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书

合集下载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论证报告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论证报告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论证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创业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政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从最初较为抽象的概念的探索逐步过渡到具体的经验操作层面的设计;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环境营造和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更加凸显等等。

但当前大学创业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功利化倾向必须引以正视,客观地界定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功能、价值与意义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回顾梳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有利于对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可为决策部门提供一些基础信息和决策建议,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具有重要意义。

2、课题界定(1)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高职教育,首先它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其次他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再次,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这三句话就构成了高职教育的含义。

高职层次的教育由各地方省一级人民政府统一进行管理,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法及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的。

(2)创业创业就是创业主体(创业者)创造新企业、新商业运作方法和手段,这种创业活动必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或者经济价值,是一种通过创业者努力而使得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3)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指结合专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怎样创业,而并不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创业或一毕业马上进行创业,而是在校期间培养他们具备创新的能力和开拓的意识,以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创新。

(4)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高职学生掌握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造就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思维,大胆地走向社会,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1 0 4・






第 5期
调能力 与领 导力 等各 项 能 力 。创 新 创 业 对 学 生 的综 实施 的创新 创业 教育 还仅 仅停 留在 相关 知识 传授上 , 合素 质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 想 创新 创业 的学 生必 须不 或者 诸 如 “ K A B” 创 业 项 目教 学 上 , 形 式 过 于单 一 。 断强 化 自己的综合 能力 。首 创精 神 的培养 , 各种 能力 组织 的创 业实践 也 大 部分 停 留在 简 单商 业 买 卖 活 动
创 业 引导计 划 ; 以 师资 队伍 建设 为基础 , 把 创新 创 业课 程 纳 入 必修 课 ; 以搭 建创 新 创 业 平 台为
保障 , 把 培 养创 新创 业 型人 才 落到 实处 , 才能真 正培 养 出高职 学生 的创新创 业 能力 。
关 键词 : 高职 学生 ; 创 新创 业 能 力 ; 培 养
人 民大 学 、 北 京航 空航 天 大学 等 9所 院校确定 为 开展 ( 二) 实施 创 新创 业教 育将 帮助 学生具 备 更 强 的
创 业教 育 的试点 院校 。近年来 , 创 新创 业教 育逐 渐 引 就 业 竞争 力 起 了各 高等 职业 院校 的重视 , 在 国家有 关部 门和地 方 教 育进行 了有益 地探 索与 实践 。 高 职 院校实施 创新 创业 教 育 , 通过 相关 的课 程体 政 府 的积极 引导 下 , 许多 高等 职业 院校 都对 创新 创业 系 和实践 环 节 的有 效 开展 , 学生 至少在 两个 方 面有所
收获 : 一是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通过创 ( 一) 实施创 新创 业教 育将 帮 助 学 生 形成 更 成 熟 新创 业教 育让 学生 从 固有 的 知识 和 技 能 传 承 中走 出 的 就 业观 来, 思考 自己未来的就业之路 , 为岗位创新或 自主创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但一直 业储备能量 ; 二是提高学生的洞察力 、 决策力 、 组织协 基金项目: (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G Z Y L X 2 0 “ 十二五” 规划课题: 高职学生 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及途径 的研究

对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对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 开展 实地调查 一)
创业教育是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又是创新教育,这对我们
高职学院学生来说还足一个较新的领域和课题 ,学生在这 斤面 “ 缺”什么?未来创业 “ 需要”什么?我们应该给学生 “ 传授” 什么?带着这些问题 , 我们深入到学校、企业进行 r_个厅 的 i 实地调查。一足到学生中进行渊☆。我们深入剑永州职业技术学 院等 6 所院校进行调查, , r6次学生座谈会 ,参』座谈 乍 J l l 7 2人,个别_访学生 10余人 , 走 2 做了 10 00人的问卷调查, r 解
内的创业坫础 论的耻解和掌捉。二址科关的专业课程。这是 J 课 体系巾必备的知以,包括市场知识、产业知识、法律知识、 财税知识、金融知识、管耻知i等。这类课程的设计币在引路、 j {
引 导 乍 会 到村 关领 域 去 找 相 关知 以 ,蓖 培养 学生 的 自 J
学爿惯干 n学能力,以便将 来根据 自 创业的需曙去歼发 , ¨

