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氮的化合物相关计算

合集下载

4.3硫和氮的化合物

4.3硫和氮的化合物

没有等待出来的辉煌
美丽附中 魅力化学
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 “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 季常青。这是为什么?
N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没有等待出来的辉煌
美丽附中 魅力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2课时 氮及其化合物
4、NO的物理性质: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 体、不溶于水、有毒,是大气的污染物
5、NO的化学性质:
2NO + O2 = 2NO2 (红棕色)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没有等待出来的辉煌
美丽附中 魅力化学
二氧化氮(NO2)
1、NO2的物理性质: 红棕色、有刺激性 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
液化(20℃),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成H2SO3是一个可逆反应,用“ ”表示。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
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没有等待出来的辉煌
美丽附中 魅力化学
二氧化硫( SO2 )的性质
二、化学性质: 还原性
2SO2 + O2
催化剂 △
2SO3 (工业制硫酸的过程)
SO2+Br2+2H2O=H2SO4 +2HBr (使溴水褪色)
SO2+Cl2+2H2O=H2SO4 +2HCl (使氯水褪色)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新制氯 水和溴水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将SO2气体和Cl2气体混合后作用于 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将大大减弱。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没有等待出来的辉煌
美丽附中 魅力化学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一、碳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C(1)与氧气反应(不足):2C+O22CO(2)与氧气反应(充足): C+O2CO2(3)与氧化铜反应: 2CuO+C2Cu+CO2↑(4)与二氧化硅反应: SiO2+2C Si+2CO↑(5)与水蒸气反应(高温): C+H2O CO+H2(6)与浓硝酸反应: C+4HNO3CO2↑+4NO2↑+2H2O C+4H++4NO3-CO2↑+4NO2↑+2H2O(7)与浓硫酸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8)与二氧化碳反应: C+CO22CO2、CO(1)与氧气反应: 2CO+O22CO2(2)与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2(3)与氧化铁反应:Fe2O3+3CO2Fe+3CO2(4)与水蒸气反应: CO+H2O CO2+H23、CO2(1)与水反应:CO2+H2O H2CO3(2)与碳单质反应:C+CO22CO(3)与镁单质反应:2Mg+CO22MgO+C(4)与氧化钙反应: CaO+CO2CaCO3(5)与过氧化钠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6)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aOH+CO2NaHCO3OH-+CO2HCO3-(7)与过量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8)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2CO2Ca(HCO3)2OH-+CO2HCO3-(9)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10)与次氯酸钙反应: Ca(ClO)2+CO2+H2O CaCO3↓+2HClO Ca2++2ClO-+CO2+H2O CaCO3↓+2HClO(11)与碳酸钙反应:CaCO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 Ca2++2HCO3-(1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CO2+H2O2HCO3-(13)与过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2AlO2-+CO2+3H2O2Al(OH)3↓+CO32-(14)与少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AlO2-+CO2+2H2O Al(OH)3↓+HCO3-(15)与过量硅酸钠溶液反应: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SiO32-+CO2+H2O CO32-+H2SiO3↓(16)与少量硅酸钠溶液反应:Na2SiO3+2CO2+2H2O H2SiO3↓+2NaHCO3SiO32-+2CO2+2H2O2HCO3-+H2SiO3↓(17)与苯酚钠溶液反应:C6H5ONa+CO2+H2O C6H5OH+NaHCO3C6H5O-+CO2+H2O C6H5OH+HCO3-(18)与过量氨水反应: CO2+2NH3·H2O(NH4) 2CO3 CO2+2NH3·H2O2NH4++CO32-(19)与少量氨水反应: CO2+NH3·H2O NH4HCO3 CO2+NH3·H2O NH4++HCO3-4.CaCO3(1)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CaCO3+SiO2CaSiO3+CO2(2)溶于盐酸反应:CaCO3+2HCl CaCl2+CO2↑+H2O CaCO3+2H+Ca2++CO2↑+H2O(3)碳酸钙高温下与二氧化硅反应:CaCO3+SiO2CaSiO3+CO2↑(4)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aCO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 Ca2++2HCO3-5.Ca(HCO3)2(1)与盐酸反应:Ca(HCO3)2+2HCl CaCl2+2CO2↑+2H2O HCO3-+H+CO2↑+H2O(2)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NaOH CaCO3↓+NaHCO3+H2O Ca2++HCO3-+OH-CaCO3↓+H2O(3)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2NaOH CaCO3↓+Na2CO3+2H2O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4)与石灰水:Ca(HCO3)2+Ca(OH)22CaCO3↓+2H2O Ca2++HCO3-CaCO3↓+H2O(5)加热碳酸氢钙:Ca(HCO3)2CaCO3↓+CO2↑+H2O(6)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HCO3)2+Na2CO3CaCO3↓+2NaHCO3Ca2++CO32-CaCO3↓二、硅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Si(1)与氧气反应:Si+O2SiO2(2)与氯气反应:Si+2Cl2SiCl4(3)与氟气反应:Si+2F2SiF4(4)与氢氟酸反应:Si+4HF SiF4+2H2↑(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 Na2SiO3+2H2↑ Si+2OH-+H2O SiO32-+2H2↑2、SiO2(1)与氧化钙反应:CaO+SiO2CaSiO3(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 2OH-+SiO2SiO32-+H2O(3)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 SiF4+2H2O(4)与碳酸钠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5)与碳酸钙反应:CaCO3+SiO2CaSiO3+CO2(6)与碳单质反应:SiO2+3C SiC+2CO↑3、SiCl4(1)与氢气反应:SiCl4+2H2Si+4HCl(2)与氧气反应:SiCl4+O2Si O2+2Cl24、H2SiO3(1)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SiO3+2NaOH Na2SiO3+2H2O H2SiO3+2OH-SiO32-+2H2O(2)受热分解:H2SiO3SiO2+H2O5、Na2SiO3(1)与稀硫酸反应:Na2SiO3+H2SO4Na2SO4+H2SiO3↓ SiO32-+2H+H2SiO3↓(2)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SiO32-+CO2+H2O CO32-+H2SiO3↓三、氮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N2(1)与氢气反应:N2+3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一硫氮的化合物习题

高一硫氮的化合物习题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答:(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A中加人的试剂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

