赋P034长寿庵咏梅诗P036今日献祝寿纪庆生申诗P040米芾少意帖P041诉衷情词P044书祥瑞P046评纸帖(十纸说)P053摹古帖P054所居帖P055奉酬山甫P057寄薛郎中绍彭P058林逋诗跋(德行帖)P061题文同墨竹诗P062题苏轼墨竹诗P063踏莎行?雾失楼台(疑伪)P065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疑伪)P070离骚经(伪作)P103九歌(伪)P108燕然山铭(疑伪P112米芾篆隶P120正六译《波罗蜜经》序P123如来真赞P120右军帖赞卷九外编二P007曹子建应诏诗《宝晋斋》P026梅花赋(疑伪作)年三十四岁P043鲍参军舞鹤赋P062三馆暴书帖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伪残P072岳阳楼记(伪)P079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昔年诗〉P084鹤林甘露帖P086偶成蝶恋花一阕 "疑"P088下净名(疑伪)P089私居、浸足、壮观亭三帖(伪)P092问月诗传伪P094五言诗《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王维(伪)P097萧闲堂P103书唐崔颢的《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P111题雍丘崔明府丹灶李白(疑伪)P112太守召陪诸公游虎丘唐朱长文P120书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P121苗幕帖P122饶纸帖P122书法赞P123仲宁帖詹怀帖P124乐圃先生墓表P127动静交相养赋白居易P132秋阳赋P137春赋庚信P141答绍彭书来论晋帖误字P142常少府题破山寺诗P146昼锦堂记(又号“百衲碑”)P149王维《游感化寺》P151书【宁王山池】唐P152岑之敬(南北朝)洛阳道伪P154宋之问明河篇(伪)P157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伪P162鉴亭铭碑阴伪P163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唐李峤(伪)P165嵩山望幸唐王邕(伪)P167唐玄宗五律《幸蜀西至剑门》(伪)P168唐诗二首(韩偓刘禹锡)伪P171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沈佺期P176省试腊后望春宫唐林宽P177沙堤行,呈裴相公唐张籍(伪)P180宋之问扈从登封途中作(伪)P181跋东坡师子屏风赞(伪)P184千寻飞阁诗(伪)P185白莲花亭侍宴应制沈佺期唐(伪)P186古诗三首(伪)P188南海孔广陶集米芾书法,《重建云泉山馆记》P190道法参天地(伪)P191南明山(疑伪)P192面壁P193秀岩题刻(疑伪)P194城市山林P195王维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唐P196米氏云山八幅卷十文集P003米芾简介P008米芾年表P014米芾书论精粹P030砚史P036宝晋英光集P103襄阳诗钞P110米芾研究综述P114米芾尺牍书法艺术研究P299襄樊米公祠测鱼 2009.6编纂测鱼2009.6.11夜结稿于石门。
五代两宋书法家及其名帖
五代两宋书法家及其名帖
曾纡跋怀素自叙帖
蔡京
听琴图题诗宫使帖节夫帖徽宗十八学士图跋
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唐玄宗鹡鸰颂题跋大观御笔记
蔡卞雪意帖曹娥碑唐玄宗鹡鸰颂题跋
陈瓘仲冬严寒帖
刘汉弼曾巩谥议稿
韩元吉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蔡翛致子通都监尺牍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研山铭彦和帖乡石帖
张都大帖虹县诗蜀素帖伯充帖
参政帖苕溪诗卷论草书帖三吴帖
张季明帖叔晦帖箧中帖竹前槐后诗帖
临沂使君帖清和帖拜中岳命作岁丰帖
留简帖逃暑帖值雨帖方圆庵记
盛制帖李太师帖向太后挽词帖多景楼帖
公议帖韩马帖新恩帖吴江舟中诗卷
淡墨秋山诗帖穰侯出关诗帖向乱帖粮院帖
元日帖德忱帖恶札帖道林诗帖
法华台诗帖焚香帖王略帖赞提刑殿院帖
来戏帖致伯修老兄尺牍晋纸帖适意帖
贺铸帖丹阳帖致伯充尺牍惠柑帖
戏成诗帖紫金研帖政事帖陈揽帖
烝徒帖中秋诗帖建州帖寄魏泰诗帖
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跋苏东坡木石图跋蔡襄赐御书诗卷跋步辇图跋褚遂良摹兰亭序甘露帖知府帖
米友仁
动止持福帖文字帖潇湘奇观图题跋跋隋人出师颂
跋研山铭跋米芾苕溪诗卷
邵尺牍
薛绍彭晴和帖杂书卷草书手札尺牍
辛弃疾去国帖
左肤与通判承议札。
古代书法家简介
古代书法家简介书法家的释义是擅长书法的人;具有汉字书家,即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
或者说,是精通书法的人。
古代书法家简介王羲之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人称:"王右军"、"王内史"。
其书法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被尊为古今莫之与京的一代"书圣"。
他的楷书传世之作均为小楷,其代表作品有《黄庭经》(见图2-25)、《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赞》等。
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幼从父学书,少有盛名,人们尊为"小王"。
他的楷书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洛神赋十三行》小楷。
其字迹在宋时有九行,贾似道又得4行,合起13行刻于玉石上,故世称《玉版十三行》。
在南北朝时期,北朝一直战乱不止,但是这些北方少数民族,受到中原及南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新的文化。
在书法上,北朝盛行石刻,在书法史上我们将北朝的石刻称之为"北碑"。
它在楷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北碑流传最多的为魏碑,所以我们常称它为北魏书体。
由于这些石刻多出于下层书匠之手,所以流于粗糙疏率,往往错字、别字比比皆是。
作者的名字也多不可考。
北魏的石刻,多以墓碑、墓志、摩崖、造像等几种石刻形式。
较著名的有《龙门二十品》、《嵩高灵庙碑》、《张玄墓志铭》、《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崔敬墓志铭》等。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为生人祈福或亡灵超度,在河南洛阳龙门的崖壁刻成佛像,并附志铭文,称之为造像。
后人选了书法最精者二十种,合称《龙门二十品》。
我们图示其中的《始平公造像记》。
隋朝的书法,也以刻碑为主。
主要有《龙藏寺碑》-后人誉为"隋碑第一"、《苏孝慈墓志》、《董美人墓志》等。
米芾年表
米芾年表卷一元佑前P006药洲题刻(后刻) 1073年熙宁六年癸丑 23岁 7月P007还珠洞题名自画像 1074年熙宁七年甲寅 24岁 5月P008天马赋(疑伪)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正月P018阎立本《步辇图》观跋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八月八日P020三吴帖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3法华台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4道林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5砂步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33书海月赞跋伪作 1081年元丰四年辛酉 31岁P048庐山题书 1081年元丰四年辛酉 31岁十月P049盛制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53寒光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55吴江舟中诗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68成伯公帖残约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69僧正文公帖约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70方圆庵记 1083年元丰六年癸亥 33岁四月九日P078重装张旭《深秋帖》并跋 1084年元丰七年甲子 34岁六月十九日P079再跋张旭《深秋帖》 1084年元丰七年甲子 34岁八月十五日P080郡官帖约元丰六-----八年P082雨寒帖约元丰六-----八年P083潇湘八景图(并序) 