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剖析及答题技巧
最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
![最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3e59e867c1cfad6195fa778.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中考散文阅读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c631f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f.png)
中考散文阅读技巧
一、理解题意
二、快速阅读
在中考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快速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快速阅读的目的是掌握整篇散文的大意和结构,而不是深入理解每一个细节。
可以通过略读首段和结尾,扫读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句,快速浏览段
落中的关键词和词组,来获取散文的大致内容。
三、留意段落结构
散文的段落结构往往反映了文章的内容和发展。
在阅读散文时,应注
意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确定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般来说,段落开
头往往是总起句,用来概括本段的中心内容;而段落结尾则往往是总结句
或引导到下一段的过渡句。
通过理解段落结构,可以更好地把握散文的论
点和论证过程。
四、理解语言表达
六、归纳总结
在阅读完一篇散文后,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来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学生可以总结散文的主旨、观点和论证过程,提炼出散文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总结,可以巩固对散文的理解并提高阅
读水平。
以上是一些中考散文阅读的技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只有
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用心阅读,不断进步。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的解题技巧归纳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的解题技巧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6f0696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e.png)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的解题技巧归纳前言在中考语文中,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其中又以散文题型最为常见,因此,掌握散文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中考语文的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的解题技巧进行归纳总结。
技巧一:抓住中心思想在阅读理解散文题型中,题目常常会问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因此,掌握抓住中心思想的技巧是解题的关键。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平时学过的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
有时,作者会用这些手法突出文章的主题,而跟随主题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
技巧二:排除干扰项在选择题中,干扰项往往会带来误导,甚至让准确的答案被误选。
因此,学生在解题时首先要注意排除干扰项。
在选项中,不少干扰项往往会涉及到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但是它们只是与文章相关而已,而并非答案。
因此,在选择题中排除干扰项,才能选择准确的答案。
技巧三:注意细节问题在解题时,注意细节问题同样非常重要。
这包括语言细节和逻辑细节。
语言细节主要涉及到文章的修辞、语言、词汇等问题,而逻辑细节则包括文章的结构、思路、线索等问题。
通过注意细节问题,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还能有助于正确解读题目。
技巧四:总结概括在阅读理解散文题型中,往往会出现“请总结文章大意”这样的题目。
此时,学生需要总结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但要有分寸,不能总结过于简洁或过于复杂。
一般来说,总结概括的内容应该包含几个方面:作者的观点、作者阐述的内容、作者的体现手法和文章的核心思想等。
技巧五:联想应用在阅读理解散文题型中,通过联想应用的方式进行解题也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通过类比思考、归纳总结、概括内容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同时,联想应用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水平。
结语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是考生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部分。
通过抓住中心思想、排除干扰项、注意细节问题、总结概括以及联想应用等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文章题目,顺利通过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的考试。
(完整版)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整理
![(完整版)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003346fab069dc5122012f.png)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整理 一、要点概括类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 3.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 二、感想启迪类 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 1. 词语品味: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2. 句子品味: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四、献策举例类 1.问题献策分类A.自然环境问题:大气水体污染、生态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问题等等B.社会环境问题:农村城市差别问题、留守儿童问题、辍学问题、文明问题等等 2.问题献策举例类解题注意事项 A.看清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
B.所提出的方法措施必须是可行的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忌纸上谈兵空想主义。
C.主张创新 五、句子仿写类 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
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
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 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9b1681fb84ae45c3a358c12.png)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考点及对策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方法:(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2)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3)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
