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学生玩手机利弊
口语交际:辩论
![口语交际: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6cf46a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8.png)
口语交际:辩论
辩题,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
正方观点,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积极的。
反方观点,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消极的。
正方观点:
首先,手机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和获取信息。
通过手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各种学习资料,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手机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沟通和社交。
在手机上,他
们可以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分享生活点滴,增进彼此之间的了
解和感情。
最后,手机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娱乐和放松。
手机上的各种
游戏、音乐、视频等娱乐内容可以让他们在闲暇时充分放松自己,
减轻学习和生活压力。
综上所述,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积极的,它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社交和娱乐,是一种有益的工具。
反方观点:
首先,手机过度使用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效率和注意力集中。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让他们分散注意力,无法专心学习。
其次,手机使用过多会影响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健康发展。
过
度沉迷手机会导致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淡薄,甚至导
致孤独和抑郁。
最后,手机使用过多还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眼睛疲劳、颈椎问题等健康隐患。
综上所述,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消极的,它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社交和健康,应该适度使用,而不是过度沉迷。
结论:
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因此,我们应该在使用手机时注意适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
其消极影响。
家长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青少年手机使用的引导和监管,让他们健康、合理地使用手机。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https://img.taocdn.com/s3/m/b07f11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1.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
大家好!我是今天辩题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的正方代表。
我将从
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社交交流、拓宽知识渠道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学生使用
手机的利大于弊。
首先,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如今,手机上的各类学
习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料,不再局限于
教室和图书馆。
例如,中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学习应用程序进行知识点
巩固和复习,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此外,手机上的互联网资源也为学生提
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阅各种主题下的文章、论文以
及各类学术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最后,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于拓宽知识渠道。
手机上的各类应用程序
和互联网资源使得青少年更便捷地接触到各种知识。
通过手机,中学生可
以浏览资讯网站,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新闻信息,
增长见识。
他们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学习应用学习外语、音乐、绘画等才艺,发掘自己的潜力。
通过手机,中学生可以订阅各类知识讲座、研讨会等,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当然,中学生使用手机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比如沉迷游戏、过度使用手机等。
但是,这些负面影响正是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和管理,而
不是完全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
综上所述,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大于弊。
通过手机,中学生可以提高
学习效率、促进社交交流、拓宽知识渠道。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手机的作用,
科学合理地利用手机,让手机成为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助手,而不是成为他们的负担。
谢谢!。
辩论中学生玩手机的利与弊
![辩论中学生玩手机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32c9a3c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6.png)
辩论中学生玩手机的利与弊正方一辩: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和对方辩友,大家好!社会在不断发展,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手机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已经取代了书信和固话,它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增加了休闲娱乐方式,同时也加快了网上购物的速度。
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13.06亿户,智能手机普及率为58%,在县城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低头族。
手机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包括娱乐。
青少年也需要手机,因为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
青少年使用手机可以与同学交流,增进友谊,解决问题。
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记录有意义的瞬间,里面的闹钟、天气、计算器等装置也很实用。
手机可以听音乐、聊天等,随身携带,出门可以不带钱,但不能不带手机,用手机支付更方便快捷。
当学生外出时,手机可以做导航,玩手机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眼、脑、手的反应速度等。
随时随地快速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时事,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百度一下都解决了。
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新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在玩耍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对于激发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学生不断创新,民族才有希望。
因此,我方认为,中学生玩手机是利大于弊的。
正方二、三辩:手机对于全体人类都是有益的,为什么对中学生就有害呢?如果他们在课堂上玩手机,可以要求他们关机。
如果是引发攀比,可以让他们戴手表。
