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设计(DOE)》教学大纲

SQTC DG-C-05-03.1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实验设计(DOE)制定日期:2007年7月上海质量教育培训中心《实验设计(DOE)》教学大纲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实验设计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解决多因素试验问题,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利用正交表来安排多因素试验,利用统计数学原理来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让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正交试验设计和参数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理解参数设计中的稳健设计和灵敏度分析,掌握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试验为什么要设计。
2.理解多因素试验问题及试验要求。
3.掌握正交试验设计的直观和方差分析法。
4.掌握正交表的选用和表头设计。
5.了解三次设计的思想。
6.理解参数设计的基本思想。
7.理解稳健设计和理解灵敏度分析的方法。
三、课程内容(一)实验设计概述内容: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的试验设计要求:了解多因素试验为什么要设计重点:多因素试验问题(二)正交试验设计内容:正交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应用步骤;正交试验的统计分析;正交表的选用和表头设计要求:理解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和应用步骤;掌握正交试验设计的直观和方差分析法;掌握正交表的选用和表头设计重点: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法和正交表的选用和表头设计(三)参数设计内容:田口的三次设计;参数设计的基本思想;稳健设计和灵敏分析要求:了解参数设计的基本思想,理解稳健设计和灵敏度分析的方法重点:稳健设计和灵敏度分析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学员在学习本课程前,应掌握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本课程可作为质量管理中常用统计技术的系列课程,也可作为学习6SIGMA管理课程提供基础知识。
六、教材及参考书1.《质量体系中的统计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培训中心自编DOE讲义。
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目的和意义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延伸与实践运用的重要途径,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各门实验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实施要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实验任务和实验指导,结合理论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实验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引导性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3. 安全第一:实验教学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应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实验数据处理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和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应根据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年级等级进行合理组织。
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实验条件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实验项目。
以下是实验教学的一般内容:1. 实验课程名称1实验目的:介绍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
实验安排:描述实验过程、仪器设备和实验步骤。
实验要求:列出实验所需材料、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数据、结果和分析。
2. 实验课程名称2实验目的:说明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实验安排:解释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要求:列出学生进行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实验技巧。
实验报告:提醒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并指导报告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四、实验教学评价标准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表现和实验成果,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评价标准:1. 实验操作技巧: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包括仪器使用、实验步骤的熟练程度等。
2. 实验数据处理:评估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
3. 实验报告撰写:评判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正确理解和逻辑表达能力。
4. 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实践实验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2. 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课程设置1. 实验课程名称:实践实验2. 实验课程学分:2学分3. 实验课程学时:32学时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基本操作与安全规范- 实验目的:使学生熟悉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安全规范,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 实验内容: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器材的使用与保养、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安全知识等。
2. 实验二:化学实验-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 实验内容:酸碱滴定、溶液配制、有机物的制备与性质等。
3. 实验三:物理实验-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 实验内容:力学实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等。
4. 实验四:生物实验-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 实验内容: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实验等。
5. 实验五: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实验内容:设计并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如:生物组织培养、化学合成等。
四、实验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2. 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讨论法: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实验考核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2. 实验操作: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实验成绩:实验报告(50%)、实验操作(30%)、实验态度(20%)。
六、实验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实验一:基本操作与安全规范2. 第2周:实验二:化学实验3. 第3周:实验三:物理实验4. 第4周:实验四:生物实验5. 第5周:实验五:综合性实验6. 第6周:实验总结与考核七、实验教材与参考资料1. 实验教材:《实践实验教程》2. 参考资料:《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
设计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设计行业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设计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课程内容(1)设计基本理论设计史、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等。
(2)设计实践技能图形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网页设计、三维设计、动画设计等。
