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困境两难:地主阶级的自救
近代史专题三:困境两难:地主阶级的自救
洋务运动的背景
A、传统思想中的忧患意识,传统观念中的变易观、 自强观、经世观,这些观念又与当时的内忧外患的 刺激相联系。
B、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 技以制夷”的主张
洋务运动视频
1、时间 2、代表人物 3、内容 4、目的 5、指导思想
洋务派的形成
一、代表人物
中央有满族贵族:恭亲王奕訢;文祥
枪洋炮,成为新式陆军
的精锐部队。
从70年代开始,至1894 年,清政府分别建成福 建水师、南洋水师、广 东和北洋水师,共有船 舰六七十艘,有相当规 模。就实力说北洋水师 最强,南洋水师第二, 福建水师第三。
创办新式海军
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最主要的 一支新式海军。它从始至终, 一直由李鸿章一手操办和控 制。它从七十年代即开始筹 划,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 式成军,其时其有大小舰只 二十余艘(不包括鱼雷艇及 辅助船在内)。建成旅顺和 威海卫两个主要的基地。
洋务派所办的企业、学堂、海陆军,在设备、装备、技 术、管理、训练等方面都要依赖外国人。李鸿章可以说 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对清朝外交政策有着举足轻重 的地位,他曾经幻想借助俄国的力量抵御其他帝国主义 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但结果却使中国失去了更多权益。
洋务运动搞了30年,中国半殖民地化反而加深了。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
的破产。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自身的封建性; (根本性)
其次,对外国的依赖性; 再次,管理的腐朽性。
洋务运动由地主阶级部分当权人物倡导,在对清王朝不 作任何根本改革的前提下进行,洋务派和顽固派虽有矛 盾和争论,但在维护清王朝统治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 因此,地主阶级的反动性和腐朽性便决定了洋务运动的 过程和归宿,这不是少数有能力的洋务官僚就能改变的 历史命运。
专题四、困境两难:地主阶级的自救
专题四:两难抉择——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
A.金陵机器局B.福州船政局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D.天津机器局2.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
A.福建水师B.北洋水师C.广东水师D.南洋水师3.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
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C.“师夷长技以制夷”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4.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著作是()。
A.《仁学》B.《劝学篇》C.《校邠庐抗议》D.《盛世危言》5.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B.工艺学堂C.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6.洋务运动时期,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
A.福州船政局B.天津机器局C.湖北枪炮厂D.上海江南制造总局7.洋务运动中,左宗棠率领的用洋枪装备的军队是()。
A.鄂军B.淮军C.新军D.川军8.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
A.《劝学篇》B.《醒世恒言》C.《盛世危言》D.《天演论》9.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是从()。
A.太平天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10.被称为近代留美第一人的是( )A、郑观应B、曾纪泽C、容闳D、唐绍仪11.中国近代留学生教育事业发端于()。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清末新政12.1901年1月,()发布改革上谕,提出改革主张。
A、慈禧太后B、慈安太后C、光绪D、宣统13.清末新政中,在政治制度改革方面,是要在中国实施()。
A、君主立宪B、民主共和C、君主专制D、开明专制二、多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成员中的洋务派官员包括()。
A.张之洞B.奕C.曾国藩D.李鸿章E.左宗棠2.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工艺学堂培养的专门人才包括()。
A.电报B.铁路C.海军D.矿物E.西医3.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设立的翻译机构翻译的西学书籍涉及的专业包括()。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洋务运动的目的? 镇压农民起义; 自强,御侮; 求富(民用工业); 集团间的争夺。
李 鸿 章
曾国藩
3、指导思想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即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 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 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 为辅助。
张之洞的《劝学篇》
4、发展经过
自强(19世纪60~70年代) 求富(19世纪70~90年代)
福州船政局
•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 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 管理基本上仍然是封建 衙门式的。企业经营不 讲效益,不计成本,产 品质量低下;企业内部 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 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 现象。
所用工匠,又皆未经教练,不过仿照洋式,以意为 之,以致所出之械,一经逐件拆卸,厚薄宽窄,互有参 差,彼此不能调换。而局中自总办以至员司人等,亦无 精通制造之学,于制就之枪炮弹药等项,其是否合用, 并不详加验视,分别良苦,以定去留,但造成后即盛箱 发用。”
如何学西方——学什么,怎么学?