答题思路:(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1)、线索:物线、人线、情感线等等。
方法:a、关注题目;b、关注文中重复出现的语句。
(2)、情感变化填空题:尽量在原文中找。
3.品味语言(1)、词语妙用: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思路:在语境中的含义+词语的表达作用+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2)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3)词语含义:联系文章内容从表层与深层两个角度考虑。
(4)句子赏析:提问方式:某重点词或句子主要指文中的什么?或这样表达方式的好处是怎样的?答题方法或模式:运用“瞻前顾后”的方式寻找解答;因为该词(修辞)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情感)。
提问方式:文中第一段(或中间某段,或末段)中某句话有什么作用?答题方法或模式:话本身的意思+在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提问方式:……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①由什么到什么,突出(表现)了怎样的品质(精神);②使用的方法+表现内容+表达效果(或作用)。
4.表达方式的作用(1)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
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5.表现手法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完整word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文档
![完整word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c191c2a58f5f61fb63666e4.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表达、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719de4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7.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在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中,能够取得优异成绩,需要积累一定的阅读答题技巧。
以下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首先,我们要学会逐字逐句的阅读,把握整体的文言文语言特点,习惯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并认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这是阅读散文的基本功,只有真正把握住整篇文章的主旨,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
其次,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文章的文字。
要善于从文中抽出定状语、主谓宾结构、以及状语从句等,加以对比分析,去筛选出答案中可能出现的信息。
第三,要重点关注文章提到的各种观点和细节。
散文中总是充满着各种观点、思想、信息等等,只能认真阅读,找出文章的真正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重点,才能正确把握答题。
最后,要学会综合多种知识技能,把新老知识和观点有机结合,找出答案的依据。
同时,多读语文作品,培养关注文本细节的能力,多练训练,积累语文知识。
总而言之,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是一门技术活,通过认真阅读,逐字逐句的弄清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对文章的文字结构进行分析、把握文章的重点和要点、综合多种知识技能等,既能在考官面前取得优异的成绩,又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在未来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1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解答技巧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cb27e35a58da0116d174988.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解答技巧中考语文中也会考查到散文,那对于散文的阅读理解考生要怎么回答,解答思路和解答技巧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先概括散文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一般的思路就是缘起,描述、联想、感悟。
而散文分为三类,分别是写人叙事的散文、抒情类散文、议论文性散文。
写人叙事散文一般都是通过时间和空间进行描述的,而抒情类散文主要是通过某一物为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至于议论文性散文就是以逻辑认识来开展叙述的。
二、概括段意,把握主旨明白了散文的种类,考生下一步就是要概括段意,把握主旨了。
而把握主旨的方法有五点,第一点就是读题目。
毕竟题目与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最佳的切入点,另外就是题目能反映主旨大意。
第二点就是分析议论抒情句。
这类句子主要就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清楚这些句子,作者的主旨大意考生也就明了了。
第三点就是分析文章背景,主要包括作者的经历、写作的年代,还包括一些注释性的文字。
这些内容一般就代表着作者的写作意图,考生也就能理解写作的由来,从而理解文章的大意。
第四点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一般都有中心内容,考生一定要重点品读。
最后一点就是根据文体的不同来把握主旨。
例如哲理性的散文,通常都是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评判,这种评判往往都是尖锐直白的。
三、鉴赏表达特色题的技巧阅读完散文,下一步就是做题了。
常见的题型就是鉴赏表达特色题。
这类题主要针对的就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语言。
表现手法主要就是一些修辞手法和记叙的方法,包括拟人、比喻、对偶以及议论、抒情、描写等方法。
这些都是做题的切入点。
另外,考生还要从命题角度着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做题,即题型是从小处着手的。
另一种就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也就是题型是从全篇下手的,主要就是考查全篇的艺术特色。
考生这从两点入手解题就容易多了。
以上,就是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的解答技巧。
考生主要是要分清文章大意,再去做题。
希望考生们都能拿一个好成绩。
初中语文中考《散文阅读》知识与技巧整理答题轻松拿高分 (一)
![初中语文中考《散文阅读》知识与技巧整理答题轻松拿高分 (一)](https://img.taocdn.com/s3/m/00b9123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3.png)
初中语文中考《散文阅读》知识与技巧整理答题轻松拿高分 (一)初中语文中考《散文阅读》知识与技巧整理答题轻松拿高分中国近代散文的发展,孕育了大量的文学精品,许多名家的优秀散文被列入了初中语文的阅读范围之内。
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展示自己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机会。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中考《散文阅读》的知识与技巧进行整理,帮助同学们轻松拿高分。
一、基本认知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散文阅读则是阅读理解的重点。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自然、真实的语言,描绘生活、表达情感,反映人生和社会,非常接近生活且常见。
散文阅读的目的是通过深入阅读散文来感悟生活,领略文学的魅力。
二、知识点整理1. 散文特点散文是自由而自然的文学艺术形式,它不受限于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因此,它的表达能力更加多样化,也更加真实。
