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2《池上》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2《池上》说课稿

《池上》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池上》是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的第12课,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帮助
妈妈拔草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尊敬劳动,培养孩子们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懂/读懂课文内容,认读生字生词,理解课文
的基本情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传
递信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并勇于实践和助人为乐
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基本情节,认读生字生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理解人物内心的想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热身
通过观察图片,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预测故事的大概情节。

2. 导入
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教学
•第一遍朗读:教师朗读全文,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

•第二遍朗读:学生跟读,注意重音和节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生词,理解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理解人物内心的变化。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变化,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对话。

4. 结束
总结课文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文《池上》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启发学生分析人物表情、动作,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是我对《池上》这篇课文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教学。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浮、萍、踪、迹”4个生字,正确书写“采”。

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重点难点1.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诵读体会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谈话:我知道小朋友们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呢?2.今天我们又要研究一首新的古诗《池上》。

(板书课题《池上》)3.师简介作者。

二、初读感知,感受节奏1.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检查字音是不是都读准了。

3.逐句检查朗读,认识生字“踪、迹、浮、萍”。

(我看见小朋友们都坐得端端正正,说明大家已经读好了。

老师要检查了,谁来挑战呢?)(1)出示“撑小艇”。

抽两个孩子拼读,要求读好后鼻音。

以词带句,齐读“小娃撑小艇”。

(2)出示“踪迹”。

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平舌音“踪”,重点识记“踪”。

以词带句,齐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3)出示“浮萍”。

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后鼻音“萍。

”(“浮”左右布局三点水,申明它和水有关;“萍”上下布局草字头,申明它和植物有关。

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东西)结合浮萍的图片认识“浮萍”。

浮萍是漂泊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精确朗诵诗句“浮萍一道开”。

4.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5.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1)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配音范读)(2)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诗?教给你们一个小诀窍: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样会破坏诗的韵味。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案

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池上》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池上》,并尝试背诵。

3.初步感知古诗大意,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中包含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大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感受诗歌中包含的童真、童趣。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1.孩子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些什么呀?2.你们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多么有趣啊!那古时候的小朋友又是怎么玩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瞧瞧他们的童年生活吧!孩子们,准备好了吗?3.打开时空大门我们回到了清代,看,在一片树林里,一个可爱的牧童正骑在牛背上高兴地唱歌,突然,他发现了树上的鸣蝉,想要去捉住它,所以赶紧闭上了唱歌的小嘴巴。

你们记得这首诗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出示《所见》诗带图4.多么有意思的画面,原来这里的孩子以捕蝉为乐。

告别可爱了的牧童, 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又进入我们的视野,看,他们沐浴着春风,放飞着一只只漂亮的风筝,他们是多么的快乐。

连诗人高鼎也被他们的快乐感染,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名篇。

出示《村居》诗带图5.咱们继续前进。

这次打开时空大门,我们回到了唐朝。

咦!我们来到了哪里?美丽的荷花池。

那么在这个地方又有什么童年趣事发生呢?就让我们赶紧走进《池上》去看一看吧。

(板书)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瞧,池上的景色多美,你看到了什么?(生答)你们喜欢这样的景色吗?(喜欢)带着自己的喜欢抽读、齐读。

2.师范读。

请打开课本67页,左手压书(生:右手指字)仔细听老师读,听准字音。

3.自读。

你会读了吗?注意左手压书(生:右手指字),读准字音。

4.请读。

谁愿意来读一读?引导评价:字音读得真准确!(学生评)5.大组开火车合作读。

部编一级语文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部编一级语文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教案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诵,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感情态度价值观: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感觉农村孩子朴素、单纯的童心之美。

教课要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境界,领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累积。

教课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联合诗句睁开想象,领会童年的单纯与快乐,与古诗境界产生共识。

2、品尝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影”等词语感觉诗人炼字之妙。

教课准备:1、教课多媒体演示文稿。

(文字、图像)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有关资料。

教课时间:1课时。

教课过程:一、调换累积,导入新课1、师:此刻已经是初夏节气,礼拜天我经过南湖畔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容,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沟通自己累积的对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日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季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对于白居易的平生、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贫穷,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认识,他写了好多诗,揭穿统治者的豪侈腐化,即出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许多描绘山川光景的小诗。

他的诗朴素自然,平常易懂,老小能读。

白居易一世写诗3600 多首,是唐代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畅。

2、检查初读状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谈谈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3篇)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3篇)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1、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

