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科研训练开题报告基于非晶材料的磁通门传感器设计

合集下载

磁通门微电流传感器设计

磁通门微电流传感器设计

磁通门微电流传感器设计
刘海艳
【期刊名称】《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年(卷),期】2016(035)009
【摘要】磁通门传感器测量范围广、精密度高、性能稳定,是一种测量微磁场的重要传感器.本文设计的微电流磁通门传感器,主要设计了环形磁通门探头,并分析、计算其激励线圈和感应线圈的匝数,采用11.7kHz频率的方波作激励,利用被测微电流引起探头所处磁场大小的变化来实现微电流的测量,经过带通滤波、相敏检波和积分滤波处理后可直接显示电流大小.
【总页数】5页(P101-105)
【作者】刘海艳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13
【相关文献】
1.基于CPLD的正交磁通门传感器设计 [J], 马乐
2.一种基于改进型数字相敏整流电路的磁通门传感器设计 [J], ZHANG Yunshan;CUI Gongjun
3.一种构造方形通孔结构的磁通门传感器设计及其实验验证 [J], 韩东; 顾建疆
4.基于磁通门技术的转子位置传感器设计 [J], 周俊鸿; 樊志华; 黄晶晶; 刘娜
5.无线微电流表传感器设计与研究 [J], 欧阳明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非晶丝低频磁阻抗效应的无圈磁通门传感器

基于非晶丝低频磁阻抗效应的无圈磁通门传感器

基于非晶丝低频磁阻抗效应的无圈磁通门传感器鲍丙豪;沈科承【摘要】介绍了非晶丝低频磁阻抗效应的理论,并制作了实验装置.利用晶体振荡电路以及低通滤波器获得的正弦信号激励外加扭转应变的钴基非晶丝,对非晶丝两端的输出电压信号提取二次谐波分量,通过改变施加给非晶丝的扭转应变以及激励信号有效值的大小,测出了二次谐波电压随被测磁场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了最佳扭转应变和最佳激励电流有效值,最后设计出了一种无圈磁通门传感器,该传感器在弱磁检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The theory of low-frequency magneto-impedance effect in amorphous wires was presented,and the experimental configuration was designed. The twisted Co^base amorphous wire was excitated by sinusoidal signal produced by a crystal oscillator circuit and a low-pass filer. The second harmonic of the output signal from the wire ends dependence of the applied magnetic field with various torsional strains and excitation current values was studied. The coil-less fluxgate sensor was made finally with optimal torsional strain and excitation current value, and has a good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weak magnetic measurement.【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非晶丝;扭转应变;无圈磁通门传感器【作者】鲍丙豪;沈科承【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890 引言在电机测控、电力电子技术、磁信息读写、汽车工业、机器人、无损检测等领域广泛使用磁场传感器。

基于磁通门效应的非晶丝弱磁传感器

基于磁通门效应的非晶丝弱磁传感器

基于磁通门效应的非晶丝弱磁传感器李文涛;王世伟;孙广杰;孙晓华;赵军【摘要】研制钴基非晶态合金丝制成的环形磁芯三绕组磁场传感器,缩小现有磁场传感器尺寸,提高传感器探头测量灵敏度和输出信噪比.采用旋转水纺法制备淬态非晶丝,经过电流退火工艺处理后作为传感器磁芯材料,利用环形三对称磁通门磁芯结构,有效地减小磁芯材料不均匀造成的测量误差,提高探头的信噪比.通过单片机、信号发生电路、相敏滤波电路等环节的集成构成传感器测试系统,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度.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器探头灵敏度达到了设计要求.【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磁通门;非晶丝;环形磁芯;相敏检波;弱磁传感器【作者】李文涛;王世伟;孙广杰;孙晓华;赵军【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包头014030;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包头014030;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包头014030;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包头014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36.20 引言磁通门传感器是指利用被测磁场中高导磁铁芯在交变磁场的饱和激励下,其磁感应强度与被测磁场强度的非线性关系来测量弱磁场的一种磁场传感器。

与其他类型磁传感器相比,具有分辨率高(可达10-11 T),测量弱磁场范围宽(0~10-8 T),能够直接测量磁场的分量和适于在高速运动系统中使用等特点。

在诸多类型的磁场测量传感器中,磁通门是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1-2]。

1 磁通门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磁通门传感器对弱磁场测量十分有效,它具有很高的分辨力和良好的方向性,可将环境磁场物理量转化为相应的电势信号,从而实现对磁场的测量。