(3)设计项目管理项目策划、团队协作、时间管理、预算控制等。
(4)设计伦理与法规设计伦理、知识产权、设计法规等。
2. 课程安排(1)理论教学:共计16周,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
(2)实践教学:共计16周,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
(3)项目实践:共计8周,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结合案例,讲解设计理论、方法和技能。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设计技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设计能力。
2.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项目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项目策划、团队协作、时间管理、预算控制等方面。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包括设计理论、方法和技能的考核。
四、教学资源与条件1. 教学资源(1)教材:《设计学概论》、《图形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等。
(2)案例库:收集整理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供学生参考。
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实验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实验设计、仪器使用、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等实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素养;3. 提高学生的科学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三、课程内容实验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1. 实验技巧训练- 软实验技能的训练,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硬实验技能的训练,包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实验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等。
2. 实验设计与实施-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科学实验设计,包括问题提出、假设建立、变量控制和实验步骤确定等;- 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实施,学习如何准确操作实验仪器、收集数据和记录观察结果。
3. 数据分析与结果评估- 学生将学习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结论得出。
4. 实验报告撰写- 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包括摘要、引言、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科学术语和逻辑结构来描述实验设计和研究结果。
四、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 讲师将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介绍实验技巧、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相关理论知识;- 学生将通过课堂笔记和课后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验操作- 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根据教师指导完成实验;- 学生将在实验操作中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 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 学生将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结果评估;- 学生将根据实验结果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五、实习考核1.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将参与实验操作并根据教师要求完成实验任务,操作过程中将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操作结果将作为实验操作考核的一部分。
2. 数据分析与报告考核学生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评估,并根据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撰写任务。
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根据实验课程的特点和目标,给出一个适用的教学大纲。
二、课程背景和目的实验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实验仪器操作等实践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重点和内容安排1. 实验室安全和基本操作技能在开展实验课程之前,必须确保学生具备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此部分内容建议作为前导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佩戴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室安全规范。
2. 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设计是实验课程的核心,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能准确地操作实验仪器。
此部分内容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2)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的规划与编写;(3)样本制备和试剂的选择与配制;(4)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数据采集。
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是实验课程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图表绘制,并能准确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4. 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的重要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科学写作的基本要素和规范,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清晰陈述,实验数据和图表的正确使用,以及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的格式要求。
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1. 教学方法实验课程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操作和讨论等。
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评价标准针对实验课程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1)实验成绩评定: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流程的准确性,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正确性。
(2)实验报告评定:包括报告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科学写作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版)DOC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模板(宋体、加粗、小二、居中)空一行课程名称:物理化学(标题为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为宋体、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以下类似内容,均一样;)课程代码:本大纲执笔人:XXXXXX实验指导书名称: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空一行一、学时学分(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总学时:112 总学分:7 实验时数:24 实验学分(可选填):1.5二、实验的地位、原理作用和目的(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门独立课程,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个分支所需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是任何一个从事化学工作学生所必需的训练项目之一。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其目的和任务分为五个方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三、实验类别、适用专业(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表格内容为宋体,小四号。
