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参考2
工程制图上机实验指导书 二版
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上机实验指导书(第二版)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测绘工程系土木制图教研组2012年7月实验名称:实验一基本图形的绘制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ACAD的基本文件操作2. 掌握常用的绘图命令基本操作方法3. 掌握直线类、圆类、文本与字体绘制方法实验内容:A.1.建立新图形文件:建立新图形文件,绘图区域为l00×100。
2.绘图:绘制一个长为60、宽为30的矩形;在矩形对角线交点处绘制一个半径为10的圆。
在矩形下边线左右各1/8处绘制圆的切线;再绘制一个圆的同心圆,半径为5,完成后的图形参见图2-l。
3.保存:将完成的图形以KSCAD2-1.DwG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作图步骤:第 1 步: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打开“AutoCAD 2002 今日”窗口。
在“我的图形”区域单击“创建图形”选项卡,在“如何选择开始”下拉列表中选择“向导”。
在“向导”列表中单击“快速设置”,打开“快速设置”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按试题要求设置画布的宽度为 100,长度为 100,单击“完成”按钮。
或直接选择格式-图形界限,设定左下角0,0 右上角100,100,再视图-缩放-全部。
【limits----输入左,输入右----zoom----栅格】第 2 步: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在制图区单击指定矩形第一角点,@60,30”,按回车键确定矩形另一角点。
第 3 步: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直线”按钮,捕捉矩形端点绘制矩形对角线。
第 4 步:单击“绘图”工具栏中“圆”按钮,捕捉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点,在命令行中输入“10”按回车键绘制一个圆。
第 5 步:单击“修改”工具栏中“删除”按钮,选择矩形对角线,按回车确定删除。
第 6 步:单击“修改”工具栏中“分解”按钮,对矩形进行分解。
第 7 步:选择“绘图”菜单中“点”子菜单中的“定数等分”命令,选择下边的直线,在命令行中输入“8”,设定等分线段数目。
有机化学实验2指导书
有机化学实验2指导书实验一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醇制备溴代烷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蒸馏装置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法。
二、实验试剂溴化钠、95%乙醇、浓硫酸、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三、反应原理四、实验仪器和装置五、实验步骤与操作1、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6.5g研细的溴化钠,然后放入4.5mL水,振荡使之溶解,再加入5mL 95%乙醇,在冷却和不断摇荡下慢慢地加入9.5mL浓硫酸,同时用冰水浴冷却烧瓶。
2、投入2~3粒沸石,将烧瓶用75度弯管与直形冷凝管相连,冷凝管下端连接引管。
为了避免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10mL冷水及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引管的末端刚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
3、在石棉网上用很小的火焰加热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发泡。
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
约30min后慢慢加大火焰,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馏出物为乳白色油状物,沉于瓶底。
4、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
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
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2mL浓硫酸)。
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 mL蒸馏瓶中。
5、装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
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物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
注意事项:[1]溴化钠要先研细,在搅拌下加入,以防止结块而影响反应进行;[2]反应结束后趁热将残液倒出,防止NaHSO4结块而不易倒出;[3]避免将水带入溴乙烷中,以免加浓硫酸放热损失产物。
六、思考题1、制备溴乙烷时,反应混合物中如果不加水,会有什么结果?2、粗产物中可能有什么杂质?是如何除去的?3、如果你的实验结果产率不高,试分析其原因。
实验二、肉桂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通过肉桂酸的制备学习并掌握Perkin反应及其基本操作。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实验原理,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实验仪器:XXXX仪器•实验材料:XXXX材料•其他:XXXX设备、器皿等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仪器、材料摆放整齐,确保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影响实验操作。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所有连接线插好且牢固。
•准备好所需试剂和药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配制。
2. 实验操作步骤1.步骤一:XXXX–具体操作细节1–具体操作细节2–具体操作细节32.步骤二:XXXX–具体操作细节1–具体操作细节2–具体操作细节33.步骤三:XXXX–具体操作细节1–具体操作细节2–具体操作细节3…3. 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时要认真仔细,确保操作步骤正确,避免误操作导致实验失败或事故发生。
•注意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完整,实验后应及时清洗器材并归还到指定位置。
4.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操作细节、观察结果和数据。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或结论。
•可将实验结果用图表展示,以增加可视化效果。
四、实验拓展•针对本实验,可以进行进一步拓展,例如探究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扩展实验的应用范围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的操作,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实验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2]。
