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雨点》教后小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雨点》听后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雨点》听后记背景介绍本次教案针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雨点”进行教学,主要内容为对学生进行听后记的训练,通过对听力和语言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通过听写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2.通过书写训练、练习字帖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3.能够理解并简要表达课文中的主要意思。
4.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加强记忆力及记忆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第一单元《雨点》的故事内容。
2.教师准备学生练习用的字帖、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通过自然拼读的方法熟悉本课词汇,包括:雨、点、窗、早上、一点点。
2.教师朗读《雨点》故事,全班学生跟读,根据学生的情况可分组跟读、单独跟读,重点对学生着重练习单词的语音、语调、停顿等发音技巧。
3.学生针对所听内容记录自己能听到的关键词汇,可用表格记录下来。
学生听力记录完成后教师会抽点检查学生的结果,并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记录方法。
4.教师介绍汉字之间的组成规律,结合字帖进行字形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字形及笔画顺序。
第二课时1.聚焦句式,教师将课文中的句子逐一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跟读和模仿,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2.与学生一起分组完成情感引导方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互相分享自己对雨天的感受来反馈自己听《雨点》的感受。
3.帮助学生将所听到的关键内容整理,并撰写自己的听后记,要求并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4.学生将自己的听后记宣读给大家,教师对学生的表达方式进行点评。
教学效果评估1.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针对学生听故事后理解能力进行考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2.对学生的听写、书写能力进行督促和检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监督、点评,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教师可以通过课程作业旨在进一步检查学生对《雨点》课文的理解情况,这些作业也能促进学生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实施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多动手,较为实践地体验语文学习。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教案范文四篇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小黑板
2、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并能设计出小雨点的旅游线路。
教学难点:
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小红花小蘑菇等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见了一个好朋友,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好不好?
板书:雨点
今天老师还要把小雨点请出来跟我们一起玩,现在小雨点要检查一下小朋友们昨天的学习情况了。
(江河)→(海洋)→结束
↓ ↓ ↓ ↓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由(静)及(动)
由(小)及(大)
【教学理念】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节课教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3、互动2
学习第二句话
师: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呢?书上用了哪个词?(散步)
师:小朋友,你们散步吗?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
(学生模仿散步的动作)
师:谁能把这个词读好呢?
一年级教案《雨点》
一年级教案《雨点》一年级教案《雨点》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教案《雨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教案《雨点》1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雨点与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3、会写“半、巴”。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雨点与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能体现三个维度之间的和谐。
三条都是关于知识技能的目标没有涉及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所以教学目标没有体现新课程对于教学目标三维融合的要求。
对学生的培养不是孤立地从每一个方面进行,而是在一个环节中体现三个维度的融合。
良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开火车读,评议、正音。
〖反思识字和阅读应该是相互统一,互相补充的。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同时,阅读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意。
在这个复习活动中,识字复习强调了词语的再现,但趣味性不强,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且与文分离,不利于学生进入文本。
是否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1、提出读书要求:边读边想,你从他俩的对话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自由读。
3、检查识字情况:逐个出示“空、问、答、地、方”,分别指名读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4、指导读问句。
⑴ 谁能把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的话读一下?指名读,生评议(他读得像在问人家吗?);再指名读,学生再评议,;教师范读,;全班朗读此问句。
⑵ 小雨点儿是怎么问大雨点儿的?指名读。
(注意问的语调)你听明白小雨点儿到底想问什么了吗?5、指导朗读。
⑴ 借助书中插图体会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心情。
⑵ 学生看书,听老师范读。
(让学生比较哪句是高兴时说的话)⑶ 学生练读小雨点儿的话。
⑷ 学生自己试读大雨点儿的话。
一年级下册《雨点》教案
一年级下册《雨点》教案一年级下册《雨点》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雨点》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够自己独立设计出小雨点的旅游线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介绍。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正确、美观地书写“海、洋、跃”,并能够组成词语。
【教学重点】: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并能设计出小雨点的旅游线路。