践恬动课程为落脚点”的 辅结合、币 实践的课程内容。 和 体的教学时问安排 , 年安排 3 ,每周 2课时,共计 2 6 4 ,从离职 一 年级_ 始纳入谍时计划进行授课,课 的内 ) f
要求 ,我们加强了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 尝 、, 试
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的 ,使教 育更 具针对性 ,其 f的就是通 过创 、教 育课程 的传授 f 1 I

引 言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担负着培养生产、管理 、服务第一线的 高技能型人才,直接为地方和当地经济服务,但 长期以来由 f :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传统教育的束缚,学生毕业后被动地等待
分配和就业, 招生制度改革后学生逐步自主择业、 就业, “ 似 创

大创优秀申请书

大创优秀申请书

大创优秀申请书一、课题背景与意义在当下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团队决定申请大创项目,旨在通过项目研究结合实践,培养团队成员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题内容及研究方法1. 课题内容本项目的课题是探究X领域的新型技术在Y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

我们将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与整合,结合Y领域的实际需求,提出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助力Y领域的发展和提升。

2. 研究方法我们计划采用文献调研、市场调研、原型设计和实地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探究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和价值,为Y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预期目标和成果1. 预期目标我们希望通过大创项目的实施,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团队成员在Y领域的深度研究和实践,为Y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 预期成果我们期望通过项目研究,可以得出一套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和效果,为Y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

四、团队介绍团队名称: XXX团队团队成员:•张三:团队负责人,负责项目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李四:技术专家,负责技术研究和方案设计。

•王五:市场营销专家,负责项目的市场调研和推广。

五、预算及进度安排1. 预算本项目预算总额为XXX元,主要用于设备采购、实验材料费、人员酬劳等方面。

2. 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时间段):文献调研、市场调研,完成项目规划和方案设计。

•第二阶段(时间段):原型设计,开展实地实验,验证技术可行性。

•第三阶段(时间段):总结分析,撰写成果报告,提交结题报告。

六、对于大创项目的意义和展望大创项目不仅是一次技术研究和实践,更是一个团队成员锻炼自身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过程。

通过参与大创项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 : 业 教 育 是 以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意 识 , 业 精 神 , 业 能 力 为 目 的 的 一 种 教 育 思 想 和 教 育 实 践 活 动 。 于 离 职 院 校 学 生 来 说 , 学 创 创- 创 对 在 好 专 业 知 识 以 及 掌 握 一 定 的 专 业技 能 的 同 时 , 过 创 业 教 育 , 以掌 握 一 定 的 创 业 知 识 和 技 能 , 强 创 业 素 质 , 对 于 挖 掘 自身 潜 能 , 养 通 可 增 这 培 勤奋 进取 开 拓 创新 的个 性 , 强 就业 竞争 力。 增 、 关键 词 : 创业教 育 学生 实践 方法 途 径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4 9 X( 0 o o () 1 5 I 1 7 —0 8 2 1 ) 3c一o 8 一o
2探索创业教 育及 实践 的方 法与途径
2 1以教 育创 新 推 进创 业教 育 , 养具 有创 . 培 业 教 育 能 力 的 师 资 团 队 教 师 是 学 生 的 引路 人 , 支 能 与 仓 业 一 《 教 育 相 适 应 的 高 素 质 师资 团队 是 创业 教
育 是 否 取 得 成 效 的 必 要 条 件 之 一 。 有 相 具
2 1 NO . 9 0 0 0
创 新 教 育
Sce c n c n lg n o a in e a d Te h oo y In v 再
高 职 院 校 学 生 创 业 教 育 的 实践 与 探 索
宋 震
( 无锡职 业技 术学 院汽 车技术 系 江 苏无锡 2 1 1 1 ) 42
向全 体 学 生 的 综 合 素 质 教 育 , 学 生 步 入 化 为 实 际运 用 的 能 力 , 而 实 现 创 业 所 需 为 进 工 作 岗 位 , 快 适 应 社 会 以 致 终 身 发 展 奠 的 综 合 能 力 的 全 面 提 高 。 了 培 养 更 多 的 尽 为 定坚 实的基础 。 创业型 、 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 复 营造 良好 的