磁通门传感器是利用铁磁材料的各向异性磁电阻效应制作的一种能够测量磁场大小和方向的传感器。

当磁芯处于周期性过饱和工作状态时,感应电势中就会出现随环境磁场强度而变的偶次谐波分量。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铁矿检测电路设计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铁矿检测电路设计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铁矿检测电路设计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铁矿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被广泛开采和应用。

而在铁矿矿山日常的生产中,为了保证采矿作业的安全与高效,需要对铁矿进行检测,以确保铁矿的质量与产量。

传统的铁矿检测方法往往需要依赖人力进行采集与检测,工作效率低下且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铁矿检测电路设计,在铁矿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和精准度。

传感器原理磁通门传感器,也叫磁敏门传感器,是一种磁敏元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场对材料磁导率的变化敏感的特性,通过测量门内自由磁场在传感器绕组上感应的瞬时电动势,来探测在其内部磁场的变化。

其主要由磁芯、线圈、电容和变压器等组成。

具体而言,当磁场发生变化,磁通进出磁芯会产生一定的涡流,这会使得磁芯中的铁磁材料饱和程度变化,从而使磁芯中的磁阻发生变化。

当磁敏门传感器处于静态时,其输出电压Uo等于零,此时其内部电路呈现开路状态;而当磁场发生变化时,磁芯中的磁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此时其输出电压Uo也会变化,电路呈现闭合状态。

通过采用滤波电路和运算放大器等电子元件来对其输出电压进行处理和放大,从而实现对磁场变化的检测。

电路设计为了实现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铁矿检测电路,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稳定供电、具有较高采样精度和能够自动采集和处理数据的电路。

具体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电和信号采集铁矿是处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其磁场往往在微弱的范围内变化,因此,在进行信号采集时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放大器和滤波器来消除噪声干扰。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信号稳定性,我们可以采用恒流源方式进行供电。

具体而言,在本电路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以运放、震荡电路和滤波电路等组成的前置电路,来保证信号采集的稳定性和精度。

2. 转化和处理在进行信号采集后,需要对信号进行转化和处理,以得到对铁矿磁场变化的精确检测数据。

在本电路设计中,我们采用了运算放大器和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来对信号进行转化和处理。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朱林义学号: 10212016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设计(论文)题目:摩托车覆盖件逆向设计----前灯罩、前盖板设计指导教师: 赵东富2006 年 4 月 20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题目:量子密码技术基础研究摘要: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数学密码也许能够在10年或更长时间内保证秘密信息的安全。

量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拥有迅速执行巨量复杂的因数分解能力的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也许预示着RSA算法和其它加密方法的最终消亡。

要对付量子计算机惊人的密码破译功能,唯一途径就是运用量子密码学技术。

关键词:量子密码、加密、密钥1 总述1996年,IBM研究实验室的Charles.H.Bennett在英国的《自然》杂志新闻与评论栏声称,量子计算机进入工程时代。

同年,美国《科学》也称量子计算机将引起计算机领域的革命。

量子信息技术是物理学研究成果和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它的了解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挑战性。

基于纵向激励的Fe基非晶带加速度传感器

基于纵向激励的Fe基非晶带加速度传感器

第37卷第3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V01.37N o.3—丝竖垒篁垒』———一..!竺竺竺坐堂翌型垫墨旦竺!二!竺!!兰堕!!堡!竺竺!!!!!竺!!!墅』塑:兰Q!兰基于纵向激励的Fe基非晶带加速度传感器史晓君,卜雄洙,杨波(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要: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性能,该文选取Fe基非晶带材作为敏感材料,采用纵向激励的驱动方式,优化设计了差分型的敏感元件。

针对敏感元件的结构形式和驱动方式设计了相应的脉冲信号发生电路、峰值检波电路、无源低通滤波电路和电压跟随电路。

对基于巨应力阻抗效应的加速度传感器样机的动静态性能进行了实验标定和数据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在±50g的量程范围内,传感器的灵敏度为34.85m v/g,线性度误差为0.56%,重复性误差为2.67%,迟滞误差为0.87%,达到了实际加速度测量的要求。