微电子器件实验指导书(实验2)
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实验二图示仪检测MOS管参数学时安排:4学时实验类别:验证性实验要求:必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用图示仪检测MOS直流参数;2、学习并掌握该仪器的基本测试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巩固及加深对晶体管原理课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介绍同实验五三、实验设备介绍晶体管直流参数是衡量晶体管质量优劣的重要性能指标。
在晶体管生产中和晶体管使用前,须对其直流参数进行测试。
XJ4822晶体管图示仪是一类专门用于晶体管直流参数测量的仪器。
用该仪器可在示波管屏幕上直接观察各种直流特性曲线,通过曲线在标尺刻度的位置可以直接读出各项直流参数。
用它可测试晶体管的输出特性、输入特性、转移特性和电流放大特性等;也可以测定各种极限、过负荷特性。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测试场效应管2SK30、IRF830的直流参数。
准备工作:在仪器未通电前,把“辉度”旋至中等位置,“峰值电压”范围旋至0-10伏档,“功耗限制电阻”调到1K档,“峰值电压” 调到0位,“X轴作用”置集电极电压1伏/度档,“Y轴作用”置集电极电流1毫安/度档。
接通电源预热10分钟。
调节“辉度”和“聚焦”使显示的图像清晰。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是为普通的NPN、PNP晶体管的特性图示分析而设计的,要用它来检测场效应管,就必须找出场效应管和普通晶体管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处。
场效应管的源极( S )、栅极( G )和漏极( D )分别相当于普通晶体管的发射极( E )、基极( B )、和集电极( C )。
普通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而场效应管则是电压控制元件。
1)场效应管2SK30是N-MOS器件,它的管脚分布如图6.1所示。
图6.1 2SK30管脚分布图按照管脚的分布插好管脚后,把“Y轴作用”调到0.2mA/div,“X轴作用”调到1V/div,扫描电压极性为“+”,“功耗限制电阻”调为250Ω,“峰值电压”范围为60% ,“阶梯档级”调到0.1V/div,“阶梯极性”为“-”,“级/簇”置为10。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答案) 2讲解
实验二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二阶模拟系统的组成。
2、研究二阶系统分别工作在ξ=1,0<ξ<1,和ξ> 1三种状态下的单位阶跃响应。
3、分析增益K对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P、峰值时间tp和调整时间ts。
4、研究系统在不同K值时对斜坡输入的稳态跟踪误差。
5、学会使用Matlab软件来仿真二阶系统,并观察结果。
二、实验仪器1、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2、超低频慢扫描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3、数字万用表一只;4、各种长度联接导线。
三、实验原理图2-1为二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图2-2为其模拟电路图,它是由惯性环节、积分环节和反号器组成,图中K=R2/R1,T1=R2C1,T2=R3C2。
图2-1 二阶系统原理框图图2-1 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由图2-2求得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1222122112/() (1)()/O i K TT U S K U S TT S T S K S T S K TT ==++++ :而二阶系统标准传递函数为(1)(2), 对比式和式得n ωξ==12 T 0.2 , T 0.5 , n S S ωξ====若令则。
调节开环增益K 值,不仅能改变系统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和ξ的值,可以得到过阻尼(ξ>1)、临界阻尼(ξ=1)和欠阻尼(ξ<1)三种情况下的阶跃响应曲线。
(1)当K >0.625, 0 < ξ < 1,系统处在欠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图2-3 0 < ξ < 1时的阶跃响应曲线(2)当K =0.625时,ξ=1,系统处在临界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如图2-4为二阶系统工作临界阻尼时的单位响应曲线。
(2) +2+=222nn nS S )S (G ωξωω1()1sin( 2-3n to d d u t t tgξωωωω--=+=式中图为二阶系统在欠阻尼状态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etn o n t t u ωω-+-=)1(1)(图2-4 ξ=1时的阶跃响应曲线(3)当K < 0.625时,ξ> 1,系统工作在过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临界阻尼时的单位阶跃响应一样为单调的指数上升曲线,但后者的上升速度比前者缓慢。
PLC实验指导书-实验二-基本指令实验-定时-计数逻辑
实验二PLC基本指令实验(二)一、实验目的:1、学习定时器、计数器等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2、学习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3、学习使用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32进行梯形图编程.4、学习使用S7-200仿真软件进行程序调试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前准备:在预实验报告中画出图2-a,2-b,2-c,2-d的时序图实验步骤:1.练习使用软件编制程序,按图1-1输入梯形图并保存在磁盘上,文件名为2-a,2-b,2-c,2-d,后缀为mwp2.调出2-a.mwp,在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菜单中选择PLC>Compile,若底部状态栏显示0 error,表明程序无错误,可以进行程序下载、运行等步骤,若显示错误,改正后再进行下面的步骤。
3.从菜单中选择file>Export,按提示将程序存成仿真运行文件run-2-a,文件后缀awl 4.运行S7-200仿真软件,载入文件run-2-aawl,从菜单中选择PLC>RUN,运行程序,按下仿真软件界面上S7-200的输入开关,对程序进行调试。
观察实验结果与预习报告的真值表或时序图是否吻合,若不同,思考原因,并解决。
5.调入其他程序进行仿真调试,理解定时器、计数器指令的用法。
6.将程序拷入U盘,然后拷入带有PLC实验箱的的计算机上。
7.在确认PLC实验箱与计算机连接无误的后,从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菜单中选择file>Download,将程序2-a.mwp,按提示下载到PLC中,菜单中选择PLC>RUN,运行程序,拨动输入开关,对程序进行调试,观察实验结果与预习报告的真值表或时序图是否吻合,若不同,思考原因,并解决。