职校生在校创业的实践与研究

职校生在校创业的实践与研究

作为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对创业教育十分关注, 特别
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从《 宪法》 个人独资企业法》为个人自主创业扫除了各 到《 ,
种障碍, 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面向2 1世纪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 “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加 强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2002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又 将培养创业能力纳人职业教育的重要培养 目 标; 江泽民同 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 要帮助受教育者培 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 培养出越来 越多的不同行业创业者, 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摘 要: 技术是大众文化的根本, 技术教育是文化母本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深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 现代人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也受到了
教育, 美育与文化、 技术共生, 关育的文化与技术的文化以 及自 然的丈化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特华。
关扭词 : 高职美育 1. 问顺的提出 文化形成 技术生成
地, 因此, 开发创业教育基地, 为学生创业实践搭建平台十 分迫切,我校在校生创业实践主要是围绕下面4条思路展
开的 :
13 9
. . . . 瑙獭{
2 0 年 号 旬 大教喻 0 6 3月 下 刊
高职 美 育 :文化 功 能与技术形成
以服装职业技术教育为例
周震 豪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00)
由于缺少创业实践平台, 学生创业实践少, 缺乏创业锻 炼机会, 大多数学生只能从书本中学习, 这也是职业学校创 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职校生在校创业的实践 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应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体现 职业教育的特点。 能力本位理论认为, 教育是一种强调能力 的培养和训练的活动, 强调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 按职业 分析和工作分析得来的职业能力的结构方式组织教学 , 重 视职业技能及技能的获得 , 对科学知识强调相关与必须, 够 用即可。 毛主席说过: “ 实践出真知。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 ” 先生也指出:“ 行是知之始;知之行之成。 根据这样的思考, ” 我们认为,职业学校创业教育要通过在校生创业实践来体 现和培养。2003年我校以团委、 学生会为主体 , 成立了在校 生创业实践课题小组, 开展了以创业实践为主线 、 以培养学 生创业骨干为目 标的在校生创业实践的试点工作。 两年来, 我校指导40多名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实践50余次,取得创业 收人逾万元的实绩, 培养锻炼了一批创业骨干。 我校在校生 创业实践主要是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1 营造创业教育的氛围, 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创业教育的问题首先是认识问题, 包括教育者、 受教育 者和家长的认识, 因此要创建创业教育的氛围, 我们进行创 业橱窗展览 、 举办毕业生创业情况调查 、我的创业理想” “ 演 讲比赛等, 渗透变就业教育为创业教育的理念 , 提高广大学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61OCCUPATION2021 01编辑 陈子今MAJOR专业建设文 / 丁英娣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职生须具备的创新发展能力和岗位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需从创新创业目标、课程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考虑,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目标不匹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通过专业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训基地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但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岗位教育的目标不匹配,特别是专业课教学耗时较长,严重挤压了创新创业教育时间,未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违背了高职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初衷。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毕业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岗位素质外,还应具有极强的岗位创新发展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未开设针对高职生的岗位发展和职业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不仅背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也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健全,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目前,高职院校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一般由一线专业课程教师担任,他们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论和创新精神,对于高职生的岗位辅导和创新培养力不从心,导致新课程改革中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此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大多属于学院派,他们对于新时期就业岗位的创新创业发展缺乏足够了解;同时,高职院校未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未及时将符合新时期就业岗位创新创业发展要求的校外教师充实到本校的教师队伍中来,导致现有教师队伍无法进一步提升自身教学理论知识、岗位实践和创新发展水平。

在高职学生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在高职学生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的重 要 内容来 体现 。 ( 二 ) 创 业 素质 是 高职 生职 业 素质 重要 组 成 部 分
生 的创 业实 践 . 是 高 职 院校 深 入 学 习 贯 彻 党 的 十 八 大 精神 和科 学发 展观 的重 大 战略举 措 . 也 是高 职学 院 落实 以创 业带 动就 业 . 实 现 高 职 学 生 充 分 就 业 的

包 括思 想 道 德 素质 、 专业 技 能 素质 、 身 体 心 理 等 素
质 , 还 包 括人 际 沟 通 、 自我 管 理 、 团 队协作 、 创 新 创
业 等 素 质 。创 业 教 育 是 以 大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 创 业 意
识 与创业 能力 培养 为核 心 . 并 以 创 业 者 的 首 创 与 冒 险精 神 、 创 业 能 力 和 独 立 工 作 能 力 等 提 升 为 教 育 指
当 中进 行 创 业 教 育 无 论 对 国 家 的 发 展 、 对 高 校 的 发
展 以及 大 学 生 自身 的 发 展 都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一 ) 创 业 教 育 是 高 职 教 育 的 重 要 内容
高 学生 的创业 素 质 . 而 创业 素质 又是 高 职学 生必须
Y U R E N H U I F E N G育人 惠风
在高职学生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口 马 健 王丽娟 庞 映 平
摘 要 : 在 高职 学 生 中 开展 创 业 教 育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业 意 识 、 拓展 学 生职业 素 质 的重要 措 施 , 是 高 职 院
校 落 实 以创 业 带 动 就 业 . 实现 高 职 学 生 充 分 就 业 的 战 略 举 措 , 也 是 高职 教 育 发 展 的 客 观 要 求 。 让 学 生 亲 自 参加 创 业 实践 。 积 累创 业 成 功 的 经 验 , 吸取 创 业 失败教 训 , 根 据 创 业 需要 不 断 完 善 自 己 的 知 识 、 能 力结 构 ,