•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晚清洋务运动与今天的 改革开放有什么相同点 和不同点?(性质、内 容、特点等)?(?)
相同点——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都是在坚持 自身社会基本制度基础上的变革
不同点
时期 历史原因 根本目的
洋务运动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 内忧外患
二、清末新政:地主阶级的垂死挣扎
辛亥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廷内外交困之时。为 了摆脱困境,1901年4月宣布实行“新政”。
慈
宣
禧
光
统
绪
帝
1、清末新政的历史背景
思考 为何慈禧太后三年前镇压变法, 而如今主动变法?
义和团之变和八国联军之难,尤其是 《辛丑条约》的签订,空前耻辱的刺 激,使西太后为首的清廷不得不改变 既定国策,推行新政,以图自救。
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精品教学设计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的第2课,本课内容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史实,上承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下启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本课涉及知识点众多,教材简单介绍了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简单过程,勾勒出了1851-1900年间政治发展的基本面貌。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掌握了一定史实。
但初中重点是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介绍,学生尚不能以联系、整体的观点去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更深入地探索问题的本质。
【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地图,结合提问,引导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等事件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阅读与分析,重点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理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努力的意义,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通过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深刻理解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统治阶级认识到民族危机并主动进行实践的艰难性,以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所作努力的局限性。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以时间线索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等事件的基本史实、性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努力的艰难性和局限性。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内容繁杂,面面俱到必不能在1课时完成,根据课标“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和“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本课通过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挽救危局的对比,认识到到内忧外患局势下变动的必要性,以洋务运动的成效串联列强侵略的加剧,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
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四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探究感悟】 (4)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从上述 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自强”指洋务运动,“变法”指戊戌变法,“革命” 指辛亥革命。第(2)题根据材料一中的“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 面,再到观念层面”得出答案。第(3)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成了救国救民的革命任务。 第二问只要列举出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项主要 史实即可。第(4)题第一问,根据时间段可知,此时的中国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问是开放性题目,根据材料概括得 出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热点角度
热点展望
在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经历了合作——对峙— —再合作——再对峙的发展历程。国共关系的 发展演变,直接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国共关系的演变 进程,也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走向。作为考试 热点,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国共关系演变的历 程,国共关系演变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当 前国共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
热点主题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热点指数
★★★★★
【新闻链接】 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 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 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 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 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 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并创造性地发展。 3.中国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学习先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百折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1069年开始北宋中期)
4.王安石变法军事、教育上的主要措施?作用? 军事:措施: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 作用:增强军队战斗力; 提高武器装备的数量、质量; 增加民户收入。 5.王安石变法的性质?积极作用?失败原因? 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积极作用:生产发展,财政收入增加; 军力增强,扭转被动; 一定程度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①触犯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 败因: ②指导思想有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根本) ③实施过程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④宋神宗动摇变法的决心
(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的主要观点。他与王安石争论的 焦点是什么?(2分) 观点:节约,节俭。(1分) 焦点:理财方式。(1分) (2)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认为理财的重要保障是什么? 并指出“有财而莫理”的危害。(3分) 重要保障:理财的同时要加强吏治和法治建设。(2分)