8.调入其他程序进行实际调试,理解定时器、计数器指令的用法。
a) b) c) d}图2 梯形图例题三.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1.在接5V电源时,一定要接好线后,再打开电源,以防电源短路2.若发生线路松动的现象,需认真观察线路,弄清原理后方可动手接线。
202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图文
202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图文实验二用内径百分表或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一、实验目的1.熟悉测量内经常用的计量器具和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2.加深对内径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1.用内径百分比测量内径。
2.用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内径可用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
但对深孔或公差的等级较高的孔,则常用内径百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作比较测量(一)内径百分表1.百分表的结构和传动原理百分表是应用杠杆、齿轮、齿条等机械传动,将测量杆的微小直线位移经放大后转变为指针的偏转,从而指示出相应测量值的量具。
图2-1所示是百分表的外形和传动原理。
如图2-1(b)所示,有齿条的测量杆上、下移动,带动齿轮22传动,与齿轮22同轴的齿轮23也随之转动,而齿轮23又带动中心齿轮Z,及其同轴上的指针偏转。
游丝的作用力保证齿轮在正反转时在同一齿面啮合,从而消除齿轮啮合间隙所引起的误差。
弹簧是用来控制测量力的。
百分表的刻度盘上刻成100等份,当测量杆移动1mm时指针转一圈,因此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
百分表的测量范围有0~3mm、0~5mm、0~10mm三种,可在百分表表盘中的小刻度盘上来体现。
22.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是测量内孔的一种常用量仪,其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一般为6~10mm、10~18mm、18~35mm、35~50mm、50~160mm、160~250mm、250~400mm等。
图2-2所示为内径百分表的结构图。
内径百分表是用它的可换测头3(测量中固定不动)和活动测头2与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仪器盒内有几个长短不同的可换测头,使用时可按被测尺寸的大小来选择。
测量时,活动测头2受到一定的压力,向内推动镶在等臂直角杠杆1上的钢球4,使杠杆1绕支轴6回转,并通过长接杆5推动百分表的测杆而进行读数。
在活动测头的两侧,有对称的定位板8,装上测头2后,即与定位板连成一个整体。
定位板在弹簧9的作用下,对称地压靠在被测孔壁上,以保证测头的轴线处于被测孔的直径截面内。
实验2指导书 戴维宁定理的研究与应用
实验2指导书 戴维宁定理的研究与应用预习内容阅读课本中戴维宁定理章节,预习实验的内容,手写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路实验箱。
2、验证戴维宁定理,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3、掌握常用测量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介绍1、戴维宁定理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电路(如图2-1(a )),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 S 和电阻R S 的串联组合等效置换(如图2-1(b )),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一端口电路的开路电压U OC ,电阻等于一端口电路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
图2-1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 O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测其短路电流I SC ,则内阻为:SCOCS I U R =。
若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2)伏安法一种方法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2-2所示。
图2-2开路电压为U OC ,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 φ,则内阻为:IUR ∆∆==φtg S另一种方法是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以及额定电流I N和对应的输出端额定电压U N,如图2-1所示,则内阻为:N NOC S I UU R -=。
(3)半电压法如图2-3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U OC一半时,负载电阻R L的大小(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 S数值。
图2-3(4)零示法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2-4所示。
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恒压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恒压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恒压源的输出电压U,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实验二射极跟随器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射极跟踪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射极跟踪器的特性及测试方法。
2.进一步学习放大其各项参数测试方法、熟悉multisim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2.1为常用的射极跟踪器电路。
XSC1图2.1常用的射极跟踪器电路。
晶体管为非线性元件,要使放大器不产生非线性失真,就必须建立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否则输出波形会产生饱和获截止失真。
但要注意,即使Q点合适,若输入信号过大,则饱和截止失真会同时出现。
改变电路参数U CC、R C、R B1、R 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加入输入信号u i。
在输出电压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i和u o的有效值,则电压放大倍数A u = U o / U i 。
