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农民阶级探索救亡道路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相关论述
民主革命成败原因与经验教训
![民主革命成败原因与经验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9bbe894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4.png)
民主革命成败原因与经验教训民主革命成败原因与经验教训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鸦片战争以来,为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其中农民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无产阶级在中共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
下面从中国近代主要革命运动中,探究各主要阶级斗争的失败与成功、经验与教训。
一、失败的原因与教训1、太平天国运动(1)失败原因主观方面,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而是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这说明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客观方面,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借师助剿”。
(2)历史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义和团运动(1)失败原因主观上:①是自发的群众性活动,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②行动上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只凭“传单一出,千人立聚”;④利用迷信手段,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⑤对封建统治认识不清,表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强大。
(2)历史教训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不可能提出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主张。
即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抗争与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抗争与失败的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1d2c563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0c.png)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抗争与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中叶。
这场运动由洪秀全等人领导,号称太平天国,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
然而,尽管运动规模庞大,却最终以失败告终,给农民阶级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起义背景与动机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受到清朝腐败统治、民间疾苦以及西方列强侵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农民阶级长期受到剥削压迫,生活困苦,对清朝封建统治日益不满,因此响应了太平天国的号召,投身起义运动。
抗争与挫折
太平天国农民军在一开始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声势浩大。
他们试图颠覆传统的封建秩序,实行平均分配土地、取消苛捐杂税等措施。
然而,由于内部分裂、统治能力不足、缺乏现代化的组织和军事战略,太平天国运动最终遭遇了清军的围剿,最终失败。
教训与启示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给农民阶级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单纯的革命热情和信仰不足以支撑一场复杂的革命运动,需要现实的组织和战略。
农民阶级需要更多的政治意识和组织纪律,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状况。
历史告诉我们,农民阶级在争取权益、改变命运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理性和务实,避免盲目性的革命行动。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
农民阶级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能力,以更有效地争取自身权益,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失败的原因解析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失败的原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481f4c33687e21af45a916.png)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失败的原因解析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是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和谋取暴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主观原因比较复杂些。
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有限,难成大器。
洋务派官员自身的近代化修养不足,没有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相反,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政治制度,试图在中国搞所谓的“中体西用”,即用中国的封建制度作容器,去盛载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两者的内在矛盾认识不足,因此必然导致失败。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具有现代化思想的领导核心,导致了晚清王朝无法靠自己来革新不合时宜的封建专制制度,从而无法成功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晚清对社会现代化转型探索的失败,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固然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但软弱平庸的领导核心也助长了这种制度的腐朽程度。
因此,晚清中国不可能象同时代的日本那样,通过自我变革达到自强,并最终完成社会现代化的转型任务。
另外,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它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不愿也不敢进行根本制度的改革,只是在封建主义的老树上嫁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枝。
特别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极端仇视新事物,对任何变革持坚决的抵制态度。
这就造成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必须进行根本制度的改革,才能发展生产力,做到富国强兵,有效抵制外侮。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更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努力发展教育;坚持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保证祖国的安全,维护国家的统一。
近代史纲要论文——论近代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失败的原因
![近代史纲要论文——论近代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失败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2143b68f5335a8102d2204c.png)
论近代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失败的原因关键词:救亡图存社会性质认清国情概论:中国近代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最终都归于失败,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没有认清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弄清中国的国情,没有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历史背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愈发严重,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华民族陷于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西方列强逐渐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肆向中国倾销商品,阻断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开始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在列强船坚炮利的生生侵略下,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的睡梦中醒来,开始“开眼看世界”,研究西方,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掀起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各阶级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均以失败告终。