伪P091(附)题李营丘潇湘八景图伪卷二元佑P006相從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18秋暑憩多景楼诗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20张季明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24吾家法书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六月五日P027李太师帖P032蒋延祖夫人钱氏墓志约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36好事家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七月P038武帝书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37岁七月P040张颠帖《论草书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P042西园雅集李公麟作图米芾为诗集作序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七月P050知府帖(《致知府大人尺牘》)(《邂逅長者帖》)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P056辨法真迹(淳化阁帖跋)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元月P060题《褚摹兰亭序》卷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二月P070苕溪诗卷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八月八日P075跋殷令名头陀寺碑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五日P078颜鲁公碑阴记 (局部)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P079蜀素诗帖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二十三日P091叔晦帖P094海岳 1089年元祐四年已巳 39岁P095焦山题记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P096闰月帖《呈左相吕大防启》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八月P099篋中帖(《致景文隰公阁下尺牘》)(《天机妙帖》)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2东坡《木石图》诗跋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3昨日帖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5顾虎头帖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8久别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 42岁春P110竹前槐后诗卷《亦称《致希声吾英友尺牍》、《非才当剧帖》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初夏 42岁P114宠临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七月 42岁P116枉驾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七月 42岁P118珍醴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九月 42岁P120岁丰帖 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P124依赦帖 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P127明道观壁记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正月五日 44岁P130天衣怀禅师碑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正月 44岁P139章圣天临殿记章圣天临殿铭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春 44岁P147裹鲊帖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三月 44岁P148雍丘帖约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卷三绍圣P006诏使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08催租诗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09粮院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4蒙教帖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6吏民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8拜中岳命作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1留简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8监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9木兰诗疑伪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九月二十六日P035过高邮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十月P036露筋之碑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十月P041淡墨秋山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P044方回帖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 45岁P046逃暑帖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盛夏 45岁P050穰侯出关P053浙江亭观潮诗(七律)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八月十八日 45岁P056杂抄诗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冬 45岁P058满庭芳词 1096年绍圣三年丙子三月 46岁P061乐兄帖 1096年绍圣三年丙子 46岁P064易说(疑)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69指喻帖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71臈白帖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72自藏晋唐帖目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74与魏泰唱和诗《寄魏泰诗帖》(疑为摹本)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78龙真行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84第一山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85久违帖(疑)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87伯充帖《致伯充尺牍》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十一月二十五日 47岁P090南山帖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91尚书礼部侍郎墓志残石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93春和帖(《致新恩吏部侍郎尺牍》)(《沂水帖》)《政事帖》约1098年绍圣五年戊寅春 48岁卷四元符P005(贝兄)豉帖约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48岁P007中伏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六月 48岁P008捕蝗帖《书尺牍〈一〉疑摹本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六月 48岁P014亭观帖宝月观(见英光堂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八月 48岁P017净名斋记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中秋 48岁P023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中秋诗帖》(草书九帖之六、七)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中秋 