散文写作时可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自然景色、人物形象、社会经验等。
2. 散文分类散文可分为各种主题和形式的散文,根据体裁不同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描写散文等。
3. 散文表达方式散文表达方式丰富多彩,包括描写、比喻、对话、独白等。
其中,描写是一种基础的表达方式,在描写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4. 散文关键词散文常用的关键词有“生命”、“自然”、“时光”、“情感”、“情怀”等,这些词语传递了散文的魅力和价值。
5. 阅读策略(1)审题策略:阅读散文时,要经常关注文章的标题和开头,有时包含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
(2)核心策略:关注全文的重点部分,不错过文章的重点。
重点部分可以归纳出全文的中心思想。
(3)判断策略:合理判断题目,正确理解读者文后要求,对选项进行排除,选择正确答案。
(4)理解策略:阅读理解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对文本的理解,包括主旨、中心思想、段落结构等。
三、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阅读散文时,相信大家会时常遇到一些问题,如无法理解某些表达方式、感觉难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思想等。
散文阅读答题要点及技巧
![散文阅读答题要点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4f23164b90d6c85ed3ac63c.png)
散文阅读答题要点及技巧(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能够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二)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择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择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
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三)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能够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a31da0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1.png)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第一篇: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方法:题目入手,分析结构,重复出现,问题指标,查找要点,概括中心。
看题目知内容、明对象、淸线索、得中心、悟感情、分文体。
找线索的方法:先看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再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还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鉴赏评价:1、选段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梅雨潭的绿,试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
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少妇拖着的裙幅,表现出梅雨潭绿的清亮的特点。
句子: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赏析:这里把滑滑、明亮的水光比喻成鸡蛋清,表现出梅雨潭的绿柔软、鲜嫩的特点。
2、作者是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描写梅雨潭的绿的?有怎样的效果?比喻、对比。
作者连用六个比喻: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的涟漪以及绿的亮度、纯度等加以表现,写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也寄寓着作者的爱。
作者用对比手法衬托出梅雨潭的绿是浓淡相宜,明暗适度,恰到好处的特点。
3、文章将收尾时,作者的写作在人称上发生了何种变化,有何作用?由第三人称“她”变成了第二人称“你”。
一开始作者感情比较收敛,可随着情感的迸发和投入,作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冷静,而把自己完全融进了“绿”之中,强烈的抒情需要使作者不自觉地改变了人称。
总结方法:抓中心树形象,运用规律作鉴赏。
归纳散文阅读答题的一些技巧。
1、人称表达及其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2、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3、表达方式及作用:解题规范: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解析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14673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a.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解析【散文的分类】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有的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居多的散文,它主要就是抒写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和意愿。
通过对它们的记述、抒情或描绘,达至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
中考对散文写作的实地考察内容如下: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出文章的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2、体味和斟酌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促进作用。
3、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抒发存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够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其它考点:(1)标题的作用:①说明文学创作对象;②关联主要情节;③横跨全文线索;④透漏情感主旨。
(2)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存有: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托物言志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⑥边塞类——真为善胸臆、借景抒情等等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1.感知文章内容,理出思路,概括要点。
(1)归纳全文(或某些段落)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内容尽量用原文语句,原文语句不合适时,概括要简洁,准确,不要啰嗦冗长,词不达意。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29baadd76c66137ef06193f.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4)欲扬先抑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
8. 散文的思想内容散文中深刻的意蕴是依附于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
写人的散文,可以分析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叙事散文,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场面细节把握作品内容;写景状物抒情,要分析行文线索、写法、象征意义,从而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1.找“要素”。
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