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研究

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研究
软 根 据 清 华 大 学创 业 中心 调 查 , 国高 校 创 业 教 育 平 均 水平 低 于全 球 才 培养 日标 和 模 式 设 置 , 化 学 科 专 业 界 限 , 据 递 进 的 原 则 依 次 开 我 水 平 。与 发 达 国家 相 比 , 国 大 学毕 业 生 创 业 率 不 到 他 们 的二 十分 之 设 创 业 教 育 初 级 课程 、 高 课 程 、 心 课 程和 案 例 分 析 课 程 , 我 提 核 比如 可 采 大 AB创 业 基 础 》 {I B项 目》 和 SY 共 并 且 创 业 成 功率 也 相 当低 作 为 培 养 企 业 中 基 层 各 种 高 素质 人 才 用 由 国 际 劳 工 组 织 开 发 的 《 学 生 K
使学 生 的创 业 意 始 至 今 是创 业 教 育试 点 阶 段 ; 三 阶 段 是 课 程 教 学 实 施 阶段 . 高 校 境 地 感触 和体 验 到 创 业 过 程 中变 化 万 千 的 复 杂 环 境 , 第 各 识 、 业个 性 和 创 业 能 力 得 到很 好 的发 展 。 创 业 实 践 课 程 能 够从 多 方 创 根 据 自己的 经 验 积 累 与特 色 开 展 创业 课 程 教 学 , 养创 业 人 才 。 培 通 过 十 多 年 的创 业 教 育 实 践 , 各类 高 校 探 索 出许 多 适 应 我 国 特 点 面 和 多 渠 道 扩 大 实 践 主 体 的知 识 范 围 和 背 景 ,丰 富 他 们 的 知 识 和 经 的创 业 教 育 模 式 , 致 可 以分 为 三类 : 一 类 是 以 中 国人 民大 学 为代 验 大 第 表的“ 以学 生 整 体 能 力 、 质 提 高 为 重点 的 创业 教 育 ” 式 . 特 点 是 素 模 其 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 中, 强调 创 业 教 育 “ 在 培 养 学 生 创 业 意 重 识 , 建 创 业 所 需 知 识 结 构 , 善 学 生综 合 素 质 ” 第 一 课 堂 与 第 二 课 构 完 将

创业实践申请书

创业实践申请书

创业实践申请书
尊敬的评审委员会:
您好!
我是来自XX大学XX学院的在读学生XXX。

我对创业充满热情,并有一个创新的商业想法,因此我谨向贵委员会提交这份创业实践申请书,希望能够获得支持和机会去实践我的创业梦想。

我的创业项目是一款智能健身APP,它能够根据用户的身体数据和运动习惯,为用户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

同时,APP还具有社交功能,用户可以加入感兴趣的运动社群,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动力。

我相信,这款APP能够让更多人享受运动的乐趣,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了将这一创业想法付诸实践,我已经组建了一支富有激情的创业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能力互补。

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产品的前期设计,并对市场前景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接下来,我们急需资金支持来启动产品开发、测试和上线运营等工作。

