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作战地图

合集下载

二战德军装甲师详细编制(1943-1945)

二战德军装甲师详细编制(1943-1945)

本文主要摘译自由landy 编译个人水平有限,而且是摘译,所以并不追求精确翻译,只求意思到了就好,很多专有名词参考了网上的翻译,估计错漏也会不少,欢迎指正。

所有的表,图都是我重新绘制的,很多表格根据原文文字产生,顺带修补了原书的一些错误/缺失数据。

另:本文中德军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专指国防军装甲师。

全文有: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一):基本情况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二):总体编制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三):师部和装甲团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四):掷弹兵各单位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五):装甲侦察营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六):炮兵部队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七):反坦克营和通信营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八):工兵营和野战补充营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九):师后勤和服务部队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十):1945年的装甲师如果可能,也许还会有下列几个主题: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武器和装备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C3I (Command control commnications and intelligence)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各装甲师单位统计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经验教训=======================================总体介绍在库尔斯克攻势失败以后,德军在东线、意大利、西线先后转入防御。

随着形势的变化,德军也开始转变,以期适应。

即便是曾经横扫欧洲的装甲部队,也不得不改变作战方式。

德军装甲师越来越多的参与到防御作战中来,而不再是作为深入敌人腹地的冲击箭头。

虽然这偶尔也会发生,但一般都是为了解救被围的兄弟单位。

坦克对决现在主要为了阻止敌人在德军防线上的突破。

此外,国防军装甲师(Panzer Divisions of the Heer)不再是唯一的装甲力量,党卫军装甲师,和更小的装甲单位,诸如独立虎式重型装甲营等也在组建、发展。

这些新成员和德军装甲师一起在各条战线上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

德军二战步兵师编制

德军二战步兵师编制

德军二战步兵师编制德国步兵师人员:军官-518;文职-102;军士-2573;士兵-13667总计-16860武器装备:手枪-3681支;步枪-12609支;冲锋枪-321支;反坦克枪-90支;轻机枪-425挺;重机枪-110挺;50毫米迫击炮-84门;81毫米迫击炮-54门;75毫米炮-20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火焰喷射器-9具;装甲车-2辆;摩托车-530辆;汽车-394辆;马车-536辆;自行车-500辆。

导读:二战德军编制老编制步兵师(共17200人)辖师部、侦察营、通信营、3个步兵团(3营/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师辎重队。

师部:158人,轻机枪2挺,摩托17辆,轮式车辆31辆侦察营:625人,轻机枪25挺,重机枪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门,20毫米防空炮3门,50毫米迫击炮3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2门,装甲车3辆,摩托45辆,轮式车辆30辆,马车3辆,马213匹。

通信营:474人,轻机枪17挺,摩托32辆,轮式车辆103辆,马车7辆,马5二战德军编制老编制步兵师(共17200人)辖师部、侦察营、通信营、3个步兵团(3营/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师辎重队。

师部:158人,轻机枪2挺,摩托17辆,轮式车辆31辆侦察营:625人,轻机枪25挺,重机枪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门,20毫米防空炮3门,50毫米迫击炮3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2门,装甲车3辆,摩托45辆,轮式车辆30辆,马车3辆,马213匹。

通信营:474人,轻机枪17挺,摩托32辆,轮式车辆103辆,马车7辆,马52匹。

炮兵团:2500人,轻机枪32挺,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5毫米火炮4门,150毫米榴弹炮8门,摩托40辆,轮式105辆,马车229辆,马2274匹。

反坦克营:550人,轻机枪1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6门,摩托45辆,轮式114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5年前的这一天,奥匈帝国在得到它的强大盟 友——德国的支持后,进攻塞尔维亚,挑起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今 天,战胜国选择在5年后的同一天,让德国人 接受协约国对它的审判。
5、法国沦陷
希特勒和贝当
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 动,坚持抗德斗争。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讲: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1940年4、5月间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
挪威
丹麦
绕过马奇诺防线 1940年6月
英国 法 国

1939、9月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立 东
扩张疆域 方

线
波兰
德国
苏联
1939、9月对德宣战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 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 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 部分工业区。
课堂小结
法西斯兴起





