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总复习课件(共149张PPT)

合集下载

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三、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1.作业题目:
(1)直线运动: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2)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曲线运动:描述抛体运动的轨迹,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4)热力学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热力学现象。
2.答案:
(1)路程:S = vt + 1/2 at^2;时间:t = (v - u) / a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肯定正确答案,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答案。
四、情景导入
1.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欲望。
(3)热力学定律:
-关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研究热力学定律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4)课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企业等,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开展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使用清晰、准确的词汇解释物理概念和原理,避免使用模糊或易混淆的表述。
1.教具:
-电子白板、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演示实验器材:小车、滑轮、斜面、天平等
2.学具:
-学生用书、笔记本、文具等
-实验器材:小车、滑轮、尺子、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概念。
2.理论讲解:
(1)直线运动: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等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返回
2.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水星到太阳的距离的2.6倍,那么
地球和水星绕太阳运转的线速度之比是多少?
解析:设地球绕太阳运转周期为 T1,水星绕太阳运转
周期为 T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a1 T1
32=Ta22
3
2。
返回
因地球和水星都绕太阳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故
T1=2vπa1 1,T2=2vπa2 2。
返回
[重点诠释] 天体运动的规律及分析方法 (1)中学阶段我们在处理天体运动问题时,为简化运算,一 般把天体的运动当做圆周运动来研究,并且把它们视为做匀速 圆周运动,椭圆的半长轴即为圆半径。 (2)在处理天体运动时,开普勒第三定律表述为:天体轨道 半径 R 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 T 的二次方的比值为常数,即 RT23=k。据此可知,绕同一天体运动的多个天体,运动半径 R 越大的天体,其周期越长。
)
A.T 表示行星的自转周期
B.k 是一个仅与中心天体有关的常量
C.该定律既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
星的运动
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 a1,周期为 T1,月球绕
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 a2,周期为 T2,由开普勒第三定
律可得Ta11
32=Ta22
3 2
返回
解析: 答案:BC
返回
[自学教材] (1)多数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中学阶段 按圆处理,认为太阳处在 圆心 。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 线速度) 不变 ,即行星做 匀速 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 半径三次方 跟它公转周期的 平方 的比 值都相等。
返回
1.下列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B.太阳对行星引力的大小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 和太阳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由实验得出的 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和行 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推导出来的

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力学:第一章《直线运动》,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三章《曲线运动》,第四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一章《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概念及公式。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等。

第三章《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

第四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

2.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3. 让学生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

2.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结合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

以例题形式,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3. 随堂练习:布置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主要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2. 关键公式: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弹力、万有引力定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题:求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应用题:分析生活中牛顿运动定律的实例。

讨论题:探讨万有引力定律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题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变化。

高中物理必修2总复习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2总复习课件

THANKS。
描述物体绕圆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周期等物理量 之间的关系。
应用
解决涉及圆周运动的问题,如汽车转弯、火车转弯、洗衣机 脱水等。
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 变化。
应用
解决涉及动量变化的问题,如碰撞、 爆炸、反冲等现象。
04
难点突破与解题技巧
动力学问题解题技巧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爆炸与反冲问题
分析爆炸或反冲前后的动量变化 ,根据动量守恒列方程求解。
05
典型例题解析与讨论
牛顿运动定律典型例题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
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即惯性 。
牛顿第二定律
描述了物体加速度与外力作用的关系,即F=ma。
牛顿第三定律
描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即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描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规律, 包括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
描述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包括 行星运动、卫星运动等。
万有引力定律
描述物体之间引力大小的规律,是研 究天体运动的基础。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的定义
描述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是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动量守恒定律
描述系统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 内各部分动量总和保持不变的规律 。
动量守恒定律
01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这个系统的动量保
持不变。
动量守恒的条件
02
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03
m1v1+m2v2=m1v1'+m2v2'。

物理必修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金锄头文库

物理必修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金锄头文库

物理必修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金锄头文库一、教学内容1.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2. 能量守恒与转化动能定理重力势能能量守恒定律3. 动量守恒与碰撞动量守恒定律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4. 电磁学基础电荷与电场电势与电势能电流与电阻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力与运动的基本规律,理解牛顿三定律的含义及其应用。

2. 理解能量守恒与转化的基本原理,掌握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3. 掌握动量守恒与碰撞的相关知识,能分析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4. 掌握电磁学基础知识,理解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等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与碰撞、电磁学基础。

2. 教学重点: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动量守恒与碰撞、电荷与电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力与运动、能量守恒与转化等概念。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解析。

5.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物理必修二全册2. 内容:分章节列出重点知识,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牛顿三定律,分析下列现象:①推门时,门把手受到的力与推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②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冲的原因。