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作用是除尽____气体。

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年全国)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年理综)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前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答:4.(04年理综)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精选.)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精选.)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一、碳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C(1)与氧气反应(不足):2C+O22CO(2)与氧气反应(充足): C+O2CO2(3)与氧化铜反应: 2CuO+C2Cu+CO2↑(4)与二氧化硅反应: SiO2+2C Si+2CO↑(5)与水蒸气反应(高温): C+H2O CO+H2(6)与浓硝酸反应: C+4HNO3CO2↑+4NO2↑+2H2O C+4H++4NO3-CO2↑+4NO2↑+2H2O(7)与浓硫酸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8)与二氧化碳反应: C+CO22CO2、CO(1)与氧气反应: 2CO+O22CO2(2)与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2(3)与氧化铁反应:Fe2O3+3CO2Fe+3CO2(4)与水蒸气反应: CO+H2O CO2+H23、CO2(1)与水反应:CO2+H2O H2CO3(2)与碳单质反应:C+CO22CO(3)与镁单质反应:2Mg+CO22MgO+C(4)与氧化钙反应: CaO+CO2CaCO3(5)与过氧化钠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6)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aOH+CO2NaHCO3OH-+CO2HCO3-(7)与过量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8)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2CO2Ca(HCO3)2OH-+CO2HCO3-(9)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10)与次氯酸钙反应: Ca(ClO)2+CO2+H2O CaCO3↓+2HClO Ca2++2ClO-+CO2+H2O CaCO3↓+2HClO(11)与碳酸钙反应:CaCO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 Ca2++2HCO3-(1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CO2+H2O2HCO3-(13)与过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2AlO2-+CO2+3H2O2Al(OH)3↓+CO32-(14)与少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AlO2-+CO2+2H2O Al(OH)3↓+HCO3-(15)与过量硅酸钠溶液反应: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SiO32-+CO2+H2O CO32-+H2SiO3↓(16)与少量硅酸钠溶液反应:Na2SiO3+2CO2+2H2O H2SiO3↓+2NaHCO3SiO32-+2CO2+2H2O2HCO3-+H2SiO3↓(17)与苯酚钠溶液反应:C6H5ONa+CO2+H2O C6H5OH+NaHCO3C6H5O-+CO2+H2O C6H5OH+HCO3-(18)与过量氨水反应: CO2+2NH3·H2O(NH4) 2CO3 CO2+2NH3·H2O2NH4++CO32-(19)与少量氨水反应: CO2+NH3·H2O NH4HCO3 CO2+NH3·H2O NH4++HCO3-4.CaCO3(1)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CaCO3+SiO2CaSiO3+CO2(2)溶于盐酸反应:CaCO 3+2HCl CaCl2+CO2↑+H2O CaCO3+2H+Ca2++CO2↑+H2O(3)碳酸钙高温下与二氧化硅反应:CaCO3+SiO2CaSiO3+CO2↑(4)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aCO 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 Ca2++2HCO3-5.Ca(HCO3)2(1)与盐酸反应:Ca(HCO 3)2+2HCl CaCl2+2CO2↑+2H2O HCO3-+H+CO2↑+H2O(2)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NaOH CaCO3↓+NaHCO3+H2O Ca2++HCO3-+OH-CaCO3↓+H2O(3)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 3)2+2NaOH CaCO3↓+Na2CO3+2H2O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4)与石灰水:Ca(HCO 3)2+Ca(OH)22CaCO3↓+2H2O Ca2++HCO3-CaCO3↓+H2O(5)加热碳酸氢钙:Ca(HCO3)2CaCO3↓+CO2↑+H2O(6)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HCO 3)2+Na2CO3CaCO3↓+2NaHCO3Ca2++CO32-CaCO3↓二、硅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Si(1)与氧气反应:Si+O2SiO2(2)与氯气反应:Si+2Cl2SiCl4(3)与氟气反应:Si+2F 2SiF4(4)与氢氟酸反应:Si+4HF SiF4+2H2↑(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 2O Na2SiO3+2H2↑ Si+2OH-+H2O SiO32-+2H2↑2、SiO2(1)与氧化钙反应:CaO+SiO2CaSiO3(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SiO 2Na2SiO3+H2O 2OH-+SiO2SiO32-+H2O(3)与氢氟酸反应:SiO 2+4HF SiF4+2H2O(4)与碳酸钠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5)与碳酸钙反应:CaCO3+SiO2CaSiO3+CO2(6)与碳单质反应:SiO2+3C SiC+2CO↑3、SiCl4(1)与氢气反应:SiCl4+2H2Si+4HCl(2)与氧气反应:SiCl4+O2Si O2+2Cl24、H2SiO3(1)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2SiO3+2NaOH Na2SiO3+2H2O H2SiO3+2OH-SiO32-+2H2O(2)受热分解:H2SiO3SiO2+H2O5、Na2SiO3(1)与稀硫酸反应:Na 2SiO3+H2SO4Na2SO4+H2SiO3↓ SiO32-+2H+H2SiO3↓(2)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Na 2SiO3+CO2+H2O H2SiO3↓+Na2CO3SiO32-+CO2+H2O CO32-+H2SiO3↓三、氮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N2(1)与氢气反应: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2)与金属镁应:3Mg+N2Mg3N2(3)与氧气反应:N 2+O22NO(放电)2.NH3(1)与水反应:NH 3+H2O NH3·H2O NH4++OH-(2)与氧气反应:4NH3+5O2 4NO+6H2O(3)与少量氯气反应:8NH3+3Cl2N2+6NH4Cl(4)与过量氯气反应:2NH3+3Cl2N2+6HCl(4)与氧化铜反应:2NH3+3CuO N2+3Cu+3H2O(5)与HCl气体反应:NH3+HCl NH4Cl(6)与水和少量二氧化碳反应:CO2+2NH3+2H2O(NH4) 2CO3 CO2+2NH3+H2O2NH4++CO32-(7)与水和少量二氧化碳反应:CO2+NH3+H2O NH4HCO3 CO2+NH3+H2O NH4++HCO3-(8)与过量硫酸反应:NH3+H2SO4NH4HSO4 NH3+H+NH4+(9)与少量硫酸反应:2NH3+H2SO4(NH4) 2SO4 NH3+H+NH4+(10)与硝酸反应:NH3+HNO3NH4NO3 NH3+H+NH4+(11)氯化镁溶液加入氨水:MgCl2+2NH3·H2O Mg(OH)2↓+2NH4Cl Mg2++2NH3·H2O Mg(OH)2↓+2NH4+(12)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3++3NH3·H2O Al(OH)3↓+3NH4+3.NO(1)与氧气反应:2NO+O22NO2(2)与氧气和水应:4NO+3O2+2H2O4HNO3 4NO+3O2+2H2O4H++4NO3-(3)与氨气反应:4NH3+6NO5N2+6H2O4.NO2(1)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3NO2+H2O2H++NO3-+NO(2)与氨气反应:8NH3+6NO27N2+12H2O(3)与氧气和水反应:4NO2+O2+2H2O4HNO3 4NO2+O2+2H2O4H++4NO3-5.HNO3(1)与氧化铜反应:CuO+2HNO3Cu(NO3)2+H2O CuO+2H+Cu2++H2O(2)与氢氧化铜反应:Cu(OH)2+2HNO3Cu(NO3)2+2H2O Cu(OH)2+2H+Cu2++2H2O(3)稀硝酸与氧化亚铁反应:3FeO+10HNO33Fe(NO3)3+NO ↑+5H2O 3FeO+10H++NO3-3Fe3++NO ↑+5H2O(4) 稀硝酸与氢氧化亚铁反应:3Fe(OH)2+10HNO33Fe(NO3)3+NO ↑+8H2O 3Fe(OH)2+10H++NO3-3Fe3++NO ↑+8H2O (5)与氨气反应:NH3+HNO3NH4NO3 NH3+H+NH4+(6)浓硝酸与铜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u+4H++2NO3-Cu2++2NO2↑+2H2O (5)稀硝酸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 ↑+4H2O 3Cu+8H++2NO3-3Cu2++2NO ↑+4H2O (6)浓硝酸与银反应:Ag+2HNO3(浓)AgNO3+NO2↑+H2O Ag+2H++NO3-Ag++NO2↑+H2O(7)稀硝酸与银反应:3Ag+4HNO33AgNO3+NO ↑+2H2O 3Ag+4H++NO3-3Ag++NO↑+2H2O(8)少量的铁与浓硝酸共热:Fe+6HNO3(浓)Fe(NO3)3+3NO2↑+3H2O Fe+6H++3NO3-Fe3++3NO2↑+3H2O (8)稀硝酸与铁反应(硝酸过量):Fe+4HNO3Fe(NO3)3+NO↑+2H2O Fe+4H++NO3-Fe3++NO ↑+2H2O(9)稀硝酸与铁反应(铁过量):3Fe+8HNO33Fe(NO3)2+2NO ↑+4H2O 3Fe+8H++2NO3-3Fe2++2NO ↑+4H2O(10)浓硝酸与碳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6.铵盐(1)氢氧化钙固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铵溶液反应(加热):(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2NH4++2OH-2NH3↑+2H2O(3)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NH4Cl NH3↑+HCl↑(4)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CO2↑+H2O四、硫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S(1)与氢气反应:S+H22H2S(2)与金属汞反应:Hg + S HgS(3)与金属铁反应:Fe + S FeS(4)与金属铜反应:2Cu + S Cu2S(5)与氧气反应:S+O2SO2(6)加热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S + 6NaOH 2Na2S+Na2SO3+3H2O 3S + 6OH-2S2-+SO32-+3H2O 2.H2S(1)受热分解:H2S H2 + S(2)与氧气反应(完全):2H2S + 3O22H2O + 2SO2(3)与氧气反应(不完全):2H2S + O22H2O + 2S(4)与二氧化硫反应:2H2S + SO2 3S↓ + 2H2O(5)与氯化铁溶液反应:H2S+2FeCl3S↓+2HCl+2FeCl2H2S + 2Fe3+S↓+2H+ +2Fe2+ (6)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S + NaOH NaHS + H2O H2S + OH-HS-+ H2O(7)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S + 2NaOH Na2S + 2H2O H2S + 2OH-S2-+ 2H2O(8)与氯气反应:H2S + Cl2S↓+ 2HCl3.SO2(1)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2)与氧化钙固体反应:SO2+CaO CaSO3(3)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SO2Na2SO3+H2O 2OH-+CO2SO32-+H2O(4)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OH+SO2NaHSO3OH-+CO2HSO3-(5)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SO2CaSO3↓+H2O Ca2++2OH-+SO2CaSO3↓+H2O(6)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2SO2Ca(HSO3)2OH-+SO2HSO3-(7)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Na2SO3+SO2 +H2O 2NaHSO3SO32-+SO2 +H2O 2HSO3-(8)与氧气反应:2SO2 + O2 2 SO3(7)与氯、溴、碘反应:SO2 + X2 + 2H2O H2SO4+2HX SO2 + X2 + 2H2O SO42-+2X-+ 4H+(8)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5SO2 + 2KMnO4+2H2O K2SO4+2MnSO4+2H2SO4 5SO2 + 2MnO4-+2H2O5SO42-+2Mn2++4H+(9)与硫化氢气体反应:2H2S + SO2 3S↓ + 2H2O(10)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SO2 +2 FeCl3 +2H2O H2SO4+2FeCl2+2HCl SO2 +2 Fe3+ +2H2O H2SO4 + 2Fe2+ + 2H+4.SO3(1)与水反应:SO3+ H 2O H2SO4(2)与氧化钙反应:SO3+ CaO CaSO4(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3 + 2NaOH Na2SO4 + H2O5.H2SO4(1)与锌反应:Zn + H2SO4ZnSO4+H2↑Zn + 2H+Zn2++H2↑(2)与氧化铜反应:CuO + H2SO4CuSO4+ H2O CuO +2H+Cu2++ H2O(3)与氢氧化铜反应:Cu(OH)2 + H2SO4CuSO4+ 2H2O Cu(OH)2 + 2H+Cu2+ + 2H2O(4)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Ba(OH)2 + H2SO4BaSO4↓+ 2H2O Ba2+ + 2OH-+ 2H+ +SO42-BaSO4↓+ 2H2O(5)与亚硫酸钠固体反应:Na2SO3 +H2SO4(浓)Na2SO4+SO2↑ +H2O Na2SO3 +H2SO4(浓)2Na+ + SO42-+SO2↑ +H2O(6)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2SO2↑+CuSO4+2H2O(7)浓硫酸与碳反应:C + 2H2SO4(浓) 2SO2↑+CO2↑+2H2O(8)与氯化钡溶液反应:BaCl2 + H2SO4BaSO4↓+ 2HCl Ba2+ +SO42-BaSO4↓6.Na2SO3(1)与氧气反应:2Na2SO3 +O22Na2SO4 2SO32-+O22SO42-(2)与氯水反应:Na2SO3 + Cl2 + H2O Na2SO4 + 2HCl SO32-+ Cl2 + H2O SO4 2-+ 2H+ + 2Cl-(3)与次氯酸钠反应:Na2SO3 + NaClO Na2SO4 + NaCl SO32-+ ClO-SO42-+ Cl-(4)与高锰酸钾和硫酸溶液反应:5Na2SO3 + 2KMnO4+3H2SO45Na2SO4+ K2SO4 + 2MnSO4+3H2O5SO32-+ 2MnO4-+6H+5SO42-+ 2Mn2++3H2O(5)与硫化钠和硫酸反应:Na2SO3 +2Na2S+3H2SO43Na2SO4+ 3H2O+ 3S↓SO32-+2S2-+6H+3H2O+ 3S↓(6)与氯化钡溶液反应:Na2SO3 +2BaCl2 BaSO3↓+2 NaCl SO32-+2Ba2+BaSO3↓(7)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Na2SO3 + SO2 +H2O2NaHSO3 SO32-+ SO2 +H2O2HSO3-7.其它(1)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Na2SO4 + 2BaCl2 BaSO4↓+2 NaCl SO42-+2Ba2+BaSO4↓(2)亚硫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2NaHSO3Na2SO3 + SO2 ↑+H2O五、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Cl2(1)与氢气反应:H2 + Cl22HCl(2)与少量磷单质反应:2P + 5Cl22PCl5(3)与过量磷单质反应2P + 3Cl22PCl3(4)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2FeCl3(5)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CuCl2(6)与水反应:Cl 2 + H2O HCl + HClO(7)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 Cl2 + 2OH-Cl-+ ClO-+ H2O(8)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2Cl2 + 2Ca(OH)2CaCl2 + Ca(ClO)2 + 2H2O Cl2 + 2OH-Cl-+ ClO-+ H2O(9)与硫化氢气体反应:Cl2 + H2S 2HCl+ S↓Cl2 + H2S2Cl-+ 2H+ + S↓(10)与氯化亚铁反应:Cl2 + 2FeCl22FeCl3Cl2 + 2Fe2+2Fe3+ + 2Cl-(11)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Cl2 + SO2 +2H2O 2HCl + H2SO4Cl2 + SO2 +2H2O 2Cl-+ SO42-+ 4H+ (12)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2 + 2KI 2KCl + I2 Cl2 + 2I-2Cl-+ I2(13)与溴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Br 2NaCl + Br2 Cl2 + 2Br-2Cl-+Br2(14)与溴化亚铁溶液反应(当n(FeBr2)/n(Cl2)= 3 :4时):24Cl2 + 18FeBr22FeBr3 + 16FeCl3 + 15Br28Cl2 + 6Fe2+ + 10Br-6Fe3+ + 5Br2 + 16Cl-(15)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Cl2 + Na2SO3 +H2O Na2SO4+ 2HCl Cl2 + SO32-+ H2O 2SO42-+ 2Cl-+ 2H+(16)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4HCl(浓) + MnO2 Mn Cl2 + Cl2↑+ 2H2O 4H+ + 4Cl-+ MnO2 Mn2++ Cl2↑+ 2H2O (17)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制氯气:16HCl(浓)+2KMnO4 2MnCl2 +2KCl+5Cl2↑+8H2O 16H+ + 10Cl-+ MnO4- 2 Mn2++5Cl2↑+ 8H2O 2.HCl(1)与氨气反应:HCl + NH3 NH4Cl(3)与金属铁反应:2HCl + Fe FeCl2 +H2↑2H+ + Fe Fe2+ +H2↑(4)与氧化铁反应:6HCl + Fe2O3 2FeCl3 +3H2O 6H+ + Fe2O3 2Fe3+ +3H2O(5)与二氧化锰反应:4HCl(浓) + MnO2 Mn Cl2 + Cl2↑+ 2H2O 4H+ + 4Cl-+ MnO2 Mn2++ Cl2↑+ 2H2O(6)与过量碳酸钠反应:HCl+ Na2CO3 Na H CO3+Na Cl H++ CO32-H CO3-(7)与少量量碳酸钠反应2HCl+Na2CO32Na Cl+H2O+CO2↑2H++ CO32-H2O + CO2↑(8)与碳酸氢钠反应:HCl+NaHCO3Na Cl+H2O+CO2↑H++ HCO3-H2O + CO2↑(8)与碳酸钙反应:2HCl+CaCO3Ca Cl2+H2O+CO2↑2H++ CaCO3Ca2++ H2O + CO2↑3.HClO(1)见光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2)次氯酸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Ca(ClO)2 + H2O + CO2 CaCO3↓ + 2HClO Ca2+ + 2ClO-+ H2O + CO2 CaCO3↓ + 2HClO 4.NaCl(1)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aCl + AgNO3 AgCl ↓+ NaNO3 Cl -+ Ag+AgCl↓(2)熔融电解:2NaCl(熔融) 2Na + Cl2↑ (电解)(3)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 +2H2O 2NaOH + Cl2↑ +H2↑(电解) 2Cl-+2H2O 2OH- + Cl2↑ +H2↑(电解) 5.其它氟气与水反应:2F2 + 2H2O 4HF + O2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硫和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硫和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4、硝酸的化学性质
⑪不稳定性:
4HNO3
hν,
4NO2 + O2 + 2H2O
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⑫强氧化性
③硝酸能氧化很多低价态的化合物,如S2- 、 SO32- 、I- 、Fe2+ 在酸性条件下NO3 - 与S2- 、SO32- 、 I - 、Fe2+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 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 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 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
例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 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4)尾气可采用
NaOH
溶液吸收。
(2)还原性
在水溶液中二氧化硫是一种还原性较强的物质, 能使氯水(溴水、碘水)、三价铁盐溶液、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①SO2+ X2+2H2O =4H++2X-+ SO42-(X=Cl、Br、I) ②SO2+2Fe3++2H2O=SO42-+2Fe2++4H+; ③5SO2+ 2MnO4-+2H2O =2Mn2++ 5SO42-+4H+
例2.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山东卷)]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 确的是 A . Cl2 、 SO2 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 均有氧化性 B .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 Ba(NO3)2 溶液出现白 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例2.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NO2 ⑤ ① NH4Cl ② NH3 ③ ⑨ N2 ④ NO ⑧ ⑩ HNO3 ⑥ ⑦