1929-1933年
源 地
世界经济危机 形

九一八事变
入侵埃塞俄比 亚、西班牙 慕尼黑阴谋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 国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启示?
1.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是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比较彻底,没有沉重的封建包袱,有较浓的民主色彩 德日都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带有较强的专 制残余势力
轴心国(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 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 些国家和占领国。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 者墨索里尼在《德意同盟条约》签定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 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 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 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苏联库尔斯克战役

苏联库尔斯克战役

苏军装甲部队拥有数量优势
1943年苏联的坦克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德国,不仅能及时补充战场上的损失,而且能大量装 备部队,会战前苏军拥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达到创纪录的9500辆。1943年苏军还生产了 35000架飞机,并掌握了生产新型歼击机、强击机及轰炸机的技术。
苏军特殊的反坦克武器
库尔斯克附件的所有犬类都被征用了,它们被紧急训练成最佳的反坦克武器。当德国的坦 克冲过战壕的时候,成群的捆满烈性炸药的战狗与德国人同归于尽。
普罗霍罗夫卡的结局
苏军投入了3倍于德军的装甲力量,参加战斗的500辆坦克装甲车损失了一大半,德军也有 近100辆坦克丢弃在了这片草原上。德国人最终还是被苏联人挡住了。
曼施坦因在库尔斯克的判断真很英明吗?
曼施坦因提出5月份发起堡垒作战,是基于对库尔斯克附近苏联“残兵溃将”的判断,他所 不知道的是,苏军早在4月初就得知了德军作战计划并增派了3个集团军加强战备。会战中 他同样犯了对苏军预备队估计不足的严重错误。在希特勒停止堡垒作战后,曼施坦因仍然 继续强攻,13和14日两天的战斗损失远超号称最惨类的普罗霍洛夫卡坦克战。
兵力对比
兵力
德军 苏军
78万人坦克2928辆 Nhomakorabea火炮
9966门
飞机
2110架
190万人
5128辆
25013门
2792架
来看一下作战地图
德军的损失
苏军的损失
17万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86万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1700辆坦克被击伤或击毁 6000多辆坦克被击伤或击毁
1000多架飞机被击伤击落 1200多架飞机被击伤击落
德军目标—库尔斯克!
当春风拂过的时候,俄罗斯平原土斯克河和谢伊姆河交汇处的库尔斯克,一夜间就成了世 界的聚焦点。这个人口只有12万人的小镇,曾经遍布果树、麦田和甜菜,如今却到处是轰 鸣的坦克、飞机和爆炸声。