如果是引发盗窃和抢劫,可以让他们带钱。
政府和学校在没有调查清楚就开禁,而不是想办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无能的表现。
我们并没有说要不停地玩手机,而是认为中学生玩手机是有益的。
吃水果蔬菜能补充维生素,但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吃。
关于辐射问题,辐射是一种自然现象,所有物体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送热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比如紫外线、红外线等等,并未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接受到的辐射并未过量。
对于手机辐射也是一样,只要使用不过量,就不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之利弊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之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aa6a7c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1.png)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之利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工具。
中学生使用手机也存在着一定的利弊,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一番探讨。
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1. 方便的沟通工具:手机可以让中学生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随时随地进行沟通。
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他们感到安心和获得支持。
2. 学习工具:手机可以通过安装各种学习类的APP,比如语文数学的题库、考试复习资料等,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3. 娱乐和放松:手机可以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比如游戏、音乐、视频等,可以让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娱乐和放松。
中学生使用手机也存在一些弊端:1. 分心影响学习:手机可能会让中学生分心,影响他们的学习。
尤其是在课堂上,如果中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社交媒体,会严重干扰学习效果。
2. 网络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逐渐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中学生可能会接触到不良的信息,受到网络欺凌等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3. 社交隔离: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让中学生与周围的人产生隔阂,影响与家人和同学的沟通交流。
既然中学生使用手机存在利弊,那么我们就应该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使用手机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 健康使用:中学生应该有规律的使用手机,避免过度沉迷。
可以通过制定手机使用时间表,让中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手机,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活动和运动。
2. 合理安装APP:中学生使用手机安装APP时,应该注意选择适合的学习类APP,避免沉迷于娱乐类APP。
家长和老师可以进行指导和监督。
3. 加强安全意识:中学生在上网时要注意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遇到问题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
中学生使用手机既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健康合理地使用手机,更好地发挥手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使手机成为他们的助力而不是负担。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bf40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f.png)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正方(支持中学生带手机)开篇陈词:1.中学生带手机可以方便联系家长,及时沟通生活和学习情况。
例如,在上学或放学途中,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联系家长时,手机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
2.中学生带手机可以随时获取信息,比如天气预报、新闻资讯等。
这有助于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3.中学生带手机也可以促进学习,例如使用教育应用或在线资源来辅助学习。
反方(反对中学生带手机)开篇陈词:1.中学生带手机容易造成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问题,影响学习。
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会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中学生带手机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增加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风险。
近年来,青少年因为泄露个人信息而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案例不断增加。
3.中学生带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课堂效果。
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正方一辩反驳:1.虽然手机确实存在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手机的错。
中学生应该被教育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是被禁止带手机。
2.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这并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者的问题。
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和监督,以确保他们正确地使用手机。
3.至于课堂效果问题,我认为这取决于使用手机的方式。
如果中学生只是利用手机查找资料、辅助学习,那么手机并不会影响课堂效果。
反方一辩反驳:1.正方辩友提到应该教育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但是现实是很多中学生并没有自觉性,他们容易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
因此,禁止中学生带手机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2.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欺凌、诈骗等问题确实存在,而且近年来越来越严重。
这并不是否定手机的作用,而是提醒我们中学生带手机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3.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过度使用手机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即使有些中学生能够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但是大多数中学生仍然难以做到。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437e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0.png)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正方,青少年使用手机有益处。
首先,手机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产品,给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通过手机,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各种学习App进行知识的获取和学习。
比如,有很多手机应用可以帮助青少年进行语言学习、数学学习等,这些都是手机给青少年学习带来的便利。