σ键数目的计算公式

σ键数目的计算公式

σ键数目的计算公式摘要:本文介绍了σ键数目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包括了碳氢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的σ键数目计算方法。

文章还讨论了σ键数目与化合物性质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一些实例进行解释和应用。

一、引言σ键是共价键的一种,它是由两个原子的电子云重叠形成的。

在有机化学中,σ键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元。

因此,对于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计算σ键数目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σ键数目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为有机化学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二、σ键数目的计算公式1. 碳氢化合物在碳氢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都与四个氢原子形成σ键。

因此,碳氢化合物中的σ键数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σ键数目 = 碳原子数× 4例如,甲烷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因此σ键数目为4。

2. 含氧化合物在含氧化合物中,氧原子通常与两个碳原子形成σ键。

因此,含氧化合物中的σ键数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σ键数目 = 碳原子数× 2 + 2例如,乙醇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因此σ键数目为4。

3. 含氮化合物在含氮化合物中,氮原子通常与三个或四个碳原子形成σ键。

因此,含氮化合物中的σ键数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σ键数目 = 碳原子数× 3或4例如,乙酰胺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氮原子,因此σ键数目为6。

4. 含硫化合物在含硫化合物中,硫原子通常与两个或三个碳原子形成σ键。

因此,含硫化合物中的σ键数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σ键数目 = 碳原子数× 2或3例如,乙硫醇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和一个硫原子,因此σ键数目为4。

三、σ键数目与化合物性质之间的关系σ键数目是化合物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与许多化学性质有关。

以下是一些例子:1. 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σ键数目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化学反应的不同结果。

例如,在氧化反应中,含氧化合物中的σ键数目会减少,而在还原反应中,含氧化合物中的σ键数目会增加。

2. 物理性质σ键数目也与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关。

化学式及相关计算

化学式及相关计算

化学式及相关计算基础知识: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3)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考查题型:①计算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②计算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③计算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④计算分子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分子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⑤给出物质质量,计算含某元素的质量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 m B n为例):①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含有各原子的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