二战德军的指挥序列和德军战斗序列

二战德军的指挥序列和德军战斗序列

德军的指挥序列和德军战斗序列德军的指挥序列一、德国武装力量统帅机构(1939—1945年)元首、帝国总理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希特勒党卫队指挥部领袖希姆莱(1939.1.6—1945.4.25) 国防军统帅部最高统帅希特勒参谋长凯特尔元帅(1939.9.1—1945.5.8)武器弹药部部长托特(1940.3.17—1942.2.8) 施佩尔(1942.2.9—1945.5.8)国防部部长戈林帝国元帅(1939.8.30起)二、战争初期国防军作战序列国防军统帅部元首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希特勒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大将国防处处长瓦利蒙特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参谋长哈尔德中将集团军群司令部集团军司令部军司令部师海军总司令部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参谋长施尼温德海军集群司令部舰队司令分舰队司令海岸司令潜艇舰队司令驱逐舰舰队司令鱼雷艇舰队司令扫雷艇舰队司令巡逻艇舰队司令空军总司令部总司令戈林帝国元帅参谋长耶顺内克航空队司令部航空师侦察机、战斗机、歼击机、驱逐机、俯冲轰炸机编队空军省分区司令部三、1939年9月德国陆军战斗序列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参谋长哈尔德中将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大将第8集团军总司令布拉斯科维茨上将第10集团军总司令赖兴瑙上将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利斯特上将第4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勒尔上将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大将第3集团军总司令屈希勒上将第4集团军总司令克卢格上将第l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凯塞林上将西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勒布大将第1集团军总司令维茨勒本上将第7集团军总司令多尔曼上将A战役集群司令哈麦斯坦因上将—国内后备军总司令弗洛姆上将四、1940年5月10日德军西线战斗序列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参谋长哈尔德中将B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大将第l8集团军总司令屈希勒上将第6集团军总司令赖兴瑙上将第2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凯塞林上将A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大将第4集团军总司令克卢格上将克莱斯待装甲集群总司令克莱斯特上将第12集团军总司令利斯特上将第16集团军总司令布施上将第3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施佩勒尔上将C集团军群总司令勒布大将第1集团军总司令维茨勒上将第7集团军总司令多尔曼上将五、1941年6月德军东线战斗序列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线总指挥布劳希奇元帅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勒布元帅探16集团军总司令布施上将策18集团军总司令屈希勒上将第4装甲集群司令霍普纳上将第1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凯勒尔上将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元帅第4集团军总司令克卢格元帅第9集团军总司令施特劳斯上将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大将第3装甲集群司令霍特上将第2航空队(协同作战)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元帅第6集团军总司令赖兴瑙元帅第11集团军总司令舒伯特上将第17集团军总司令施因尔纳格尔上将第1装甲集群司令克莱施特上将第4航空队(协同作战)总司令勒尔上将甸牙利喀尔巴阡集群(协同作战)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协同作战)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协同作战)驻挪威集团军总司令福肯豪斯特上将第5航空队总司令施登夫上将(协同作战)2 德军战斗指挥序列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海姆元帅(协同作战)第2集团军(总预备队)六、1941年末一1942年夏德国国防军领率机构国防军统帅部元首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希特勒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大将国防军指撂参谋部副参谋长瓦利蒙特实施总指挥;此外,直接指挥下述下各战场及其陆军部队:挪威、芬兰北部、巴尔干、北非、西线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希特勒(1941.12.19起)参谋长哈尔德只指挥东线和后备军海军总司令部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参谋长弗立克(1941.6起)空军总司令部总司令戈林帝国元帅参谋长耶顺内克七、1942年秋起德国国防军统帅机构国防军统帅部元首、国防军最高统帅、陆军总司令希特勒国防军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指挥东线外的所有战场副参谋长瓦利蒙特温特尔(1944.11.起)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希特勒只指挥东线战场参谋长蔡茨勒上将(1942.10.起)古德里安(1944.7.起)克莱勃斯(1945.3.起)海军总司令部总司令雷德尔海军元帅邓尼茨海军元帅(1943.1.30 —1945.5.1)冯•弗里德堡海军大将(1945.5.1 —5.8)参谋长迈泽尔空军总司令部总司令戈林帝国元帅格赖姆元帅(1945.4.25 —5.8)参谋长科尔登(1943.9起)克赖佩(1944.8起)科勒尔(1944.10起)八、1943年夏德军东线战斗序列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希特勒只指挥东线战场参谋长蔡茨勒上将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屈希勒元帅第16集团军总司令布施元帅第18集团军总司令林德曼上将第1航空队(协同作战)总司令克勒尔上将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克卢格元帅第2集团军总司令魏斯上将第4集团军总司令海因里希上将第9集团军总司令莫德尔上将第2装甲集团军总司令斯密特上将第3装甲集团军总司令莱因哈特上将第6航空队(协同作战)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泰因元帅肯普夫战役集群司令肯普夫上将第1装甲集团军总司令马肯森上将第4装甲集团军总司令赫特上将第4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里希特霍芬上将A集团军群总司令克莱斯特元帅第6集团军总司令霍利德特上将第17集团军总司令耶内克上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山地第20集团军总司令迪特尔上将十、1944年6月德军西线战斗序列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西线总司令部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元帅B集团军群总司令隆美尔元帅第15集团军总司令萨尔穆特上将第7集团军总司令多尔曼上将独立第88军G集团军群总司令布拉斯科维茨上将第1集团军总司令谢瓦莱里上将第19集团军总司令松德施泰因上将西线坦克集群总司令施韦彭贝格上将法国军事总督辖区总督施图尔纳格尔上将比利时军事总督辖区总督福肯豪森上将空军总司令部第3航空队总司令施佩勒尔元帅海军总司令部西线海军集群司令克兰克上将司令部和集团军军群列表德国东线总司令部1939年10月3日在波兰组建,负责“保卫德国的东方领土以对付苏联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下辖德国第三集团军、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共计30个师。

二战东线战场苏德所有主要战役介绍分析(全手动码字)

二战东线战场苏德所有主要战役介绍分析(全手动码字)

二战东线战场主要战役一览及简评一、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闪击苏联,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参战兵力为中央集团军群,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西方方面军师团兵力火炮坦克飞机德军56个师另1个旅1555900 15800 2200 1588苏军44个师625000 10306 2900 1825战损:苏军德军290000名士兵被俘、50000名士兵失踪、-80000名士兵战死、1500门大炮及2500辆坦克被击毁结果评价:德军完胜,苏联西方面军几乎团灭,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

