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陇东旱塬冬小麦节约高效施肥技术】陇东学院
陇东旱地冬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
陇东旱地冬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作者:杨虓刘自成夏先春来源:《寒旱农业科学》2024年第06期摘要:為研究陇东特殊干旱气候条件下抗旱育种的进展与现状,选取近20 a陇东旱地选育的14个冬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以籽粒产量抗旱指数等为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在旱棚进行全生育期干旱胁迫试验。
结果表明,陇育4号和宁麦5号抗旱指数在1.100~1.299范围内,抗旱级别为2级;陇育7号和陇鉴387抗旱指数在0.700~0.899范围内,抗旱级别为4级;其余10个材料抗旱指数在0.900~1.099范围内,抗旱级别为3级。
抗旱性级别在2~3级的材料占85.7%。
产量性状主因子分析发现,抗旱级别为2级的陇育4号和宁麦5号,在干旱胁迫下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无明显变化;抗旱级别为4级的陇育7号和陇鉴387,在干旱胁迫下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减幅较大;抗旱级别为3级的其余10个材料在干旱条件下,其产量性状三要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中只有一项发生变化,没有两项叠加变化。
关键词:陇东旱地;冬小麦;抗旱性;抗旱指数;产量因子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4)06-0522-05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06.006Characterization of Drought Resistance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in Longdong DrylandsYANG Xiao 1, 2, LIU Zicheng 1, 2, XIA Xianchun 1, 3(1.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Gansu 745000, China; 2. Gansu Provincial Dryland Winter Wheat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 Qingyang Gansu 745000,China; 3.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i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81, China)Abstract: To study the progr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drought-resistant breeding under the special arid climate conditions in Longdong, 14 new winter wheat varieties(lines) selected and bred in Longdong dry land in the past 20 years were chosen as materials. Drought resistance throughout the entire growth period was identified using grain yield, drought resistance index and other indicators, with full growth period drought stress tests conducted in dry shed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ought resistance index of Longyu 4 and Ningmai 5 ranged between 1.100 to 1.299 with a drought resistance level of 2. Longyu 7 and Longjian 387 had drought resistance indices ranged between 0.700 and 0.899 with a drought resistance level of 4, the remaining 10 varieties had a drought resistance index ranging from 0.900 to 1.099, with a drought resistance level of 3. Varieties with a drought resistance level 2 to 3 accounted for 85.7% of the tested varieti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yield traits indicated that Longyu 4 and Ningmai 5, with a drought resistance level of 2,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and thousand-grain weight under drought stress. Longyu 7 and Longjian 387, with a drought resistance level of 4,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and thousand-grain weight under drought stress. For the remaining 10 varieties (lines) with a drought resistance level of 3, only one of the three main yield traits, i.e.,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and thousand-grain weight, changed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 with no overlapping changes in two traits.Key words: Longdong Dry land; Winter wheat; Drought resistance; Drought resistance index; Yield component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全生育期需水量平均为540 mm,降水满足率为55.9%~86.4%,需灌1~2水才能保证全生育期的需水量,达到丰产稳产的目标[1 - 7 ],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8 ],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8 ]。
冬小麦施肥技巧
冬小麦施肥技巧冬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冬季的施肥过程中,正确的施肥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冬小麦施肥的技巧,希望能给种植冬小麦的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冬小麦的养分需求冬小麦在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施肥要针对其特点进行。
首先,冬小麦在生长初期需要较多的氮肥,以促进植株的早期生长和增加叶绿素的合成。
其次,中期需要适量的磷肥和钾肥,以提高麦穗的质量和数量。
最后,在成熟期需要适当的硫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加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和品质。
二、冬小麦施肥的时机冬小麦施肥的时机也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初次施肥应在播种后的3-4周进行,供给植株早期所需的氮肥。
第二次施肥应在冬小麦生育后期,具体时间视当地气候和生长情况而定。
成熟期前的最后一次施肥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麦穗的发育。
三、冬小麦施肥的方式冬小麦施肥的方式有多种选择,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常用的施肥方式有基肥施用、追肥施用和叶面施肥。
基肥施用是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将肥料撒在地表或畦面,在耕作时与土壤混合,使肥料充分接触作物根系。
追肥施用是在冬小麦生育中期和后期,根据生长状态和养分需求,通过人工或机械施肥方式在地面或地下进行。
叶面施肥是通过叶片吸收养分,适合在干旱期或植株生长不良时使用。
四、冬小麦施肥的注意事项在施肥过程中,冬小麦的注意事项也需要谨记。