2.理顺序。
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线索。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
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
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
4.品情感。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
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4bdfd3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0.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散文阅读是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表达风格,能够让我们领略到作者独特的思维和情感。
在中考中,散文阅读题的出题形式多样,要求学生掌握多种答题技巧,以便更好地解决阅读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一、理解题意,把握全文首先,理解题意是正确解答散文阅读题的前提。
在做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根据题目所给出的关键词语、表述方式和提示,来推断文章的主旨、结构和特点。
要掌握原文的主要思想和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立场,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后面的题目。
散文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理解作者所用的句式、词语和表述方式。
学生在阅读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来全面了解文章:1、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结构和段落的关系,理清思路。
2、注意读取有用信息,例如数字、时间、地点、视觉描写等。
3、挖掘作者的情感、意图、态度等,尤其要注意细节。
4、理解文中的生僻词、成语、难句等,弄清其概念和用法。
二、分类答题,注重细节解析其次,做散文阅读题时,要分类答题,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答题方式。
例如,根据所给选项来判断正误句、选择正确答案或者排除错误选项等等。
以下是散文阅读中的常见题型:1、正误判断题。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表述判断句子的真假,正确的用T表示,错误的用F表示。
2、选择题。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找到文章中所描述的事物的特点等。
3、排除错误选项题。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从所给选项中选择“不正确”或者“不是”等选项。
由于考试中常常会出现混淆人们思路的错误选项,因此学生在解决这类题目时需要认真分析选项,排除不可能的选项,从而更准确地选择正确答案。
在答题时,学生需要注重细节解析。
细节是文章中体现思想和情感的具体表现形式。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考点解题技巧及例题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考点解题技巧及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f855a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0.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考点解题技巧及例题考点一、概括内容解题技巧:1、扩展标题法:标题是“人物”的,补充事件;是“事件”的,补充人物及相关情节;是“中心”的,围绕记叙文六要素概括。
2、句子摘录法:摘录文章中能提示主要内容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等进行概括。
3、要素罗列法:把记叙的要素有选择地罗列,如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事。
4、人物行为法:锁定主要人物,概括其言行举止。
5、关键问题法(1)记人的课文。
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2)叙事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写景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然后再进行概括。
(4)状物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
6、线索串联法:用线索把情节串联起来。
例题:选文围绕“秋的济南”重点描绘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①山里看月亮;②泛舟大明湖;③芙蓉泉寻踪。
【解答】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细读文本可知,第二段到第五段写的是在山里看月亮。
第六段到第九段写的是泛舟大明湖。
第十段和第十一段写了芙蓉泉寻踪。
考点二、情感主旨解题技巧:1、方法思路(1)辨析类型,把握情感。
写人叙事类作品要分析人物、分析事件;写景状物类作品要注意文章写了什么景物,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主观情感。
(2)整体感知,理解情感。
归纳文章主旨情感最基本的要求是整体把握全文,从全局着眼,不能只关注部分,更不能断章取义。
(3)分析背景,确定情感。
作品是时代的产物,确定情感要联系时代背景。
(4)解读标题,分析情感。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借助这一“窗口”,可以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5)关键句段,辨析情感。
关键句的位置很灵活,或在篇首,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或在篇末,结尾点题,总结深化,卒章显志;或在篇中反复出现。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eb503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5.png)
重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材料来自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占了一大半。
从选材看,内容广泛,涉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从题型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百分之七十是主观题,选择题占比不多、填空题更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2024年的散文命题,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如赏析题、微写作等。
从命题角度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5个左右,赋分15-20分,个别地方甚至更高。
考点一、散文的标题【设题形式】1.如何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3.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为什么?【答题要点】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3)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2)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