整个卫国战争初期战场上还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损失和如此之高的损失效率。

西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区所遭受的打击仅次于之后的基辅大合围。

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二、1941.7.7-1941.9.26基辅战役德军战略目标:消除苏军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向部队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从而可以有利的攻击莫斯科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85万- - -德国50万- - -战损:苏军德军伤亡70.05万、43个师被消灭伤亡10万以上结果评价:德军大胜,苏联西南方面军团灭,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最著名的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包围圈中仅有2万余人逃出包围圈。

但基辅战役拖延了德军2个月的时间,这一系列失利均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三、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8个集团军- - -德国60个师- - -战损:苏军德军被俘45万、损失坦克3600辆、火炮4800溃散7个师、重创14个师余门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6. 轴 心 国 控 制 区 域
5 .入侵苏联
3. 横扫法国-空袭英国
4. 入 侵 南 斯 拉 夫 和 希 腊
二战的扩大表现之二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军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 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 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5月下旬,德军绕过法国坚固 的 “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 境内,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 最强陆军”的法国。
1940年 6月22 日,法 国贝当 政府投 降,建 立了维 希政权
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 者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 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
希特勒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 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钳制住皇家空军。
2.当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地流下眼泪
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两个“敌人”分
别指的是( B )
A.美国、英国
B.日本、美国
C.日本、德国
D.德国、美国
3.下图是主题为“一只脚踏进太平洋,另一只脚陷入中国难 以自拔”的漫画,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 ) A.此漫画最早可能发表于1941年 B.太平洋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C.标志着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与覆灭 D.日本侵略的范围由中国扩大到全球
阿拉曼战役
在北非战场角逐的德国与英国元帅





之 狐
手 蒙隆哥美Fra bibliotek尔马 利
时间:1942年6月—1942年10月 结果:轴心国失败,彻底失去了对北非的控制权
意大利投降-1943年

1948年苏联全面封锁西柏林(苏联全面封锁西柏林)

1948年苏联全面封锁西柏林(苏联全面封锁西柏林)

二战结束后,曾是反法西斯盟友的西方与苏联开始反目为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发动“冷战”。

苏联也不甘示弱,组织起社会主义阵营与之针锋相对。

战败的德国成了双方对峙的前线。

▲“冷战”拉开帷幕,德国被“一刀切开”二战中的盟友一夜变成“冷战”对手,极大地影响了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和欧洲各国的关系。

不过比起同盟国,战败国德国在风云突变中,反而显得更加无所适从。

德国投降后,被美苏英法四国按计划分区占领,作为德国心脏地区,柏林也逃不过被盟军分割的命运。

冷战开始后,德国与柏林身不由己地被这四大占领国卷入其中。

▲东西柏林示意图,苏占区为东柏林,美英法三国占区为西柏林柏林因为在苏占区内,如此一来苏联占领区又多了一块资本主义插在苏占区里的飞地,西柏林。

这就令苏联无比头痛,意欲将西柏林从地图上抹去而后快。

苏联曾经三次对西方施压,引发了三次“柏林危机”,试图让西方退出被苏联势力范围包围的“孤岛”西柏林。

▲苏联意图把这块飞地从地图上抹去然而历史证明苏联的失败,直到两德统一,西柏林一直在西方的掌控下。

在西柏林那段被包围的艰难时期,西方国家是怎么给西柏林“输血”,从而让它留存下来的?一、夹缝中诞生的西柏林1945年,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美苏英三国也开始讨论如何处置战后德国,开始的方案是彻底肢解德国为数个国家,但随着战局变化,英美和苏联都希望战后拉拢德国对抗对方,便一致认为德国仍应统一,前提是要三国分区占领。

▲柏林战役尾声,苏军在德国国会大厦上插上红旗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三国基本确定了占领方案:苏占东部,英占西北,美占西南。

后来又加入法国,占西部。

不过最重要的精神不变:德国及柏林要被多国分别占领。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示意图1945年5月,盟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苏军在此时抢先攻克柏林和德国东部地区。

而英美盟军也已经占领德国西部南部,推进至柏林附近100公里。

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两军如此急切地进攻,也是为了战后能够凭实际占领巩固甚至扩大在德国的利益。