首先,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选择,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不同种类的肥料。
其次,施肥时要按照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方式进行,避免过量或不足。
同时,应注意深施肥料,确保养分能够达到植株根系范围,并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施肥,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冬小麦施肥是农民朋友们在冬季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
根据冬小麦的养分需求、施肥的时机、施肥的方式和注意事项,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甘肃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育种的实践与思考
验 .综 合 分析 小麦 生 长发 育 的变 化规 律 与气候 要 素 的
影 响 . 产业 结构 调 整和 育种 目标 制定 有 重要 意 义 对 陇 东旱塬 区冬小 麦育 种 T作 始于 2 0世纪 6 0年代 .先后 育成 平凉 号 、 西峰 号 、 陇鉴 号 、 陇原 号 、 天系列 小 麦新 兰 品种 10多个 . 当地 及 同类 地 区大 面积 种植 推广 . 5 在 取
8 0年 代 育种 实 践 中 , 曾考 虑 选育 高 秆 、 穗 的 品种 , 也 大 但 实践 证 明 . 年选 育 的 品种穗 大粒 多 、 秆较 高 易倒 近 茎 伏 .不利 于大 面积 推广 因此 选育 分蘖 中等 的 中秆 品 种, 既有 群 体产 量 . 个体 发 育又 较 协调 , 实现 稳产 、 能 丰 产 的育 种 目标 , 时也 与选 育矮 秆 的 目标相 一致 同
塬冬小 麦品种 平凉 2 1号 、庆 峰 1号 等 平 均 产 量 达 7 0 1 0 k/m . 入 2 世 纪 初 . 有 代 表 性 的 一 大 5 ~ 5 0 g 进 h 1 具 批 冬 小麦 新 品种 平 凉 4 0号 、 峰 2 西 O号 、 陇鉴 17 兰 2、
增 加 千粒 重是 提 高产 量 的唯一 途 径
得 了显 著 的社 会和 经 济效益 .对甘 肃 陇东 旱塬 区粮食
增 产 和 区域农 村经 济发 展起 到 了巨大 的促 进作 用 目 前. 随着农 业生 产 和市 场需 求 的不 断变 化 . 对旱 塬 冬小
期发 育快 . 又能 摆脱 生 育后 期 自然 灾害 带来 的风 险 , 为
2 . 多分 蘖 向 中等 分 蘖 品种 过 渡 4 多分 蘖 高秆 品种 由于 穗小 秆 细 , 于倒 伏 , 产潜 力 有 到 3 5 ~ 5 0 gh . 7 7 0 4 0 k /m。与 0年代
陇东旱作农业区小麦—冬油菜—大豆高效种植模式探讨(一)
陇东旱作农业区小麦—冬油菜—大豆高效种植模式探讨(一)摘要分析了陇东旱作条件下小麦—冬油菜—大豆二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进一步扩大该种植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麦;冬油菜;大豆;效益;栽培技术;陇东旱作区甘肃陇东地区的泾川、镇原等旱作农业区,近年顺应市场规律,立足旱区实际,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旱作条件下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提质增效的途径和措施,大力推广小麦—冬油菜—黄豆两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据调查,小麦—冬油菜—黄豆种植模式可比当地传统的小麦—糜子—玉米种植模式增加纯收入6231.75元/hm2,增收68.5%,有效地提高了旱地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
1经济效益分析据2007—2008年对泾川县荔堡镇董志科、杜根牛等33户调查,小麦—冬油菜—大豆二年三熟种植模式总产量7873.5kg/hm2,总收入21569.7元/hm2(小麦1.7元/kg,油菜3.6元/kg,大豆3.38元/kg,玉米1.20元/kg,糜子0.70元/kg),扣除总成本6237.75元/hm2,纯收入15331.95元/hm2;小麦—大豆—玉米种植模式总产11764.5kg/hm2,收入19413.3元/hm2,扣除成本6571.2元/hm2,纯收入12842.1元/hm2;小麦—糜子—玉米种植模式总产12037.5kg/hm2,收入15236.25元/hm2,扣除成本6136.05元/hm2,纯收入9100.2元/hm2。
在3种轮作模式中,虽然小麦—冬油菜—大豆模式产量最低,但产值和收益最高,小麦—糜子—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但产值收益最低。
小麦—冬油菜—大豆模式比小麦—大豆—玉米模式增收2489.85元/hm2,提高19.39%;比小麦—糜子—玉米模式增收6231.75元/hm2,提高68.48%。
这一种植模式投资少、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和效益,对提高旱作农业区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有积极的作用。
陇东旱地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要点
陇东旱地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要点单秀章【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2页(P48-49)【作者】单秀章【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小麦是甘肃省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由于种植效益低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由1985年的148.65万hm2缩小到2009年的91.33万hm2。
地膜小麦在甘肃省已推广20 a,由于生产中难以解决播种穴与幼苗错位、人工放苗费时费工、地膜只能种植一茬等问题,导致多年未能大面积推广。
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技术在小麦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可使冬小麦平均增产30%以上。
1 整地施肥在海拔1 250~1 800 m,年降水量在200~450 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川塬、梯田、沟坝地、缓坡地(15°以下),前茬以豆类、马铃薯、禾本科作物为佳。
为提高机械作业质量,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晒垡,接纳降水后耙耱收墒,平整土地,做到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
覆膜播种前将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均匀喷洒地面,防除杂草。
播前结合深耕施入优质农家肥60~75 t/hm2、尿素300~4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0~900 kg/hm2。
2 覆膜覆土选用厚度为0.008 mm,幅宽120 cm或70 cm地膜。
覆膜时间依据土壤墒情而定,墒情好时边覆膜边播种,墒情差时则要等雨抢墒覆膜提墒保墒。
如果土壤湿度过大,翻耕晾晒1~2 d后耙松平整,再覆膜播种,以避免覆膜穴播机的播种孔被堵塞。
覆膜要求平整,使地膜紧贴地面,同时在膜上覆1 cm左右的土。
覆土厚度可视当地气象条件而定。
如果播期干旱无雨,覆土可厚些,覆土过薄则压膜不实,容易造成穴孔错位或大风揭膜;覆土过厚则播穴遇雨易板结,且不易清除残膜。
3 播种覆膜穴播时期应比常规播种推迟15~20 d。
【推荐下载】7000字农村研究:陇东旱塬
7000字农村研究:陇东旱塬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7000字农村研究论文。
冬小麦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 %,是保障甘肃省粮食战略安全的关键作物。
在使用上按照小麦需肥返青前较少、起身到扬花期间最多、以后逐步减少的规律和旱塬水份规律,应遵循集中深施,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原则,合理调剂。
小麦肥料集中深施,是传统施肥经验与现代科研成果的结合,经多年生产实践检验,确为经济有效的一种施肥技术。
已在陇东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应用。
1 小麦需肥规律及旱塬土壤有效养分变化情况 小麦生长发育对养分的要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营养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营养的临界期,是指小麦对某种养分的要求敏感而迫切的时期,缺少则生长发育受抑制。