语文课堂总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思路进行教学,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希望学生都能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对古诗的浓厚兴趣。

我想古诗教学应体现“诵读为本,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原则,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古诗文化准备。

2、享受孩子的童年,那是因为孩子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创造。

《池上》“偷”字用得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把这种真实传递给孩子,就构成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三个生字“撑、艇、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文字、图像)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课前准备:展示拍摄的荷塘美景,感染气氛,激发兴趣。

1、孩子们,夏天快要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2、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它做为见面礼给你们带来了,愿意和老师一块分享快乐吗?看到什么就大声说出来吧!(课件展示: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3、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和谐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的结合,转变了学生对学习古诗那“之、乎、者、也”的枯燥感觉,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心理基础。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古诗⼆⾸(池上/⼩池)》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的两⾸古诗,分别是唐代⽩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的《⼩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个可爱的顽童形象;《⼩池》则描绘夏⽇的⼀处由泉眼、流⽔、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景,富有夏天⽣活情趣。

诗歌语⾔浅显易懂,朗朗上⼝,有利于学⽣诵读理解。

2.课⽂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中华传统⽂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道开”表现得不够,⽽且没有“开”;《⼩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显得“⼩池”不⼩。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由两⾸古诗组成,但⼀篇课⽂相对⽽⾔是⼀个整体,从优化的⾓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前,学⽣已经通过课⽂和语⽂园地,学习了10⾸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是不容易理解,甚⾄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具体情况采⽤不同的策略⽅法进⾏教学。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孩顽⽪、天真的形象以及⼩池夏⽇美景。

3.能正确认读“⾸”等12个⽣字新词,正确读记“泉⽔”等8个词语。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汇报课《池上》教学设计执教内容: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池上》执教老师:聂丽芳教学目标:1、会认本诗中的5个生字,正确、端正地书生字“采”。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其中蕴含的童真童趣,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孩子们,在上新课之前,咱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古诗接龙,游戏规则是我说上一句,你接下一句。

听清楚了吗?好,游戏开始——看来呀,我们班有很多小诗人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又要和一首新古诗见面了,请拿起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

看到课题,你会想起哪个地方?古诗所要告诉我们的事情就发生在池塘上,那在池塘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读诗去吧!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明要求,读古诗。

孩子们,学习古诗是有方法的,掌握了这个方法呀,古诗学习起来既简单有有趣。

这节课呀,老师就想把这个秘诀传给你们。

认真听好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之第一步:一个字——“读”,怎么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诗中如果出现了读不来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来帮忙,也可以问老师,还可以请教自己的同桌,最后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任务了。

(1)、检查生字的读音。

①、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

②、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③、猜字谜识记“撑”和“踪”。

④、看图识记会意字“采”,指导书写“采”字。

⑤、课件出示古诗,指名学生读准古诗。

(2)、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

①、师生合作读古诗:老师读每一行前面的两个字,学生读后面的三个字。

②、师生合作读古诗:老师读一行,学生读一行。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第1篇】这是21课《古诗两首》中的首。

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乡村小儿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后,不知道藏匿行踪悠然冲开浮萍的情景,突出了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

本诗对孩子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

于是教学时我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孩子通过自读感悟,讨论体会到小儿的天真可爱。

一、以古诗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过或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

孩子们说得很多。

2、说说这些诗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儿童?(天真、活泼、可爱)二、学习古诗《池上》1、出示《池上》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读到了什么?指名说,并读出来。

孩子们说读到了可爱,顽皮2、自由读,说说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了他的这一可爱、顽皮?孩子们自由读着。

生:我从“不解藏踪迹”中读到的。

看这个小孩子偷采了莲耦,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由船把浮萍分开后留下的一条水路。

生:我觉得不是想要,而是不知道要隐藏,这样才突出小孩子的可爱。

生:我也赞成他的意见,你看图上,小孩子看到船工过后留下了一道水路,一点也不着急,反而有高兴的神色,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

如果像**所说,那小孩子看到身后的水路,应该很着急才是。

师:说得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希望我们同学在回答时也要像他们一样,说得让人信服。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

那个孩子应该不是采的莲耦,要是那样的话,他一个人很危险的,下河到水底去采,他妈妈能放心吗?生:噫,那时候的小孩子都会游泳的。

生:是,我也认为小孩子不是采的耦,而是莲蓬,你们看他的小船上放的都是莲蓬。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不仅要善于从文字中找到答案,还要善于观察课文给我们的插图。