二战德军集团军群简介

二战德军集团军群简介
编而成,1945年2月在东普鲁士惨败后解散。历任总司令为洛塔尔.伦杜利克大将(1945.1-1945.3)和瓦尔特.魏斯大将(1945.3-1945.4)。
2.1942年7月6日,XTL下令将苏德战场的南方集团军群分成“A”和“B”两个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在南高加索方向作战。1944年4月改称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参见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历任总司令为威廉.利斯特元帅(1942.7-1942.9)、阿道夫XTL(兼)(1942.9.9-11)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元帅(1942.11-1944.3)。
六.F集团军群
194.年9月在巴尔干地区组建,兼德国东南总司令部,指挥该地区的德国部队,总司令为冯魏克斯元帅。
以上三个集团军群基本属于驻守在占领区的部队,可以说称不上是野战部队,其战斗力当然大打折扣,因此在战争中没有发挥什么大的作用。战争后期基本上都被盟军成建制歼灭或投降。
七.G集团军群
2.1942蔫月6日,在苏联战场由南方集团军群分编而成,历任总司令为伯克元帅(1942.7)和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元帅(1942.7-1943.2)
3.1943年8月在意大利北部组建,历任总司令为隆美尔元帅(1943.8-1944.8)和沃尔特.莫德尔元帅(1944.8-1945.4)
四.D集团军群
于1940年10月25日在法国巴黎组建,指挥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德国部队,1944年划如新组建的B集团军群。历任总司令为埃尔温.冯.维茨勒本元帅(1940.10-1942.3)和冯伦德斯泰特元帅(1942.3-1944.5)。
五.E集团军群
该集团军群于1942年底1943年初在巴尔干地区由第12集团军扩编而成,主要负责和南斯拉夫军队作战,总司令亚历山大.勒尔大将。

地图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地图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地图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一、二战爆发前德国扩张形势图1933年,希特勒与纳粹党在德国全面掌权。

上台后,希特勒通过煽动民族主义与复仇主义来整军备战,妄图重新称霸世界。

因为还未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所以,英国与法国无力抵制德国的扩张,被迫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

在英国与法国的姑息与纵容下,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不仅国力大增,而且整军备战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1939年,德国军备整顿完成,开始对外全面扩张。

二、德国闪击西欧形势图1939年9月1日,德国调集大量军队突袭波兰。

因为战术落后、装备陈旧,又因为苏联背信弃义从背后夹攻,所以,不久后波兰覆亡。

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依照与波兰的盟约而对德国宣战。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虽然对德国宣战,但是,英法军队却躲在马奇诺防线后不放一枪,坐视波兰灭亡。

攻灭波兰、与苏联签订和约后,德国调转枪口,开始进攻西欧。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先后攻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等国。

随后,德国绕开“马奇诺”防线,从侧翼进攻法国。

虽然英军主力从敦刻尔克逃出生天,但是,法国却在德国闪电战的打击下被迫投降。

法国投降后,德国对英国发起了猛烈空袭,妄图使英国屈服。

虽然损失惨重,但英国却没有屈服,希特勒被迫暂时放弃征服英国的计划,将侵略的矛头转向苏联。

三、德国空袭英国形势图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与苏联签订的和约,对苏联发起全面进攻。

战争初期,因为德国蓄谋已久、苏联措手不及,所以,德国占领了苏联大片土地、歼灭了苏联大量有生力量。

1941年9月6日,希特勒下令德军进攻莫斯科。

面对绝境,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奋起反击,终于在莫斯科会战中挡住了德军攻势、歼灭了五十万德军、稳住了阵脚。

莫斯科会战惨败后,德军无力继续对苏联发动全面进攻,于是,德军转而进攻斯大林格勒与列宁格勒,妄图迂回包抄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两场会战,苏联军民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再度粉碎了德国的进攻。

(完整word版)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完整word版)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第11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反法西斯同盟三次转折性的战役;二战后期的四次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能力目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肯定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设计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的作用。

一、法西斯国家的暴行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苏胜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

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希特勒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军队。

先后出动飞机十万架次,投掷炸弹100万枚,整个城市几乎化为灰烬。

但英勇的苏联军民坚持战斗.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冬季,苏军展开强大的反攻。

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它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法西斯轴心国是以德国为核心的,希特勒的胜利是建立在进攻之上的,进攻一旦停止,它灭亡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此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巩固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内部开始发生分化。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2.中途岛之战(太平洋战场—一美胜日)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6月,日军进攻美国的太平洋海军基地中途岛。

