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宏观部分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2.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产品。
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去向:其他生产者。
4.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5.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例如,I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6.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7.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市场价值。
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
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变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9.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0.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1.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
12.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
13.政府采购: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它包括:……14.转移支付: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
它包括:…………15.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
NX=X-M16.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17.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的部分。
18.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
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19.个人收入:PI =NI –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20.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21.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Y=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降到某一不可能再低的低点时,投机性需求会变得无限大,即人们不管手边有多少货币,都不肯去买债券。
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国家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和支出项目。
3、挤出效应(effectiveness of crowding out)
当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从而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
4、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5、长期:指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能调整的时期内
6、短期:部分生产要素无法调整的时期内
7、GDP缩减(平减)指数:
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例,反映了相对于基年物价水平的现期物价水平。
8、经济增长:
建立在先进技术及所需制度和思想意识相应调整之上的为居民提供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
9、经济周期: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
10、自然失业率:
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11、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
12、工资粘性:指工资率不能随劳动供求的变动而及时而迅速的变动
13、总需求AD: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总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14、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术语,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GDP(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 通货膨胀: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但如果通货膨胀超出可控范围,可能会引发经济波动和不稳定。
3. 供给与需求:供给指的是市场上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总量,需求指的是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程度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市场的稳定性。
4. 财政政策: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总需求和供给。
5.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来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6. 经济周期: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起伏波动。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经济周期的变动与经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7. 失业率: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就业的人口所占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就业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高失业率可能反映经济不景气和就业市场的困难。
8. 投资:指将资金用于购买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以期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
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9. 货币供应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影响物价、利率和贷款等方面。
10. 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国际贸易有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就业和经济发展,也是扩大市场和吸收外来技术的途径。
通过对这些宏观经济学的术语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和政策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
4.边际储蓄倾向:增加的储蓄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S/ΔY。
5.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6.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方面的支出。
7.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支出降低的效果。
8.乘数效应:总需求的任何变动,如消费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变动、税收的变动、净出口的变动等等,都会引起收入若干倍变动。
9.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
1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整个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11.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成为“凯恩斯陷阱”和“流动偏好陷阱”。
12.加速数: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13.加速原理: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
14.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15. 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家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4.GDP折算指数:指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 的比率。
5.均衡产出(或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6.消费函数:C=C(y):表示支出和影响支出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
7.投资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一变化的投资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
8.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9.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对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10.投资函数:i=i(r):投资与利率之间的方向变动关系。
14.谨慎动机(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16.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书P428页图14-14。
(第五版)17.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时,描述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18.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
19.总需求AD: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20.财富效应:指以下价格水平对消费影响的效应: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提高了经济中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感觉更富有,这又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者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
相反,当价格水平上升时,降低了经济中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感觉变穷,这又减少了消费者支出以及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21.利率效应:指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利率进而影响企业投资的效应。
22.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23.古典总供给曲线:表示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经济的就业水平处在充分就业状态上。
宏观经济学超全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一.名词解释:l 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
l 国民生产总值:即GNP。
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l 个人可支配收入:DI=NI-个人所得税+GT。
即国民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并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才是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
(课本第27页)l 一般价格水平:用P表示。
是指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l 失业率:其被定义为已经失业但是正在积极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
即:失业率=(已失业但正在找工作的人数/劳动力总人数)100%l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l 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注意:l 支出乘数:总支出的任何组成部分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都是一样。
我们把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称为乘数或支出乘数。
用K表示。
(课本第51页)l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而形成的货币持有量。
l 交易性货币需求: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合称货币的交易需求。