A的质量分数③A、B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比④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A的质量分数⑤在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杂质不含该元素时)⑥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⑦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除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例1:原计划用90kg尿素[CO(NH2)2],现因缺货改用硝酸铵(NH4NO3).计算需要用多少千克的硝酸铵才能与90kg尿素的含氮量相等?解法1: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x=120kg答:需用120kg的NH4NO3.解法2: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据关系式NH4NO3~CO(NH2)28060x90kg80:60=x:90kgx=120kg答:需用NH4NO3 120kg.例2: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试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解法1: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则56x:16y=7:2x:y=1:1∴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答: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O.解法2:Fe、O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氧化物化学式为FeO答: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O.例3:在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求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设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据关系式S~403264a%x32:64=a%:x x=2a%∴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a%-2a%=1-3a%答: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3a%.例4:某硝酸铵样品中混有另一种氮肥,经测定该样品中含氮38%,则该样品中可能混有的氮肥是()A. NH4HCO3B.(NH4)2SO4C. NH4ClD. CO(NH2)2解析:先求出纯净的硝酸铵的含氮量为35%,已知样品中含氮量为38%,所以样品中一定混有含氮量比38%更高的氮肥.计算已知各种氮肥的含氮量分别为:NH4HCO3为17.7%(NH4)2SO4为21.2%NH4Cl为26.2%CO(NH2)2为46.7% 所以答案为D.1.下列符号中,既具有宏观意义,又具有微观意义的是()A.2N B.2Cl2 C.CO2 D.3NO1.有一种氮的氧化物,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4,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222O32O52.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补充1.40g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3.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FeO B.Fe2O3C.Fe3O4D.Fe2(SO4)34.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由它们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Y2B.X2Y3 C.X3Y4 D.X2Y5.某元素的+3价的氧化物中,该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6,则这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A.26 B.52 C.78 D.1046.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27,其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则该金属元素硝酸盐(化合价不变)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89 B.151 C.213 D.2407.下列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NH4Cl B.NH4NO3C.(NH4)2SO4D.CO(NH2)28.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A.1:1 B.7:11 C.11:7 D.14:119.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X和Y的质量比是3:1,又知X与Y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则能够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A.XY4B.XY3C.XY D.X2Y10.化合物X2Y3中含Y为50%,化合物YZ中含Y为25%,则化合物X2Y2Z3中含Y的质量分数为()A.14.29% B.28.57% C.42.86% D.57.14%11.含某种杂质的氧化铁粉末,测知其含氧32.5%,这种杂质可能是()A.CuO B.Cu C.Fe D.SiO212.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C.只含碳、氢两种元素D.无法确定填空题:1.(1)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

《第3章 硫、氮及其循环》试卷及答案_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3章 硫、氮及其循环》试卷及答案_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3章硫、氮及其循环》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硫元素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硫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B、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位于周期表的第16族。

C、硫元素的单质在自然界中通常以S8分子形式存在,而非S2。

D、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通常表现为氧化剂。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氮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是:A、硫酸(H₂SO₄)B、硝酸钾(KNO₃)C、一氧化二氮(NO₂)D、硝石(KNO₃)3、下列关于氮的循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气(N2)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但大多数生物不能直接利用。

B、固氮作用是指某些微生物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化合物。

C、氨(NH3)和铵盐(如NH4Cl)是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它们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D、硝酸盐(NO3-)和硝酸盐(NO2-)是土壤中氮的另一种主要存在形式,但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

4、下列关于氮的固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氮气在常温常压下就能直接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B、自然界中,只有蓝细菌能够通过固氮作用将氮气转化为氨C、人工固氮是指在工业条件下,采用物理方法将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过程D、雷雨天气下,闪电可以使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直接反应生成氮氧化物5、以下关于氮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氮气在自然界中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B、氮气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被转化为氨C、硝酸盐细菌可以将氨转化为硝酸盐D、硝化细菌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再转化为硝酸盐6、下列关于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氮气(N2)在自然界中不能被直接利用,需要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氨(NH3)才能被生物利用B. 硝酸(HNO3)在土壤中形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C. 霉菌和细菌在氮循环中起着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的作用D. 氮气(N2)的固定是由植物根系中的固氮酶完成的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是()。

高中化学 4.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材深度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教案】

高中化学 4.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材深度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教案】
放电或高温
反应方程式为 N2+O2—————2NO。 (2)NO 是一种无色、不溶于水的 气 体,在 常 温 下 很 容 易 与
空气中的 O2 化合 生 成 NO2,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NO+O2 ——2NO2。
(3)二氧化 氮 是 红 棕 色、有 刺 激 性 气 味 的 有 毒 气 体,密 度 比空气的大,易液化,易溶 于 水。 二 氧 化 氮 溶 于 水 生 成 硝 酸 和 一氧 化 氮,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3NO2 + H2O ——2HNO3 +
b.二 氧 化 硫 的 漂 白 作 用
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c.SO2 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③用途
a.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b.用于杀菌消 毒 等;c.用
于工业制备三氧化硫。
(2)三 氧 化 硫
催化剂
①SO3 的 工 业 制 法 :2SO2+O2 췍==△=췍2SO3。
要点1 硫元素与硫单质
(1)硫 元 素 的 存 在 ①游离态的硫 存 在 于 火 山 喷 口 附 近 或 地 壳 的 岩 层 里,火 山喷出物中含有大量 含 硫 化 合 物,如 硫 化 氢 (H2S)、二 氧 化 硫 和三氧化硫等。 ②化合态的硫 主 要 以 硫 化 物 和 硫 酸 盐 的 形 式 存 在,如 硫
铁矿 (FeS2)、黄 铜 矿 (CuFeS2)、石 膏 (CaSO4 ·2H2O)和 芒 硝 (Na2SO4·10H2O)等 。
③ 硫 是 一 种 生 命 元 素 ,组 成 某 些 蛋 白 质 时 离 不 开 它 。 (2)硫 单 质 的 性 质 ①物理性质:俗名 硫 黄,黄 色 晶 体,质 脆,易 研 成 粉 末。 不 溶 于 水 ,微 溶 于 酒 精 ,易 溶 于 二 硫 化 碳 。 ②化学性质:硫 (或 含 硫 物 质 )在 空 气 中 燃 烧 首 先 生 成 二

硫和氮的化合物(第二课时)

硫和氮的化合物(第二课时)

硫和氮的化合物(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氮气的性质;2、知道NO和NO2的物理性质;3、会运用NO和NO2的化学性质;4、知道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和污染的防治。

重点难点:NO和NO2的化学性质学习过程:1. 氮气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闪电时,N2 转化为NO)(2)与氢气反应(工业上用N2 和H2合成氨气)(工业固氮)2. 一氧化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与氧气的反应:现象:3. 二氧化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水反应(并用双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情况及氧化剂和还原剂):(工业制取硝酸)4.实验室在制取NO和NO2时,可否用排空气法来收集NO?可否用排水法来收集NO2?为什么?应如何收集?6、SO2、NO2主要来源(1)煤、石油的燃烧,某些含____或_______________的金属矿物的冶炼,往往会产生二氧化硫。

(2)汽车尾气中含_______,除此之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3)危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酸雨(1)酸雨:PH<_______雨水,正常雨水的PH=_______(2)酸雨的危害:(3)酸雨的防治措施:7、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请思考这其中的原理及涉及的可能反应。

8、将NO和N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中,用V1表示NO 的体积, 用V2表示NO2的体积,则剩余气体的体积可表示为:9、将装有NO和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会有怎样的反应过程?将装有NO2和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又会有怎样的反应过程?当堂检测:1.盛满N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完毕后,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试管的()A.1/2B.1/3C.2/3D.5/62.减少酸雨的产生,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可取的是()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⑤3.将5 mLNO和15 mL NO2混合气体通入倒置水槽中充满水的试管里,最后在试管中能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A.20 mLB.15 mLC.10 mLD.5 mL2.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层空洞D.温室效应3.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A.3:1 B.1:3 C.1:2 D.2:14.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A.SO2和O2 B.NO2和NO C.O2和N2 D.NO和O2 5.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宇宙载人飞船。

建平中学化学:硫、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

建平中学化学:硫、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

加热加热加热点燃加热 点燃 加热硫、氮及其的化合物知识梳理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硫:(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2Na+S===Na 2S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2Al+3S Al 2S 3(制取Al 2S 3的唯一途径)Fe+S FeS (黑色)2Cu + S Cu 2S (黑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S+O 2 SO 2S+H 2H 2S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③与化合物的反应S+6HNO 3(浓)H 2SO 4+6NO 2↑+2H 2OS+2H 2SO 4(浓) 2SO 2↑+2H 2O3S+6NaOH 2Na 2S+Na 2SO 3+3H 2O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2.硫的氢化物: ①硫化氢的制取:FeS +H 2SO 4(稀)=FeSO 4+H 2S ↑(不能用浓H 2SO 4或硝酸,因为H 2S 具有强还原性) ——H 2S 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A .可燃性:当22/O S H n n ≥2/1时,2H 2S+O 22S+2H 2O (H 2S 过量)当22/O S H n n ≤2/3时,2H 2S+3O 2点燃2SO 2+2H 2O (O 2过量)当23222<<O SH n n 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 2 B .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Cl 2、Br 2、Fe 3+、HNO 3、KMnO 4等,甚至SO 2均可将H 2S 氧化。

C .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 ③H 2S 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氮气硫化 反应

氮气硫化 反应

氮气硫化反应引言氮气硫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旨在将氮气和硫化合物反应,生成硫氰酸盐。

本文将深入探讨氮气硫化反应的机理、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氮气硫化反应的机理氮气硫化反应的机理非常复杂,下面将通过三个步骤来描述其整体过程。