思维导图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

思维导图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转折
1944 年6 月,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 年2 月,雅尔塔会议 1945 年7 月,波茨坦会议,发表《波茨坦公告》
性质:正义的世界人民反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对维护世 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影响
结束:1. 1943 年9 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降; 2.1945年5 月8 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3.1945年9 月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爆发:1939 年9 月1 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1941 年6 月,德国突袭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达到最大规模:1941 年12 月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中国战场—东方主战场
二战主要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
1942 年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 世界发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1942 年7 月—— 1943年2 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标志二战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 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 梁启超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
1.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转折性战役,这是因为 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②这次战役的胜利有 利地配合了其它战场 ③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 ④ 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抽出到其他战场作战 ⑤这次 战役的胜利减少了其他战场的压力
名称 时间
参加国 中美英
主要内容
发表《开罗宣言》 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作用
利于三国协同 对日作战
开罗 会议
加强了三 ① 开辟第二战场 德黑兰 评价: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 国联合对 ② 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 苏美英 1943年 起了积极作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特别是雅尔 会议 织交换意见 德作战 塔会议的若干内容,为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会议奠定 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 ①加速了德 了基础(美苏根据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 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 国的灭亡 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体系,在美苏势均 雅尔塔 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②为雅尔塔 力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美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 1945年 苏美英 ②战后成立联合国 会议 体系建立奠 ③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 定了基础 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8.1944年,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其战略意义是 A.德军“闪电战”破产了 C.构成对德国的两面夹击
C
B.标志着反法西斯力量转入战略反攻 D.直接打击法西斯集团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在宁波市下属的某地级市的图书馆的资料室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合集,高清,但是因为图太大(一本图册,里面都是折叠起来的地图)而上传时又会受损,所以本人会给每一张地图都拍一张总览,然后拍摄图例以及各个战场局部。

本人会力争做到每个局部的图片都只表现一个阶段内一个战略方向上或一场战役中的情境,并加以简单描述。

本人水平有限,错漏难免,各位看官可以加以指正。

本楼中的图片箭头表示普通军队的行动,实线+箭头表示海军舰队的航线或陆军机械化快速部队的行动路线波兰战役总览因为这张地图比较小,所以总览也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北部,切割但泽走廊,夺取华沙,从东普鲁士这个巨大的战略桥头堡南下南方德军的牵制性攻势威希河演戏,也就是德国占领丹麦和挪威的行动以及RAN的海上行动(但是这本图册一张海战具体的战舰机动过程图都木有)一些关于具体航线的细节法国战役总览(黄色行动+红色行动)图例法国战役第一阶段,也就是黄色行动,占领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从阿登森林突破法军防守进入法国纵深领土,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战役第二阶段,红色行动,向法国纵深的挺进,联军全线溃退巴尔干行动纵览德军由北到南一路没遭到像样抵抗,如图是北部几个合围圈的分布情况然后是到了希腊,希腊人的抵抗应该客观的说是顽强的巴巴罗萨计划纵览挪威集团军预定作战任务,从芬兰北部、中部出发,夺取苏联列宁格勒军区设防的北部地区,包括重要的军港摩尔曼斯克以及铁路枢纽坎达拉克沙。

既然西方良心史学家这么喜欢吹西方援助(多半是从摩尔曼斯克输入的西方援助)的作用,把德国挪威集团军尤其是各山地步兵部队将领统统枪毙一百遍好了芬兰军队的作战要求,要能够夺取列宁格勒,从地图上看似乎还能切断未来的拉多加湖航道,所以说列宁格勒打不下来长期钉死北方集团军群几十万大军芬兰人也是要付极大责任的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情况,本人费劲心思还是没能把这两个集团军群分开,俩好基友靠太近了,从这个地图上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讲巴甫洛夫确实是中了头彩,对手够密集,他那个突出部部队也够密集。

(他的飞机放的也很密集)于是乎精明的冯·博克狠狠咬了一口南线,隆老头带队,相对较弱的匈牙利军队第3、4集团军,加上在德军中也是二流的第11集团军缠死敖德萨军区,也就是后来的南方面军,同时一路向上咬苏军的突出部,如果能做到的话苏军第6、12、26集团军将不复存在——这将是一个与比亚维斯托克·明斯克战役齐名的合围。