用MD T表示。
l 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动机是人们为财富储藏而持有货币的动机,由此形成的货币需求是对限制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入而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l 灵活偏好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当利率低到某一点时,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不会下降而会上升,从而都抛出债券持有货币,此时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达到无限大,货币供给量无论怎样增加也不会使利率下降,货币政策失效。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新增价值支出法:按购买者支出的货币金额汇总而成。
GDP=C+I+G+(X-M)C:个人消费I:私人投资:总投资=净投资+折旧G:政府购买X:出口M:进口收入法要素收入法按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民收入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折旧+误差调整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定时期内本国或本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名义GDP用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付出。
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均衡产出=计划需求=计划付出=计划产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的增长带来消费的增长,但消费增长的幅度总是小于收入的增长的幅度,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递减XXX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气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
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长期消费函数为从零点出发的直线。
棘轮效应:由于消费惯,增加消费易,减少消费难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
XXX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XXX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们的永久收入决定的。
生命周期理论与永久收入理论异同(1)区别,前者偏重于储蓄动机,后者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未来收入(2)相同点①消费不只与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②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消费支出变化很小,永久性收入变化引起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③临时性政府税收政策,消费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均衡国民收入观点:国民收入既不增长也不减少,处于均衡状况的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归纳
宏经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总值的综合经济指标。
它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一般价格水平: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5.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6.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部分。
7.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支出乘数:总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与支出最初变动量的比值。
8.货币的交易需求:出于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的货币需求。
9.IS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0.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 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12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3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14.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5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6.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GDP:国内生产总值
2.消费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3.汇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4.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
5.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试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6.实际汇率:是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它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7.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偏好: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偏好。
8.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9.托宾的Q理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该系数为企业股票市值对股票所代表的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
10.CPI:消费价格指数,又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11.总需求: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12.经济增长:(书本版)经济增长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GDP总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人均GDP)。
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来描述。
(百度版)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完整)《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4、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5、存货投资: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6、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投资.7、政府支出的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者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所以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不计入GDP)8、政府购买: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计入GDP)9、企业的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
10、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11、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12、边际消费倾向: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13、平均消费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14、边际储蓄倾向: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15、平均储蓄倾向:任一单位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1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17、税收乘数: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18、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19、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20、投资: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主要包括厂房、设备的增加。
决定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
21、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宏观经济学超全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一.名词解释:l 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
l 国民生产总值:即GNP。
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l 个人可支配收入:DI=NI-个人所得税+GT。
即国民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并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才是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
(课本第27页)l 一般价格水平:用P表示。
是指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l 失业率:其被定义为已经失业但是正在积极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
即:失业率=(已失业但正在找工作的人数/劳动力总人数)100%l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l 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注意:l 支出乘数:总支出的任何组成部分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都是一样。
我们把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称为乘数或支出乘数。
用K表示。
(课本第51页)l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而形成的货币持有量。
l 交易性货币需求: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合称货币的交易需求。
用MD T表示。
l 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动机是人们为财富储藏而持有货币的动机,由此形成的货币需求是对限制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入而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l 灵活偏好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当利率低到某一点时,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不会下降而会上升,从而都抛出债券持有货币,此时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达到无限大,货币供给量无论怎样增加也不会使利率下降,货币政策失效。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hello,大家好,这里是小王的频道,用心为大学生们提供各类有用资讯。
今天跟大家一起盘点一下,宏观经济学各章节名词解释。
PDF版可关注“大学生活解读”回复经济学获取。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生产要素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后得到的就是NDP。
名义GDP:用生产产品和劳务当年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加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平减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过计算城镇居民消费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变动情况而得出的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边际储蓄倾向:指收入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储蓄的变化,边际储蓄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因为全部消费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为一。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它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量不如收入增量那样多。