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在图1.2所示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R ,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用示波器测出U S 和U i ,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R U U U RU U I U r i S iR i i i i -===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用示波器测出放大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 O 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 OL ,则根据O Lo LOL U R r R U +=,可得:L OL O o 1R U U r ⎪⎪⎭⎫ ⎝⎛-=。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电脑、multisim 软件四、预习要求1.射极跟踪器的工作原理。
2.射极跟踪器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及测试,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及测试。
3.截止失真、饱和失真的原因、失真波形、消除失真常采用的办法。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图2.1在multisim 中搭建电路,并进行仿真 2.调整并测量静态分析工作点调整电位器R P ,观察示波器波形,当输出最大不失真电压时,进行直流分析(点击simulate-analyses-DC operating point ,将需要的工作点加入后,点simulat ),将结果填入表2.1中。
实验指导书(实验2-数字调制解调Ⅱ)
实验二数字调制解调实验Ⅱ1、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的是使用USRP来实现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并且通过LabVIEW 来实现对不同调制信号的同步性能的对比,由于你在实验一中已经完成了数字调制的实验,所以在做这部分实验时,需要用到之前的调制解调模块。
该实验将通过配置USRP的参数来使你了解把基带信号上变频到射频信号以及把射频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信号的过程,并熟悉LabVIEW中的各种USRP模块的配置方法。
2、实验环境与准备软件环境:LabVIEW 2012(或以上版本);硬件环境:一套USRP和一台计算机;实验基础:了解LabVIEW编程环境和USRP的基本操作;知识基础:了解常见的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以及相关概念。
3、实验介绍本实验发送端主程序的前面板如图所示,首先是USRP的基本参数设置,包括IP地址、载波频率、IQ采样率等;接下来是PN序列的参数设置,包括保护间隔、信息序列长度、同步比特长度和PN序列的类型;然后是采样数和滤波器参数;之后是输出的PN序列以及调制前的信号时域图,频域图;最后是不同调制方式的不同调制结果。
接收端主程序的前面板如图所示,一开始的设置与发送端一样。
在解调部分,是解调信号以及它的时域图、频域图、星座图和误码数,你可以通过这些来判断你的程序是否正确。
图1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发送端前面板图2数字调制解调实验接收端前面板1、发送端介绍本实验发送端的调制主程序包含4个功能模块,其功能分别如下所述。
(1)TX_init本模块主要实现USRP的初始化,是配置一些基本USRP参数的模块。
(2)transmitter本模块是调制程序的核心,实现的是基带信号的产生,包括信源编码,调制,脉冲成形等重要功能。
(3)TXRF_prepare_for_transmit本模块的作用是对调制完的信号幅度进行归一化。
(4)TXRF_send本模块实现的功能是把调制完的数据写入USRP,实现发送。
2、接收端介绍本实验接收端端的解调主程序包含5个功能模块,其功能分别如下所述。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雷 诺 数 实 验一、 实验目的1、 观察液体在不同流动状态时流体质点的运动规律2、 观察流体由层流变紊流及由紊流变层流的过度过程3、 测定液体在圆管中流动时的下临界雷诺数2c e R二、 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由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其阻力性质也不同。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可表征为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水箱中的水位恒定,即水头H 不变。
如果管路中出口阀门开启较小,在管路中就有稳定的平均速度v ,微启红色水阀门,这是红色水与自来水同步在管路中沿轴线向前流动,红颜色水呈一条红色直线,其流体质点没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横向运动,红色直线没有与周围的液体混杂,层次分明地在管路中流动。
此时,在流速较小而粘性较大和惯性力较小的情况下运动,为层流运动。
如果将出口阀门逐渐开大,管路中的红色直线出现脉动,流体质点还没有出现相互交换的现象,流体的流动呈临界状态。
如果将出口阀门继续开大,出现流体质点的横向脉动,使红色线完全扩散与自来水混合,此时流体的流动状态微紊流运动。
图1雷诺数实验台示意图1.水箱及潜水泵2.接水盒3. 上水管4. 接水管5.溢流管6. 溢流区7.溢流板8.水位隔板9. 整流栅实验管 10. 墨盒 11. 稳水箱 12. 输墨管 13. 墨针 14.实验管15.流量调节阀雷诺数表达式e v dR ν⋅=,根据连续方程:A=v Q ,Qv A=流量Q 用体积法测出,即在Δt 时间内流入计量水箱中流体的体积ΔV 。
tVQ ∆=42d A π=式中:A —管路的横截面积;d —实验管内径;V —流速;ν—水的粘度。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水箱充满,将墨盒装上墨水。
启动水泵,水至经隔板溢流流出,将进水阀门关小,继续向水箱供水,并保持溢流,以保持水位高度H 不变。
2、缓慢开启阀门7,使玻璃管中水稳定流动,并开启红色阀门9,使红色水以微小流速在玻璃管内流动,呈层流状态。
3、开大出口阀门15,使红色水在玻璃管内的流动呈紊流状态,在逐渐关小出口阀门15,观察玻璃管中出口处的红色水刚刚出现脉动状态但还没有变为层流时,测定此时的流量。
工程项目管理实验2----指导书
工程项目管理件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绘制“长沙卷烟厂联合工房一期工程”的质量控制流程图(竣工验收阶段)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可针对“长沙卷烟厂联合工房一期工程”,对其项目背景、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其质量控制流程图(竣工验收阶段)是建立在竣工验收阶段此阶段的的质量控制的目标、任务、控制方法等基础之上,根据其质量控制的流程绘制的。
此实验可加深学生对于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通读案例,弄清“长沙卷烟厂联合工房一期工程”项目的背景情况。
(二)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此案例,指导学生将此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程序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督促施工承包单位进行竣工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验单》。
2、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所需的文件资料。