德军主力在北部(相对的),第6、17野战集团军,以及第1装甲集群,对手主要是第5集团军,当然,很快苏军就将紧张的变更部署。

后者要行进间夺取基辅,然后南下克里沃罗格,刷,一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合围圈出现了,当然,前提是要能够做到1941年苏德战场作战行动总览图例北方集团军群,可以想象该部作战效果何等坑爹,维尔纽斯靠装3集群打下来就算了,计划规定的,但是该部在边境交战18天中未能歼灭苏军任何一部,快速集群也不是很快,基本没有撤退的苏军快,因此苏军通过高速撤退,能不断组成下一道防线,然后继续撤退。

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利耶帕亚、拉脱维亚首都里加都爆发了极为激烈的战斗,之后德军才占领,而不是行进间夺取或迅速迂回合围。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苏军几个机械化军被打残是确实给苏联人好好上了一课中央集团军群的比亚维斯托克·明斯克战役。

得益于德军的向东推进,展现越来越宽,终于可以把两个集团军群分开了~~虽然通常精确到集团军行动,也就是按照集团军群进攻战役来划分,认为是双层合围圈,但是实际上,德军各个步兵军活动同样出彩,在古德里安和霍特进行纵深突击直插明斯克的时候迅速对苏军实施了分割、包围,然后迅速歼灭第4、10集团军全部,第13集团军大部(突围出来的第47步兵军算是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被歼灭的),不过第3集团军倒是突围成功(然后在布良斯克·维亚兹马双重战役中被歼灭)尼玛死本人这张拍摄效果这么差的照片居然当时没重拍南面都没什么大的事情,但是苏军却被牵制住了(不得不要感叹隆老头的高明,他的这个部署之后几乎占尽优势,至于没能打下基辅是绝对实力优势太小),背面,利沃夫地区苏军死死顶住,但是更北面,杜夫诺、卢茨克,德军迅速打开了战役突破口,并投入装甲部队,在此处的波塔波夫的第5集团军在实力上处于绝对劣势,好在他得到了方面军直属的机械化军的支援(但是很遗憾这些机械化军分批次抵达战场,没能形成拳头而是被德军各个击破),但是即便如此,德军北路集团依然在前18天披荆斩棘奋勇前进,至7月7日攻克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11日攻克伊片科,第3摩托化军的基辅之路上苏军的力量算上民兵一共一个步兵军左右,而且同时第5、6集团军都被德军第6、17集团军缠住,只能打击第1装甲集群的后腰,对于第3摩托化军鞭长莫及,而与此同时,用来防御基辅北翼、南翼的城市接近地的第27、64步兵军任然在赶路,第27步兵军直到14日才抵达战场开始反突击(好吧,扯这么多是因为公主的连载即将放出第3话)北方集团军群战争第2阶段的推进,依旧是坑爹,只吃掉了第48集团军,而列宁格勒,这块大肥肉让它噎住了,噎了900多天至于我们亲爱的芬兰,恢复到旧国境线之前打得还行,但是到了国境线以后吗~~遭遇苏军顽强抵抗就裹足不前,所以朱可夫才可以从跟芬兰军队对打的苏军中调集了几个师用来对付防御战专家勒布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广阔地域与西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的对决,苏军调集了7、8月几乎所有可以拿来的增援,就连在基辅死扛隆老头的基尔波诺斯也被迫交出他的第19集团军和卢金集群,此举让基尔波诺斯更加艰难,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战败。

比亚维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之后德军的攻击态势非常有利了。

自此中央集团军群将面临一个重要抉择,继续西进打莫斯科还是南下基辅,虽然有许多人认为西进是可以的,但实际上经历了两次对苏军的大放血,德军也损失惨重,除了第2装甲集群和第2野战集团军都急需整补(个人根据两次大会战苏军高达110万的总损失估测的)北方集团军群战争第2阶段的推进,依旧是坑爹,只吃掉了第48集团军,而列宁格勒,这块大肥肉让它噎住了,噎了900多天至于我们亲爱的芬兰,恢复到旧国境线之前打得还行,但是到了国境线以后吗~~遭遇苏军顽强抵抗就裹足不前,所以朱可夫才可以从跟芬兰军队对打的苏军中调集了几个师用来对付防御战专家勒布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广阔地域与西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的对决,苏军调集了7、8月几乎所有可以拿来的增援,就连在基辅死扛隆老头的基尔波诺斯也被迫交出他的第19集团军和卢金集群,此举让基尔波诺斯更加艰难,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战败。