小麦氮素的临界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的四分体期;磷素的营养临界期在小麦的三叶期;钾素的临界期在拔节期。
小麦氮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前至孕穗期,需氮量占整个生育期的37 %以上;磷素在抽穗至扬花期;钾素在孕穗期。
据小麦专家多年研究,每500 kg小麦产量,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3.25 kg,五氧化二磷5.2 kg,氧化钾12 kg。
氮、磷、钾是小麦营养三要素。
据科学测定,中上等肥力土壤每生产100 kg 小麦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3.0 kg氮、1.2 kg五氧化二磷、3.0 kg氧化钾。
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
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对氮、磷、钾吸收比例亦有变化,其中磷的吸收量变化不大,对氮、钾的吸收量比例则有一些变化,产量越高,吸收氮比例越小,钾则相反。
小麦施肥规律,一是最小养分限制规律,是指作物产量高低决定于土壤中缺少的养分,应用中应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二是肥效递减规律,就是随着施肥量的不断增加,等量肥料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低。
冬小麦水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原理
冬小麦水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原理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冬季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
冬小麦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冬小麦水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原理方面进行探讨。
一、冬小麦水分管理技术冬小麦是一种喜水作物,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
因此,在种植冬小麦时,一定要合理安排水分管理。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水分的调控冬小麦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土壤水分,因此,合理调控土壤水分,是提高冬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在开展冬小麦种植时,要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种植区域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土壤水分管理方案,例如,可以通过灌溉、排水等手段,调控土壤水分含量,使其处于适宜的范围。
2. 水分的增加在种植冬小麦过程中,适时增加水分,有助于促进冬小麦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灌溉、雨水收集等方式来增加水分,同时要注意灌溉时机和灌溉量的控制,以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3. 水分的保持在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保持土壤水分,有助于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覆盖物、土壤覆盖等方式,保持土壤水分,同时还要注意排水和通风,避免土壤过于潮湿,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
二、冬小麦肥料管理技术冬小麦是一种营养需求较高的作物,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冬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施肥时机的选择在种植冬小麦时,要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种植区域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施肥时机。
一般来说,可以在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例如,在播种前、播种后、拔节期、孕穗期等阶段,分别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以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
2. 施肥方式的选择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种植区域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施肥方式。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化肥、有机肥、复合肥等不同种类的肥料,同时要注意施肥量的控制,避免过量或不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陇东黄土旱塬不同耕作方式及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果[ ]而传 统耕 翻在 不施 有 机肥 料 或 补充 不 足 的 ,
条件 下 , 加 剧 有机 质 矿 化 , 利 于 土壤 肥 力 的 维 易 不 持 J 。采用 适宜 的土壤耕作 施肥 方式不仅 可 以改 善 土壤特性 , 可 以提 高 田间水 分利用 效率 , 还 达到保水 增产 的 目的。6 0多年来 , 内外 有关 耕 作 方式对 作 国
生长发 育 、 产量和 土 壤肥 力 动态 变化 影 响 的研究 相
对 较少 。
为此 , 本文通过 3a 的冬小 麦定 位试 验 , 究 了 研 黄土旱塬不 同耕作 方式与不 同施肥处 理对冬小麦 产
量、 水分利用 效率和 土壤肥力 变化的影 响 , 旨理论依
中 图分 类 号 : 52 1 ; 1,3 ¥1 . 1 S5 .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070 (000.270 0 —612 1)1 4—8 0 0
绝大多 数农 作 物生长 、 育 、 产和稳产 都需要 发 高 有一个 良好 的土壤结构 , 以便 能保水保 肥 、 节水气 调 矛盾 、 调 肥 水 供 应 , 有 利 于 根 系 在 土 体 中 穿 协 并 插… 。土壤有机 质含量是 土壤供 肥 、 保肥 、 耕性及 缓 冲性能 的重要决定 因素 , 防治 土壤退化 、 在 评价 土壤
析 , 陇 东旱 塬 以传 统 深耕 配 施 有 机 无机 肥 有 利 于 增 加 作 物 产 量 , 高 WU , 善 土 壤 肥 力 状 况 。 因此 , 统 耕翻 在 提 E改 传
配 施 有 机 无机 肥 是 目前 陇 东黄 土 旱 塬 培 肥 土 壤和 抗 逆 减 灾 最 为有 效 的措 施 之 一 。 关键 词 :耕 作方 式 ; 小麦 ; 量 ; 分利 用 效 率 ; 壤 肥 力 冬 产 水 土
陇东旱地冬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期陇东旱地冬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景海霞,曹瑞红,张永华(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灵台 744400)摘要:灵台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是甘肃省冬小麦生产大县,曾连续多年实施农业农村部粮棉油(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创新,总结出了一套适宜陇东旱地自然资源条件特点的冬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以供有相同自然资源禀赋的地区参考。
关键词:陇东;旱地冬小麦;绿色栽培0 引言灵台县地处甘肃省东部,陇东黄土高原南缘,海拔890~1 520 m,年平均气温8.6℃,年日照总时数2 453 h,≥10℃有效积温2 842.5℃,无霜期159天,年平均降雨量654.4 mm,为陇东旱作农业类型区,耕地以黑垆土、黄绵土为主,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冬小麦常年播种面积2.13万hm2,是甘肃省冬小麦主产县。
陇东旱地冬小麦遗传多样性好,品质优良,产量高。
2021年以陇鉴115号冬小麦品种为代表的一系列优质品种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抗旱耐寒,产量高,防病虫害,千粒重达44 g。