四、课程简介(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基本物理量及有关参数的测定。
五、授课方式与基本要求(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授课方式:独立授课(非独立授课)基本要求:1、……2、……六、考核方式与报告(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1、要求独立编写实验报告……;2、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3、由于该门实验课程依据于理论课……,实验课程成绩占20%,理论课成绩占80%,……七、设备与主要器材配置(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八、课程内容:(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1、绪论(X学时)…………………2、实验选题与学时分配………………….九、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表格内容为宋体,小四号。
实验教学大纲样本

附1 :(要求一律用A4纸、宋体、小四号字和小标题加黑的格式编写)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实验指导书名称:一、学时、学分总学时:总学分:讲课学时:实验学时:实验学分或实验成绩占总成绩% 大纲依据: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填写课程的总学时、总学分、实验学时和实验学分。
对于独立设课的课程填写实验学分;非独立设课的课程填写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
二、课程简介:要求: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要求:明确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要求:写明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包括:1.实验预习情况2.实验指导人员的讲述内容及采用的实验讲解方式3.实验每组人数五、考核方式与实验报告要求要求:写明实验的考核方式(包括口试、笔试、操作、实验报告)以及每种考核方式所占的比例和成绩的计算方法及对实验报告的要求等项内容。
七、实验主要仪器名称要求:写明每个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八、开放实验室的要求:要求:写明开放的实验项目与具体方法。
九、本大纲主执笔人:审核人:批准人:××学校《实验教学大纲》示例课程名称:化工基础实验课程代码:01234实验指导书名称:化工基础实验(讲课教材)化工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一、学时、学分总学时:48 总学分:1.5 讲课学时:16实验学时:32实验学分:1.5 大纲依据:课程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讲述①实验误差的估算与分析②实验数据的一些通用处理方法③实验设计方法④常用化工物理量压力差、流量、温度的测量方法⑤计算机测控与仿真技术等内容。
三、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化工基础实验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实验,可祢补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不足,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掌握一些常用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利用实验的原始数据处理以获得实验结果的能力、运用文字表达技术报告的能力等。
实验教学大纲(一)

实验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实验教学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和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实验教学大纲(一)为主题,探讨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旨在提供一份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文件。
1. 实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2. 实验教学内容- 确定实验教学的主题和范围- 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知识水平的实验项目- 设计实验步骤和材料准备-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3. 实验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指导式教学法- 确定实验目标和步骤- 示范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合作式学习法- 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报告评价- 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实验步骤的准确性 - 关注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实验操作评价- 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意识- 评估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综合评价- 结合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总结:实验教学大纲(一)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文件。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参考,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提高合作与沟通能力。
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实验课程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本门实验课程将结合理论知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技能;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实验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实验1: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2. 实验2: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3. 实验3: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4. 实验4: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5. 实验5: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四、教学安排与评分方式1. 课程时长:每次实验课程为3小时,共计15小时;2. 授课方式:采用实验指导书,学生根据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3. 作业要求:每次实验课后需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4. 评分方式:实验操作及报告占总成绩的70%,实验作业占30%。
五、教学团队本门实验课程由专业的实验老师授课,辅以实验助教进行实验指导和解答学生疑问。
六、其他注意事项1. 学生需遵守实验室规定,保证实验室安全;2. 学生需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不得抄袭作弊;3. 学生需按时参加实验课程,缺勤需要提前请假,并按照学校规定进行补课。
通过本门实验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祝愿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取得优异成绩!。
《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学设计课程性质:《教学设计》课程配套实验课课程属性:专业课学时:实验学时:18应开实验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教师教育各专业先行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一、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与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教学设计的分析、设计、开发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
2.模拟真实教学环境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3.能够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独立设计完整的一堂课。
二、主要仪器设备名称连接了Internet的多媒体计算机(含视频播放及交互软件)、多媒体教室。
三、实验基本要求以学生自主上机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同时可通过在线交互软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讨论。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对教学设计理论的掌握情况,适时安排学生上网调研和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以使对国内外教学设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了解。