各阶级对救亡图存道路探索的失败证明“寻求强国御辱之道必须要以认清社会性质,从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一味的照搬西方模式只会适得其反。
事实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下面我具体说说探索救亡道路失败的原因。
一、不重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由于各阶级在探索救亡道路的过程中不重视对西方历史地理和文化的研究,因而忽视了中西方国情的差别。
历史和文化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历史中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而文字和语言是文化的缩影,要研究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向西方学习,必须首先从西方的文字和语言下手,在这方面林则徐做得比较好。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博学多才,办事干练又远见。
鲁迅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
新思潮迈出了探索救亡道路的第一步,而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中国人民的英雄。
关于中国近代农民阶级探索救亡道路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相关论述
![关于中国近代农民阶级探索救亡道路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相关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effcee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f.png)
关于中国近代农民阶级探索救亡道路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相关论述关于中国近代农民阶级探索救亡道路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相关论述1.农民阶级的代表:太平天国、义和团2.农民起义的大背景:(1)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的激化晚清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更加激化了。
清朝统治阶级重要成员曾国藩曾在一份奏折《备陈民间疾苦疏》中谈到当时民间的疾苦:“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在这份奏折中,曾国藩着重谈到了“银价太昂,钱粮难纳”、“盗贼太众,良民难安”、“冤屈太多,民气难伸”几个问题。
(2)外国的侵略激化了阶级、社会矛盾第一、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支出了巨额的军费,《南京条约》中又规定向英国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剥削程度,新增加的捐税最终都落在农民头上;第二、鸦片输入使“银贵钱贱”问题进一步加剧,农民出售农产品获得的是铜钱,交纳赋税却必须是白银,实际的负担进一步加重;第三、五口通商使两广、福建、湖南、江西原来依靠内地通往广州商路谋生的成百万下层群众失去生计,这几个省份成为农民起义最猛烈的地区。
3.探索的活动与结果:以太平天国为例1金田村起义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3月,洪秀全称天王,9月攻占永安之后,封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规定“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并颁布诏令3定都天京太平军北上过程中得到农民的拥护,起义军不断扩大,1853年3月19日,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清政府统治对峙的农民政权。
4颁布《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5军事全盛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成果,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粉碎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实现了军事上的全盛。
6太平天国的覆灭从1856年9月太平天国内部发生的天京事变开始到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太平天国实力大为削弱,直至当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全面失败。
论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运动失败的几点原因
![论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运动失败的几点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b9d8f412c5da50e2524d7f9e.png)
论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运动失败的几点原因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从未间断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等领域取得过许多辉煌的成就。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更是间接的促使了西方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的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其中地方权力逐渐收归中央,丞相权利逐渐收归皇帝,不断巩固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
但同样的,也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便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到了宋明,朱熹重兴儒学之后,中国的思想体系便更加丧失了活力。
同时加上固步自封的天朝上国思想,是的封建社会的中国更加封闭和落后。
终于在明清时期由世界领先地位渐渐的被西方世界赶超。
而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遇到空前的生存挑战。
终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
面对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在古老的中国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中,人们不断的上下求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清廷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维新运动。
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而这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1、都没能解决最为根本的土地问题对于正处于长期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土地是民众基本生活的保障线。
小农经济的的主题地位和农耕文明的思想决定了农民数量的庞大农民间隐藏的巨大力量。
然而在近代中国各阶级的革命运动中,并没有意识到利用这种力量。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一定的空想性,与社会实际不符,同时统治者没能坚持,所以基本没怎么实施。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由于统治者的无力,所以也基本没怎么实施。
近代史讨论之为什么早期的探索都无法找到中国正确出路
![近代史讨论之为什么早期的探索都无法找到中国正确出路](https://img.taocdn.com/s3/m/260b18a1fd0a79563c1e72e6.png)
THANKS
谢 谢 聆 听
பைடு நூலகம்
客观原因: 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用各种 手段干涉破坏革命。 2.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阀、地主、买办势力及旧官僚、立宪派勾结起 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弱点和错误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2.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革命军队和革命政权。
近代史讨论之
为什么早期的探索无法找到国家的正 确出路?
首先我们来回顾中国早期有哪些探索?