步骤一:氮气的激活首先,氮气需要进行激活,以便与硫化物发生反应。

这一激活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反应来实现:1.氮气与金属催化剂反应:–2N₂ + 2M → 2MN (M表示金属催化剂)2.氮气与氧化亚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₂ + NO → N₂O + N步骤二:氮气与硫化物的反应激活的氮气将与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和硫酰氨盐。

反应过程如下:1.氮气与硫化物反应:–N₂ + MS → MS(N₂)2.生成的氮化硫酰酸盐水解:–2MS(N₂) + 2H₂O → MSO₂ + 2NH₄⁺ + S₈步骤三:硫酰氨盐的进一步反应硫酰氨盐可以进一步发生降解反应,生成硫氰酸盐。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反应描述:1.硫酰氨盐的分解:–MSO₂ + H₂O → MO + NH₂CN + H₂SO₄氮气硫化反应的应用氮气硫化反应在多个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其在化学工业、材料科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1. 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氮气硫化反应在化学工业中广泛用于合成有机硫化合物和重要化学试剂。

例如,硫化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的试剂,它可以通过氮气硫化反应合成。

2. 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氮气硫化反应可以用于制备一些高性能材料。

例如,氮化硫酰胺是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质的材料,可以通过氮气硫化反应合成,进而应用于光电器件和储能设备等领域。

3.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氨是一种严重的水体污染物,而硫氰酸盐可以将氨转化为非常稳定的尿素。

因此,氮气硫化反应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厂的氮污染治理中。

氮气硫化反应的研究进展氮气硫化反应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下面将介绍一些相关研究的进展。

1. 催化剂的研究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高效的催化剂以促进氮气硫化反应。

化学竞赛S4N4

化学竞赛S4N4

【化学竞赛】S4N4S2Cl2是黄红色油状发烟液体,有刺激性臭味,熔点-80℃,沸点136℃。

蒸气有腐蚀性,遇水分解,易溶解硫黄;将适量氯气通入熔融的硫黄而得。

S2Cl2用作有机化工产品、杀虫剂、硫化染料、合成橡胶等生产中的氯化剂和中间体,也用于橡胶硫化、糖浆纯化、软水硬化等。

1.S2Cl2的结构简式是;空间构型为型(直线、折线)2.根据S2Cl2的结构特点,它应属于(类别),再列举两例此类常见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各1例);3.制备S2Cl2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际得到的产物是,如何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得到较纯的S2Cl2:。

4.写出S2Cl2遇水分解和溶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5.S2Cl2与CH2=CH2反应,可用来制备芥子气(ClCH2CH2)2S。

写出化学方程式。

6.S2Cl2在惰性溶剂CCl4中氨解可得到二元化合物X,X与氯化亚锡(Ⅱ)的乙醇溶液反应,所得主要产物Y的分子含氢2.14%(质量分数),且Y的摩尔质量比X略大;Y是高度对称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四重对称轴(旋转90°重合)。

写出Y的结构简式并写出合成X、Y的方程式。

1.Cl-S-S-Cl(1分)折线(1分)2.过硫化物(1分)H2S2(1分)FeS2(Na2S2)(1分)3.2S+Cl2=S2Cl2 S的S2Cl2溶液分馏提纯(各1分)4.4S2Cl2+2H2O=3S↓+SO2↑+4HCl(1分)S2Cl2+6NaOH=Na2SO3+Na2S+3H2O(1分)5.2CH2=CH2+S2Cl2=(ClCH2CH2)2S+S(2分)6.Y:(2分)6S2Cl2+16NH3=S4N4+8S+12NH4Cl(2分)S4N4+2SnCl2+4C2H5OH=H4S4N4+2SnCl2(OC2H5)2(2分)硫和氮组成的二元中性化合物有S4N4、S2N2、(SN)x等。