【教学难点】: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小红花小蘑菇等小奖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昨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见了一个好朋友,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好不好?板书:雨点今天老师还要把小雨点请出来跟我们一起玩,现在小雨点要检查一下小朋友们昨天的学习情况了。
1.默写生字:落觉散步跑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练习本进行听写,并请四位小朋友到黑板上默写。
2.认读课文中的词语:池塘睡觉小溪散步江河奔跑海洋跳跃个读,小组读,齐读,看谁读的又准又清晰。
二、初步把握课文1、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小雨点非常满意,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小雨点今天要带我们去哪里玩?2、原来小雨点今天要带我们去旅游,但是它缺少一条旅游线路图,很苦恼,小朋友可不可以帮帮小雨点呢?下面请小朋友们结合老师的挂图和课本上的图画,边读课文边思考,并设计出小雨点今天的旅游线路图。
3.板书:开始→()→()→()→(海洋)→结束4.请两个小朋友到黑板上设计,其他小朋友小组进行讨论,帮助他们进行修改,设计一个最完美的旅游线路。
5.设计好的线路图开始→(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结束三、细读品味课文1、下面我们就拿着这个线路图跟着小雨点去旅游吧。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识读《雨点》这首诗,了解雨滴的含义及意象,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导入、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雨滴及大自然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谱《雨点》,理解其中的意象,认识大自然对人们的影响和力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引导,去思考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引发出对自然界的情感和爱护之心。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平常看到的雨滴图片、刮风的视频等,在展示中提问:“孩子们,你们看过这些雨滴吗?你们听到刮风的声音了吗?你们觉得这些有什么意义呢?”以此来引出学生对于雨滴的认知和对自然界的感受。
2.感受诗歌(15分钟)播放《雨点》这首诗的录音。
老师可以边朗读,边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做出动作,如拍手指、轻拍桌面等。
然后鼓励学生模仿诗中描写的雨滴落地的声音,体验雨滴落地的情感。
3.学习诗歌(15分钟)老师给全班分发《雨点》的歌谱,带领学生认识有五线谱和歌词构成的歌谱。
然后,按照学生水平,选择部分字词进行识读,解释其中生字词的含义。
再进行整体朗读。
4.情感抒发(15分钟)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和相关知识,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诗歌创作或者讨论,表达他们对雨滴和大自然的感受。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5.总结(5分钟)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对学生们的分享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想象力。
【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导入、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是本节课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以消化,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细致。
另外,本节课通过诗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雨滴和大自然对人们的意义和影响,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和爱护之心。
《雨点》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6篇)
《雨点》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6篇)《雨点》及反思篇1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春天到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
滴答,滴答,雨点落下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点》。
(板书课题“雨点”并读题。
)师:同学们,雨点在不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l.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师:课文一共有四句话,配有四幅图,请同学们按顺序,看图读和图有关的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查初读效果。
(1)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雨点到过哪些地方?(引导学生用“雨点落进”说话,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池塘图、小溪图、江河图、海洋图。
)(2)师:谁能把刚才四位同学说的四句话连成一句话说出来呢?(引导用“雨点落进”“和”说话。
)师:雨点来到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1.指导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并出示池塘图。
(2)感悟句子意境:雨点落进池塘里……(板书:睡觉。
)师:呀,小雨点怎么落进池塘就睡起觉了呢?生:因为池塘里的水静静的,没有大的响声,小雨点就睡着了。
生:池塘里的水很平,一动不动,小雨点在里面很舒服。
生:老师,我要是一个人在没有响声的地方,也会很快睡着的。
…………师:是呀,在一个很安静很安静的地方,我也会慢慢地睡着。
谁能把小雨点感受到的朗读出来呢?(3)生自由读。
2.指导读第二句。
(板书:散步。
)师:小雨点怎么会在小溪里散步呢?(出示:雨点在小溪里散步的图。
)3.指导读第三句。
(板书:奔跑。
让学生感悟“奔跑”的情景,并说出“奔跑”的感受。
)生:老师,我在奔跑的时候,张着嘴出气。
生:我奔跑的时候,大腿有点酸。
…………4.指导读第四句。
(1)一边想象,一边自由读句子。
(2)指名读句子。
(3)评读。
5.齐读课文。
四、凭借板书,复述课文师:谁能看着板书和图给大家介绍一下雨点落在哪些地方?各是什么样子?五、创设情境,进行语言拓展训练师:同学们,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呢?生:雨点还会落在雨伞上。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在识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3、有兴趣地写“方、半、巴”3个生字,进一步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下雨的情景录音机、磁带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方、半、巴”3个字。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小雨点》)(2)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