3、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对现场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指令承包单位进行整改。
4、对拟验收项目初验合格后,总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的《工程竣工报验单》予以签认并上报建设单位,同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再组织正式的竣工验收。
(三)根据以上步骤,要求学生绘制出“长沙卷烟厂联合工房一期工程”的质量控制流程图(竣工验收阶段)。
2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指导书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指导书气体定压比热容的测定实验是工程热力学基本实验之一,实验中涉及温度、压力、热量(电功率)、流量等基本量的测量,计算中用到比热及混合气体(湿空气)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实验的目的是增加热物性实验研究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要求1. 了解气体比热测定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思。
2. 熟悉本实验中测温、测压、测热、测流量的方法。
3. 掌握由基本数据计算出比热值和比热公式的方法。
4. 分析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可能途径。
二、实验装置介绍1、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仪表由风机、流量计,比热仪本体、电功率调节测量系统共四部分组成,实验装置系统如图1所示。
2、装置中采用湿式流量计测定气流流量,流量计出口的恒温槽用以控制测定仪器出口气流的温度。
装置可以采用小型单级压缩机或其它设备作为气源设备,并用钟罩型气罐维持供气压力稳定。
气流流量用调节阀1调整。
3、比热容测定仪本体(图2)由内壁镀银的多层杜瓦瓶2,进口温度计1和出口温度计8(铂电阻温度计或精度较高的水银温度计)电加热器3和均流网4,绝缘垫5,旋流片6和混流网7组成。
4、气体自进口管引入,进口温度计4测量其初始温度,离开电加热器的气体经均流网4均流均温,出口温度计8测量加热终了温度,后被引出。
5、该比热仪可测300℃以下气体的定压比热。
三、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实验中需要测定干空气的质量流量g m 、水蒸气的质量流量w m 、电加热器的加热量(即气流吸热量)'p Q 和气流温度等数据,测定方法如下:1.干空气的质量流量g m 和水蒸气的质量流量w m电加热器不投入,摘下流量计出口与恒温槽连接的橡皮管,把气流流量调节到实验流量值附近,测定流量计出口的气流干球温度0t 和湿球温度w t 温度(或由流量计上的温度计测量和相对湿度ϕ),根据0t 与w t (或0t 与ϕ值)由湿空气的焓-湿图确定含湿量d (g /k g ),并计算出水蒸气的容积成分水蒸气的容积成分计算式:622/1622/d d y w += (1)d --- 克水蒸汽/千克干空气. 图1测定空气定压比热容的实验装置系统1-节流阀;2-流量计;3-比热仪本体;4-温控仪;5功率表;6开关;7-风机。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引言
浙江求是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PCT 系列过程控制实验系统装置,可以非常好地满足过程控制 课程实验的要求。在这套设备由被控对象和控制台组成,通过手动或计算机控制,可以将被控对象 转变成不同特性的过控对象,因此,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简单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的单回路 控制,而且也可以进行一系例复杂控制系统实验如:变比值控制、Simth 预估控制、解耦控制、三容 液位控制、换热器温度控制等。 一、PCT 系列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特点:
大学物理实验2-指导书
实验2 质点运动学
相对运动:通过选取适当的发射角拦截目标物体,并使水平误差最小。
本程序已经预设了演示模式。
启动程序后将自动发射拦截目标,如下图所示。
图中显示目标飞行高度(默认值)为1000m ,速度为500m/s 。
拦截弹头在高度1000m 处拦截目标的水平误差为0.9m 。
完成一次拦截后须点击“程序运行按钮”重新启动程序才可以进行下次拦截。
界面中其它参数的含义如下图所示。
其中:
H ——目标飞行高度(m ) v t ——目标飞行速度(m/s )
——发现目标时的观察角(degree )
v ——拦截弹头飞行速度(m/s ) θ——拦截弹头发射角(degree ) vt ——拦截弹头飞行距离
v t t ——目标在发射拦截弹头后的飞行距离
验证在已知目标飞行速度v t 、 拦截弹头飞行速度v 时,观察角α 与发射角θ 之间的关系为
v
v t
+
=
θθ
αcos sin tan 当v=v t 时有 θ = 2α。
本实验就是在上述条件下完成,即发射角为2倍观察角,且不考虑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实验任务:
1.设定不同的发现目标距离、目标飞行高度、目标飞行速度;
2.根据程序显示的观察角,选定10个不同的拦截发射角、使拦截弹头与目标的水平误差最小(最好在50m 以内);
3.记录拦截完成后的实际观察角和拦截发射角、拦截水平误差记入下表中
t
v )cos (t
v t t
v )sin (θ
4.根据上表讨论拦截水平误差跟参数之间的关系。
实验2指导书 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的研究(电工)
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研究电路中各点电位与参考点的关系。
3.掌握电工仪表的使用和直流电路的实验方法,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实验预习1.打印实验指导书,预习实验的内容,了解本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
2.计算各表中要求的电压、电流理论值,写出计算过程。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NEEL-II 型电工电子实验装置。
四、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
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 =0,一般定义流入结点的电流相加,流出结点的电流相减。
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 =0,一般定义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相加,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相减。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参考方向应与电流参考方向一致。
2.电位:在直流电路中,任一点的电位是以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来确定的,不同的参考点对应不同的电位值,而电位差值与参考点无关。
五、实验内容本实验在直流电路实验单元中进行,按图1接好线路。
其中1S U (12V )和2S U (18V )由直流稳压电源调出,数值以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读数为准。