由于人们总是不把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投资乘数: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
政府购买指出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收入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化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引起这种变化的收入变化与政府转移支付变化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潜在国内收入: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经济资源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也就是一国的经济潜力充分利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全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几个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1,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产出。
经济社会的产量或NI决定于总需求,和总需求相等的收入称为均衡收入。
2,IS与LM曲线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IS曲线概述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 ,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IS曲线的经济含义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
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4)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小于储蓄规模。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IS曲线的性质IS曲线表示产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所应保持的关系,所以:只有IS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国民收入才是均衡收入。
所有不在IS曲线上的点都是非均衡点,如图1所示,IS曲线右边的点意味着I﹤S,如点A,而IS曲线左边的点意味着I﹥S,如点B。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正常的强度下,充分利用其生产资源生产的GNP。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4.流量和存量: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5.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6.个人可支配收入: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7.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无形磨损,资本老化带来的无形磨损)。
8.奥肯定律: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9.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
14.重置投资:建造一个企业所欲要的成本。
10.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1.平均消费倾向:指在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上的比率。
12.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一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多少。
13.相对收入假说:消费者会改变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15.边际储蓄倾向:指储蓄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是边际储蓄倾向,是指该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16.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引起的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17.凯恩斯消费函数:(c=α+βy)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18.投资边际效率:由于R(资本品供应价格)上升而被缩小了的r(利息率)的数值。
19.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20.平衡预算乘数:执政府收入与支出可以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21.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宏观部分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2.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产品。
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去向:其他4.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5.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例如,I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6.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7.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市场价值。
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
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变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9.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0.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1.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
12.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
13.政府采购: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它包括:……14.转移支付: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
它包括:.......15.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
NX=X-M16.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17.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的部分。
18.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
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19.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20.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二PI-个人所得税21.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 丫二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二投资。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一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平减指数: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投资乘数:国民收入相对变动与引起该国民收入相对变动的投资相对变动的比.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顺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商品货币: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为形式的货币.名义汇率: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性偏好陷阱”.基础货币:指的是银行准备金和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用Cu表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 或者人均GDP的增长.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繁荣与衰退.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出总量,即所有生产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通常用产出水平表示.通货膨胀经济体中大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名词解释二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购买股票与债券资产组合的机构.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搜寻最适合自己嗜好&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想要购买的物品&劳务数量的曲线.名义汇率: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费雪效应:名义利率等于真实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也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指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法定准备率:政府规定的准备金在存款中应占的比率.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利率.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着的上涨.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着的上涨.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失业率: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消费倾向: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资本边际效率:是预期增机的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流动偏好:公众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收入和财富的欲望和心理.凯恩斯的财政政策的内容:政府支出: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其他税收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增量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比例,或者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或者每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所生产的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新增价值支出法:按购买者支出的货币金额汇总而成。
GDP=C+I+G+(X-M)C:个人消费I:私人投资: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G:政府购买X:出口M:进口收入法要素收入法按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民收入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折旧+误差调整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定时期内本国或本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名义GDP用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均衡产出=计划需求=计划支出=计划产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的增长带来消费的增长,但消费增长的幅度总是小于收入的增长的幅度,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递减杜森贝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
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长期消费函数为从零点出发的直线。
棘轮效应:由于消费习惯,增加消费易,减少消费难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
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弗里德曼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们的永久收入决定的。