它们是一类结构复杂,不符合经典化学键理论的化合物。

S4N4是亮橙色固体,一般用S2Cl2在CCl4中氨解制得。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一、碳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C(1)与氧气反应(不足):2C+OL巴2CO(2)与氧气反应(充足):C+O2T」CO2(3)与氧化铜反应:2CuO+C?=2Cu+CO2 f(4)与二氧化硅反应:SiO2+2C^Lsi+2COf+H2O3L CO+H2⑸与水蒸气反应(高温):C(6)与浓硝酸反应:C+4HN0f^=CO2 f+4NO2 f+2H2O C+4H++ 4NO3 -CO2 f+4NO2 f+2H2O⑺与浓硫酸反应:C+2H2so4(浓屋JC02 f+2SO2 f+2H20卢;日(8)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W2CO2、CO占燃(1)与氧气反应:2CO+O2二二二2CO2(2)与氧化铜反应:CuO+CO-^—Cu+C02(3)与氧化铁反应:Fe2O3+ 3CO」』2Fe+3CO2高日(4)与水蒸气反应:CO+H2OCO2+H23、CO2 2(1)与水反应:CO2+H2O^^H2c03(2)与碳单质反应:C+CO2=^=2CO占燃⑶与镁单质反应:2Mg+C02V^2MgO+C(4)与氧化钙反应:CaO+CO2,-'CaCO3(5)与过氧化钠反应:2Na2O2+2CO2,「2Na2c03+02T(6)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OH+CO2,:NaHCO30H-+C02,由C03-(7)与过量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O^^= -Na,CO,+H0 20H-+C0 =^=-C0.2-+H 0 2 2 3 2 2 3 2(8)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0H)2+2C02,「Ca(HCO) 0H-+C02 -HCO,-(9)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C0 =^=-CaCO"+H°O Ca2++2OH-+CO =^=5CaC0"+H00(10)与次氯酸钙反应:Ca(ClO)2+CO2+H2O- 」CaCO3 1 + 2HC1O Ca2++2ClOTCO2+H2O 」CaCO3 1 + 2HC1O(11)与碳酸钙反应:CaCOq+CO2+H2O,--Ca(HCOJ2 CaCO.+CO2+H.O- -'Ca2++2HCO.-(1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Na2CO3+CO2+H2O- -'2NaHCO3 CO32-+CO2+H2O --2HCO3-(13)与过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2NaA1O2+CO2+3H2O - --2A1(OH)3 I+Na2cO3 2A1O2-+CO2+3H2O - --2A1(OH)3;+CO32-(14)与少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NaA1O0+CO.+2H.O,5A1(OH)"+NaHCOq A1O. -+CO.+2H°O,:A1(OH)"+HCOq -J 乙乙乙J J 乙乙乙J(15)与过量硅酸钠溶液反应:Na2SiO3+ CO2+H2O^^=-H2SiO3 1+Na2CO3SiO32- + CO2+H2O^^= " CO32-+H2SiO3 1(16)与少量硅酸钠溶液反应:Na.SiO.+2CO.+2H.O- -HSiO. ;+2NaHCO. SiO.2-+2CO.+2H°O,-'2HCO.-+H°SiO"J J J 乙乙J 乙J 乙J 乙乙乙(17)与苯酚钠溶液反应:C6H5ONa+CO2+H2O - -C6H5OH+NaHCO3C6H5O-+CO2+H2O - -'C6H5OH+HCO3-(18)与过量氨水反应:CO2+2NH• H2O- *NH4)2COq CO2+2NH• H2O- --2NH4++CO.2-(19)与少量氨水反应:CO2+NH3-H.O- -NH4HCO3 CO2+NH3・H2O- -'NH4++HCO3-4.CaCO3产日(1)碳酸钙高温下分解:CaCO3+SiO2二皿CaSiO3+CO2(2)溶于盐酸反应:CaCO3+2HC1 」CaC12+CO2 T+H2O CaCO3+2H+ 」Ca2++CO2 T+H2O产曰(3)碳酸钙高温下与二氧化硅反应:CaCO3+SiO2=CaSiO3+CO2 f(4)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aCOq+CO.+H.O 」Ca(HCO) CaCO.+CO.+H.O Ca2++2HCO.-5.Ca(HCOJ, 3 2(1)与盐酸反应:Ca(HCO) +2HC1- :CaC10+2CO"+2H°O HCO,-+H+ :CO"+H°O(2)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 +NaOH=CaCO"+NaHCO3+H2O Ca2++HCO3- + OH-^=CaCO3 1+H2O3 - 33 - 3 3 乙(3)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 +2NaOH 」CaCO"+Na2COq+2H2O Ca2++2HCO. -+2OH- :CaCO"+COq2-+2H2O J 乙J 乙J 乙J J J 乙(4)与石灰水:Ca(HCO) +Ca(OH)^=-2CaCO. I+2H2O Ca2++HCO.- :CaCO"+H2O⑸加热碳酸氢钙:Ca(HCO3)2上工CaCO31+CO2 f+H2O(6)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HCO) +Na,CO ^=-CaCO"+2NaHCOq Ca2++CO/-- 「CaCO" J 乙乙J J J J J二、硅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Si(1)与氧气反应:si+o2-A_sio2(2)与氯气反应:Si+2c123 siCl4(3)与氟气反应:Si+2F2」SiF4(4)与氢氟酸反应:Si+4HF二^^SiF4+2H2 f(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O - ^Na.SiO.+2H" Si+2OH-+H.O "SiO.2-+2H. f2、SiO, 2(1)与氧化钙反应:CaO+SiO2C aSiO3(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SiO2-- ^Na2SiO3+H2O 2OH-+SiO2- 」SiO32-+H2O(3)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 」SiF4+2H2O(4)与碳酸钠反应:Na2cO3+ SiO2 '皿N a2OO3+CO2 f(5)与碳酸钙反应:CaCO3+SiO2、皿 CaSiO3+CO2(6)与碳单质反应:SiO2+3C 10-1111 SiC+2COf3、SiCl4(1)与氢气反应:SiC14+2H2 Si+4HC1(2)与氧气反应:SiC14+O2」^=Si O2+2C124、H2SiO3(1)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SiO3+2NaOH 「Na2SiO3+2H2O H2SiO3+2OH- ^SiO32-+2H2O(2)受热分解:H2siO3上」SiO2+H2O5、Na2siO3⑴与稀硫酸反应:Na2SiO3+H2sO4 -Na2SO4+H2SiO3 1 SiO32-+2H+ 」H2SiO31(2)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Na2SiO3+CO2+H2O 田2si03 1+Na2cO3SiO32-+CO2+H2O .…CO32-+H2SiO31三、氮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N 22(1)与氢气反应:N 2+3H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完整版)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完整版)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一、碳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C(1)与氧气反应(不足):2C+O22CO(2)与氧气反应(充足): C+O2CO2(3)与氧化铜反应: 2CuO+C2Cu+CO2↑(4)与二氧化硅反应: SiO2+2C Si+2CO↑(5)与水蒸气反应(高温): C+H2O CO+H2(6)与浓硝酸反应: C+4HNO3CO2↑+4NO2↑+2H2O C+4H++4NO3-CO2↑+4NO2↑+2H2O(7)与浓硫酸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8)与二氧化碳反应: C+CO22CO2、CO(1)与氧气反应: 2CO+O22CO2(2)与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2(3)与氧化铁反应:Fe2O3+3CO2Fe+3CO2(4)与水蒸气反应: CO+H2O CO2+H23、CO2(1)与水反应:CO2+H2O H2CO3(2)与碳单质反应:C+CO22CO(3)与镁单质反应:2Mg+CO22MgO+C(4)与氧化钙反应: CaO+CO2CaCO3(5)与过氧化钠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6)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aOH+CO2NaHCO3OH-+CO2HCO3-(7)与过量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8)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2CO2Ca(HCO3)2OH-+CO2HCO3-(9)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10)与次氯酸钙反应: Ca(ClO)2+CO2+H2O CaCO3↓+2HClO Ca2++2ClO-+CO2+H2O CaCO3↓+2HClO(11)与碳酸钙反应:CaCO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 Ca2++2HCO3-(1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CO2+H2O2HCO3-(13)与过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2AlO2-+CO2+3H2O2Al(OH)3↓+CO32-(14)与少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AlO2-+CO2+2H2O Al(OH)3↓+HCO3-(15)与过量硅酸钠溶液反应: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SiO32-+CO2+H2O CO32-+H2SiO3↓(16)与少量硅酸钠溶液反应:Na2SiO3+2CO2+2H2O H2SiO3↓+2NaHCO3SiO32-+2CO2+2H2O2HCO3-+H2SiO3↓(17)与苯酚钠溶液反应:C6H5ONa+CO2+H2O C6H5OH+NaHCO3C6H5O-+CO2+H2O C6H5OH+HCO3-(18)与过量氨水反应: CO2+2NH3·H2O(NH4) 2CO3 CO2+2NH3·H2O2NH4++CO32-(19)与少量氨水反应: CO2+NH3·H2O NH4HCO3 CO2+NH3·H2O NH4++HCO3-4.CaCO3(1)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CaCO3+SiO2CaSiO3+CO2(2)溶于盐酸反应:CaCO 3+2HCl CaCl2+CO2↑+H2O CaCO3+2H+Ca2++CO2↑+H2O(3)碳酸钙高温下与二氧化硅反应:CaCO3+SiO2CaSiO3+CO2↑(4)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aCO 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 Ca2++2HCO3-5.Ca(HCO3)2(1)与盐酸反应:Ca(HCO 3)2+2HCl CaCl2+2CO2↑+2H2O HCO3-+H+CO2↑+H2O(2)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NaOH CaCO3↓+NaHCO3+H2O Ca2++HCO3-+OH-CaCO3↓+H2O(3)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 3)2+2NaOH CaCO3↓+Na2CO3+2H2O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4)与石灰水:Ca(HCO 3)2+Ca(OH)22CaCO3↓+2H2O Ca2++HCO3-CaCO3↓+H2O(5)加热碳酸氢钙:Ca(HCO3)2CaCO3↓+CO2↑+H2O(6)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HCO 3)2+Na2CO3CaCO3↓+2NaHCO3Ca2++CO32-CaCO3↓二、硅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Si(1)与氧气反应:Si+O2SiO2(2)与氯气反应:Si+2Cl2SiCl4(3)与氟气反应:Si+2F 2SiF4(4)与氢氟酸反应:Si+4HF SiF4+2H2↑(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 2O Na2SiO3+2H2↑ Si+2OH-+H2O SiO32-+2H2↑2、SiO2(1)与氧化钙反应:CaO+SiO2CaSiO3(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SiO 2Na2SiO3+H2O 2OH-+SiO2SiO32-+H2O(3)与氢氟酸反应:SiO 2+4HF SiF4+2H2O(4)与碳酸钠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5)与碳酸钙反应:CaCO3+SiO2CaSiO3+CO2(6)与碳单质反应:SiO2+3C SiC+2CO↑3、SiCl4(1)与氢气反应:SiCl4+2H2Si+4HCl(2)与氧气反应:SiCl4+O2Si O2+2Cl24、H2SiO3(1)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2SiO3+2NaOH Na2SiO3+2H2O H2SiO3+2OH-SiO32-+2H2O(2)受热分解:H2SiO3SiO2+H2O5、Na2SiO3(1)与稀硫酸反应:Na 2SiO3+H2SO4Na2SO4+H2SiO3↓ SiO32-+2H+H2SiO3↓(2)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Na 2SiO3+CO2+H2O H2SiO3↓+Na2CO3SiO32-+CO2+H2O CO32-+H2SiO3↓三、氮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N2(1)与氢气反应:N2+3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化合价计算练习题

化合价计算练习题

化合价计算练习题一、单质化合价计算1. 计算氢气(H₂)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2. 计算氧气(O₂)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3. 计算氮气(N₂)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4. 计算氯气(Cl₂)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5. 计算钠(Na)的化合价。

二、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计算1. 计算硫酸(H₂SO₄)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2. 计算碳酸钠(Na₂CO₃)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3. 计算氢氧化钠(NaOH)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 计算氯化钠(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5. 计算硝酸钾(KNO₃)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三、复杂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计算1. 计算硫酸铜(CuSO₄)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2. 计算磷酸氢二钠(Na₂HPO₄)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3. 计算高锰酸钾(KMnO₄)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4. 计算重铬酸钾(K₂Cr₂O₇)中铬元素的化合价。

5. 计算硫酸亚铁(FeSO₄)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四、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计算1. 计算硫酸根离子(SO₄²⁻)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2. 计算氢氧根离子(OH⁻)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3. 计算铵离子(NH₄⁺)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4. 计算碳酸根离子(CO₃²⁻)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5. 计算磷酸根离子(PO₄³⁻)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五、有机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计算1. 计算甲烷(CH₄)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2. 计算乙醇(C₂H₅OH)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3. 计算乙酸(CH₃COOH)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4. 计算苯(C₆H₆)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5. 计算葡萄糖(C₆H₁₂O₆)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六、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1. 写出铁(III)硫酸盐的化学式。

2. 写出锌(II)磷酸盐的化学式。

3. 写出铜(I)氧化物的化学式。

4. 写出铝(III)氢氧化物的化学式。

5. 写出铬(III)硝酸盐的化学式。

七、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1. 计算在反应 2H₂S + 3O₂ → 2SO₂ + 2H₂O 中,硫的化合价变化。