如果获得贵委员会的青睐,我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努力将创业项目发展壮大。

创业之路充满机遇与挑战,我怀着谦逊的心态和对未来的憧憬,期待着能够获得这个宝贵的实践机会。

谢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1 个 性 较 单 纯但 对社 会 及 自我 认 知 度 不 够 .
客观 全 面
高职 院校 大学 生 中大 部 分性 格 乐观 , 有较 强 的 自立 意 识 , 加 校 园活 动 积 极 性 高 , 参 同学 关 系 较 融 洽 。但 高 职学 生 在 自我 管理 、 自我 约 束 能力 上 相 对缺 乏 恒 心和 毅 力 , 自我要 求 相对 不 高 , 所
1 有 创 业想 法但缺 乏 创 业行动 准 备 . 本 问卷 首 先 调 查 了高 职 院 校 大 学 生 的 创 业 愿望 。在有 效调 查 问卷 中约 6 %的学 生选 择想 过 3
4 动手 能力 较强但 创 新能 力相对 较 弱 .
高职学生的 自 信力普遍不强, 部分高职 院校大学
生 容 易将 关 注度 迁 移 到 生活 、 乐 、 娱 消费 等 方面 ,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不足, 主要
表 现在对 理 论知识 的理解领 会 能力偏 弱 。对 于高
★本文为 2 1 年度上海市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 0 1 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项 目编号:0 D 09 阶段 ( 21-一 ) 1 6
创 新 、创 业 两 者之 间的 关系 是 互 为基 础 , 相 辅 相成 的 。创新 是 创 业 的基 础 , 只有 具 备 了创 新 精 神和 创 新 能 力 , 能具 备创 业 的动力 。创 业 是 才
二 、高职院 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状况调 查分析
本 文 以上 海 几 所 示 范 性 高 职 高 专 院校 为 调 研 对 象 , 过 问卷 和 调 研 的 方 法 , 机 发 放 了近 通 随 30份 问卷 ,对 当前 高职 学 生特 点和 创 新创 业 意 0 识现 状进 行 了综 合梳 理和 分析 。

大创项目优秀课题申报书范文

大创项目优秀课题申报书范文

大创项目优秀课题申报书范文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学校积极推进大创项目,旨在引导学生发掘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本项目旨在探索如何利用创新技术和理念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项目目标1.指导学生选题,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2.建立学生团队,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指导学生撰写项目申报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践能力。

三、项目内容1.选题范围:项目选题应围绕实际问题展开,可涉及工程、信息技术、社会问题等多个领域。

2.研究方法:可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实验验证等方法,注重实践操作和过程管理。

3.阶段计划:明确项目计划和各阶段任务,合理安排时间,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4.成果展示:要求最终形成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撰写项目报告、制作展板,进行成果展示。

四、项目申报书编写指南1.项目标题:突出选题研究的重点,简洁明了;2.立项依据:介绍项目背景、目标和意义,引出项目的重要性;3.研究内容:分析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等,突出可行性;4.预期效果:具体描述项目预期效果,证明研究意义和成果;5.指导老师:列出指导老师姓名、职称、研究领域等信息,展示团队实力;6.团队成员:介绍团队成员姓名、专业、分工等情况,展示团队合作能力;7.时间安排:制定合理时间表,明确各阶段任务和计划。

五、项目申报书范文项目标题:基于XXX技术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研究与应用立项依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当前传统垃圾分类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本项目旨在利用XXX技术,开发一套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研究内容1.分析市场需求和技术现状,确定技术路线;2.基于XXX技术,研究智能垃圾分类算法,提高分类准确率;3.搭建智能识别系统原型,进行实地应用测试;4.撰写项目报告,制作展板,并进行成果展示。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在这种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往往难以满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

部分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对创业的风险和挑战缺乏充分认识。

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限制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培养模式、实践策略、效果评估以及提出建议与展望,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解决方案并提出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和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估,可以评估培养效果,并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成才质量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最终目的是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容易获得优质职业机会。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课题申报书范文: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作者: 日期:年度编号《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

填写时, 不得出现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替。

否则, 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

)课题名称: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要求逐项填写,限4000 字以内)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始于1997 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

1999 年在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 明确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

“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 所大学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 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是阻碍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进而影响着学生创业成功率。

这主要表现一是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完善、不系统、不配套,缺乏可操作性。

二是资金问题,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学校教学条件,学校在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方面的支持很有限。

三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管理体制等不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有效实施创业教育的障碍。

(2)课题界定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由英语中的“ enterprise edu cation ”翻译而来的。

其基本内涵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即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以及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能力。

“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究

“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究

“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双创”政策的推动下,高职教育正在逐步转变与升级。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个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高职学生作为未来技术工人和创业者,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目前,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创新意识不足、对市场需求了解不深等。

如何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培训,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职学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探讨“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旨在为高职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推进,创新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高职学生作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目前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学生们在校期间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机会和创新意识培养。

教育教学方式相对传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动力。

如何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探讨如何在“双创”背景下,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创业培训计划,引导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激发创业潜能,从而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00字】1.3 研究意义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当前“双创”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职学生是我国未来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年轻、活力和创造性强的特点,是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之一。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