48岁P029焚香帖《海岱帖》《两三日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秋 48岁P033元日帖约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元旦 49岁P039葛德忱帖(《道味帖》)(《致葛君德忱閣下尺牘》)(《五月四日帖》)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四日 49岁P053梅惇帖出自停云馆法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49岁P055葛叔忱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59陋邦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2送陈觉民诗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6通判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8衰迟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十月 49岁P071廷议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3十连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4衰老帖(《提刑殿院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9司勳帖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8春序帖十一行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春 50岁P079淮山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81乡石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84吾友帖草书九帖之四约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90参政帖《苏太简参政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93陈揽帖(昨日帖书尺牍〈七〉)约1099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卷五建中靖国P005向太后挽词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09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二月 51岁P014长至帖(《公议帖》)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夏至51岁P016临沂使君帖(《阴郁帖》)(《致临沂使君尺牘》)(又称戎薛帖)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夏至51岁P019雨应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21紫金研帖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中秋P027五古与程节赠答诗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中秋51岁P030建中靖国岁芾”题名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31自叙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4糖霜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5麝香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6章侯帖(恶札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7珊瑚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67蒋永仲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69上记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十一月二十一日P070壮观赋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卷六崇宁(1102-1107年)P009新恩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三月三日52岁P011具状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四月52岁P013久郁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15左丞钧席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18研山铭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30弊居帖(《甘露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32异石帖(西山书院帖平远山房本)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35三米《兰亭》跋二则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41褚摹《兰亭序》跋赞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六月52岁P047江宁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48老妻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52承天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六月52岁P054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八月十五日52岁P062运副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十一月52岁P064郏侨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65伯修帖(《与伯修司长书》《丞果实帖》《致伯修老兄尺牍》)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71來戏帖(《面谕帖》《求致翟画王帖书》《职思堂帖》《浙干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75钟山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76王略帖跋《破羌帖跋》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三月九日53岁P085王略帖赞《破羌帖赞》约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三月53岁P094孔圣手植桧赞碑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097晋纸帖(《自怡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3业镜帖(《敬闻帖》)《致伯充尺牍》翰牍九帖之七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6夏英公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7韩马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9彦和帖(《致彦和国士尺牘》《经宿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13值雨帖《致伯充防御台座尺牍》)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15清和帖(《致窦先生尺牍》)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19适意帖(《宗正帖》)(《获右军《王略帖》》)(《一百五十千帖》)又称《玉格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25丹阳帖(《换玉笔架书》)(翰牍九帖之六)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28贺铸帖(《易王献之二帖书》《玉格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34白熟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36临顾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53岁P138英论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53岁P139绝唱帖约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53岁P140私居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腊月53岁P143复官帖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五月54岁P145同官帖约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54岁P147灵峰行记帖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五月54岁P156芜湖县学记碑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七月后54岁P169篆书周书?