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注:带*的不要求记住,但要求能理解)一、氮气1、镁在氮气中燃烧:3Mg +N 2Mg 3N 22、氮气在放电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N 2+O22NO3、合成氨反应:N 2+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二、氨气1、氨的催化氧化:4NH 3+5O 24NO +6H 2O*2、少量氨在氯气中燃烧:2NH 3+3Cl 2N 2+6HCl *3、足量的氨和氯气反应:8NH 3+3Cl 2N 2+6NH 4Cl*4、氨气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4NH 3+3O 22N 2+6H 2O *5、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NH 3+3CuO N 2+3Cu +3H 2O 6、氨气和水反应:NH 3+H 2ONH 3·H 2ONH 4++OH -7、氨水与盐酸反应:NH 3·H 2O +HClNH 4Cl +H 2O NH 3·H 2O +H +NH 4++H 2O8、氨水与醋酸反应:NH 3·H 2O +CH 3COOHCH 3COONH 4+H 2O NH 3·H 2O +CH 3COOHCH 3COO -+NH 4++H 2O 9、氯化镁溶液加入氨水:MgCl 2+2NH 3·H 2OMg(OH)2 ↓+2NH 4Cl Mg 2++2NH 3·H 2OMg(OH)2 ↓+2NH 4+10、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 2(SO 4)3 +6NH 3·H 2O2Al(OH)3 ↓+3(NH 4)2SO 4Al 3++3NH 3·H 2OAl(OH)3 ↓+3NH 4+ 11、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氨水:FeCl 2+2NH 3·H 2OFe(OH)2 ↓+2NH 4Cl Fe 2++2NH 3·H 2OFe(OH)2 ↓+2NH 4+12、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氨水:FeCl 3+3NH 3·H 2OFe(OH)3 ↓+3NH 4Cl Fe 3++3NH 3·H 2OFe(OH)3 ↓+3NH 4+放电13、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CuSO4+2NH3·H2O Cu(OH)2↓+(NH4)2SO4Cu2++2NH3·H2O Cu(OH)2↓+2NH4+*14、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gNO3+NH3·H2O AgOH↓+NH4NO3Ag++NH3·H2O AgOH↓+NH4+*15、硝酸银溶液加入过量氨水:AgNO3+3NH3·H2O[Ag(NH3)2]OH+NH4NO3+2H2OAg++3NH3·H2O Ag(NH3)2++OH-+2H2O*16、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一氧化氮反应:4NH3+6NO5N2+6H2O*17、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二氧化氮反应:8NH3+6NO27N2+12H2O18、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NH3+HCl NH4Cl三、氯化铵1、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H4Cl+AgNO3AgCl↓+NH4NO3Cl-+Ag+AgCl↓2、氯化铵溶液呈酸性:NH4Cl+H2O NH3·H2O+HClNH4++H2O NH3·H2O+H+3、向氯化铵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NH4Cl+NaOH NaCl+NH3↑+H2ONH4++OH-NH3↑+H2O4、氯化铵固体和消石灰共热:2NH4Cl+Ca(OH)2CaCl2+2NH3↑+2H2O*5、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中:Mg(OH)2+2NH4Cl MgCl2+2NH3↑+2H2OMg(OH)2+2NH4+Mg2++2NH3↑+2H2O*6、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Na[Al(OH)4]+NH4Cl Al(OH)3↓+NaCl+NH3↑+H2O[Al(OH)4]-+NH4+Al(OH)3+NH3↑*7、硅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混合:Na2SiO3+2NH4Cl2NaCl+H2SiO3↓+2NH3↑SiO32-+2NH4+H2SiO3↓+2NH3↑*8、饱和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共热:NH4Cl+NaNO2N2↑+NaCl+2H2ONH4++NO2-N2↑+2H2O9、加热氯化铵:NH4Cl NH3↑+HCl↑10、加热碳酸氢铵:NH4HCO3NH3↑+CO2↑+H2O*11、加热硝酸铵:5NH4NO34N2↑+2HNO3+9H2O*12、强热硫酸铵:3(NH4)2SO4N2↑+3SO2↑+4NH3↑+6H2O四、一氧化氮1、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2NO+O22NO22、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的总反应:4NO+3O2+2H2O4HNO3*3、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一氧化氮反应:4NH3+6NO5N2+6H2O*4、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NO+NO2+2OH-2NO2-+H2O 五、二氧化氮1、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3NO2+H2O2H++NO3-+NO2、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的总反应:4NO2+O2+2H2O4HNO3*3、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O2+2NaOH NaNO2+NaNO3+H2O2NO2+2OH-NO2-+NO3-+H2O六、硝酸*1、锌与浓硝酸反应:Zn+4HNO3(浓)Zn(NO3)2+2NO2↑+2H2OZn+4H++2NO3-Zn2++2NO2↑+2H2O*2、锌和稀硝酸反应:3Zn+8HNO33Zn(NO3)2+2NO ↑+4H2O3Zn+8H++2NO3-3Zn2++2NO ↑+4H2O3、银与浓硝酸反应:Ag+2HNO3(浓)AgNO3+NO2↑+H2OAg+2H++NO3-Ag++NO2↑+H2O4、银与稀硝酸反应:3Ag+4HNO33AgNO3+NO ↑+2H2O3Ag+4H++NO3-3Ag++NO↑+2H2O5、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Cu+4H++2NO3-Cu2++2NO2↑+2H2O6、铜和稀硝酸反应:3Cu+8HNO3(浓)3Cu(NO3)2+2NO ↑+4H2O3Cu+8H++2NO3-3Cu2++2NO ↑+4H2O7、少量的铁与浓硝酸共热:Fe+6HNO3(浓)Fe(NO3)3+3NO2↑+3H2OFe+6H++3NO3-Fe3++3NO2↑+3H2O8、少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Fe+4H++NO3-Fe3++NO ↑+2H2O9、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3Fe+8HNO33Fe(NO3)2+2NO ↑+4H2O3Fe+8H++2NO3-3Fe2++2NO ↑+4H2O 10、碳与浓硝酸共热:C+4HNO3(浓)CO2↑+4NO2↑+2H2O*11、硫与浓硝酸共热:S+6HNO3(浓)H2SO4+6NO2↑+2H2O*12、磷与浓硝酸共热:P+5HNO3(浓)H3PO4+5NO2+H2O↑13、氧化钠溶于硝酸:Na2O+2HNO32NaNO3+H2ONa2O+2H+2Na++H2O14、氧化铜与硝酸反应:CuO+2HNO3Cu(NO3)2+H2OCuO+2H+Cu2++H2O15、氧化铁溶于硝酸:Fe2O3+6HNO32Fe(NO3)3+3H2OFe2O3+6H+2Fe3++3H2O*16、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FeO+4HNO3(浓)Fe(NO3)3+NO2↑+2H2OFeO+4H++NO3-Fe3++NO2↑+2H2O*17、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3FeO+10HNO33Fe(NO3)3+NO ↑+5H2O3FeO+10H++NO3-3Fe3++NO ↑+5H2O*18、四氧化三铁溶于浓硝酸:Fe3O4+10HNO3(浓)3Fe(NO3)3+NO2↑+5H2OFe3O4+1OH++NO3-3Fe3++NO2↑+5H2O*19、四氧化三铁溶于稀硝酸:3Fe3O4+28HNO39Fe(NO3)3+NO ↑+14H2O3Fe3O4+28H++NO3-9Fe3++NO ↑+14H2O*20、二氧化硫通入浓硝酸中:SO2+2HNO3H2SO4+2NO2↑SO2+2NO3-SO42-+2NO2↑*21、二氧化硫通入稀硝酸中:3SO2+2HNO3+2H2O3H2SO4+2NO↑3SO2+2NO3-+2H2O4H++3SO42-+2NO↑*22、氢硫酸与浓硝酸反应:H2S+2HNO3(浓)S↓+2NO2↑+2H2OH2S+2H++2NO3-S ↓+2NO2↑+H2O*23、氢硫酸与稀硝酸反应:3H2S+2HNO33S↓+2NO ↑+4H2O3H2S+2H++2NO3-3S↓+2NO↑+4H2O*24、亚硫酸与与浓硝酸反应:H2SO3+2HNO3H2SO4+2NO2↑+H2OH2SO3+2NO3-SO42-+2NO2↑+H2O*25、亚硫酸与稀硝酸反应:3H2SO3+2HNO33H2SO4+2NO↑+H2O3H2SO3+2H++2NO3-6H++3SO42-+2NO↑+H2O*26、氢碘酸与浓硝酸反应:2HI+2HNO3(浓)I2+2NO2↑+2H2O4H++2I-+2NO3-I2+2NO2↑+2H2O*27、氢碘酸与稀硝酸反应:6HI+2HNO33I2+2NO +4H2O8H++2I-+2NO3-3I2+2NO+4H2O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反应:NaOH+HNO3NaNO3+H2OH++OH-H2O29、氢氧化镁与硝酸反应:Mg(OH)2+2HNO3Mg(NO3)2+2H2OMg(OH)2+2H+Mg2++2H2O30、氢氧化铝与硝酸反应:Al(OH)3+3HNO3Al(NO3)3+3H2OAI(OH)3+3H+Al3++3H2O31、氨水与硝酸反应:NH3·H2O+HNO3NH4NO3+H2ONH3·H2O+H+NH4++H2O*32、氢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Fe(OH)2+4HNO3(浓)Fe(NO3)3+NO2↑+3H2OFe(OH)2+4H++NO3-Fe3++NO2↑+3H2O*33、氢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3Fe(OH)2+10HNO33Fe(NO3)3+NO↑+8H2O3Fe(OH)2+10H++NO3-3Fe3++NO↑+8H2O*34、硝酸亚铁溶液与浓硝酸反应:Fe(NO3)2+2HNO3(浓)Fe(NO3)3+NO2↑+H2OFe2++2H++NO3-Fe3++H2O+NO2↑*35、硝酸亚铁溶液与稀硝酸反应:3Fe(NO3)2+10HNO33Fe(NO3)3+NO ↑+5H2O3Fe2++10H++NO3-3Fe3++NO↑+5H2O*36、硫化钠与浓硝酸反应:Na2S+4HNO32NaNO3+S↓+2NO2↑+2H2OS2-+4H++2NO3-S↓+2NO2↑+2H2O*37、硫化钠溶液与稀硝酸反应:3Na2S+8HNO36NaNO3+3S↓+2NO ↑+4H2O3S2-+8H++2NO3-3S↓+2NO↑+4H2O*38、碘化钾溶液与浓硝酸混合:2KI+4HNO3(浓)2KNO3+I2+2NO2↑+2H2O2I-+4H++2NO3-I2+2NO2↑+2H2O*39、碘化钾与稀硝酸反应:6KI+8HNO36KNO3+I2+2NO↑+4H2O6I-+8H++2NO3-3I2+2NO↑+4H2O*40、亚硫酸钠与浓硝酸反应:Na2SO3+2HNO3(浓)Na2SO4+2NO2↑+H2OSO32-+2H++2NO3-SO42-+2NO2↑+H2O*41、亚硫酸钠与稀硝酸反应:3Na2SO3+2HNO33Na2SO4+2NO↑+H2O3SO42-+2H++2NO3-3SO42-+2NO↑+H2O42、浓硝酸受热或见光分解:4HNO34NO2↑+O2↑+2H2O七、硝酸钠*1、实验室用硝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微热制备硝酸:NaNO3+H2SO4NaHSO4+HNO3↑*2、硝酸钠受热分解:2NaNO32NaNO2+O2↑3、铜和硝酸钠的酸化溶液反应:3Cu+2NaNO3+4H2SO43CuSO4+Na2SO4+2NO↑+4H2O3Cu+8H++2NO3-3Cu2++2NO↑+4H2O*4、加热硝酸铜固体:2Cu(NO3)22CuO+2NO2↑+O2↑*5、加热硝酸银固体:2AgNO32Ag+2NO2↑+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盛有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 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 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 ( ) A.3∶1 B.1∶3C.2∶1 D.1∶2