其次,手机也可以帮助青少年进行社交和交流。
在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
通过手机,青少年可以和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可以参与到各种社交平台上,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互动。
这有助于青少年的社交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此外,手机还可以帮助青少年进行娱乐和放松。
在学习之余,青少年也需要适当的娱乐和放松。
手机上有各种各样的游戏、视频、音乐等娱乐资源,可以帮助青少年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
因此,可以看出,青少年使用手机是有益处的。
手机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社交、娱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
反方,青少年使用手机有害处。
然而,青少年使用手机也存在很多负面影响。
首先,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影响青少年的视力健康。
现代手机屏幕都是电子屏幕,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近视等问题。
据统计,现在青少年近视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长时间使用手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其次,手机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影响。
现在手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良信息,比如色情、暴力、低俗等,这些信息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社交。
过度沉迷手机会导致青少年对学习和社交的兴趣减弱,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因此,可以看出,青少年使用手机也存在很多负面影响。
手机对他们的视力健康、心理健康、学习和社交都会造成影响。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
名人名句:1. 乔布斯曾说过,“技术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这句话提醒我们,手机作为一种技术产品,如何使用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e169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0.png)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使用手机。
1. 保护学生的注意力和健康。
手机使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成绩下降。
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显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对学生的健康有害。
2. 防止手机成为学生的依赖和隐私泄露。
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形成依赖,影响学习和生活。
此外,手机使用也容易泄露个人隐私,对学生的安全构成威胁。
3. 促进学生交流和社交。
禁止使用手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和社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使用手机。
1.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手机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阅资料、阅读电子书等。
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手机使用需要学生自觉控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3. 适当使用手机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手机上的各种应用和软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1.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帮助我们,也可以伤害我们。
” ——乔布斯。
2. 经典案例,日本某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校的学习氛围和班级纪律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尽管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但考虑到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应该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注意力和健康,防止手机成为学生的依赖和隐私泄露,促进学生交流和社交。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提供学习和信息获取的渠道,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学生手机辩论赛2千字
![中学生手机辩论赛2千字](https://img.taocdn.com/s3/m/03c130e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62.png)
中学生手机辩论赛2千字篇一: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编者立论:(3分钟)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立论,对方列举手机的很多好处,仿佛让我置身于一个手机卖场,正感受着一位口才一流的销售人员高超的销售技巧,也让自制力不强、判断能力尚未成熟的作为初中生的我有些动心。
但静下心来一想,不对呀?对方辩友讲的是制造商赋予手机本身的利处,还是手机被初中生使用之后产生的利处呢?概念似乎不一样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今天的辩题:初中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利与弊。
通过对此辩题的分析,我们得到,首先今天需要辩论的手机使用主体是初中生,而非其他成年人。
其次,手机使用的地点为初中生校园,而非校园以外的地方。
再次,我们是比较利弊,而非它不相关的事件。
三点之外的东西将不是我们辩论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来看看使用手机的主体——初中生的特性,第一,他不成熟, 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第二不理智,很容易有攀比心理,因为这些本性导致原本无错的手机在被自制力不强的初中生使用后,造成了远远大于对方辩友所认为的利处。
主要危害如下:首先:短信闲聊,贻误学业。
2010年6月12日长沙晚报道,北京市教育部门对9所中学学生手机持有者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上网占21%,短息聊天的占48%,而其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下载图铃的占12%,拍照片的占3%,而用于紧急联系的仅占5%。
本是方便联系的工具,在某些中学生手中却沦为了步入歧途的钥匙。
其次,不良信息,污染心灵。
上海市社科院对中学生持手机用途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在学生发送接收的手机短消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
这些污浊不堪的消息侵蚀了孩子的心灵,玷污了孩子的思想,使孩子们的成绩直线下降。
再次:中学生使用手机助长了攀比之风。
某市教育局关于学生持手机的动机调查显示,有19%的学生认为,手机只是为了个人虚荣心的需求,证明自己的家庭实力,作为相互攀比的依据之一。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https://img.taocdn.com/s3/m/f9c3568083d049649b6658d2.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一、利的方面1、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
2、有些手机里有闹钟、字典、音乐、拍摄功能可以随时使用。
3、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警察求助。
4、手机机体小,便于携带。
二、弊的方面1、干扰他人休息,降低自身学习效率。
相当多的同学使用手机不是为了和父母加强联系,向父母报告学习成绩,其实是很少给父母打电话,成绩一落千丈。
原因是每当就寝熄灯后,有的学生就拿出手机肆元忌惮地和他人说悄悄话或用手机QQ聊天或发短信息,影响休息,降低第二天的学习效率。
2、不良信息及网络内容玷污心灵许多垃圾网站或不良信息会影响到孩子,比如不健康的信息或者中奖信息等等,况且孩子的警惕心理不是很高,容易受骗。