比亚维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之后德军的攻击态势非常有利了。

自此中央集团军群将面临一个重要抉择,继续西进打莫斯科还是南下基辅,虽然有许多人认为西进是可以的,但实际上经历了两次对苏军的大放血,德军也损失惨重,除了第2装甲集群和第2野战集团军都急需整补(个人根据两次大会战苏军高达110万的总损失估测的)孤城敖德萨跑路不及被歼灭在乌曼的第6、12集团军,隆老头调兵遣将消灭这股部队之后西南方面军南翼就开始严重暴露斯摩棱斯克会战结束,古德里安南下,西南方面军北翼只有中央方面军,第21集团军和只有军级别规模的第40集团军两路钢铁大军合围基辅,西南方面军覆灭,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对手不复存在,也开始大踏步前进,很快苏军丢失卡尔科夫,克里木半岛也被封锁基辅被占领之后,中央集团军群经过短暂变更部署,又踏上了莫斯科之路,在布良斯克·维亚兹马双重会战中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西方面军再次崩溃,苏军有8个集团军被歼灭(包括博尔金战役集群以及卢金集群),随后德军第4野战集团军正面牵制,第3装甲集群和第9野战集团军北翼迂回(但是装3推不动,野9强攻加里宁反被钉死),第2装甲集团军、第2野战集团军南线迂回(但是图拉附近被堵死)然后,莫斯科大反攻南方集团军群,拿下了罗斯托夫又给人赶出来北方集团军群,遭到提赫文附近的反攻之后停下了脚步列宁格勒以北,如上文所言,毫无斩获第1次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苏军挫败了对手的进攻,但很多外围阵地失守苏军在罗斯托夫附近的反攻及发展胜利,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快速集群(步兵师+坦克旅,骑兵军+坦克旅,战斗威力不大,甚至前者连速度都不快,仅仅是超越主力部队战斗队形),苏军未能实施合围,但至少遏制了德军的攻势,并收复了一部分国土1941年冬季到1942年春季苏军反攻总览1941年冬1942年春苏军在西北方向上的反攻,成功在迭米扬斯克,霍尔姆合围德军,分别有2个军7万人以上和一个战斗群6000多人,但都未能吃掉对手,反而被中心开花,消耗了大量兵力、兵器和弹药,占用大量资源,对于列宁格勒的解围同样无功而返1941年冬1942年春苏军在中央方向上的反攻,规模最大,推进最远。

朱可夫在德军两翼进攻几乎停顿,中路几乎按兵不动之时将用于与第4野战集团军(正面牵制)的苏军调往两翼发动反攻,打得德军措手不及。

战役初期吃掉了古德里安手下的第34步兵军,是苏军最早的吃掉德军整个步兵军的战役,此外在克林歼灭了德军1.8万守军,相当于全歼德军1个师,团级歼灭战也有多次。

但在更多情况下,同样由于快速集群规模和数量都不足,所以苏军的进攻还是以平推为主在1942年春形成了看似良好的攻击态势,如果南北两路反攻的苏军合兵一处,那么中央集团军群将不复存在。

显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苏军当时根本不能维持如此巨大的进攻战役。

勒热夫·瑟乔福卡进攻战役和维亚兹马进攻战役初期顺利,但是后期德军调集了来自西欧的增援部队,成功将苏军冲在最前的第29、50集团军(图上没标准)和第33集团军,第4空降兵军,近卫第1骑兵军反包围,并吃掉了3个集团军的大部。

第39集团军也陷入半包围(图上没标注),1942年7月(希望我没记错)合围圈被德军完全封闭,苏军大部被歼灭苏军几乎刚好被挡在斯摩棱斯克、奥廖尔、布良斯克这几个战略要地的大门外。

此后便形成了瞄准莫斯科的手枪——勒热夫突出部,为了消除这个突出部苏军与德军血战多次都未果,反而自身伤亡惨重苏军在伊久姆、巴尔文科沃地区的一次试探性反攻,5月,还是这附近,一场灾难等待着苏军刚才的是对峙情况图,这个系列对于苏军的冬春反击的战役机动的细节展示的更为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