根据农业农村部粮棉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指导方针,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群众耕作习惯,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完整、实用、科学的旱地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1 种植要点1.1 冬小麦低茬收割,秸秆粉碎翻压还田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作业,提高小麦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播种、收获到秸秆还田全过程采用机械化作业,提升作业标准化水平。
前茬冬小麦采用多功能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低茬收割和秸秆粉碎,提高下茬出苗质量。
收割后秸秆和麦壳均匀撒施地表,割茬高度小于15 cm,收割损失率在1.8%以内。
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病虫害传播,作业后要对收割机进行清理。
2~3天后,撒施1 kg/667m2秸秆腐熟剂,配施3 kg尿素,然后翻压还田,秸秆腐熟,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
旱地小麦平衡施肥技术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旱地小麦平衡施肥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小麦产 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THANKS
感谢观看
增加。
案例二:河北省旱地小麦平衡施肥
背景
河北省也是我国重要的旱地小麦产区,但土壤养分不均衡一直是 制约小麦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技术应用
河北省农业部门积极推广旱地小麦平衡施肥技术,通过土壤测试和 小麦生长阶段的需求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
效果
经过实施平衡施肥技术,河北省旱地小麦产量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推广新型肥料应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实 现小麦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农业生产者素质提升与培训
加强农业生产者素质提升,提高农民对平衡施肥技术 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开展针对性培训课程,普及平衡施肥技术原理和操作 要点,提高农民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能力。
政策支持与产学研合作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 等。
环境保护:避免过度施肥,减少养分 流失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施肥与灌溉结合:在干旱地区,施肥 应与灌溉相结合,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和作物抗旱能力。
通过以上平衡施肥技术措施的实施, 可以有效地提高旱地小麦的产量和品 质,同时促进土壤养分的平衡和环境 保护。
04
CATALOGUE
旱地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的实践案例与效果 评估
追肥
根据小麦生长状况,在拔 节期、孕穗期等关键生育 期,适时追施氮肥,满足 小麦生长需求。
陇东旱塬冬小麦节约高效施肥技术
陇东旱塬冬小麦节约高效施肥技术陇东旱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干旱且降水不足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种植区之一。
在旱塬地区,节约高效的施肥技术对于提高冬小麦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施肥原则、施肥技术和施肥管理等方面来探讨陇东旱塬冬小麦节约高效施肥技术。
一、施肥原则1. 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冬小麦的需肥特点和产量目标等因素,科学确定施肥量和品种比例,以提高施肥效益。
2. 适量施肥。
旱塬地区降水稀少,冬小麦生长和吸肥能力有限,施肥量要控制在农作物需求的范围内,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3. 全面施肥。
考虑到冬小麦对养分的需求,施肥应包含一定比例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以及微量元素,确保冬小麦的全面营养。
4. 分期施肥。
根据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变化,合理分期施肥,在关键生育期及时补充养分,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二、施肥技术1. 种前施肥。
在冬季耕种前,根据退化土壤状况和农作物需求,对土壤进行基础施肥,增加土壤肥力。
可使用有机肥料、复合肥料等,加强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供给。
2. 大田施肥。
针对陇东旱塬干旱的特点,可采用覆膜施肥技术。
覆盖黑色塑料薄膜或秸秆等,能够有效保温保湿,提高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率,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3. 托苗施肥。
在冬小麦出苗阶段,应及时补充足够的氮肥,促进苗期生长,增加产量。
可使用尿素等氮肥,在冬小麦苗期旺盛生长时追施。
4. 播后追肥。
在冬小麦分蘖期和灌浆期,对其进行追肥,补充养分,提高产量。
同时,考虑冬小麦对磷和钾的需求,选用磷钾复合肥料进行追施。
5. 技术操作。
施肥时应注意控制施肥深度和施肥时间,避免养分的损失和浪费。
提前制定施肥计划,按时施肥,确保施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施肥管理1. 合理灌溉。
干旱条件下,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保证作物的水分供应,提高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避免因水分过多或过少造成养分淋失或根系发育不良。
2. 深耕松土。
适时进行深耕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冬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陇东冬小麦高产春季机械沟施化肥技术
2011年第4期陇东冬小麦高产春季机械沟施化肥技术史志锋(甘肃省泾川县农技推广中心,泾川744300)冬小麦是陇东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粮食作物之首,既是当地人民的主食,也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因此,大力发展小麦生产,不断探索小麦丰产新途径,对确保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冬小麦春季机械沟施化肥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丰产技术,能一次完成开沟、施肥、覆土、镇压的施肥方法,其技术简单,便于操作。
一般可增产小麦50~80kg/667m2,增产15%~20%,增产效果显著,是目前陇东冬麦区创高产和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普遍采用的追肥措施,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1冬小麦机械沟施化肥技术优点冬小麦春季机械沟施化肥是集中施肥,不但能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减少肥料的挥发,扩大施肥面积,而且便于根系吸收,使肥效持久,及时供应和满足作物对营养的需要。
1.1补充了土壤养分为小麦生长发育再次提供了有效养分,克服了因基肥不足而造成的后期脱肥现象,有利于促进分蘖和小穗形成,对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有突出的效果。
1.2提高了化肥利用率直接把化肥施入地表下,根系能充分吸收养分。
据有关资料,尿素撒施化肥利用率37%,沟施化肥利用率50%,沟施比撒施化肥利用率提高了13%。
1.3增温、保墒松土通气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提高地温,同时在深施后镇耱,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了提墒、保墒的作用,提高小麦本身的抗旱能力。
1.4促根壮苗使肥料靠近根部,可促使根系向下扎,扩大了根系生长量,增强了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壮苗。
1.5控旺促弱对旺长麦田结合小麦机械沟施化肥的中耕,不但可以壮苗,而且可以断根,减少了田间密度和养分消耗,抑制了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能有效地控制旺长;同时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弱苗转壮。