关键词:纵向激励;Fe基非晶带;加速度传感器;差分型中图分类号:TP212.1文章编号:1005—9830(2013)03—0389—04Fe—base d am or phous r i bbon accel er om et erb嬲ed on l ongi t um nal exci t a t i onShi X i aoj un,B u X i ongzhu,Y ang B o(School of M ec ha ni c al E n舀neer i ng,N U ST,N anj i ng210094,C hi na)A bs t m ct:To i m pr oV e t he perf bm ances of s ens or s,t he sens i t i、r e c om pone nt s i n di娲r enti al—t ype a r eopt i m a U y de si gne d w i t l l F e-bas e d am o叩hous r i bbon as t he s ensi t i ve m at er i al and t he l ongi t udi nal e x.ci t at i on as t he dr i V i n g m ode.T he pul se exci t at i on ci rc ui t,pe al【.va l uedet ector,pas s i ve l ow.pas s f i l t erw i t h t he s缸uct ur e and t he dr i vi ng m ode of t he ci r cui t and V ol t ag e f-ol l ow er aI.e de si gne d t o m at chups ensi t i ve m at er i aJ.T he st at i c a11d dyn锄i c ped’om l ances of t he ac cel er om e t er pm t ot vpe bas ed o n t he 百ant s眦ss-i m pedance(G SI)e如ct a r e exper i m e nt al l y cal i br at ed and aI l al yzed o n da t a.,11l e t es t r esul t s s how t}l at i n t he accel er at i on f i el d of±50g,t he s ensi t i ve i s34.81m V/g,t he l i neari t y en.or i s 0.56%,t he r epeat abi l i t y eⅡ-or i s2.67%a nd t he hys t er es i s en.or i s0.87%,w hi ch at t ai ns t he r e qui r em e nt i n act ual m eas ur em ent of acce l er at ed ve l oci t y.K ey w or ds:l on舀t udi nal exci t at i on;F e.bas ed am orphous r i bbon;accel em m et er;d i f kr ent i al—t yp e收稿日期:2012—04—13修回日期:2013—04—23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zzl l业41)作者简介:史晓君(1982一),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传感器及信号测试,E.m ai l:chest em ust@hot m ai l.com;通讯作者:卜雄洙(1966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动态测试技术与传感器,E.m ai l:buxul05@nj ust.edu.c n。

南京理工大学磁阻效应实验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磁阻效应实验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磁阻效应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磁阻效应,并通过实验观察、测量和分析磁阻效应的基本特性。

实验采用了南京理工大学提供的设备和实验材料,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通过对磁阻效应的实验研究,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该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引言:磁阻效应是指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

该效应被广泛应用于磁传感器、磁存储器和磁阻读写头等领域。

本实验通过测量和分析磁阻效应的特性,旨在加深对该效应的理解,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磁阻效应样品、电源、电流表、万用表等。

2.按照实验要求搭建实验电路,确保连接正确可靠。

3.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电流通过样品,记录电流值。

4.使用万用表测量样品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5.在不同外磁场强度下,重复步骤3和步骤4,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阻值。

6.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磁阻效应的曲线图。

7.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磁阻效应的特点和应用,并提出相关结论。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得到了磁阻效应的相关数据,并绘制了磁阻效应的曲线图。

实验结果表明,在外磁场作用下,样品的电阻值随磁场强度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

该实验结果与磁阻效应的理论预期相符合,验证了磁阻效应的存在和特性。

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磁阻效应是指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

2.外磁场的强度对磁阻效应的大小和方向有影响。

3.磁阻效应可应用于磁传感器、磁存储器和磁阻读写头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研究了磁阻效应,并获得了相关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验证了磁阻效应的存在和特性,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磁阻效应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在磁传感器和磁存储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磁阻效应的原理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于铁基非晶薄带GM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铁基非晶薄带GM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铁基非晶薄带GM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和控制元件,在现代工业化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弱磁场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测量传感器,在电力、电子、医疗、地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弱磁场传感器主要基于霍尔效应、磁电阻效应和磁致伸缩效应等测量技术。