(二)“NO2+O2+H2O”型
NO2 和 O2 混和气体溶于水的反应
3NO2 + H2O = 2HNO3 + NO 2NO + O2 = 2NO2
例 1.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后,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 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 时有气体产生,该物质可能是( ) 。 A. Fe2 (SO4) 3 B. Na2CO3 C. KNO3 D.FeSO4
例2.铁铜混合物加入不足量的硝酸,反应后,剩余金属 m1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 剩余 金属m2 g, 则m1与m2的关系是( )。 A.m1一定大于m2 B. m1一定等于m2 C. m1可能等于m2 D. m1可能大于m2 例3.已知Fe2+可以水解: Fe2+ +2H2O Fe(OH) 2+2H+,现向Fe(NO3) 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 酸,则溶液的颜色( ) 。 A. 浅绿色加深 B.颜色变浅 C.溶液变黄 D.无法判断 例4.在100 mL 混合溶液中, HNO3 和 H2SO4 的物质的 量浓度分别是 0.4 mol/L, 0.1 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Cu2+ 的物质 的量浓度是( )。 A. 0.15 B. 0.225 C. 0.35 D. 0.45
例 9.在Cu与稀硝酸反应中,如果有1 mol 硝酸被还原,则 被氧化的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 A . 3/8 B. 8/3 C . 3/2 D. 2/3 例10.为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 g 合金完全溶解于 80 mol、浓度为 13.5 mol/L的浓硝酸中,合金完全溶解 后,收集到6.72 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假设反应中只产 生NO或NO2),并测得溶液的pH=0 , 假设反应后溶液 的体积仍80 mL。 (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各金属成分. (3) 求生成的气体的成分。
例5 a L CO2气体通过足量Na2O2,所得气体与b L NO混 合,可得c L气体(相同状况),如果忽略2NO2 N2O4, 以下表达式错误的是( ) A. 若a<b,则c<(a+b)/2 B. 若a<b,则C>(a+b)/2 C. 若a>b,则C=(a+b)/2 D. 若a=b,则c=(a+b)/2
例8.将6.4 g Cu与80 mol/L 60 mL 的硝酸充分反应,铜 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的H+ 的物质的量为a mol.(假设 反应中只产生NO或NO2),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 的量为 mol。
A. 0.28 B. 0.31 C. a+0.2 D. a+0.4
三、从得失电子守恒的角度. 一般情况下:金属失去的电子被+5价的氮得到,转化为 NO 或 NO2 ,根据得失电子解题。
例13.将32.64 g 铜粉与140 mL 一定量浓硝酸恰好完 全反应,铜完全溶解,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 下的体积为11.2 L.(假设反应中只产生 NO 或NO2 ) 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 mL;NO2的体积为 m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的 NaOH 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 Cu2+ 全部 沉淀,则原硝酸的浓度为 a 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溶液中完全转 化为 NaNO3 ,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例2] 容积为10mL的试管,充满NO2和O2的混合
气体,把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若充分反应后,试管
中尚有1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各为几毫升? 2.将盛有12mL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 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 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 ) A.1.2mL B.2.4mL C.3.6mL D.4mL 3.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2按1:4体积比充满一 干燥的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 。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45mol/L B.0.036mol/L C.0.026mol/L D.0.028mol/L
二、从硝酸在反应中的作用: 参加反应的硝酸一部分显酸性,生成硝酸盐,另一部分 作氧化剂,一般转化为氮的氧化物(NO或NO 2),根据氮 元素守恒解题。 例5.将25.6 mg Cu 与1.4×10-3 mol 的浓硝酸恰好完 全反应,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ml。(假设反应中只产生NO或NO 2) 例6.将1.92 g 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 后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0 mL。 (假设反应中只产生NO或NO 2)则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为 mol。 A. 0.12 B. 0.11 C.0.09 D.0.08
① ×2 + ②
① ②
4NO2 + O2 + 2H2O = 4HNO3
V(NO2):V(O2) = 4:1 时,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NO2):V(O2) < 4:1 时,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V(NO2):V(O2) > 4:1 时,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剩余NO体积为过量NO2体积的1/3。
有关硫酸的计算:
一、不同浓度的硫酸混合时的计算 例1:已知 溶液中 的质量分数越大,其溶液的密度越 大,将90%和10%的两种 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中 的质量分数(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 的质量分数 () A. 大于50% B. 等于50% C. 小于50% D. 无法确定 二、浓硫酸反应过程中变稀的隐含计算 例2:在50mL 的浓 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 的物质的量( ) A. 等于0.9mol B. 大于0.45mol,小于0.9mol C. 等于0.45mol D. 小于0.45mol
例7.为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 g 合金完全溶解于 80 mol、浓度为 13.5 mol/L的浓硝酸中,合金完全溶解 后,收集到6.72 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假设反应中只产 生NO或NO2),并测得溶液的pH=0 , 假设反应后溶液 的体积仍80 mL。 (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各金属成分.
(四)“NO+NO2+O2+H2O”型 原理 NO、NO2分别与O2和H2O反应 规律 当NO、NO2分别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符合4:3、 4:1时恰好完全被水吸收,无气体剩余。 1.在容积为672 mL的烧瓶里充满NO、NO2的混合 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280 mL氧 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水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已折 合为标准状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NO+NO2+O2+H2O===2HNO3 B.总反应为4NO+8NO2+5O2+6H2O===12HNO3 C.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接近0.03 mol/L D.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45 mol/L
(五)“CO2+NO+Na2O2”型 原理 CO2+NO+Na2O2 Na2CO3+NO2 规律 CO2与NO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固体Na2O2后: (1)若V(CO2) ≥V(NO)时,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为原混 合气体体积的一半; (2)若V(CO2)<V(NO),反应后气体缩小的体积就是原 来CO2的体积。
五、 从极限的角度. 硝酸与铁反应,随用量的不同,产物可能是 Fe(NO3)2 或 Fe(NO3)3 这时可用极限法解。 如果产生的气体产 物不单一,可能也要用极限法解。 例14.把22.4 g铁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反应只 收集到 0.3 mol NO2 和0.2 mol N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的盐只有Fe(NO3)3 B.反应后生成的盐只有Fe(NO3)2 C.产物中Fe(NO3)2和Fe(NO3)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产物中Fe(NO3)2和Fe(NO3)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4NO2+O2+2H2O=4HNO3 相关计算题型: (一)“NO2+NO+H2O”型 原理 3NO2+H2O=2HNO3+NO 例1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装有NO和NO2混合气的试 管倒立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 原体积的3/5,则原混合气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 ( )。 A. 5:3 B. 2:3 C. 3:2 D. 3:5
有关硝酸的计算: 一、从反应的本质看: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实质是金属与H+和NO3- 共同作用. 例如: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 3Cu +8H+ +2NO3- ===3Cu2+ +4H2O +2NO↑ Fe2+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 3Fe2+ + 4H+ + NO3- === 3Fe3+ + 2H2O + NO↑
(三)“NO+O2+H2O”型
NO 和 O2 混和气体溶于水的反应
2NO + O2 = 2NO2 ① 3NO2 + H2O = 2HNO3 + NO ②
① ×3 + ②×2
4NO + 3O2 + 2H2O = 4HNO3
V(NO):V(O2) = 4:3 时,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
V(NO):V(O2) < 4:3 时,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V(NO):V(O2) > 4:3 时,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
例3 盛有a体积NO的试管倒置在水中,欲使最 a 后气体体积为 2 体积,则通入的O2体积(同温同 压)为( )。 3 5 3 A. a B. 8 a C. 4 a D. 4 a 4、把9mLNO气体装入试管,倒立于水槽中, 逐渐通入O2,当试管中剩余气3mL时,通入O2 的体积可能是( ) A、9ml B、4.5ml C、3ml D、9.75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