[1] 太平天国 [2] 洋务运动 [3] 戊戌维新 [4] 辛亥革命
对国家出路的第一次探索是农民群众的斗争—— 太金田起义和平天国农民战争。这是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各个阶级都面临着如 何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农民阶级,在鸦片战争失 败后的巨额赔款使农民的负担更加增强。有言 “昔日买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 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这正是当时农民的真 实写照。据统计,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 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但重点是在于反清。
又一次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不过与太平天国运动还是有着 很大的差别。洋务运动的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 机,这次的洋务运动时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 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 洋务。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 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 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从60年代开始开办 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这是 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的起步。
试论近代中国国家早期出路的历史探索
![试论近代中国国家早期出路的历史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7bb571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0.png)
试论近代中国国家早期出路的历史探索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一直在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积极斗争,力求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使中国站在世界前列,但这条道路曲折而漫长,中国在各个阶级斗争中缓慢发展。
一、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爆发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为支付高额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加紧横征暴敛,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加剧中国国内社会矛盾(重要原因)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人民极度贫困且无家可归,纷纷揭竿而起,各族人民自发反清起义高达百次(直接原因)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的推动(主观原因)2.理论:传统儒学、西方基督教、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低层次的中西文化融合。
3.主体:农民阶级代表人物: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4.方法: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5.发展方向:向往古代理想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简要展开叙述)早期,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即共同富裕的大同理想社会,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
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根据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的逆转和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现实,进行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实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
6.结果失败。
7.失败的原因(简要叙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出不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主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绞杀(客观原因)战略失误,偏师北伐8.历史意义(简要叙述)沉重打击封建统治阶级,加速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鼓舞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识,打破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打击外国侵略者提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作为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鼓舞推动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震动欧洲二、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1.原因(简要叙述)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狂潮;西方进步思想传播(国际原因)农民起义运动愈演愈烈,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清王朝统治;统治者支持(国内原因)2.理论:传统儒学,西方近代思想,“中体西用”。
论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运动失败的几点原因
![论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运动失败的几点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b9d8f412c5da50e2524d7f9e.png)
论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运动失败的几点原因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从未间断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等领域取得过许多辉煌的成就。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更是间接的促使了西方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的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其中地方权力逐渐收归中央,丞相权利逐渐收归皇帝,不断巩固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
但同样的,也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便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到了宋明,朱熹重兴儒学之后,中国的思想体系便更加丧失了活力。
同时加上固步自封的天朝上国思想,是的封建社会的中国更加封闭和落后。
终于在明清时期由世界领先地位渐渐的被西方世界赶超。
而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遇到空前的生存挑战。
终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
面对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在古老的中国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中,人们不断的上下求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清廷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维新运动。
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而这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1、都没能解决最为根本的土地问题对于正处于长期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土地是民众基本生活的保障线。
小农经济的的主题地位和农耕文明的思想决定了农民数量的庞大农民间隐藏的巨大力量。
然而在近代中国各阶级的革命运动中,并没有意识到利用这种力量。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一定的空想性,与社会实际不符,同时统治者没能坚持,所以基本没怎么实施。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由于统治者的无力,所以也基本没怎么实施。
第七讲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艰难探索
![第七讲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艰难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e113e0a763231126edb11e4.png)
第七讲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艰难探索第七讲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艰难探索冲刺要点归纳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的历史。
其中有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们都失败了。
无疑,其进步的主张和失败的教训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思考中国的未来提供了历史的范例。
当然,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就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自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近代中国,一步步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过程,也是中国人民进行不停地反侵略和对中国出路进行不屈不挠的艰难探索的过程。
尽管都失败了,但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一、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论述1938年5月,毛泽东在其名著《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的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这是毛泽东在其著述中第一次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完整概念。
此后,毛泽东在1939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不但明确地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完整概念,而且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社会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指出:“自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便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和对中国出路探索的过程(一)人民群众与爱国官兵反侵略的战争1、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