生命周期理论与永久收入理论异同(1)区别,前者偏重于储蓄动机,后者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未来收入(2)相同点①消费不只与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②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消费支出变化很小,永久性收入变化引起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③临时性政府税收政策,消费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均衡国民收入概念:国民收入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处于均衡状态的国民收入。
与计划支出相等的收入乘数理论的概念指某一影响国民收入因素的增减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数倍变化。
贴现率。
这一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加预计净残值现值等于资本物品的价格。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技术装备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边际效率随社会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呈递减趋势。
产品市场均衡概念:产品市场总供给等于总需求IS曲线:投资储蓄曲线是指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与利率组合点的轨迹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的。
利率决定投资,进而决定国民收入,反方向。
货币需求: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愿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流动偏好陷阱:利率越高,投机货币需求量越小。
当利率很高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高,此时证券价格也很低,不会再下跌,而纷纷买进有价证券;反之,当利率很低时,人们认为证券价格不会再上升,而纷纷抛出,增加货币持有量。
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于无穷大,银行即使再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使利率下降。
货币供给:一个国家在一时点上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均衡利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时的利率LM曲线的形成:货币需求和供给相等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需求函数:L= ky-hr 货币供给函数:m=M/P 均衡:L= mIS-LM模型概念: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各自均衡结合起来,达到一般均衡,称为IS-LM模型。
IS-LM动态分析:均衡与充分就业IS和LM交点同时实现了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但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
依靠市场力量无法实现,需要实行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有效需求原理:指市场有支付能力或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需求,是决定总就业水平的社会总需求。
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财政政策含义是国家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影响:是政府货币当局即央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进而调节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越有效;LM越平坦,货币政策越无效。
若IS垂直,而LM水平,则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财政政策乘数指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条件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两市场同时均衡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私人投资降低货币幻觉:物价上升时人们不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只对货币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古典主义极端:IS水平、LM垂直时,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乘数指财政政策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的变化对均衡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倍数经济政策的含义1.是指政府或国家为了增进社会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2.是指政府国家通过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使总量增加或减少而采取的政策。
3、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广义的就业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狭义就业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以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自然失业率: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失业率政政策的概念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缓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而对政府的支出和收入所作出的选择。
内在稳定器: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机制。
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应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逆经济风向行事”,加强需求管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政府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产生的预算盈余。
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金融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投资需求,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以实现经济稳定的政策准备金:商行经常保留在手边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的现金准备金率 =准备金/全部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 d):央行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的商行准备率法定准备金:商行按法定准备金率提取的准备金。
超额储备:商行持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现金。
超额准备金率(r e):超过法定准备金的现金占银行存款的比率存款创造:法定准备金率使得银行体系可以成倍地创造货币供给期货:future goods证券交易双方通过经纪人,谈妥后签订交易协议,按协议价格约定在一定时期后再交割。
对冲:买卖双方在交割日未到来时均可再买入或卖出相同期货,在实际交割时进行卖出或买进相反的交易垫头交易:客户凭信誉交纳一定保证金,取得经纪人信用,在委托买进证券时由经纪人贷款,在委托卖出证券时由经纪人贷给证券公司,就可以进行交易。
期权交易(options trading)交易对象为一种权利。
这种权利保证购买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或一个特定时间内,按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证券,同时允许他放弃行使买卖证券的权利。
即购买者是否行使期权具有选择权。
总需求概念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以收入(产出)表示总需求函数反映产量(国民收入)与影响总需求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总需求曲线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组合点的轨迹总供给的概念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表示社会经济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全社会在各价格水平下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潜在就业量(N*)充分就业量指在现有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得到工作时的总就业量潜在产量(y*)充分就业产量,在潜在就业量和现有资本存量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量。
总供给曲线含义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含义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的垂直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含义在未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之前,经济社会能按既定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产量或国民收入,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直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含义在通常或常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位于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和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之间的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曲线完全凯恩斯AD-AS模型含义把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各自均衡结合起来,使其达到共同均衡,即三重均衡,称为完全凯恩斯均衡。
劳动力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已经工作或要求工作的人失业有工作能力和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的状态充分就业消除了非自愿失业摩擦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暂时或局部的不可避免的摩擦而导致的失业。
起源于劳动力供方。
短期结构失业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
起源于劳动力需求方。
长期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因需求不足失业而造成的失业。
失业率含义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失业者/(就业者+失业者)自然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后仍不可避免的失业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或者说是经济社会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包括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通货膨胀的概念1、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升2、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经济资源配置效应正效应使经济资源配置由不合理趋向合理负效应1、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2、加剧经济生活的不稳定3、削弱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功能4、阻碍科技进步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关于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反向变动关系的一条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确定一个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组合区,区内无须决策行动。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中,人们根据情况不断调整预期,预计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不会起减少失业的作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垂直冷火鸡式以较高的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绝对数增长一个经济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加。
均量增长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即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