周官约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八月54岁P174米芾拜石崇宁三年甲申54岁P181章吉老墓志铭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九月55岁P202真酥帖 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九月55岁P205烝徒帖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55岁P210张都大帖《闻张都大宣德尺牍》(《书尺牍》〈六〉)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55岁P216虹县诗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春56岁P228忧畏帖 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春56岁P231呈事帖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56岁P237跋欧阳修集古录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八月一日56岁P240杂书帖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后56岁P250跋蔡襄赐御书诗卷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后56岁P253戏成诗(《戏成呈私谏台坐诗札》《岳麓诗帖》翰牍九帖之九)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冬56岁P260惠柑帖《与司谏台坐书》翰牍九帖之八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冬56岁P266人安帖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56岁P269小楷千字文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 56岁P278太宗帖赞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56岁卷七大观P005书院帖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正月 57岁P007章吉老墓表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五月 57岁P015经略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六月57岁P017少时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六月 57岁P019行书多景楼诗册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 57岁P023葛雪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十二月 57岁P034公兖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十二月 57岁P036广帅帖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年末 57岁P039摹王羲之《大道帖》P040临王羲之《行穰帖》P043摹王献之《东山松帖》P044临王献之《中秋帖》(传)P047临王献之《鹅群帖》《宝晋斋法帖》临王羲之诸本王帖对照P051王略帖 (破羌帖)P053暴疾帖P054顷日帖P055妇母帖P056平安帖P057孙女帖P058事长帖P059敬伦帖P061米临十七帖P070临颜真卿《湖州帖》P071韩干照夜白题名卷八外编一《英光堂米帖》系列P007补填帖约在元丰六年左右P008适方上状帖P009初热帖九行P010门中帖(残)P011昨夕帖P012彦稽帖P014亦虚帖六行P015饿杀帖(不烦帖)P016昨夕帖(一饭帖)P017先白帖P018一麦帖P020提刑郎中帖守无为日(约1104年崇宁三年七月----1105年崇宁四月十月) P021政事帖P022爱女帖P023剧暑帖P024展唔帖P025贺圣朝词P026参赋P034长寿庵咏梅诗P036今日献祝寿纪庆生申诗P040米芾少意帖P041诉衷情词P044书祥瑞P046评纸帖(十纸说)P053摹古帖P054所居帖P055奉酬山甫P057寄薛郎中绍彭P058林逋诗跋(德行帖)P061题文同墨竹诗P062题苏轼墨竹诗P063踏莎行?雾失楼台(疑伪)P065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疑伪)P070离骚经(伪作)P103九歌(伪)P108燕然山铭(疑伪P112米芾篆隶P120正六译《波罗蜜经》序P123如来真赞P120右军帖赞卷九外编二P007曹子建应诏诗《宝晋斋》P026梅花赋(疑伪作)年三十四岁P043鲍参军舞鹤赋P062三馆暴书帖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伪残P072岳阳楼记(伪)P079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昔年诗〉P084鹤林甘露帖P086偶成蝶恋花一阕 "疑"P088下净名(疑伪)P089私居、浸足、壮观亭三帖(伪)P092问月诗传伪P094五言诗《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王维(伪)P097萧闲堂P103书唐崔颢的《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P111题雍丘崔明府丹灶李白(疑伪)P112太守召陪诸公游虎丘唐朱长文P120书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P121苗幕帖P122饶纸帖P122书法赞P123仲宁帖詹怀帖P124乐圃先生墓表P127动静交相养赋白居易P132秋阳赋P137春赋庚信P141答绍彭书来论晋帖误字P142常少府题破山寺诗P146昼锦堂记(又号“百衲碑”)P149王维《游感化寺》P151书【宁王山池】唐P152岑之敬(南北朝)洛阳道伪P154宋之问明河篇(伪)P157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伪P162鉴亭铭碑阴伪。
米芾创作纪年
米芾作品年表元佑前P006药洲题刻(后刻) 1073年熙宁六年癸丑 23岁 7月P007还珠洞题名自画像 1074年熙宁七年甲寅 24岁 5月P008天马赋(疑伪)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正月P018阎立本《步辇图》观跋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八月八日P020三吴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3法华台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4道林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5砂步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33书海月赞跋伪作 1081年元丰四年辛酉 31岁P048庐山题书 1081年元丰四年辛酉 31岁十月P049盛制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53寒光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55吴江舟中诗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68成伯公帖残约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69僧正文公帖约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70方圆庵记 