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

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将目光转向了创业这个领域。

由于高职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缺乏经验和知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研究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不仅可以促进就业,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高职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经常面临着市场调研不足、管理经验不足、资金紧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创业的成功率和发展空间。

有必要对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健康发展。

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生创业的现状,找出具体问题所在,并通过研究对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提高创业成功率。

本研究旨在吸引更多高职学生关注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创业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的意义在于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学生创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高职院校和相关部门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对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促进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还可以助推高职学生的创业梦想实现。

2. 正文2.1 高职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立创业基金 , 实验室 、 创业实践基地 、 科技园 、 孵化中心等,
帮助学生开展创业 实践活动 2 . 4优化校 内外创业环境
为 了培养 学生创业 意识 ,增 强学生应对创业 风险 的能 力 ,学校成 立了创业孵化 中心,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并将学
生寝室楼下的房间开辟 出来 ,作为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 。 有 创业意愿 的同学可 以通过 申请进入创业孵化中心, 学校提供
识 ,提高创业能力 ,增加创业的成功率 。我校通过几年 的探
备 的潜力和能力 ,包括装也必备 的知识、能力、素养等, 有 创业意识 、 创业心理素质 、 创业 能力和创业社会知识 四个部
分构成 。 通过创业教 育, 使学生能够 更好地适应社会、 经济、
文化发展 的现实状况 ,形成 良好 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 具
创业 的却不多 。 原 因很 多,主要在 于高职大学生 的创业素质
不高、缺 乏系统 的创业知识 ,创业准 备不足等 。
创业素质 : 简单 的说 , 就 是创 业开展创业活动所必须具
题解决 问题能力 的同时 , 增强其对创业的感性认识, 把握创
业者 的创业轨迹 , 了解和 熟悉他人创业经验和教育增长创业
动、 创业孵化中心、 将虚拟项 目付诸于实践 , 从资金、 场 地、 设备 、设施等 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扶持、优 惠等 。如设
创业比赛更是吸 引了有意创业 的学生 的积极参与 , 学生将 自
己的创业 项 目通过创业计 划展 现出来 ,并进行运作辩论。 通 过 比赛,提 高了同学们 的实践能力、动手 能力 、理论能力 ,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 来,增强 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 、 创业能 力和处理创业风险的能力。 3 . 2学生创 业孵化 中心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就业;创业;培养体系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发布的教育统计,2014年普通本专科招生699.8万人,毕业生638.7万人,全年研究生招生61.1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万人,毕业生51.4万人,中国在校大学生有2468.1万人。

预计201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更是将达到749万。

因此,在每年有大量大学生毕业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历来就是个不小的话题,这是因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与否直接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大局。

高职院校既是作为承担着培养大量接受职业教育院校生的摇篮,也是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教育范畴的院校,对于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学生毕业后遇到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点:(1)毕业后就业难的困境主要是难以找到符合自己心愿的工作;(2)毕业后对自己所获得的薪水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较大;(3)毕业后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上升通道在哪里感到迷茫;(4)毕业后就业的行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给在校学生的专业学习带来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亟需要建立对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有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进行有效指导。

2、课题界定本课题主要是在对往届毕业生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们长期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经验,对建立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培养体系进行的研究。

(1)课题的涵义与内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培养体系。

包含几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就业与创业的基本条件;二是培养就业与创业的基本手段;三是建立将就业与创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一体的培养体系。

研究的目的主要解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得到与高职院校的教育宗旨相符合的高等职业教育难的问题,用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得到就业与创业的指导,属于应用型的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基金项 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中国高校创新 创业教育 的理
论与发展研究 ”0 8年度重 点专项规划课题 “ 20 高职 院校创新
三是创业指导师资力量相 当缺乏 。国外实施创
业教 育 的教师 大 多 有创 业 或 投 资 经历 , 悉 企 业运 熟
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的研究” 1— 2 ) (1 13