1.6清除杂草、保护环境可直接清除行间杂草或损伤杂草根系,减轻了杂草的危害。
陇东地区冬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的作用 。冬前镇压 时应把 握 “ 地湿不 压地干压 , 弱苗不压 旺苗
压, 阴天 不 压 晴 天 压 , 早晨 不压中午压” 的 原 则 。镇 压 的 方 式 是 用 石磙顺 麦垄 向一个方 向碾压 , 不 可 双 向反 复 碾 压 , 以免 挫 伤
麦苗, 盐碱地不宜镇压。
5 冬灌追肥 , 保 苗越冬
l 浇水 补灌 . 促进 苗足
冬 小 麦 出苗 适 宜 土壤 湿 度 为 田间 持 水 量 7 0 %左 右 。 对 于 播 前没 有雨水 或浇 水造墒 、 表 墒很 差 、 难 以保 证 出 苗 的 麦 田应 尽 早浇 蒙头水 , 有 条 件 的 县 区 在 播 种一 分 蘖 期 灌 水 一 次 , 灌 水 量 为2 8 6 . 9 5 m3 / h m 占整 个 生 育 期 总 灌 水 量 3 1 5 1 . 5 m3 / h m 的9 %, 以促 进 种 子 萌 发 和 幼 苗 生 长 , 确 保 基 本 苗 量 。 播 种 后 遇 雨 或 浇 过蒙 头水 的麦 田 , 在 墒 情 适 宜 时 应 及 时进 行 划 锄 , 以 破 除 土 壤 板结 , 墒 情 适 宜 的麦 田应 避 免 浇蒙 头水 [ 1 ] 。
关键 词 : 冬小麦 ; 冬 前管理 ; 指 导 意 见
中图分 类号 : ¥ 5 1 2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3 — 6 9 9 7 ( 2 0 1 6 ) 3 2 — 0 0 6 9 — 0 1
合 水 县 冬 小 麦 播 种 期 一 般 在 9月 2 0 日( 白露 前 后 ) , 冬 小 麦 从 出苗 到开 始 越 冬 ( 日平 均 气 温 0  ̄ C) 为 冬 前 时期 。 一 般 经 历 5 0~6 0 d , 是 冬 小 麦 营 养 器 官 分 化 形 成 的 主要 时期 。 冬 前 管 理 的 主 攻 方 向是 在 苗 全 、 苗匀基 础上 , 促 根增蘖 , 促 弱控 旺 , 培育壮 苗, 保苗安全越冬 。 地 麦 田进 行 镇 压 , 促进种土结合 , 提 高 出苗 率 。对 播 后 未 镇 压 、 秸 秆 还 田质 量 差 、 苗 情 偏 旺 的麦 田 以 及雨 后 土 壤 过 湿 播 种 的 麦 田, 要在越 冬 前采取 先镇 压后 耙耱 的措施 , 粉碎 坷 垃 , 踏 实 土 壤, 弥 合 土壤 裂缝 , 防止冷空气进入 , 促 进 冬 小 麦 根 系 与 土 壤 紧 密结合 , 促进 次生根喷发和根系下扎 , 促进苗实 , 起 到 保 温保 墒
陇东黑垆土区冬小麦肥料利用率研究
陇东黑垆土区冬小麦肥料利用率研究作者:刘媛媛涂国良于和平朱敏李焕锋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2年第05期摘要:为探明平凉市黑垆土区测土配方施肥方式、机械施肥方式及配施生物有机肥下冬小麦肥料利用率,提高当地冬小麦生产的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和小麦增产。
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施肥、配施生物有机肥等冬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方式、机械施肥方式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更好地促进冬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其中配施生物有机肥对促进冬小麦增产,提高氮肥、磷肥利用率效果较好,而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钾肥利用率效果较好。
通过对各试点冬小麦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及其养分分类归并,应用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得出,平凉市冬小麦生产中氮肥、磷肥、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0.57%、20.61%、61.06%。
关键词:黑垆土;冬小麦;肥料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生物有机肥;产量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5-0041-06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5.011Experimental Study on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e of Winter Wheat in Longdong Black Loessial Soil AreaLIU Yuanyuan, TU Guoliang, YU Heping, ZHU Min, LI Huanfeng(Pingli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re, Pingliang Gansu 744000, China)Abstract:To explore the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es of winter wheat under formula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 mechanical fertilization, and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 to improve the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e in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and to achieve better yield with less amount of fertilizers applied in Pingliang black loessial soil area. Experiment on utilization rate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 used by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ethods i.e. formula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 mechanical fertilization and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ree fertilization methods couldpromote the upate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and therefore the yields of winter wheat could be promoted.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 showed ideal results in increasing yield, utilization rat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s, whereas formula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 showed ideal result in increasing utilization rate of potassium fertilizer. Based on winter wheat grain yields, straw yields and the irnutritive values data collected from experimental sitesand by th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es calculation, the mean utilization rate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 in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in Pingliang were 40.57%, 20.61% and 61.06%, respectively.Key words:Black loessial soil;Winter wheat;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e;Formula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Bio-Organic fertilizer;Yield化肥是現代科学技术带给农作物的高效营养物质,对于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55%左右,能够确保粮食增产,但受报酬递减律的影响而有一定限度[1 - 2 ]。
陇东旱塬冬小麦化肥减施有机替代技术规范