(3)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4)主旨上:点明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情感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手法上: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7)效果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 拟写标题的方法(1)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拟写;(2)抓住文章的核心事物拟写;(3)抓住文章的核心事件拟写;(4)抓住作者的情感拟写;(5)抓住文章的线索拟写;(6)抓住作品反复出现的内容拟写。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b7a7c05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4.png)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方法总结:情节上: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成为全文的线索,文章的情节(主要情节)都围绕此展开;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主题上:揭示(暗示)主旨。
表达上: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
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
《复活》题目含义:一指蜥蜴复活;二指我被蜥蜴顽强的生命力打动,最终对生活充满希望。
《田野上的白发》题目作用:(1)“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2)“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3)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4)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二:词语、句子、语段的作用1.词语的表达作用答题套路:生动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
例如:(1)结合语境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眉飞色舞”一词的妙处。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现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表现出“我”当时的喜悦和兴奋。
(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闪”字形象生动写出了太阳花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艳丽夺目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惊叹。
2句子语段的作用1.内容上抒情谈论句: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主题……写景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衬托、铺垫……2.结构上:在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作铺垫、点题……(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在文中: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过渡)在结尾:点题、照应、升华主题结尾段、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剖析及答题技巧散文是中学生接触较多的一类文体,也是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常考的一类文体。
这几年,临沂市中考的记叙文阅读都是散文,如2010年考的是《大地的语言》,2011年是《水边的文字屋》,2012年考的则是《流泪的蓑衣》,这几篇散文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意境深邃,感情真挚。
所考查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年份记叙文阅读部分2010概括理解理解品味归纳理解年文章作者句子语言句子文段内容感情含义作用感情2011 理解理解品味理解归纳谈感年作者句子语言词语内容悟感情含义含义要点 2012概括理解分析分析年文章作者题目人物内容感情作用形象考查的内容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除了部分题目综合性较强外,并不艰深。
但是,学生做题效果并不理想,失分较多,尽管教师投入了不少的时间进行专项训练,但效果依然不大,更有部分学生是不知所措、望“文”兴叹。
我经过初步归纳整理,发现阅读此类文章时,学生在解题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体会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不能与文章中心联系在一起。
2、在做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中心思想等理解题时,存在着答题不完整,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能力不够强,不能抓住每段文字的中心句子,提炼中心的能力不够。
这样答题只答一点而漏了其他几点,就容易失分。
3、在做散文欣赏题时,对各种表达方式对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体现文章的主题等题目时学生有些不着边际,抓不住要点,答题思路不清晰。
4、在品赏抒情散文这类作品的深层含义时,还不能真正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没有把握所托之物的特征,那么,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也模糊不清了。
5、在做开放性题目时,答题思路单一,解题角度不够新。
如何提高散文阅读的得分率,本人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提供一些策略和方法,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引领学生有意识地丰富应考知识储备1(初步熟悉散文阅读的表达技巧如:三种叙述人称的作用,描写的类别及其作用,常用表现手法如衬托、渲染、白描、抑扬、联想想象、托物言志等及其作用,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八大修辞及其作用等等。
散文阅读题应走的“三步”策略: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散文的段、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所以要学会为标段、归段意、中心;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以文章的开头、结尾、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散文阅读教学关键在于准确审题,抓住了审题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而审题即是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
同时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规定了答题角度,提供了答题思路,隐含了答题信息,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鉴于散文阅读教学多为主观题的事实,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若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即能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
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2(有意识记忆并初步运用散文鉴赏术语散文阅读教学中具体常用术语为: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等特点;有何作用,主要包括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结构方面(如过渡、呼应等),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3. 初步了解部分重要作家散文风格散文大家多自成一派,风格卓然,如鲁迅的冷峻辛辣、幽默犀利,巴金的真挚朴实、富于激情,冰心的清婉明丽、柔和细腻,李乐薇的诗情画意、超凡脱俗,毕淑敏的情感真实、富含哲理,还有史铁生的沧桑内敛,余秋雨的通俗自然,秦牧的言近旨远,林清玄的恬淡浪漫,贾平凹的清新隽永等等。
二、引导学生类化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纵观近几年中考散文阅读题型,大致可以归为几类:语言表达、修辞作用、表现手法、谋篇布局、人物形象等。