经 营能 力 、社 会 活 动 能 力 和 决 策 能 力 等 还 不 够 全
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高职 院校创 业 教 育支 持环 境缺 陷 .
除 建立 创 业发 展 优 惠政 策 、建 立 风 险投 资基 金
以及畅通创业融资渠道等社会 因素外 , 高职院校 的
创 业 教育 面 临 以下主要 问题 。 首 先是 创 业教 育 观 念相 对 落后 ,目标 层 次 不够
份企业调查卷 , 合资料分析 , 结 目前 高 职 院校 开展
清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创业意识、 创 业 技 能 和创 业 精 神 , 进 学 生 全 面 发展 , 强 其 促 增 就 业 竞 争 力 , 造 国 民经 济 发 展 的 “ 动 力 ”而 不 创 驱 ,
仅 仅 是 为就 业 找 出路 、 造 就 业 岗位 , 不 仅 仅 是 创 也 以盈 利为 目的创 办产业 。校 园创业 文 化氛 围相 对淡 薄 。在 美 国创 业 被 认 为 是 创 造 社 会 财 富 的重 要 渠 道 , 一 个 公 民能 力 的重要 体 现 。 白手起 家 的企 业 是
校 、到事业单位就业 或考上公务员会让多数人羡 慕 、 家长 和 师生 骄 傲 。创 业 教 育 的 目标 并 不是 倡 令 导 人 人 创 业 , 不 仅 是 引 导 、 励 和 扶 持 小 部 分 有 也 鼓 创业愿望、 创业 潜 质 及 创业 能力 的毕 业生 走 向创业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书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书

签名
2
课题名称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类别
√人文、社科类
□工程、技术类
□其他
拟申请类别
□重点课题 √一般课题 计划完成时间
2012 年 11 月
最终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
申请经费总额 (元 )
3000
其他来源经费 ( 元 )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本课题理论意义 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从总体上
尤其是对高职学院的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集中在工科和商科类专业当中,
一些 《大
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往往留于就业指导层面,没能提高学生的创业的素质。对高职学生的创业能
力的培养教育和研究工作开展的比较少,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和研究则更是少
之又少。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自身的特性,作为高职学生在毕业后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自主
其目
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重要指示。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创业教育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
各国政府和高等院校也相继在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探索。
创业教育最早
兴起于美国, 1947 年,哈佛商学院的 Myles Mace 教授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课程, 共有 188 名 MBA
段,其标志在于:理念已普及、系统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已形成,创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
果。但美国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对象是在商学院, 行,这一点与我国有所区别。
其创业教育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创业而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准编号: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申报书课题名称: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申请日期:二○一一年五月课题负责人信息姓名职称职务E-Mail课题负责人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注明成果名称及形式、完成日期、应用情况等)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及签名(提醒:每名成员最多参加两项课题的申请,请勿多报)姓名职称/职务出生年月研究专长所在部门(单位)分工情况签名负责方案设计、方案实践,发表论文负责高校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发表论文负责高校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发表论文负责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发表论文负责地区、政府和学生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以上前五名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研究成果(注明成果名称及形式、完成日期、应用情况等)课题名称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类别√人文、社科类□工程、技术类□其他拟申请类别□重点课题√一般课题计划完成时间2012年11月最终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论文申请经费总额(元) 3000 其他来源经费(元)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本课题理论意义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一世界性的教育理念,已得到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普遍重视和认同。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本课题实际应用价值:创业教育是新形势对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就业者,而且要培养更多的创业者,提高就业质量,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同时也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重要指示。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创业教育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各国政府和高等院校也相继在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探索。

创业教育最早兴起于美国,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课程,共有188名MBA 学生参加了该课程(房国忠,2006)。

1974年,Jeffry A.T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创业学教材(New Venture Creation)。

印度在1966年、日本从1998年起,提出或开展了创业教育(曹巍,2004)。

截止2005年,在美国2000多所高校中,约有1600多所学院开设了2200多门关于创业的课程(邓汉慧,2007)。

目前,创业教育已波及到世界其他许多国家。

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支持体系。

对于国外学术界在创业教育研究论述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GERALD.E(1988)构建了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分析了创业教育在实施环节中遇到的障碍。

1996年6月斯图加特欧洲大会提出教育需要企业家思维,需要向学生提供创业的知识和机会(Vesper,1997)。

John.B(1999)指出澳大利亚也需要通过鼓励支持创业教育来提升经济发展潜力。

Fiet.J(2000)构建了圆形逻辑结构的创业学课程体系。

Moreland.N(2004)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的角色定义为“英国大学文化变革的催化剂,旨在使大学与企业关系更密切并提高大学对经济增长、就业和生产力的贡献度。

”NCGE(2006)通过对英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数据统计分析,指出2006年全英190万大学生中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达13万多人,占全部学生数的7%,其中修习创业课程的学生比例为34%,参加课外创业活动的学生占66%。