3、助长学生攀比成风课余时间,一些学生就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或功能,对那些还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盲目追逐,协迫家长给自己买手机,在学校互相炫耀,大把消费,不思进取。
4、额外增加父母负担使用手机需交话费、短信费、网费等各种费用,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农村,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这就额外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
5、败坏考风,影响学风。
手机可为考试作敝提供了有利条件,中考、高考已严禁将手机带入考场,在德国已经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
6、容易滋生事端,影响校园治安。
7、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学秩序。
个别同学为了炫耀自己家庭背景拿手机到教室,上课不听老师而在下面玩手机或课余时间撬坏教室门入内充手机电池,给学校的财物受破坏和教育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
8、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降低记忆力。
最近权威杂志《柳叶刀》的手机报告显示,大部分国家通用的手机系统GSM频率为900---1800MHZ,其辐射和振动的电子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大脑、神经影响更大,容易造成青少年记忆力下降,睡眠紊乱,头痛、血压升高等现象。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三辩陈词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三辩陈词](https://img.taocdn.com/s3/m/85440a04bb68a98271fefac2.png)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讨论的辩题是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刚才我们一辩与二辩已经明确手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好处以及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而在这两个条件的结合下,保证下,我方确实认为利会大于弊。
从当前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现象来看,普遍使用手机都有一下几种用途。
第一、用于日常联系几乎每个有手机的同学都表示,使用手机能够方便、及时地与家长联系,父母也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行踪,避免了一些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的担心和误会。
此外,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因为手机而变得更加密切。
再者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你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电话,即使是在你关机的时候。
第二、用于课余娱乐初中的学习总是比较紧张的,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也是最可以令人轻松愉快的事了。
饭间休息时间播一首自己喜爱的歌轻松轻松,接下来的课效率也会高些,这不是很好吗?就算不看效率高多少,自己赚个快乐心情不也很好吗?再者现在的手机“一机多用”方便又时尚,不仅有音乐功能,还有照相功能,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往往都是比较多的,期间不乏快乐的时光,难忘的片段。
有个手机时常拿出来拍个照,留个纪念,何尝不是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第三、用于收发短信我们中国人发短信的数量之多在世界上都是很知名的。
中学生和大学生更喜欢和同学、好友发短信聊天。
作为一个中学生,总有些事是不太想让大家听到的(例如,跟别人吵架了需要道歉),这个时候就需要避开众人,或者编辑手机短信了。
这些都是固定电话解决不了的问题。
遇上各种节日,也可以给父母、老师、同学发送短信祝语,增进了亲友间的关系。
第四、用于上网了解知识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地连接互联网,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接收知识的海绵,老师课堂遗留的问题,同学之间的谈论,自己的疑惑等等,在课后你都能从互联网上得到答案,而这个正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一大优势,这也很好的辅助了中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的知识储备更丰富,知识面扩大,何乐而不为呢?相信对方辩友这是已经在偷笑了,这不正是手机的弊端吗?那你们可就错了。
(辩论稿)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辩论稿)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https://img.taocdn.com/s3/m/6ebd052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8.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正方)1、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在于可以方便联系。
到了高级中学,不少同学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父母担心之虑。
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当你出门在外,有朋友或家人忽然有急事想了解你在何处、在做什么,此时手机又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外出旅行或办事,坐在火车或大巴士上,闲来无聊,听听手机上下载的音乐,玩玩游戏,的确手机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
①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②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③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④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
方便查阅。
⑤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⑥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⑦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我方认为中学生带手机利大于弊,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中学生是来学习,而手机里面的游戏会影响学习。
我觉得对方只是片面之词,众所周之,我们现在是科技的时代,我也不否认我们是来学校学习的,但是这个学是不像以前死板的学,而是灵活的学更重要的是接触社会的学习。
两耳不闻天下事,闭门只读胜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有手机不代表我们就玩物丧志,而且现在的手机也越来越智能,当我们不会的知识或是不解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机来获取,这也是更新知识的一种渠道,并且更快更急时,本来我们学习的时间就很宝贵,这也是在短时间吸取知识最快的一种方法。
对方认为手机的弊大于利,就是在否定我们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我不否定有的同学会用手机来玩游戏,可是这必竟是个人的控制能力,我们是中学生就有能力来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af91e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f.png)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正方发言: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辩友:我是正方代表,今天我要阐述的主题是“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我的观点:第一,中学生带手机会影响学习;第二,中学生带手机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第三,中学生带手机会导致社交问题的发生。
下面我们逐一来详细探讨。
首先,中学生带手机会影响学习。
手机是一个信息世界的窗口,它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娱乐和社交功能。