![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636e3ef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b.png)
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中国的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历史。
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是一部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救国图强的奋斗史,发人深省。
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有众多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但却无力挽住近代中国落后的狂澜,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清朝政府,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政治制度,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中国人种。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打倒孔子及传统文化,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全部归罪于孔子及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人们对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昔日风光无限的中国会惨遭落后的呢?一、落后的原因在我看来,可以归结为一下几个原因: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与政治腐败;经济形态上的自然经济与抑商政策;思想文化上的保守封闭与专制政策;对外关系上的华夷观念与锁国政策。
1.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与政治腐败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是以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为基本统治形式。
这种统治形式,曾经推进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统一,为中国古代文明辉煌奠定了政治基础。
但是,这种专制统治是建立在“君权神授”和人民无缘参与政治的基础上。
其结果是官僚特权、人治与腐败,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扼杀。
在当时,清朝的专制统治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由于传统政治体制框架内缺乏创新机制,因此无法应对新时代来临的挑战而最终走向衰落与灭亡。
2.经济形态上的自然经济与抑商政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基本生产结构,这种小农经济比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具有更多的活力,为中国的古代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的阶级及其失败之原因
![近代中国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的阶级及其失败之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4ea6257804d2b160b4ec0ce.png)
近代中国都有什么阶级提出什么思想与主张来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又为什么会失败?纵观中国近代史,当国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中时,中国各阶级纷纷站起来,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思想与主张,来救国救民。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从此,拉开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序幕。
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使本来就受封建阶级压迫的中国农民阶级雪上加霜。
由于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1851年,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阶级,在广西金田发动了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竖起了反对清政府的大旗。
然而,太平天国在历史上仅仅持续了15年,就被清政府给灭亡了。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提出了,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制定发律、制度;经济上学习西方开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奖励科技发明创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思想文化上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等;外交上主张同国外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严禁鸦片输入等。
然而这些主张均未得以实施,太平天国就走向了灭亡。
太平天国为何会失败呢?很显然,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另外,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此外,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缺乏理性的认识。
这一切的一切使太平天国最终走向了灭亡。
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在19世纪60年代初,发起了以“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然而,随着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方的战败,洋务运动也失败了。
近代中国各阶级各阶层探索救国道路失败的原因总结
![近代中国各阶级各阶层探索救国道路失败的原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266e43c850ad02de804195.png)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惊醒了还在醉梦中中国人,使得有识之士看到了中西方的差距,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很多仁人志士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民族意识开始探索救国道路。
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这场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借着“宗教”的形式喊出“平均地权”的口号,过于理想化的革命口号,最终非但没有使得封建势力的消亡,反而使得国内经济雪上加霜、生灵涂炭、人口急剧减少,为以后的军阀混战埋下了祸根。
而在这场起义中帮助清政府镇压农民军的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却因此成为了清末重臣、地方实权派,成为清政府的这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的主干力量。
虽然洋务运动兴建企业、训新军、办新学、派留学生,对于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其建立在腐朽的封建制度基础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造就的浓厚的封建性质以及对于外国技术的过分依赖也使得其最终失败。
“经改政不改”虽然减小了改革的阻力,然而最终制度的落后使得经济改革的成果完全丧失,腐朽的制度还是走向了灭亡,经济改革最终还得政治改革来保障其成果。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绝对是中国近代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甲午战争中国被邻国的小日本大大刺激了国人,国人的自尊心大大受挫,使得中华民族的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了救国图存的队伍中去了。
而其后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却依赖于没有实权的皇帝与强大的守旧势力斗争,且过于急躁的改革措施以及对于西方势力的过分幻想,最终这个由上层官僚以及知识分子发起的救国运动也以失败告终。
事实证明,仅仅由社会上层发起,没有实权派支持、没有广大群众参与的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成果的。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使得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中华民国成立。
后来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的果实(个人认为将其归因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有失偏颇,孙中山等人应该充分当时的形势非常慎重地做出的决定)、各地军阀混战(这也显得军队的国家化尤为重要,否则会沦为个人权势斗争的武器,这对于国家与公民的伤害是明显的。
为什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探索会失败,
![为什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探索会失败,](https://img.taocdn.com/s3/m/0cf784a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a.png)
为什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探索会失败,为什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探索会失败,因为他们不切实际,辛亥革命结束的时候中国识字的人口连二十分之一都没有,一个全都是文盲的国家?根本不适合民主。
所以他们的失败完全是必然的,就算最后能够延续下来,也只不过会成为另一个印度或者是大号的菲律宾。
当时的中国需要的是务实者,需要的是渐进式的发展,而不是一些空话、大话...满口大话,最后一点实事也办不出来,这样的人恰是当时中国最多,同时也是最不需要的人...从矛盾学说角度分析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探索失败的原因实际上这个问题毛主席早就有过回答,好像专门有一篇文章,在*** 选集中就有,您可以读一读,绝对对您有帮助。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为寻求国家出路所做的努力为什么都失败了?1、农民阶级:农民阶级是落后的生产力代表,他们有革命的愿望,但是缺少革命的指导,他们想推翻旧的剥削者,过上传说中的大同生活,但是这在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2、民族资产阶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从产生之初就深受官僚阶级、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外国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榨,因此他们也有革命性的一面。
但是他们本身又和这些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们有妥协性的一面,因此革命很不彻底,从辛亥革命就可以看的出来。
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但是却保留了很多的封建残余,外国的殖民势力也未得到清除,因此是有局限性的。