四、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五、实验考核本门课程不进行单独的实验考核,由任课教师在期末的总评中进行评估,实验考核成绩占20%左右。
六、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1.Walter Dick and Lou Carey著,汪琼译,《教学系统化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R.M.加涅等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七、实验报告的填写提倡多进行案例分析与设计。
学生每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就要填写一份实验报告。
每份实验报告所需填写的具体内容为:实验名称:填写本次实验项目的名称;使用设备(仪器):填写本次实验所使用计算机的型号、配置及所观看案例等;实验目的与要求:填写完成本次实验项目的目的与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填写具体实验内容以及操作步骤等;结论与体会:填写自己对所做实验的心得、收获、注意事项等。
学生填写完实验报告后,指导教师要及时收集批阅,发现不足或错误及时补正。
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实验教学大纲

《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1、本门课程实验的性质任务、目的与要求生物统计学实验课是将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应用于实践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
由于统计学是利用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生产记录、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等数据资料,涉及大量复杂的计算。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统计软件的使用使得计算变得简单、快捷和准确。
因此,要求学生在全面系统地理解生物统计基本理论的同时,通过生物统计实验课的学习,熟练掌握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若受计算机、统计软件等因素的限制,实验则以课堂演示讲解为主,学生动手为辅。
2、本门课程实验项目设置情况二、各实验项目教学要求实验一统计计算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fx-3600P 统计计算器的键盘各部分名称与功能,掌握标准差运算与回归运算的操作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授常用计算器统计功能键的使用,要求学生掌握自己的计算器的统计运算操作。
二.实验内容(一)fx-3600P 统计计算器的使用1.键盘各部分的名称与功能2.寄存器3.统计运算操作过程(二)常用计算器的统计运算操作1.选择运算状态2.输入数据3.求结果实验二数据整理与基本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Excel数据分析模块的安装;基本函数运算;熟悉SPSS数据的基本录入格式;掌握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分组描述、基本特征和常见统计图绘制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 Excel(2000)数据分析模块及函数功能简介;数据的录入格式;资料基本特征值计算。
1.Excel(2000)数据分析模块及函数功能简介2.分析工具库的安装3.利用直方图绘制统计图形4.描述统计分析(二) SPSS软件(11.0)简介,SPSS数据录入格式,利用SPSS进行资料基本特征值计算、绘制统计图形。
1.SPSS软件简介2.SPSS数据录入格式3.利用SPSS进行资料基本特征值计算、绘制统计图形三.上机操作习题:课本例题、课后习题。
设计性实验教学大纲

《设计性实验》教学大纲DesigningExperiments课程编码:21A44050课程类别:集中实践课程学分:2.0计划学时:2周课程属性:实验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配合环境监测理论教学而独立开设的一门设计性实验教学课程,通过一组一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环境监测理论知识及相关监测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锻炼并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相关任务的独立设计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环境监测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深化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包括:1)水、大气、固体废物、噪声监测方法与技术等理论知识的查阅能力;2)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设计;3)开展监测实验的动手能力;4)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和相关结论的理解及判断能力;5)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能力。
教学内容、方式及过程安排1布置设计性实验内容、查阅资料建议学时或周数:1周[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分小组布置设计题目和内容;学生通过图书馆及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和实验方法。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下查阅资料[场所及条件要求]机房、图书馆[作业要求]通过资料的查阅,确定具体的技术方法、实验设备和材料等[注意事项]2实验阶段建议学时或周数:1周[教学目的与要求]开展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等环境监测设计实验并获取相关数据。
[教学方式]实验现场答疑指导[场所及条件要求]实验室及学校周边场所[作业要求]围绕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等实验设计目标获取相关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成绩考核与评定根据设计性实验报告的质量,结合设计性实验期间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综合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17年 6月
课程名称:《试验设计》课程编码:090541002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应用统计学
课程总学时:40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8
开课单位:理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1、应用统计学2017版教学计划;
2、《试验设计》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1、本实验项目是在学习试验设计课程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实现解算的课程;
2、本课的先修课程:数理统计,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
实验目的、任务
1、理解试验设计的基本理论,训练运用spss统计软件,Excel电子表格环境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型实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试验设计方法的实现;
4、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5、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实验基本要求
1、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2、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学习了试验设计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各种试验设
计;
3、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
1)能够预习实验内容,自行设计程序并撰写实验报告;
2)能够独立分析实验结果;
3)学会调试、测试程序。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究式教学方法。
上机操作的教学形式。
按要求自己选择试验问题、上机实现、形成报告。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六、教材(讲义、指导书)
《试验设计》赵选民编,科学出版社2006
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成绩根据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分为五等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八、使用说明
1.本实验教学大纲一般随课程进度进行安排,也可集中安排;
2.完成实验教学内容,并提交相应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