危害:威胁中央集权,不利于巩固统治。(1分) (3)结合所学,列举王安石变法中“理财”的具体措施。 根据材料三概括其积极作用。(5分) 措施: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任答1点1分,共3分)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1069年开始/北宋中期)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形成什么局面? 危机:冗官、冗兵、冗费导致财政危机和军队战斗力下降; 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频繁; 辽和西夏的威胁,引发边疆危机。 局面:“积贫”、“积弱” 2.庆历新政的发起者?中心措施?失败的原因? 发起者:范仲淹 中心措施:整顿吏治 失败原因:触犯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其强烈反对。 3.王安石变法理财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措施:均输法 市易法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作用: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③减轻农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
第二讲 中国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
第二讲中国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鸦片战争后,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决定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既要反对列强侵略,又要反对本国封建统治,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
一、旧民主主义阶段各阶层的探索(一)地主阶级结论: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不动摇封建统治基础的“自救”运动,不能救中国。
(二)农民阶级结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1、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强调社会改革2、洋务派——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性质:洋务运动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出现的,以“自强”新政为名,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经过前期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人才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后期: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创办海军评价(1)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失败原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灾难;自然灾害严重;洪秀全的早期革命活动;经过前期斗争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金田村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进军南京:1853年春攻占南京,作为都城,改称北京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北伐和西征: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北伐,石达开主持西征军务。
转折:1857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从此由强盛转为衰弱后期斗争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李秀成大破“洋枪队”,取得了青浦大捷安庆保卫战:1840年在安庆陈玉成率军抵抗,安庆失陷后慷慨就义上海战役:1862年,李秀成打死法军总头目,活捉“洋枪队”副领队,在浙江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二章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探索
第二,承袭了天地会的反清意识,但不再 “复明”,而是要建立新朝。
第三,反孔,又离不开儒家思想。
“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 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 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
我的认识:不是邪教,要历史地看问题
1.利用宗教发动农民,组织农民起 来参加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屡见 不鲜。我们不能按照封建统治阶级的 立场和观点,对民间宗教一概以“邪 教”目之。
第二章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第一节 陨落的天国: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节 悲壮的抗争:义和团运动 第三节 近代化的一小步:洋务运动
一、借来的上帝:洪秀全思想分析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第一,宣布只有上帝是“真神”,其 他一切向来为人所崇礼的对象都是妖 魔,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平 等的。
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分化,不再是体制内 保守派与改革派的分化。
顽固派和洋务派目的有同一性,但手段 的差异使得二者在滑向相反的方向。洋务 派的事业已经超出了传统封建的范围,中 国由此获得了一些借以逃逸出封建主义引 力的力量,他们无疑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二、洋务运动的实绩
创办军事工业 设立民用企业 建立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美、留欧学生 翻译西方科技、法律书籍
1.以上帝的名义进行革命,显然不是对西方最 先进文化的学习,也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1.以上帝的名义进行革命,显然不是对西方最 先进文化的学习,也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外来的上帝要被中国人民所经受,必须与中 国文化相结合。实际上,在太平天国革命思 想中,上帝只是其表,骨子里依旧是中国传 统的封建文化。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思考1 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①青苗法 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②农田水利法 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③免役法 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④市易法和均输法 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⑤方田均税法 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不同点:
背景: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商-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果:商-成功,对后世影响大 王-失败
巩固练习
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 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B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2.王安石说: “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B ) 这表明王安石主要目的在( A.抵抗辽国的进攻 B.加强对农民阶级反抗的镇压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与大地主斗争的力量 3.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之人最激 烈反对的是( C )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变法失败的原因