1083年元丰六年癸亥 33岁四月九日P078重装张旭《深秋帖》并跋 1084年元丰七年甲子 34岁六月十九日P079再跋张旭《深秋帖》 1084年元丰七年甲子 34岁八月十五日P080郡官帖约元丰六-----八年P082雨寒帖约元丰六-----八年P083潇湘八景图(并序) 伪P091(附)题李营丘潇湘八景图伪元佑P006相從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18秋暑憩多景楼诗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20张季明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24吾家法书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六月五日P027李太师帖P032蒋延祖夫人钱氏墓志约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36好事家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七月P038武帝书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七月P040张颠帖《论草书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P042西园雅集李公麟作图米芾为诗集作序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七月P050知府帖(《致知府大人尺牘》)(《邂逅長者帖》)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P056辨法真迹(淳化阁帖跋)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元月P060题《褚摹兰亭序》卷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二月P070苕溪诗卷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八月八日P075跋殷令名头陀寺碑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五日P078颜鲁公碑阴记 (局部)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P079蜀素诗帖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二十三日P091叔晦帖P094海岳 1089年元祐四年已巳 39岁P095焦山题记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P096闰月帖《呈左相吕大防启》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八月P099篋中帖(《致景文隰公阁下尺牘》)(《天机妙帖》)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2东坡《木石图》诗跋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3昨日帖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5顾虎头帖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8久别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 42岁春P110竹前槐后诗卷《亦称《致希声吾英友尺牍》、《非才当剧帖》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初夏 42岁P114宠临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七月 42岁P116枉驾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七月 42岁P118珍醴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九月 42岁P120岁丰帖 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P124依赦帖 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P127明道观壁记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正月五日 44岁P130天衣怀禅师碑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正月 44岁P139章圣天临殿记章圣天临殿铭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春 44岁P147裹鲊帖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三月 44岁P148雍丘帖约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绍圣P006诏使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08催租诗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09粮院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4蒙教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6吏民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8拜中岳命作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1留简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8监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9木兰诗疑伪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九月二十六日P035过高邮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十月P036露筋之碑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十月P041淡墨秋山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P044方回帖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 45岁P046逃暑帖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盛夏 45岁P050穰侯出关P053浙江亭观潮诗(七律)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八月十八日 45岁P056杂抄诗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冬 45岁P058满庭芳词 1096年绍圣三年丙子三月 46岁P061乐兄帖 1096年绍圣三年丙子 46岁P064易说(疑)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69指喻帖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71臈白帖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72自藏晋唐帖目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74与魏泰唱和诗《寄魏泰诗帖》(疑为摹本)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78龙真行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84第一山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85久违帖(疑)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87伯充帖《致伯充尺牍》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十一月二十五日 47岁P090南山帖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91尚书礼部侍郎墓志残石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93春和帖(《致新恩吏部侍郎尺牍》)(《沂水帖》)《政事帖》约1098年绍圣五年戊寅春 48岁元符P005(贝兄)豉帖约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 48岁P007中伏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六月 