陇东旱塬冬小麦化肥减施有机替代技术规范作者:张平良曾骏刘晓伟郭天文李城德李锦龙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0年第08期摘要:從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秸秆还田、麦后复种绿肥等方面规范了陇东旱塬冬小麦化肥减施有机替代技术规程。
关键词:陇东旱塬;冬小麦;化肥减施增效;有机替代;技术规程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463(2020)08-0082-04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0.08.021Abstract:The brewing and quality of beer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quality of beer barle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proteomics of malting barley and malt are becoming a research hotpot and have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In this paper, the proteomics and research methods,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variety identification, quality analysis malt manufacture and quality impact of malting barley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proteomics in beer barley and malt was prospected.Key words:Proteomics; Malting barley;Malt;Research progress化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必不可少的投入品,但我国化肥过量施用严重,常年用量达6 000万 t,占世界化肥消费总量的35%,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欧美国家的2倍,化肥的过量施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1 - 3 ]。
陇东旱塬麦黑豆-冬小麦轮作条件下施氮水平对土壤N2O和CH4排放的影响
陇东旱塬麦黑豆-冬小麦轮作条件下施氮水平对土壤N2O和CH4排放的影响作者:王婷杨君林李利利曾小茹吕晓东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2年第09期摘要:為给我国旱地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18 — 2020年在陇东黄土高原雨养区冬小麦田设置夏闲期种植绿肥和不同施氮量田间试验,通过测定土壤N2O和CH4排放通量,计算N2O和CH4累积排放量等指标,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N2O和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2个轮作周期内,不同处理的N2O排放峰主要出现在冬小麦播种施肥后,峰值范围平均11.24~31.85 μg N2O-N/(m2·h)。
土壤CH4排放无明显峰谷变化趋势,而围绕着零值上下波动,变化范围-46.8~24.5 μg CH4-C/(m2·h)。
与休闲-冬小麦处理相比,麦黑豆-冬小麦轮作处理在绿肥填闲期和冬小麦生长期土壤N2O累积排放分别显著增加了26.8%~44.2%和6.2%~52.3%,土壤CH4累积吸收分别显著减少了7.9%~76.3%和4.0%~28.4%。
可见,豆科绿肥填闲种植可增加土壤N2O排放,减少土壤CH4的吸收。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冬小麦;绿肥;陇东旱塬中图分类号:X53;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9-0036-05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9.009Effects of Black Soybean-winter Wheat Rot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Soil N2O and CH4 Emission of Longdong Dryland in GansuWANG Ting 1, YANG Junlin 1, LI Lili 2, ZENG Xiaoru 3, L?譈 Xiaodong 4(1.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and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Pingl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ingliang Gansu 744000, China; 3. Gans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Lanzhou Gansu 730020, China; 4. Lanhz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agriculture in dryland area of China, a field experiment of green manure and different nitrogen rates in the winter wheat field in summer fallow period in the Longdong dryland of Gansu Province was conducted from 2018 to 2020. Soil N2O and CH4 emission fluxes and cumulative emissions were measured.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oil N2O and CH4 emission fluxes and cumulative emissio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2 rotation periods, the peaks of N2O emission fluxes mainly occurred after sowing and fertilization of winter wheat, and ranged from 11.24 to 31.85 μg N2O-N/(m2·h). Soil CH4 emission fluxes didn't show a peak-valley variation trend but fluctuated around the zero value, and ranged from -46.8 to 24.5 μg CH4-C/(m2·h). Compared with the fallow-winter wheat treatment, soil N2O cumulative emissions in black soybean-winter wheat rot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26.8% to 44.2% and 6.2% to 52.3% for the green manure planting period and the winter wheat growing season, respectively, and soil CH4 cumulative absorp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7.9% to 76.3% and 4.0% to 8.4% for those two periods above, respectively. It showed that planting leguminous green manure in summer fallow period could increase soil N2O emission and reduce soil CH4 absorption.Key word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Winter wheat; Green manure; Longdong dryland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是大气中的3种最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其在大气中的含量显著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由此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1 ]。
陇东旱塬冬小麦平衡施肥模式