开关1S 投向1S U 侧,开关2S 投向2S U 侧,开关3S 投向3R 侧。
以A 节点验证KCL ,以ADEF 构成回路I 和ABCD 构成回路Ⅱ验证KVL ,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1I 、2I 、3I 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图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电路1.验证KCL定理:使用直流电流表按表1的要求测量,以验证KCL定理。
(1)熟悉电流测量电缆的结构,将电缆插头的红接线端接到电流表的红(正)接线端,电缆插头的黑接线端接到电流表的黑(负)接线端。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2)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所属院部:建筑工程与艺术学院教学班级:教学时间:2015—2016 学年第 1 学期湖南工学院实验一 拉伸实验一、本实验主要内容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测定低碳钢的流动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2。
根据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的现象,绘出外力和变形间的关系曲线(F L -∆曲线)。
3.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口情况。
三、实验重点难点1、拉伸时难以建立均匀的应力状态.2、采集数据时,对数据的读取.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启发、演示、辩论等;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实验的理论指导和提醒学生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1、低碳钢拉伸图分为几阶段?每一阶段,力与变形有何关系?有什么现象?2、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时可测得哪些力学性能指标?用什么方法测得?实验一 拉伸实验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实验之一。
由本实验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明材料在静拉伸下的一些性能,诸如材料对载荷的抵抗能力的变化规律、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等重要机械性能,这些性能是工程上合理地选用材料和进行强度计算的重要依据。
一、实验目的要求1。
测定低碳钢的流动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2.根据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的现象,绘出外力和变形间的关系曲线(F L -∆曲线).3。
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口情况。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分规等。
三、拉伸试件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常用的试件形状如图所示。
图中工作段长度l 称为标距,试件的拉伸变形量一般由这一段的变形来测定,两端较粗部分是为了便于装入试验机的夹头内。
为了使实验测得的结果可以互相比较,试件必须按国家标准做成标准试件,即5l d =或10l d =。
对于一般板的材料拉伸实验,也应按国家标准做成矩形截面试件.其截面面积和试件标距关系为l =l =,A 为标距段内的截面积.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低碳钢的拉伸实验(1)试件的准备:在试件中段取标距10l d =或5l d =在标距两端用分规打上冲眼作为标志,用游标卡尺在试件标距范围内测量中间和两端三处直径d (在每处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取最小值作为计算试件横截面面积用。
电子科技大学大物实验二指导书-2024鲜版
对于非线性关系的数据,可以采用最小二乘 法进行拟合处理。
2024/3/28
逐差法
逐差法用于处理等间距变化的数据,可以有 效消除线性系统误差。
公式选择
根据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 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误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包括系统误差和 随机误差的估算和讨论。
化学品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区域,通知实验室管理人员, 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024/3/28
触电
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体将受害者与电源 分离,进行急救并呼叫救援。
受伤或不适
立即停止实验,进行急救处理,并报告实验 室管理人员或教师。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28
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 理解
学习使用基本物理实验仪 器和设备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 思维习惯
4
实验原理
本实验基于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验证物理定律的正确性
利用实验数据,分析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024/3/28
5
预期结果
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验证 物理定律的正确性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 理能力
04
图表编号
图表按章节编号,如图1-1、表2-1等 。
2024/3/28
21
图表绘制及标注规范
01
02
03
图表绘制
使用专业的绘图工具(如 Matplotlib、Excel等)绘 制图表,确保图表清晰、 美观。
2024/3/28
图表标注
图表要有标题、坐标轴标 签、数据点标注等,方便 读者理解。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四、实验步骤五、注意事项六、实验结果及分析七、思考题八、参考文献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某种物质的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采用A与B两种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其中A为XXX,B为XXX。
在一定条件下,A与B会发生XXX反应,产生XXX物质。
该反应符合化学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三、实验器材1.XXX试剂2.XXX试剂3.XXX试剂4.容量瓶5.移液管6.烧杯7.玻璃棒8.加热板等四、实验步骤1.将XXX试剂按要求加入容量瓶中。
2.将XXX试剂按要求加入容量瓶中。
3.使用移液管将两种试剂充分混合。
4.观察化学反应过程,记录反应时间和反应现象。
5.将反应产物过滤,收集固体产物。