在执行过程中,各 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 抵制新法。
新法一出台就遭到 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 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变法失败的原因
这一招果然厉害……
偏偏又碰上连年大旱, 保守派趁机大做文章。
变法失败的原因
虽遭到各方 的指责,但神宗 依然坚持变法。
两位太后也 跑来起哄。
神宗后迫于 压力罢免了王安 石,但他仍推行 新政直至去世。
内容: 作用: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湘
1854年 2月25日,湘军水师从
军 围
衡州出发,到湘潭与陆师会合,水
攻 天
陆并进,正式出省作战。曾国藩亲
京
自撰写并颁布了《讨粤匪檄》。从
此,湘军成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最强
大对手。为清政府成功镇压天平天
国起义立下了汗马功劳。
《 讨 粤 匪 檄 》 ( 局 部 )
案例讨论题
石达开被迫出走
石达开反对滥杀无辜,韦欲杀石。石缒 城而逃,起兵讨韦。洪秀全诛杀韦,并
任命石辅佐朝政,但 又不信任石。石达开 被迫率部出走,转战 皖、赣、湘、桂、黔、 滇、川等地。于1863 年兵败四川大渡河畔。
案例讨论
1.“天京事变”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原因何在? 2.为什么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格金 里陵 监机 制器 的局 大由 炮马 资料:马格里与金陵机器局
中日《马关条约》的 签订现场(右图)
(3)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
企
第一,企业管理的封建衙门化;
业 的
封
第二,企业经营不讲效益,不计
建 衙
成本,产品质量低下;
门 化
第三,管理人员极其腐败:营私
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
洋 务 企 业 的 管 理 人 员
南洋水师保民号巡洋舰
福建水师旗舰扬威号巡洋舰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办洋务学堂
湖 北 工 艺 学 堂 教 室
京师同文馆旧址
后箭 学头 堂所
指 为 福 州 船 政
案例文本
教学案例
中国留学生之 父: 容闳
留美幼童
首批留美 学童出发 时合影
留美学 童组织 的棒球
清末地主阶级的改革和自救运动
清末地主阶级的改革和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经济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利于瓦解自然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政治上引起新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对抗;思想上冲击了守旧观念,为西学传播创造了条件;另外在军事和教育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维新变法运动:它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但封建统治者光绪帝想利用变法从老佛爷手中夺权亲政,同时挽救民族危亡,所以支持变法,并亲自发布变法诏书,最后尽管由于以慈禧、荣禄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破坏而失败,但也属于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改革自救运动。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晚清统治者所主持的“新政”与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是发生于同一历史时空中两个水火不容的重大事件,影响及于后世,非同小可。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22 37.8 66.6 91.2 125.9 116.2
百分比
100 180 330 416 580 530
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 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 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
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年代
收入(贯) 支出(贯)
失败原因:
①指导思想上偏重理财且新法实行过于激进
②宋神宗后期动摇及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③判变断法触题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强烈反对 ④王用安人不石当变、法执违行不背善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主.要
7、教训:
①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且注意用人得当
二、王安石变法
苛捐杂税和徭役沉重 朋党之争——新旧势力之争 (2)财政危机 ——冗官、冗兵、冗费(三冗 )
(3)边防危机 ——辽、西夏的威胁、民族矛盾尖锐
军队素质低下,战斗力弱 北宋实行“守内虚外”.“更戍法”
战争赔款、大兴土木
财
北 宋
一职多官 恩萌、科举
冗官
加 扩充军队 冗兵
冗 费
积政 贫危
积 贫
机积
富国强兵 国君或皇帝的支持 确立或维护封建统治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背景 社会大变革时期 封建社会中期面临统治危机
目的 确立地主阶级统治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性质 地阶封建化改革 地阶自救改革(生产关系局部
调整)
结果 成功
失败
探究: 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的异同点?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同 背景 为解决北宋中期社会危机
8、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 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地阶挽救统治危机的改 革。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 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
• 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 不同点
• 背景: 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 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 性质: 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措施:义,而以考经义、论、时务策为主),更注重实
用。
育
统一思想,培养变法人才,
才 改革学校制度
为变法造舆论。
改革教材,编纂《三经新 义》作为基本教材;整顿 太学,广泛吸纳人才。
作用:发展了教育,使王安石变法思想得到
广泛的传播。
三、王安石变法的成就
1、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1)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
深。
由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一般改革的目 的是什么?性质如何?一般改革的方式是怎样的?
目的: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性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方式: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目的:富国强兵,巩固北宋统治。 2、王安石对国家贫困的认识: 3、变法的指导思想: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4、变法的中心内容:理财 5、变法的主要内容:富国、强兵、育才
冗 兵
思考:这么多的军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军队战斗力如何?