陇东旱塬冬小麦平衡施肥模式姚志龙;张成;马剑【摘要】Mulching black loessial soil and terrance black loessial soil are the main soils 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in eastern Gansuprovince.Unreasonable fert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winter wheat′s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a balanced fertilization model for winter wheat through field test , which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of winter wheat in dry plateau of eastern Gansu.Choosing typical field of mulching black loessial soil and terrance black loessial soil , through fixed point "3414"test for two years , the optimum NPK application rates and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n winter wheat in these two soil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showed:balanced fertilization mode of winter wheat in mulching black loessial soil was Y =23.98+20.44X1 -0.64X21 +14.61X2 -0.07X22 +86.88X3 -8.21X23 -0.15X1 X2 -2.96X1 X3 -2.77X2 X3 , the best economic application rate was 149.9 kg· hm-2 N, 82.1 kg· hm-2 P2 O5 , 29.9 kg· hm-2 K2 O, respectively;the balanced fertilization mode in terrance lo-essial soil wasY=208.25+5.87X1 -0.45X21 -7.96X2 +0.26X22 +12.69X3 +2.02X23+1.74X1X2 -2.38X1X3 -1.09X2X3, the best economic application rate was 107.0 kg· hm-2 N, 70.5 kg· hm-2 P2 O5 , 37.5 kg· hm-2 K2 O, respectively.Potassium nutrient was rich, whil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ere lack in the soils of dry plateau of eastern Gansu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nter wheat yield , and theirinteraction effects were also significant.Potassium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yield.%覆盖黑垆土和梯田黑垆土是陇东地区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土壤,盲目施肥是冬小麦生产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
陇东旱塬冬小麦节约高效施肥技术
陇东旱塬冬小麦节约高效施肥技术
张向鸿;刘众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12(000)024
【摘要】冬小麦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是保障甘肃省粮食战略安全的关键作物。
在使用上按照小麦需肥返青前较少、起身到扬花期间最多、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张向鸿;刘众
【作者单位】甘肃省万宝川农场,甘肃灵台744409;甘肃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平凉7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1
【相关文献】
1.陇东旱塬西瓜施肥技术
2.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后复种鲜食玉米农艺性状及生物量比较
3.陇东旱塬冬小麦化肥减施有机替代技术规范
4.陇东旱塬区冬小麦条锈病感病情况调查研究
5.陇东旱塬冬小麦宽幅沟播技术规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陇东和陇南小麦的正确田管技术.doc
甘肃陇东和陇南小麦的正确田管技术甘肃陇东和陇南小麦的正确田管技术:适时追肥,促进苗情转化。
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耧播化肥。
施用量视苗情而定,一类苗亩施5公斤左右,二类苗亩施7公斤左右,三类苗亩施10公斤左右。
以尿素和二胺混合施用效果为佳。
尿素和二胺混合比例为3∶2。
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和土壤墒情较差的山旱地(包括陇东山旱地和陇南半山易旱地),可采用此方法追肥,最好在雪、雨前撒施,其施用量视苗情灵活掌握。
麦田追施土粪或以草木灰为主的“灰粪”,可以起到保墒和补充土壤养分的作用,促进小麦生长,防止春季冻害等作用。
耙耱、镇压保墒提墒。
春季适时耙耱有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提墒和保墒的作用,镇压使麦根与土壤密切接触,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促进苗情由弱转壮。
中耕除草。
小麦返青后及时中耕除草,增温提墒,促进根系发育和生长,除草,避免杂草与小麦争水争肥,而影响小麦生长。
对杂草可采用药剂除防,但要把握好用量,以免造成药害,而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
化控防止倒伏。
对早播、密度过大的旺长麦田、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麦田和高秆品种麦田,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喷施20%壮丰安,亩用药20-30毫升加水20-25公斤均匀喷洒,以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以防止小麦生育后期倒伏。
防治病虫害。
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早发现早防治,尤其是陇南的小麦条锈病,密切关注病情,当小麦条锈病普遍率达到5%时以亩用15%的粉锈宁50-70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预防春季小麦冻害。
陇东和陇南小麦春季冻害时有发生,要做好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的准备工作,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加强苗情监测。
一旦遭受冻害,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促其恢复生长。
严禁在麦田放牧。
麦田放牧对小麦生长危害极大,尤其是山旱地,土壤比较虚,牲畜啃青,会将小麦连根带出。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田块,严禁人畜践踏,保护地膜,以达到一次覆膜多茬利用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陇东旱塬冬小麦节约高效施肥技术】陇东学院》摘要:kg/hm2),需肥量折合纯氮180~240 kg/hm2,五氧化二磷75~120 kg/hm2,氧化钾120~180 kg/hm2,锌肥15 kg,具体施肥掌握氮肥60 %作基肥,其余均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具体配方肥(18-12-18),kg/hm2和尿素112.5kg/hm2的基础上,增施磷肥;氮磷配施对比示范结果显示,施三料磷肥112.5 kg/hm2的,平均产量为3 751.5 kg/hm2,比不施磷肥的平均产量3 135 kg/hm2,增产19.7 %,如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氮肥一次深施做底肥比分底、追肥施用,碳铵增产9.7 %~28 %,尿素增产18 %~24 %;旱地26个试点平均增产19.3 %,平均增产小麦465.75 kg/hm2;水地40个试点,平均增产10 %,增产小麦515.25 kg/hm2冬小麦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 %,是保障甘肃省粮食战略安全的关键作物。
在使用上按照小麦需肥返青前较少、起身到扬花期间最多、以后逐步减少的规律和旱塬水份规律,应遵循集中深施,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原则,合理调剂。
小麦肥料集中深施,是传统施肥经验与现代科研成果的结合,经多年生产实践检验,确为经济有效的一种施肥技术。