48岁P008捕蝗帖《书尺牍〈一〉疑摹本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六月 48岁P014亭观帖宝月观(见英光堂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八月 48岁P017净名斋记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中秋 48岁P023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中秋诗帖》(草书九帖之六、七)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中秋 48岁P029焚香帖《海岱帖》《两三日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秋 48岁P033元日帖约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元旦 49岁P039葛德忱帖(《道味帖》)(《致葛君德忱閣下尺牘》)(《五月四日帖》)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四日 49岁P053梅惇帖出自停云馆法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55葛叔忱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59陋邦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2送陈觉民诗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6通判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8衰迟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十月 49岁P071廷议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3十连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4衰老帖(《提刑殿院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9司勳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8春序帖十一行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春 50岁P079淮山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81乡石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84吾友帖草书九帖之四约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90参政帖《苏太简参政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93陈揽帖(昨日帖书尺牍〈七〉)约1099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建中靖国P005向太后挽词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09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二月 51岁P014长至帖(《公议帖》)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夏至51岁P016临沂使君帖(《阴郁帖》)(《致临沂使君尺牘》)(又称戎薛帖)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夏至51岁P019雨应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21紫金研帖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中秋P027五古与程节赠答诗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中秋51岁P030建中靖国岁芾”题名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31自叙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4糖霜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5麝香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6章侯帖(恶札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7珊瑚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67蒋永仲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69上记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十一月二十一日P070壮观赋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卷六崇宁(1102-1107年)P009新恩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三月三日52岁P011具状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四月52岁P013久郁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15左丞钧席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18研山铭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30弊居帖(《甘露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32异石帖(西山书院帖平远山房本)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35三米《兰亭》跋二则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41褚摹《兰亭序》跋赞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六月52岁P047江宁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48老妻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52承天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六月52岁P054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八月十五日52岁P062运副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十一月52岁P064郏侨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65伯修帖(《与伯修司长书》《丞果实帖》《致伯修老兄尺牍》)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71來戏帖(《面谕帖》《求致翟画王帖书》《职思堂帖》《浙干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75钟山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76王略帖跋《破羌帖跋》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三月九日53岁P085王略帖赞《破羌帖赞》约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三月53岁P094孔圣手植桧赞碑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097晋纸帖(《自怡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3业镜帖(《敬闻帖》)《致伯充尺牍》翰牍九帖之七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6夏英公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7韩马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9彦和帖(《致彦和国士尺牘》《经宿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13值雨帖《致伯充防御台座尺牍》)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