JEROMES.E(2006)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支撑要素体系。

Karl.V(2008)教授提出了关于创业教育评估的7个层面的内容结构及实施体系。

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层面,主要包括: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创业教育评估标准与评价体系等。

而在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其研究视角的集中点主要在于: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估与发展。

然而,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实施方法等方面的论述散见于一些会议论坛、学术期刊,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也较为凌散、系统性不强;二是以研究型大学为特定研究对象,定性探讨和定量分析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文献鲜见于报道。

综上所述,国外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渐经历了一个由宏观管理层面深入到中观制度层面,由定性分析、规范分析深入到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的过程,其研究成果为国内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理论依据。

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创业教育已进入成熟阶段,其标志在于:理念已普及、系统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已形成,创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美国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对象是在商学院,其创业教育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创业而进行,这一点与我国有所区别。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参加创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部分省市和高校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特点进行了创业能力教育的探索和尝试,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创业能力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和试验过程。

尤其是对高职学院的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集中在工科和商科类专业当中,一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往往留于就业指导层面,没能提高学生的创业的素质。

对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和研究工作开展的比较少,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和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

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自身的特性,作为高职学生在毕业后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就业渠道,由于在校期间缺少创业方面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所以往往是不能去把握好市场的脉搏,而是完全凭借家庭的因素去进行创业。

相比较国外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国内创业教育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创业教育才开始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关注。

自21世纪以来,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才逐渐增多。

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在全国率先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这些试点高校已经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有关创业和创业教育的概念内涵、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主要理论问题。

倪师军(2004)分析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内涵,认为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激发学生成就一番事业的欲望并指导、帮助其做好实现理想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准备。

徐铁辉(2006)认为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应当是使受教者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具备高层次的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并能够开创自己的事业。

严毛新(2009)分析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指出培养企业家精神应当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目标。

虽然国内学者对于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的论述视角不尽相同,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理想教育、创新教育的纵深化和具体化。

2、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史洁(2006)探讨了高校加强创业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指出实施高校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杨萍(2007)等以高职院校为例,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

刘青广(2009)认为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需要,亦是高校创新教育的现实需要。

3、创业教育的中外比较。

沈培芳(2008)认为中英两国在创业教育政策提出的背景和创业教育管理、项目、研究及资金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差异,并指出中国在创业教育研究、创业教育资金投入方面与英国差距较大。

柴旭东(2009)通过对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创业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三国创业教育的特点、模式和结果。

周栋良(2009)从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及教学体系等方面分析了中美两国创业教育的差距,并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4、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郭涛(2007)指出以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是推动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手段。

东珺(2009)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五个途径。

郭志平(2009)从统一创业教育认识、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5个方面探讨了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5、创业教育的模式构建。

木志荣(2006)从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非课程体系、以及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两个层面构建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邓立治(2009)构建了以创业理论教育、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挂职锻炼、创业项目孵化为主体,以整合高校各类创业教育资源为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李一中(2009)吸收浙商成功的创业经验,构建以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商业精神与创业精神为核心,以及具备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品质和企业家能力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

6、创业教育的个案研究。

罗先锋(2006)通过对5例高职学生创业者个案的追踪回访,分析了高职学生这一创业群体在创业过程的共性和差异,并就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许进(2008)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校创业教育的模式进行探索,并从个案中总结出创业教育实施的成功经验。

谢志远(2009)立足吸取温州地区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温州创业优势,以温州大学为例,开创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温州模式”。

通过对国内现有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细致梳理和归纳分析,可以总结出几点结论:一是我国理论界已经就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达成共识,几乎所有关于创业教育的文章都在呼吁我国大力开展与快速推进创业教育,并逐渐从借鉴国外创业教育实践经验过渡到本土化创业教育实践方面;二是自2002年教育部确定九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来,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热潮正悄然兴起,不仅表现在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期刊文章数量迅猛增加,而且国内还出版了一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专著,如欧阳峣、蒋璟萍主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讲座》,李时椿、常建坤、杨怡编著的《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三是就现有关于创业教育研究对象主体的文章数量与分布结构的总体规律而言,大部分关于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对象主体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尤其是对于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文献比例居多,但近年来针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及比例逐渐增大;四是就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相关成果的表现形式而言,主要以宏观概念阐述、普适性与宽泛性理论介绍为主,以个案研究、微观实践经验总结为辅;五是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视角,学者们纷纷从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角度对创业教育展开研究和论述,其中以从教育学和经济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比例居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