然而,这些功能也很容易分散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陷入沉迷。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玩游戏或者和朋友聊天。
这样的行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他们对老师的讲解和班级的教学内容不够专注。
而专注力是学习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中学生如果带手机,很容易因此而影响到学习成绩。
其次,中学生带手机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手机使用的时长过长会对视力产生不利影响。
现代手机的屏幕辐射含量较高,如果常常长时间接触手机屏幕,容易引发眼部疲劳、视疲劳甚至近视。
而且中学生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仅容易影响眼睛的健康,还会导致缺乏运动,影响身体的健康。
最后,中学生带手机会导致社交问题的发生。
尽管手机提供了许多方便的社交功能,但是它也会对中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能造成负面影响。
手机的出现使得中学生更多地倾向于与虚拟世界交流,而忽略了与真实世界的面对面交流。
中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和社交发展至关重要,而手机的过度依赖会削弱这些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
中学生带手机会影响学习,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社交问题的发生。
为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我们应当限制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范围,尽量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反方发言: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辩友:我是反方代表,今天我要反驳正方的观点,并论证中学生带手机的利大于弊。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概括我的立场:第一,手机可以帮助中学生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第二,手机可以方便中学生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第三,手机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便利性。
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优秀范文5篇)
![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1a84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9.png)
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今天想和大家谈谈对于手机使用的问题。
时下,校园颇为时髦的一句话就是:有事给我打手机。
然而,通过校园日常生活以及对校规的了解,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对于手机的认识不够全面与深刻。
尤其当学校明文规定时,许多同学仍然明知故犯。
对于校规视而不见。
第一、我们要了解中学生携带手机入校的心理以及手机对于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利弊。
第二、我们要正确认识手机,充分合理的使用手机。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家长为什么给我们配手机?目的无非是便于我们与家里联系,但大多数同学却用它闲聊,特别是个别同学竟用于作业的答案传送,这是其一。
其二,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中学生,用手机绝对是一种高消费,而且它又属贵重物品,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很容易丢失,再买新的又加重家长的负担。
况且有的人好胜心理严重,看到别人有新手机,心里就会有一种不平衡感,就想买更好的手机,因此,不少同学带手机来学校的心理无非是别人有了我没有面子上过不去或者看着眼红。
那么手机进校园到底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利弊呢?带了手机,的确方便了与父母的联系,减少了回家途中不必要的担心。
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弊端。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
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
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c8a0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0.png)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正方,青少年使用手机有益处。
首先,青少年使用手机可以方便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青少年可以通过手机学习新知识、获取学习资料,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慧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运用。
”只有通过手机获取知识,青少年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
其次,手机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社交关系。
在手机上,青少年可以和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情感。
手机也可以让青少年更容易参与社交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的社交能力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手机的使用可以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手机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娱乐和放松自己。
在手机上,青少年可以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等,这些都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方式。
正如叔本华所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语言。
”手机上的娱乐内容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享受生活,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反方,青少年使用手机有害处。
首先,青少年使用手机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过度使用手机会让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专注力。
据统计,青少年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手机使用会让青少年沉迷于社交网络,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
在手机上,青少年可能会沉迷于社交网络,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这样会让他们失去与人交流的机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最后,手机使用会让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青少年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等身体问题,还会让他们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青少年使用手机既有利处,也有害处。
我们应该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充分利用手机的优势,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是否需要手机(辩论)
![中学生是否需要手机(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11cb958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9.png)
中学生是否需要手机(辩论)一方认为中学生需要手机。
第一,手机可以方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提高安全性。