但这些技术都存在一些问题,如灵敏度低、磁场范围窄等。

因此,探索新的弱磁场传感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铁基非晶薄带GMI(Giant Magnetoimpedance)效应的弱磁场传感技术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磁场范围广、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但目前GMI传感器在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探索基于铁基非晶薄带GM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技术,提高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理解GMI效应机理,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如下:1. 铁基非晶薄带GMI效应机理研究:对铁基非晶薄带GMI效应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其在弱磁场传感中的应用机理。

2. 铁基非晶薄带GMI传感器设计:根据GMI效应机理,设计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弱磁场传感器。

3. 铁基非晶薄带GMI传感器性能测试:测试设计的铁基非晶薄带GMI传感器在不同磁场下的灵敏度、线性度、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

4. 信号处理算法研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一种适用于铁基非晶薄带GMI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5. 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分析,验证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精度,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如下:1. 研究发现基于铁基非晶薄带GM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工作机理,解释其在弱磁场测量中的应用机理,并探讨其可行性和优越性。

毕设开题报告(刘梦祥1100710014)

毕设开题报告(刘梦祥1100710014)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硅微机械音叉陀螺电学等效模型的建立与仿真研究院(系)名称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生姓名刘梦祥学号1100710014指导教师苏岩2014年10月一、课题背景本课题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MEMS惯性技术研究中心。

陀螺是一种感测运动体旋转的重要惯性元件,在航天、航海、航空、兵器以及一些民用领域中有着广泛和重要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大约有一百多种物理现象可以用来感测运动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陀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机械电子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在军事与民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硅微机械音叉陀螺是MEMS中一个典型的传感器,硅微机械陀螺仪与硅微加速度计的研究较为深入,它采用哥氏加速度效应来测量角速度。

二、研究意义微机械制造工艺存在相对误差较大的特点,且在制造过程中还会引入寄生参数(如封装过程中引入寄生电容等),加工出的结构与设计值往往存在一定误差,导致陀螺性能的降低。

通过建立完整的微机械结构电学模型并与测控电路一起仿真,可以帮助优化电路,提高陀螺性能。

三、研究现状MEMS器件在国外已经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与地区都投巨资对惯性器件进行研究开发,技术水平也领先于国内。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较为著名的研究机构与公司有美国的Draper实验室、AD公司、LITTON 公司、HONEYWELL公司和JPL公司,有法国的SAGEM公司、德国的LITEF公司和俄罗斯的VECTOR公司,另外韩国首尔大学与三星公司也具有一定名气。

这些机构对硅微机械陀螺仪与硅微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谐振器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也较为成熟,已有产品形成,下面介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现状。

基于磁通门技术的转子位置传感器设计

基于磁通门技术的转子位置传感器设计
ZHOU Junhong1,FAN Zhihua1,HUANG Jingjing1,LIU Na2
(I. SchooO eg Electricae and Powes Engineering, China UnOers^ty gg Mining and Technology, OuzZou Jiangss 22III6, China ; 2. Institute og Electronics,Chiness Academy og Sciencc, SkzZou Jiangss 215000, China)
计的

关键词:磁通门;编码器;永磁同步电机;有 中图分类号:TM35I ; TM34I ; TM359. 9: TP273
;径向充磁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48(2020)03-084-9
Design of Rotor Position Sensor Basee on Fluxgatr Technology
第53卷第3期 2020年 3月
微电机
MICROMOTORS
Vol.53. No. 3 Mae.2020
基于磁通门技术的转子位置传感器设计
周俊鸿S樊志华1,黄晶晶1,刘 娜2
(I.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III6; 2.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江苏苏州2I5000)
摘 要:磁通门传感器用于编码器的设计具有精度高,线性性能优越的优势。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时,转子位置信息
-85 -
g],并逐渐向小型化、简单化方向
[9-14],未
来集成磁通门
将是霍尔
磁阻