扩充军队;战斗力并不强
北宋官员增长示意图
1. 7万 1万
2. 4万
问题二
“冗官”
王安石变法
惟才用人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 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 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 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梁启超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 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 还认为保甲法 “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 “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 ——梁启超《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著名的改革家。 ——列宁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D
比较商鞅变法 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不同点:
•背景: 根本目的:性质:结果: 相同点: •目的:形式:内容:范围:
合作探究: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重 要的变法运动。比较两次变法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这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
同: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异: ① 背景: 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商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则为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 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果: 商鞅变法成功; 王安石变法最终败。
6、王安石变法所 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7、(2001年上海卷) 在王安石变法中,引起隐匿田亩、 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主和农民阶级斗争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主和农民阶级斗争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社会形态,其中地主和农民阶级之间的斗争是其中最为激烈和持久的。
这场斗争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的争夺,更关乎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的角逐。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和农民阶级之间的斗争。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他们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享有特权和权力。
而农民阶级则是被剥削和压迫的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贫困和艰难的环境中。
这种不平等的经济地位导致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地主通过剥削农民的劳动力获取财富,而农民则为了生存和发展自己的生产力而与地主进行抗争。
经济上的斗争是地主和农民之间最直接和激烈的斗争形式。
地主通过征收高额的租税和苛捐杂税来剥削农民,使他们陷入贫困和债务的困境。
而农民则通过抵制和反抗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他们组织起来,抵制高额的租税和苛捐杂税,要求减免或取消这些负担。
农民还通过发展自己的生产力,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从而减轻地主的压迫。
社会上的斗争是地主和农民之间的斗争的延伸和深化。
地主阶级通过控制土地和资源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农民则通过争取土地和资源的平等分配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这种斗争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还涉及到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的争夺。
农民通过组织起来,形成农民协会和农民团体,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他们通过示威游行、罢工和抗议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并争取到一定的改善和保护。
政治上的斗争是地主和农民之间斗争的最高形式。
地主阶级通过控制政府和军队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农民则通过反抗和革命来推翻地主的统治。
这种斗争不仅涉及到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的争夺,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农民通过发动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推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新的政权和社会秩序。
这种斗争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也给地主阶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
总的来说,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和农民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一个复杂而激烈的过程。
第2讲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讲: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二讲 无可奈何花落去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第三,农民阶级 不能制止和克服领导集 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第二,农民阶级无法从根 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 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局限性 第四,农民阶级 不能保持领导集团的 长期团结。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讲:无可奈何花落去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与破产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 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 国起义过程中和第二次鸦 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地主 阶级为挽救清政府的统治 危机而进行的自救运动, 也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从其 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出 路进行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讲:无可奈何花落去
为什么说 太平天国是中 国旧式农民战 争的最高峰, 同时又具有不 同于以往农民 战争的新的历 史特点
资料链接: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答问提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讲:无可奈何花落去
3、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
洪秀全 (1814—1864)
资料:洪秀全斩邪留正等诗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讲:无可奈何花落去
想一想:
太平天国 为什么采用拜 上帝教的形式
发动起义
答问提示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清末地主阶级的改革和自救运动
清末地主阶级的改革和自救运动它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主要是由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领导。
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建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新建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其指导思想正如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所说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是出于历史的必然性,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它试图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它既不想破坏本身的封建主义,又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这种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具有依赖性。
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的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再次,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其经营完全由官方控制,不讲效益,造出的桥炮轮船往往质量低下。
官员毕竟不是商人,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中吸取教训。
总结洋务运动的失败,我们从中得出如下启示。
一、要想富国强国,必须立足国情。
试问,一个封建社会怎样去引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两种社会制度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所以我们必须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二、不要过分依赖。
个人实力尤为重要。