尤其是像学生放学后要独自回家,有手机就可以随时联系父母,如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求助。
第二,手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手机可以随时查阅课本、资料,解决问题,不必再翻找大量书籍,这既省时又方便。
同时,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学习软件、应用程序,学习知识也变得更加高效。
第三,手机也是现代社交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与同学、朋友沟通交流、相互支持、互相学习。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压力,享受生活。
而另一方则认为中学生不需要手机。
第一,手机对学生的健康有影响,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影响视力,影响睡眠,还可能导致颈椎病等疾病。
尤其是对于年幼的中学生,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全,使用手机对身体健康风险更大。
第二,手机会使学生分心,影响学习,尤其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听讲、学习。
第三,手机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包括电子游戏的诱惑、网络沟通的不安全性、被偷或被抢等等。
这些安全隐患给家长和学生都带来很大的不安。
但是,学生使用手机仍然需注意合理化使用。
学生不能将手机过度使用,过度玩游戏、浏览网页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也会泛滥了人们的精力。
同时,学生和家长也需要了解手机的安全性,避免沉迷于游戏,避免与不良人员联系。
家长也需要时刻监控孩子的手机使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综上所述,中学生需要手机,但是必须要进行合理的使用规划,以确保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和社交。
家长也需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孩子学会正确地利用手机。
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手机的优点,并得到更多的益处。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dd39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a.png)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正方观点:
青少年使用手机有利于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首先,手机是一个便捷的信息获取工具,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和事件,拓宽他们的视野。
其次,手机上有大量的教育类应用和网站,可以帮助青少年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
再者,手机也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社交网络,扩大他们的人际关系圈,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是有益的。
因此,青少年使用手机是有益的。
反方观点:
青少年使用手机容易沉迷其中,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健康。
首先,过多使用手机
会让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专注力。
其次,长时间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视力和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影响。
再者,手机上的信息无法保证全部真实可靠,青少年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
因此,青少年使用手机是有害的。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
正方可以引用乔布斯的名言,“我们要相信,技术是为我们服务的。
”说明手
机作为一种技术产品,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正确使用它。
可以举例说明一些青少年利用手机学习知识和参与社交活动的案例,说明手机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反方可以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担心的不是机器人,而是人类。
”强调人
类自身的问题比技术本身更加重要。
可以举例说明一些青少年沉迷手机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健康受损的案例,说明手机对他们是有害的。
综上所述,青少年使用手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正反方充分权衡利弊,找
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中学生使用手机正反方观点
![中学生使用手机正反方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f0a82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e.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正反方观点1.对我们有利的方面l 便于交流与沟通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学会交际。
62.8%的学生及12.8%的老师认为高中生使用手机能更方便与朋友家人和老师的交流与联系。
另外,部分手机的摄像功能能够看到对方形象增加乐趣和亲切感。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与朋友家人谈心可放松许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主张学生不仅学习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l 获取信息、拓宽眼界手机中带有的电子时闹,有利于同学们准确掌握时间,安排作息和出行。
而计算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进行各种复杂运算。
部分手机还附有其它先进功能,比如:通过手机上网,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要闻,拓宽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收听气象讯息,为我们出行做出提示,减少旅途困难。
总之,手机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便利与好处,所以哪怕价格昂贵也迅速普及,让很多中学生持有使用。
.对我们有弊的方面l 影响学习在我们调查的同学中有12%上课经常使用手机,36%的学生上课偶尔使用手机,毕竟部分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如此以来,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必定大受影响。
有时学生们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这些同学往往是想接有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
l 影响他人、集体高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
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镜头一:图书馆内,本来只有轻轻的脚步声与翻书声,突然一阵尖锐的手机铃声响起,众多老师和学生怒目而视。
镜头二:课堂内,老师正讲得投入,不少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老师侃侃而谈是,突然冒出一阵个性十足的手机铃声,惹的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和同学的思绪都被打断了。
镜头三:已是凌晨,某学生宿舍,窝谈会早已结束,但见一些蚊帐内不断传来按键声,手机屏幕闪亮,一些学生与电话里的他(她)倾诉心声。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四辩总结陈词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四辩总结陈词](https://img.taocdn.com/s3/m/3f773e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1.png)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四辩总结陈词对于校园里学生使用手机,其利大于弊,可总结如下:
一、使用手机有利于学习:方便地获取各种资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能够更好地和老师家长以及同学们交流,从而拓宽视野;可以安装学习软件,及时复习知识及查阅相关素材。
二、使用手机可以在时间合理安排上节省更多的精力:手机上的日程