生:那什么是莲蓬?是莲花吗?生:不是,是莲花开谢后结的子,就是花里的花心了。

莲子就在里面,也就是种子了。

师:你懂得真多,不错。

还有什么问题吗?生:老师,我从图上感觉到这个孩子偷采了莲蓬后,一点也不难过,反而很高兴,让我觉得他非常可爱,也非常顽皮,也许他正为自己的的行为而得意呢?师:哈,你真有想像力,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把这一可爱的形象写出来了。

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教案、教学设计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尝试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
“课后,请同学们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表达你对大自然的热爱。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分享大家的作品。”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课后请同学们认真复习《池上》这首古诗,做到熟练朗读和背诵,加强对古诗韵律和意境的理解。
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池上》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学生能够认识并学会本课生字词,如“池、草、叶、落”等,掌握相应的笔画和结构。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表达,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启发、讨论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方法目标: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露’字在这里表示刚刚露出水面,‘尖尖角’形容荷叶刚刚长出的样子。‘早有蜻蜓立上头’说明蜻蜓早已飞到了荷叶上。”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诗句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句诗句进行讨论。大家可以结合诗句的意思,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景象,以及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分析:《池上》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2古诗二首第一首。

本诗的主题是感悟天道,任性自然,白居易通过描写家中少女调皮贪玩,偷采白莲一事,歌咏了小娃的天真,赞美了生命的活泼生机。

教学方法:1、吟诵教学法的替换式用读诵和吟咏替换传统的朗读,经过反复读诵和吟咏让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

2、传统古诗教学方法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表演等。

教学过程一联系已知,引出诗题1、由《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吟诵,谈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引出诗人白居易的故事。

2、介绍白居易(顾况戏乐天,西湖修水利,退休修整庭院;代表诗作——热爱生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引出《小池》,介绍白莲(唐朝时候白莲在北方十分稀少,白居易从南方移植了一些,因此非常珍爱。

看图说感受,引出“纯净美好”的意思。

(设计意图:联系已知所学内容与本课所学建立联系,用吟咏的方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吟诵体验与知识)二识字正音,字词学习1、读准字音,教学诗中生字、词语(1)娃女:女子。

圭:美玉。

娃:美丽的女子小娃:美丽的少女(2)采利用古汉字理解字义偷采:偷偷地悄悄地采莲。

不是偷窃偷盗的行为(3)踪迹联系《雪地里的小画家》理解,在行动中所留下的可察觉的行迹(4)浮萍偏旁表义三点水草字头猜测是长在水中的植物;看图认识浮萍很多很密没有根,不染污泥洁净美丽2、读诵全诗,说一说诗意。

替换式:用读诵替换朗读便于学生接受,也可以更好地听清楚平上去入的声调变化。

理解古诗大意和创作背景,再次读诵全文。

小娃是白居易家中的少女,她十分喜爱白莲,瞒着作者偷采白莲,还不知道掩藏自己的踪迹,作者正是被她的天真无邪逗乐了。

从吟咏录音中也可以感受出白居易对小娃的慈爱之情。

三理解诗句,品味诗韵1、利用吟咏文字谱,读好诗文的高低长短。

听吟咏音频结合理解感知诗歌意象。

2、押韵学习让学生找一找本诗的韵是什么,圈出回开两个字,由韵母“ai”引向全诗的基调,即开阔开朗之感(设计意图:了解感知诗的押韵,了解相关知识,感受押韵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课题:《池上》
课型:古诗教学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会写“采”字,会认“踪、迹、浮、萍”四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以及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小娃活泼、可爱、天真、俏皮的形象。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中“撑”“偷”两个动词的意义。

2、大胆展开想象,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体会“撑”“偷”的含义,了解重点字词在诗歌中表达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故事导入:有一个小男孩他特别调皮,有一次他在炎热的夏天在外面偷采白莲,他以为自己很聪明,可是没想到这一切都被大诗人白居易看到了,记在了心里。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白居易大诗人的脚步去看一看吧。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歌导入,揭示诗题
要求:
1、复习学过的古诗
2、在诗意浓厚的优雅旋律中积淀语文素养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三、理解诗歌,品读字词。