6.使用玻璃棒将固体产物均匀搅拌,使其充分干燥。
7.称取干燥后的产物质量,并计算出反应的收率。
五、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2.试剂的加入顺序要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进行。
3.操作时要认真仔细,避免出现误操作和漏操作。
4.实验器材要保持清洁干净,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A与B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并得到了XXX产物。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该反应的收率为XX%。
同时,在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XXX现象,并对其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七、思考题1.XXX试剂与XXX试剂在该化学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本次实验中是否存在误差?如何减小误差?3.如果将XXX试剂的用量加倍,该反应会发生什么变化?八、参考文献1.XXX,《化学实验指导书》。
2.XXX,《化学实验技术手册》。
3.XXX,《化学实验原理与应用》。
土工实验指导书2
土工试验指导书长春工程学院岩土工程测试实验室2010.11.18目录实验一含水率试验(烘干法)实验二密度试验(环刀法)实验三土粒密度(比重)试验实验四土的液限、塑限试验实验五土的固结试验(快速法)实验六土的直接剪切试验(快剪)实验七土的击实试验实验一 含水率试验(烘干法)1. 基本原理土的含水量是试样在105 ~ 110 0C 下烘至恒量时失去的水质量和干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含水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指标之一,它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等的必要指标,亦是检测土工构筑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外测定含水量的方法有多种。
主要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砂土炒干法等。
但能确定质量,操作简便又能符合含水量定义的试验方法仍以烘干法为主。
2. 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和有机质土类。
3. 仪器设备(1). 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0 ~105 0C 的其它能源烘箱,也可用红外线烘箱。
(2). 天平:称量200g ;感量0.01g 。
(3). 其它:,干燥器,称量盒等。
4. 操作步骤(1).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 20 g ,砂性土,有机质土为 50 g ,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湿土质量,精确至0.01g 。
(2).打开盒盖,将称量盒置于烘箱内,在100 ~ 105 0C 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对粘性土不得少于8h ,对砂性土不得少于6h 。
对含有机质超过 5% 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 0C的恒温下烘干。
(3).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质量,精确至0.01g 。
5. 成果整理(1).试样的含水量,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式中W 0―土的含水量 %; m 0―试样湿质量( g ); m d ――试样干质量( g )。
(2).含水量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当含水量小于40% 时不得大于 1% ;大于40%时不得大于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是学习本课程的每个考生必须要通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根据“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自学考试大纲”规定:上机实验单独作为本课程的实验考核成绩。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操作,对汇编语言源程序进行编辑、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全过程的训练,才能加深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才能熟练地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学好本课程。
本实验指导书是完全按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自学考试大纲》中“实验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为便于考生较好完成上机操作和实验报告,特此作出如下说明和要求:(1)做好上机实验的准备工作:应考者对每个实验需要进行预习,了解相关内容和具体要求,熟悉上机操作步骤,学会相关系统软件的使用,掌握各种操作调试命令。
(2)编写源程序:按照实验题目的要求,应考者要事先独立完成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写工作,并对源程序进行认真的静态检查,减少错误的发生。
(3)完成实验报告:做完上机实验,应考者要严格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为:实验名称、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并附上源程序清单和程序流程图。
实验一DEBUG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DEBUG程序中的命令,学会在DEBUG下调试运行汇编语言源程序。
2、掌握8086/8088的寻址方式及多字节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硬件环境:IBM-PC及其兼容机软件环境:操作系统DOS3.0版本以上调试程序(三)实验内容和要求实验内容:1、利用DEBUG程序中的“E”命令,将两个多字节数“12345678H”和“FEDCBA98H”分别送入起始地址为DS:0200H和DS:0204H两个单元中。
2、分别用直接寻址方式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编写程序段,实现将DS:0200H单元和DS:0204H单元中的数据相加,并将运算结果存放在DS:0208H 单元中。
实验要求:本次实验的内容均在DEBUG下完成,实现数据的装入、修改、显示;汇编语言程序段的编辑、汇编和反汇编;程序的运行和结果检查。
(四)预习要求1、复习DOS启动方式和DOS有关命令的使用;2、阅读本书后的附录,熟悉掌握DEBUG调试程序中的A、D、E、G、Q、R、T、U命令的书写格式及功能;3、复习寻址方式和相关的数据传送指令及算术运算指令。