安排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安排好每日的活动,使得学生的时间更有效率。
三、使用手机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学生可以通过随手查阅答案,更
好地了解考试题目,及时纠正答题思路,从而辅助考试应对。
四、使用手机也可以自我管理: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中的健康管理软件
记录运动量,监测体重,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学生使用手机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
地安排时间,加强自我管理能力,这使得手机在校园里的学生使用利大于弊。
手机辩论会作文
![手机辩论会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277b6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c.png)
手机辩论会作文《手机辩论会:利与弊一、正方:手机是个宝支持者:小明要我说啊,手机那可真是个超级棒的东西。
就拿我上次的经历来说吧。
我是个特别喜欢旅游的人,有一次我独自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
这人生地不熟的,要搁以前啊,那得揣着地图满大街找路,还老是找错。
可这次就不一样了,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个地图软件,输入想去的地方,那软件就像个贴心小管家一样,清清楚楚地给我指路。
什么公交路线、步行路线,都规划得明明白白。
而且啊,在旅途当中我看到了好多漂亮的景色,用手机一拍,就能马上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要是没有手机,想把当时的美景分享出去都难。
手机也是个学习的好帮手。
像我平时想了解一些知识,比如历史典故什么的,在手机上一搜,各种各样详细的解释就出来了。
总之,手机带给我们太多便利了,功能多到你想不到。
对于现代人来说,手机就像生活中的哆啦A 梦,总是能在需要的时候掏出各种各样有用的东西。
二、反方:手机是个麻烦精支持者:小红你们可别被正方说得天花乱坠给骗了。
手机虽说有些好处,可麻烦事儿更多。
我就讲讲我隔壁家那小孩的事儿。
那小孩本来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可自从玩手机上瘾后,就变了个人似的。
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捧着手机玩游戏。
那眼睛啊,就死死地盯着屏幕,跟被吸进去了似的。
吃饭的时候还在玩,就盼着家长不在好偷偷多玩会儿。
我还观察过他在课堂上的状态。
老师讲课的时候,他老是走神,心思还在手机里的那些游戏和小视频上呢。
这导致他的成绩是一落千丈。
再说说健康方面,那小孩以前眼睛好得很,现在眼睛度数蹭蹭往上涨。
而且啊,老是低头玩手机,他的颈椎也开始有点不舒服了。
手机啊,真的就像个无形的大网,把人困住,尤其是对自控力差的人来说。
像我自己呢,有时候本来想睡觉了,可一刷手机就停不下来,时间全被它偷走了,第二天工作起来没精神得很。
三、中立:手机是个双刃剑支持者:小李我觉得啊,正方和反方都说得有点太极端了。
手机这东西,其实就像一把双刃剑。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https://img.taocdn.com/s3/m/ec6996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d.png)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们
我作为反方的第三位辩手,将再次强调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
其次,校园内使用手机会导致社交问题。
学生们通过手机与外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可能会陷入虚拟世界的依赖,影响与班级、室友和同学之间的真实交流。
此外,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也容易导致欺凌和网络暴力问题。
他们可以随意传播不良信息和互相恶意攻击,导致校园氛围恶化。
这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交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最重要的是,学校是培养学生品质和能力的地方,而手机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健康问题。
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时间不可控制,可能导致学生熬夜和手机成瘾现象的出现。
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作息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青少年近视率的上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学生需要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而不是被手机所束缚。
综上所述,我作为反方的第三位辩手,再次强调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
手机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导致社交问题和健康问题,不利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管控,确保他们能够专注学习、健康成长。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一辩: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定代替旧事物。
手机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书信、固话必定被手机代替。
手机的出现让人们的沟通更方便、休闲娱乐更多样、网上购物更快捷。
当前手机在国内发展的速度和普及率就证明了人们对手机的需求,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达13.06亿户族。
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包括娱乐。
既然有先进的技术为人所用,为什么要对青少年禁止呢?再者,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
1.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2.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3.里面的闹钟、天气、计算器等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4.心情不好时可以听听音乐、聊聊天等5.手机的本身小巧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现在的人们出门可以不带钱,但不能不带手机,用手机支付更方便快捷。
6.当学生外出时,手机可以做导航。
7.学生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眼、脑、手的反应速度等。
8.随时随地快速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时事,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百度一下都解决了。
手机的利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新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在玩耍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对于激发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学生不断创新,民族才有希望。
总之,基于以上三点: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生活中的必要工具。
三、创新精神的需要。
所以我方认为,中学生玩手机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谢谢正方二、三辩:1.手机对于全体人类有益的。
那么对于中学生为什么就有害呢?2、是因为他们上课玩手机?那你可以要求他们上课关机。
如果是引发攀比,那么他们可不可以戴手表?如果是引发盗窃和抢劫,那么他们可不可以带钱?虽然有政策被废止,但政府及学校在没有调查清楚就开禁,而不是想办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不是无能的表现?3、你玩手机不?偶尔玩与一直不停的玩是一回事吗,对我们的作用一样吗?我们说玩手机,也没有说不停地玩啊。
4、吃水果蔬菜能补充维生素,对人体好不好?是不是我们都每时每刻都不停的吃?(那不撑死了吗)5、社会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还是需要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难道你不认为玩手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吗?多一条培养创新精神的渠道不好吗?(条条大路通罗马)6、社会是向前发展的还是向后退步的?因为手机有辐射,我们就要回到落后的原始社会吗?那是不是所有的信号塔我们要去推倒呢?7、手机本没有错,玩也没有错,你认为象棋、足球、篮球错了吗?你认为下象棋、踢足球、打篮球错了吗?今天我们是价值的判断?我们说的是玩,也不是时时玩呀。