①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求落地瞬间的速度;②物体沿斜面下滑,求滑行距离。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学习资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性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物理必修二全册的教学中,动量守恒与碰撞以及电磁学基础是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的部分,因此应将其作为教学难点。

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2. 电学:电场、电势、电流、电阻、电功率、电磁感应。

3. 热学:内能、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传递、气体定律。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电学、热学基本概念、原理及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电场与电势的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力学三大定律、电场与电势的关系、内能与热量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电池、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章学习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原理,配合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以提纲形式展示各章节知识点,突出重点、难点。

2. 例题: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展示解题步骤。

3. 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平抛运动物体的落地时间、速度。

(2)电学:求解电场强度、电势差。

(3)热学:计算物体的内能变化、热量传递。

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题目,注重解题过程的步骤和思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

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实践操作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细程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力学部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难点,特别是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在复杂情况下的应用。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优质精品课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优质精品课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优质精品课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基本概念和公式,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能够分析相关物理现象。

3. 了解振动与波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其运动规律和传播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波的传播特性。

重点:力学基本概念和公式,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与冲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砝码等)。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展示力的合成与分解现象,引发学生对力学基础知识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公式,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力学基本概念和公式2. 机械能守恒定律3. 动量与冲量关系4. 振动与波的基本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给定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求出合力及各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2)分析题:分析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机械能是如何转化的。

(3)应用题: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答案:课后提供详细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物理资料,了解力学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和科学实验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准确识别难点和重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精)高中物理必修2总复习课件ppt

(精)高中物理必修2总复习课件ppt

3. 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1)运动的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其中的任一 运动的运动性质都不会因其他运动的存在而有所改变,而合运 动(即物体的实际运动)则是这些独立的分运动的叠加,这就是 运动的独立性原理.
(2)运动的等时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合运动与各 分运动同时发生、同时进行、同时结束,即经历的时间相同, 这就是运动的等时性原理.
(2010·全国Ⅰ理综卷)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 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 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 为( )
A. tan θ
C.
1 tan θ
B. 2tan θ
D.
1 2tan
θ
【点拨】
根据平抛运动可分解
找出小球落在斜面 上时水平速度与竖 直速度的关系
如图所示,AB为斜面,倾角为30°,小球从A点以初 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落到B点.求: (1)AB间的距离. (2)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3)从抛出开始经多少时间小球与斜面间 的距离最大?
【错解】 (1)由平抛运动得 x=v0t=2vg20 ,y=12gt2=8vg20 ,
AB 间距离 s= x2+y2=
共同决定.
2. 速度变化规律
(1)任意时刻的速度水平分量均等于初速度v0. (2)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Δt内速度变化量均竖直向下,且Δv =Δvy=gΔt.
3. 位移变化规律
(1)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Δt内,水平位移不变,且Δx=v0Δt. (2)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Δt内,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差不变,即 Δy=gΔt2
C. 伤员做速度减小的曲线运动
D. 伤员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物理必修二ppt课件

物理必修二ppt课件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和好奇心,增强科学素养 和创新意识,感受物理学 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
学习方法
01
02
03
04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

加强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实 验和验证等过程深入理解物理
规律和概念。
多做练习题,举一反三,加深 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思 考问题并寻找答案。
03
热学
分子运动论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 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热运动的实验基础
通过实验观测和理论推导,得出分子热运动的规律和表现。
分子动理论的应用
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和预测实验现象,指导实际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
01
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表现形式,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失
静电感应与电容
01
02
总结词:理解静电感应 现象与电容的工作原理 及其应用
详细描述
03
04
05
静电感应现象:当一个 导体放入电场中,导体 的两端会感应出等量的 异种电荷,而导体内部 电荷为零。这种现象称 为静电感应。
电容的概念与性质:电 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 荷本领的物理量,它的 大小取决于电容器的电 极、间距和介质。平行 板电容器的电容可以用 公式C=εrε0S/4πkd计 算。
05
光学
光线的传播与反射
光线的传播
光线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 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
了了弯折。
光线的反射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 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光与入射光在 同一个平面上,且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

物理必修二全册完整课件金锄头文库

物理必修二全册完整课件金锄头文库

物理必修二全册完整课件金锄头文库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学基本概念,了解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培养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能量守恒定律、机械波传播。

重点: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转换与守恒、波的干涉与衍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力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力学基础:力、质量、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2)运动与力: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

(3)能量: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换。

(4)机械波:波的基本概念、传播、干涉与衍射。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力学基础: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

2. 能量: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换。

3. 机械波:波的基本概念、传播、干涉与衍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2)牛顿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实例。

(3)能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4)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解释。

2. 答案:(1)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力的平衡条件等。

(2)牛顿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实例:车辆刹车、抛物线运动等。

(3)能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换。

(4)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解释:水波、声波等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力学知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能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3)波的传播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物理必修二ppt课件