(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雨点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生自由和雨点儿打招呼,读准“点”和儿化音),让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喊它吧!2、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读文识字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然段,随机进行生字词语教学)第一段(1)出示词语“数不清”,读准字音,文中说什么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2)认读“云彩”、“飘落”,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从空中飘落。
第二段(1)读“半空”。
(2)出示“问”,文中是谁问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第三段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出示“地方”,“方”字读轻声。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雨点》教案、教学设计
1.过程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度。
2.方法目标:运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注重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字的发音和书写,对生词、短语进行讲解。
2.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讲解雨点的特点,如“滴答”、“滑落”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如:“雨点有哪些特点?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3.观察作业:请学生观察雨天的天气现象,记录下雨时雨点的状态、雨声的特点等,可以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家庭作业:请学生向家长介绍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包括雨点的特点、生词短语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
5.拓展作业:鼓励学生收集关于雨的诗词、歌曲、故事等,下节课与同学分享,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连线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仿写或创作与雨点相关的句子,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生词、短语的掌握。本节课涉及的生词、短语如“雨点”、“滴答”、“滑落”等,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记忆和理解这些词汇存在一定难度。
用《雨点》教一年级学生语文——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课堂语言基本规范和为人处世基本道德,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说能力。
2.通过《雨点》这个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美妙和神秘,增强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3.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理解、分析和表达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雨点》这个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充分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秘,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雨点》这个文学作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思考、理解、分析和表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课时安排本教案共设计两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45分钟):了解《雨点》并表达感受1.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雨的印象,并引出《雨点》这个课文。
2.以图片或讲故事的方式复现《雨点》中的场景,带领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和神秘。
3.阅读《雨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中的意思和思想。
第二课时(45分钟):学习五个字的表达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和分析,让学生掌握五个字:“轻柔而有力”、“绵绢般的”、“清晰而有节奏”、“分散着”、“一滴滴地”、等的基本表达方法。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五个字的表达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五个字表达方法的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通过讲故事、图片展示等方式,复现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和神秘,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阅读《雨点》,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和思想,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中的意思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和分析,让学生掌握五个字的基本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小组讨论和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五个字表达方法的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范本:《雨点》教案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最初接触语文学科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轻松而有趣的。
为了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教会孩子们爱护自然,关注环境。
在此,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份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范本:《雨点》教案,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学语文教学范本的编写方法和教学流程。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雨点》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理解雨的形成过程,明确“雨点”与“雨水”之间的概念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读课文、写简单的感想,理解语文课文要传达的主旨,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雨和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了解雨点的形成过程,理解天气变化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感悟文化内涵,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雨的形成过程,探究雨与水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了解雨的起源和重要性。
2、预习:在讲解前,让学生自主预读课文,在课本上划线或做一些简单的记号,标出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或问题。
3、讲解: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型。