8、我们强调中学生玩手机利大于弊,并不是否定他有弊端。
就像喝水容易呛着,吃饭容易噎着,难道我们就不喝水不吃饭了吗?玩手机有点危害,难道就禁止玩?这是不是因噎废食?你们学校不禁止吗?你认为学校制度合理吗?寄宿制学校前些年规定7点起床,现在又有很多学校要求学生6点前进教室,你说学校的那一项制度更合理呢?合理是不是就科学呢?你认为学校禁止学生玩手机科学吗?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今天有很多老师在用手机录像,这很好的发挥了手机的利,请问对方辩友,老师可以录,学生可以录吗?(不可以,学校禁止带手机)(可以,为什么不录呢?难道他们对今天的辩论没有兴趣?还是过目不忘呢?还是另有隐情?)请问老师与学生的法律地位平等吗?用极少数学生危害的例子,剥夺大多数学生玩手机的权利,这公平吗?10、对方同学说玩手机诱发违法犯罪,你有多少事例能证明是因为玩手机进监狱的呢?请多举几个例子我看看。
对方的假设只是建立在自己的凭空想象之上,假设是不成立的。
或者说这是一个假命题。
11、买手机、玩手机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怎么能说浪费呢?把正常的消费说成是浪费,这是混淆概念。
那种只吃不拉的是什么?那是传说中的皮休。
12、现代汉语词典对玩的解释你知道吗?我告诉你有三种解释,一是玩耍,如在公园里玩得很好。
二是做某种活动,如玩足球、玩彩票、玩电脑、玩手机。
三是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或方法)如玩花招、玩阴的。
而今天我们辩论的玩手机的利与弊,就是第二种解释,做某种活动,而活动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有意义的,难道你认为大多数人的认识是错的?13、你认为中学生玩手机就是只玩不好的?你认为手机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就像吃苹果一样,明知是坏的、烂的谁还会去吃呢?除非是傻子,难道你认为我们大多数中学生是傻子吗?14、学校禁止玩手机。
制度就是对的吗?制度就是一直不变的吗?奴隶社会允许买卖奴隶,封建社会禁止女孩受教育是对的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文化都是腐朽的吗?是不是以偏概全?新事物不就是在矛盾中前进和发展的的吗?当我们认识到玩手机利大于弊时,现行的学校制度会不会变呢?观点: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习、互相炫耀等,只是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自律意识缺乏、公众意识淡薄、学校德育教育不到位等“老问题”。
有些学校已经严禁学生在校园带手机,单纯地禁止只能从表面上掩盖,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关键在学校,最根本的还是要整体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
观点:手机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人普及的沟通工具。
因此,要想完全阻止高科技给学生生活带来的改变是不太可能的,关键还是靠家长和学校的引导,加强学生自身的自控力。
学校应该从理解学生、体谅家长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手机、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如规定他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该玩,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会比简单地禁止学生玩更好。
作为家长,关爱子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也需要正确对待。
如经济条件允许,作为特殊情况可考虑给孩子配手机,但应当与孩子约定,不胡乱使用一些对自己没用的功能。
观点: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手机不仅仅是单纯狭义的单一手机功能,生活离不开手机,一种科技的通讯手段。
让学生玩手机可以培养学生利用高科技的,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和素养。
3. 我也不认为学生玩手机会影响学习,如果认为玩游戏、发短信不利于学习,那么就算禁止学生用手机,学生还是会做其他的事打发时间,比如听随身听,关键是学生的道德自律,懂得尊重他人,不影响他人的学习。
4.对方观点认为,中学生玩手机,有些时候会在课堂上,这样必然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情况,手机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生活品质,有些个别情况玩手机进行了错误的行为,也只是一个方面,不能代表全部.5.关于辐射问题:辐射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摄氏零度以上,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在我们的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比如紫外线、红外线等等,而人们都没有因此而受到伤害,就是因为接受到的辐射并未过量。
对于手机辐射也是一样,只要我们使用不过量,就不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目前比较权威的结论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一篇关于手机辐射的阐述。
其中说到,在近来的所有回顾中都没有结论表明暴露于移动电话或基站所形成的射频场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6.导致攀比:即使没有手机,同学之间的攀比也会产生,许多同学拿名牌衣服做攀比,那是不是我们都不用穿衣服了?所以我们根本没必要把“攀比的始作俑者”的帽子扣在手机上。
7.浪费钱财:家长可以限制孩子每月的话费,若超过不予支出,则孩子们便能学会节约,如实在不行可让孩子们自己赚钱出话费,培养自立能力。
正方四辩: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是新事物,信息时代离不开手机,手机是信息科技时代的一种象征,学生也应该分享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手机本身并无利弊对错。
就像我们的“水”一样,其利弊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方法。
而我们今天的使用者是中学生,我们不否认个别中学生自控能力差,但不代表大多数中学生自控能力差,玩手机会带来一定的危害,但不等于弊大于利。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书呆子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需要我们中学生不断发现新事物,研究新事物。
同时,我们中学生要有开放的心态,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充分利用手机的利,自觉摒弃其弊,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其次,手机普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手机普及到学生人群中,反映了通讯科技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它就像网络上的QQ在学生中的普及率很高一样。
所谓的“手机使用的低龄化会助长攀比风”根本不成立,如果所有人的心态摆正,不将手机看成一种奢侈品,就像手表、电子词典一样,又何来这一说法呢?攀比不是因为手机才出现的,更不会因为中学生不玩手机攀比就不存在了。
再者针对“手机的使用会影响学习”,这是个过于片面的说法。
我的朋友60%玩手机,他们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学习的事情还是要看自己,不要因为自己学习不好就把责任归咎于手机,忽视了主观原因。
况且现在手机的功能很多,在学校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可以很好的使用,有助于学习,丰富知识,拓宽思路,陶冶身心,拉近人与人的关系。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接班人。
在这花园中,作为花朵的我们或许有可能会长虫子,但是别忘了还有我们园丁般的老师,他们总是会适时地为我们除草除虫,引导我们的枝叶向着阳光,甚至当我们慵懒地犯错地时候,他们也会利用硬邦邦的支架把我们加以规范。
而我们也在这其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让自己充满阳光。
这不就是孟子说的那句话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相信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有我们敬爱的老师指导我们的船舵,加强自律、不断创新,我们一定会是时代潮流的佼佼者。
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中学生玩手机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