(1)撑
(2)偷
(3)采
1
(4)指导采的书写
要求:对这几个重要动词理解透彻,并能通过动作体会到小娃当时的心理活动。

四、再读诗歌,感受意境
要求:从整体上理解整个过程,并能感受到小娃天真可爱的性格特点。

五、背诵诗歌、情感升华
要求:通过对唐诗的品读与理解,激发对唐诗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2。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优秀教学教案(优秀8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优秀教学教案(优秀8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优秀教学教案(优秀8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优秀教学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池上》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娃娃生活的一件小事: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高兴极了,竟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回家去,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

诗人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

第二句的“偷采”和第三句的“不解”,把一个顽皮、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知识目标:借助拼音认读5个生字,正确、端正地写出8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以及对美好童年的珍视。

教学重点:认读5个生字,正确、端正地写出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品析人物,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边读边想,边看边想,合作探究,解决疑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谈感受2、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上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2、师: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

(揭示课题)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课件展示学习要求:自由读《池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自读检查;①合作学习字词,指出需要注意哪些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我们要注意哪些生字娃娃的名字,还要注意哪些生字娃娃的外貌呢)②学生当小老师教读生字,重点指导“萍、艇、撑、踪”等平翘舌音的读法,教写生字,注意“萍”是上下结构的字,“艇”右边是“廷”。

③点名读古诗(正音,理清节奏)④齐读古诗三、诵读诗句,品析人物孩子们,生字娃娃我们都已经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认识诗中的那个小朋友吧。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浮、萍、踪、迹”4个生字,正确书写“采”。

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重点难点1.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诵读体会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谈话:我知道小朋友们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呢?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池上》。

(板书课题《池上》)3.师简介作者。

二、初读感知,感受节奏1.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检查字音是不是都读准了。

3.逐句检查朗读,认识生字“踪、迹、浮、萍”。

(我看见小朋友们都坐得端端正正,说明大家已经读好了。

老师要检查了,谁来挑战呢?)(1)出示“撑小艇”。

抽两个孩子拼读,要求读好后鼻音。

以词带句,齐读“小娃撑小艇”。

(2)出示“踪迹”。

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平舌音“踪”,重点识记“踪”。

以词带句,齐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3)出示“浮萍”。

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后鼻音“萍。

”(“浮”左右结构三点水,说明它和水有关;“萍”上下结构草字头,说明它和植物有关。

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东西)结合浮萍的图片认识“浮萍”。

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4.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5.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1)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配音范读)(2)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诗?教给你们一个小诀窍: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样会破坏诗的韵味。

画斜线的地方要稍稍停顿,但要读得声断气连。

11.古诗二首 池上(教案+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1.古诗二首 池上(教案+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池上教案+说课稿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浮、萍、渠、迹”4个生字,会写“采”1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好诗歌的韵律读出诗味,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

3.情感目标:热爱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以及对美好童年的珍视。

教学重难点1. 吟诵中理解诗句的含义,展开想象感悟诗文的意境,与体会童真童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吟诵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诗题1.小朋友们,你们是活泼可爱的现代儿童,在遥远的古代那些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你们想知道吗?今天陈老师和大家一起吟诵着走进古诗《池上》。

来,伸出小手跟老师写诗题(“池”左边三点水,右边“也”字),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一生写了3600多首古诗。

有一天,他来到荷塘边,不仅看到了这儿的美景而且遇到一个有趣的儿童,于是随口就吟诵了古诗《池上》。

2.齐读诗题,解释诗题。

(出示课件)二、循序渐进,学习生字1.荷花池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2.指2名学生朗读并给出评价。

(课件出示古诗)3.学习生字“采”。

(出示课件)①出示“采”字演变过程的图画,让孩子们在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掌握生字。

②给“采”字组词。

(采花、采果、采白莲)齐读词语。

③谁来告诉老师写“采”,指一名同学说,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采”字,并指出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④学生写“采”字,指一名学生上台写,并给出评价。

三、初读古诗,感受吟诵。

(一)朗诵古诗,感受吟诵。

1.猜字谜的游戏结束了,我们随诗人回到池上,古人一看到诗词文就会手舞足蹈,来拍手读,跺脚读,手、脚合起来边拍手边跺脚边读古诗。

2.师范读吟诵调《池上》。

这种读书方法叫中国式读书方法---吟诵,想不想学?3.生跟师吟诵一遍。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 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古诗二首》中的《池上》。

此诗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荷塘的宁静美景,通过对荷花、蜻蜓、鱼儿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池上》;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并能用图画或语言描绘诗中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通过观察和想象,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热爱。