4、朗读: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纠正朗读时的发音或语调错误。
5、讲述:教师再次讲述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
6、思考问题: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做出回答。
7、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问题,并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组员的意见。
8、展示:让学生向全班汇报自己组内的讨论成果。
9、总结: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学手段:1、生动形象的课件,同时呈现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图片和相关视频。
2、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年级教案《雨点》
一年级教案《雨点》一班级教案《雨点》1一,课前谈话1,小伙伴们,在学校里生活了好几个月,你们喜爱语文课吗?瞧你们一双双亮闪闪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肯定在语文课上学到了不少本事,能告知大家吗?评:①真厉害!②你学得真欢乐!③了不得!2,哇,还有那么多的本事啊,真了不得!那我可要来考考大家了噢。
老师刚才呀去采了很多苹果,每个苹果都有它的名字呢!你认识它吗?(逐个出示苹果:里,到,说,你,去,更,红,绿,有,云,雨,)前面四个,请四位同学来师:谁能把剩下的苹果全部采走呀?哇,真厉害。
那谁能把这么多的苹果一起采了?开火车采采!3,瞧大家这么仔细的样子,肯定采到不少苹果了吧。
瞧,苹果跑上去了,我们来认一认吧!(课件出示词语:下雨,月儿,哪里,船儿,出来,白云,不要,绿草)(“月儿”评:你把儿化音读得特别好听;你要是把“儿”读得再轻再快就更棒了,再试试好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4,我们再请一位小农民来采一采。
哇,小伙伴们个个都这么厉害,那这节课上呀,我相信你们也肯定能做到听课仔细、坐得端正、发言积极洪亮,是不是呀?好,那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问好。
二,导出课题1,看我们的小伙伴一个个聪慧可爱,我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好多的伙伴,它们呀可想和你们交伙伴啦!瞧,它们是谁?(课件出示雨点儿图片)2,对,它们是雨点儿。
今日,我们就来学学课文《雨点儿》。
写课题带拼音。
3,这个字你见过吗?“点”,谁来读一读。
(请三位,评:特别正确;声音洪亮的!)它的偏旁是——四点底。
题目会读了吗?(请2位,评:你读得很精确!很仔细!)我也想来试试好吗?手:瞧:这个呀是我的舌头。
范读三遍。
跟着着老师的样子试试吧。
4,谁也来试试!(指名2位,男生读,女生读,一起来)5,瞧,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雨点儿,我们叫它——。
谁来念念(请3位)那么这个呢?(请3位)6,真棒!你们知道吗,这两个新伙伴来的路上呀,还发生了一些小故事呢。
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三,初学课文1,请你打开课文翻到105页,听老师来朗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雨点》听后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雨点》听后记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雨点》为背景,围绕“关注自然、培养情感”的教学目标,通过“听”这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和认识雨的变幻和美好。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了解雨的由来和雨的种类。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于雨的感受。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2. 教学重点•通过听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雨的美好和变幻。
•帮助学生将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基础上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故事类语音资料、音响设备。
•学生:带好听力设备。
5.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雨点》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音频时间不到三分钟,随着渐进式的加强,最后变成了雷声和雨声震耳欲聋的感受。
音乐和声音交织体现雨的美好和神奇。
(2)认识雨通过解释引入语,引导学生找到及赏识下雨天的美好,提供雨的“成因”和“不同种类”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雨。
(3)言语表达组织学生为雨“定情感”,关注他们的表情、语言和情感,让他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帮助他们从语言中感受到雨的美好,从而产生“关注自然”的心态。
(4)课后拓展(可选)6.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用音乐、自然声音等肌肉体验的方法,让学生深入感知雨带来的美好和变幻,同时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感知、感悟和创造力,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听”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雨的美好和神奇,帮助他们发展基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从自然界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情感,关注自然,盼望未来。
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师父和指导者,鼓励和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知大自然的美好,把自然之悦带给我们大家。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雨点》这首儿歌。
2.学生能够理解儿歌中描述的雨点的形象,并能够感知雨水的力量和美妙。
3.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描述雨点的形象和感受。
教学重点:1.学习并背诵《雨点》这首儿歌。
2.理解儿歌中的意思,感知雨点的形象和力量。
3.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和描述雨点。
教学准备:1.《雨点》这首儿歌的歌曲录音和歌词。
2.雨滴模型或画面图片。
3.彩笔、彩纸、粘贴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窗外是否正在下雨,学生描述雨的形象和感受。
2.出示雨滴模型或画面图片,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联想和描述雨滴的形象。
二、学唱《雨点》(10分钟)1.教师播放《雨点》这首儿歌的音乐,同时展示歌词。
2.慢慢地,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唱歌,逐句教授歌词。
三、理解歌词(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听歌词,询问学生对歌词中描述的景物和感受是否有理解。
2.结合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解释一些生词和复杂词语的意思。
四、感受雨滴的力量(15分钟)1.学生坐到教室外的空地上,教师利用水龙头向学生头上滴水,给学生带来雨滴的感受。
2.学生描述自己感受到的雨滴力量和滴水时的形象。
五、用语言表达雨滴的形象(1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形状各异的雨滴图片,并向学生解释这些形状的由来。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雨滴的形象。
六、感受雨水的美妙(15分钟)1.学生集体观察雨后的景象,沉浸在雨后的清新气息中。