我们可从中寻求一定的规律,类化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模式,以期以“不变”应“万变”。
现就中考散文阅读中较常见的题型及其答题模式进行分析:1、概括文章主题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重要句子深刻含义重要句子的作用:(1)题目的作用——揭示中心(对象);形象含蓄,激发兴趣。
(2)开头的作用——揭示中心(点题);引出话题(下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3)结尾的作用——总结上文;揭示(突出)主旨;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
(4)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解答技巧: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
(若是比喻句,找出本体代入句中;)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即感受词句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回答时注意紧扣文章或段落中心。
)如果句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然后根据这种修辞的特征、功能,结合具体语境,琢磨句子的含义。
答题格式: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层含义),突出了……(深层含义),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格式:“××”词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表现了……,突出了…….4、赏析句子、文章(1)请赏析文章“……”这句话。
或“……”这句话好在哪里,答题格式: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洁传神,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等。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格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最后揭示修辞对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2)、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格式:使用的艺术手法+内容+效果(作用)(3)、本文在记叙(或描写、抒情)上有什么特点,其作用何在,答题格式:表达方式的确认+在内容上的具体体现+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
5、句(段)作用结构作用(1)文首: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为后文做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营造或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提出问题,引人思考;欲扬先抑;埋下伏笔。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领起下文;照应上文,呼应下文);前后呼应;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照应上文,转换话题;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3)文末: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升华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是文章首尾圆和,结构严谨……某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语句含义命题方式:理解某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或:请联系全文,说说对某个词(句)的理解。
答题格式:本义+语境义(+情感表达)解题方向:(1)结合文章主旨;(2)联系上下文做答;(3)从蕴含的情感入手;(4)从修辞角度入手;(5)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入手;(6)从不同层面入手:表层和深层含义(如:寓意);(7)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从关键词入手。
6、表现手法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了……的气氛(2)刻画(烘托)人物…… 性格;(3)推动情节的发展。
抒情、议论的作用:突出文章……这一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象征的作用:通过象征表现……感情。
对比的作用: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托物言志的作用: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7、谈感受、启示应从原文中引出来;评价应表明态度及说明理由。
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来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操作性强的答题技巧1(审清题干明确信息初三学生往往审题意识薄弱,对题干要求要么理解不准确,要么把握不全面,不会分步作答。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觉对题干细察深思,发现其隐含要求和角度暗示,从而做到“问什么”就“答什么”,减少无谓的失分。
2(速读确定关键词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第一感觉是对的,凭第一感觉确定关键词句(语言标志)。
如明显反复的关键词句以及关联词语、表顺序的词语、概括性词语、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叙事性散文中的议论抒情句、疑难哲理句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文章主旨的载体,在文后的题目中必定会有所映射。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速读文章时放亮眼睛准确捕捉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可以称之为“作者心灵的起伏痕迹”的东西,并字斟句酌细细研磨,答题时必定能有的放矢、节省时间。
3(忠于原文整合信息让学生获取散文信息还要让他们掌握答题的一个原则是——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尽量用文中的原话作答。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张建华先生说:“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
”文学作品阅读当然也是这样。
原文中答案存在的方式不一,有的可以直接作为问题的答案;有的内容要点分散于文章中,需要我们去筛选、提炼;还有的在原文中有相关的内容,需要我们去分析、归纳,不管是哪一类,只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较易组织有效答案。
为此,笔者还自创了组织语言的口诀:文中有原句,决不自己造;文中无原句,语言组合好。
信息容易找,不要轻易抄;信息不易找,请用整合法。
4(先拟腹稿规范答题散文阅读题以主观题为主,与作文一样,十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先拟腹稿易于有效组织语言,做到文通字顺,避免卷面不洁。
从2009年开始,杭州市中考阅卷改用电脑阅卷的方式进行,在扫描仪的作用下,阅卷老师看到的只是答题卡方框内的一块“图形”,这无疑对卷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根据赋分分条作答一道题分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暗示。
若卷面分值为2分题,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所用词语必须紧扣原文)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答,则可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
对于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一般4分至少2点,6分至少3点,可设???等序号回答,清晰明白,可显示答题的广度和深度,也可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