15清和帖(《致窦先生尺牍》)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19适意帖(《宗正帖》)(《获右军《王略帖》》)(《一百五十千帖》)又称《玉格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25丹阳帖(《换玉笔架书》)(翰牍九帖之六)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28贺铸帖(《易王献之二帖书》《玉格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34白熟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36临顾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53岁P138英论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53岁P139绝唱帖约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53岁P140私居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腊月53岁P143复官帖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五月54岁P145同官帖约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54岁P147灵峰行记帖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五月54岁P156芜湖县学记碑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七月后54岁P169篆书周书?周官约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八月54岁P174米芾拜石崇宁三年甲申54岁P181章吉老墓志铭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九月55岁P202真酥帖 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九月55岁P205烝徒帖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55岁P210张都大帖《闻张都大宣德尺牍》(《书尺牍》〈六〉)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55岁P216虹县诗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春56岁P228忧畏帖 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春56岁P231呈事帖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56岁P237跋欧阳修集古录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八月一日56岁P240杂书帖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后56岁P250跋蔡襄赐御书诗卷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后56岁P253戏成诗(《戏成呈私谏台坐诗札》《岳麓诗帖》翰牍九帖之九)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冬56岁P260惠柑帖《与司谏台坐书》翰牍九帖之八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冬56岁P266人安帖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56岁P269小楷千字文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 56岁P278太宗帖赞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56岁大观P005书院帖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正月 57岁P007章吉老墓表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五月 57岁P015经略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六月 57岁P017少时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六月 57岁P019行书多景楼诗册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 57岁P023葛雪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十二月 57岁P034公兖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十二月 57岁P036广帅帖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年末 57岁P039摹王羲之《大道帖》P040临王羲之《行穰帖》P043摹王献之《东山松帖》P044临王献之《中秋帖》(传)P047临王献之《鹅群帖》《宝晋斋法帖》临王羲之诸本王帖对照P051王略帖 (破羌帖)P053暴疾帖P054顷日帖P055妇母帖P056平安帖P057孙女帖P058事长帖P059敬伦帖P061米临十七帖P070临颜真卿《湖州帖》P071韩干照夜白题名其他《英光堂米帖》系列P007补填帖约在元丰六年左右P008适方上状帖P009初热帖九行P010门中帖(残)P011昨夕帖P012彦稽帖P014亦虚帖六行P015饿杀帖(不烦帖)P016昨夕帖(一饭帖)P017先白帖P018一麦帖P020提刑郎中帖守无为日(约1104年崇宁三年七月----1105年崇宁四月十月) P021政事帖P022爱女帖P023剧暑帖P024展唔帖P025贺圣朝词P026参赋P034长寿庵咏梅诗P036今日献祝寿纪庆生申诗P040米芾少意帖P041诉衷情词P044书祥瑞P046评纸帖(十纸说)P053摹古帖P054所居帖P055奉酬山甫P057寄薛郎中绍彭P058林逋诗跋(德行帖)P061题文同墨竹诗P062题苏轼墨竹诗P063踏莎行?雾失楼台(疑伪)P065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疑伪)P070离骚经(伪作)P103九歌(伪)P108燕然山铭(疑伪P112米芾篆隶P120正六译《波罗蜜经》序P123如来真赞P120右军帖赞P007曹子建应诏诗《宝晋斋》P026梅花赋(疑伪作)年三十四岁P043鲍参军舞鹤赋P062三馆暴书帖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伪残P072岳阳楼记(伪)P079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昔年诗〉P084鹤林甘露帖P086偶成蝶恋花一阕 "疑"P088下净名(疑伪)P089私居、浸足、壮观亭三帖(伪)P092问月诗传伪P094五言诗《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王维(伪)P097萧闲堂P103书唐崔颢的《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P111题雍丘崔明府丹灶李白(疑伪)P112太守召陪诸公游虎丘唐朱长文P120书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P121苗幕帖P122饶纸帖P122书法赞P123仲宁帖詹怀帖P124乐圃先生墓表P127动静交相养赋白居易P132秋阳赋P137春赋庚信P141答绍彭书来论晋帖误字P142常少府题破山寺诗P146昼锦堂记(又号“百衲碑”)P149王维《游感化寺》P151书【宁王山池】唐P152岑之敬(南北朝)洛阳道伪P154宋之问明河篇(伪)P157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伪P162鉴亭铭碑阴伪P163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唐李峤(伪)P165嵩山望幸唐王邕(伪)P167唐玄宗五律《幸蜀西至剑门》(伪)P168唐诗二首(韩偓刘禹锡)伪P171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沈佺期P176省试腊后望春宫唐林宽P177沙堤行,呈裴相公唐张籍(伪)P180宋之问扈从登封途中作(伪)P181跋东坡师子屏风赞(伪)P184千寻飞阁诗(伪)P185白莲花亭侍宴应制沈佺期唐(伪)P186古诗三首(伪)P188南海孔广陶集米芾书法,《重建云泉山馆记》P190道法参天地(伪)P191南明山(疑伪)P192面壁P193秀岩题刻(疑伪)P194城市山林P195王维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唐P196米氏云山八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