洋务派官员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依赖外国,要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固然可好,但切不可养成依赖。
第二课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历史定位1840 1851 1856 1898 1911 1915 1919 1921 1924 1927 1937 1945 1949第二课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一、背景1、原因:___________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1)内忧:_________等农民运动。
(2)外患:________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2、条件:(1)________采取暂时支持洋务运动的态度。
(2)________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机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起家,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
(4)中外“_______”局面的出现。
3、分歧:(1)洋务派:主张利用__________维护清朝统治。
(2)顽固派:盲目________,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4、目的:解除内忧外患,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目的)。
5、指导思想:“________”(1)含义:在坚持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引进、学习和利用西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寻求富国强兵。
(2)评价:①学习西方局限于______层面,在______运动中发挥抵制作用;②在客观上冲击了保守观念,为西学传播创造了环境,实际上成为_______运动和清末_______的指导思想。
二、实践:1、代表:(1)中央:______(2)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要活动:(1)前期创办了一批近代____________(19C60年代-70年代)①目的:镇压人民革命,维护清朝统治。
②旗号:______③代表企业:曾国藩——_____________李鸿章——_____________左宗棠——_____________④特点: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新的生产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地主阶级抵抗派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中共成立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_____:政府出资;产品直接用于军队;封建衙门式管理;某些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国依赖性强。
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启示教训
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启示教训
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是:
1.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没有能力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历史的发展要求有新的阶级来充当时代的主角。
2. 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的理论和强大的力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渐认识到这些缺陷并加以改进。
3. 地主阶级的探索活动虽然失败了,但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总之,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家的发展道路。
补充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
(1)《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2)《华事夷言》 (3) “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当时第一部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战舰、火炮、养兵练兵之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
1838年(道光18年)赴广东禁烟。
“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839年虎门硝烟;翻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1840年鸦片战争开战,因“办理不善”被革职。 1841年被革职充军伊犁,授魏源《四洲志》嘱撰 《海国图志》。 1842年(道光22年)于伊犁倡修水利、开辟屯田 、绘制地图等。 1849年(道光29年)授左宗棠边疆资料。
4、1898 6-9月:纲领:《应诏 统筹全局折》 开始标志:《定 国是诏》
失败:1、 触犯顽固派 利益2、袁 世凯告密3、 光绪被囚禁 4、捕杀六 君子5、保 留京师大学 堂
1、自上而下的改 良,符合历史发 展趋势。
2、救亡图存的爱 国运动。
3、第一次思想解 放潮流。
4、清末新政
1、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安庆内军械所 1861
江南制造总局 1865
福州船政局
1866
安庆
曾国藩
上海
曾国藩
李鸿章
福州马尾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李鸿章
近代军事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封建性企业
特点
新式机器生产,带有近代性质; 官办企业(国家经费),官僚管理; 产品分配给军队。
近代民用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困境两难:地主阶级的自救
专题四:两难抉择——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
A.金陵机器局
B.福州船政局
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2.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
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广东水师
D.南洋水师
3.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
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4.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著作是()。
A.《仁学》
B.《劝学篇》
C.《校邠庐抗议》
D.《盛世危言》
5.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工艺学堂
C.船政学堂
D.京师同文馆
6.洋务运动时期,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
A.福州船政局
B.天津机器局
C.湖北枪炮厂
D.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7.洋务运动中,左宗棠率领的用洋枪装备的军队是()。
A.鄂军
B.淮军
C.新军
D.川军
8.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
A.《劝学篇》
B.《醒世恒言》
C.《盛世危言》
D.《天演论》
9.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是从()。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
10.被称为近代留美第一人的是( )
A、郑观应
B、曾纪泽
C、容闳
D、唐绍仪
11.中国近代留学生教育事业发端于()。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清末新政
12.1901年1月,()发布改革上谕,提出改革主张。
A、慈禧太后
B、慈安太后
C、光绪
D、宣统
13.清末新政中,在政治制度改革方面,是要在中国实施()。
A、君主立宪
B、民主共和
C、君主专制
D、开明专制
二、多项选择题
1.洋务运动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成员中的洋务派官员包括()。
A.张之洞
B.奕
C.曾国藩
D.李鸿章
E.左宗棠
2.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工艺学堂培养的专门人才包括()。
A.电报
B.铁路
C.海军
D.矿物
E.西医
3.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设立的翻译机构翻译的西学书籍涉及的专业包括()。
A.近代物理
B.近代化学
C.近代数学
D.近代天文
E.近代地理
4.洋务运动中都由李鸿章筹办控制的最重要的官商督办的企业有
()。
A.轮船招商局B.开平矿务局C.天津电报局D.上海机器织布局
E. 湖北官织布局
5.洋务运动中为筹建海防分别建成了四大水师,分别是()。
A.福建水师B.南洋水师C.北洋水师D.天津水师
E. 广东水师
6.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还建立了海军基地,分别是()。
A.厦门B.威海卫C.旅顺D.大连7.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A.翻译学堂B.军事学堂
C.工艺学堂D.经济管理学堂
8.洋务运动中以下哪些属于工艺学堂设置的专业()。
A.翻译B.电报C.铁路D.矿务 E. 西医
三、填空题
1.慈禧太后主宰清政府政局长达40余年,其内联,外倚。
2.洋务运动期间,在位的皇帝分别是和。
3.“香涛做官数十年,犹是书生之见耳!”,“少荃议和二三次,遂以长辈自居乎?”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分别是和。
4.洋务运动中,“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被简单概括为。
5. 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失败。
四、辨析题
1.洋务运动是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实现富国强兵,抵御外敌侵略。
2.洋务运动使中国国富兵强起来了。
3.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洋枪洋炮加强海防边防以御外辱,其次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
4.洋务运动的目的主要是让中国走向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5.洋务运动时期,慈禧太后是顽固的反对派。
五、简答题
1.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哪些类型?