(五)实验步骤1、启动DOS操作系统2、运行程序(若当前盘为C)C:>DEBUG↙– ;(“–”为DEBUG提示符,仅当屏幕出现该提示符后,才可输入DEBUG 命令)3、用“A”命令编辑和汇编源程序–A↙186E:0100 MOV AX,[0200]↙186E:0103 MOV BX,[0202]↙186E:0107 ADD AX,[0204]↙186E:010B ADC BX,[0206]↙186E:010F MOV [0208],AX↙186E:0112 MOV [020A],BX↙186E:0116 ↙4、用“U”命令反汇编验证源程序–U CS:0100↙186E:0100 A10002 MOV AX,[0200]186E:0103 8B1E0202 MOV BX,[0202]186E:0107 03060402 ADD AX,[0204]186E:010B 131E0602 ADC BX,[0206]186E:010F A30802 MOV [0208],AX186E:0112 891E0A02 MOV [020A],BX186E:0116–注意:●检查源程序是否有错误,若有则返回到第3步用“A地址”命令进行修改,直到程序无错误。
●DEBUG约定在其命令或源程序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均被看作十六进制数,其后不用“H”说明。
●在DEBUG下,源程序中不能使用“标号”、“变量”和一些伪指令。
●在DEBUG下,大小写不敏感。
5、程序未执行前,用“R”命令观察,相关寄存器的内容。
–R↙如:(AX)= ,(BX)= ,(SI)= ,(DI)= ,(CS)= ,(IP)= 。
6、在程序未执行前,用“D”命令观察DS:0200H,DS:0204H、DS:0208H 单元的内容–D 200 20B ↙7、用“G”命令运行源程序–G =110 0116 ↙8、再用“D”命令观察DS:0200H~DS:020BH字节单元中的内容–D 200 20B↙9、用“T”单步操作命令对源程序单步执行,观察AX、BX、CS、IP寄存器内容的变化,并与预计的结果相比较。
注意:●D命令显示内存数据,注意观察多字节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方式。
●指令执行的时候,IP寄存器随着变化,注意观察。
(六)实验结果分析1、程序运行结果:(AX)= ,(BX)=DS:0208H四字节单元的内容:2、试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编写程序段,完成上述程序段的功能。
(参考下列程序流程图)3、附加题目:1.从DS:0000H开始的5个16位带符号数分别记为x,y,z,v,w,用E命令初始化为:540,1,-1,1080,0, 试求w=(v-(x*y+z-540))/x2.完成BX中1的个数的统计。
3.用串操作指令将DS:0000开始20个字节初始化为:0CCH。
并将这20个字节的内容复制到其后的20个字节里。
实验二顺序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算术运算(加、减、乘、除)和扩展指令的用法;2、掌握顺序程序结构和设计方法;3、熟悉在PC机上建立、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设备硬件环境:IBM-PC及其兼容机软件环境:操作系统DOS3.0以上编辑程序EDIT或其它编辑程序汇编程序MASM.EXE 6.1X连接程序LINK.EXE调试程序(三)实验内容和要求实验内容:X、Y、Z、V均为字变量,在X、Y、Z、V字单元中存放是16位带符号数。
试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完成以下功能:①计算表达式值(V–(X*Y+Z-720))/X;②将上述表达式运算结果整数放在SUM1单元,余数放在SUM2单元。
要求:①编写出完整的汇编语言源程序,根据题目的需要建立相应的逻辑段(如程序段、数据段)。
②可选用任何一种编辑程序在磁盘上建立一个源文件(扩展名为.ASM)。
③用宏汇编程序MASM对源文件进行汇编,生成目标文件(扩展名为.OBJ)。
④用连接程序LINK对目标文件进行连接,生成可执行程序.EXE文件。
⑤用DEBUG调试程序对源程序进行动态调试。
(四)预习要求1、复习掌握8086指令系统相关指令,按实验内容和要求预先编写好源程序;2、熟悉在宏汇编程序MASM环境下,对源程序进行编辑、汇编、连接、运行。
3、进一步熟练用DEBUG对源程序进行动态调试,掌握一些常用的调试命令和方法。
(五)实验步骤1、启动DOS操作系统;2、调用某种编辑程序,在磁盘上建立扩展名为ASM的源程序;3、在DOS提示下,打入MASM调入宏汇编程序,用以对源程序进行汇编。
设在磁盘上已建立了一个EXAMPLE.ASM源程序,操作如下所示:C:>MASM↙Microsoft (R) Macro Assembler V ersion 5.00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 1981-1985, 1987. All rights reserved.Source filename [.ASM]:EXAMPLE↙Object filename [EXAMPLE.OBJ]:↙Source listing [NUL.LST]:EXAMPLE↙Cross reference [NUL.CRF]:EXAMPLE↙Warning SevereErrors Errors0 0C:>汇编程序MASM需要和用户进行上述相关信息交互,以便进行汇编、生成相应的文件。
(a)提示用户输入需要汇编的源程序名;(b)提示用户输入要建立的目标文件名,若默认括弧内的目标文件名,则可直接按回车;(c)询问用户是否要建立汇编列表文件,若要,则打入文件名,否则按回车;(d)询问用户是否要建立交叉索引文件,若要,则打入文件名,否则按回车。
注意:仅当屏幕上显示无错误时(警告错误为“0”,严重错误为“0”),才可进行下一步骤连接,否则要根据提供源程序的错误行号和错误性质,重新对源程序进行修改、编辑和汇编。
4、在DOS提示符下,打入LINK调用连接程序,以便对目标文件进行连接。
产生可执行EXE文件。
操作如下所示:C:>LINKMicrosoft (R) Overlay Linker V ersion 3.60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 1983-1987. All rights reserved.Object Modules [.OBJ]: EXAMPLE↙Run File [EXAMPLE.EXE]: ↙List File [NUL.MAP]: ↙Libraries [.LIB]: ↙Warning: No STACK segmentThere was 1 error detected.C:>连接程序Link需要和用户进行上述相关信息交互,以便连接和生成相应的文件。
(a)提示用户输入需要连接的目标模块名;(b)提示用户输入要建立的可执行文件名,若默认括弧内的可执行文件名,则直接按回车;(c)询问用户是否要建立地址分配文件,若要,则打入文件名,否则按回车;(d)询问用户是否用到库文件,如果用户自己建立了库文件,则键入库文件名,否则按回车。
连接程序在连接过程发现有错,则会显示出错信息,用户应重新调用编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修改,然后重新汇编、连接、直至无错。
但连接程序给出的无堆栈段的警告性错误并不影响程序的执行,所以,到此为止,连接过程已经结束,生成了有效的可执行程序。
5、在DOS提示符下,直接输入EXE文件名,运行程序。
C:>EXAMPLE ↙注意:此时可能屏幕上没有任何显示,因为你没有让结果显示在屏幕上,但是你的计算结果必然在内存中。
所以应该采用DEBUG进行动态调试。
6、调用DEBUG程序对EXE文件进行动态调整,其方法和步骤与实验一相同。
C:>DEBUG EXAMPLE.EXE–再可以用U,D,T,G等命令进行调试,其方法和步骤与实验一相同。
(六)实验结果分析1、程序运行结果:SUM1单元:;SUM2单元:。
2、若在X、Y、Z、V字单元中存放的均为无符号数,对相关十六位二进制数进行扩展,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七)编程提示(a)执行16位IMUL指令运算结果乘积在DX、AX中。
(b)相加或相减的二个数长度一定要相同,注意使用CWD扩展指令将(AX)→DX、AX。
(c)使用16位IDIV指令一定要将被除数放在DX、AX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