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1240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1.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并认识到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限制。
2.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并简单解释公民的基本权利。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明白自己在行使权利时要有责任和限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
难点:认识到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他们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你们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吗?你们认为作为公民,我们有哪些权利呢?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很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公民的一些基本权益。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每个权利的具体含义。
2、知识讲解与探究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言论自由这个基本权利。
言论自由指的是公民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比如,你们在班级讨论活动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其他同学不同意你们的看法,这时你们是否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呢?学生:可以,因为我们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教师:非常好!言论自由确实是保障我们表达意见的权利。
但是,是否存在一些情况下,言论自由会受到限制呢?学生:比如不能散布谣言,不能侮辱他人等。
教师:非常正确!言论自由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权益。
我们要始终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2024年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1课时-课件
![2024年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1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cb423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3.png)
为什么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对他人,对社 会履行相应的义务呢?
1.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 行义务。 2.我们每个人即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 主体。 3.自觉履行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 现。
绩 ,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法律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公 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 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谢谢同学们观看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权利义务具有一 致性。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 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而且要增强义 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在我 国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公民所享受 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公民享受权利属于获得,履 行义务属于付出,每一个公民只有履行应尽的义务才 能享受相应的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90f95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9.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使学生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公民权利的保障、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公民权利的理解较为片面,容易忽视权利的边界,滥用权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公民权利,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2.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护他人的权利?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重要性。
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第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第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d40b1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6a.png)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 1 课时公民基本权利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1.和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预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人身自由是公民、的权利,惟独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干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禁止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公民的身体。
4.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等。
5.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行风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的投诉和监督。
此举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公民给行风热线电话,是在行使法律赋予的什么权利?(2)政府部门开通行风热线电话有什么重要意义?(3)假如你所在的学校的周围有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请你通过行风热线电话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是国家的主人。
( )A.公民人民B.人民公民C.人民人民D.人民公民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商店买学习用品,在他们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营业员怀疑他们偷东西,并强行对他们搜身,结果一无所获。
据此回答 2—3 题。
2.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位同学的( )A.人身自由权B.肖像权C.政治权利D.经济权利3.面对营业员的行为,两位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楣B.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找个朋友将商店营业员痛打一顿D.反正我们没偷,随便你怎么搜4.我国将逐步对家庭经济艰难学生实施高中免除学杂费.这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 )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5.当你遇到下列情景,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简要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1)你所在的社区文化市场管理混乱,不少人对此非常不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册 第三课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册 第三课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https://img.taocdn.com/s3/m/e1dfe9e6227916888586d703.png)
监督权
1.监督权的主体和对象: ①主体:公民。 ②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2.监督权的内容: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 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 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 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要有较强的法治意识、群众观念和 较高的履职能力,能为人民着想、替人民说话、真心为人民 服务。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民族 种族
职业
年满18岁
不分
我国公民
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
性别
财产状况 居住期限
教育程度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除外
2.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 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 财产权 ➢ 劳动权 ➢ 物质帮助权 ➢ 受教育权 ➢ 文化权利
探究与分享
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 财产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 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 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政治自由
1.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
达自己的意愿。
探究与分享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 些问题?
部编版初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部编版初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010682700abb68a982fb87.png)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
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
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
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
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
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及图片)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
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1课时)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61be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c.png)
六上道德与法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重要性。
(2)学生能够列举并解释几项常见的公民基本权利。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公民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学会用逻辑思考来辨别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维护意识。
(2)培养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对国家法律的敬畏感和遵守意识。
二、教学重点1.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及内涵。
2.常见的公民基本权利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案例等。
2.相关法律条文或宪法摘录。
3.讨论素材或案例分析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吗?为什么我们要了解这些权利?师生对话老师(播放视频后):大家看完这段视频,有什么感受或者想法吗?学生A:我觉得视频里提到的公民权利很重要,它们保护了我们每个人的权益。
老师:很好,A同学捕捉到了关键点。
那么,谁能告诉我,你们认为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呢?学生B:我觉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就是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有受教育的权利。
老师:B同学回答得很不错,提到了言论自由和受教育权。
这些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了解这些权利呢?学生C:了解这些权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
老师:C同学说得很对。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让我们在参与社会生活时更加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学习一下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讲授新课(15分钟)1. 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及重要性(1)解释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公民最基本的权利](https://img.taocdn.com/s3/m/35c11a8983d049649b6658d8.png)
4.当我们的人身自由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
(1)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告 诉老师或者家长, (2)通过法律的途径,向法院起诉,用法律武器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尊重生命健康权
1.生命健康权的含义 是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是指公民 的生命、身心健康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 人都不得非法加以侵害。 2.生命健康权的具体内容: (1)有权获得治疗 公民的生命健康 权,是每个公民 (2)有权进行正当防卫 都享有的 (3)有权进行紧急避险
3.法律对公民的人身权利的保护是如何规定的?