物理必修二ppt课件

圆周运动
总结词
质点沿圆周轨迹进行的运动
详细描述
圆周运动是特殊的曲线运动,质 点沿着圆周轨迹进行运动。圆周 运动的条件是合力的方向始终指 向圆心,提供向心力的作用。
03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万有引力定律
总结词
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两个质点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其大 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总结词
描述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 反比。公式表示为 F=ma,其中 F 表示作用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加速 度。
牛顿第三定律
总结词
描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一规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力,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衰变
放射性元素衰变时释放出高速运动的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等),根 据动量守恒定律,衰变后原子核和释放出的粒子的总动量等于衰变前原 子核的动量。
05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 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 达式
机械能守恒的应用实例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机械能守恒的典型实例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落过程中势能 转化为动能,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VS
弹簧振子
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 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符合机械能 守恒定律。
THANK YOU
详细描述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总复习课件(共149张PPT)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总复习课件(共149张PPT)
v
即: T

2 r


v=rω
即:
f
1 T
单位:赫兹,Hz
5.转速——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即:n

N t
单位:转/秒,r/s
【例题】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哪些量 不变? A.速率 B.速度 C.角速度 D.周期
ACD
【例题】机械手表的分针、秒针的角速度之比:
A. 2:1 B. 1:30 C. 1:60 D. 1:12
课堂训练
l.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地变化。但速度
的大小可以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
2.下列对曲线运动中的速度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D ) A.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任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总是与这 点的切线方向相同 B.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有时也不一定是沿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平抛运动
4.基本规律: 水平方向: x v 0 t 合位移 位移: 1 竖直方向: y gt 2
2
大小: s 方向: tan
x y
y x
2பைடு நூலகம்
2
2

gt 2v0
2
水平方向:v x v 0 合速度 速度: 竖直方向:v y gt 1.速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C
三. 实践研究:机械传动
1.链条传动 或皮带传动 2.齿轮传动
A B
【结论】1.两种传动轮缘上的线速 度大小相等。
2.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
向心加速度
二、向心加速度

物理必修二全册PPT教学课件

物理必修二全册PPT教学课件

经典时空观和相 Ⅰ 对论时空观
8
第五单元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1.复习本单元应特别强调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形成基本思路、强调两种模型: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复习,建议要切实帮助 学生建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思想,这种思想要通过平抛运动模型去强 化.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绳模型、杆模型是高考的热点,尤其是在最高点和最低 点的临界问题要给予充分重视,要讲透练熟. (2)把握核心方法、强化动力学思想:人造卫星问题涉及的知识比较多,题目 虽然千变万化,但有一点却是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即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因此 必须明确,只要看到卫星稳定运动的问题,均可视其为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 万有引力提供,进而结合向心力的不同表达式,推导出已知量和所求量之间的关 系.理解圆周运动中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的意义,强化用牛顿运动定律的 解题思想去分析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的解题方法. 2.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安排 10 课时:第 22、23、24、25 讲各两课时,第 26 讲、单元 训练 1 各一课时.
13
第22讲 │ 考点整合
二、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1.运动的独立性原理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种运动,那么各分运动都可以看作 各自独立进行,它们之间互不干扰,而总的运动是这几个分 运动的合成. 2.运动的等时性原理 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在__同__一__时_间___内进行的,它们具有等 时性. 3.运动的等效性原理 各分运动叠加起来的规律与合运动的规律具有完全相 同的效果.因此,合运动与分运动可以相互_替__代___.
► 探究点一 对曲线运动的条件的考查
11
第22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一、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1.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及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 系决定. 2.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取决于它们的合速 度和合加速度方向是否__共__线. 3.常见的类型有: (1)a=0:性质为__匀__速__直_线__运__动____或_静_止____.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优质精品课课件(1)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优质精品课课件(1)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优质精品课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1.3 坐标系1.4 位移1.5 速度1.6 加速度2. 第二章:力的作用2.1 力2.2 牛顿三定律2.3 摩擦力2.4 弹力3. 第三章:能量与动量3.1 动能3.2 势能3.3 动量3.4 能量守恒定律4. 第四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4.1 振动4.2 波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公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及其关系;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力的作用原理,能量与动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理解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情景,如运动员百米赛跑,引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讲解:讲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通过示例题目进行解释和应用。

3. 实验:进行力学实验,如测量物体的加速度,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4. 练习:给出随堂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解答和解析。

六、板书设计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2. 力的作用原理:牛顿三定律。

3. 能量与动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答案:位移:s = v0t + 1/2at^2;速度:v = v0 + at;加速度:a = (v v0)/t。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力学领域的其他知识点,如动量守恒、碰撞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