2.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感受到的雨后景象,以及雨水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妙。
七、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觉得雨点是如何形成的?雨水对大自然有哪些作用?2.学生用彩笔和彩纸设计并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雨滴形象作品。
八、总结与评价(5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
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雨点》
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雨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单元《雨点》。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雨、点、落、下、滴、答等)、词组理解(雨点落下的样子、雨滴的声音等)、句子结构分析及课后习题。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落下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雨滴的声音和雨点落下的样子,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词组“雨点落下的样子”、“雨滴的声音”。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雨滴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引出课题《雨点》。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2)学习生字词,让学生上台书写,并请其他同学评价。
(3)分析句子结构,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雨点落下的场景。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点落下的样子和雨滴的声音。
4. 例题讲解:分析课后习题,讲解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雨点》2. 生字词:雨、点、落、下、滴、答等3. 词组:雨点落下的样子、雨滴的声音4. 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雨点”和“雨滴”造句。
(3)课后习题第2题、第3题。
2. 答案:(1)见课本。
(2)例:雨点从天空落下,滋润了大地;雨滴落在窗户上,发出滴答的声音。
(3)见课后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雨景,用画笔或文字记录下来,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一年级《雨点》教案
一年级《雨点》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雨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的变化和雨后景色的美丽。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雨点》,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雨点的变化过程,以及雨后景色的美丽。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雨后的景色。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雨后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雨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的变化和雨后景色的美丽。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雨后景色的想象和描述。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对自然景色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 课文朗读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雨点》的熟悉程度,正确掌握朗读节奏和语气。
3. 生字词测试:通过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和生字词。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教案范文四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教案范文四篇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2、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3、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认识雨点的动态变化。
四、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点》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流动的样子是不一样的,那么,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自读,检查自读情况)师:读了课文,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师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2、互动1学习第一句师:雨点能落在这么多地方,该有多开心啊!小朋友们,你们想当小雨点吗?生:想。
师:快戴上你们的头饰,咱们都是这些小雨点,多可爱呀,风儿轻轻一吹,我们告别了云婆婆,落下来了。
落呀,落呀,你们看,我们落进了——池塘里。
(多媒体显示池塘画面)师:池塘里的水怎么样啊?(池塘里的水清清的,池塘里的水静静的)师:是呀,多清多静的小池塘呀,里面的水一点儿都不流动,它们都在睡觉呢,我们小雨点也在里面睡着了,慢慢地,我们睡着了,还做起了甜甜的梦呢!(边说边做动作,学生似乎睡着了)。
师:小雨点,你们都梦见了什么?(交流说话梦的内容)师:多么有趣的梦啊!那都是因为池塘这么香,这么甜呀!这个词语怎么读好呢?先听老师读。
(老师范读,学生评价)师:这个词语读好了,那么这句话一定能读好它,注意读这一句时要轻轻的,可不能吵醒正在睡觉的小雨点啊!下面哪个小朋友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加动作齐读)3、互动2学习第二句话师: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呢?书上用了哪个词?(散步)师:小朋友,你们散步吗?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学生模仿散步的动作)师:谁能把这个词读好呢?(重点读好“散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雨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雨点》(任务描述文本内容教案:《雨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雨点》,主要内容是通过描述雨点的形象和雨后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3.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后景象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朗读技巧的掌握。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后景象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雨滴道具。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播放一段雨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雨天的景象。
引导学生思考雨点的作用和特点。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字形。
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