综上所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各阶级为寻求国家出路所做的努力都失败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为寻求出路所做的努力为什么都失败了?我觉得,最根本的是,处在那段时期里的中国人民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民族意识。
而且不同阶级的所提出的革命,改革等等理论和做法,一下子都摊给民众,让民众无从下手。
所以,我认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是一段寻求真理的磨合时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成功。
近代史论述题
![近代史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fd09f380eb6294dc886c0a.png)
第一套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3种情形)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反封建角度)第二,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性质)第一,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思想文化角度)第三,它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反侵略角度)第四,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时,太平军进行了英勇斗争。
(国际影响)第五,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3.材料题:关于辛亥革命(1)历史意义(政治)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思想)第三,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社会)第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国际)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局限性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探索及启示
![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探索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ca8504033687e21af45a9ea.png)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认识。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武昌起义中革命志士的精神的认识。 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 张扬,从而激发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革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的精神。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一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 的领导下才能完成。
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我们要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 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 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冯桂芬在《校庐抗议》一书中说:“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 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 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 支配后者。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 洋务派一开始认为中西方的差距主要是集中在“火器” 上。下面我们按照时间先后列举几家军火工业。①曾国藩于1861年创办安庆 军械所。②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局。③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的金 陵制造局(地点在南宁简称“宁局”,全称是“金陵机器制造局”)。④左宗 棠于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简称“闽局”因设在福州马尾,故称“马尾 船政局”)。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⑤崇厚于1867年创办的天津 机器局。⑥张之洞建造的湖北枪炮厂。1908年改称“汉阳兵工厂”,抗日战 争时内迁。 2.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 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 业。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重点是采矿、冶炼 、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 3.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纷纷成立洋枪队,使用 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左宗棠的湘军也是用洋枪装备的军队。 4.办了一些新种类的学堂:中国旧时代的教育场所主要是私塾和书院。直到洋 务运动兴起以前,在中国还没有近代新式学校出现。
第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探索史
![第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探索史](https://img.taocdn.com/s3/m/aa2589f8102de2bd96058820.png)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几个领袖的结合没有 “主义”,全靠感情,一有误会,便找不到“感情” 这个东西了,互相残杀;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
天京事变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夺权 被杀
萧朝贵 战死
冯云山 战死
韦昌辉 处死
出走死 石达开 于四川 大渡河
曾 国 藩 的 湘 军
美国人华尔和他的洋枪队
等级尊卑
1853年12月杨假托天父下凡,指责天 王责罚女官过严,天王承认错误,东王仍 要杖责洪秀全四十,直到洪秀全口称“小 子遵旨”为止。1856年8月,东王借天父 下凡召天王入东王府说“尔与东王皆为 我子,东王有甚大功劳,何止称九千 岁?”天王答:“东王打江山,亦当是 万岁。”东王进而问“:东王世子岂止 千岁?”洪秀全再次退让说“东王既万 岁,世子亦是万岁,且世代万岁”。
定都天京
奢 华
天王虽对朝政不发令旨,却平均三四 天写一首诗管教美人。1857年太平天国刊 印颁行的经典官书之一《天父诗》,收选 了500首天王大作,其中476首是洪秀全进 入南京初期三年中写给后妃的夫权独白, 实际上就是苛刻的数字化教条,叫妻妾宫 女们背诵。比如:“看主单准看到肩,最 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 王怠慢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朝田亩制度》:关于产品分配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 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蔬,无失其时。凡 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 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 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 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帘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 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 平真主救世旨意也。但两司马存其钱谷数于簿, 上其数于典钱谷及典出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近代农民阶级探索救亡道路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相关论述
1.农民阶级的代表:太平天国、义和团
2.农民起义的大背景:
(1)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的激化
晚清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更加激化了。
清朝统治阶级重要成员曾国藩曾在一份奏折《备陈民间疾苦疏》中谈到当时民间的疾苦:“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在这份奏折中,曾国藩着重谈到了“银价太昂,钱粮难纳”、“盗贼太众,良民难安”、“冤屈太多,民气难伸”几个问题。
(2)外国的侵略激化了阶级、社会矛盾
第一、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支出了巨额的军费,《南京条约》中又规定向英国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剥削程度,新增加的捐税最终都落在农民头上;
第二、鸦片输入使“银贵钱贱”问题进一步加剧,农民出售农产品获得的是铜钱,交纳赋税却必须是白银,实际的负担进一步加重;
第三、五口通商使两广、福建、湖南、江西原来依靠内地通往广州商路谋生的成百万下层群众失去生计,这几个省份成为农民起义最猛烈的地区。
3.探索的活动与结果:
以太平天国为例
1金田村起义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3月,洪秀全称天王,9月攻占永安之后,封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规定“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并颁布诏令
3定都天京太平军北上过程中得到农民的拥护,起义军不断扩大,1853年3月19日,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清政府统治对峙的农民政权。
4颁布《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5军事全盛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成果,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粉碎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实现了军事上的全盛。
6太平天国的覆灭从1856年9月太平天国内部发生的天京事变开始到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太平天国实力大为削弱,直至当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全面失败。
4 失败的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
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最初,他们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屡遭清政府的镇压。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
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即主要原因)
主观原因:“扶清灭洋”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盲目的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