2.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创办?
六、论述题
1.为了维护统治,挽救统治危机,清朝统治阶级进行了哪些尝试?这些尝试的意义和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七、材料题
1. 以下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1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远略。
”
材料2
奕说:“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
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
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
材料3
冯桂芬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富之术。
”
请回答:
(1)曾国藩所谓的“剿发捻”和“勤远略”分别指什么?
(2)参考材料2.3,说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结合材料1.2.3,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何在?
2.以下是一组维新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1
张之洞说:“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
”“无益者一:将立议院欤?中国士民至今安于固陋者尚多,环球之大势不知,国家之经制不晓,外国兴学、立政、练兵、制器之要不闻,即聚胶胶扰扰之人于一室,明者一,暗者百,游谈呓语,将焉用之?且外国筹款等事重在下议院,立法等事重在上议院,故必家有中资者乃得举议员。
今华商素鲜巨资,华民又无远志,议及大举筹饷,必皆推委默息,议与不议等耳。
”
材料2
谭嗣同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
材料3
严复说:“国者,斯民之公产也。
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朴隶也。
”
请回答:
(1)张之洞为何认为民权无益?
(2)参考材料2.3,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立场何在?
(3)结合材料1.2.3,说明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查各国通商以来,火轮夹板日益增多,行驶又极迅速,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时可运官粮客货,有事时装载援兵军火,借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且各口华商,因无官办章程,多将资本附人洋商轮船股内,尤非国体所宜。
臣即于是年夏间,商令道员朱其昂等酌拟轮船招商章程,设局招徕,俾华商原附洋商股本归并官局,购造轮船,运粮揽货,以济公家之用,略分洋商之利。
……该员绅等苦心经营,力任艰巨,竟底于成,频年叠加开拓,渐收利权。
计有自置轮船并承领闽厂轮船八号,现又添招股分,向英国续购两号,分往南北洋各海口及外洋日本、吕宋、新嘉坡等处贸易,叠次装运江、浙漕粮。
从此中国轮船可期畅行,实为海防洋务一大关键,所裨于国计民生殊非浅鲜。
——李鸿章:《轮船招商请奖折》,载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
料》(近代部分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58—359页。
材料二
谨按商局情弊,非改弦更张,难期振刷,用举一二,缮呈钧览:
一、用人之弊,失之太滥。
各局船栈,人浮于事,视太,怡行不啻三倍,而得用者无多,甚至首领要缺,委之庖代,如北栈管总广州局总、各船之“总”,皆不在其事,但睦名分肥而已。
……此种人品,一得“总”,便引用亲朋,至二三十之多,以致船上好舱半为占去;而趾高气扬,睥睨他乡过客,尤为可恶!
二、分局之弊,失之太纵。
三、总局之弊,失之太浮。
举措无当,全凭私臆,有如南洋船只方苦亏耗,忽造致远、拱北、图南、普济四艘,银五十一万两,更无望余利矣。
又添造广利、富顺钢身快昭两只,银四十余万两,不知是何用意?
四、账目之弊,失之太浑。
不外四柱,有账无实,而每年结账又徒虚名,纷然划胝,究难取信。
患在公私混乱,挪欠自如。
啻总办欠六七万,徐欠二万余,各司董所欠不等,殊与初定章程凡“有挪欠者立即撤退”之意相左。
此特其净欠者耳。
更有以烂贱股票押取局银至三十余万之多者!
——马良:《改革招商局建议》,载《马相伯先生文集》,协和引书局1937年版。
转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59一-360页。
请回答:
1.洋务派举办的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为什么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2.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其教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