教学难点1. 诗中意境的理解与感受。

2. 诗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与运用。

3. 学生的朗读与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诗歌内容、解释重点词语。

2. 诗歌朗读录音,用于指导学生朗读。

3. 画纸、彩笔,用于学生创作描绘诗中意境的图画。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展示夏日荷塘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荷塘的兴趣,导入新课《池上》。

2. 初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解析课文: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解释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4. 朗读体会: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5. 观察想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荷塘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意境。

6. 创作表达:学生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自己心中的荷塘,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感受自然。

板书设计1. 课题:《池上》2. 诗歌内容:分行书写诗歌全文。

3. 重点词语:列出并解释诗中的重点词语。

4. 诗歌意境:用图画或简短文字描绘诗中意境。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池上》。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池上》|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池上》|人教部编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展示。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习了《池上》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还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些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类似的美好。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学生们对朗读和表演很感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显得拘谨。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组织一些类似的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放开自己,提高表现力。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环节,虽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总结,但仍有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为了提高课堂总结的效果,我可以在课后整理一份详细的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朗读与背诵:通过正确朗读与背诵《池上》,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语感。
-生字词的掌握: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词,如“池、草、莲”等,理解其在诗中的意义。
-诗句意思的理解: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把握诗中描绘的夏日池塘景象和儿童采莲的情景。
-诗歌意境的感悟:引导学生体验诗中的意境,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童趣的捕捉。
3.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升沟通交流能力。
5.培养学生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中的生字词和句子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诗中体会作者关注儿童成长的态度,激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韵律美和对生字词的掌握。对于难点部分,如理解“童趣”,我会通过图片和情景模拟来帮助大家理解。

池上教学设计(精选3篇)

池上教学设计(精选3篇)

池上教学设计(精选3篇)池上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生字认读和书写:采、藏、踪迹、撑、艇、浮萍、道、解;首、采。

2.理解“撑、采、小艇、解、踪迹、开”的含义。

读通诗句,知晓诗意。

3.通过朗读和对诗人写作背景的了解,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12.《池上》教学设计(一)引出课题1.《古诗二首》是哪二首?(1)第一首是《池上》,第二首是《小池》。

(2)首是一个量词。

一(首)诗一(首)歌2.《池上》和《小池》中都有一个“池”字。

(水池、鱼池、莲花池)师:图片上这个蓄满水的池子,就是水池。

当池子养满鱼,这就是一个鱼池。

当池子长满莲花,便成了一个“莲花池”。

师:看到这个莲b 花池,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师:美丽的莲花池上面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构成一幅动人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池上》这一首诗,看看莲花池上的小娃在做什么。

3.诗四句(二)小娃撑小艇1.出示图片师:小娃在干什么呢?2.正音、释义:撑小艇3.诵读小娃撑小艇(三)偷采白莲回1.看图说话: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1min预设:采莲蓬、采莲花2.你还可以用“采”组什么词?……1min预设:采蘑菇、采药、采花师:花开了,咱们可以去采花。

蘑菇长大了,咱们可以去采蘑菇。

果子成熟了,咱们可以去采果子。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棵果树,上面有个红果果,谁能帮我采下来?(指生采果子)……0.5min师:大家瞧(指屏幕),这就是小朋友采果子的样子,用手把果子摘下来。

其实,这就是古时候的“采”字。

慢慢的,上面的手变成了“爪字头”,下面的果树变成了“木”,变成了咱们现在的这个“采”字。

让我们一起写写“采”字吧。

……1min 3.小娃偷采白莲的心理活动白莲和莲蓬可以随便采摘吗?不能,所以小娃采的时候在想什么?3.小娃是如何采摘白莲的怎么“采”?预设:偷偷地、悄悄地、轻轻地4.观赏白莲,配乐渲染白莲之美。

……2min【可爱的小娃】怎么“采”?预设:慢慢地、轻轻地……1min 5.朗读:偷采白莲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上》教学设计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2.揭题《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3.学生齐读题目。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2)教师小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

(1)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

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4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一、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
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点:
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这就是《池上》。

﹙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

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

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
⑴学生练读。

⑵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读
2、说诗
⑴提出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⑵学生练说。

⑶教师引导指点。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3、写感受
⑴提出问题。

写下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体会。

一两句也行/
⑵交流评价。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

读、说、想、写贯穿整个环节。

(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

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池上》,并默写。

2、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

3、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

板书设计:偷采白莲回
池上童真、童趣
不解浮萍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