3. 课文朗读(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让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交流感受。
4. 课文讲解(10分钟)老师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雨点的作用和雨后景象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自己见到的雨后景象。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想象的雨后景象。
老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板书设计(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画出雨点和小花,让学生用粉笔在雨点和小花之间连线,表示雨点落在小花上。
7. 作业设计(5分钟)作业题目:请用生字词写一篇关于雨后景象的短文。
优化后的文本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我们通过《雨点》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本课旨在培养孩子们对雨点的观察、对雨后景象的想象,以及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
教学目标明确,孩子们需要掌握生字词,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们重点讲解了生字词,并让他们通过造句来加深理解。
在朗读环节,我们注重语音语调的感染力,让孩子们在分组朗读中互相学习、交流感受。
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
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动态的变化,认识他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4、随文认识“落”、“进”两个字并能正确书写,了解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2、了解它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或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受意境之美、语言之美。
教学准备:本课的教学课件,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图片,雨点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口述谜题: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猜猜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很容易就猜到是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雨的诗歌,名字叫《雨点》。
板书课题:雨点。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在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吧。
1、课件放映课文制作的动画。
师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乌云,不一会儿,雨点落下来了,落在不同的地方,给大自然带来了乐趣……2、诗歌写得多有趣啊,你们想读一读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多读几遍。
3、检察自学。
⑴抽读词语。
(课件出示)指名拼读词语:落进睡觉小溪散步江河奔跑海洋跳跃指名读,学生当小老师读。
⑵生字读好了,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
4、指名逐句读,师生评议(指导读好“睡觉、散步、奔跑、跳跃”体会雨点的变化。
)过渡:课文读通了,怎样才能读好呢?我们再深入地学习,把课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会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动画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印象,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好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雨点》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雨点》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雨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他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听老师说一则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猜猜这是什么?(雨)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3、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读通,整体感知1、引导自读课文。
a、小朋友说说自己积累了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利用儿歌记住字形,边看图边借助拼音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b、学生充分自由读书。
2、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学生,了解自读情况。
3、学生汇报自读情况。
a、认读生字词。
(说说哪些字是自己通过读书认识了的,哪4、学生联系画面解决问题:如:因为小溪里的水在缓缓流淌,雨点落进小溪,随着溪水流淌,就像散步那样自由自在……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池塘、小溪、江河、大海的不同特点,想象小雨点落进其中的不同姿态。
5、再读抓住“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等词,把自己想象成小雨点体会此时心情,从而使学生走进诗歌情境,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新奇和快乐!6、感情朗读诗歌,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情表达内心的感受。
四、赏读背诵,积累内化1、情境背诵。
教师提示:小朋友看着板书和图画给大家介绍雨点落在哪些地方,各是什么样子的。
2、表演背诵。
(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乐曲表演)五、创设情境,迁移运用1、小朋友的书读得真棒!你们注意观察过吗?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呢?它们又是什么样子呢?(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2、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把看到的情景也作成一首小诗吗?3、朗诵诗,师生评价。
六、写字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雨点》教后小记
《雨点》是一首清新质朴的儿歌,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
“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四个拟人化动态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雨点在不同地方不同形态,符合儿童思维特点。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
教学伊始的第一遍读,我便用语言创设一个童话情境“有一天,云妈妈对她的孩子雨娃娃们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
要自己到外面美丽的世界去看一看吧!’听了云妈妈的话,雨娃娃们纷纷离开了雨妈妈。
他们去了哪儿呢?读一读儿歌,告诉老师。
”让孩子在童话情境中读儿歌,整体感知,感受阅读的兴趣。
童话让儿歌内涵丰富起来。
孩子在读儿歌过程中,不只是学习语言,陶冶情操,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