大的竞争者[15]%
1基于磁通门的磁编码器
1.1磁通门编码器结构

基于非晶带GMI效应新型弱磁场传感器

基于非晶带GMI效应新型弱磁场传感器

基于非晶带GMI效应新型弱磁场传感器
蒋峰
【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利用退火处理后的Co66.3 Fe3.7 Si12 B18非晶带作为敏感元件,研制出一种基于非晶带GMI效应的弱磁场传感器.分析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该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并对传感器的测量范围、线性度等性能进行了标定.传感器可应用于地球磁场、环境磁场等微弱磁场检测领域.
【总页数】4页(P7-9,15)
【作者】蒋峰
【作者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江苏无锡2141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
【相关文献】
1.非晶丝GMI效应频率谱和锁相环电路磁场传感器 [J], 周立;贺红;章复中;章雷
2.基于钴基非晶带GMI效应的闭环磁场传感器设计 [J], 蒋峰
3.非晶带GMI效应闭环弱磁场传感器 [J], 蒋峰;鲍丙豪
4.基于非晶带巨磁阻抗效应的新型弱磁场传感器 [J], 鲍丙豪;蒋峰;赵湛;宋雪丰
5.磁芯气隙中串联层叠非晶带GMI效应电流传感器 [J], 鲍丙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参数测量仪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参数测量仪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参数测量仪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在电力、电子、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电感器是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元器件。

然而,对于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电感参数的测量,目前还存在很多挑战,如测量精度不高、测量范围有限、测量时间较长等问题,这严重限制了该材料的应用和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参数测量仪,实现对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器的高精度测量及其电性能的评估,并为进一步研究该材料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电感参数测量仪的硬件结构,包括信号源、放大器、滤波器、AD转换器、微控制器等模块。

2.设计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参数测量算法,并开发相应的软件应用程序,实现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参数的高精度测量。

3.对硬件与软件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开发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参数测量仪,为该材料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2. 推动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在电力、电子、通信等领域发挥其优异的性能,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如下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和资料分析,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研究现状,为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系统设计电感参数测量仪的硬件和软件结构,包括选型、原理图设计、PCB设计、软件编写等步骤。

3.进行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的测试和优化,提高电感参数测量仪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设计开发一款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参数测量仪,能够实现对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器的高精度测量及其电性能的评估。

2.掌握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器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3.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积累,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基于GM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M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M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化生产与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对传感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磁传感器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其中,弱磁传感器是一种在磁场很弱的环境中进行磁场测量的特殊传感器,它具有磁场测量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液位仪、气压仪、温度计等领域。

而GMI(Giant Magneto-Impedance)效应是一种磁敏感元件,它通过测量磁和电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实现磁场的高灵敏度测量,广泛应用于磁传感器中。

基于GM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在测量磁场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存在内部噪声源、温度变化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等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探究GMI效应在弱磁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其工作原理和磁场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GMI效应,研制一种高灵敏度的弱磁传感器,实现对磁场的高精度测量。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GMI效应在弱磁传感器中的应用原理和机理。

2. 设计和制备GMI敏感层和传感器的工艺流程。

3. 测定传感器的磁场灵敏度,分析其受温度变化和噪声源的影响。

4. 通过实验验证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探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优化方向。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GMI效应的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验证,研究GMI效应在弱磁传感器中的应用原理和机理。

包括GMI敏感层结构、电流-电压响应曲线等方面的分析。

2. 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设计和制备基于GM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其中包括GMI敏感层和电路等组成部分。

采用磁控溅射等方法制备敏感层,并进行表征和测试。

通过MATLAB等软件进行传感器的仿真设计和优化。

3. 传感器性能测试利用自行搭建的实验系统对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包括磁场灵敏度、温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分析传感器受温度变化和噪声源的影响,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性能评价和优化方向研究根据实验测试结果,对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进行评价,进一步探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优化方向。

基于铁基非晶态合金细丝的微压力传感器

基于铁基非晶态合金细丝的微压力传感器
Ab s t r a c t : A n e w k i n d o f mi c r o — p r e s s u r e s e n s o r t o o k F e — b a s e a mo r p h o u s a l l o y wi r e a s s e n s i t i v e r i n g w a s d i s c u s s e d . A t i f r s t i t s
种传感器的最大线性误差为 1 . 1 1 %F . S , 最大不重复误差为 0 . 8 5 %F . S , 未经放 大的最大灵敏度 为 2 . 1 9 m V / k P a . 另外 , 这
种传感器结构 简单 , 工作可靠。
关键词 : 微压 力传 感器 ; 压磁效应 ; F e基非 晶态合金细丝 ; 静 态特性
中图分类号 : T P 2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1 8 4 1 ( 2 0 1 3 ) 0 2e s s u r e S e n s o r Ba s e d o n Fe - Ba s e Am o r p ho us Al l o y Wi r e
o p e r a t i o n p i r n c i p l e , s t r u c t u r e , o u t p u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d t h e c h o i c e o f s o m e m a j o r p a r a m e t e r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 T h e n t h r o u g h t h e p r e s -
0 引 言
量 线 圈 中产 生 感 应 电压 。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百千万计划开题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百千万计划开题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百千万”计划开题报告[1]项目背景:如今,电网规模不断膨胀、结构愈加复杂。