《宪法》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 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 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 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 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 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 从重处罚。
残疾人以及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等。
第一节
——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
一、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权的含义:
公民的人身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 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
2.人身自由权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公民人身权利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公民 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 和工作,参加国家管理,享有其他各项自由和权利。
3.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具体规定。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fe87f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e.png)
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年满十八周岁的我国公民,且没有依法被 剥夺政治权利。
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①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能够密切联系群众, 敢于和善于替人民说话办事。②有强烈的责任感 和代表意识,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各种活动。③ 有较强的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④具备一定 的法律知识和较强的法治观念。⑤具有独立的见 解和较高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探究与分享
教材41页
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鼓励和帮助公民开展科学文化活动。
表彰科学研究
组织艺术表演
修建阅览室
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 鼓励和帮助?
5.文化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 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 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 给以鼓励和帮助。
从三名同学的对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请把关键词填写在横线上。
想一想
结合这段材料,请你和同学讨论:国 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 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4.受教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 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为个人 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 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 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 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 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失劳__动__能__力__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__ _质__帮__助_的权利。 8.受教育权的含义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 _教__育_的机会,并获得相应_物__质__保__障_的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8735d1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5.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监督权等。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还需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含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保障的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教师简要讲解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监督权等,并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权利的含义和作用。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组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当事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并总结维权方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公民权利》理解权利义务PPT课件(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公民权利》理解权利义务PPT课件(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https://img.taocdn.com/s3/m/a39a6b5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9.png)
A.人身自由 C.受教育权
B.经济权利 D.文化权利
课后巩固提升
1.(呼和浩特中考)公民权是指一国公民在该国法律上所拥有的、为国家所保障的公民
基本权利。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说法错误的是(D)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B.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政治权利和自由
1.根据我国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的规定,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
治权利和自由,主要体现在(D)
①监督权
②全民公决权
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课堂基础达标
2.(改编)我们生活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不仅体现在可以依法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同时还体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积极实 行民主监督,为守望公共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1)在我国,公民的监督权指的是什么?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 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 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 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受法律保护”。它保障了公民的(A)
A.隐私权、私有财产权 B.隐私权、人身自由权
C.姓名权、通信自由权 D.姓名权、私有财产权
5.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下列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行为
的有(B)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第1课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fbe4ee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1.png)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步课堂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三个话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指出权利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意义,强调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理念。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
这三个板块在逻辑上层层递进: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权利和义务只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材中通过列举有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学生深入了解有一定的帮助。
本课题需要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列举相关的事例,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事例和生活经验了解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关系,进而认识到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在学习本课题的基础上,向“人权”进行延伸,感受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三、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2.依照宪法正确行使权利,不滥用权利。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懂得享有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不滥用权利。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宪法第二章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学生准备:准备教材第34页“活动园”的表演。
(一)新课导入教师出示我国宪法规定的两项公民权利。
言论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选举权: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师:宪法规定了哪些公民权利?我们怎样行使这些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有什么重要性?(提示:通过我国宪法的现行规定,让学生思考基本的公民权利)教师小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备课资料:3.1 公民基本权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备课资料:3.1 公民基本权利](https://img.taocdn.com/s3/m/6f9ee23e050876323012121c.png)
第1课时公民根本权利知识点一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按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视权等。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按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根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根底。
〔2〕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视权。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渎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展诬告陷害。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视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
知识点二人身自由1.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地位〔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进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进犯,人格尊严不受进犯,住宅不受进犯,通信自由和通信机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2.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保护〔1〕人身自由不受进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制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制止非法搜寻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不受进犯。
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别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进犯,制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展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
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
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
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
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
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及图片)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
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
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除外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
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
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监督权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国
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
举的权利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种情节判处有期徒刑5年。
于某是在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对象都是在其警告后仍向前围逼的人,可以认定其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于某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
判决书中有一句说得好:于某及其母亲苏某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于某的防卫行为超出法律所容许的限度,依法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思考:(1)于某及其母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2)该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
(2)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要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要学会依法维权等。
活动四: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2.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总结: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教师归纳:对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都有明确规定,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五:情景再现——抓小偷
(阅读教材第3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财产权。
活动六:材料链接——教育公平
第一个是保基本。
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第二个是补短板。
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
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
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
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
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
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文化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
文化活动的自由
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
法律的特殊保障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3 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
⎪⎪⎪⎪⎪⎨
⎪⎪⎪
⎪
⎪
⎧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其他权利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从三个方面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
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当堂掌握。
另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给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