已在陇东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应用。
小麦生长发育对养分的要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营养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营养的临界期,是指小麦对某种养分的要求敏感而迫切的时期,缺少则生长发育受抑制。
小麦氮素的临界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的四分体期;磷素的营养临界期在小麦的三叶期;钾素的临界期在拔节期。
小麦氮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前至孕穗期,需氮量占整个生育期的37 %以上;磷素在抽穗至扬花期;钾素在孕穗期。
据小麦专家多年研究,每500 kg小麦产量,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3.25 kg,五氧化二磷5.2 kg,氧化钾12 kg。
氮、磷、钾是小麦营养三要素。
据科学测定,中上等肥力土壤每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3.0 kg氮、1.2 kg五氧化二磷、3.0 kg氧化钾。
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
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对氮、磷、钾吸收比例亦有变化,其中磷的吸收量变化不大,对氮、钾的吸收量比例则有一些变化,产量越高,吸收氮比例越小,钾则相反。
小麦施肥规律,一是最小养分限制规律,是指作物产量高低决定于土壤中缺少的养分,应用中应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二是肥效递减规律,就是随着施肥量的不断增加,等量肥料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低。
配育壮苗,是冬小麦增产的关键,前期需肥又是培育壮苗的关键。
因冬小麦对肥的需求,前期相对多于后期,主要是促根、长叶和分蘖。
而对水的要求,前期相对少于后期。
肥料三要素中尤以吸收氮素较多,中期转为需钾磷较多,后期需磷肥较多。
因此,不论是迟效性的农肥和磷肥,还是速效性的氮肥,都集中深施、早施,才适应小麦需肥的特点。
小麦贪青晚熟,早衰青秕,有时倒伏,长得好、收得差,眼欢喜等问题,无不与氮肥追施、晚施有关。
正如陕西省农科院土肥所研究证实,氮素化肥一次深施作底肥可很好的满足了冬小麦各个发育阶段对氮素的需求。
据测定,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在各生育阶段,以一次深施做底肥的,氮素积累量明显高于分次施用。
同时,测定作为土壤供氮主要指标的硝态氮含量结果,在小麦分蘖、返青、拔节期和抽穗以后,依次施量分别为45、43、14、5-7 PPM,分次施量依次为15、18、11、8-13 PPM。
即依次施肥,使土壤供氮在小麦前期丰,后期稳,明显符合小麦胎里富要求。
因为所施肥料先被土壤吸附保存,并由潜在养分转化为有效态养分而才能吸收利用。
减少挥发和淋失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就成了改进施肥技术的一大目标。
麦肥集中深施技术,在这一方面具有鲜明的功效。
现就以最易挥发和淋失的氮素化肥为例,陕西土肥所的研究资料说明:在土壤温度分别为20 ℃、30 ℃和40 ℃的条件下,施碳铵后12 h,表施的挥发损失率依次为8.5 %、13.8 %和19.5 %,而施入土内5 cm的依次为0.05 %、0.07 %和0.17 %。
由此可见,深施可大大减少挥发损失。
用N15标记碳铵试验,在冬小麦一生中,一次深施的铵态氮挥发损失率为14.2 %,而分次施的竟达38.5 %,集中深施减少挥发损失的作用极为明显。
用N 15示踪试验,麦收后60 cm以下的示踪氮含量,分次施较一次深施的高。
田间尿素试验,分次施有明显的淋失现象,而一次深施基本无淋失。
田间碳铵试验,分次施的130 cm以上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少,以下明显增多,而一次深施的,130 cm以上残留较多,以下与对照接近。
都说明集中深施有力的限制了养分的淋失。
因为,小麦生长前期降水少而需氮多,灌溉田只冬灌一次而下渗深度只有60 cm左右,养分的淋失不宜发生,一次深施适应了这一有利条件;小麦生长后期则降水增多而需氮较少,灌溉田灌水次数和灌水总量亦大大增多,水分下渗机会和深度随之增加,容易发生养分的淋失现象,分次施迎合了这一不利条件。
氮肥利用率据大田试验估算,一次深施比分次施,在旱地提高了10.9 %、水地提高了12.1 %。
据N 15田间微区试验,一次深施比分次施提高了22.3 %。
此外,一次深施亦可促进小麦对土壤氮的吸收,由N 15测定表明,其比分次施提高了32 %。
如旱地小麦追肥,深施则跑墒、损苗、伤根,撒施则加剧养分挥发损失,干旱之际追肥后尚有麦、肥争水矛盾,反到不利抗旱保苗;旱、水地追肥,均有费工费时的问题。
实行麦肥集中深施,这类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或避免。
有机肥和化肥相比较,具有养分全面、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因此保证一定的有机肥用量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一般施有机肥30 000~37 500 kg/hm2。
对于陇东多数麦田来说,建议稳定现有氮肥用量,适当降低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具体施肥指标见表1。
低产田(产2 250~3 750 kg/hm2),需施肥折合纯氮97.5~105 kg/hm2,五氧化二磷45~67.5 kg/hm2,氧化钾75~80 kg/hm2,具体配方肥(18-12-18)。
高产田(产4 500~7 500 kg/hm2),需肥量折合纯氮180~240 kg/hm2,五氧化二磷75~120kg/hm2,氧化钾120~180 kg/hm2,锌肥15 kg,具体施肥掌握氮肥60 %作基肥,其余均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具体配方肥(18-12-18)。
麦肥集中深施的技术特点:农肥与化肥结合,氮磷配合。
氮素化肥亦要在播种前深施。
按数量和比例,全部农肥和氮磷化肥在小麦播种前集中深施到13 cm以下的土层中,比小麦播种加深约8 cm。
其中,农肥和磷素化肥,均于小麦播种前耕最后一次地时施入;氮素化肥除与农肥、磷肥同时一次施入外,亦可在小麦播种时用机耧把肥料播施到种子深度以下10 cm左右的耕层中。
据多年试验,陇东旱塬一般产量在6 000 kg/hm2左右的麦田,应在施农肥112 500 kg的基础上,施氮约165 kg,计标准氮肥硫酸铵约750 kg,常用氮肥硝酸铵约450 kg,施磷酸105 kg,计普通磷肥过磷酸钙约600 kg;产量3 000 kg/hm2左右的麦田,在施农肥52 500 kg的基础上,再施氮约67.5 kg,计硫酸铵约300 kg或硝酸铵约225 kg,磷酸37.5 kg,计磷酸钙约225 kg;产量1 875 kg/hm2的麦田,在施农肥30 000 kg的基础上,再施氮30 kg,磷酸18.75 kg,氮磷配比以1∶0.5~1为宜。
经实践证明,这种施肥技术表现效益十分明显。
平凉市在泾川县高平旱塬小麦万亩示范田中做了以下实验:一是以同种类、同组合、同数量的肥料进形对比示范,结果显示,集中深施肥的25.67 hm2麦田,平均产量为2 526 kg/hm2,比化肥在小麦播前和早春分两次施用的麦田,平均产量2 262 kg/hm2,增产11.7 %。
二是在施农肥37 500 kg/hm2和尿素112.5kg/hm2的基础上,增施磷肥;氮磷配施对比示范结果显示,施三料磷肥112.5 kg/hm2的,平均产量为3 751.5 kg/hm2,比不施磷肥的平均产量3 135 kg/hm2,增产19.7 %。
三是氮素化肥深施做底肥的(播前耕地施或播前耧施),平均产量2 710.5 kg/hm2,较播种时撒施的产量2 326.5 kg/hm2,增产16.5 %。
四是农家肥和化肥结合施用的41.87 hm2麦田,产量为2 817 kg/hm2,比只施农肥不施化肥的22.6 hm2,产量2 326.5 kg/hm2,增产21.1 %;比只施化肥不施农肥的10.13 hm2,产量1 960.5 kg/hm2,增产43.7 %。
另据同类地区的庆阳市农科所试验结果显示,以氮素45~60 kg/hm2,施为底肥,增产66 %,计每公斤化肥增产小麦5.2 kg,施为追肥,增产38 %。
每公斤化肥只增产小麦2.8 kg,即施底肥比施追肥增产86 %。
他们在推广氮素化肥深施(耧播等)追肥之后,又进一步改为推广氮素化肥深施底肥和种肥了。
还有同类地区的陕西省,特别是与平凉毗邻的宝鸡等地区在内,在氮肥深施做底肥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大量资料和经验。
如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氮肥一次深施做底肥比分底、追肥施用,碳铵增产9.7 %~28 %,尿素增产18 %~24 %;旱地26个试点平均增产19.3 %,平均增产小麦465.75 kg/hm2;水地40个试点,平均增产10 %,增产小麦515.25 kg/hm2。
麦肥集中深施技术,适应性广,除砂质土外,各种土壤都适应,而平凉等地砂质土壤仅分布于紧靠河流的两岸,面积很小。
总之,小麦集中深施施肥技术,提高肥效、增产显著、经济实用,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