在提供稳定电能的同时,电网的维护与运营也成了当今一大难题。

尤其是在出现重大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失误所造成的电网无法正常供电时,大面积停电所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

已有研究和经验表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能力和故障后恢复能力极大程度取决于系统是否可以快速恢复。

在如今大规模用电的社会,如何在短时间恢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黑启动是电网恢复的首要阶段。

在以往的人工阶段时期,由于技术限制,常常假定系统为全黑状态。

然而,真实的电网系统中很少出现全黑的状态,这导致恢复控制可能出现冗余情况,并非最优解。

如今,随着快速切负荷(FCB)技术的应用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快速推广,具备FCB技术的大型火电机组和分布式电源可引入到恢复策略之中,这也使得故障恢复策略有了新的发展。

结合现代电力系统恢复控制的任务、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从宏观角度将恢复控制划分为恢复计划和恢复培训、有功平衡与频率控制、无功平衡与电压控制和继电保护以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合4个主要问题。

恢复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一般可离线预计划,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最优化方法相结合,予以解决。

[2]目标:本项目为《基于电网侧储能电站的火电机组恢复控制策略研究》,将具体从黑启动电源入手,将具有FCB技术特性的火电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进一步研究电源恢复策略。

寻找最优的黑启动电源规划模型。

通过总结得出影响黑启动电源布置的主要因素。

[3]需解决的问题:(1)黑启动电源的工作机理:随着FCB技术的应用,带有FCB的火电机组如今也是黑启动电源的热门之一。

对于这种可快速甩负荷的黑启动电源,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构成以及FCB技术的实际原理。

这对后续黑启动电源的规划有很大帮助。

(2)电源恢复路径的选择:合理规划黑启动恢复路径是保障网架可靠恢复的前提,为此如何规划电源恢复路径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正应力条件下铁基非晶带材压磁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正应力条件下铁基非晶带材压磁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正应力条件下铁基非晶带材压磁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正应力条件下铁基非晶带材压磁性能的研究
研究背景:
铁基非晶带材具有高的软磁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

然而,由于制备过程的限制,铁基非晶带材存在着压磁性能不佳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提高铁基非晶带材的压磁性能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正应力条件下铁基非晶带材的压磁性能变化规律,为提高铁基非晶带材的压磁性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
1.铁基非晶带材的制备和表征;
2.采用正应力装置对铁基非晶带材进行应力调控;
3.测量不同应力下铁基非晶带材的压磁性能;
4.分析铁基非晶带材压磁性能随应力变化的规律。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铁基非晶带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对铁基非晶带材进行表征。

采用自制正应力装置对铁
基非晶带材施加应力,采用霍尔效应、德拜霍斯特效应等测量手段对铁基非晶带材的
压磁性能进行测试。

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铁基非晶带材压磁性能变化规律的探究,为制备高压磁铁基非晶带材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有望推动铁基非晶带材在电力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
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科研训练开题报告基于非晶材料的磁通门传感器设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南京理工大学
本科生科研训练开题报告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XXX XXX
XXX XXX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非晶材料的磁通门传感器设计
指导教师:XXX
2012 年 5 月 2 日
本科生科研训练开题报告
本科生科研训练开题报告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课题主要研究迟滞时间差原理及利用该原理实现弱磁场测量系统样机的研制。

通过 ANSYS仿真及实验证明原理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分析各参数(励磁、结构、磁芯及线圈等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利用多层 PCB 工艺完成磁通门实体的制作,设计励磁信号发生器及检测与调理电路,实现磁测装置系统的组建。

最终利用迟滞时间差型磁通门实现对直流及低频弱磁场的测量。

根据现有的磁性材料、实验条件及课题组目前的工作成果,预期实现指标如下表。

传感器性能
测量范围-4×104 nT~+4×104 nT
分辨力10nT
灵敏度1μs/nT
传感器功耗≤5mW
传感器带宽600Hz
本科生科研训练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